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si-nano wear mechanism under repeated impact contact loading 被引量:1
1
作者 ZHU JinHua1,REN XiangHong1,2,ZHANG JianJun1,3,XU YunHua1,3 & LU ZhengXin1,4 1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2 X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tech,Xi’an 710025,China +1 位作者 3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5,China 4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 710049,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583-1589,共7页
A new quasi-nano wear mechanism (QNWM)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acts of wear curve turning under high energy impact contact loading.Its characteristic is that the wear rate of QNWM is only 1/10-1/... A new quasi-nano wear mechanism (QNWM) has been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acts of wear curve turning under high energy impact contact loading.Its characteristic is that the wear rate of QNWM is only 1/10-1/3 that of delamination mechanism at the same energy density.The diameters of wear debris and pits on the worn surfaces fall into the quasi-nanometer scale (about 50-120 nm).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which bring about the QNWM,are:(i) the nano-structure (nano-crystalline + amorphous phase) in impact contact surface layer has formed by the intensive impact strain;(ii) the delamination wear cracking in sub-surface layer must be restrained;(iii) the microcracks of QNWM are produced in amorphous phase of surface nano-structure layer rather than in nano-crystal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WEAR quasi-nano WEAR MECHANISM delamination WEAR MECHANISM NANO-STRUCTURE
原文传递
准二维钙钛矿中结晶调控与低阈值微纳激光器
2
作者 高华兴 张红旗 李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6,共5页
准二维(Q-2D)钙钛矿由于大的激子结合能和量子限域作用,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光电器件构筑的有前途的材料。然而,Q-2D钙钛矿是具有丰富晶界和界面的多相结构,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导致非辐射损耗。本工作通过操纵不同n相的结晶动力学过程,实现了... 准二维(Q-2D)钙钛矿由于大的激子结合能和量子限域作用,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光电器件构筑的有前途的材料。然而,Q-2D钙钛矿是具有丰富晶界和界面的多相结构,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导致非辐射损耗。本工作通过操纵不同n相的结晶动力学过程,实现了Q-2D钙钛矿中更高效的能量传递。通过在Q-2D钙钛矿前驱体中引入钠离子来实现对Q-2D钙钛矿成核和生长过程的操控。研究表明,钠离子的掺入促进高n相的成核,使不同n相在空间上更均匀地分布,寿命的表征证实该操作促进了能量的转移。得益于这种高效的能量传递过程,与普通薄膜体系的光放大阈值(23.3μJ·cm^(-2))相比,掺杂薄膜的光放大阈值降低至14.3μJ·cm^(-2)。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优化Q-2D钙钛矿光子学性能的新方法,从而进一步拓宽Q-2D钙钛矿的光子学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二维钙钛矿 Na+掺杂 结晶调控 能量传递 微纳激光器
下载PDF
压力环境对纳米晶金刚石石墨化的影响
3
作者 于少楠 王文丹 +4 位作者 何强 杨雨滔 唐名轩 马小娟 李星翰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2,共9页
高压下纳米金刚石石墨化对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在5~9 GPa、600~1500℃的压力温度范围,分别对平均晶粒尺寸为50 nm的纯纳米金刚石粉末和NaCl-纳米金刚石混合粉末的石墨化温度进行了研究。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 高压下纳米金刚石石墨化对多晶金刚石烧结体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在5~9 GPa、600~1500℃的压力温度范围,分别对平均晶粒尺寸为50 nm的纯纳米金刚石粉末和NaCl-纳米金刚石混合粉末的石墨化温度进行了研究。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的物相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非静水压(纯金刚石粉末)和准静水压(NaCl-纳米金刚石混合粉末)下纳米金刚石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石墨化程度。结果表明:5 GPa时,纯纳米金刚石粉末石墨化的起始温度在800℃以上,9 GPa时则在1000~1300℃之间;在约7 GPa的压力下,较短的保温时间内纳米金刚石的石墨化温度由非静水压环境中的1000℃提高到准静水压环境中的15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高温高压 石墨化 准静水压 非静水压
下载PDF
Al_2O_3-M金属陶瓷惰性阳极及铝电解实验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宇栋 王飚 +2 位作者 戴永年 周晓奎 张自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所研制的惰性阳极成分为Al2O3+Y2O3+CeO2+(Fe-Ni+Y)。其中Al2O3和稀土氧化物微米粉经高能球磨细化到50~300nm的纳米/准纳米级,再与-125μm的Fe—Ni—Y金属粉末混合,进行普通球磨,产出的混合粉经机械压制或冷等静压成型,烧... 所研制的惰性阳极成分为Al2O3+Y2O3+CeO2+(Fe-Ni+Y)。其中Al2O3和稀土氧化物微米粉经高能球磨细化到50~300nm的纳米/准纳米级,再与-125μm的Fe—Ni—Y金属粉末混合,进行普通球磨,产出的混合粉经机械压制或冷等静压成型,烧结成为惰性阳极。该惰性阳极在常规冰晶石-氧化铝电解质中接受30h的铝电解实验考察,用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阳极横断面进行结构分析和元素微区分布分析,结果表明:阳极的电阻小于0.5Ω,推算所得的阳极腐蚀速率为14mm/a,电解出的原铝达到A199.00标准(GB/T1196-2002)。实验还发现,与微米氧化物金属陶瓷阳极相比,这类纳米/准纳米氧化物金属陶瓷惰性阳极有更佳的可成型性、烧结性、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能,压制的成功率在95%以上(而微米氧化物阳极仅在65%左右),且不易产生烧结裂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阳极 铝电解 纳米/准纳米Al2O3 铁镍金属粉末 高能球磨
下载PDF
纳米尺度下切削过程的准连续介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晟 江五贵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511,共7页
采用准连续介质力学方法模拟了镍单晶体刀具在单晶铜工件上的切削过程,深入分析了切削过程中的能量演化、应力场变化和原子位移情况等因素.结合切削过程中位错滑移等塑性行为和原子径向分布理论,揭示了切屑产生的机理,证实了切削过程中... 采用准连续介质力学方法模拟了镍单晶体刀具在单晶铜工件上的切削过程,深入分析了切削过程中的能量演化、应力场变化和原子位移情况等因素.结合切削过程中位错滑移等塑性行为和原子径向分布理论,揭示了切屑产生的机理,证实了切削过程中已加工表面和体相晶体结构的非晶态变化是切屑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纳米切削过程不同阶段的模拟表明:刀具的耕犁作用下剪切带的形成和扩展是切屑形成的初始阶段;变质层的产生是纳米切削的中间阶段并构成了加工表面组织;储存在变形晶格中的变形能超过一定值时,晶格被打破,形成非晶态结构是切屑形成的最终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连续介质方法 纳米切削 单晶铜 非晶态
下载PDF
Ti基非晶及准纳米晶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项宏福 王冀恒 李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用Al、B取代Ti50Ni15Cu25Sn3Be7中有毒的Be元素,采用真空甩带及铜模吸铸法制备名义成分为Ti50Ni15Cu25-Sn3Al6.9B0.1的非晶合金。对制得的合金经热处理制备准纳米晶体。采用SEM观察组织及晶粒大小。XRD分析结果表明,铜模吸铸法所制得的... 用Al、B取代Ti50Ni15Cu25Sn3Be7中有毒的Be元素,采用真空甩带及铜模吸铸法制备名义成分为Ti50Ni15Cu25-Sn3Al6.9B0.1的非晶合金。对制得的合金经热处理制备准纳米晶体。采用SEM观察组织及晶粒大小。XRD分析结果表明,铜模吸铸法所制得的合金为晶态加少量非晶。DTA分析表明,合金存在三个相变转变点,转变温度分别为Te1=350℃、Te2=430℃和Te3=510℃。合金经800℃油淬10min、350℃回火12h后晶粒细化,晶粒尺寸在1μm以下,其中析出相的晶粒尺寸已是准纳米级或纳米级尺度。回火24h后晶粒明显长大,晶粒平均尺寸在10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基非晶 准纳米晶 铜模吸铸 热处理
下载PDF
SiO_2/氰酸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被引量:25
7
作者 姚雪丽 马晓燕 +1 位作者 陈芳 屈小红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59,共6页
采用高速均质剪切法制备了SiO2/氰酸酯(CE)纳米复合材料,并对该体系的静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当SiO2含量为0.30 wt%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最... 采用高速均质剪切法制备了SiO2/氰酸酯(CE)纳米复合材料,并对该体系的静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当SiO2含量为0.30 wt%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最大,增幅为88.9%;当SiO2含量为0.15 wt%时,材料的弯曲强度达最大,增幅为20.0%。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高温损耗模量较纯CE树脂有明显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纯CE提高了31.2℃,热分解温度在SiO2含量为0.30 wt%时达最大,失重为10%时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氰酸酯 纳米复合材料 静态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制备纳米BaSO_4的W/O微乳液体系组成及稳定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敏 王玉军 朱慎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50-1454,共5页
以TritonX 10 0 正己醇 环己烷 水制成W O微乳反胶团体系 ,通过测定体系的电导率和观察液晶相的出现确定相点绘制了各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研究了温度、盐浓度和油相组分对W O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发现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 以TritonX 10 0 正己醇 环己烷 水制成W O微乳反胶团体系 ,通过测定体系的电导率和观察液晶相的出现确定相点绘制了各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研究了温度、盐浓度和油相组分对W O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发现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对微乳液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 ,W O微乳液稳定区域减小 ,可通过升高温度对微乳液进行破乳 ;与以纯环己烷为油相的体系相比 ,油相中含有少量正己烷的体系具有更优异的性质 .所得结果为利用该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微乳液 反胶团 拟三元相图 纳米硫酸钡
下载PDF
合成纳米ZrO_2粉体对水泥强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范基骏 汤俊艳 +1 位作者 丛立庆 I.J.Mcolm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2-467,共6页
用低温强碱合成法制得的纳米ZrO2粉体具有小尺寸和量子尺寸效应,产生准相变.把这种粉体适量掺入水泥中,不仅会产生纳米诱导水化效应,形成生长良好的水化产物,而且还能起到填隙和桥联作用,改善水化产物结构,降低水泥石气孔率,提高抗压强... 用低温强碱合成法制得的纳米ZrO2粉体具有小尺寸和量子尺寸效应,产生准相变.把这种粉体适量掺入水泥中,不仅会产生纳米诱导水化效应,形成生长良好的水化产物,而且还能起到填隙和桥联作用,改善水化产物结构,降低水泥石气孔率,提高抗压强度和抗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RO2 粉体 水泥强度 水化产物 合成法 气孔率 桥联 高抗压强度 抗渗性 水泥石
下载PDF
CTAB反相微乳体系的相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农 杨利娟 +2 位作者 王兴权 肖蓉 陈利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0-1209,共10页
实验绘制了系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己烷+水(或CaCl2水溶液)拟三元体系相图。分别研究了正丁醇的添加比例和CaCl2水溶液的浓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发现随着正丁醇的相对比例逐渐增大,拟三元体系中微乳区的面积逐渐减小,... 实验绘制了系列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己烷+水(或CaCl2水溶液)拟三元体系相图。分别研究了正丁醇的添加比例和CaCl2水溶液的浓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发现随着正丁醇的相对比例逐渐增大,拟三元体系中微乳区的面积逐渐减小,表明过多增加正丁醇的量不利于微乳相的形成;发现总体上随着CaCl2水溶液摩尔浓度的增加,拟三元体系中微乳区的面积逐渐减小,表明强电解质的加入对微乳相影响较大,较高浓度的CaCl2会使部分CTAB失去表面活性而难以形成微乳液,导致微乳相区域逐渐减小。实验测定了电导率随水(或CaCl2水溶液)含量变化的规律,依据电解质理论探讨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并通过选择一定R0值的CaCl2微乳液与等摩尔的碳酸钠水溶液反应制备了球形纳米碳酸钙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CTAB 拟三元体系相图 电导率 纳米CACO3
下载PDF
二氧化硅准一维纳米团簇的弯曲振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亮 徐灿 +3 位作者 张小芳 曹娟 张耀南 罗立辉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58-463,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4~24个单元的准一维单链、双链、三元环、四元环管状构型S iO2团簇的振动频率。在不同构型的红外光谱中,侧重研究了频率小于300 cm-1的低频处的弯曲振动。该类振动的频率和强度有很强的尺寸效应,频率与团簇长度...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4~24个单元的准一维单链、双链、三元环、四元环管状构型S iO2团簇的振动频率。在不同构型的红外光谱中,侧重研究了频率小于300 cm-1的低频处的弯曲振动。该类振动的频率和强度有很强的尺寸效应,频率与团簇长度呈指数关系,并且指数随直径变化表明它依赖于团簇的几何维数。实验发现此类红外振动只存在于长度0.8 nm^5.5 nm的S iO2团簇中,揭示出实验和理论上可用于表征特定长度范围的纳米团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一维纳米团簇 红外光谱 尺寸效应 指数关系
下载PDF
考虑晶界效应的纳米压痕多尺度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华滔 倪玉山 +1 位作者 黎军顽 张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3-427,共5页
采用准连续介质多尺度方法,模拟铜薄膜的纳米压痕变形过程,为了研究晶界在纳米压痕中的效应,分别计算单层和双层薄膜两种情况,得到载荷—位移响应曲线。加载过程中,对薄膜内部变形比较剧烈的部分画出原子图,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剧烈变形... 采用准连续介质多尺度方法,模拟铜薄膜的纳米压痕变形过程,为了研究晶界在纳米压痕中的效应,分别计算单层和双层薄膜两种情况,得到载荷—位移响应曲线。加载过程中,对薄膜内部变形比较剧烈的部分画出原子图,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剧烈变形的原因,对比两种情况下微观机理的不同。结果表明,在单层薄膜的压痕中,位错在压头左右两边的正下方-45°A处分别成核,随着加载的进行,在薄膜内部-130°A处第二次成核;在双层薄膜压痕中,位错同样在-45°A处成核,随着加载的进行向下移动,终止在晶界处,没有出现第二次成核;对比两种情况发现,晶界对薄膜的硬度影响不是很大,而对薄膜的应变能变化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痕 准连续介质方法 晶界 位错成核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铈的制备及其反相微乳液的稳定条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金彦 张运动 刘云颖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2-24,共3页
探讨了用于制备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反相微乳体系组成及稳定性,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正丁醇/环己烷/水构成了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铈的W/O微乳液,通过测定体系的电导率的方法确定相点,绘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和正丁醇一环己烷-... 探讨了用于制备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反相微乳体系组成及稳定性,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正丁醇/环己烷/水构成了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铈的W/O微乳液,通过测定体系的电导率的方法确定相点,绘制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和正丁醇一环己烷-水反相微乳区拟三元相图。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即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与正丁醇的质量比等于1.6时为制备纳米粒子的最佳值,加入硝酸铈会使微乳液的区域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微乳区域略微减小。按实验确定的条件,制备出纳米氧化铈,XRD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铈粒径为19~2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纳米氧化铈
下载PDF
纳米ZnO对CTAC蠕虫状胶束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帅 秦文龙 +2 位作者 杨江 刘旋 周逸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0,116,共6页
纳米材料独特的表面性质可以使材料改性,从而生产出性能优越、满足不同需要的油田化学添加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纳米ZnO通过拟交联作用,对CTAC蠕虫状胶束黏度、耐温和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纳米材料独特的表面性质可以使材料改性,从而生产出性能优越、满足不同需要的油田化学添加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纳米ZnO通过拟交联作用,对CTAC蠕虫状胶束黏度、耐温和降滤失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钠与CTAC的物质的量比为1.25∶1时,体系形成最大长度的蠕虫状胶束,黏度达到最大;纳米ZnO能够改善CTAC黏弹性胶束溶液的黏度、热稳定性和剪切稳定性,尤其在中低温增黏效果显著,90℃高温时仍有增黏作用,改性体系黏度可以保持在60 m Pa·s;优化得出纳米ZnO的质量分数为0.2%时对体系增黏效果最好;具有极高比表面积的纳米ZnO很容易吸附在胶束表面,屏蔽了胶束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使CTAC胶束形成一种更加稳定的三维网状结构;改性体系符合Maxwell流体模型,是具有单一松弛时间的线性黏弹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纳米材料 拟交联 线性黏弹性 流变性
下载PDF
偶联剂对SiO_2/CE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祝保林 王君龙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3-36,18,共5页
利用纳米SiO2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SiO2的含量对纳米SiO2/CE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选用小分子偶联剂KH-560和大分子偶联剂SEA-171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进一步研究了界面结构对纳米SiO2/氰酸酯... 利用纳米SiO2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SiO2的含量对纳米SiO2/CE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选用小分子偶联剂KH-560和大分子偶联剂SEA-171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进一步研究了界面结构对纳米SiO2/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SEA-171表面处理后的3.0wt%纳米SiO2/C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比纯CE可提高近4倍,损耗模量可提高2.4倍,力学损耗因子可提高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氰酸酯 纳米复合材料 偶联剂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纳米橡胶填充环氧树脂的压缩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廖绍凯 杨黎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鉴于复合材料具有不同于一般材料优异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在宽广应变率的范围内(从准静态到冲击动态)来认识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效应及其机理.为了对纳米橡胶/环氧树脂的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别在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MTS液压伺... 鉴于复合材料具有不同于一般材料优异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在宽广应变率的范围内(从准静态到冲击动态)来认识纳米粒子的增强增韧效应及其机理.为了对纳米橡胶/环氧树脂的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别在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MTS液压伺服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了纳米橡胶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动静态压缩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细观力学方法的预测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纳米级橡胶颗粒对基体材料环氧树脂的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增强增韧 动静态力学性能 细观力学
下载PDF
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反相微乳体系的相行为及纳米复合碳酸盐的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农 孟庆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7-603,共7页
绘制了一系列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正辛醇+环己烷+水(或CaCl2水溶液)拟三元体系相图,分别研究了助表面活性剂正辛醇的添加比例和CaCl2水溶液的浓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发现在OP-10+正辛醇+环己烷+水拟三元体系相图中,随着正辛醇/OP... 绘制了一系列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正辛醇+环己烷+水(或CaCl2水溶液)拟三元体系相图,分别研究了助表面活性剂正辛醇的添加比例和CaCl2水溶液的浓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发现在OP-10+正辛醇+环己烷+水拟三元体系相图中,随着正辛醇/OP-10的质量比逐渐增大,微乳区的面积逐渐增大,当正辛醇/OP-10质量比为1∶2.5时微乳区的面积最大,之后微乳区面积随着其质量比的增大而减小,表明适量地加入助表面活性剂正辛醇有利于微乳区的形成;但过多地增加正辛醇的量反而不利于微乳相的形成。确定正辛醇/OP-10的质量比为1∶2.5,改变CaCl2的浓度,发现OP-10+正辛醇+环己烷+CaCl2水溶液拟三元体系相图中,CaCl2浓度为0.1mol/L时微乳区面积最大。分别配制总浓度为0.1mol/L的5种不同摩尔比的Ca2+/Ba2+微乳液,并与等摩尔的碳酸钠水溶液反应制备共沉淀碳酸盐,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备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发现当微乳液为钙离子盐时,主要形成大的立方形颗粒;掺入钡离子,Ca2+和Ba2+摩尔比为3∶1、1∶1和1∶3时,形成的沉淀分别为四棱锥形、球形和玉米棒形;当微乳液为钡离子盐时,沉淀主要为不规则多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拟三元体系相图 纳米复合碳酸盐
下载PDF
ZnO纳米粉末激光方向特性的研究
18
作者 尤素萍 苏伟涛 +1 位作者 石小燕 蔡本晓 《纳米科技》 2009年第6期2-6,共5页
从ZnO纳米粉末激光实验现象出发,将激光泵浦下的ZnO纳米粉末介质相互作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用传输矩阵法模拟了该激光不同方向本征模谱和发射谱,研究该模型所模拟的ZnO纳米粉末激光输出特性与实验数据的吻合性。
关键词 ZNO 激光 非周期-类结构 纳米粉末
下载PDF
纳米SiO_2界面处理对CE基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宝中 祝保林 王君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8,共6页
将纳米SiO2先用大分子偶联剂SEA–171处理,再与偶氮二异丁腈发生接枝反应而锚固上偶氮引发剂,并通过热失重和元素分析证明了引发剂在纳米SiO2表面的锚固。利用纳米SiO2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SiO2的含量对CE/纳米SiO2复合... 将纳米SiO2先用大分子偶联剂SEA–171处理,再与偶氮二异丁腈发生接枝反应而锚固上偶氮引发剂,并通过热失重和元素分析证明了引发剂在纳米SiO2表面的锚固。利用纳米SiO2对氰酸酯树脂(CE)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SiO2的含量对CE/纳米SiO2复合材料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纳米SiO2复合材料界面的结构特征,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当M–1的添加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幅56.4%;弯曲强度增幅为44.2%。当M–2的添加量为4%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增幅为89.0%;弯曲强度增幅为53.8%。经过锚固处理后,纳米SiO2颗粒团聚程度减小,在高分子有机相中的分散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氰酸酯树脂 锚固 偶联剂 静态力学性能 机理
下载PDF
准一维NiO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义刚 王炳喜 金新颖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2,共5页
综述准一维氧化镍纳米材料(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纤维、纳米须)的各种制备方法,主要介绍室温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烧结法、溶液法、微乳液-氧化法、电化学辅助模板法、静电纺丝法及直接氧化法,并比较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最... 综述准一维氧化镍纳米材料(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纤维、纳米须)的各种制备方法,主要介绍室温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烧结法、溶液法、微乳液-氧化法、电化学辅助模板法、静电纺丝法及直接氧化法,并比较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其制备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一维材料 纳米材料 综述 氧化镍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