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碱性脱毛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耿 方柏山 +2 位作者 张婷婷 靳鸿蔚 刘桂兰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经过采集土样,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编号为A607.通过摇瓶发酵,对发酵上清液进行酶活测定和脱毛实验,证实所产生的酶具有蛋白酶水解活性和良好的脱毛能力,其酶活达到263.39μkat.L-1、比活力为1 215.24μkat.g-1.16S r... 经过采集土样,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菌株,编号为A607.通过摇瓶发酵,对发酵上清液进行酶活测定和脱毛实验,证实所产生的酶具有蛋白酶水解活性和良好的脱毛能力,其酶活达到263.39μkat.L-1、比活力为1 215.24μkat.g-1.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Bacillus pumilus具有高达99%的相似性.用PHYLIP程序将该菌株与报道的相关碱性蛋白酶产生菌进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发现菌株A607与Bacillus pumilus处于同一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芽孢杆菌 碱性蛋白酶 脱毛 16S rdna系统发育
下载PDF
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态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昕 马鸣超 +1 位作者 李俊 钟佐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3-577,共5页
使用厌氧氨氧化菌的引物从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砂层样品总DNA中扩增16S rDNA序列,并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从而确定了其发育地位。结果表明:在CRI系统6号样品(50cm深)中存在厌氧氨氧化菌,测定该菌的16S rDNA部分序列(长度为831bp)... 使用厌氧氨氧化菌的引物从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砂层样品总DNA中扩增16S rDNA序列,并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从而确定了其发育地位。结果表明:在CRI系统6号样品(50cm深)中存在厌氧氨氧化菌,测定该菌的16S rDNA部分序列(长度为831bp)与anoxic biofilm clone Pla1-48、uncultured anoxic sludge bacterium KU2和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planctomycete KOLL2a等厌氧氨氧化菌的相似性均在97%以上,表明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比较相似。厌氧氨氧化菌的发现为此工艺的改进和反硝化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厌氧氨氧化菌 16S rdna系统发育
下载PDF
3种兔球虫ITS-1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顾小龙 刘红彬 +2 位作者 崔平 索勋 方素芳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84-987,共4页
从河北省兔场分别单卵囊分离孢子化大型艾美耳球虫卵囊、黄艾美耳球虫卵囊及肠艾美耳球虫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获得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孢子化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rDNA和5.8S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3种兔球虫ITS-1片段,产... 从河北省兔场分别单卵囊分离孢子化大型艾美耳球虫卵囊、黄艾美耳球虫卵囊及肠艾美耳球虫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获得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孢子化卵囊基因组DNA。利用艾美耳属球虫18SrDNA和5.8SrDNA保守引物,PCR扩增3种兔球虫ITS-1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将3种球虫ITS-1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布的兔球虫ITS-1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距离比较,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河北株分别扩增出424、455、434bp的ITS-1片段。大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及肠艾美耳球虫河北株与GenBank中发布的同种兔球虫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7.4%、97.9%和96.9%。系统发育树显示兔球虫ITS-1序列形成1个单系群,该单系群根据寄生部位分为2个姊妹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艾美耳球虫 黄艾美耳球虫 肠艾美耳球虫 ITS-1 rdna 测序 系统发育分析
原文传递
一株菌红素产生菌的鉴定及色素组分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崔恒林 代春华 +2 位作者 董英 陆玲 秦怀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3-48,共6页
对分离自腌鱼的高产菌红素 (bacterioruberin)的菌株r-fish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以及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菌株r-fish为球形的嗜盐古菌。基... 对分离自腌鱼的高产菌红素 (bacterioruberin)的菌株r-fish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以及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菌株r-fish为球形的嗜盐古菌。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 ,r-fish与HalobacteriumtrapanicumNCIMB784菌株的相似性为99.8% ,归入Na trinema属。用TLC法对r -fish的色素进行了分析 ,r -fish的色素组分包括菌红素(bacterioruberin)、脱水菌红素 (anhydrobacterioruberin)、双脱水菌红素 (bisanhydrobacterioruberin)和一未知色素。与Halobacteriumhalobium和Halococcusmorrhuae的色素组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红素(bacterioruberin) 菌红素产生菌 嗜盐古菌 16S rdna序列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微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凌燕 陈志宇 +2 位作者 曾还雄 林培彬 金小宝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177,共6页
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微杆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并从基因水平分析微杆菌产生卤化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微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革兰氏染色后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利用1... 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微杆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并从基因水平分析微杆菌产生卤化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微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革兰氏染色后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利用16S rDNA PCR、BLAST同源性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部分抗生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筛选。在此基础上,以8株常见致病菌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对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分离得到的8株微杆菌其菌落颜色呈淡黄色或白色;16S rDNA基因测序和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8株微杆菌与已知微杆菌同源性均达到98%以上,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8株微杆菌与土壤、海洋来源的微杆菌同源性较高。部分抗生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筛选结果表明8株微杆菌中有6株至少对FADH2-依赖性卤化酶、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及Ⅰ型聚酮合酶(PKSI)3种基因中的2种呈阳性表达。抑菌实验显示,8株微杆菌中有6株微杆菌对受试真菌和细菌的生长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表明美洲大蠊肠道存在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微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内生微杆菌 16S rdna系统发育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