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2015—2021年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质量监测抽检数据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常缨 张子璇 +7 位作者 张晓桐 牛宏伟 赵建鹏 李春芳 刘乐霞 张卫 杨凤霞 孙晓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19-528,共10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所有血站既往7年血液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的质量监测抽检数据,形成抽检数据区间。方法收集全省12家血站质控实验室2015—2021年血液成分抽检数据,以新鲜冰冻血浆的FⅧ含量和血... 目的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所有血站既往7年血液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的质量监测抽检数据,形成抽检数据区间。方法收集全省12家血站质控实验室2015—2021年血液成分抽检数据,以新鲜冰冻血浆的FⅧ含量和血浆蛋白含量,冷沉淀凝血因子的FⅧ含量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的白细胞残留量、红细胞混入量和血小板含量为对象,尝试采用离散点+拟合曲线模式分析。结果新鲜冰冻血浆⁃FⅧ项目:总体均值±SD:(1.36±1.1)IU/mL,5家血站呈现较有代表性的整体偏高或偏低或上下波动特点;新鲜冰冻血浆⁃血浆蛋白项目:总体均值±SD:(61.13±16.7)g/L,4家血站呈现分散分布或持续高值散点;冷沉淀凝血因子⁃FⅧ项目:总体均值±SD:(134.25±58.7)IU/mL,4家血站各自表现为持续高位、偏低或稳定居中等分化特点;冷沉淀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项目:总体均值±SD:(215.27±83.5)mg,5家血站表现为整体偏高或偏低以及上下波动等状况;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白细胞残留量项目:总体均值±SD:0.37±0.96(×10^(6)/袋),2家血站呈现较有代表性的整体偏高特点,其余较为集中分布于0~1;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红细胞混入量:总体均值±SD:2.45±2.82(×10^(9)/袋),具有明显的分段式集中分布,有3家血站呈现分散分布;血小板含量:总体均值±SD为:3.14±1.55(×10^(11)/袋),3家血站存在较多偏离值,1家血站呈现较有代表性的整体偏高特点。结论各血站自身在不同项目中呈现的分布状态具有相似性,从离散点组的分布状态和拟合曲线的集中部分变化趋势来看,各血站质控实验室之间的监测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检测仪器试剂更新与检测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影响检测结果,各项汇总数据呈现了既往7年形成的指标区间框架,帮助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差异,校正试验结果准确性,更好地发挥质量监测对血液制备过程的指导作用,继续增强全省采供血全过程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成分监测 离散点 拟合曲线 趋势分析 血液抽检 血站质控实验室
下载PDF
血液成分质量抽检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探讨
2
作者 袁晓华 王丽鸿 +1 位作者 李明霞 周吉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39-942,94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站在血液成分质量抽检过程中,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方法 收集2018—2022年本中心的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检测数据,利用统计过程控制原理,使用Mintab软件绘制控制图,对部分关键检测项目数据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分析。结果 对血小板... 目的 探讨血站在血液成分质量抽检过程中,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方法 收集2018—2022年本中心的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检测数据,利用统计过程控制原理,使用Mintab软件绘制控制图,对部分关键检测项目数据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分析。结果 对血小板含量项目的合格率采用P控制图分析,检验出1个失控点。对血浆蛋白含量项目进行正态性检验,分析数据波动原因,寻找改进方向。对于血细胞比容项目,绘制均值极差控制图,检验出数据异常趋势,对数据做正态性检验出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Cpk值为0.67。结论 运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用P控制图分析血液成分质量抽检中的计数型数据,对计量型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并利用均值极差控制图检验数据的异常趋势,对符合正态性分布的数据,计算其过程能力指数Cpk值,不失为监测采供血过程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成分质量抽检 统计过程控制 控制图 Mintab软件
下载PDF
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探讨
3
作者 王丽鸿 李明霞 袁晓华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0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探讨对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确保实现血液成分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的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检测数据,使用Mintab软件对部分关键指标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对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确保实现血液成分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6月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的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检测数据,使用Mintab软件对部分关键指标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特征分析。结果针对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检测项目数据的质控特点绘制统计图,包括HCT指标的过程能力分析,血小板计数指标的概率分布图,血浆蛋白含量的时间序列图,血浆VIII因子含量的经验累积分布图以及HCT与HB的相关线性拟合图。结论通过对血液成分质量抽检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直观地了解血液成分制品总体质量特征,是进行趋势分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成分抽检 描述性统计 关键指标
下载PDF
河北省血液质控现状调查及主要问题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常缨 李莉华 +6 位作者 赵莉华 时卉丽 张卫 张晓桐 孟宇 孙晓红 杨凤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了解血站质控实验室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今后质控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省12家血站2020年常规采供血量、血液成分制备量、血液抽检比例与频次、结果等基本运行情况,结合主要血液成分监测指标的变化特征,对全省血液成分... 目的了解血站质控实验室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今后质控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省12家血站2020年常规采供血量、血液成分制备量、血液抽检比例与频次、结果等基本运行情况,结合主要血液成分监测指标的变化特征,对全省血液成分质量监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省内各血站对血液成分制备品种各不相同;常规抽检数量、频次等要求并未一致;基本没有累计数据的回顾性分析;虽然对于血液成分质量监控的频次、抽样量等能符合《WS/T550-2017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指南》、《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最低要求,但与实际采集、制备量不相匹配,检测因抽样量少致使合格率及可信度不稳定;以月为检测单位的质量检查会形成碎片化的判断误区,不利于系统性分析和持续改进采供血过程。结论在全省采供血全过程规范化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可以积极探索基于省内一致性血液质量监测机制,从抽检规则、统计分析及可比口径数据比对等多个环节上推动建立理念和执行共识,促进全省血液质量监测同质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质控实验室 血液质量质控 血液成分抽检
下载PDF
常规实验室检验血液标本处理程序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雪 王治国 《中国医院》 2011年第11期61-64,共4页
常规实验室血液标本的处理质量对于帮助实验室在识别、减少以及消除来自血液标本不恰当处理的分析前阶段中的误差非常重要。通过查阅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等参考文献规范血液标准的处理程序,总结了对全血标本、血清、血浆样... 常规实验室血液标本的处理质量对于帮助实验室在识别、减少以及消除来自血液标本不恰当处理的分析前阶段中的误差非常重要。通过查阅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等参考文献规范血液标准的处理程序,总结了对全血标本、血清、血浆样本恰当的处理程序,强调了标本处理的离心前(标本运输的时间和温度、试管方向、标本溶血、标本暴露于光下、自动化传输系统、实验室标本拒收标准等)、离心时(温控离心机、再离心)及离心后阶段(血清/血浆标本的储存、防腐剂等)相关的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实验室 血液标本 检验质量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分袋取样和整袋血液抽样质量抽检结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泰瑞 周静宇 +2 位作者 黄成垠 陈新 纪云鹏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93-1394,共2页
目的采用密闭系统进行分袋取样加大血液制剂的抽样量。方法采用无菌接驳机接驳空袋将1.5 U和2 U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出0.5 U供质控抽检使用,并将12个月上述分袋取样抽检结果和前12个月整袋血液抽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袋取样12个月... 目的采用密闭系统进行分袋取样加大血液制剂的抽样量。方法采用无菌接驳机接驳空袋将1.5 U和2 U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分出0.5 U供质控抽检使用,并将12个月上述分袋取样抽检结果和前12个月整袋血液抽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袋取样12个月抽样袋数从48袋增加到120袋;抽样总量从69.5 U下降到61.5 U;容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残留量合格率分别从91.67%、97.92%、100%下降到88.33%、95.83%、99.17%;容量、血细胞比容2种抽样方式比较P>0.05。结论采用密闭系统进行分袋取样既加大了血液制剂的抽样量,增加了血液制剂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节省了宝贵的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袋取样 质量抽检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下载PDF
分析直式针与蝶翼针在静脉采血过程中优劣 被引量:3
7
作者 亢杰 周景鑫 王雪霁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7期149-15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直式针与蝶翼针采血优缺点,避免蝶翼针取代直式针作为主要采血方式这个误区。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门诊100例体检者,随机分成两个组,每个组50例。第一组用直式针采血,第二组用蝶翼针采血,对两种采血方式优劣进行研... 目的通过比较直式针与蝶翼针采血优缺点,避免蝶翼针取代直式针作为主要采血方式这个误区。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门诊100例体检者,随机分成两个组,每个组50例。第一组用直式针采血,第二组用蝶翼针采血,对两种采血方式优劣进行研究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采样量准确性、样品质量、采血时间、患者疼痛程度、是否污染环境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式针要作为常用、主要的首选采血方式,蝶翼针只能针对特定患者、有选择的使用,避免蝶翼针取代直式针采血这个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式针 蝶翼针 静脉采血 检验样本质量 误区
下载PDF
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珍 林日文 骆妙卡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1期2411-2412,共2页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检验体检者280例,将所有体检者的血液样本采集两份,予以质量控制干预非溶血样本作研究组,不规范血液采集的溶血样本作对照... 目的:探究质量控制管理应用于血液标本检验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液检验体检者280例,将所有体检者的血液样本采集两份,予以质量控制干预非溶血样本作研究组,不规范血液采集的溶血样本作对照组,记录相关结果并予以分析。结果研究组AST和 ALT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r-GT 指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且乙肝4h 的阳性检出率0.36%,比0h 的2.86%少(P<0.05);丙肝疾病4h的阳性检出率0,比0h的1.07%少(P<0.05);同时梅毒疾病6h的阳性检出率0,比0h的0.71%少(P<0.05);艾滋病2h阳性检出率0,比0h的0.36%少,比较差异明显,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血液生化受检者规范化的质量控制管理干预能有效提升血液检验准确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管理 血液标本 检验
下载PDF
二次调配烟用香精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孔浩辉 林夏丹 +3 位作者 彭礼枚 张俊 陈翠玲 甘峰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9-42,共4页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GC/MS分析了不同保存期的二次调配烟用香精的香味成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t检验法分析了香精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氯甲烷萃取能最大程度地提取香精的成分,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用PCA和t检验法处理不同保存期... 采用溶剂萃取结合GC/MS分析了不同保存期的二次调配烟用香精的香味成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t检验法分析了香精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二氯甲烷萃取能最大程度地提取香精的成分,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用PCA和t检验法处理不同保存期烟用香精的GC/MS分析数据,可了解不同存放期香精样品整体变化特征及组分含量的显著性变化情况,为二次调配烟用香精样品的稳定性及存放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 溶剂萃取 主成分分析 T检验
下载PDF
护理质量控制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艳辉 颜运英 周莲清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控制(质控)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1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检验组和护理质控组,每组各156例。常规检验组进行常规临床血液标本检验,护理质控组... 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控制(质控)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31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检验组和护理质控组,每组各156例。常规检验组进行常规临床血液标本检验,护理质控组在检验过程中进行护理质控。比较两组的标本合格率、标本错误率、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质控组标本合格率〔98.7%(154/156)比86.5%(135/156)〕和患者满意程度〔98.7%(154/156)比85.3%(133/156)〕均明显高于常规检验组;标本错误率〔0.6%(1/156)比7.7%(12/156)〕和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1.9%(31/156)比9.6%(15/156)〕均明显低于常规检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质控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的效果值得肯定,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血液标本 检验 护理质量控制 作用 分析
下载PDF
血液成分质量抽检特征曲线方案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鹏 张敏 +1 位作者 曾怡 杨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成分质量功能性指标抽检的最佳方案,保障抽检准确性。方法基于抽样检验的特征曲线理论,绘制(4,1)、(6,1)、(8,2)、(10,2)、(12,3)5个抽样方案操作特性曲线,比较5个抽检方案的鉴别能力,并对抽检方案的错判和漏判风险进...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成分质量功能性指标抽检的最佳方案,保障抽检准确性。方法基于抽样检验的特征曲线理论,绘制(4,1)、(6,1)、(8,2)、(10,2)、(12,3)5个抽样方案操作特性曲线,比较5个抽检方案的鉴别能力,并对抽检方案的错判和漏判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5个抽样方案的鉴别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10,2)、(6,1)、(12,3)、(8,2)、(4,1),且在不合格率P<0.25时,方案(10,2)与(6,1)、(12,3)与(8,2)的操作特征曲线基本重合;5个抽样方案的错判风险均较低,方案(4,1)漏判风险高(0.738 3),方案(10,2)和(6,1)漏判风险最低(分别为0.525 6、0.533 9)。结论在严格控制采供血过程保证血液制剂质量的前提下,(4,1)的抽检方案能够有效监控采供血过程的稳定性,但对于不合格率偏高的血液制剂,应适当增加抽样量,建议可采取(6,1)或(10,2)抽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剂 质量抽检 抽样方案 OC曲线
下载PDF
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有效性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任非 龚淑英 +1 位作者 智丽敏 韩天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以总结,以阐明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有效作用。资料来源: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01/2005-05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astragulus,cerebralischemiainjury”,...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以总结,以阐明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有效作用。资料来源:检索数据库Medline1966-01/2005-05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astragulus,cerebralischemiainjur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文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01/2004-12及万方数据库1998-01/2005-11有关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检索词为“黄芪,缺血性脑损伤”,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黄芪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文章。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实施过程是否严密。关于重复实验的多篇文章,选取样本量较大的文章予以纳入。资料提炼:共检索到72篇中文和94篇英文,选取较新的或经典的探讨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文章共25篇。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综合:①黄芪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脑功能的作用。②黄芪能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抑制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减轻缺血性脑损伤。③黄芪能提高脑缺血后Bcl-2的水平,拮抗P53和Caspase-3的表达,有效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凋亡。④黄芪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脑缺血后血液流变状态,减轻脑缺血损伤。⑤黄芪能抑制脑缺血早期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过度表达,减轻海马区锥体细胞损伤,保护缺血后脑损伤。结论:黄芪能显著改善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且安全无副作用,有广阔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综述文献 黄芪 缺血性脑损伤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