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女关系:《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星莉 许庆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艾丽斯.沃克在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叙述了一个关于爱和宽恕的故事:父亲借父爱的名义对女儿行使家长权力,致使父女形同陌路。在孟多人仪式中,父女终于实现精神上的和解。文章以父女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父亲和两位女儿... 艾丽斯.沃克在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中,叙述了一个关于爱和宽恕的故事:父亲借父爱的名义对女儿行使家长权力,致使父女形同陌路。在孟多人仪式中,父女终于实现精神上的和解。文章以父女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的父亲和两位女儿的形象以及父女之间从对抗到和解的历程,来展现艾丽斯.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即颠覆父权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建立一个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斯.沃克 父女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
下载PDF
父女关系对女儿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小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60-66,共7页
父女关系是亲子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儿的身心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父女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综述国内外关于父女关系对女儿恋爱、婚姻、身心健康及学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认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应注重西方研究成果的本土化... 父女关系是亲子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儿的身心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父女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综述国内外关于父女关系对女儿恋爱、婚姻、身心健康及学业适应等方面的影响,认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应注重西方研究成果的本土化研究,运用积极心理学、认知情境理论、家庭三角关系论等多元化视角和理论,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核心家庭、大家庭、离异家庭等各种家庭中父女关系对女儿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女关系 亲子关系 女儿发展
下载PDF
用IBD型式计算乱伦案的似然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德坚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用血缘一致性(identity by descent,IBD)型式计算乱伦案件的似然比。方法先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家系成员中IBD的等位基因以组成IBD型式,然后用先验概率乘以非IBD等位基因频率得出各个IBD型式概率。将家系的所有IBD型式概率相加即可得... 目的用血缘一致性(identity by descent,IBD)型式计算乱伦案件的似然比。方法先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家系成员中IBD的等位基因以组成IBD型式,然后用先验概率乘以非IBD等位基因频率得出各个IBD型式概率。将家系的所有IBD型式概率相加即可得到乱伦案不同假设下的家系概率,比较不同家系概率计算似然比。结果获得了父女乱伦和全同胞乱伦案的IBD型式及这两种案例的似然比计算公式。结论阐明了基于IBD型式计算乱伦案似然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乱伦案 血缘一致性 似然比 父女关系 全同胞
下载PDF
《卡斯特桥市长》的家庭伦理维度 被引量:1
4
作者 丁世忠 朱颂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哈代的长篇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对宗法制农村的侵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家庭伦理所受到的巨大冲击。亨察德与苏珊的夫妻伦理从迷失到回归的过程,也是亨察德接受伦理惩罚并进行自我救赎的过程;亨察德与伊丽莎白-... 哈代的长篇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对宗法制农村的侵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家庭伦理所受到的巨大冲击。亨察德与苏珊的夫妻伦理从迷失到回归的过程,也是亨察德接受伦理惩罚并进行自我救赎的过程;亨察德与伊丽莎白-简的父女关系从最初的隔膜到中间的疏远到最后的和解,体现了家庭伦理对家庭关系的维系作用和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救赎功能。这种家庭伦理既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风貌,也体现了作者对道德理想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伦理 夫妻关系 父女关系 惩罚与救赎 《卡斯特桥市长》
下载PDF
《大叔》人情关系模式与韩国人的审美思维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金实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2期209-216,共8页
《大叔》是韩国2010年观影人数与获奖均最多的电影。其故事结构的主线是大叔车泰植和邻家女孩小米之间多重交叠的人情关系,这种长幼人情关系并不独特,但是因为导演所给予的多重象征意义和体现的韩国人的审美思维,使本片既满足了人们的... 《大叔》是韩国2010年观影人数与获奖均最多的电影。其故事结构的主线是大叔车泰植和邻家女孩小米之间多重交叠的人情关系,这种长幼人情关系并不独特,但是因为导演所给予的多重象征意义和体现的韩国人的审美思维,使本片既满足了人们的普遍审美期待也体现了韩国特有的民族审美特质。这种人情关系发展和变化是韩国国民"恨"情结的意向性结构的具体表现,反映了韩国人对雄健美与和谐美的追求以及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大叔》 人情关系模式 审美思维 父女人情关系
下载PDF
是《董贝父子》,还是《董贝父女》?——狄更斯笔下的“进步”和异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殷企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选用《董贝父子》替代《董贝父女》来作为题目,这实在是狄更斯匠心独运的结果:它悖论式地突出了董贝父女关系的重要性,既彰显了和谐、正常的父女关系的缺席,又暗示了其中的原因,还召唤了这种关系的回归。小说的题目究竟是《董贝父子》,... 选用《董贝父子》替代《董贝父女》来作为题目,这实在是狄更斯匠心独运的结果:它悖论式地突出了董贝父女关系的重要性,既彰显了和谐、正常的父女关系的缺席,又暗示了其中的原因,还召唤了这种关系的回归。小说的题目究竟是《董贝父子》,还是《董贝父女》,这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题目都必然会揭示同一种社会现实,即“进步”潮流中成人和儿童之间关系的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进步 父女关系 异化
下载PDF
生物DNA技术的应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群 《辽宁警专学报》 2007年第2期5-7,共3页
DNA检验技术在司法鉴定中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应用,但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还仅仅是刚刚起步的,在法庭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还会面临新的课题等待解决。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全面开展,这类群体是否也会携带两组DNA、他们子女的DNA是否会形成多... DNA检验技术在司法鉴定中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应用,但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还仅仅是刚刚起步的,在法庭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还会面临新的课题等待解决。随着器官移植手术的全面开展,这类群体是否也会携带两组DNA、他们子女的DNA是否会形成多倍体、是否能做亲子鉴定、孪生兄弟和孪生姐妹结婚、他们的子女如何确认等一系列新的法庭鉴定问题等待着人们去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检验 亲子鉴定 同一认定 奇美拉现象
下载PDF
婆媳关系的缓和与翁婿关系的激化:西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代际亲密关系变化研究
8
作者 张艳霞 刘远冬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9-57,共9页
现代家庭中的代际亲密关系面临从单系偏重向双系并重的转变。对西南地区石村新生代农民工代际亲密关系展开的质性研究,发现婆媳关系缓和与翁婿关系激化的趋势。当婆媳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婆婆和媳妇通过调整角色期望形... 现代家庭中的代际亲密关系面临从单系偏重向双系并重的转变。对西南地区石村新生代农民工代际亲密关系展开的质性研究,发现婆媳关系缓和与翁婿关系激化的趋势。当婆媳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婆婆和媳妇通过调整角色期望形成了更缓和的新型婆媳关系。在双系家庭实践中翁婿关系显现出来,岳家对女婿抱有的传统角色期望引发了翁婿矛盾。以对称形式展现的婆媳关系和翁婿关系变动来自同一个进程,即传统父系父权制度的瓦解和妇女解放下性别角色期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代际亲密关系 婆媳关系 翁婿关系
下载PDF
论中国电影中父子(女)关系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玥 《宜宾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8-100,共3页
“父亲”在“家国一体”的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内涵,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父亲形象因此成为中国电影关于家庭、国家、社会和文化想象的重要能指符号。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中,父亲形象呈现出不同姿态。中国早期电影... “父亲”在“家国一体”的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内涵,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父亲形象因此成为中国电影关于家庭、国家、社会和文化想象的重要能指符号。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中,父亲形象呈现出不同姿态。中国早期电影展示了父亲威严的悲剧性失落;第四代电影塑造了革命的父亲,并在文革后重建了父亲形象;第五代影片经历了消极病态的封建父亲向人性化父亲转化的过程;第六代影片反映了当下父亲形象的多样化;港台电影提出了父亲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面前的策略……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的回顾,探讨了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电影中父子(女)关系所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形象 父权 中国家庭伦理 父子(女)关系
下载PDF
从《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看“父慈子孝”
10
作者 周轶群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50-56,共7页
"父慈子孝"是中国传统时代父子关系的理想状态,但在几千年中,这个古老的理想一直流于抽象和空洞,其确切情形和运作机制都模糊难知。在各类文本中,父亲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要么作为消极的尽孝对象被提及,要么被描绘为威严冷峻、... "父慈子孝"是中国传统时代父子关系的理想状态,但在几千年中,这个古老的理想一直流于抽象和空洞,其确切情形和运作机制都模糊难知。在各类文本中,父亲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要么作为消极的尽孝对象被提及,要么被描绘为威严冷峻、高高在上的家长,"父慈子孝"这一双向关系中的"父慈"一维似乎尽付阙如。十九世纪文康的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大力塑造了中国古代罕见的一位慈父形象,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例。将文康的作品与他的灵感来源——对"父慈子孝"进行了深刻批判的《红楼梦》加以对照,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父慈子孝"所追求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手段与固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伦理 父子关系 《红楼梦》 《儿女英雄传》 曹雪芹 文康
下载PDF
《不适之地》中的父女关系解读
11
作者 胡鑫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朱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不适之地》描述了婚姻、家庭中的日常琐事,展现了印度裔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小说不仅描绘了第二代印度裔移民在两种文化间的适应与融合,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父女关系由疏离到修复的情感历程。解读短篇小说... 朱帕·拉希莉的短篇小说《不适之地》描述了婚姻、家庭中的日常琐事,展现了印度裔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小说不仅描绘了第二代印度裔移民在两种文化间的适应与融合,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父女关系由疏离到修复的情感历程。解读短篇小说《不适之地》中的父女关系,探析拉希莉在小说中对现代家庭关系以及当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帕·拉希莉 《不适之地》 父女关系 疏离
下载PDF
在关系中呈现人性的复杂性——铁凝小说中的父女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素芳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1-56,共6页
分析了铁凝笔下较为敏感的父女关系这种代际异性关系,并把它与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理论作了比较,指出铁凝笔下的父女关系是一种血缘之爱和基于灵魂相通的异性之情的结合。
关键词 铁凝 小说 父女关系
下载PDF
怨父·恋父·审父——论鲁敏小说中的父女关系
13
作者 柳应明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2-55,共4页
鲁敏有多篇小说涉及父女关系,这既与作者难忘的切肤之痛相关,也是对个体经验的普泛化书写。这些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多不称职,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也不同于常人,这种情感态度可归纳为怨父、恋父、审父。鲁敏小说的父女关系书写,凸显了现代社... 鲁敏有多篇小说涉及父女关系,这既与作者难忘的切肤之痛相关,也是对个体经验的普泛化书写。这些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多不称职,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也不同于常人,这种情感态度可归纳为怨父、恋父、审父。鲁敏小说的父女关系书写,凸显了现代社会的人际隔膜与个体孤独,蕴含着个体现代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敏小说 父女关系 怨父 恋父 审父
下载PDF
从“父子”到“君臣”:明太祖义子现象与明初政治秩序的构建
14
作者 吕成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7-105,共9页
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际广收义子,赐名改姓,与之结成拟制父子关系。朱元璋通过义子节制诸将、出镇地方,将军队置于拟家庭化的构建之中,缓解了乱世中“部下多易于去就”的内部信任危机。但随着朱元璋集团由地方势力向君主政权的转变,义... 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际广收义子,赐名改姓,与之结成拟制父子关系。朱元璋通过义子节制诸将、出镇地方,将军队置于拟家庭化的构建之中,缓解了乱世中“部下多易于去就”的内部信任危机。但随着朱元璋集团由地方势力向君主政权的转变,义子关系已不适用于皇权政治。洪武元年前后,朱元璋在推行“正纲纪、明上下”礼法秩序的同时,逐渐命义子复姓归宗,双方关系由“父子”变为“君臣”。在明初政治秩序的设计中,复姓后诸义子的政治身份逐渐转变为普通武臣和勋臣贵族。随后,朱元璋又分封诸王,代替义子出镇地方、控制军队。由此,朱元璋完成了对复姓后义子身份的重塑,以及对义子原有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义子是考察朱元璋从起兵到建立王朝过程中权力结构建立与转变的重要视角,也是研究明初政治秩序的一个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 义子关系 拟家庭化 君臣 政治秩序
下载PDF
“男神”的幻灭:《妈妈走了》中的父亲形象与女性成长
15
作者 唐丽伟 王廖坤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父亲是权力的象征和执行者,因此父女关系通常是二元对立的。《妈妈走了》中的父亲阿江始终处于缺位状态,从而消解了"父女"二元对立的局面。小说通过女儿尼基的追忆,把父亲作为"男神"的面纱层... 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父亲是权力的象征和执行者,因此父女关系通常是二元对立的。《妈妈走了》中的父亲阿江始终处于缺位状态,从而消解了"父女"二元对立的局面。小说通过女儿尼基的追忆,把父亲作为"男神"的面纱层层揭开,一个暴躁的"大男人"形象暴露出来。在女儿"恋父、审父、弑父"的过程中,她对父亲的态度从崇拜、质疑到鄙弃,通过恋情和亲情来寻找"自我"、确认"自我"、反思"自我",逐步建立起独立的自我意识,实现了个体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妈妈走了》 父亲形象 父女关系 女性成长
下载PDF
《一秒钟》:瞬间及其替代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一川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影片《一秒钟》讲述有关电影胶片的故事、呈现某种元电影特性,且深层揭示人生的家族亲情缺失之痛及其与影像的缘分。其核心情节之一是家族亲情及其替代价值,呈现拟父女关系的补偿性意义。另一核心情节在于把女儿影像当作真实去体验,显... 影片《一秒钟》讲述有关电影胶片的故事、呈现某种元电影特性,且深层揭示人生的家族亲情缺失之痛及其与影像的缘分。其核心情节之一是家族亲情及其替代价值,呈现拟父女关系的补偿性意义。另一核心情节在于把女儿影像当作真实去体验,显示虚假影像也可能具有超真实的美学意义。沙丘上确立的拟父女关系对于社会动荡年代中的个人具有替代式美学价值。该片影像系统中还存在有关电影的隐性的悖逆,可以视为对电影本身的纯正质与非纯正质的自反式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父女关系 象征仪式 超真实的真实 替代价值 隐性的悖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