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al model of wave transformation over radial sand ridge field on continental shelf of South Yellow Sea 被引量:2
1
作者 Yao-zhong YANG Wei-bing FENG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10年第1期36-46,共11页
According to a deformed mild-slope equation derived by Guang-wen Hong and an enhanced numerical method, a wave refraction-diffraction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takes tidal level change and the high-order bathy... According to a deformed mild-slope equation derived by Guang-wen Hong and an enhanced numerical method, a wave refraction-diffraction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takes tidal level change and the high-order bathymetry factor into account has been developed. The deformed mild-slope equation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restriction of wave length on calculation steps. Using the hard disk to record data during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the enhanced numerical method can save computer memory space to a certain extent, so that a large-scale sea area can be calculated with high-resolution grids. This model was applied to wave field integral calculation over a radial sand ridge field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some features of the wave field: (1) the wave-height contour lines are arc-shaped near the shore; (2) waves break many times when they propagate toward the shore; (3) wave field characteristics o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ides of Huangshayang are different; and (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ve distribution match the terrain featu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in the region of the radial sand ridge field suggests that it is a feasible way to analyze wave refraction-diffraction effects under natural sea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 transform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radial sand ridge field south yellow sea
下载PDF
Tidal current-induced formation——storm-induced change——tidal current-induced recovery——Interpretation of depositional dynamics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radial sand ridges on the Yellow Sea seafloor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长宽 张东生 +1 位作者 张君伦 王震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9年第1期1-12,共12页
The results of simulated tidal current field, wave field and storm-induced current field are employed to interpret the depositional dynamic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radial sand ridges on the Yellow ... The results of simulated tidal current field, wave field and storm-induced current field are employed to interpret the depositional dynamic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radial sand ridges on the Yellow Sea seafloor. The anticlockwise rotary tidal wave to the south of Shandong Peninsula meets the following progressive tidal wave from the South Yellow Sea, forming a radial current field outside Jianggang. This current field provides a necessary dynamic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and existence of the radial sand ridges on the Yellow Sea seafloor. The results of simulated 'old current field (holocene)' show that there existed a convergent-divergent tidal zone just outside the palaeo-Yangtze River estuary where a palaeo-underwater accumulation was develop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from wave models indicate that the wave impact on the topograph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water level and strong winds, is significant. The storm current induced by typhoons land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turning away to the sea can have an obvious influence, too, on the sand ridges. The depositional dynamic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evolution of the radial sand ridges on the Yellow Sea seafloor is ' tidal current-induced formation-storm-inducedchange-tidal current-induced recovery'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OSITIONAL dynamics radial sand ridgeS on the yellow sea seaFLOOR tidal current sand ridgeS south yellow sea STORM current field.
原文传递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South Yellow Sea since late MIS 3 被引量:10
3
作者 XIA Fei ZHANG Yongzhan +3 位作者 WANG Qiang YIN Yong Karl W. WEGMANN J. Paul LIU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883-914,共32页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since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3 (late MIS 3, i.e., ca. 39 cal ka BP) along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is presented based up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core 07SR01, new ...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since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3 (late MIS 3, i.e., ca. 39 cal ka BP) along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is presented based up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core 07SR01, new correlations between adjacent published cores, and shallow seismic profiles recovered in the Xiyang tidal channel and adjacent northern sea areas. Geomorphology, sedimentology, radiocarbon dating and seismic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are combined to confirm that environmental changes since late MIS 3 in the study area were controlled primarily by sea-level fluctuations, sediment discharge of paleo-rivers into the South Yellow Sea (SYS), and minor tectonic subsidence, all of which impacted the progression of regional geomorphic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Le., coastal barrier island freshwater lacustrine swamp, river floodplain, coastal marsh, tidal sand ridge, and tidal channel). This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 fifth-order sequence stratigraphy, comprised of the parasequence of the late stage of the last interstadial (Para-Sq2), including the highstand and forced regressive wedge system tracts (HST and FRWST), and the parasequence of the postglacial period (Para-Sql), including the transgressive and highstand system tracts (TST and HST). The tidal sand ridges likely began to develop during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as sea-level rise covered the middle Jiangsu coast at ca. 9.0 cal ka BP. These initially submerged tidal sand ridges were constantly migrating until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mouth to the northern Jiangsu coast during AD 1128 to 1855. The paleo-Xiyang tidal channel that was determined by the paleo-tidal current field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one, was in existence during the Holocene transgressive maxima and lasted until AD 1128. Following the capture of the Huaihe River in AD 1128 by the Yellow River, the paleo-Xiyang tidal channel was infilled with a large amount of river-derived sediments from AD 1128 to 1855, causing the emergence of some of the previously submerged tidal sand ridges. From AD 1855 to the present, the infilled paleo-Xiyang tidal channel has undergone scouring, resulting in its modern form. The modern Xiyang tidal channel continues to widen and deepen, due both to strong tidal current scouring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Isotope Stage 3 (MIS 3) south yellow sea middle Jiangsu coast tidal sand ridge tidal channe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radiocarbon dating seismic stratigraphy sequence stratigraphy
原文传递
Wave-induced flow and its influence on ridge erosion and channel deposition in Lanshayang channel of radial sand ridges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卓 张玮 +2 位作者 陆培东 安翔 陈可峰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6期882-893,共12页
Very limited modeling studies were available of the wave-induced current under the complex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Radial Sand Ridge area(SYSRSR). Partly it is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esti... Very limited modeling studies were available of the wave-induced current under the complex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Radial Sand Ridge area(SYSRSR). Partly it is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estima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waveinduced current in this area. In this study, a coupled 3-D storm-surge-wave model is built. In this model, the time-dependent varying Collins coefficient with the water level method(TCL) are used. The wave-flow environment in the Lanshayang Channel(LSYC) during the "Winnie" typhoon is successfully represented by this model. According to the modelling results, at a high water level(HWL), the wave-induced current similar to the long-shore current will emerge in the shallow area of the ridges, and has two different motion trends correlated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dges. The wave-induced current velocity could be as strong as 1 m/s, which is at the same magnitude as the tidal current. This result is verified by the bathymetric changes in the LSYC during the "Matsa" typhoon. Thus, the wave-induced current may be one of the driven force of the ridge erosion and channel deposition in the SYSRSR. These conclusions will help to further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ridge erosion and channel deposition in the SYSR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wave radiation stress wave-induced current south yellow sea Radial sand ridges ridges erosion and cha-nnel deposition
原文传递
冰消期海侵进程中南黄海潮流沙脊的演化模式 被引量:29
5
作者 杨子赓 王圣洁 +2 位作者 张光威 李绍全 刘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0,共10页
南黄海东侧底形资料、浅地层剖面和 YSDP- 10 2钻孔揭示了冰消期海侵初期的古潮流沙脊群 ;南黄海QC2孔上部岩心又揭示了全新世中期的埋藏古潮流沙脊群 ;842 2柱状岩心补充了若干现代南黄海沙脊群——苏北岸外辐射状沙脊群的特征。根据 1... 南黄海东侧底形资料、浅地层剖面和 YSDP- 10 2钻孔揭示了冰消期海侵初期的古潮流沙脊群 ;南黄海QC2孔上部岩心又揭示了全新世中期的埋藏古潮流沙脊群 ;842 2柱状岩心补充了若干现代南黄海沙脊群——苏北岸外辐射状沙脊群的特征。根据 1 4 C测年、ESR测年及突变事件的分析 ,获得了不同时期沙脊形成的年代标尺 ,并获得以下结论 :(1)沙脊沉积在层序地层中属上海侵体系域 (U TST) ,其发育与海平面密切相关 ,最佳发育深度在- 2 0~ - 30 m水深范围内 ,很少有超过 - 40 m者。南黄海沙脊群随着陆架海侵进程自东向西跃迁 ,沙脊群广泛发育预示海平面的相对稳定或小幅度波动期 ;海平面急剧上升期实现了沙脊群的跃迁。南黄海沙脊演化可划分为 3期 :早期 (约 12~ 9ka)是据新仙女木期 (YD)的海平面波动 ,以南黄海东侧古潮流沙脊群为代表 ;中期 (约 6 .3~4ka)包括了中全新世高温期气候突然衰退事件 (MHCR)的海平面波动 ,南黄海中部 QC2孔揭露的埋藏潮流沙脊是这一期的代表 ;晚期为 2 ka至今的海平面缓慢波动期 ,以现代苏北岸外辐射沙脊群为代表。 (2 )潮流沙脊沉积物特征反映了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早期沙脊处于强动力作用下 ,随着海侵范围扩大 ,形成沙脊的动力条件愈来愈弱。(3)南黄海、东海与北黄海沙脊发育与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消期 海侵进程 海平面变化 潮流沙脊 演化模式 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悬浮体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宋召军 黄海军 +2 位作者 杜廷芹 刘芳 倪金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5,共7页
对2003年春季(3—4月)和秋季(9月)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的悬浮体样品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有机无机组成、粒度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2003年春季研究区内悬浮体浓度要普遍高于秋季的悬浮体浓度。悬浮体浓度最高值区位于... 对2003年春季(3—4月)和秋季(9月)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的悬浮体样品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有机无机组成、粒度特征及其季节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2003年春季研究区内悬浮体浓度要普遍高于秋季的悬浮体浓度。悬浮体浓度最高值区位于长江口-老黄河口之间的近岸区。陆源物质为主的无机组分是悬浮体的主体成分,特别是在近岸浅水区和接近海底的底层水中尤为突出;(2)研究区海水中的悬浮体主要来源于辐射沙脊区(老黄河-长江复合三角洲)沉积物再悬浮;(3)悬浮体分布是风浪、潮流及沿岸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风浪和潮流是影响本区悬浮体分布的主要因素,巨大的风浪和强大的潮流造成辐射沙洲海底的沉积物再悬浮、搬运和再沉积,并在苏北沿岸流的作用下向沙洲外缘输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体 分布特征 辐射沙洲 南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潮流沙脊区表层沉积物重矿物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昆山 姜晓黎 +2 位作者 叶青 石学法 刘焱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共11页
对2008年采自南黄海苏北近岸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以南潮流沙脊区的301个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潮流沙脊区沉积物中重矿物具有以下3个显著的特点:重矿物含量高、矿物颗粒表面多有磨蚀且铁染较重、优势矿物含量分布在小区... 对2008年采自南黄海苏北近岸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以南潮流沙脊区的301个表层沉积物中重矿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潮流沙脊区沉积物中重矿物具有以下3个显著的特点:重矿物含量高、矿物颗粒表面多有磨蚀且铁染较重、优势矿物含量分布在小区域内具有跳跃性,这些特点凸显了研究区沉积环境的独特性,即水动力强、砂含量高、氧化程度高及沙脊区的水深变化快。沉积物中优势重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特征矿物为云母、赤铁矿和褐铁矿、钛铁矿和磁铁矿。矿物组合特征表明沉积物来源依然是控制沉积区重矿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即古黄河和古长江物质是潮流沙脊区沉积物组成的物质基础,未见有明显的其他来源物质输入。古黄河物质在潮流沙脊区全区都有分布,从北到南影响逐渐减弱,古长江物质从南到北主要影响到潮流沙脊区的中部,向北扩展不明显,稳定矿物特别是锆石的分布大致界定了长江物质的影响范围。矿物含量及分区表明,潮流沙脊区外部沉积物氧化、侵蚀程度重于其他分区,沉积物矿物组成与向海相邻区域沉积物组成趋于一致,是沙脊逐渐萎缩的表现。通过片状矿物和沉积物风化系数的变化推测,在潮流沙脊区中部存在一条从废黄河水下三角洲到长江口东北部的近似南北向的沉积物扩散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沙脊 沉积物 重矿物 物质来源 南黄海
下载PDF
MIS 3晚期以来江苏中部海岸的层序地层 被引量:15
8
作者 夏非 殷勇 +2 位作者 王强 张永战 刘敬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96-1712,共17页
通过对苏北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钻孔和地震剖面的地层沉积学、年代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再研究,以及区域钻孔再对比,本文确定该海域约从35kaBP(14C惯用年龄)开始经历了滨岸砂坝、淡水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沼泽、... 通过对苏北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钻孔和地震剖面的地层沉积学、年代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再研究,以及区域钻孔再对比,本文确定该海域约从35kaBP(14C惯用年龄)开始经历了滨岸砂坝、淡水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沼泽、潮流沙脊和潮流通道一系列的环境演变,主要受控于MIS3晚期以来的海平面旋回以及古河流入海沉积物供给,而构造沉降是相对次要的,由此形成了五级层序地层中的末次冰期晚间冰阶准层序和冰后期准层序,以及前者的高水位体系域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后者的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海域中潮流沙脊可能开始发育于冰后期海侵淹没本区(约9calkaBP)之后,但一直只是水下暗沙且处在不断调整之中,直到1128~1855AD间黄河夺淮从苏北入黄海,大量泥沙充填潮道,部分水下暗沙出露海面成为明沙。西洋潮流通道并非是晚全新世期间通过沙脊的蚀低而形成,而在全新世高海面前后就已具雏形并持续至1128AD,1128~1855AD和1855AD至今分别经历了充填淤浅与冲刷成型的过程,且今后具有进一步展宽刷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 3 南黄海 江苏中部海岸 潮流沙脊 西洋潮流通道 层序地层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地貌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可锋 郑金海 +3 位作者 陆培东 王艳红 张弛 王乃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42,共13页
江苏沿海辐射沙脊群在国内潮成沙体中较为罕见,有关辐射沙脊形成的动力机制已有定论,但对其形成时间和物质来源说法不一。运用长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数学模型复演了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岸外辐聚辐散的流场不依赖于局... 江苏沿海辐射沙脊群在国内潮成沙体中较为罕见,有关辐射沙脊形成的动力机制已有定论,但对其形成时间和物质来源说法不一。运用长时间尺度动力地貌过程数学模型复演了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岸外辐聚辐散的流场不依赖于局部海底地形而独立存在;不同初始地形下只要泥沙供给充足,经过150年左右潮流动力对地形不断塑造,辐射状"水道-沙脊"相间的地貌格局都能基本形成;辐射沙脊群是废黄河北归约150年后,随着废黄河水下三角洲不断被侵蚀,辐聚辐散的潮流对不同来源物质重新塑造的结果,是动力-泥沙-地形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脊群 废黄河三角洲 地貌模型 长时间尺度 南黄海
下载PDF
基于DEM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冲淤演变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敏钦 徐亮 黎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8-176,共9页
利用1968年(实测时间为1963-1968年)和1979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三丫子港至川腰港1:200000海图以及2006年大丰港及其附近1:50000海图资料,用Mapinfo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水深点和等深线数据,在Surfer8.0中进行Kriging插值,分别建立水下数... 利用1968年(实测时间为1963-1968年)和1979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三丫子港至川腰港1:200000海图以及2006年大丰港及其附近1:50000海图资料,用Mapinfo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水深点和等深线数据,在Surfer8.0中进行Kriging插值,分别建立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定量计算1968年至1979年三丫子港至川腰港的冲淤变化,以及西洋潮流通道1968年、1979年和2006年之间的冲淤变化。结果表明:①辐射沙脊群三丫子港至川腰港1968年至1979年全区处于冲淤动态平衡,冲刷量为8.98×109m3,淤积量为11.38×109m3。全区平均淤高13cm/a,年均淤积速率为1cm,其中以沿岸和东北部淤积为主,沙脊群中心枢纽部位冲淤变化较为频繁,外海大部分区域较为稳定。②西洋潮流通道1968年至1979年以冲刷为主,全区平均冲刷1.05m,年均冲刷速率为8.0cm/a;1979年至2006年仍以冲刷为主,全区平均冲刷1.59m,但年均冲刷速率小于1968年至1979年,为5.9c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 西洋潮流通道 冲淤变化 DEM
下载PDF
GIS与遥感支持下的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现代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海宇 王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65,共5页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是世界罕见的大型水下泥沙堆积体 ,具有独特的动力地貌组合。利用1988~1995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ERS1SAR影像及1979年编绘地形资料 ,综合应用GIS与遥感方法 ,对这一区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变化及演变趋势作出分...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是世界罕见的大型水下泥沙堆积体 ,具有独特的动力地貌组合。利用1988~1995年的LANDSATTM遥感影像、ERS1SAR影像及1979年编绘地形资料 ,综合应用GIS与遥感方法 ,对这一区域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变化及演变趋势作出分析 ,其基本演变特征与趋势表现为 :沙脊群枢纽地区处于不断的增长、扩张过程 ;南部区域堆积与侵蚀作用较弱 ,沿岸潮滩向海淤进 ;而北部区域变化较强烈 ,并继续脊槽相间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遥感 南黄海 辐射沙脊群 现代演变趋势
下载PDF
南黄海江苏岸外潮流沙脊远端沉积与演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春 刘健 +5 位作者 张军强 仇建东 刁少波 岳保静 孙丽莎 孔祥淮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共9页
SYS-0702孔位于南黄海江苏岸外潮流沙脊的远端(水深32m),其最顶部18.64m岩心对应于潮流沙脊沉积。根据对潮流沙脊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粒度分析、AMS 14 C测年资料和210 Pb测试分析,结合通过该孔位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了该远端沙脊... SYS-0702孔位于南黄海江苏岸外潮流沙脊的远端(水深32m),其最顶部18.64m岩心对应于潮流沙脊沉积。根据对潮流沙脊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粒度分析、AMS 14 C测年资料和210 Pb测试分析,结合通过该孔位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了该远端沙脊的沉积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老黄河从江苏入海(1128—1855年)对沙脊沉积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远端沙脊形成于约2.5cal.kaBP至今,其内部的反射层向东、东北方向倾斜而下超至沙脊的底界面上;沙脊内部的前积反射层倾角一般<0.2°,大多呈上凸形态,与底部的侵蚀界面相切;远端沙脊总体上显示从下至上逐渐变粗的反粒序,砂质沉积物中跃移组分达到80%以上,悬浮组分不到20%,分选性较好;在老黄河从苏北入海期间(1128—1855年),潮流沙脊远端的沉积速率较之前明显增加,即由0.28~0.77cm/a增加到1.10cm/a;在老黄河1855年再次改道入渤海后,沙脊远端的沉积速率明显下降,减少至0.23cm/a。根据以往的研究,长江古河口湾和苏北东台为辐射状潮流沙脊顶点的发育时间分别为8和6kaBP,至约2.5cal.kaBP潮流沙脊由这两处向海进积至SYS-0702孔位所在的远端沙脊,其直线平均进积速率分别为61.7m/a和65.9m/a;自2.5cal.kaBP以来沙脊远端向离岸方向进积的速率大为降低(约4m/a),可能与深水区潮流作用减弱、沉积物供应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沙脊 沉积特征 老黄河 南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悬浮泥沙的遥感反演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召军 黄海军 刘芳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85-1189,共5页
利用2003年实测的悬浮体样品和遥感反射率数据以及美国NOAA气象卫星AVHRR数据的可见光波段,进行了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悬浮泥沙的遥感反演研究。结果发现:悬沙浓度和实测遥感反射率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537,n=39),... 利用2003年实测的悬浮体样品和遥感反射率数据以及美国NOAA气象卫星AVHRR数据的可见光波段,进行了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悬浮泥沙的遥感反演研究。结果发现:悬沙浓度和实测遥感反射率之间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537,n=39),利用该关系式进行该区悬沙遥感反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遥感反演证明,研究区悬沙浓度值由高至低从沙洲中部向沙洲周围延伸;悬沙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秋季悬沙浓度值一般为春季的1/5;且秋季悬沙的平面扩散范围要小于春季的扩散范围。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海岸带泥沙实时监测和悬浮泥沙遥感定量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辐射沙洲 悬浮泥沙 遥感反演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洲区悬沙潮扩散规律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玉荣 常瑞芳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615-621,共7页
在对南黄海辐射沙洲区的潮汐、潮流特征作进一步探讨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了该区的悬沙潮扩散。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计算海域悬沙含量在一个半日潮过程中随潮流场的瞬时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地点悬沙含量与潮位、潮流的关系,总结了涨、... 在对南黄海辐射沙洲区的潮汐、潮流特征作进一步探讨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了该区的悬沙潮扩散。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计算海域悬沙含量在一个半日潮过程中随潮流场的瞬时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地点悬沙含量与潮位、潮流的关系,总结了涨、落潮平均含沙量的平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区的潮流场控制着悬沙的扩散、运移和分布,进而控制着海底地形的发育,尤其是辐射沙洲北大南小不对称格架的塑造与辐射沙洲根部的加积淤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辐射沙洲 潮流 悬沙潮扩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南黄海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祥淮 陆凯 +3 位作者 徐晓达 杨慧良 张勇 尚鲁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31,共11页
利用多年来大量的实际调查资料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南黄海海底地形进行了分区研究,经过地貌分析、地貌单元识别,划分了地貌类型,并探讨了地形地貌的成因。结果表明,南黄海海底地形可以划分为6个地形单元,西部自北向南分别为山东半... 利用多年来大量的实际调查资料并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南黄海海底地形进行了分区研究,经过地貌分析、地貌单元识别,划分了地貌类型,并探讨了地形地貌的成因。结果表明,南黄海海底地形可以划分为6个地形单元,西部自北向南分别为山东半岛东部水下泥楔地形区、海州湾缓倾斜地形区和苏北岸外舌状地形区;中部纵列的两个地形区分别为平坦的浅海平原地形区和低洼的黄海槽地形区;东部为坡度较大的斜坡-沟槽地形区。海底总体地势由西、北、东三面向中部和东南方向缓慢倾斜,西部坡度比较平缓,东部相对较陡。地貌类型中规模较大的三级地貌有11种,黄海槽谷中心线以西以堆积、侵蚀-堆积地貌为主,以东以构造-堆积地貌为主;南黄海现代海底地形地貌的发育,主要受区域构造、海平面升降变化、海洋水动力和物源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地貌 潮流沙脊 黄海槽 南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波浪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耀中 冯卫兵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7-461,共5页
为了探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波浪场特征,以指导这一海域的港口建设,采用波浪折射绕射数学模型模拟了该海域的波浪场.不同工况波浪场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海域波浪传播具有如下特征:(a)等波高线环绕辐射沙脊群顶点港呈弧形分布;(b)波浪多次... 为了探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波浪场特征,以指导这一海域的港口建设,采用波浪折射绕射数学模型模拟了该海域的波浪场.不同工况波浪场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海域波浪传播具有如下特征:(a)等波高线环绕辐射沙脊群顶点港呈弧形分布;(b)波浪多次破碎;(c)不同方向入射波所形成的辐聚带,位置不尽相同;(d)入射波周期对波浪场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传播变形 数学模型 辐射沙脊群 南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悬沙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耀中 冯卫兵 《水道港口》 2010年第3期157-163,共7页
为了探明南黄海海域悬沙场的特征,以指导港口建设,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将平面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天气图和水文测验数据联系起来,构建了平面二维悬浮泥沙模型。首先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求出实测含沙量与水动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再把潮流模型和... 为了探明南黄海海域悬沙场的特征,以指导港口建设,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将平面二维潮流数值模型、天气图和水文测验数据联系起来,构建了平面二维悬浮泥沙模型。首先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求出实测含沙量与水动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再把潮流模型和风场计算值代入此关系式,最后求出该海域含沙量平面分布。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波浪掀沙和水流输沙是整个海域宏观水动力特征;西洋潮流水道处于冲刷状态,有利于深槽的维持;含沙量等值线与等水深线形状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 人工神经网络 辐射沙脊群 南黄海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氮磷的季节变化及潜在性富营养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慧 万夕和 +5 位作者 王李宝 凌云 沈辉 高继先 刘培廷 张朝晖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2期75-80,共6页
根据2011年5、8、10月以及2012年2月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4个航次海水水质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水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利用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无机氮年平均浓度为0.476 mg·L^(–1),春季最... 根据2011年5、8、10月以及2012年2月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4个航次海水水质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水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利用潜在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评价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无机氮年平均浓度为0.476 mg·L^(–1),春季最高,平均为0.636 mg·L^(–1)。4个季节中溶解无机氮以硝态氮(NO_3—N)为主要存在形式,占年平均含量的76.6%,其中以春季比例为最高,氨氮(NH_4—N)占无机氮年平均含量的23.3%,亚硝氮(NO_2—N)含量较低,全年基本未检出。磷酸盐的年平均浓度为0.164 mg·L^(–1),季节变化呈现春季至冬季递增的分布特征。氮和磷的空间分布基本符合由陆向海逐渐降低的趋势。本海域春季和夏季属于中度营养水平,秋季和冬季属于氮限制中度营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辐射沙脊群 潜在性富营养化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洲主要潮沟的变迁 被引量:20
19
作者 黄海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利用1966年和1977年海图、1995年和2000年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结合1980年以来的陆地卫星影像和2000年的岸滩实测剖面资料对南黄海辐射沙洲区主要潮沟的位置进行了解译与分析,得出上述4个时期研究区内主要潮沟深泓线位置图。对不同时期潮... 利用1966年和1977年海图、1995年和2000年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结合1980年以来的陆地卫星影像和2000年的岸滩实测剖面资料对南黄海辐射沙洲区主要潮沟的位置进行了解译与分析,得出上述4个时期研究区内主要潮沟深泓线位置图。对不同时期潮沟深泓线位置图进行几何校准与叠加,对比潮沟深泓线的迁移。结果表明:潮沟具有往返周期性摆动的特点,短期摆动速度明显快于长期摆动,主沟槽最大变动速度达127m/a,而支沟槽变动速度更大。潮沟摆动与沙洲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两者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辐射沙洲目前处于破碎、萎缩阶段,除沙洲中心及陆岸岸滩仍有淤积外,大部分沙洲处于侵蚀状况,同时沙洲有整体向陆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潮沟深泓线 SAR影像 配准与叠加 南黄海
下载PDF
江苏中部海岸西洋潮流通道区域晚更新世古地貌与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辉 夏非 +2 位作者 张永战 高抒 李家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4-142,共9页
南黄海曾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输送的陆源沉积物重要的汇,其沉积记录含有河流演化的丰富信息。江苏海岸中部、南黄海西侧、辐射沙脊群西北的西洋潮流通道及其邻区受到古黄河与古长江的交互影响,其古地貌与沉积地层等研究尚显不足。利用... 南黄海曾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输送的陆源沉积物重要的汇,其沉积记录含有河流演化的丰富信息。江苏海岸中部、南黄海西侧、辐射沙脊群西北的西洋潮流通道及其邻区受到古黄河与古长江的交互影响,其古地貌与沉积地层等研究尚显不足。利用该区多次采集获得的长约380 km的浅层地震剖面数据,结合钻孔资料,分析了西洋浅部地震层序,探讨了其沉积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洋潮流通道区域在平均海面以下33~49 m处,存在一个强振幅、中频率、高连续性的区域性反射界面,与对比钻孔中滨岸沼泽沉积的顶面相对应,代表一个不整合的古地貌面;该界面深度的空间插值结果反演的古地貌面与下伏的沟槽状切割-充填反射结构,揭示了数条沿NE方向延伸的古水道,并集中分布于古地貌面北部相对低洼的区域,为南黄海内陆架晚更新世某古水系的一部分;该古地貌面系末次冰消期的海侵冲刷面,其上覆是全新世滨浅海沉积,下伏是晚更新世末期的洪泛平原或滨岸沼泽或充填下切古河道或古潮道等沉积。对该区域性反射界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弄清南黄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体系演化历史,提升对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层 古地貌 古水系 晚更新世 辐射沙脊群 南黄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