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cro-CT评价超声骨焊接技术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阿曼妮萨罕·加帕尔 阿依达娜·乌拉尔别克 +4 位作者 贺琦 刘雪 孜尔达·阿依丁 杨一帆 凌彬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81-686,共6页
目的采用微焦点断层扫描(Micro-CT)评价超声骨焊接技术应用过程中超声震荡产热作用下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超声骨焊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A组)、拧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B组)、... 目的采用微焦点断层扫描(Micro-CT)评价超声骨焊接技术应用过程中超声震荡产热作用下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超声骨焊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A组)、拧入技术辅助PDLLA材料组(B组)、假手术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各9只。于术后4、8、12周取下颌骨标本,周围骨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各组植入钉周围情况。对术后4、8、12周的下颌骨大体标本拍摄Micro-CT图,使用VG Studio MAX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摆正数据样本,即颌骨颊侧造模处为轴向,动态分析植入钉体积、植入钉周围200μm环状区及骨缺损处的植入材料体积数、相对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Tb.N)、骨小梁间隙(Tb.Sp)等骨愈合相关指标。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按3个时间可动态观察到A、B、C组骨缺损处骨性骨痂替代纤维性骨痂,形成类骨质,编织骨的过程符合正常骨损伤愈合的过程。Micro-CT结果显示,A、B组术后3个时间点的材料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时间点,4组植入钉周围200μm环状区中BV/TV、Tb.Th、Tb.N、Tb.S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缺损处,A、B、C组三个时间点BV/TV、Tb.Th、Tb.N、Tb.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N、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Tb.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N、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与D组比较,A、B、C组BV/TV、Tb.Th、Tb.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焊接技术其超声震荡产热作用下PDLLA材料对骨愈合性能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焊接技术 PDLLA MICRO-CT 兔下颌骨缺损模型 骨愈合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MTA用于兔牙直接盖髓术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雪 颜志豪 +2 位作者 刘锦 胡玉萍 黎淑芳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3期171-178,共8页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直接盖髓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即PRF+MTA组(P+M组)、PRF组(P组)、MTA组(M组)、空白对照...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联合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直接盖髓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即PRF+MTA组(P+M组)、PRF组(P组)、MTA组(M组)、空白对照组(BC组),每组8只,对每只实验兔的2颗下颌中切牙进行开髓,分别用上述材料进行直接盖髓术,完成冠方封闭。分别在术后7 d、28 d从每组中随机选择4只实验兔并处死,实验牙进行HE染色,分析评价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钙化桥形成程度及牙髓组织变性程度。结果 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术后7 d和术后28 d,P+M组、M组均较BC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P+M组较P组轻(P<0.05);P+M组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桥形成程度:术后7 d和术后28 d,P+M组钙化桥形成程度较P组、M组、B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d,M组较BC组钙化桥形成程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下观察,钙化桥内部含细胞成分,未出现牙本质小管样结构,周围牙本质样细胞包绕,其结构似骨样牙本质。牙髓组织变性程度:术后7 d,P+M组、M组均较BC组牙髓变性程度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P+M组较P组、BC组轻(P<0.05);P+M组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MTA作为盖髓剂用于直接盖髓术时,牙髓炎症反应程度较轻,牙髓状态较稳定且具有较强的钙化桥形成能力,钙化桥结构似骨样牙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直接盖髓术 盖髓剂 炎症反应 钙化桥 牙髓变性 兔下颌中切牙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雌二醇对兔髁突软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邵乐南 程鹏 +1 位作者 马绪臣 陈卫民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88-591,共4页
采用机械分离及胰蛋白酶和巨型胶原酶联合消化的方法,获得兔髁突软骨细胞。应用MTT四唑盐比色法,同位素掺入法检测不同剂量17-β雌二醇(E2)(10-12~10-6mol/L)对兔髁突软骨细胞生长、DNA、胶原及蛋白多... 采用机械分离及胰蛋白酶和巨型胶原酶联合消化的方法,获得兔髁突软骨细胞。应用MTT四唑盐比色法,同位素掺入法检测不同剂量17-β雌二醇(E2)(10-12~10-6mol/L)对兔髁突软骨细胞生长、DNA、胶原及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旨在观察雌二醇对体外培养的兔髁突软骨细胞增生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0-12~10-8mol/L及 10-11~10-8mol/L 17β-E2对体外培养的兔髁突软骨细胞生长及DNA合成具有刺激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最大效应浓度分别为10-8mol/L及 10-9mol/L。但进一步增加E2浓度则刺激作用减弱。10-6mol/L具有明显抑制性。E2对蛋白多糖合成具有相似的作用,最大刺激效应浓度为10-8mol/L。而 10-6mol/L E2具有显著抑制作用。E2对胶原蛋白的合成无明显作用。结果提示:17β-E2对体外培养的兔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及分化具有双向性作用。随其剂量不同,既具有促进效应又具有抑制效应。表明雌激素对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可能在颞下颌关节某些疾患的发生及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下颌髁突 软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胶原基纳米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丽军 王影 +7 位作者 吴燕丽 齐小良 张洁 韩志峰 朱菲 姚丽 胡雪兰 崔福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32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形成0.8 mm×0.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4、5、6、8、10、11、12周取材,行大体标...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nHAC)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32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形成0.8 mm×0.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4、5、6、8、10、11、12周取材,行大体标本、X线片、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nHAC与CPC相比同期成骨量大。8周时nHAC成骨情况尚不如Bio-Oss。而12周时已接近Bio-Oss成骨水平。空白缺损则未能修复。结论 nHAC生物相容性好,效果较好于CPC,远期与Bio-Oss相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基纳米骨 修复 下颌骨缺损 实验 骨替代材料
下载PDF
HGF基因治疗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少华 魏奉才 +3 位作者 哈小琴 刘铖 吴祖泽 刘云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治疗对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平均分为10组,在兔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5mm圆形贯通性骨缺损,其中5组将含有人HGF全长cDNA片段的表达型质粒-pUDKH按照每只250μg的剂量直接...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治疗对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平均分为10组,在兔下颌骨体部造成直径5mm圆形贯通性骨缺损,其中5组将含有人HGF全长cDNA片段的表达型质粒-pUDKH按照每只250μg的剂量直接应用于骨缺损局部,另外5组应用等剂量空质粒pUDK作为对照。于手术后第2、4、6、8、12周分批处死两组动物,拍摄骨缺损区的X线片,并记录X线片的相对骨密度值,比较两组骨缺损愈合的情况。结果:手术后X线片示,HGF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对骨密度(RBD)差异显著(P<0.05)。手术后第2、4周HGF组高于对照组(P<0.05)熏第6、8、12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UDKH对下颌骨缺损的修复具有促进作用,HGF基因治疗有望用于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疗法 下颌损伤
下载PDF
载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志 关键 +6 位作者 段峰 侯玉一 侯玉泽 张国梁 王心彧 张秀静 徐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辛伐他汀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局部缺损,观察辛伐他汀对BMSCs复合支架材料修复兔骨缺损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制备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为实验组,在缺损区植入复合BM...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辛伐他汀支架材料修复兔下颌骨局部缺损,观察辛伐他汀对BMSCs复合支架材料修复兔骨缺损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制备下颌骨缺损模型。A组为实验组,在缺损区植入复合BMSCs的载辛伐他汀纳米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B组为对照组,植入B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材料。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各组动物,行影像学分析、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等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A组骨缺损处愈合程度、成骨速度及骨质量明显优于B组。扫描电镜显示,A组复合材料与组织相容性好,材料吸收优于B组。统计各组各期牙CT分析数据的骨密度值,结果表明A组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实验表明经BMSCs复合的辛伐他汀支架材料具有明显的促进成骨能力,可加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提高修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辛伐他汀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淫羊藿在骨膜附加活性材料nHAC/PLA修复颌骨缺损中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艳辉 谢利娜 +1 位作者 张晓娟 齐刘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1-794,850,851,共6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成骨作用。【方法】制备16只兔双侧下颌骨10 mm×8 mm贯穿性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淫羊藿组与对照组,2组左侧缺损不添加材料,右侧缺损处添加活性材料... 【目的】观察淫羊藿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HAC/PLA)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成骨作用。【方法】制备16只兔双侧下颌骨10 mm×8 mm贯穿性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中药淫羊藿组与对照组,2组左侧缺损不添加材料,右侧缺损处添加活性材料nHAC/PLA。术后2、4、8、12周分别处死动物,从大体、影像学、组织学方面进行观察,并计量新骨面积。【结果】影像学观察结果显示淫羊藿右侧组、对照右侧组、淫羊藿左侧组2、4、8、12周缺损区密度均高于对照左侧组。组织学观察可见淫羊藿右侧组、对照右侧组各时间点骨缺损区新骨形成均优于左侧组,新生骨及新生血管的量多。随着时间延长,淫羊藿右侧组、对照右侧组有大量骨样组织长入活性材料,骨成熟度增高,淫羊藿右侧组可见残留材料逐渐被活跃生长的骨组织包围并替代。分别与同侧对照组比较,淫羊藿左、右侧组新骨面积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左侧与右侧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在骨缺损修复期间有良好的促进骨愈合的作用,nHAC/PLA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活性,有望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药理学 颌骨缺损/中西医结合疗法 骨修复 下颌骨/病理学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兔下颌骨髁突对机械压力的反应和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辉 黄林剑 +1 位作者 谢千阳 杨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的下颌骨髁突组织块对机械压力的反应和变化。方法:兔下颌骨髁突组织块分别在0(对照)、15和75 kPa机械压力下体外培养3 d,观察髁突的大体形态、组织切片,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Ⅱ型胶...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的下颌骨髁突组织块对机械压力的反应和变化。方法:兔下颌骨髁突组织块分别在0(对照)、15和75 kPa机械压力下体外培养3 d,观察髁突的大体形态、组织切片,进行micro-CT扫描,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Ⅱ型胶原蛋白(COL2)、X型胶原蛋白(COL10)、SOX9和MMP13的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 kPa组,髁突关节面光滑,软骨呈白色,关节面中心受压后变平,但软骨仍完整。75 kPa组,髁突关节面变粗糙,颜色变黄、暗淡,关节面中央受压变平的面积更大,中心区域软骨破裂。镜下可见,15 kPa组的软骨层变薄,软骨细胞排列比对照组更紧密。75 kPa组中,整个软骨层被破坏并与中心区域的软骨下骨分离。COL2和SOX9的表达在15 kPa压力下显著增加(P<0.01),在75 kPa压力下显著下降。COL10和MMP13的表达在75 kPa压力下显著增加(P<0.01)。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压力组的骨密度(BMD)、骨体积/总体积比值(BV/TV)和骨小梁厚度(Tb.Th)显著增加(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髁突组织块在15 kPa机械压力下保持完整性和功能,并发生适应性改建。75 kPa的压力对软骨产生破坏,软骨层受损、破裂并从软骨下骨处剥离,可能进一步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髁突 机械压力 改建
下载PDF
锂盐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屹嵩 符增涛 +2 位作者 宋建强 牛恒 闫征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0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观察锂盐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左侧下颌骨体制作骨折模型,行钛板内固定。实验组于骨折模型制作3 d后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锂(Li Cl),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Na Cl。分别于术后2周、4... 目的观察锂盐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左侧下颌骨体制作骨折模型,行钛板内固定。实验组于骨折模型制作3 d后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锂(Li Cl),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Na Cl。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实验动物,采用HE染色观察骨折区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骨折区新骨形成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术后2周、4周实验组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56.7%、73.3%)高于对照组(35.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实验组(23.3%)与对照组(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锂盐可促进兔下颌骨骨折区新骨生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骨折愈合 锂盐 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下颌骨牵引成骨过程中血运重建方式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勇 徐明耀 叶炳飞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356-358,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其动态过程,初步探讨血运重建方式及机制。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6只动物做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行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d延迟期后,按1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d,然后固定8...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其动态过程,初步探讨血运重建方式及机制。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30只,6只动物做空白对照组;24只动物行右侧下颌骨植入外置式颌骨牵引器。经7d延迟期后,按1mm/d速率延长下颌骨7d,然后固定8周。在延迟期第7天,牵引期第2、4、7天,固定期第1、3、6、8周时分别处死3只动物,用X线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和新骨生成情况,以及微血管密度变化规律。结果实验组22只兔成功进行下颌骨牵引延长,牵引区血管生成方式以芽生和血管上皮岛为主。在牵引期第2天,骨断端微血管密度为28.2±7.0,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在固定期下降明显,固定第8周时,微血管密度为4.3±1.3,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牵引初期牵引骨断端有强烈的微血管反应,血运重建先于新骨重建;固定期微血管密度降低,血管成熟,血运重建随新骨生成改建完成而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 微血管密度 血运重建
下载PDF
胶原基纳米骨结合胶原膜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菲 王影 +4 位作者 吴燕丽 韩志峰 张丽军 姚丽 张昊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 (GTR)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和可吸收性引导骨再生膜。方法 在 14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 8mm× 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 ,每一缺损作为一... 目的 研究胶原基纳米骨 (nHAC)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 (GTR)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和可吸收性引导骨再生膜。方法 在 14只成年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 8mm× 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 ,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术后 6、8、12周取材 ,行大体标本 ,X线片 ,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8周时 ,nHAC/GTR成骨量尚不如Bio -Oss/Bio-Gide ,12周时已接近Bio -Oss/Bio -Gide ,而且两组的骨修复方式很类似 ;nHAC/GTR与CPC/GTR相比同期成骨量大。空白缺损组则未能修复。结论 nHAC/GTR生物相容性好 ,同期成骨量较好于CPC/GTR ,远期成骨量与Bio -Oss/Bio -Gide相似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和可吸收引导骨再生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基纳米骨 多孔矿化骨 自固化磷酸钙 生物膜 颌骨缺损
下载PDF
bFGF复合NNB无机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欣泉 潘可风 +1 位作者 刘世勋 马贵骧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天然型无机骨 (NNB)复合人工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 30只成年新西兰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 15mm× 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 ,每一缺...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天然型无机骨 (NNB)复合人工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方法 在 30只成年新西兰兔双侧下颌骨下缘形成 15mm× 6mm全层骨膜骨质缺损 ,每一缺损作为一个实验单位 ,术后 3周、6周、12周取材行大体标本、X片观察 ,并对HE染色切片行计算机定量分析。结果 复合骨与NNB相比 ,同期成骨量大 ;6周时复合骨成骨面积尚不如自体骨 ,而 12周时已接近自体骨水平 ,空白缺损则始终未能修复。结论 复合骨生物相容性好 ,效果明显优于NNB ,远期与自体骨相似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型无机骨 碱性成纤细胞生长因子 复合人工骨 颌骨缺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促进兔下颌骨牵引成骨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颖 王稚英 李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6,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模型,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牵引成骨中的作用,为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成年白兔的一侧下颌骨前部行骨切开术,用牵引器延长一侧下颌骨4mm,牵引间隙放置PRF膜为实验组;另一...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骨牵引成骨模型,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在牵引成骨中的作用,为临床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成年白兔的一侧下颌骨前部行骨切开术,用牵引器延长一侧下颌骨4mm,牵引间隙放置PRF膜为实验组;另一侧下颌骨行骨切开并安置牵引器,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稳定期的第3、7、14、28天处死动物,取牵引区新生骨痂,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影像观察、H—E切片观察,比较2组的成骨效果,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计算新生骨小梁面积百分比。结果:新生骨小梁面积在不同时间点的实验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表明,不同时间点实验组骨成熟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PRF在兔下颌骨牵引成骨中具有较显著的促进成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牵引成骨 新骨形成 下颌骨
下载PDF
兔下颌角截骨后咬肌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学峰 黄金龙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通过对兔下颌角弧形截骨后咬肌肌球蛋白重链(MHC)mRNA测定,研究咬肌在骨架缩短后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方法:3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行左侧下颌角弧形截骨,右侧不手术作自身对照。2、4、8、12和24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提取咬肌MHCⅠ... 目的:通过对兔下颌角弧形截骨后咬肌肌球蛋白重链(MHC)mRNA测定,研究咬肌在骨架缩短后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方法:3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25只,行左侧下颌角弧形截骨,右侧不手术作自身对照。2、4、8、12和24周分别处死5只动物,提取咬肌MHCⅠ、MHCⅡ型和内参GAPDH的mRNA进行RT-PCR。结果:手术侧较对侧MHCⅠ型的mRNA转录降低,12周后正常。MHCⅡmRNA 2周时先降低,4周后恢复正常。2、4、8周MHCⅡ/MHCⅠ手术侧较对侧增加。结论:下颌骨架缩短后咬肌发生适应性的改建,咬肌组分的这种变化有利于建立口颌系统新的平衡和咀嚼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截骨 咬肌 肌球蛋白重链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复合自体松质骨微粒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思明 南欣荣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和自体松质骨微粒复合物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在21只兔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中,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一侧选用富血小板血浆和自体松质骨微粒复合物修复骨缺损,作为实验组;另一侧单纯以松质骨微粒修复,作为对...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和自体松质骨微粒复合物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在21只兔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中,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一侧选用富血小板血浆和自体松质骨微粒复合物修复骨缺损,作为实验组;另一侧单纯以松质骨微粒修复,作为对照组。术后2、4、8周,分别处死7只实验动物,分别对标本进行大体、X线摄片、组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根据Lane-Sandhu骨移植X线片评分标准和骨移植组织学评分法,对X线检查结果和组织学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结果进行量化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创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不同时期,实验组新生血管的量、新生纤维组织、新生骨质均较对照组多。实验组和对照组评分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富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颌骨缺损的愈合和成骨;富血小板血浆复合自体松质骨微粒可用于颌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自体松质骨微粒 兔下颌骨缺损
下载PDF
e-PTFE与Bioglass结合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旭霞 魏奉才 +2 位作者 张君 徐欣 单保忠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观察膜引导组织再生术 (MGTR)与生物活性材料结合修复重建下颌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手术制备下颌骨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 ,将膨体聚四氟乙烯膜 (e PTFE)与Bioglass结合修复下颌骨缺损。结果 :实验组 (e PTFE Biog...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 ,观察膜引导组织再生术 (MGTR)与生物活性材料结合修复重建下颌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手术制备下颌骨标准骨缺损不愈合模型 ,将膨体聚四氟乙烯膜 (e PTFE)与Bioglass结合修复下颌骨缺损。结果 :实验组 (e PTFE Bioglass)与对照组 (e PTFE)在术后各时点 2、4、8、12w新生骨形成量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MGTR与Bioglass结合修复重建下颌骨骨缺损 ,术后成骨早 ,术后 12w似正常骨质 ,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体聚四氟乙烯膜 BIOGLASS 下颌修复术 下颌骨缺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兔下颌角骨外板磨除术后咬肌不同处理方式与骨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国倩 段瑞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通过对兔下颌角骨外板磨除术后咬肌不同处理方式与骨的适应性相关指标的测定,比较咬肌不同处理方式与下颌骨变化的差异,为下颌角肥大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雌性家兔50只,3个月龄,分为2组,每组25只。左侧为手术侧,第1组行... 目的:通过对兔下颌角骨外板磨除术后咬肌不同处理方式与骨的适应性相关指标的测定,比较咬肌不同处理方式与下颌骨变化的差异,为下颌角肥大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雌性家兔50只,3个月龄,分为2组,每组25只。左侧为手术侧,第1组行下颌角骨外板磨除术后将咬肌与翼内肌缝合,第2组行下颌角骨外板磨除术后咬肌不做缝合固定。每组在术后第1、2、4、8、12周时分别处死5只动物,手术侧咬肌称重,切取手术侧部分骨组织连同其上部分咬肌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在200倍镜下用HJ-YG病理诊断分析系统测量肌小节长度和肌细胞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下颌骨的厚度。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4、8、12周,第2组咬肌重量减轻,与第1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8、12周,第2组下颌骨厚度未增加,第1组下颌骨厚度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4周,第2组肌小节长度较第1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8、12周,第2组肌细胞面积较第1组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兔下颌角骨外板磨除术后肌小节长度、咬肌细胞面积、骨细胞等发生了适应性改建,尤其是游离咬肌后咬肌失去张力,其附着点上移,致使其发生明显萎缩。下颌骨愈合后厚度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肥大 咬肌 肌小节 肌细胞
下载PDF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HIF-1α和c-fo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18
作者 赵翚 谢志坚 +3 位作者 何剑锋 葛巍立 林坚 胡济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HIF-1α和c-fo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建立25只成年健康家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在牵张中期、牵张末期、固定期第1、3、5周,检测牵张区新骨组织中HIF-1α和c-fos的分布及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HIF-1α和c-fos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建立25只成年健康家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在牵张中期、牵张末期、固定期第1、3、5周,检测牵张区新骨组织中HIF-1α和c-fos的分布及表达变化。结果HIF-1α在牵张末期和固定第1周表达为强阳性,c-fos在牵张中、末期和固定第1周表达为强阳性,两者均明显强于固定第3、5周。且均主要表达于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和新埋入骨基质中的骨细胞中。结论在下颌骨缺损牵张成骨中HIF-1α和c-fos在细胞中的分布及在时间点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对骨及血管的生成可能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C-FOS 下颌骨 牵张成骨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具有软骨细胞表型特征的永生化兔髁突软骨细胞系的建立
19
作者 段小红 吴军正 +1 位作者 杨彤元 王会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建立具有稳定软骨细胞表型特征的永生化兔髁突细胞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方法将SV40大T抗原基因导入原代培养的兔髁突软骨细胞 ,利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扩大培养 ,通过RNA点杂交检测转基因细胞I、II型胶原... 目的 :建立具有稳定软骨细胞表型特征的永生化兔髁突细胞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方法将SV40大T抗原基因导入原代培养的兔髁突软骨细胞 ,利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扩大培养 ,通过RNA点杂交检测转基因细胞I、II型胶原基因的转录。结果 :有一株克隆在体外 1年半稳定传代10 0次以上 ,命名为永生化髁突软骨细胞系 (immortalizedmandibularcondylarchondrocyte ,IMCC) ,点杂交显示IMCC有I、II型前胶原基因的转录。结论 :获得具有稳定软骨细胞表型特征的永生化兔髁突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表型特征 永生化 SV40病毒 下颌骨髁状突 软骨细胞系 建立
下载PDF
梯度剂量放射对兔髁状突组织学结构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廖云阳 张纬建 +2 位作者 陈芳川 邱宇 林李嵩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采用梯度剂量放射线照射兔颞下颌关节,动态观察研究兔髁状突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取新西兰兔63只,分为未放疗组和放疗组,未放疗组作为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用于收集正常颞下颌关节资料;放疗组兔随机分为A^F 6个剂量组,采用梯度剂量... 目的采用梯度剂量放射线照射兔颞下颌关节,动态观察研究兔髁状突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取新西兰兔63只,分为未放疗组和放疗组,未放疗组作为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用于收集正常颞下颌关节资料;放疗组兔随机分为A^F 6个剂量组,采用梯度剂量行颞下颌关节区放射,剂量分别为10.8,16.2,21.6,27.0,32.4,37.8Gy,于放疗后1,3,6月每组各处死3只,完整切取颞下颌关节,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兔髁状突组织学改变。结果放疗后髁状突软骨纤维层疏松、玻璃样变性,纤维间的间隙增宽,增殖层细胞变形、排列紊乱,肥大层、增殖层和钙化软骨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层次不明显,细胞数量减少;放疗后关节结构的组织学改变的严重程度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大及放疗后时间的延长而越趋严重,F组的关节结构破坏最为严重,且6月组较1,3月组严重。结论放疗在早期导致颞下颌关节在组织学上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且这种改变随着放疗剂量和放疗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但期间并未出现关节强直的组织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剂量 下颌骨髁状突 组织学 组织学 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