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播期和施氮量对中籼杂交稻群体质量、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张永泽
王瑞刚
王艺媚
王梓豪
李俊周
杜彦修
孙红正
彭廷
赵全志
张静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中籼扬稻6号及其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 |
白和盛
詹存钰
王宝和
周长海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3
|
灌浆期气温对籼型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 |
徐富贤
郑家奎
朱永川
王贵雄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3 |
11
|
|
4
|
杂交中籼新组合特优559的选育与应用 |
姚立生
顾来顺
何顺椹
高恒广
杨立彬
孙明法
严国红
唐红生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6
|
|
5
|
杂交中籼高产育种关键因素分析 |
罗志祥
苏泽胜
施伏芝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1 |
13
|
|
6
|
不同粒型中籼杂交稻组合稻米品质及相关性分析 |
况浩池
罗俊涛
曾正明
杨扬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蒋钰东
郑军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7
|
持久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264的选育 |
杨隆维
袁利群
段太品
李继辉
王光建
吴云鹏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协优52的选育与应用 |
罗志祥
施伏芝
阮新明
倪金龙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9
|
优质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58的选育与应用 |
杨隆维
袁利群
许敏
向极钎
王光建
龙家顺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0
|
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籼型杂交水稻组合稻米品质及相关性研究 |
况浩池
杨扬
曾正明
罗俊涛
陈光珍
何兴材
付均
|
《中国稻米》
|
2014 |
4
|
|
11
|
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杂交中籼两优6326产量及穗粒结构的影响 |
武丽
张四海
叶传青
黄义德
武立权
高军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2
|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1453的选育与应用 |
李进波
夏明元
周厚财
曹永胜
万丙良
戚华雄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
3
|
|
13
|
两系杂交中籼2301S/H7058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
吴爽
王德正
罗彦长
王守海
李成荃
杜士云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1 |
2
|
|
14
|
两系杂交中籼65002的栽培技术研究Ⅰ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系杂交中籼65002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
吴爽
王守海
罗彦长
王德正
李成荃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9 |
3
|
|
15
|
四川杂交中籼1990~1996年区试及审定组合初步分析 |
龙太康
宋德明
王志
胡运高
王茂理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6
|
全国迟熟籼型杂交中稻区试结果通径分析 |
罗志祥
朱启升
施伏芝
李养年
徐文章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6 |
2
|
|
17
|
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及其形态生理特征 |
李晓芸
孟天瑶
戴其根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8
|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E两优100的选育与应用 |
金卫兵
夏明元
吴波
戚华雄
程维京
叶春辉
胡曼
黄长征
李进波
|
《湖北农业科学》
|
2022 |
2
|
|
19
|
协优57的高产性能与途径分析 |
刘勇
夏仲炎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20
|
杂交中籼新组合蓉优28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
熊英
李贤勇
王楚桃
何永歆
黄乾龙
蒋刚
欧阳杰
朱子超
管玉圣
郭爽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