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Accounting Rul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Exposure Draft (ED) Financial Instruments: Expected Credit Losses on the Evaluation of Banking Company Loans 被引量:11
1
作者 Gianluca Risaliti Greta Cestari Mariarita Pierotti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3年第9期1141-1162,共22页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delayed recognition of credit losses on loan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was identified as a weakness in existing incurred loss model of impairment stated by International Account...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delayed recognition of credit losses on loan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ruments was identified as a weakness in existing incurred loss model of impairment stated by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AS) 39, because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delay might generate pro-cyclical effects. In response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G20, Financial Crisis Advisory Group (FCAG),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bodies,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has undertaken, since 2009, as a part of the project to replace IAS 39, a project (partially shared with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aimed at introducing an expected loss model of impairment. Within the scope of this subset project, the IASB has previously issued two exposure documents proposing models to account for expected credit losses: an exposure draft (ED) Financial Instrument: Amortized Cost and Impairment,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09, and a supplementary document (SD) Financial Instrument: Impairment, published jointly with the FASB in January 2011. However, neither of the two proposals received strong support from interested parties. Recently, the IASB, after the FASB's decision to withdraw from the joint project and to develop a separate expected credit loss model based on a single measurement approach consisting in the sole recognition of lifetime expected credit losses, published a third proposal--Ahe so-called expected credit losses model (ED/2013/3 Financial Instruments: Expected Credit Lo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irment expected credit losse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AS) 39 financial instruments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banking company loans credit quality
下载PDF
Measuring Quality of Scoring Models Using Information Value 被引量:1
2
作者 Martin Rezac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11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关键词 信用评分 信息价值 测量质量 模型 柯尔莫哥洛夫 统计工具 预测能力 质量指标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Banks Performance and Loan Quality: Evidence From Italian Cooperative Banks
3
作者 Candida Bussoli Marisa Gigante Maria Bruna Tritto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5年第8期390-401,共12页
In the banking system, a context characterized by growing instability and by the speed of evolution of business dynamics, the system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lays a key role, both for large banks and for banks with a ... In the banking system, a context characterized by growing instability and by the speed of evolution of business dynamics, the system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lays a key role, both for large banks and for banks with a smaller size. The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the banks that operate in the cooperative credit system on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loans, over the years 2010-2011-2012.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aim, the following research hypotheses have been formulated: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board and banks Performance operating in the cooperative credit system;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board and the credit quality of banks operating in the cooperative credit system. The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a sample composed of 48 Italian banks, divided into 24 cooperative banks and 24 popular banks. The sample is made up of banks from all over Italy and very different in terms of dimension. For the sample construction, data relative to governance of bank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balance sheets in the period from June to August 2014. Financial-economic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from Bankscope database. The methodology of analysis is based on multivariate OLS (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odels. The main results refer to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ard dimension and the quality of loans and among the number of committees and performance and the quality of loans. The presence of a significant and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ard dimension and the ratio of impaired loans to gross loans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that enlargement of board dimension allows a better quality of loans. The presence of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committees and the ratio of impaired loans to gross loans signals the possibility that a greater number of committees can produce a worse quality of loans. The presence of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committees and bank performance suggests to limit and manage the complexity of governance in banks operating in the cooperative credi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nk cooperative credit system corporate governance loans quality PERFORMANCE
下载PDF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杏头 楼裕胜 《商业经济》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论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指出了...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论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高质量发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我国不同付费模式信用评级校验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晓薇 安小雪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3,共14页
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后,不断出现高评级债券违约事件。为此,监管部门积极发展多种评级,以期提高债券评级质量。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研究了不同付费模式信用评级如何综合发挥校验作用。基于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不同付费... 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后,不断出现高评级债券违约事件。为此,监管部门积极发展多种评级,以期提高债券评级质量。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研究了不同付费模式信用评级如何综合发挥校验作用。基于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不同付费模式评级发挥校验作用的机制在于投资者的反应:当投资者付费和发行人付费两种模式评级差值增大,投资者不以单一评级结果进行债券定价,而是根据评级差值调整债券价格。基于2011—2020年企业债评级数据的经验证据显示,随着评级差值增大,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会降低后续评级,且评级差值对单一信用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提供的偏正面的私有信息会降低债券信用利差,而以中债资信为代表的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提供的私有信息则不会显著影响债券信用利差,均体现出单一评级模式在定价方面的弊端。因此,监管部门应继续鼓励发展投资者付费评级模式,并鼓励机构投资者发展内部评级,以充分发挥多种评级模式的交叉校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付费模式 信用评级 校验机制 评级差值 评级质量
下载PDF
信用标准化助力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
6
作者 赵燕 周莉 +2 位作者 江洲 王伟 潘婷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3,共8页
个体经济是民营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对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畅通经济微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个体经济也面临着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困境。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信用体系和标准化成为经济发展、市场监... 个体经济是民营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对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畅通经济微循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个体经济也面临着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困境。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信用体系和标准化成为经济发展、市场监管的重要制度和关键手段,应利用标准化方式助推个体经济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质效兼具的制度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需要政策的支撑和实践的检验,个体经济信用标准体系的构建应立足政策和实践的双重辅助,举要治繁,逐步建立,在应用推广中逐步完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经济 标准化 信用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研究
7
作者 马娟 沈小燕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8,160,共18页
不当行政干预造成区域壁垒,诱发寻租问题,是导致要素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的重要成因,信贷市场尤为如此。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选择视角,运用2003—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干预情形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 不当行政干预造成区域壁垒,诱发寻租问题,是导致要素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的重要成因,信贷市场尤为如此。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选择视角,运用2003—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干预情形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加以研究。结果表明,在干预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信贷寻租动机,信贷投放更倾向于迎合地方政府需求而非商业化导向;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市场约束收紧尽管可促使商业银行增强信贷投放的商业性,显著增强区域贷款增长对盈利能力的敏感性,但无法对其信贷寻租动机形成有效抑制,以致其对信贷配置的质量效应难以发挥。而良好的地方政府治理可有效提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点,也为新形势下破除地方行政壁垒、增强地方金融监管效能以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信贷配置质量效应 信贷寻租 地方金融监管
下载PDF
高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学分银行模式下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研究
8
作者 李俐鑫 孙强 +1 位作者 孙洁心 唐民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学分银行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管理模式,如何进行学习成果认证及学分转换是学分银行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学分银行模式下学生课外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问题,通过查阅国家专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实地走访企... 学分银行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管理模式,如何进行学习成果认证及学分转换是学分银行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学分银行模式下学生课外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问题,通过查阅国家专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实地走访企业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制定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专科学分认定和转换细则,为学分银行在高职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中的应用实践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学分银行 学习成果 学分认定 学分转换
下载PDF
超额商誉与商业信用成本:基于风险和内控视角
9
作者 李军训 毛小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24年第2期284-291,共8页
为厘清超额商誉与商业信用成本间的关系,从供应商与企业间融资成本视角出发,以2014—2021年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分析超额商誉对商业信用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超额商誉正向影响企业商业信用成本;超额商誉通过加剧... 为厘清超额商誉与商业信用成本间的关系,从供应商与企业间融资成本视角出发,以2014—2021年沪深A股公司为样本,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分析超额商誉对商业信用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超额商誉正向影响企业商业信用成本;超额商誉通过加剧企业经营风险,进而增加商业信用成本;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对超额商誉与商业信用成本间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且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超额商誉加剧经营风险的作用会有所减少,相应其对商业信用成本的正向影响也会减弱;在独立董事比例高、高管股权激励水平高和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低的情形下,超额商誉对商业信用成本的正向影响降低,较高的独董比例和高管股权激励能一定程度缓解超额商誉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商誉 商业信用成本 经营风险 内部控制质量 信号传递理论
下载PDF
绿色金融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0
作者 郭净 刘玮 王俊然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4,共9页
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信贷配置效... 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信贷配置效率和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显著。在此基础上,从提高绿色消费水平、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绿色持续创新能力以及制定差异化绿色金融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消费 信贷配置效率 持续创新
下载PDF
信用收益视角下购买工程质量安全险的演化博弈研究
11
作者 姜吉坤 雷运强 +1 位作者 李晓冬 曹吉昌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从信用收益视角研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购买工程质量安全险的策略选择问题。构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稳定策略的博弈过程。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对该模型进行多情景模拟分析,从而长期探讨有利于建筑信用市... 从信用收益视角研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购买工程质量安全险的策略选择问题。构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稳定策略的博弈过程。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对该模型进行多情景模拟分析,从而长期探讨有利于建筑信用市场发展的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购买工程质量安全险与其投入产出比有关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由于信用收益的驱动,建设单位趋向于购买工程质量安全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收益 工程质量安全险 演化博弈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与效率视角
12
作者 林秋平 王云云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5,51,共16页
利用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创新与效率视角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营运能力和代理成本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 利用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创新与效率视角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营运能力和代理成本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商业信用融资有助于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营运能力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进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企业高质量发展 研发投入 营运能力 代理成本
下载PDF
食品企业质量与品牌信用建设
13
作者 刘瑛 《中国食品安全》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食品企业质量与品牌信用建设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关键。通过以信用机制贯通“质量+标准+品牌”整体提升,明确企业品牌与创新、信用、商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 食品企业质量与品牌信用建设不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关键。通过以信用机制贯通“质量+标准+品牌”整体提升,明确企业品牌与创新、信用、商标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品牌与信用、品牌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最终形成创造与创新、质量与标准、品牌与信用融合互动的完整形态。从而开启食品企业质量与品牌信用建设的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企业 质量 标准 品牌 信用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绿色信贷指引》实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小运 黄婉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9,共10页
如何更好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是引导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切入,借助2012年颁布实施《绿色信贷指引》这一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 如何更好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是引导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切入,借助2012年颁布实施《绿色信贷指引》这一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绿色企业,绿色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提升,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企业具有积极的生产率促进效应,且这一效应在企业所处地区经济发展压力小、金融契约执行效率高以及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缓解了绿色企业的融资约束,使其获得了更多长期借款,同时也降低了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绿色信贷政策还有助于绿色企业实施实质性创新活动,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创新专利质量。本文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政策引导资金流向资源节约的环境保护型产业,有利于促进绿色企业生产率提升,从而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债权人关注签字会计师的个人经验吗?——基于债务成本视角的经验证据
15
作者 刘笑霞 刘婷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本研究采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签字会计师个人经验和公司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呈显著负向关系。这表明,债权人在对债务进行定价时,会考虑签字会计师的个人经验并对经验丰富的签字会计师所审计公司予以... 本研究采用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签字会计师个人经验和公司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呈显著负向关系。这表明,债权人在对债务进行定价时,会考虑签字会计师的个人经验并对经验丰富的签字会计师所审计公司予以优惠。机制检验表明,签字会计师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有助于降低债务成本。进一步研究表明,签字会计师个人经验对债务成本的抑制作用主要来自行业经验,且这一作用仅存在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经营复杂性高的企业中。本研究从债权人角度提供了签字会计师个人经验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并拓展了审计师个人经验与债务融资之间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字会计师经验审计质量 信用风险 债务成本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绿色信用制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瀚鹏 古小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6,32,共6页
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制度建设需求、流域治理的整体性要求与现实碎片化管理的矛盾等。在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做到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的... 为了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制度建设需求、流域治理的整体性要求与现实碎片化管理的矛盾等。在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做到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的前提下,可通过找寻同时覆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小工具单位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而绿色信用是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间的最小公倍数。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制建立绿色信用制度,是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必要基础和逻辑起点。黄委会和黄河流域九省(区)可以依据《黄河保护法》等上位法和相关政策,尽快出台适用于流域和区域的可操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生态保护 绿色信用制度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网络舆论关注会影响商业信用融资吗?
17
作者 董竹 李有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4,共12页
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网络舆论关注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舆论关注与商业信用融资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在经过更换度量方式、使用一阶差分模型、Heckman两步法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讨论后研究... 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网络舆论关注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舆论关注与商业信用融资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在经过更换度量方式、使用一阶差分模型、Heckman两步法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讨论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理分析表明,网络舆论关注通过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与加剧企业金融化抑制了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支持了“市场压力”假说。进一步分析显示,在高管压力敏感性较高、行业竞争较强、非制造业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中,网络舆论关注的负向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关注 商业信用融资 信息披露质量 企业金融化
下载PDF
基于数据分析角度对年报数据质量提升的深度思考
18
作者 王海瑛 王建丰 顾绍琨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8期63-66,共4页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逐渐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快速融入生产经营、政府管理等各个方面,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年报作为信用监管的基础性工作和经营主体数据信息的重要来源,其数据...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逐渐成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快速融入生产经营、政府管理等各个方面,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年报作为信用监管的基础性工作和经营主体数据信息的重要来源,其数据质量直接关系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成效,只有基于真实、准确、完整的高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作出更加精准的判断和更加有效的决策。因此,全面提升企业年报数据质量,才能不断推动信用监管数字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本文在充分分析挖掘2022年度企业年报数据的基础上,对2022年度企业年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分析对提升年报数据质量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报数据 质量提升 信用监管
下载PDF
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信贷融资成本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定祥 何孟洁 刘雨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5-66,共12页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信贷融资成本在ESG表现与制...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21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信贷融资成本在ESG表现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东部地区、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以及重污染企业样本中,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据此,政府应建立并完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制度,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ESG表现水平,以共同促进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制造业企业 高质量发展 信贷融资成本
下载PDF
电缆附件安装质量信用管控系统构建
20
作者 杨旭辉 彭亮 +4 位作者 陈文涛 秦景忠 李子豪 张晶 苏粤 《电力安全技术》 2024年第2期75-78,共4页
当前电缆施工质量管控、验收手段单一,难以全方位、全流程进行监督,多组附件安装过程难以全时段覆盖、多点位把控质量,附件安装关键环节缺乏影像资料等,因此,通过建立一种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信用管控系统,推动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管控水... 当前电缆施工质量管控、验收手段单一,难以全方位、全流程进行监督,多组附件安装过程难以全时段覆盖、多点位把控质量,附件安装关键环节缺乏影像资料等,因此,通过建立一种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信用管控系统,推动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管控水平不断提升,促进附件安装施工档案管理规范化、高效化、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施工 附件安装 质量信用管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