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部肝脏切除引发的凝血病:肝调节蛋白合成作用下降及rBPI21的效果(原载:Shock 2001 Apr;15(4):261—71)
1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肝切除 凝血病 肝调节蛋白 rbpi21 纤溶酶激活剂 α2微球蛋白
下载PDF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生物蝶呤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2 位作者 赵晓东 于燕 常国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3-85,共3页
采用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观察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21)对肺组织生物蝶呤产生的影响及意义。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内毒素休克组和rBPI21治疗组,分别于内毒素攻击后4、8h处死动物,检测肺组织生物蝶呤、... 采用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观察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21)对肺组织生物蝶呤产生的影响及意义。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内毒素休克组和rBPI21治疗组,分别于内毒素攻击后4、8h处死动物,检测肺组织生物蝶呤、一氧化氮及肺血管通透性等指标。结果显示,致死性内毒素攻击可导致肺组织生物蝶呤含量显著升高(P<0.01),其改变与局部一氧化氮水平呈正相关(P<0.01)。给予rBPI21后,组织生物蝶呤、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且毛细血管通透屏障损害减轻及动脉血氧分压显著提高(P<0.05~0.01)。结果表明,早期应用rBPI21能有效地抑制肺组织的生物蝶呤、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并明显减轻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休克 一氧化氮 rbpi21 生物喋呤
下载PDF
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对内毒素休克中肝脏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3
作者 姚咏明 彭志齐 +2 位作者 董宁 于燕 盛志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0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_(21))对内毒素休克中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其意义。方 法: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5.0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内毒素... 目的:探讨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_(21))对内毒素休克中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其意义。方 法:大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5.0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动物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内毒素休克组和 rBPI_(21)治疗组。检测肝组织NOS活性、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1(GTP-CHI)活性及生物喋呤含量,同时还观察肝脏微循环 血流灌注量的改变。结果:内毒素攻击后肝组织诱生型NOS(iNOS)活性急剧升高(P<0.01),但原生型NOS(cNOS)活 性变化不明显(P>0.05)。 rBPI_(21)治疗可显著抑制iNOS活性,明显提高肝脏微循环灌注量(P<0.01);同时局部组织的 GTP-CHI活性降低(P<0.01),生物喋呤含量也显著F降(P<0.05)。结论:内毒素休克早期给予rBPI_(21)能选择性抑制肝 组织iNOS活性并改善局部微循环,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组织GTP-CHI活性及其介导生物喋呤诱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rbpi21 一氧化氮合酶 肝损害
下载PDF
重组杀菌/渗透增强蛋白21在体内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研究
4
作者 章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3年第1期58-62,共5页
本文介绍了rBPI2 1在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慢性渗出性耳炎、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并发症三种动物模型和临床创伤性失血及其并发症、肝部分切除术后、脑膜炎菌血症患者体内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研究结果。提示rBPI2 1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蛋白 。
关键词 重组杀菌/渗透增强蛋白21 rbpi21 革兰氏阴性细菌 GNB 内毒素
下载PDF
rBPI_(21)的随机临床试验:用于儿童重症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的辅助治疗
5
作者 游弋 黎庶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2年第1期47-47,共1页
<正> 临床上,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球菌)败血症虽不常见,但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幸存者大都有为残疾,如截瘫、严重皮肤损害、神经损伤等严重后遗症。究其病因,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细胞通透性杀菌蛋白(BPI)是存在于多形核粒... <正> 临床上,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球菌)败血症虽不常见,但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幸存者大都有为残疾,如截瘫、严重皮肤损害、神经损伤等严重后遗症。究其病因,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细胞通透性杀菌蛋白(BPI)是存在于多形核粒细胞中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Mr)为55×10~3的阳离子蛋白,在中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出来,具有中和可溶性内毒素及膜结合性内毒素的功能;且对包括脑膜炎球菌在内的革兰阴性菌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膜炎 奈瑟菌败血症 儿童 rbpi21 随机临床试验 辅助治疗
下载PDF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对烫伤大鼠脂多糖结合蛋白和CD1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方文慧 姚咏明 +4 位作者 施志国 于燕 吴叶 陆连荣 盛志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烫伤后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21)对内毒素增敏系统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受体CD14(LBP/CD1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大鼠35%Ⅲ°烫伤... 目的观察烫伤后重组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rBPI21)对内毒素增敏系统脂多糖结合蛋白/脂多糖受体CD14(LBP/CD1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大鼠35%Ⅲ°烫伤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烫伤组(12只)和rBPI21治疗组(12只)。烫伤组和rBPI21治疗组动物分别于伤后12和24小时活杀。留取组织和血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组织LBP、CD14、TNFαmRNA表达及器官功能指标。结果rBPI21治疗可明显抑制局部组织LBP/CD14mRNA表达(P<005001),并不同程度抑制肝、肺及肾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P<005001)。同时,rBPI21治疗组动物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小肠组织二氨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烫伤组(P<005)。结论烫伤早期应用rBPI21可部分减轻肠源性内毒素移位诱发的病理损害,其作用机理可能与rBPI21对体内多种组织LBP/CD14mRNA表达的下调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脂多糖 rbpi21 CD14抗原 mRNA TN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