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株菌红素产生菌的鉴定及色素组分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崔恒林
代春华
董英
陆玲
秦怀兰
-
机构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苏镇江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3-48,共6页
-
基金
江苏大学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41180004)
-
文摘
对分离自腌鱼的高产菌红素 (bacterioruberin)的菌株r-fish进行了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以及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菌株r-fish为球形的嗜盐古菌。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 ,r-fish与HalobacteriumtrapanicumNCIMB784菌株的相似性为99.8% ,归入Na trinema属。用TLC法对r -fish的色素进行了分析 ,r -fish的色素组分包括菌红素(bacterioruberin)、脱水菌红素 (anhydrobacterioruberin)、双脱水菌红素 (bisanhydrobacterioruberin)和一未知色素。与Halobacteriumhalobium和Halococcusmorrhuae的色素组分相似。
-
关键词
菌红素(bacterioruberin)
菌红素产生菌
嗜盐古菌
16S
rdna序列
系统发育树
-
Keywords
bacterioruberin
bacterioruberin-producing microorganism
halophilic archaeon
16S rdna sequence
phylogenetic tree
-
分类号
Q939.9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微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凌燕
陈志宇
曾还雄
林培彬
金小宝
-
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基础学院广东省生物活性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177,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2016A030303059
2017A020211008)
-
文摘
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微杆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并从基因水平分析微杆菌产生卤化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美洲大蠊肠道内生微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革兰氏染色后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利用16S rDNA PCR、BLAST同源性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部分抗生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筛选。在此基础上,以8株常见致病菌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对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分离得到的8株微杆菌其菌落颜色呈淡黄色或白色;16S rDNA基因测序和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8株微杆菌与已知微杆菌同源性均达到98%以上,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8株微杆菌与土壤、海洋来源的微杆菌同源性较高。部分抗生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筛选结果表明8株微杆菌中有6株至少对FADH2-依赖性卤化酶、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及Ⅰ型聚酮合酶(PKSI)3种基因中的2种呈阳性表达。抑菌实验显示,8株微杆菌中有6株微杆菌对受试真菌和细菌的生长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表明美洲大蠊肠道存在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微杆菌。
-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内生微杆菌
16S
rdna系统发育树
抑菌活性
-
Keywords
Periplaneta americana
endophytic microbacillus
16S rdna phylogenetic tre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