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CT骨密度测定对应用SGLT-2抑制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和预后的评估
1
作者 赵宇洁 肖童 王丽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663-664,共2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定在评估SGLT-2抑制剂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使用SGLT-2抑制剂分为SGLT-2组和非SGLT-2组,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定量CT(QCT)骨密度(BMD)测定在评估SGLT-2抑制剂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使用SGLT-2抑制剂分为SGLT-2组和非SGLT-2组,比较两组的BMD,比较SGLT-2组中不同预后患者的BMD。结果SGLT-2组治疗后的L_(1)、L_(2)、L_(3)、L_(1)~L_(3)BMD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SGLT-2组与非SGLT-2组治疗后的L_(1)、L_(2)、L_(3)、L_(1)~L_(3)BMD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SGLT-2组中,预后不良患者的L_(1)、L_(2)、L_(3)、L_(1)~L_(3)BMD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结论SCLT-2抑制剂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BMD影响可能较轻,利用QCT测量BMD可及早发现患者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潜在风险,可用于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糖尿病 SGLT-2抑制剂 骨质疏松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年龄、椎体松质骨CT值预测QCT值
2
作者 王文章 麦春华 +1 位作者 许东峰 王浩亚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椎体松质骨CT值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值的相关性以及预测QCT值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选取本院行腰椎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detector spectral CT,DLCT)扫描人员300例,记录下年龄及测... 目的:探讨年龄、椎体松质骨CT值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值的相关性以及预测QCT值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选取本院行腰椎双层探测器光谱CT(dual-layer detector spectral CT,DLCT)扫描人员300例,记录下年龄及测得腰13椎体骨松质CT值(以下简称CT值)、QCT值平均值。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计算QCT的预测值。结果:1、年龄、CT值与QCT值分别具有很强负、正相关性,年龄与QCT值相关系数r=-0.628,P<0.001,CT值与QCT值相关系数r=0.986,P<0.001。2、回归方程为Y(QCT预测值)=10.01+0.772×CT值-0.131×年龄(调整R^(2)=0.973,P<0.001)。结论:年龄、CT值与QCT值均具有很强相关性,能够比较准确地通过年龄、CT值预测QCT值,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 松质骨ct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贵州中老年人腰椎QCT骨密度及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小海 谢光友 +3 位作者 梁力嵩 刘江勇 曾宪春 王荣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中老年人腰椎QCT骨密度及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方法收集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QCT骨密度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2380例,分析QCT骨密度值,并以性别、年龄和脊柱脆性骨折进行分组,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腰椎QCT骨密度... 目的分析贵州省中老年人腰椎QCT骨密度及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方法收集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行QCT骨密度体检的50岁以上中老年2380例,分析QCT骨密度值,并以性别、年龄和脊柱脆性骨折进行分组,分析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腰椎QCT骨密度值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者占比分别为80.00%、16.26%、2.82%、0.92%。骨质疏松者占3.74%,女性、男性分别为8.17%、2.52%,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69,P<0.001)。低骨量者占16.26%,女性、男性分别为21.40%、1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1,P<0.001)。6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渐增加,以女性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60~69岁及70~79岁三个年龄段男性和女性骨量减低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以女性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1.76%)脊柱脆性骨折,男31例,女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者骨折发生率为14.61%,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症者(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脊柱脆性骨折和未发生的骨密度分别为(99.40±41.78)mg/cm^(3)、(141.98±30.56)m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中老年人脊柱脆性骨折的骨密度均比同年龄段无脊柱脆性骨折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QCT骨密度能准确反映椎体骨量,为预测和防治中老年骨质疏松及脊柱脆性骨折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中老年人 定量ct 骨密度 脊柱脆性骨折
下载PDF
佛山市成年居民骨密度CT定量研究
4
作者 吴伟智 方挺松 +2 位作者 梁振华 祝翠玲 周静仪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BMD均值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1 065例(男性648例,女性417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使用定量CT(Q...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BMD均值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1 065例(男性648例,女性417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使用定量CT(QCT)行椎体BMD检测,按年龄段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BMD值进行检验,采用χ2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20~29岁、30~39岁、40~49岁及60~69岁、70~79岁不同性别间的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BMD在青中年时期高于男性。在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男性组及30~39、40~49岁、50~59岁、60~69岁女性组中,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的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OP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r男=0.517,r女=0.636)。结论:佛山市健康成年人QCT测量的椎体BMD与性别、年龄相关,在20~29岁达到峰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40~49岁开始,OP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下载PDF
胸腹部平扫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
5
作者 王旭 刘磊 +3 位作者 刘义军 童小雨 范勇 王诗耕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胸部常规kVp平扫和腹部能谱GSI平扫下椎体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胸腹部平扫的患者431例,胸部CT扫描采用常规120 kVp,腹部扫描采用能谱(GSI)模式。对胸腹部扫描重叠的T11~L1... 目的:基于定量CT(QCT)探讨胸部常规kVp平扫和腹部能谱GSI平扫下椎体CT值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接受胸腹部平扫的患者431例,胸部CT扫描采用常规120 kVp,腹部扫描采用能谱(GSI)模式。对胸腹部扫描重叠的T11~L1椎体进行分析。使用QCT骨密度测量工作站测得胸部常规120 kVp下T11~L1椎体的骨密度(BMD),同时分别测量胸部120 kVp与腹部GSI扫描70 keV单能量下T11~L1椎体的CT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数据测量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椎体BMD值与CT值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椎体间CT值差异采用Friedman秩和检验。参考QCT诊断标准,将椎体分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和骨量正常组,采用Kruskal-Wallis比较三组间及组内CT值差异。组内120 kVp-CT值和GSI-CT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T11~L1椎体BMD均值行骨质状态判定,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椎体CT值评估骨质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椎体BMD与120 kVp-CT值和GSI-CT值均呈正相关(r=0.976、0.963,P<0.001)。120 kVp和GSI下T11~L1椎体CT值依次为T11[144.00(72.00)、158.00(79.00)]、T12[137.00(67.00)、150.00(76.00)]、L1[128.00(67.00)、137.00(74.00)],不同椎体及椎体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31例患者共1293个椎体,骨量正常组椎体496个、骨量减少组椎体415个、骨质疏松组椎体382个。120 kVp和GSI下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椎体CT值依次为[181.50(43.67)、199.65(48.57)]、[132.20(18.50)、144.00(23.00)]和[87.75(22.20)、93.30(27.20)],不同骨质状态组间椎体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组内椎体GSI-CT值均高于椎体120 kVp-CT值(P<0.05)。120 kVp-CT值与GSI-CT值诊断骨量减少的AUC分别为0.976、0.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7);诊断骨质疏松的AUC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胸部常规120 kVp及腹部GSI平扫CT值均可用于机会性筛查骨质疏松,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定量ct 能谱ct ct
下载PDF
定量CT评价胸椎骨密度及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
6
作者 赵君禄 刘斋 +2 位作者 赵德园 聂关伟 任庆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9-1433,共5页
目的探讨胸椎定量CT(QCT)测量骨密度及骨丢失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健康体检及急腹症行全腹部CT扫描的患者708例,使用QCT软件测量T10-L3椎体骨密度。将受检者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计算每个年龄组的胸椎及腰椎骨密度,并计算各组... 目的探讨胸椎定量CT(QCT)测量骨密度及骨丢失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健康体检及急腹症行全腹部CT扫描的患者708例,使用QCT软件测量T10-L3椎体骨密度。将受检者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计算每个年龄组的胸椎及腰椎骨密度,并计算各组别的峰值骨密度及骨丢失率。胸椎与腰椎骨密度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男性、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30岁以后胸腰椎骨密度开始不同程度减低,80~89岁女性胸椎及腰椎累计骨丢失率分别为60.61%及61.34%,而男性分别为44.45%及49.35%。男性与女性胸腰椎骨密度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胸椎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性r=0.96、女性r=0.98,P<0.01)。结论胸椎及腰椎QCT均能准确地显示不同年龄组的骨密度及骨丢失情况,胸椎QCT可以作为评价和监测骨丢失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丢失 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ct 胸椎
下载PDF
CTCA定量参数对冠心病患者短期病死预测价值
7
作者 董小波 张仲慧 +1 位作者 郭庆乐 焦鹏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定量参数对冠心病患者短期病死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200例,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TCA定量参数(动脉阻力指数、总斑块负荷和斑块最小密度CT值),分析CTCA定量...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定量参数对冠心病患者短期病死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200例,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CTCA定量参数(动脉阻力指数、总斑块负荷和斑块最小密度CT值),分析CTCA定量参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探讨术后1年冠心病患者病死情况,分析CTCA定量参数与冠心病患者短期病死风险关联性,评价CTCA定量参数对冠心病患者短期病死预测价值。结果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动脉阻力指数、总斑块负荷逐渐升高,斑块最小密度CT值逐渐降低(P<0.05)。冠心病患者动脉阻力指数、总斑块负荷与疾病类型、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斑块最小密度CT值与疾病类型、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冠心病200例中39例(19.50%)术后1年病死。动脉阻力指数、总斑块负荷和斑块最小密度CT值与冠心病患者短期病死有关(P<0.01)。对冠心病患者短期病死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动脉阻力指数、总斑块负荷和斑块最小密度CT值三者联合明显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CTCA定量参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且联合各参数预测冠心病患者短期病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冠状动脉造影 定量参数 动脉阻力指数 总斑块负荷 斑块最小密度ct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病死
下载PDF
胸部定量CT对COPD患者治疗反应预测因素分析
8
作者 刘佳萍 张卫国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分析胸部定量CT扫描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接受治疗COPD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随访1年,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有治疗反应组[n=2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 目的分析胸部定量CT扫描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接受治疗COPD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随访1年,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有治疗反应组[n=2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增加≥0.225 L]和非无治疗反应组(n=96,FEV_(1)增加<0.225 L)。对2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筛选出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治疗反应组和无治疗反应组在EI、ATI、Pi10、WA%、T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GOLD分期、入院肺功能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10为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因素(OR=2.321,P<0.05)。ROC曲线显示,Pi10在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ROC曲线显示,Pi10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701,95%CI为0.610~0.781,约登指数为0.354,最佳截断值为4.65 mm,灵敏度为85.40%,特异度为50.00%。结论胸部定量CT扫描参数Pi10能够帮助预测COPD患者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部定量ct 治疗反应 预测因素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身体组分、^(18)F-FDG PET/CT显像预测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预后的价值
9
作者 白丽 苏雪娟 陈体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13-718,共6页
目的 分析定量CT (QCT)身体组分、^(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对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阳市第二... 目的 分析定量CT (QCT)身体组分、^(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对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联合NAC治疗的8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在NAC前和化疗1、3个周期后检测记录QCT参数[L_(1)、L_(2)水平的皮下脂肪面积(SFA)、内脏脂肪面积(VFA)、骨密度(BMD)、L_(3)水平的椎旁肌肉面积(TMA)]、^(18)F-FDG 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NAC结束后进行手术,随访12个月(失访2例),依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QCT参数、^(18)F-FDG PET/CT显像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化疗1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FA、BMD、VFA、MA水平分别为(45.23±4.07) cm^(2)、(128.97±26.53) mg/m^(2)、(78.07±6.69) cm^(2)、(37.36±5.74) cm^(2),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的(42.52±3.32) cm^(2)、(112.54±25.82) mg/m^(2)、(73.73±7.25) cm^(2)、(32.94±5.31)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FA、BMD、VFA、MA水平分别为(40.95±3.92) cm^(2)、(113.55±15.87) mg/m^(2)、(73.59±6.17) cm^(2)、(32.67±4.98) cm^(2),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的(37.51±3.56) cm^(2)、(95.18±17.45) mg/m^(2)、(70.30±5.14) cm^(2)、(28.52±4.42)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UV_(max)、MTV分别为5.43±1.25、(3.86±0.87)×10^(4)mm,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6.04±1.07、(4.27±0.85)×1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3个周期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SUV_(max)、MTV分别为3.94±1.06、(2.61±0.70)×10^(4)mm,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73±1.21、(3.05±0.93)×10^(4)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FA、BMD、VFA、MA、SUV_(max)、MTV联合预测手术联合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98 (95%CI:0.809~0.954)、0.919 (95%CI:0.836~0.968)。结论 NAC过程中检测QCT参数、^(18)F-FDG PET/CT显像指标可预测手术联合NAC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联合预测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定量ct 新辅助化疗 骨密度 肿瘤代谢体积
下载PDF
CT定量分析在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丁梦江 李学任 +1 位作者 彭守春 张玉华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0-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在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炎(ASS-IL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至2022-06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呼吸科收治的ASS-ILD患者临床资料42例。CT影像利用定量软件自动分析,计算出肺总容积(TLV)和平均肺衰减值(... 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在抗合成酶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炎(ASS-IL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至2022-06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呼吸科收治的ASS-ILD患者临床资料42例。CT影像利用定量软件自动分析,计算出肺总容积(TLV)和平均肺衰减值(MLA),计算出不同区域的体积和重量,以及其占肺总容积的百分比,然后分析CT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查(PFT)参数的相关性,并对ASS-ILD中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合并机化性肺炎(NSIP/OP)和机化性肺炎(OP)两种类型的CT定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与-500~-100 HU区域CT值呈正相关(r=0.58,P=0.048;r=0.79,P=0.01),FEV_(1)/FVC与-950~-500区域CT值呈负相关(r=-0.23,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IP/OP组不良通气体积(V_(fibrosis)%)高于OP组(P=0.03),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明显低于OP组(P=0.01);OP组的过度通气体积(V_(hyper)%)和过度通气重量(W_(hyper)%)较NSIP/OP组高(P<0.05);NSIP/OP组总肺平均衰竭值(MLA_(total))明显高于OP组(P<0.01)。结论HRCT定量分析指标与PFT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肺功能的评估,并对NSIP/OP和OP的类型判定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合成酶综合征 高分辨率ct 定量分析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机化性肺炎
下载PDF
探讨定量CT及生物电阻抗测定内脏脂肪面积和骨密度的关系
11
作者 张丽华 秦迁 +2 位作者 陈静锋 杨阳 丁素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4,87,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采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r tomography,QCT)及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定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与骨密度(Bone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1131例体检者行QCT和BIA测定的VFA及BMD,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多因素线性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采用Bland-Altman评估两者测定VFA的一致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QCT和BIA测定的VFA与BMD呈负相关(r=-0.197和r=-0.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BI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10,95%CI:1.005~1.015);VFA(QCT)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OR=1.003,95%CI:1.001~1.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QCT和BIA测量VF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VFA是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测定VFA的QCT和BIA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采用BIA测定的VFA评估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下降 内脏脂肪面积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定量ct 生物电阻抗
下载PDF
基于QCT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质成分变化及骨密度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詹昊 陈其春 +1 位作者 刘田田 王龙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2期158-160,共3页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质成分变化及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156例,另选取150例与血透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体积骨密度(vBMD)、皮下脂肪含量(SAT)、内脏脂...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质成分变化及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156例,另选取150例与血透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体积骨密度(vBMD)、皮下脂肪含量(SAT)、内脏脂肪含量(VAT)、椎旁肌面积及椎旁肌脂肪面积等体质成分的差异。将血透组患者分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和非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N-SHPT)两组,并比较两组患者体质成分和骨代谢指标的差异;使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两组患者vBMD与年龄、透析龄、体质成分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透组VAT和椎旁肌脂肪面积均高于对照组。血透组中SHPT组vBMD高于N-SHPT组(P<0.05)。SHPT组的透析龄、血钙、iPTH、ALP高于N-SHPT组(P<0.05)。SHPT组、N-SHPT组vBMD均与年龄、椎旁肌脂肪面积呈负相关;SHPT组vBMD与iPTH、ALP呈正相关,N-SHPT组vBMD与ALP呈负相关,与iPTH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VAT与椎旁肌脂肪面积较健康人群增加,椎旁肌脂肪含量越高vBMD越低;SHPT患者vBMD较N-SHPT患者高,可能与SHPT患者iPTH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密度 肌肉脂肪浸润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定量CT评估肌肉减少症和脂肪组织含量与肝癌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13
作者 熊柏柱 侯昌龙 +4 位作者 高飞 王传彬 付宝月 吴昱霖 周磊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定量CT评估的肌肉减少症和脂肪组织含量与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受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的HCC患者77例。所... 目的:探讨定量CT评估的肌肉减少症和脂肪组织含量与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受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的HCC患者77例。所有患者在首次联合治疗前1个月内接受定量CT扫描,并测量L3椎体水平骨骼肌横截面积、总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和内脏脂肪面积,计算骨骼肌指数(SMI)、总脂肪指数(TATI)、皮下脂肪指数(SATI)和内脏脂肪指数(VATI)。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TATI、SATI和VATI最佳截断点。通过SMI评估肌肉减少症。结果:ROC曲线显示TATI、SATI和VATI的截断点分别为61.75 cm^(2)/m^(2)、30.52 cm^(2)/m^(2)和61.52 cm^(2)/m^(2)。男性的SMI平均值为(48.03±7.34)cm^(2)/m^(2),女性的SMI为(40.96±4.76)cm^(2)/m^(2),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为51.9%(40/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肌肉减少症、SATI和肿瘤直径是HCC患者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总生存期中,无肌肉减少症和高SATI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患有肌肉减少症和低SAT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5月vs.10.4月;19.5月vs.13.0月,P<0.05)。结论:肌肉减少症、SATI和肿瘤直径是HCC患者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独立预后因素,定量CT评估的肌肉减少症和低皮下脂肪含量与TACE联合PD-1单抗治疗的HCC患者较短的生存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肌肉减少症 定量ct 身体成分
下载PDF
双气相定量CT对轻中度COPD的评估价值研究
14
作者 王雄慧 潘娟 +5 位作者 牛媛 沈敏 阴玮灵 李建龙 黄晓旗 郭佑民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通过配准的双气相定量CT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气肿定量指标的对比分析,寻找最优肺气肿定量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健康体检对照组55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1级21例,GOLD 2级31例。将CT原始DICOM数据导... 目的:通过配准的双气相定量CT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气肿定量指标的对比分析,寻找最优肺气肿定量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健康体检对照组55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1级21例,GOLD 2级31例。将CT原始DICOM数据导入“数字肺”分析平台,测定深吸气末LAA%_(-950)和深呼气末LAA%_(-910)。将呼气相与吸气相CT图像配准,根据阈值法计算出肺气肿区域百分比(PRM~(Emph%))、功能性小气道病变区域百分比(PRMfSAD%)和正常区域百分比(PRM~(Normal%))。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_1%、FEV_1/FVC。组间一般资料、CT定量指标和肺功能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定量参数对轻中度COPD患者肺气肿的诊断效能。结果:轻中度CO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性别、吸烟指数、FEV1%、FEV1/FVC、吸气相LAA%_(-950)、呼气相LAA%_(-910)、PRM~(Emph%)、PRMfSAD%及PRMNorm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吸气相LAA%_(-950)与FEV1/FVC呈负相关,呼气相LAA%_(-910)、PRM~(Emph%)与FVC、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吸气相LAA%_(-950)、呼气相LAA%_(-910)及PRM~(Emph%)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861、0.876,其中PRM~(Emph%)指标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对应临界值为9.84%,敏感度76.90%,特异度94.50%。结论:定量CT肺气肿指标吸气相LAA%_(-950)、呼气相LAA%_(-910)及双气相PRM~(Emph%)都能够客观评估轻中度COPD患者的肺气肿情况,其中PRM~(Emph%)是最优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下载PDF
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下脂肪垫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张敏 谭辉 +3 位作者 樊秋菊 于楠 党珊 马春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62-163,共2页
目的利用能谱CT水脂分离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髌下脂肪垫水脂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探讨髌骨下脂肪垫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病理变化。方法对临床已进行WOMA疼痛评分的176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A组为疼痛评分>40分的骨性关节炎... 目的利用能谱CT水脂分离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髌下脂肪垫水脂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探讨髌骨下脂肪垫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病理变化。方法对临床已进行WOMA疼痛评分的176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A组为疼痛评分>40分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8膝,对照组B组为疼痛评分<40分且无临床症状的78膝患者均行膝关节Gemstone Spectral Image(GSI)扫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单能量60KeV及层厚1.25mm重建,利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分析,分别记录髌骨下内侧、中间及外侧脂肪垫的水基值及脂基值并取其平均值。对组间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采进行皮尔逊相关性R检验。结果A、B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58.62±8.13 vs 56.56±7.99岁。组内脂基值及水基值数据均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A组r=-0.93,B组r=-0.90;组间脂基值及水基值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其髌骨下脂肪垫的水含量(炎性水肿)增高,相对脂肪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物质分离技术 骨性关节炎 髌下脂肪垫
下载PDF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定量CT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崔璐 程留慧 +3 位作者 朱永月 孙樱函 王默涵 王道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本研究探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综合征定量CT与肺功能的相关性,为CPFE的诊断、评估、治疗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88例进行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和肺功能(PFT)检查的CPFE患者及同期收治的96例肺气肿患者。根据阈值分割法对其CT图像... 本研究探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FE)综合征定量CT与肺功能的相关性,为CPFE的诊断、评估、治疗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88例进行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和肺功能(PFT)检查的CPFE患者及同期收治的96例肺气肿患者。根据阈值分割法对其CT图像使用3D Slicer软件获得定量CT指标,包括全肺容积(TLV)、正常肺区域百分比(NL%)、低密度衰减值(LAA%-950)及高密度衰减值(HAA%-700)。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定量CT指标与肺功能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PFE组与肺气肿组的肺功能指标及定量CT指标的诊断效能。计算结果显示,CPFE组比与肺气肿组好发于吸烟男性,二者在男性比例、吸烟比例及吸烟包年年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FE组与肺气肿组除在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肺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在高密度衰减值(HAA%)、低密度衰减值(LAA%)、全肺容积(TL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LV、HAA%、LAA%均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67、0.36、0.43,P值均<0.05),正常肺区域百分比(NL%)与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相关性最高(r=0.5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EV1/FVC与HAA%是鉴别CPFE与肺气肿的独立预测因素,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95%CI:0.82~0.92)、0.83(95%CI:0.77~0.89)。由此可知,定量CT指标可用于CPFE的诊断,且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肺功能的损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 肺气肿 定量ct 肺功能
下载PDF
定量CT测定锁骨远端骨密度分区指导肩锁关节脱位重建的价值
17
作者 许健 毕文智 +7 位作者 冀云聪 康运康 马培旗 王家亮 张宗夕 干阜生 于海洋 郭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0-1924,共5页
背景: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重建在锁骨侧骨隧道的最佳位置尚未达成共识,且术后会发生锁骨侧骨隧道扩大、骨溶解、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骨密度在内植物固定强度及稳定性上起重要作用,锁骨远端骨密度的区域差异在肩锁关节脱位... 背景: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重建在锁骨侧骨隧道的最佳位置尚未达成共识,且术后会发生锁骨侧骨隧道扩大、骨溶解、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骨密度在内植物固定强度及稳定性上起重要作用,锁骨远端骨密度的区域差异在肩锁关节脱位修复重建中不应被忽视,目前临床上尚无人体有关锁骨远端骨密度的定量研究。目的:通过定量CT测量锁骨远端不同区域骨密度的大小,为外科医生修复重建喙锁韧带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10-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行定量CT检查的101例患者1616份亚分区进行锁骨远端骨密度测量。对于每个定量CT样本,首先由内侧向外侧划分锁骨远端为以下4个区域,即锥状结节区(A区)、结节间区(B区)、斜方嵴区(C区)以及锁骨远端区(D区),再将每个区域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确定8个亚分区,在亚分区中设置半自动感兴趣区(ROIA1、A2、B1、B2、C1、C2、D1、D2),将每个定量CT扫描图像传输至QCTpro分析工作站,对锁骨远端感兴趣区松质骨骨密度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避开锁骨骨皮质。结果与结论:①不同侧肩部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锁骨远端A1、A2、B1、B2、C1、C2、D1、D2亚分区骨密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以认为锁骨远端不同区域骨密度有差别,经过两两比较,除A1与A2,D1与D2,A2与B1之间的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亚分区骨密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锥状韧带解剖止点A2区骨密度高于B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1区骨密度高于A2区,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斜方韧带解剖止点C1区骨密度高于C2区、D1区及D2区,B区骨密度高于C区及D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锁骨远端不同区域骨密度存在差异,肩锁关节脱位修复重建时锁骨远端骨密度的区域差异不容忽视,除考虑生物力学因素外,还应考虑将内植物或骨隧道置于骨密度较高的区域,以提高内植物固定强度及稳定性,减少骨隧道扩大、骨溶解、骨折及内植物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修复 重建 锁骨 骨密度 定量ct 区域 骨隧道 喙锁韧带
下载PDF
CT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对老年急性期COPD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吴铭 李春莉 胡俊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评估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期COPD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纳入40例同期老年心... 目的:评估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对老年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急性期COPD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纳入40例同期老年心肺功能正常者的资料。对两组予以CT定量测量及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右肺上叶尖段及其亚尖段支气管气道壁厚度(WT)、WT与气道外径比(TDR)及气道壁面积(WA),分析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上述指标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右肺上叶尖段、亚尖段支气管的WT、TDR及亚尖段支气管的W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COPD支气管的WT、TDR、WA比较,重度组右肺上叶尖段、亚尖段支气管的WT、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的TDR和右肺上叶亚尖段支气管的WA均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的WT与FEV_(1)呈负相关,右肺上叶亚尖段支气管的WT、TDR、WA与FEV_(1)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期COPD行CT定量测量,能够反映出支气管壁厚度,帮助判断支气管情况,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与肺功能密切相关,能够为COPD的诊断、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量测量 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壁厚度 肺功能
下载PDF
构建与验证低剂量CT参数对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预测模型
19
作者 董旭鹏 张晶晶 +2 位作者 李甲男 张强 王文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基于低剂量CT定量参数构建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能。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病理证实的肺混合磨玻璃结节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及肺腺癌分类标准分成浸润性腺癌(IA)组(... 目的基于低剂量CT定量参数构建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能。方法纳入我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病理证实的肺混合磨玻璃结节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理结果及肺腺癌分类标准分成浸润性腺癌(IA)组(n=71)、非IA组(n=31)。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低剂量CT扫描,并进行定量参数分析,比较两组结节最大直径、结节体积、结节最大横截面积、结节最大垂直长径、结节质量、平均CT值,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与Hosmer-Lemeshow检验进行内部验证,分析模型预测效能。结果IA组结节最大直径、结节最大横截面积、结节最大垂直长径、结节质量、结节体积高于非I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结节最大直径(OR:2.675,95%CI:1.298-5.514)与最大横截面积(OR:2.380,95%CI:1.435-3.946)增高是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经校准曲线、决策曲线提示模型可靠,ROC曲线提示该模型预测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902(标准误:0.029,P<0.001,95%CI:0.845-0.958),敏感度80.28%,特异度80.65%。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拟合度好(χ^(2)=2.596,P=0.581)。结论低剂量CT定量参数中结节最大直径、最大横截面积与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相关,基于上述参数构建模型,能对肺混合磨玻璃结节侵袭性进行预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混合磨玻璃结节 侵袭性 低剂量ct 定量参数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的CT定量参数对肺腺癌组织分化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张利霞 刘海霞 +1 位作者 王梦家 常利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28-133,共6页
探讨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实性成分的三维CT定量参数预测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AC)组织分化程度的价值。回顾性分析9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IA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病理新分级系统分为:高分化IAC(53例)、中分化IAC(3... 探讨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实性成分的三维CT定量参数预测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AC)组织分化程度的价值。回顾性分析99例术后病理证实为IA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依据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病理新分级系统分为:高分化IAC(53例)、中分化IAC(31例)、低分化IAC(15例)。观察实性成分的三维CT定量参数与IAC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实性成分体积、体积占比、平均CT值、平均直径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低分化IAC的实性成分体积、体积占比、平均CT值、平均直径均大于中高分化IAC;而中分化与高分化IAC之间仅体积占比有统计学意义。将高分化IAC与中分化IAC合并纳入A组,低分化IAC纳入B组,预测低分化IAC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实性成分体积、体积占比、平均CT值、平均直径的cut-off值分别为341.5 mm~3、52.9%、-116.5 HU、9.65 mm。总之,mGGN实性成分的三维CT定量参数对IAC的组织分化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选择诊治方案和判断患者预后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磨玻璃结节 浸润性肺腺癌 实性成分 组织分化 定量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