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40例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罗东辉 张小宁 吐尔逊 《新疆医学》 2009年第1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0例发病6小时内静脉r-tpA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记录溶栓前、溶...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0例发病6小时内静脉r-tpA溶栓的急性脑梗死病人,记录溶栓前、溶栓后24小时NIHSS(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评分、3个月、1年的改良Rankin评分(Modifced Rankinscale),评价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40例病人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0~79岁,年龄中位数62岁。9例(22.5%)病人3小时内溶栓,31例(78.5%)病人3~6小时内溶栓。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变化大于4分者30例(75%),其中13例(30.3%)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改良Rankin评分0分)。3个月和1年后完全恢复以及生活可以自理(改良Rankin评分<3分)分别为28例(70%),25例(62.5%),其中1例溶栓后完全恢复,11个月后再次发生大面积脑梗死亡。3小时内和3~6小时内溶栓的患者1年后完全恢复以及生活可以自理(改良Rankin评分<3分)分别为4例(44.4%)和21例(67.4%)。2例(5%)溶栓后脑出血自行恢复。结论:脑梗死患者6小时内行静脉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1年的疗效与3个月的疗效相似。急性脑梗塞静脉r-tpA溶栓3~6小时与3小时内的疗效可能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 脑梗死 r—tpa
下载PDF
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赖春梅 俞迪红 +4 位作者 鲁国建 金国兴 董芬 马黎 傅国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8期223-225,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予以r-tPA静脉溶栓,然后在DSA下动脉溶栓,24h后常规予以抗血...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予以r-tPA静脉溶栓,然后在DSA下动脉溶栓,24h后常规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即予以抗血小板集聚、扩张血管、脑神经保护剂等治疗。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卒中研究中心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价治疗前、治疗24h、14d、21d、90d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状性脑出血2例,死亡1例;对照组并发症状性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两组均无全身性出血发生。结论治疗组短期内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临床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动静脉联合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r-tPA溶栓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许丹 段淏 +1 位作者 张舒凤 孙晓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 t PA)溶栓治疗发病 6h内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共收集本院 2 0 0 1~ 2 0 0 3年 43例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例 ,其中 32例经静脉溶栓 ,1 1例经动脉溶栓。分别对两组病例进行溶栓前后的 ...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 t PA)溶栓治疗发病 6h内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共收集本院 2 0 0 1~ 2 0 0 3年 43例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例 ,其中 32例经静脉溶栓 ,1 1例经动脉溶栓。分别对两组病例进行溶栓前后的 NIHSS,ESS及 ADL量表评分 ,根据 3个月时的随访记录判断溶栓疗效 (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结果 静脉溶栓组和动脉溶栓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9.3%、90 .9% ;治愈率分别为2 7.6%、45.5% ,溶栓后脑出血率分别为 1 0 .3%、1 8.2 % ,但由于动脉组例数较少 ,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 h内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低 NIHSS的患者有较好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早期 r-tpa 溶栓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并发症
下载PDF
r-tPA对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周炼红 喻长泰 +2 位作者 邢怡桥 涂远超 黄剑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 研究体外细胞培养中基因重组的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recombination tissue plasminigen activator,r- t PA)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浓度 ,为晶状体后囊混浊的药物预防提供新线索。方法 首先进行兔晶状体... 目的 研究体外细胞培养中基因重组的组织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recombination tissue plasminigen activator,r- t PA)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浓度 ,为晶状体后囊混浊的药物预防提供新线索。方法 首先进行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原代与传代培养。传代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分为 6个实验组 ,分别加入 2 mg· L- 1 、4mg·L- 1 、8mg· L- 1 、16 mg· L- 1 、32 m g· L- 1 的 r- t PA,设空白对照组 ,在加药后不同时间进行细胞计数 ,3H- TDR掺入实验 ,研究 r- t PA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r- t PA对体外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呈浓度依赖性改变。 4mg· L- 1 r- t PA已有显著抑制作用 ,16 mg· L- 1基本发挥最大作用。结论  r- t PA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 ,通过进一步在体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动、静脉结合r-tPA溶栓治疗早期脑梗死 被引量:6
5
作者 方淳 李明华 +3 位作者 赵俊功 孙晓江 程英升 王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52-456,共5页
目的评价动、静脉结合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共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前均行CT、MR和DSA检查证实颅内动脉闭塞部位:M1段4例,M2段2例,M3、4段2例,A1、2段1例,颈内动脉2例,P1段1例,豆纹动脉1例,其他穿支2例。其中... 目的评价动、静脉结合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共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前均行CT、MR和DSA检查证实颅内动脉闭塞部位:M1段4例,M2段2例,M3、4段2例,A1、2段1例,颈内动脉2例,P1段1例,豆纹动脉1例,其他穿支2例。其中术前经DSA证实12例。溶栓治疗时间在发病后3~7h,采用动脉内药物灌注和机械疏通相结合方法溶栓,另外经静脉术前和术后持续滴注rtPA辅助。术后观察临床症状和影像表现。结果15例患者溶栓治疗中微导管和溶栓导管均到位满意,DSA所示闭塞段血管均有效再通。术后CT检查发现片状渗血2例,异位脑梗死1例。术后肢体功能即刻明显改善6例。临床观察3个月,症状基本完全恢复6例,较好改善7例,2例无明显改善;生活能力完全自理13例,有效率达87%(1315),生活能部分自理者1例,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例,无患者死亡。结论动、静脉结合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栓塞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局部动脉内灌注和机械疏通有效结合以及术前各项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将有利于动脉溶栓治疗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溶栓 r-tpa 动脉溶栓治疗 r-tpa 早期脑梗死 经静脉 急性脑梗死患者 生活自理能力 颅内动脉栓塞 DSA检查 动脉内药物灌注
下载PDF
双通道穿刺联合r-tpA治疗小脑出血
6
作者 韩培学 刘燕 +2 位作者 张文君 刘顺涛 赵秀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08期128-129,共2页
目的: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10﹪,急性发病以眩晕、脑后部疼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继之出现共济失调、构音困难、眼震等;出血量大时,可出现脑干受压症状,如双瞳孔缩小、凝视麻痹、锥体束征等;病情发展迅速,病势凶险,若不及时救治,多在短期内... 目的: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10﹪,急性发病以眩晕、脑后部疼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继之出现共济失调、构音困难、眼震等;出血量大时,可出现脑干受压症状,如双瞳孔缩小、凝视麻痹、锥体束征等;病情发展迅速,病势凶险,若不及时救治,多在短期内死亡。探讨运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r-tp A)液化引流加侧脑室等位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根据CT片定位对血肿进行抽吸,r-tp A液化残留血肿,应用微创颅脑引流套装行等位侧脑室引流。治疗小脑出血74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40例、死亡5例,死亡率6.7%,该疗效明显,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清除术 r—tpa液体血肿 等位侧脑室引流术 小脑出血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运梯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13-214,217,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 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所用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 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所用不同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r-tp A静脉溶栓治疗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疗效指标、血管再通率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两组治疗后疗效指标(MYO、CK-MB、NT-pro BNP)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血管再通率均比对照组高,且心血管总不良事件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10.71%vs 57.1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r-tp 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优化各项疗效指标,提高血管再通率,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尿激酶 静脉溶栓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殷卫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9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的相关护理。方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22例首先予以r—tPA0.9mg/kg,1710剂量静脉推注1min,余量静脉滴注1h进行溶栓治疗,溶栓24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10000IU...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的相关护理。方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22例首先予以r—tPA0.9mg/kg,1710剂量静脉推注1min,余量静脉滴注1h进行溶栓治疗,溶栓24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10000IU/d皮下注射,连续10d,后改为阿司匹林100mg/d口服。结果22例患者治愈15例,显效4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效果良好;在溶栓各个环节中护理技术配合与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溶栓中和溶栓24h内出血倾向的观察,对于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患者功能恢复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急性脑梗死 护理
下载PDF
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于红梅 王洪梅 +3 位作者 陈颖 王晓伟 狄海伦 李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4期750-752,共3页
目的:观察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使用15天... 目的:观察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连续使用15天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采用r-tpa合并甘露醇静脉滴注和川芎嗪静脉注射液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7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pa合并甘露醇治疗血管壁病变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对6个小时内没有出血倾向的血管病变性脑梗死安全实用,患者后期恢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a 甘露醇 血管病变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11
10
作者 方晓磊 刘金民 江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22-224,共3页
本文指出按照国际指南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规范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性;提出了临床实践中常见的5方面问题: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少、r-tPA的价格限制了临床应用、中国人r-tPA用量尚待摸索、溶栓疗... 本文指出按照国际指南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规范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性;提出了临床实践中常见的5方面问题: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较少、r-tPA的价格限制了临床应用、中国人r-tPA用量尚待摸索、溶栓疗效不理想以及中医药参与溶栓治疗有限,并对每一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对中医药干预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提出自己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经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中医药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辅助脑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红 顾英 +1 位作者 孙亚楠 钟晓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4期34-37,共4页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联合r-t PA静脉溶栓(简称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急性期脑梗死且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6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联合r-t PA静脉溶栓(简称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急性期脑梗死且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6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溶栓联合TCD监测2 h,对照组予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2周和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NIHSS、BI指数)、并发颅内出血和死亡情况。结果:试验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0%vs 34.3%),其2周和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BI指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联合TCD也造成颅内出血和直接相关死亡率的增加,但症状性颅内出血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D联合溶栓治疗在血管再通率,短、中期的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单纯溶栓,且死亡率两组相当,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TCD) r-tpa静脉溶栓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重组链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计达 沈洪 +3 位作者 高昕媛 孟庆义 黄先勇 武建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33-634,共2页
目的 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与国产重组链激酶 (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 ,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  71例AMI患者 ,均采用静脉溶栓 ,随机分为r -TPA治疗组 (36例 )和r-SK治疗组 (35例 )。结果 梗死... 目的 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与国产重组链激酶 (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 ,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  71例AMI患者 ,均采用静脉溶栓 ,随机分为r -TPA治疗组 (36例 )和r-SK治疗组 (35例 )。结果 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r-TPA组为 77 78% (2 8/ 36 ) ,r-SK组为 74 2 9% (2 6 / 35 ) ,P >0 0 5 ,差异不显著 ;4周病死率r-TPA组为 5 5 6 % (2 / 36 ) ,r-SK组为 5 71(2 / 35 ) %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但r-SK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8 5 7% (3/ 35 ) ,低血压发生率为 2 86 % (1/ 35 )。结论 加速法使用国产r -SK治疗AMI,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4周病死率r-TPA与r-SK相似 ,但过敏反应及低血压发生率r-SK较r-TPA高 ,国产r-SK治疗AMI安全有效 ,无严重出血 ,费用较r-TPA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 重组链激酶 血栓溶解疗法 心肌梗死 AMI
下载PDF
早期脑室穿刺引流加阿替普酶内注入治疗脑室出血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颐 张丽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5期26-26,共1页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16例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系统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系统出血6例,脑实质损伤轻微。采用早期(发病后8小时内)行脑室穿刺引流加脑室内注射r-tPA(阿替普酶)溶解血凝块治疗。结果:经治疗后16例患者预后良...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16例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系统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系统出血6例,脑实质损伤轻微。采用早期(发病后8小时内)行脑室穿刺引流加脑室内注射r-tPA(阿替普酶)溶解血凝块治疗。结果:经治疗后16例患者预后良好10例,中残4例,死亡1例(死于再出血,脑疝形成),并发脑积水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无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室出血早期行脑室穿刺引流加脑室内r-tPA注入,与常规注入尿激酶相比,具备更强的溶解血凝块的作用,对脑室出血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脑室穿刺 r—tpa
下载PDF
三维诊断超声辅助的声学溶栓对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影响
14
作者 冯骞 杨莉 +3 位作者 邱世锋 李丹霞 吴赛珠 吴爵非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597-1601,共5页
目的探索三维诊断超声辅助的声学溶栓对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16只高胆固醇喂养巴马猪,通过球囊损伤冠脉后注射新鲜血栓形成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声学辅助溶栓组(n=8)和对照组(n=8)。声学辅助溶栓组... 目的探索三维诊断超声辅助的声学溶栓对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 16只高胆固醇喂养巴马猪,通过球囊损伤冠脉后注射新鲜血栓形成猪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声学辅助溶栓组(n=8)和对照组(n=8)。声学辅助溶栓组予以三维超声加微泡空化辅助1/2治疗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处理30 min,对照组仅予以全剂量r-t PA处理30 min。观察两组治疗后闭塞前降支再通率及梗死心肌面积/危险心肌面积来评估缺血心肌灌注的恢复情况,分析危险心肌平台期平均声强度(A值)变化来评估微循环灌注情况。结果治疗后声学辅助溶栓组闭塞冠脉再通率87.5%,对照组闭塞冠脉再通率37.5%,声学辅助溶栓组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危险心肌区域微循环血流容积声学辅助溶栓组和对照组均明显提升[分别(110.92±12.87)d B至(193.78±10.15)d B,P<0.05;(108.24±10.94)d B至(141.42±28.31)d B,P<0.05),同时声学辅助溶栓组对心肌微循环血流容积观察组的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后声学辅助溶栓组梗死心肌面积/危险心肌面积(0.51±0.14)显著低于对照组(0.75±0.23)(P<0.05)。结论三维诊断超声辅助的声学溶栓能提高r-t PA对猪急性STEMI的溶栓效果,增强r-t PA对微循环血流的改善,并能减少r-t PA的用量降低药物溶栓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三维诊断超声 r-tpa 空化效应 微循环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15
作者 李欣 贺道华 王伟民 《基层医学论坛》 2003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评价艾立通(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 r—tPA 行溶栓治疗,其中3例病人采用血管成形术(PTA),并注入罂粟碱扩张狭窄血管。结果颈内动... 目的评价艾立通(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 r—tPA 行溶栓治疗,其中3例病人采用血管成形术(PTA),并注入罂粟碱扩张狭窄血管。结果颈内动脉闭塞8例中6例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大脑中动脉闭塞14例中13例完全再通,部分再通1例。椎基底动脉闭塞4例中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2例。治疗后10天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 StrokeScale,ESS)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r-tpa 超选择 动脉溶栓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培灿 肖颖秀 +2 位作者 曾宪杰 许育伟 陈玉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应用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与对照组(30例,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应用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与对照组(30例,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肾功能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肾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肾功能等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 疗效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机制 被引量:33
17
作者 王萍 闫东明 +4 位作者 黄茜 郑晓琼 任超 杨兆祥 张建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50-1755,共6页
目的从抗炎角度探索三七总皂苷(PNS)与阿替普酶(r-tPA)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考察PNS在不同时间点给药的脑保护作用;以凝血酶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考察PNS与阿替普酶联用的治疗作用;... 目的从抗炎角度探索三七总皂苷(PNS)与阿替普酶(r-tPA)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在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考察PNS在不同时间点给药的脑保护作用;以凝血酶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考察PNS与阿替普酶联用的治疗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NS对线栓法致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梗死侧大脑巨噬细胞聚集的影响;用PNS处理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于缺血/再灌注前或再灌注后给予PNS,均能明显降低模型鼠的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百分率,且r-tPA联合PNS(40 mg·kg^(-1))对模型鼠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同时,给予PNS治疗的小鼠梗死侧大脑巨噬细胞的数量呈下降趋势。100 mg·L^(-1)的PNS预处理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结论溶栓联合PNS治疗脑卒中动物模型疗效明显,提示血管再通时进行抗炎症反应管理可以减轻再灌注脑损伤和增强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三七总皂苷 脑缺血性损伤 神经保护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庄鸣阳 李全福 +2 位作者 丁阳阳 陈益 蒋旭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11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 目的系统评价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以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出血不良事件为评价标准的文献13篇,观察组病例638例,对照组病例6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率RR 1.21,95%(1.14,1.28);NIHSS MD-1.72,95%CI(-1.92,-1.53);BI SMD 1.32,95%.CI(1.14,1.50);mRS评分MD-1.71,95%CI(-1.95,-1.48);全血黏度MD-0.48,95%CI(-0.58,-0.39)红细胞聚集指数MD-1.02,95%CI(-1.14,-0.89);CRP MD-3.78,95%C1(-4.27,-3.30);Hey MD-4.11,95%CI(-4.84,-3.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RR 0.87,95%(0.52,1.46),两组治疗的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结论阿加曲班联合r-tP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能降低患者神经损害,不增加患者症状性脑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r-tpa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实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孔令胜 刘丽艳 +4 位作者 常焕显 韩学聃 赵平 洪波 任孝林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2119-2124,共6页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东方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发病均在4.5 h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目的观察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东方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4例,发病均在4.5 h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为其标准剂量,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90 mg)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溶栓24 h后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第1~2天,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静脉滴注24 h;第3~7天,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静脉滴注3 h,2次/d,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检测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检测血清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监测出血性转化(HT)发生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血清MDA、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MBI评分及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14 d内,HT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具有抗炎、抑制氧化应激作用,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卒中安全有效,与单独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可显著改善预后,且未增加HT风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急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抗炎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