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of Quorum Sensing(QS) and Quorum Quenching(QQ) 被引量:8
1
作者 ZHANG Jingjing FENG Tao +2 位作者 WANG Jiayi WANG Yan ZHANG Xiao-Hu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427-1442,共16页
Quorum sensing(QS)is a regulatory system that regulates the behavior of microbial populations by sen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signal molecules that are spontaneously produced and released by bacteria.The strategy of b... Quorum sensing(QS)is a regulatory system that regulates the behavior of microbial populations by sen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signal molecules that are spontaneously produced and released by bacteria.The strategy of blocking the QS system and inhibiting the production of virulence factors is termed as quorum quenching(QQ).This strategy attenuates virulence without killing the pathogens,thereby weakening the selective pressure on pathogens and postponing the evolution of QQ-mediated drug resistance.In recent years,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QS and QQ.In particular,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more and more marine microbial species have been found to be regulated by these two mechanisms,further promot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QS and QQ.In this review,we described the diversity of QS signals and QS-related regulatory systems,and then introduced mechanisms related to QS interference,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al QQ enzymes and chemicals acting as QS inhibitors.Finally,the exploitation of quorum sensing quenchers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QQ were introduced,while some QQ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as promising tools in different fields such as medicine,aquaculture,ag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orum sensing quorum quenching MARINE MICROORGANISMS antibiotic resistance
下载PDF
Effect of Biosynthes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Biofilm Quenching and Prevention of Biofilm Form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Pratik R.Chaudhari Shalaka A.Masurkar +1 位作者 Vrishali B.Shidore Suresh P.Kamble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34-39,共6页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xperimental processes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particles is a need in the field of nanotechnology.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was achieved using Bacillus cereus supernatant and1 m ...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xperimental processes for the synthesis of nanoparticles is a need in the field of nanotechnology.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was achieved using Bacillus cereus supernatant and1 m M silver nitrate. 100 m M glucose was found to quicken the rate of reac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synthesis.UV-visible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The synthesized silver nanoparticles were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using 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zer(NTA),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a. These silver nanoparticles showed enhanced quorum quenching activity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biofilm and prevention of biofilm formation which can be seen under inverted microscope(40 X).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long with antibiotics in biofilm quenching was foun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near future, silver nanoparticles could b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highly antibiotic resistant bio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Nanoparticles Green Synthesis Bacillus cereus BIOFILM quorum quenching
下载PDF
Screening strategies for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in combating bacterial infections 被引量:2
3
作者 Lan Lu Mingxing Li +7 位作者 Guojuan Yi Li Liao Qiang Cheng Jie Zhu Bin Zhang Yingying Wang Yong Chen Ming Ze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Interference with quorum sensing(QS)represents an antivirulence strategy with a significant prom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a new approach to restoring antibiotic tolerance.Over the past two deca... Interference with quorum sensing(QS)represents an antivirulence strategy with a significant prom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and a new approach to restoring antibiotic tolerance.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a novel series of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quorum quenching approaches and the discovery of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s)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discovery of anti-infective drugs against various types of bacteria.The discovery of QSI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n appropriate strategy to expand the anti-infectiv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complement classical anti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agents.For the discovery of QSIs,diverse approaches exist and develop in-step with the scale of screening as well as specific QS systems.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latest findings in strategies and methodologies for QSI screening,involving activity-based screening with bioassays,chemical methods to seek bacterial QS pathways for QSI discovery,virtual screening for QSI screening,and other potential tools for interpreting QS signaling,which are innovative routes for future efforts to discover additional QSIs to combat bacterial inf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 quorum quenching Anti-infective agent Screening strategies
下载PDF
Quorum-Sensing of Bacteria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JIANG Guoliang SU Mingxi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9年第4期385-391,共7页
Quorum sensing, or auto induction, as a cell density dependent signaling mechanism in many microorganisms, is trig- gered via auto inducers which passively diffuse across the bacterial envelope and therefore intracell... Quorum sensing, or auto induction, as a cell density dependent signaling mechanism in many microorganisms, is trig- gered via auto inducers which passively diffuse across the bacterial envelope and therefore intracellulaly accumulate only at higher bacterial densities to regulate specialized processes such as genetic competence, bioluminescence, virulence and sporulation.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ignal molecules. Aquaculture is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food-producing indus- tries, but disease outbreaks caused by pathogenic bacteria are a significant constrai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tor worldwide. Many of these pathogens have been found to be controlled by their quorum sensing systems. As there is relevance between the pathogenic bacteria's virulence factor expression and their auto inducers, quorum quenching is a new effective anti-infective strategy to control infections caused by bacterial pathogens in aquaculture. The techniques used to do this main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the inhibition of signal molecule biosynthesis, (2) blocking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3) chemical inactiv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signal molecule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inding alternative means of controlling aquatic diseases by quorum quenching instead of treatment by antibiotics and disinfectants, we will discuss the examination,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uto inducers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orum sensing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 auto inducer quorum quenching
下载PDF
希瓦氏菌群体感应调控的综合实验
5
作者 马磊 常晶 刘尊英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3期21-25,29,共6页
设计了以水产腐败菌群体感应系统为靶点的新型防治策略实验,探究了群体感应淬灭酶AiiA酶对希瓦氏菌群体感应窃听的调控及对其生长、生物膜和蛋白酶的影响。对于希瓦氏菌与沙雷氏菌的共培养体系以及外源C6-HSL和O-C6-HSL信号分子模拟的... 设计了以水产腐败菌群体感应系统为靶点的新型防治策略实验,探究了群体感应淬灭酶AiiA酶对希瓦氏菌群体感应窃听的调控及对其生长、生物膜和蛋白酶的影响。对于希瓦氏菌与沙雷氏菌的共培养体系以及外源C6-HSL和O-C6-HSL信号分子模拟的窃听体系,AiiA酶均可阻断希瓦氏菌窃听信号分子从而影响其自身代谢。依托科研实验室资源,融合科技前沿知识,结合基因工程、酶工程、食品贮藏原理等专业实验教学,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知识融汇贯通能力、探索精神及动手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淬灭酶 AiiA酶 希瓦氏菌
下载PDF
基于群体感应的生物膜技术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生弘杰 王芳 +6 位作者 冯发运 程金金 张银萍 葛静 张雷刚 蒋新 余向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3-593,共11页
生物膜修复技术凭借其高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中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其中,群体感应效应在生物膜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群体感应是微生物普遍存在的细胞间通讯形式,有助于生物膜内不同细菌种内/种间的信息... 生物膜修复技术凭借其高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壤中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其中,群体感应效应在生物膜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群体感应是微生物普遍存在的细胞间通讯形式,有助于生物膜内不同细菌种内/种间的信息交流,使微生物能够在“群体水平”上相互协作,能够调控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的生成以及对污染物的吸附固定与降解。本文在简要介绍生物膜和群体感应的功能和作用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群体感应调控生物膜形成以及对污染物的降解基础上,综述了群体感应在生物膜修复技术中的应用,最后对生物膜群体感应系统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工程化设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生物膜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淬灭 土壤修复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厚度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翟心瑜 魏春海 +5 位作者 郭绮琪 荣宏伟 罗敏 包进锋 邱勇 黄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67-3878,共12页
生物膜厚度控制是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运行管理的关键,存在获得最佳碳氮磷同步去除效能的最优生物膜厚度.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有关MABR生物膜厚度控制技术(包括定期冲刷、连续水力剪切、真核生物捕食、群体感应淬灭)的研究发展... 生物膜厚度控制是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运行管理的关键,存在获得最佳碳氮磷同步去除效能的最优生物膜厚度.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有关MABR生物膜厚度控制技术(包括定期冲刷、连续水力剪切、真核生物捕食、群体感应淬灭)的研究发展历程,探讨展望未来的研发方向,以期为MABR工艺向水质提升与节能降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生物膜厚度 冲刷 水力剪切 捕食 群体感应淬灭
下载PDF
蜡样芽孢杆菌YF-2对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淬灭活性
8
作者 王扬蕊 温馨 +9 位作者 白凤翎 檀茜倩 吕欣然 励建荣 董浩 孟玉琼 马睿 王树林 应米燕 杨旭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7-196,共10页
荧光假单胞菌是生鲜水产品中常见的优势腐败菌,其致腐能力受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群体感应系统调控。以群体感应淬灭活性为导向,利用热灭活和酸敏感试验分析菌株YF-2分泌的淬灭活性物质类型。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荧光假单胞菌是生鲜水产品中常见的优势腐败菌,其致腐能力受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群体感应系统调控。以群体感应淬灭活性为导向,利用热灭活和酸敏感试验分析菌株YF-2分泌的淬灭活性物质类型。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探究菌株YF-2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DNA对菌株YF-2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F-2对荧光假单胞菌AHLs具有较强的淬灭作用,降解率为100%,且淬灭活性物质在细胞提取物(CCE)中,通过热灭活及酸敏感试验初步判断淬灭活性物质为酰基转移酶或氧化还原酶。蛋白质量浓度为20,40μg/mL和80μg/mL的CCE对C4-HSL、C6-HSL及C8-HSL的降解率在52.8%~100%范围,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的抑制率和清除率分别在25.84%~56.63%和26.12%~59.35%范围。此外,激光共聚焦图像表明CCE使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厚度减少,生物膜结构被破坏。同时,菌株YF-2被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本研究为应用芽孢杆菌控制水产品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蜡样芽孢杆菌 荧光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淬灭酶
下载PDF
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和群体淬灭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9
作者 张清旭 李建鹃 +6 位作者 郭玥 王炎炎 彭艳晖 王裕华 胡明玥 林文雄 吴则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根际是由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是植物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根际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利用复杂的种内和种间信号传导机制... 根际是由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是植物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根际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利用复杂的种内和种间信号传导机制招募特定的微生物,协调并控制混合群落的行为,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根际微生物能够自发产生、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并能感知其浓度变化,从而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这一调控系统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QS系统的特征是合成和释放特定的信号分子。根际土壤细菌中存在多种QS信号分子,如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二酮哌嗪、扩散信号因子、次生代谢物、植物激素类分子等。AHLs作为细菌中被广泛研究的QS信号分子,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机制,并讨论了AHLs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的调节作用,包括AHLs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耐受性和抗病性等方面的有益影响,以及AHLs介导的QS系统调控导致的根际致病菌对植物的有害影响,同时还探讨了基于AHLs的群体淬灭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植物健康与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 群体感应 群体淬灭 植物健康
下载PDF
珊瑚益生菌筛选及其益生特性分析
10
作者 苏宏飞 刘缘 +3 位作者 曾璐佳 王姝颖 黄沁愉 何旭聪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73-1886,共14页
【目的】挖掘珊瑚潜在益生菌并明确其益生特性,为珊瑚益生菌资源库提供新材料,也为珊瑚疾病的微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蛋白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胞外酶产生菌株,以溶珊瑚弧菌为指示菌筛选具拮抗活性的菌株,以... 【目的】挖掘珊瑚潜在益生菌并明确其益生特性,为珊瑚益生菌资源库提供新材料,也为珊瑚疾病的微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蛋白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胞外酶产生菌株,以溶珊瑚弧菌为指示菌筛选具拮抗活性的菌株,以紫色杆菌为指示菌筛选有群体淬灭活性的菌株,通过16S rRNA测序对所获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然后利用缸内添加试验验证益生菌的抗病功能,并通过全基因组分析预测益生菌的益生特性。【结果】通过原位模拟培养法,从7种珊瑚样品中共分离纯化获得271株细菌,其中,136株具有蛋白酶活性,87株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20株具有群体淬灭活性,28株对溶珊瑚弧菌有拮抗活性。既能产生胞外酶又具有拮抗活性或群体淬灭活性的菌属有芽孢杆菌属、假芽孢杆菌属、微小杆菌属、鲁杰氏菌属、鞘脂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弧菌属、微球菌属、诺卡菌属和鞘氨醇单胞菌属。益生菌抗病作用缸内验证试验发现,芽孢杆菌GXU-Z9株能有效维持鹿角杯形珊瑚的光合效率和虫黄藻密度,保护珊瑚免受溶珊瑚弧菌引起的白化现象。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分析发现,芽孢杆菌GXU-Z9株具有非常活跃的氨基酸代谢和运输能力,具备为珊瑚宿主提供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潜力;通过产生对珊瑚有益的化合物(抗生素等)而抵御弧菌感染,并通过降解纤维类或蛋白类颗粒物质来补充珊瑚能量需求;同时,其全基因组中包含多种氨基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B族维生素合成相关基因,具有为珊瑚宿主提供氨基酸和维生素以获得能量的潜力。【结论】芽孢杆菌GXU-Z9株能有效维持鹿角杯形珊瑚的光合效率和虫黄藻密度,展现出良好的抗病功能;芽孢杆菌GXU-Z9株全基因组中含有编码几丁质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相关基因,能大量合成珊瑚的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辅助珊瑚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类物质、提供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益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益生菌 芽孢杆菌属 拮抗活性 群体淬灭活性 益生特性
下载PDF
群体感应与群体淬灭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涛 陈炳坚 +3 位作者 郭胜军 赖锡敏 殷旭东 谢文玉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5期13-19,共7页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过程中,丝状菌的过度生长导致污泥膨胀。利用微生物群体感应机制是控制丝状菌膨胀的一种新兴策略。介绍了丝状菌膨胀的控制策略及微生物群体感应的作用机制,综述了群体感应与群体淬灭控制丝状菌膨胀的研究进展,分析... 活性污泥法净化污水过程中,丝状菌的过度生长导致污泥膨胀。利用微生物群体感应机制是控制丝状菌膨胀的一种新兴策略。介绍了丝状菌膨胀的控制策略及微生物群体感应的作用机制,综述了群体感应与群体淬灭控制丝状菌膨胀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控制丝状菌污泥膨胀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微生物 污泥膨胀 丝状菌膨胀 群体感应 群体淬灭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淬灭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邱健 贾振华 +4 位作者 李承光 马宏 宋水山 张霞 冀营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9-143,共5页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参与许多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其中包括动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因子的生成以及人类某些病原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是调控群体感应系统的关键信号分子。近年...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参与许多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其中包括动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因子的生成以及人类某些病原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是调控群体感应系统的关键信号分子。近年的研究表明,不同生物体包括细菌和真核生物中都存在类别不同的能够降解AHL的群体感应淬灭酶(Quorum-quenching enzyme)。在AHL依赖型致病菌和转基因植物中表达AHL降解酶能有效地抑制QS信号分子的积累,从而阻断了病原细菌的发病机制,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这些新颖的群体感应淬灭酶的发现,不仅为防治细菌侵染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也对研究它们在宿主中的功能和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提出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淬灭酶 AHL内酯酶 AHL酰基转移酶 对氧磷酶 信号干扰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淬灭的几种调控机制及其潜在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贤 孙威文 +2 位作者 殷波 刘广锋 周世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9,共6页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作为一种调控机制,细菌通过感知细胞外环境中的信号分子浓度变化调控调节着生物发光、质粒转移、抗生素合成、生物膜形成及毒力因子表达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协调细菌群体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文章简要...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作为一种调控机制,细菌通过感知细胞外环境中的信号分子浓度变化调控调节着生物发光、质粒转移、抗生素合成、生物膜形成及毒力因子表达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协调细菌群体行为以适应环境变化。文章简要综述细菌细胞之间的群体感应功能及其几种主要淬灭调控机制,为促进基于QS为靶标的生态防控病害新技术构建提供参考,为QS相关研究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QS抑制剂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群体感应 淬灭
下载PDF
群体感应淬灭——防治植物细菌病害的新策略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力群 田涛 梅桂英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1-247,共7页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的一种调控机制,指细菌通过感应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来感知周围环境中自身或其它细菌的数量,并调整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多种植物病原细菌利用QS系统调控致病因子的表达,因此,QS系统可以...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的一种调控机制,指细菌通过感应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来感知周围环境中自身或其它细菌的数量,并调整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多种植物病原细菌利用QS系统调控致病因子的表达,因此,QS系统可以作为细菌病害防治的新靶点。对细菌QS调控机制的干扰和破坏称为群体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本文介绍了QS与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的关系,以及近年来群体感应淬灭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细菌 生物防治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淬灭
下载PDF
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菌的鉴定及其群体感应淬灭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谷春艳 范加勤 +3 位作者 杨雪 胡白石 刘凤权 张永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7,共7页
近几年南京种植的彩色马蹄莲软腐病发生严重,从不同品种的彩色马蹄莲不同部位病组织中分离到6个菌株,经形态特征与培养性状比较、生理生化测试、16S rDNA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 近几年南京种植的彩色马蹄莲软腐病发生严重,从不同品种的彩色马蹄莲不同部位病组织中分离到6个菌株,经形态特征与培养性状比较、生理生化测试、16S rDNA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P.c.c)。信号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可产生并释放出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信号分子。利用PCR技术扩增土壤根癌农杆菌中的attM基因,其编码的AttM解酯酶可以显著降解AHLs,在离体条件下可有效地减弱该病原菌的致病性,这为有效控制彩色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细菌性软腐病 病原菌鉴定 attM 群体感应淬灭
下载PDF
植物青枯菌aac基因克隆及猝灭群体感应信号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争 徐进 +2 位作者 许景升 何礼远 冯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51-2656,共6页
【目的】研究植物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aac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否具有降解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功能。【方法】PCR扩增获得青枯菌GMI1000菌株的aac基因,将aac基因克隆到pET-5a原核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AAC融合蛋白,将... 【目的】研究植物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aac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否具有降解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功能。【方法】PCR扩增获得青枯菌GMI1000菌株的aac基因,将aac基因克隆到pET-5a原核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AAC融合蛋白,将AAC融合蛋白与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sp.carotovora)混合后,共接种于马铃薯块茎,研究细菌致病力的变化。【结果】克隆了全长的aac基因,完成了aa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研究了AAC融合蛋白对细菌致病力的影响。【结论】青枯菌aac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减弱胡萝卜软腐欧氏致病力的功能,为开发新的控害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青枯菌 aac基因 克隆 群体感应信号 猝灭
下载PDF
群体感应抑制控制膜生物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甜甜 黄丹 +2 位作者 班允赫 刘蕊 张阳 《辽宁化工》 CAS 2013年第10期1181-1184,共4页
水中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沉积吸附在膜表面,进而生长繁殖,形成了膜生物污染。膜生物污染的控制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基于驱散群体感应体系对膜生物污染进行控制是国内外新兴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传统的膜生物污染控制方... 水中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沉积吸附在膜表面,进而生长繁殖,形成了膜生物污染。膜生物污染的控制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基于驱散群体感应体系对膜生物污染进行控制是国内外新兴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传统的膜生物污染控制方法,并阐述了基于驱散群体感应体系控制膜生物污染的研究新进展,并提出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污染 群体感应 群体淬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群体淬灭理论MBR减缓膜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海丰 于海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4-769,共6页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已成为一个十分有前景的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优势。然而,由于微生物附着在膜表面而发生的生物污染现象,致使出水通量下降,限制了MBR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最近,一种新...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已成为一个十分有前景的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等优势。然而,由于微生物附着在膜表面而发生的生物污染现象,致使出水通量下降,限制了MBR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最近,一种新兴的、基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的群体淬灭(quorum quenching,QQ)技术在延缓MBR膜污染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QQ通过干扰群体感应系统而阻止其所依赖信号分子的基因表达,从而可有效抑制膜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本文首先介绍了群体感应机理,并根据不同的群体淬灭物质,归纳总结了群体淬灭技术在延缓MBR膜污染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膜污染 群体感应 群体淬灭
下载PDF
真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群体感应猝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婧 彭梦雪 梁志宏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0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微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细胞间通讯系统,细菌中的研究较为深入,近年来在真菌中也有发现。微生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可扩散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quorum sensing molecules,QSM)来感知群体密度并调控自身的生理行为,...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微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细胞间通讯系统,细菌中的研究较为深入,近年来在真菌中也有发现。微生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可扩散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quorum sensing molecules,QSM)来感知群体密度并调控自身的生理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目前验证的真菌QSM包括醇类、脂氧合物、小分子肽以及某些挥发性物质。除影响种内的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物产生外,真菌QSM还与其侵染能力、致病性和毒素产生有关,为了抵御QS的不利影响,生物共同进化过程中相应地出现了群体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QQ)机制,QQ能够修饰或抑制QSM的合成从而破坏QS。本文中,笔者对国内外近10年来对真菌QSM种类、生理作用及QQ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化真菌群体感应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 法尼醇 脂氧合物 群体感应猝灭
下载PDF
海洋细菌密度感应淬灭酶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敏 刘娜 +1 位作者 赵友彬 张晓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4-43,共10页
许多病原菌通过密度感应现象(Quorum sensing,QS)调控毒力因子的产生,因此淬灭密度感应(Quorum quenching,QQ)在不影响病原菌生存条件下能够有效控制病原菌毒力因子的表达,是一种治疗水产养殖业细菌性病害的新策略。QQ是海洋细菌的一个... 许多病原菌通过密度感应现象(Quorum sensing,QS)调控毒力因子的产生,因此淬灭密度感应(Quorum quenching,QQ)在不影响病原菌生存条件下能够有效控制病原菌毒力因子的表达,是一种治疗水产养殖业细菌性病害的新策略。QQ是海洋细菌的一个普遍特征,主要通过QS小分子阻抑物(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s)和QQ酶干扰QS过程,QQ酶降解信号分子是最常见的QQ方式。目前在海洋细菌中广泛存在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内酯酶和AHL酰基转移酶两种QQ酶,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疣微菌门的海洋细菌中均发现有AHL内酯酶,在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蓝细菌门、拟杆菌门的海洋细菌具有AHL酰基转移酶。目前已发现多种AHL降解酶可以降低病原菌毒力因子的产生,在水产养殖细菌病害防治方面潜力巨大,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密度感应淬灭 AHL内酯酶 AHL酰基转移酶 抗细菌病害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