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the Dextran-DTPA-Gd at rabbit popliteal fossa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thigh transplanted tumor with interstitial magnetic resonance lymphography
1
作者 Zhenpeng Zhao Yuanyong Feng +3 位作者 Wei Li Shengbiao Wan Tao Jiang Wei Sha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4年第5期240-244,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the interstitial magnetic resonance (MR) lymphoid contrast agent Dextran-DTPA-Gd through the rabbit popliteal fossa lymph node metastas...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the interstitial magnetic resonance (MR) lymphoid contrast agent Dextran-DTPA-Gd through the rabbit popliteal fossa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thigh VX2 transplanted tumor injection to show targeting enhance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and lymphatics. Methods: VX2 tumor was transplanted to the right hind limb quadriceps of 12 healthy New Zealand rabbits and the left side as a contrast. Eight rabbits had homonymy poplite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fter 1 month through 3.0 GE MRI and they were later injected with lym phatic targeting contrast agent Dextran-DTPA-Gd 0.4 mL (3.96 x 10^-3 tool/L) through bilateral hindlimb toe web respectively. Enhanced MR images were obtained with interval 10 min, 15 min, 20 rain, 25 min, 30 rain, 35 min, 40 rain, 45 rain, 50 min, 55 min, 60 min, 2 h, 4 h, and 24 h. The signal intensities before and after enhancing were measured to calculate the enhanc- ing rates (E%) of popliteal lymph node and the popliteal lymph node 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s were drawn to ob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metastasis lymph nodes and lymphatics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val sides. Results: Ten minutes after injected into the rabbit's bilateral hindlimb toe web, we could see hind lymphatic and popliteal lymph nodes were strengthened significantly and evenly without blood vessels developing. The signal reached a peak after 35 rain with E% to 315%, which decreased to 205% after 4 h and would be undifferentiated with the surrounding tissues after 24 h. Sta- 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to popliteal lymph node enhancement rate. It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 long as P 〈 0.05. The tumor-side popliteal lymph node manifested as coarse and irregular shape, lymphatic vessels tortuous dilated and lymphatic chain incomplete as a result of tumor infection. Conclusion: Dextran-DTPA-Gd is specific to lymphoid tissue development. It can targeting display regional lymphatic drainage concretion and the morphology of normal and cancer cells metastasis lymph nodes rapi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MR) LYMPHOGRAPHY Dextran-DTPA-Gd rabbits vx2 tumor popliteal lymph nodes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及股动脉插管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光宇 滕皋军 +5 位作者 牛焕章 郭金和 卢勤 李国昭 余辉 陈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分别用瘤细胞悬液直视下注射法、直视下瘤块注入后用明胶海绵封堵穿刺通道法及直视下瘤块注入后局部压迫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 目的比较不同的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分别用瘤细胞悬液直视下注射法、直视下瘤块注入后用明胶海绵封堵穿刺通道法及直视下瘤块注入后局部压迫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结果60只实验兔中死亡2只,存活兔经剖腹探查证实肝脏种植成功54只(成功率93.1%,54/58);三组成瘤率分别为79%(15/19)、100%(19/19)、100%(20/20),前者成瘤多为多结节、分叶状,腹腔及全身转移多见,与后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后两者成瘤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多为孤立病灶且成瘤速度快,腹腔及远处转移少见。成瘤后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亦证实前述结果。所有实验兔处死前均经股动脉直视下Seldinger法置入4F导管鞘后引入导管行血管造影及其他介入操作,成功56例(成功率96.6%,56/58)。结论直视下注入瘤块后局部压迫法操作简便、成瘤率高,且多为孤立病灶,转移少见,更适合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实验要求。经股动脉置鞘后行介入操作方法可行,尤其适用于复杂的介入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肿瘤 放射学 介入性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的影像学表现和栓塞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牛焕章 滕皋军 +6 位作者 邓钢 陈晟 何仕诚 汪盛齐 卢勤 李国昭 陈龙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7-800,共4页
目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和介入栓塞技术。方法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建立兔肝癌模型。行DSA前,将种植成功的兔子进行CT、MR检查,不同剂量碘油栓塞术后CT复查并观察各组生存情况。结果经剖腹探查... 目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和介入栓塞技术。方法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建立兔肝癌模型。行DSA前,将种植成功的兔子进行CT、MR检查,不同剂量碘油栓塞术后CT复查并观察各组生存情况。结果经剖腹探查证实肝脏种植成功24只(成功率80%,24/30);肝种植两周后CT平扫肿瘤多呈等或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边缘环状强化;MRI上肿瘤实质部分T1WI与T2WI分别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和稍高信号,DWI上瘤灶呈明显高信号,境界清晰,坏死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影。DSA肝实质期可见肿瘤染色,栓塞时可见碘油在肿瘤部位充填、沉积,术后CT均能见瘤区有高密度碘油沉积,大部分为瘤周沉积。根据体重和超选择情况确定栓塞碘油剂量效果较好。结论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建立与复制成功率高。CT、MR和DSA有利于荷瘤兔的监测和筛选。暴露股动脉穿刺和用微导管超选择,可对肝脏荷瘤兔进行有效的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肿瘤 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与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超选择性肝左动脉插管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江雄鹰 罗荣光 +2 位作者 黄金华 苗碧建 王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 目的探讨开腹肝穿刺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以及经兔股动脉微导管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可行性及技术特点。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开腹以16G腰椎穿刺针将VX2瘤组织块种植到兔肝左内叶。2周后行螺旋CT扫描,然后在兔一侧腹股沟区行股动脉鞘管置入,在DSA引导下应用微导管行腹腔动脉造影,分析兔腹腔动脉主要分支走行及肝脏肿瘤的DSA表现,再行肝左动脉插管及肝癌相关实验研究。结果 经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40只实验兔肝肿瘤种植全部成功;股动脉鞘管置入的成功率为97.5%(39/40)。在此基础上腹腔动脉、胃肝动脉、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左动脉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9/39)、100%(39/39)、100%(39/39)、94.9%(37/39)、71.2%(28/39)。每只实验兔的X线透视时间为(6.9±3.0)min。结论开腹直视下经穿刺针瘤组织块注入法是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稳定、可靠的方法。经兔股动脉鞘管置入微导管肝动脉插管技术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兔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有效的解决了兔VX2肝癌动脉介入治疗时肝左动脉超选择性插管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vx2肿瘤 血管介入 动脉插管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动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量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希杰 全显跃 +1 位作者 许乙凯 盛娜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对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成瘤过程进行动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在肿瘤植入后第14、18、22、26天分别对4组共16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和4组共4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磁共振成像及DTI... 目的探讨对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成瘤过程进行动态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在肿瘤植入后第14、18、22、26天分别对4组共16只新西兰大白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和4组共4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磁共振成像及DTI;动态量化分析平均扩散系数(DCavg)、部分各向异性值(FA)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DCavg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FA呈先递减后递增趋势;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病理结果的多项分析中,瘤内凝固性坏死和纤维增生呈明显递增趋势。结论DTI的量化指标能够动态观测兔VX2种植型肝癌模型的部分生长特性;为DTI对肝脏病变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vx2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兔VX2肝转移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史博 李智岗 +4 位作者 李亚洲 王永中 平勇 吴勇超 郝晓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 探讨兔肝转移瘤模型血供来源及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于脾脏种植VX2肿瘤细胞悬液1 ml,浓度1×107/ml。瘤株接种后第14天作CT灌注扫描,第15天作DSA造影,分别观察肝转移瘤数目及大小,测定CT灌注... 目的 探讨兔肝转移瘤模型血供来源及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于脾脏种植VX2肿瘤细胞悬液1 ml,浓度1×107/ml。瘤株接种后第14天作CT灌注扫描,第15天作DSA造影,分别观察肝转移瘤数目及大小,测定CT灌注成像转移瘤中心区域、转移瘤边缘及瘤周正常肝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供血分数(HAF),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PVP);镜下观察转移瘤病理切片。结果 38只兔完成CT灌注扫描、DSA。CT发现6只兔有1个肝转移瘤,32只兔有多发肝转移瘤,大小为1.2-2.1 cm,以环形强化为主要特征;DSA显示1只兔有1个肝转移瘤,37只兔有多发肝转移瘤,大小为0.9-2.3 cm,以环形染色为主要特征。18只兔(47.37%)经DSA发现的肝转移瘤数明显多于CT,DSA发现而CT未发现的肝转移瘤大小为0.9-1.3 cm。DSA和CT分别显示37只兔(97.37%)和32只兔(84.21%)有多发肝转移瘤(P〈0.01)。CT灌注扫描显示肝转移瘤边缘及中心区域BV值及BF值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转移瘤边缘高于中心区域(P〈0.01);转移瘤边缘HAP值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PVP值低于瘤周正常肝组织(P〈0.01)。低倍镜下病理观察显示转移瘤中心为坏死组织和少量瘤细胞,坏死细胞排列松散,呈嗜碱性红染;外周为浓染的肿瘤细胞、结缔组织及炎性细胞,与正常组织边界欠清,可见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10×40倍镜下观察转移瘤中心坏死区为大量无核的坏死细胞,少量瘤细胞无胞质,仅可见浓染细胞核;外周为生长活跃的瘤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可见丰富血窦。结论 DSA检出较小肝转移瘤优于CT,肝转移瘤主要供血来源于肝动脉,肝转移瘤中心区域主要为坏死组织和少量瘤细胞,外周主要为生长活跃的瘤细胞和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如此病理结构决定了肝转移瘤CT增强扫描以环形强化为主要特征,DSA以环形染色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转移瘤模型 CT灌注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MR淋巴管造影显示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被引量:5
7
作者 谭红娜 彭卫军 +5 位作者 杨犇龙 刘海泉 顾雅佳 李瑞敏 赵广垠 沈茜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钆剂增强的MR淋巴管造影(MR-LG)用于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软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30只兔原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兔在肿瘤接种前后共行2次MR-LG检查(包括对比剂注射前的STIR序列扫描)。... 目的:探讨钆剂增强的MR淋巴管造影(MR-LG)用于VX2兔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X2肿瘤软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建立30只兔原位乳腺癌动物模型。实验兔在肿瘤接种前后共行2次MR-LG检查(包括对比剂注射前的STIR序列扫描)。图像3D重建后,淋巴管引流通路上距离原发肿瘤最近的淋巴结定义为SLN,且成像效果根据3D图像上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管显像分成良好和较差两个等级;记录STIR序列扫描和MR-LG显示的所有淋巴结,并与前哨淋巴结病理对照。结果:80%(24/30)的荷瘤兔完成第二次MR-LC检查,良好3D图像为79.2%(19/24)。在MR-LG图像上,淋巴结信噪比(SNR)均高于其引流淋巴管和同层肌肉(P值均<0.05),SLN与n-SLN、引流淋巴管与同层肌肉之间的SNR无统计学差异。MR-LG图像上可清晰显示SLN和n-SLN(共26枚)的17只荷瘤兔,其STIR图像上共有28枚淋巴结,且两者淋巴结的大小无明显差异(t=0.124,P=0.902);其SLNB检查获得32枚淋巴结(SLN 18枚,n-SLN 14枚),且淋巴结大小与MR-LG图像上和STIR序列扫描所显示的淋巴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钆剂增强MR-LG可较好地显像VX2兔乳腺癌S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淋巴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兔肺内VX2肿瘤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连君 程庆书 +7 位作者 刘锟 王云杰 王耀程 王道喜 张卫强 赵正源 齐海妮 杜铭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利用锚状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兔肺VX2肿瘤的病理改变、CT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X2肿瘤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在 36只新西兰白兔体内建立兔VX2肿瘤肺内移植模型。实验组 2 8只新西兰白兔给予射频治疗 ,其中 14只于...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利用锚状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兔肺VX2肿瘤的病理改变、CT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VX2肿瘤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在 36只新西兰白兔体内建立兔VX2肿瘤肺内移植模型。实验组 2 8只新西兰白兔给予射频治疗 ,其中 14只于治疗后不同时间处死 ,观察其病理改变 ,并与同期CT表现相比较 ;其余 14只待其自然死亡 ,计算存活时间。对照组 8只新西兰白兔 ,予假性治疗 ,待其自然死亡 ,计算存活时间。结果 肿瘤经射频治疗后发生凝固性坏死及细胞凋亡 ,消融灶周围肺组织发生严重炎症反应 ;CT表现为絮状阴影 ,并随炎症的消散而消失 ,但肿瘤阴影不再增大。实验组 2 1只兔肺内毁损区肿瘤细胞全部灭活 ,7只毁损区有残存活肿瘤细胞。治疗组动物的存活时间为 ( 38± 3.4)天 ,对照组存活时间为 ( 2 6± 2 .8)天 (P <0 .0 5 )。结论 射频消融技术可望成为治疗肺内肿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vx2肿瘤 病理改变 CT表现 疗效 肺肿瘤 10针锚状电极射频 局部热疗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的三种方法及其超声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孙一欣 程文 +5 位作者 王宽全 韩雪 李兆歆 刘钊 张丹丹 邵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812-2815,共4页
目的:比较三种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方法的效果差异,评价超声在监测兔VX2肝癌中的价值,探讨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最佳方法。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超声引导注入肿瘤组织块悬液;B组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种植肿瘤组织块;C组开腹... 目的:比较三种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方法的效果差异,评价超声在监测兔VX2肝癌中的价值,探讨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最佳方法。方法: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超声引导注入肿瘤组织块悬液;B组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种植肿瘤组织块;C组开腹手术瘤块种植法。分别于接种后第7、14、21和28天采用超声观测三组兔肝脏成瘤情况并记录,处死动物后取病理标本进行对照,比较不同方式肿瘤的生长特点。结果:超声观测下兔VX2肝癌多呈低或等回声结节,边界较清楚,血供较丰富,部分可见声晕。当肿块直径>1cm时,超声能准确地反映肿瘤生长情况,与病理检测结果一致。A组多为多结节散在分布,异位种植多;B组肿瘤多生长局限,多突出于肝表面被膜;C组肿瘤呈孤立结节,位于肝实质内。A、B、C三组接种成瘤率分别为:61.1%、44.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率:11.1%、61.1%、88.9%。异位种植率:55.6%、38.9%、0%。平均存活时间:A组(38.2±4.5)d、B组(37.5±3.6)d、C组(41.2±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方法均能制成肝癌模型,开腹手术瘤块种植法成功率高、模型性质稳定,是可推荐的建立兔肝癌模型的方法,超声检查是一种监测肝癌模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vx2肿瘤 超声 肿瘤模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槐耳清膏联合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癌肝功能、VEGF及MVD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建庄 郑传胜 +4 位作者 冯敢生 梁惠民 夏向文 赵辉 段旭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观察槐耳清膏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癌肝功能、VEGF及MVD的影响.方法:将36只MRI证实已成功接种VX2肝癌的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开腹经肝动脉穿刺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入0.2mL/kg体质量生理盐水;B... 目的:观察槐耳清膏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兔VX2肝癌肝功能、VEGF及MVD的影响.方法:将36只MRI证实已成功接种VX2肝癌的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开腹经肝动脉穿刺分别给予不同处理: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经肝动脉注入0.2mL/kg体质量生理盐水;B组为TACE组,经肝动脉注入超液态碘化油0.2mL/kg+丝裂霉素0.5mg/kg体质量乳剂;C组为TACE+槐耳清膏灌服组,TACE方法同B组,同时术后每天灌服槐耳清膏500mg/kg体质量.介入治疗前1d及治疗后3、7、14d抽血检测血清的ALT和AST.术后2wk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Ⅷ因子及VEGF的表达情况,对Ⅷ因子染色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进行MVD计数.结果:介入治疗前1d,3组动物ALT、AS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介入治疗后3和7d,3组动物ALT和AST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11,55.537,均P<0.05;F=8.565,6.401,均P<0.05),C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物MVD值和VEGF的表达强度以C组最低,B组最高,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P<0.05;χ2=7.247,P<0.05),C组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耳清膏可以改善动物TACE术后的肝功能,并可通过减少VEGF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清膏 肝癌 化疗栓塞 vx2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兔VX2肝癌MSCT评价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林 周翔平 +4 位作者 官泳松 李祖茂 郭兴 李肖 孙家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3-625,共3页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周和3周,应用Philips64层螺旋CT对实验兔进行CT平扫和增强双期扫描,CT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只兔均接种成功,在C...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周和3周,应用Philips64层螺旋CT对实验兔进行CT平扫和增强双期扫描,CT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只兔均接种成功,在CT平扫,瘤灶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瘤灶在肝动脉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病理学检查见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肝表面,部分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血窦多,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结论兔VX2肝癌病理表现呈结节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异型性明显;MSCT可以准确地监测其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模型 动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经介入后在兔VX2肝癌中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仕华 郑传胜 +3 位作者 冯敢生 梁惠民 周国锋 夏向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rAd-p53,1×1012VP/支)经介入在兔VX2肝癌中的表达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移植法建立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于移植术11d行MRI、CT检查.随机抽取27只移植成功的荷瘤兔...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rAd-p53,1×1012VP/支)经介入在兔VX2肝癌中的表达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移植法建立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于移植术11d行MRI、CT检查.随机抽取27只移植成功的荷瘤兔,平均分成3组:A组:经肝动脉单纯灌注rAd-p53(5×106VP);B组:rAd-p53(5×106VP)+超液态碘油(每只0.5mL)经肝动脉灌注;C组:瘤内rAd-p53(5×106VP)直接导入.所有荷瘤兔术中均行DSA.介入术后24、72h,6d分别处死实验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瘤周P53和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30只大白兔均经MRI及CT检查,证实有27只种瘤成功,成功率9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中P53和Bax蛋白均有表达,于72h达到最高峰,以C组表达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53:70.3%±3.4%vs62.4%±3.2%,65.4%±2.1%;Bax:43.7%±2.1%vs35.7%±1.3%,37.6%±2.4%,均P<0.05);C组对Bcl-2蛋白表达率最低,在72h达最低点,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12.0%±2.6%vs18.0%±4.3%,16.2%±3.1%,均P<0.05).结论:P53、Bax、Bcl-2蛋白在兔VX2肝癌模型中的表达呈现时间曲线关系;不同rAd-p53介入导入方式P53蛋白表达不同,以瘤内及瘤周直接注射方式表达最高,超液态碘油混合灌注及单纯肝动脉灌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癌模型 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兔VX2移植瘤模型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参数选择 被引量:3
13
作者 邵海波 徐克 +4 位作者 倪以成 戴旭 张健 陈峰 孙自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5,130,共5页
目的对兔VX2移植瘤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DCE)的成像参数进行筛选和优化。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制成VX2移植瘤模型,应用3.0 T MR对肿瘤进行DWI和DCE扫描,比较不同b值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强度比值(SIR)及表观... 目的对兔VX2移植瘤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及LAVA动态增强扫描(DCE)的成像参数进行筛选和优化。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制成VX2移植瘤模型,应用3.0 T MR对肿瘤进行DWI和DCE扫描,比较不同b值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号强度比值(SIR)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比值的差异。比较LAVA成像中各后处理参数的图像质量,选择合适的参数。结果 b值取500、800、1 000 s.mm-2时,随着b值增加,肿瘤/瘤周CNR显著下降(F=45.97,P<0.01),肿瘤/瘤周(F=12.02,P<0.01)、肿瘤周边/中心(F=20.52,P<0.01)的SIR显著上升。尽管各部位的ADC值随b值的增加而下降,但肿瘤/瘤周(F=0.845 6,P>0.05)、肿瘤周边/中心(F=2.744,P>0.05)的ADC比值随着b值而上升。DCE中MSI和PEI图像对比度较清晰,肿瘤各部位和瘤周组织的参数差异显著,MTE和TP图像对比度差,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进行兔VX2肿瘤的DWI成像时,选择b值为1 000 s.mm-2较为合适。在进行LAVA动态增强扫描时,宜选择MSI、PEI作为成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 动态增强
下载PDF
VX2活细胞数与兔肝癌模型成功率及成瘤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晓东 任军 +5 位作者 杨仁杰 任秀昀 王晓东 张宏志 朱林中 于东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接种不同数量的VX2瘤株活细胞的成瘤率、成瘤时间.方法制备VX2细胞匀浆,并计数活细胞浓度.将新西兰大兔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低细胞数组):活细胞数1×104 ;B组(中细胞数组):活细胞数为1×105;C组(多细胞数组): 活细... 目的探讨接种不同数量的VX2瘤株活细胞的成瘤率、成瘤时间.方法制备VX2细胞匀浆,并计数活细胞浓度.将新西兰大兔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低细胞数组):活细胞数1×104 ;B组(中细胞数组):活细胞数为1×105;C组(多细胞数组): 活细胞数1×106.分别于接种后5d、10d、14d、21d、28d做B超观察成瘤情况及瘤体的大小、形态、转移等情况.结果 A组:于接种后5d、10d、14d、21d、28d分别作腹部B超未见肝内肿瘤生长(0/10);B组:于接种后第10d(1/10)和第14d(8/10),B超显示肝内接种部位可见体积(0.53±0.02)cm3低回声区,有声晕,血供丰富;1只于接种后5d、10d、14d、21d、28d分别作腹部B超未见肝内肿瘤生长(1/10).平均成瘤时间为(13.5±0.18)天. 成瘤率为90%. C组:于接种后第5d(1/10)、第10d(9/10),B超显示肝内接种部位可见体积为(0.67±0.03)cm3低回声区,血供丰富,成瘤率为100%,平均成瘤时间为(9.5±1.33)天.A与B组及A与C组的成瘤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χ12=16.36,P1<0.05;χ22=20.0,P2<0.05), B与C组的成瘤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χ2=1.046,P>.0.05).B组与C组成瘤后体积及肿瘤生长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 VX2细胞株是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较好的瘤株,创建模型的成功率及成瘤时间与接种的活细胞数有关,接种活细胞数>1×105则其成瘤率可达90%~100%.VX2活细胞多比活细胞少的成瘤时间早,一般成瘤时间在9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 肝癌 模型 活瘤细胞数
下载PDF
兔后肢和肝脏接种VX2肿瘤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明辉 王晓东 +1 位作者 夏力丁 李继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接种VX2细胞株在兔后肢传代和肝实质肿瘤的效果差异。方法 152只新西兰白兔分成两组,供体组11只注射冰冻兔VX2细胞悬液,53只注射新鲜兔VX2细胞悬液。受体组36只兔用VX2肿瘤细胞悬液注射,52只肝实质移植小瘤粒。在肿瘤...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接种VX2细胞株在兔后肢传代和肝实质肿瘤的效果差异。方法 152只新西兰白兔分成两组,供体组11只注射冰冻兔VX2细胞悬液,53只注射新鲜兔VX2细胞悬液。受体组36只兔用VX2肿瘤细胞悬液注射,52只肝实质移植小瘤粒。在肿瘤生长方面的成功率和死亡率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通过CT、MRI影像和大体标本及病理分析证实,供体组经皮注射新鲜兔VX2细胞悬液成功率高于注射冰冻兔VX2细胞悬液得到的荷瘤兔。受体组外科方法在肝脏移植新鲜VX2瘤粒成模率高于肝脏注射新鲜兔VX2细胞悬液,显著降低了肺转移频率。结论兔后腿经皮注射新鲜兔VX2细胞悬液进行兔VX2细胞株传代和兔肝脏移植新鲜VX2肿瘤小瘤粒,能够成功建立改良移植性兔VX2肝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PET/CT及DWI-MRI早期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华铮 刘士远 +6 位作者 朱海云 杨春山 高欣 平照福 寿毅 华威 吴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DWI)-MRI和18F-FDG-PET/CT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效果的价值。方法 14只新西兰白兔双侧后肢接种VX2肉瘤建模,一侧后肢VX2肉瘤接受超声引导下RFA治疗(RFA组),对侧后肢不进行射频治疗(对照组)。RFA治疗后2 ...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DWI)-MRI和18F-FDG-PET/CT评估兔VX2肉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早期效果的价值。方法 14只新西兰白兔双侧后肢接种VX2肉瘤建模,一侧后肢VX2肉瘤接受超声引导下RFA治疗(RFA组),对侧后肢不进行射频治疗(对照组)。RFA治疗后2 d行DWI-MRI检查,治疗后3 d行PET/CT检查。分别计算肿瘤病灶和消融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标准摄取值(SUV)值。根据外科切除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金标准,分别对DWI-MRI、PET/CT及两者联合等3种方法评估RFA瘤灶行临床诊断一致性Kappa检验。结果 VX2肉瘤RFA前,DWI-MRI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T1加权像环状强化,PET/CT显示18F-FDG呈结节状或环状聚集;消融后DWI-MRI显示T1高信号,T2轻度高密度,T1加权像轻度强化,PET/CT显示18F-FDG浓聚程度减低。消融瘤灶ADC值为(1.52±0.24)×10-3mm2/s,明显高于未消融瘤灶(1.09±0.12)×10-3 mm2/s(P<0.05);SUV值为(0.60±0.30),明显低于未消融瘤灶(9.60±3.20)(P<0.05)。单独DWI-MRI与单独PET/CT评估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357和0.428,无显著性差别(P>0.05),DWIMRI联合PET/CT评估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86,与前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DWI-MRI显像ADC值和FDG-PET/CT显像SUV值是评估RFA治疗早期效果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指标。DWI-MRI与FDG-PET/CT诊断肿瘤病灶治疗效果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疗效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弥散加权像 vx2肿瘤 PET/CT 早期疗效
下载PDF
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对兔VX2肝肿瘤生长及血管新生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振纲 董胜利 +5 位作者 李高鹏 陈孝平 穆拉德 黄志勇 关键 胡道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28,334,共5页
目的观察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nHAP)经肝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生长、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新西兰白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兔上腹正中开腹,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固定,经肝... 目的观察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nHAP)经肝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生长、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新西兰白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兔上腹正中开腹,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固定,经肝动脉灌注给药,实验设生理盐水组(A组)、nHAP组(B组)、单纯碘油组(C组)、阿霉素碘油组(D组)及碘油nHAP组(E组)。治疗后1周及2周,采用CT检测并计算肿瘤的生长率,治疗后2周,病理观察肿瘤坏死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瘤区的MVD及VEGF表达强度。记录各组实验兔治疗后的存活期。结果治疗后1、2周,碘油nHAP组肿瘤体积及生长率明显小于其它各组(均P<0.05)。治疗后2周,碘油nHAP组肿瘤坏死率大于单纯碘油组及阿霉素碘油组(均P<0.05),分别为(80.8±12.5)%、(68.2±10.4)%、(75.3±11.6)%。单纯碘油组及阿霉素碘油组栓塞后,残余肿瘤区的MVD升高,两者分别为(33.6±7.3)和(34.9±7.7),高于生理盐水组的(22.6±6.5)(均P<0.05);两组的VEGF表达强度分别为(0.184±0.018)和(0.180±0.017),高于生理盐水组的(0.140±0.008)(均P<0.05);碘油nHAP组残余瘤区的MVD减低,VEGF表达减弱,两者分别为(16.5±3.6)和(0.104±0.003)。和其它组相比,碘油nHAP组治疗后兔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均P<0.05)。结论碘油nHAP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增加肿瘤的坏死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降低栓塞后残瘤VEGF表达,延长瘤兔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 肝肿瘤 家兔 vx2肿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VX2兔肝癌影像学模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悦 高剑波 +3 位作者 郭华 万娅敏 张瑞芳 潘元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VX2兔肝癌影像学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25只肝脏种植VX2移植瘤的新西兰大白兔于种植后第21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耳缘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及其周边正常肝组织动态超声...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VX2兔肝癌影像学模型的诊断价值.方法:25只肝脏种植VX2移植瘤的新西兰大白兔于种植后第21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耳缘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及其周边正常肝组织动态超声增强表现.结果:20只(80%)大白兔种植成功.在二维超声上,肿瘤为类圆形等回声肿块,周边可见声晕,部分中心可见低回声坏死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能探测到肿瘤周边或内部点、条状血流信号.注入造影剂后,动脉相见肿瘤周边血管呈"环状"、"树枝状"渐进性回声增强,而后门脉相随周边肝实质的强化而回声逐渐减弱,对比正常肝实质呈低回声,表现出典型的"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超声造影对于d≤3cm的小肝癌病灶检出率为90.6%,特异性96.2%,阳性预测值96.7%,阴性预测值86.7%,其中对于d<1cm的微小肝癌检出率为85.7%.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可提供肿瘤的动态血流信息,有助于微小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超声造影 vx2肝癌模型
下载PDF
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兔VX2肝癌模型制作的改进和CT评价 被引量:58
19
作者 邵国良 周康荣 +2 位作者 王建华 颜志平 刘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53-654,共2页
目的 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介入治疗学研究 ,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螺旋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 (80只 ) ,瘤种采用动物自身接种传代保存。取瘤块组织 (1~ 2mm3 大小 )接种肝脏左叶... 目的 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介入治疗学研究 ,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螺旋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 (80只 ) ,瘤种采用动物自身接种传代保存。取瘤块组织 (1~ 2mm3 大小 )接种肝脏左叶深部 ,于接种后 7、14天分别行CT平扫、动脉早期、门脉期扫描 ,少数动物于接种后 2 1天再次CT扫描。结果  72只 (90 % )动物接种成功。瘤灶以种植后 2周CT显示最清楚和典型 ,直径 1~ 2cm左右 ,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动脉早期明显强化 ,门脉期呈低密度 ,与周围肝组织分界较清楚。肝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富血供。而种植后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癌 介入放射学 实验研究 CT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兔肾VX2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全 黄金华 +5 位作者 顾仰葵 高飞 鹿连伟 罗荣光 张岩 陈林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2-976,共5页
背景与目的: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ablation,PEA)在肝癌、肺癌及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有关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肾脏实体肿瘤的实验及临床应用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CT引... 背景与目的: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percutaneous ethanol ablation,PEA)在肝癌、肺癌及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有关经皮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肾脏实体肿瘤的实验及临床应用仍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兔肾VX2肿瘤,探讨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肾脏肿瘤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5只已建立兔肾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治疗组15只和对照组10只。治疗组行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并测量碘油沉积区致密影最大截面面积,对照组不接受治疗。1周后取出两组兔荷瘤肾脏,测量两组肿瘤大小及治疗组肿瘤凝固坏死区最大截面面积。对比观察实验兔治疗后伤口有无感染及生活习性的改变。结果:25只兔共形成25个肾脏肿瘤,最大截面积为1.38~2.25cm2,平均(1.61±0.04)cm2,两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后,碘油沉积面积大小1.31~1.85cm2,平均(1.56±0.05)cm2;PEA治疗1周后,治疗组肿瘤大小1.35~1.85cm2,平均(1.58±0.03)cm2,对照组肿瘤大小1.67~2.17cm2,平均(1.94±0.03)cm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凝固坏死区面积大小1.27~1.78cm2,平均(1.54±0.04)cm2,与碘油沉积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区肿瘤组织呈嗜酸性改变及不规则片状凝固性坏死。治疗组动物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可有效灭活兔肾VX2肿瘤组织;CT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消融兔肾VX2肿瘤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消融 无水乙醇 肾脏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