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绞股蓝总黄酮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TNF-α浓度,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乐 高小利 +1 位作者 丁宝兴 袁秉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925-1927,共3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黄酮(TFG)对培养的缺氧/复氧(H/R)乳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H/R模型,实验分6组:①对照组;②H/R组;③15mg·...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黄酮(TFG)对培养的缺氧/复氧(H/R)乳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H/R模型,实验分6组:①对照组;②H/R组;③15mg·L^(-1)TFG+H/R组;④45mg·L^(-1)TFG+H/R组;⑤105mg·L^(-1) TFG+H/R组;⑥105mg·L^(-1)TFG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心肌细胞TNF-α,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H/R后,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显著高于对照,TFG组PEI低于(H/R)组;TFG能抑制心肌细胞产生TNF-α。结论:H/R时凋亡相关基因Fas及其配体FasL蛋白表达增强,TFG对H/R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少TNF-α的生成,下调Fas/FasL蛋白表达,减少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G 心肌细胞 缺St/复氧模型 TNF-Α FAS/FASL蛋白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对肠上皮细胞分泌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冬妍 刘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3-996,共4页
目的:研究TNF-α对Caco-2细胞表达SC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表达SC的变化。结果:与无TNF-α刺激比较,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后SC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游离SC、Caco-2细胞SC... 目的:研究TNF-α对Caco-2细胞表达SC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表达SC的变化。结果:与无TNF-α刺激比较,用不同浓度TNF-α刺激后SC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游离SC、Caco-2细胞SC蛋白和SC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TNF-α上调Caco-2细胞内SC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片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CACO-2细胞
下载PDF
首乌丹参方预处理对IR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及血中TNF-α、IL-1β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怡 王少峡 +4 位作者 任明 张萌 刘洋 姜志浩 高秀梅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首乌丹参方(Gold Theragran Salvia Mihiorrhiza Prescription,GTSM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范围及血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实验共设7个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L/R... 目的:观察首乌丹参方(Gold Theragran Salvia Mihiorrhiza Prescription,GTSMP)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梗死范围及血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实验共设7个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L/R组)和首乌丹参方高、中、低剂量组,对照药组(复方丹参滴丸、消心痛)。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开放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L/R)模型,通过首乌丹参方预处理,观察L/R大鼠心肌梗死范围以及血中的IL-1β、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首乌丹参方高、中两个剂量组梗塞程度明显减轻,梗塞区重占全心脏及左心室的百分比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1),以首乌丹参方中剂量组为优;首乌丹参方给药后血中TNF-α、IL-1β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高、中剂量组为优(P〈0.01)。结论:首乌丹参方能够减轻TNF-α、IL-1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IL-1Β TNF-Α 实验研究
下载PDF
mir-615-5p通过靶向调节癌基因TRAF4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刚 王国栋 王乃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已知mi R-615-5p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然而其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证明,mi R-615-5p通过负调节癌基因TRAF4,从而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和3种人源... 已知mi R-615-5p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然而其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证明,mi R-615-5p通过负调节癌基因TRAF4,从而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和3种人源NSCLC细胞系中mir-615-5p的表达,发现与正常的组织和细胞相比,mir-615-5p在NSCLC癌组织和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运用Western印迹检测HBE细胞和NSCLC细胞系中TRAF4蛋白的表达,发现TRAF4在NSCLC细胞中表达显著升高;MTT和CCK-8分析结果显示,转染mir-615-5p mimic可显著降低NSCLC细胞的增殖能力;生物学信息分析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615-5p可靶定结合TRAF4 m RNA,并下调TRAF4蛋白的水平;pc DNA-TRAF4转染后细胞增殖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TRAF4能够消除mir-615-5p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综上所述,mir-615-5p通过靶定结合癌基因TRAF4的m RNA,下调TRAF4蛋白的水平,从而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r-615-5p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因子4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秀威 冯占军 +2 位作者 曹凤琴 马文杰 叶大勇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6期408-408,共1页
目的 观察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30 0 u 加 0 85%生理盐水 2 0ml ,地塞米松 10mg加 0 85%生理盐水 2 0ml胸腔内注入。结果 本组 2 9例恶性胸腔积液 ,总有效率... 目的 观察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30 0 u 加 0 85%生理盐水 2 0ml ,地塞米松 10mg加 0 85%生理盐水 2 0ml胸腔内注入。结果 本组 2 9例恶性胸腔积液 ,总有效率 89 6% ,低烧 2例 ,胸疼 1例 ,均为一过性表现 ,不需特殊处理。结论 国产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高的缓解率 ,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下载PDF
ASGP-R介导放射性标记肿瘤坏死因子防治肝癌的可行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方玲 李云春 +1 位作者 谭天秩 武海明 《同位素》 CAS 2002年第4期229-232,共4页
利用肝细胞膜表面的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所能识别的配基作为载体,与放射性标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相结合,获得肝靶向放射性标记肿瘤坏死因子,使得肿瘤坏死因子选择性地导向肝脏,局部作用于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的毒副作用... 利用肝细胞膜表面的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所能识别的配基作为载体,与放射性标记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相结合,获得肝靶向放射性标记肿瘤坏死因子,使得肿瘤坏死因子选择性地导向肝脏,局部作用于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的毒副作用,从而提高靶与非靶比,促进肝癌细胞凋亡;防止肝癌术后复发,提高缓解率。因此,ASGP-R可能成为较理想的肝癌靶向放射性和生物治疗双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GP-R 放射性标记 肿瘤坏死因子 防治 肝癌 可行性 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TNF 放射性药物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TNF-α和IL-6的表达及与R-AFS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丁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0期1690-16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表达及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同期在本院...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表达及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同期在本院住院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VEGF、TNF-α、IL-6的含量,并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TNF-α、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R-AFS临床分期各期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TNF-α、IL-6含量有显著差异,并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VEGF、TNF-α、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协助作用;2血清及腹腔液中VEGF、TNF-α、IL-6含量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判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R-AFS分期 VEGF TNF-Α IL-6
下载PDF
吸入布地奈德对AECOPD患者气道促炎/抗炎介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谭芳 刘凌 +1 位作者 张剑青 王蕾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8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测定AECOPD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前后诱导痰中TNF-α和sTNF-R55、sTNF-R75水平,阐明吸入布地奈德是否影响TNF-α系统。方法检测57例AECOPD患者(吸入组28例,常规组29例)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诱导痰中TNF-α和sTNF-R55、sTNF-R75水平及... 目的测定AECOPD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前后诱导痰中TNF-α和sTNF-R55、sTNF-R75水平,阐明吸入布地奈德是否影响TNF-α系统。方法检测57例AECOPD患者(吸入组28例,常规组29例)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诱导痰中TNF-α和sTNF-R55、sTNF-R75水平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吸入组治疗后FEV1、FEV1%、FEV1/FVC、PaO2的改善优于常规组,其中FEV1、FEV1%的改善有显著性。吸入组诱导痰中TNF-α、sTNF-R55和sTNF-R75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常规组诱导痰中TNF-α、sTNF-R55和sTNF-R75水平低于治疗前,其中TNF-α和sTNF-R75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吸入组诱导痰中TNF-α、sTNF-R55和sTNF-R75的水平较常规组显著降低。结论吸入布地奈德利于TNF-α、sTNFR水平降低,有助于TNF-α/sTNF-R恢复平衡,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导痰 肿瘤坏死因子Α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布地奈德
下载PDF
狼疮肾炎的病理分型与血清TNF和sTNF-R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建生 赵朝晖 +2 位作者 林庆友 郑祥雄 李频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狼疮肾炎患者的肾脏损伤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相关性。方法:B超引导下对23例狼疮肾炎行肾组织活检并做病理分型;同时应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和可...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狼疮肾炎患者的肾脏损伤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相关性。方法:B超引导下对23例狼疮肾炎行肾组织活检并做病理分型;同时应用ELISA方法测定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水平。结果:本组患者的肾脏活检病理分型为Ⅱ、Ⅲ、Ⅳ和Ⅴ型;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病理损伤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水平亦增高,4组间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狼疮肾炎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参与了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它们可作为一种间接判断肾脏损伤程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病理分型 肿瘤坏死因子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 STNF-R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NO和TNF-α及其可溶性受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相誉 李会利 杨文东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容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TNF—α、sTNF—R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结果AP患者、轻、重症病人、并发...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容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TNF—α、sTNF—R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结果AP患者、轻、重症病人、并发SIRS病人NO、TNF—α、sTNF—R水平变化特点:①AP患者水平均显著增高(P<0.001),且轻、重症AP病人水平相差显著(P<0.001或<0.01);②AP并发SIRS病人水平也升高显著(P<0.001或<0.01或<0.05)。结论 AP患者、轻重症AP病人及并发SIRS病人体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炎性介质存在失控性释放,TNF/TNF-R、NO/ET与其它细胞因子构成的免疫网络平衡失调,促炎>抗炎,炎症反应占优势。检测AP患者NO、TNF-α、sTNF-R水平,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NO TNF—α 可溶性受体 硝酸还原酶法
下载PDF
共固定化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的协同抗癌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关燕清 何丽梅 +1 位作者 蔡树梅 周天鸿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03-1307,共5页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IFN-γ)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共固定化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的影响。利用光固定化方法将IFN-γ、TNF-α共固定在24孔聚苯乙烯培养板(PSt)上,培养Hela细胞,分别设为共固定(IFN-γ+TNF-α)、单...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IFN-γ)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共固定化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的影响。利用光固定化方法将IFN-γ、TNF-α共固定在24孔聚苯乙烯培养板(PSt)上,培养Hela细胞,分别设为共固定(IFN-γ+TNF-α)、单固定(IFN-γ、TNF-α)、游离(IFN-γ、TNF-α、IFN-γ+TNF-α)各组培养,研究癌细胞生长抑制曲线,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表明共固定化干扰素和人肿瘤坏死因子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最高达82%,显示IFN-γ对TNF-α具有良好的协同抗宫颈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IFN-γ)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协同作用 宫颈癌光固定化
下载PDF
TNF基因转导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方法学研究
12
作者 李彪如 徐铿 +3 位作者 钱关祥 张希衡 童善庆 陈诗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在总结Rosenberg建立的TNF-NeoR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转染肿瘤浸润细胞(TIL)的基础上,选用美国国家卫生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批准的逆转录病毒(Mo-MuLV)的衍生物作载体,对肿瘤坏死因子转导T... 在总结Rosenberg建立的TNF-NeoR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转染肿瘤浸润细胞(TIL)的基础上,选用美国国家卫生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RAC)批准的逆转录病毒(Mo-MuLV)的衍生物作载体,对肿瘤坏死因子转导TIL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提示:TIL处于静息期与对数生长后期,当TNF-NeoR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转导TIL细胞时,TIL细胞增殖受到影响;最佳转导时间为TIL分离培养后9~25d。各病毒感染复数值病毒转导对TIL增殖倍数与生存天数影响不大,但病毒感染复数值越大,转导后TIL起始呈抑制现象越大;然而G_(418)筛选后证实,病毒感染复数值越大,转导成功率越大。L_(929)细胞检测转导后TIL呈高表达,PCR检测TNF目的基因已插入宿主DNA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转导 肿瘤坏死因子 方法学
下载PDF
米糠脂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正行 唐莉莉 姚惠源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米糠脂多糖是新发现的一种植物脂多糖,未曾进行过生物试验。本研究探讨米糠脂多糖和大肠杆菌来源的细菌脂多糖的一些免疫增强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观察米糠脂多糖对小鼠脾指数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以及急性毒性试... 目的:米糠脂多糖是新发现的一种植物脂多糖,未曾进行过生物试验。本研究探讨米糠脂多糖和大肠杆菌来源的细菌脂多糖的一些免疫增强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观察米糠脂多糖对小鼠脾指数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以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在相同剂量(2500μg·kg-1·d-1)条件下仅1周实验后,米糠脂多糖组和大肠杆菌0111∶B4脂多糖组动物的脾指数都能显著提高(P<0.01);在激活网状内皮系统产生TNF方面,在相同剂量(2500μg·kg-1·d-1)条件下,米糠脂多糖组的TNF水平高于大肠杆菌0111∶B4脂多糖组(P<0.05);而两倍剂量(5000μg·kg-1·d-1)的米糠脂多糖组的TNF水平更高(P<0.05);米糠脂多糖的经口LD50>5g/kg。腹腔注射LD50为0.30±0.03g/kg,远低于大肠杆菌0111∶B4脂多糖的毒性。结论:米糠脂多糖是一种生物活性高且不具有大肠杆菌0111∶B4脂多糖高毒性的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 脾指数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清开灵不同组分对大鼠MCAO模型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雅 李澎涛 +2 位作者 谢利军 贾旭 朱晓磊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3-446,共4页
目的:观察清开灵不同组分对MCAO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MCAO模型,应用RIA检测脑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ELSIA检测脑组织sTNF-... 目的:观察清开灵不同组分对MCAO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MCAO模型,应用RIA检测脑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ELSIA检测脑组织sTNF-R含量。结果:缺血24h,胆酸组、栀子苷组、珍珠母组及合方组的脑组织中TNF-α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P<0.05或P<0.01)。缺血12h,珍珠母组、黄芩苷组和胆酸组脑组织中sTNF-R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缺血24h,胆酸组与合方组脑组织中sTNF-R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清开灵四种组分及合方可以抑制TNF-α的合成与分泌,对脑缺血后的级联反应具有阻抑作用;而各不同组分对sTNF-R的作用较为复杂,在缺血12h,珍珠母、黄芩苷和胆酸可刺激sTNF-R的合成与分泌,而到缺血后24h,各给药组脑组织中sTNF-R的含量却表现为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STNF-R 胆酸 栀子苷 黄芩苷 珍珠母 脑缺血
下载PDF
白介素-11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15
作者 冯之文 于建军 +1 位作者 谭龙威 孔连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2-805,共4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IL-11处理组,各组5只。采用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6 h)。缺血... 目的 :探讨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在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IL-11处理组,各组5只。采用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6 h)。缺血再灌注组及IL-11处理组分别于术前2 h给予PBS及IL-11尾静脉注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通过光镜观察组织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改变。应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及IL-11处理组肝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5)。同时IL-11处理组又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镜下可见大面积肝细胞水肿及少量嗜酸性变,而IL-11处理组肝细胞水肿明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IL-11处理组血清及肝组织中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IL-11预处理可以通抑制IL-6、IL-1β、TNF-α的表达来减轻小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缺血再灌注 IL-11 IL-6 IL-1Β TNF-α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配体-1、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R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拓进宝 任羽 王丽萍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729-733,共5页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factor-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R(B cell-activating factor-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factor-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R(B cell-activating factor-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BAFF-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初诊的2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及瘤旁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PD-1、PD-L1及BAFF-R表达,然后统计分析PD-1、PD-L1及BAFF-R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PD-1、PD-L1及BAFF-R阳性表达积分分别为(5.44±0.79)、(5.58±0.86)及(4.49±0.65)分,瘤旁组织PD-1、PD-L1及BAFF-R阳性表达积分分别为(3.31±0.35)、(3.25±0.34)及(2.77±0.27)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淋巴瘤组织PD-1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组织PD-L1表达与Ann Arbor/Costwards分期、病理分型及EBV是否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淋巴瘤组织BAFF-R表达与Ann Arbor/Costwards分期、病理分型、IPI评分及EBV是否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D-L1及BAFF-R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分期、病理分型及EBV感染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对病人预后评估可能具有较高价值;对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而言,以PD-L1及BAFF-R的信号通路为靶点,是潜在的免疫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程序性死亡因子-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TNF家族B细胞活化因子-R
下载PDF
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李东伟 陈阳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 观察干扰素 (INF r)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瘢痕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经培养后通过不同浓度的INF r及TNF α处理 ,一定时间后测定成纤维细胞抑制率及细胞内DNA含量。... 目的 观察干扰素 (INF r)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瘢痕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经培养后通过不同浓度的INF r及TNF α处理 ,一定时间后测定成纤维细胞抑制率及细胞内DNA含量。结果 一定浓度的INF r和TNF α可以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和增长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且可使其细胞内DNA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INF r和TNF α可在细胞水平上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Immune Factor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被引量:1
18
作者 Jingjing Zhang Dianbin Song +6 位作者 Yi Dong Lu Bai Dongqi Gao Yan Guo Fubo Li Xiaolei Yu Shenglin Zhang 《Advances in Lung Cancer》 2021年第4期57-64,共8页
<strong>Objective:</strong> To analyze various immune cytokines (NKG2D, IL-12, IL-15, IL-18, DC cells, TNF-a, IFN-r)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t different ti... <strong>Objective:</strong> To analyze various immune cytokines (NKG2D, IL-12, IL-15, IL-18, DC cells, TNF-a, IFN-r)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chemotherapy. Changes in CD4+, CD8+, Th17 and IgG, IgM, and IgA levels. <strong>Methods:</strong> A total of 118 NSCLC patients who attended the On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chemotherapy, after the first chemotherapy, and after the second chemotherapy). The effects of NKG2D, IL-12, IL-15, IL-18, DC cells, TNF-A, IFN-r, CD4+, CD8+ Th17, IgG, IgM and IgA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chemotherapy, after the first chemotherapy and after the second chemotherapy) were analyzed. The changes of NKG2D, IL-12, IL-15, IL-18, DC cells, TNF-A, IFN-r and the levels of CD4+, CD8+ Th17, IgG, IgM and IgA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compared at each time point. <strong>Results:</strong> NKG2D, IL-12, IL-15, IL-18, TNF-a, IFN-r gradually decreased before chemotherapy, one week after chemotherapy, and two weeks after chemotherap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DC cells were not significant Variety. CD4+ and CD8+ bot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levels of Th17, IgG, IgM, and IgA gradually decreased. <strong>Conclusion:</strong> In the course of chemotherapy, all immune factors except DC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chemotherapy, and the decrease of immune factors except DC cell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ngth of chemotherapy cycle. If additional immunotherapy is needed, i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early stage of chem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NKG2D IL-12 IL-15 IL-18 DC Cells TNF-A IFN-R Immune Cytokines
下载PDF
Effect of Chemotherapy on Peripheral Blood DC Cells and Related Immune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19
作者 Jingjing Zhang Dianbin Song +7 位作者 Yi Dong Lu Bai Dongqi Gao Shenglin Zhang Yan Guo Fubo Li Xiaolei Yu Qingshan Li 《Ope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年第4期275-282,共8页
<strong>Objective:</strong>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on peripheral blood DC cells and related immune cytokines (NKG2D, DC cells, TNF-a, IFN-r, HMGB-1)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 <strong>Objective:</strong>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on peripheral blood DC cells and related immune cytokines (NKG2D, DC cells, TNF-a, IFN-r, HMGB-1)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strong>Methods:</strong> Ninety-five NSCLC patients who attended the On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from September 2018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DC cells, NKG2D, TNF-a, IFN-r, HMGB-1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chemotherapy, after the first chemotherapy, and after the second chemotherap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C cells in blood and NKG2D, TNF-a, IFN-r, HMGB-1 at each time point was explored. <strong>Results:</strong>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NKG2D, TNF-a, IFN-r, and HMGB-1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patient before chemotherapy, after the first chemotherapy, and after the second chemotherapy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DC cells, except for DC cells at different tim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factor of each poin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5).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pheral blood DC cells of patien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other factors. <strong>Conclusion:</strong> The decrease of other immune cytokines except DC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NSCLC after chemotherapy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he patient’s immune function is suppressed.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DC cells and other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NKG2D TNF-a IFN-R HMGB-1 DC Cells Immune Cytokines
下载PDF
血清Leptin、sBO-R及TNF-α在猫脂肪肝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江 姜忠华 +3 位作者 朱道仙 卢劲晔 刘静 卢炜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为了研究瘦素(Leptin)、可溶性瘦素受体(sB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在猫脂肪肝综合征(FHL)中的作用机制,将收集的33例猫脂肪肝综合征作为试验组,并以27例健康体检猫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ALT)、总胆红... 为了研究瘦素(Leptin)、可溶性瘦素受体(sB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在猫脂肪肝综合征(FHL)中的作用机制,将收集的33例猫脂肪肝综合征作为试验组,并以27例健康体检猫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ALT)、总胆红素素(TBIL)和甘油三酯(TG)、Leptin、sBO-R、TNF-α及肝脏脂肪含量(LFC),分析LFC和TG与其他因子的相关性,经多元逐步回归建立线性方程,并建立了Leptin和TNF-α的ROC曲线。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中ALT、TBIL、TG均升高(P<0.05),Leptin、TNF-α升高极为明显(P<0.01),sBO-R降低(P<0.05),LFC升高(9.32 vs 4.11);相关性分析显示,LFC与TG、ALT、TBIL、Leptin、TNF-α呈正相关,与sBOR呈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显示血清Leptin、TNF-α是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sBO-R为脂肪肝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Leptin、TNF-α对FHL诊断的敏感性高(90.9%、81.8%),特异性强(92.6%、89.9%)。结果表明,Leptin和TNF-α与FHL密切关联,可能是导致FHL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且可作为FHL早期诊断的候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脂肪肝综合征 瘦素 可溶性瘦素受体 TNF-Α 肝脏脂肪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