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群时代中心城市的影响腹地界定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成新 郝兆印 +1 位作者 姚士谋 丁庆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2,共5页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群快速发展时期,而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济南市为例,通过构建多指标体系,在测算城市中心性强度值的基础上,利用扩展断裂点模型在GIS软件支持下勾勒济南在区外、区内两个层次...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群快速发展时期,而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济南市为例,通过构建多指标体系,在测算城市中心性强度值的基础上,利用扩展断裂点模型在GIS软件支持下勾勒济南在区外、区内两个层次的影响腹地范围。研究表明:受不同城市作用力影响,济南在区外城市间的影响腹地范围基本吻合山东省西部行政边界,与当前济南都市圈的范围基本一致;而区内腹地范围明显大于济南行政区划,形成了中心城市的高地效应。结合研究成果,对济南城市发展提出诸如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都市圈建设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影响腹地 济南
下载PDF
中心城市与外围区域空间发展中的“理性”与“异化”——上海周边地区“接轨上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晨 赵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2-50,共9页
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讨论和辨析中心城市与外围区域空间发展中的"理性"与"异化"现象。回顾上海周边地区"接轨上海"的空间发展现象的相关政策导向和空间演进过程,从市场和政府两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 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讨论和辨析中心城市与外围区域空间发展中的"理性"与"异化"现象。回顾上海周边地区"接轨上海"的空间发展现象的相关政策导向和空间演进过程,从市场和政府两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沪宁轴"沿线城市的"上海指向区域"的配置效率较高,应"理性"地施以组织和引导发展。但这类城际间"接轨发展"应主要是一种发展理念,即要重视宏观的区位价值和体制机制接轨,而不要"异化"为仅是沿中心城市行政区边界的微观空间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与外围 接轨上海 理性发展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垦区中心城市选择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欣 张平宇 李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1-686,共6页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垦区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的连片农垦区和第三大区际商品粮供应基地。近年来,随着这一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科学的选择和建设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该区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课题...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垦区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的连片农垦区和第三大区际商品粮供应基地。近年来,随着这一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科学的选择和建设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为该区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紧迫任务和现实课题。基于此,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来计算县级单位与农场间的空间联系强度,界定出各县级单位的腹地范围,明确三江平原垦区的中心城市;以各农垦分局为研究单元,研究各农垦分局的碎化程度;通过明确县级单位拥有农场腹地数目,确定各农垦分局的中心城市;结果发现建三江、虎林、富锦、友谊和密山等宜作为三江平原垦区的中心城市;提出通过壮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推动场县共建和深化对外合作等措施来推动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心城市 腹地划分 农垦区 三江平原
下载PDF
一小时经济圈尺度的中心城市与腹地关系测度研究——以东北地区四大核心城市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贺贺 杨青山 +1 位作者 胡海峰 陈金英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4期462-466,共5页
以东北地区四大核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为对象,利用城市流强度和经济联系隶属度模型测度中心城市与腹地关系。结果显示,沈阳一小时经济圈显现出空间极化—扩散的发展过程,中心城市与紧密腹地高度极化,一体化趋势明显;大连、哈尔滨一小时... 以东北地区四大核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为对象,利用城市流强度和经济联系隶属度模型测度中心城市与腹地关系。结果显示,沈阳一小时经济圈显现出空间极化—扩散的发展过程,中心城市与紧密腹地高度极化,一体化趋势明显;大连、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内中心城市仍然以空间极化为主,对腹地发展仍然具有剥夺作用;长春以空间极化为主,部分具有技术外部性的行业呈现选择性扩散,中心城市对腹地"借用规模"经济效应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小时经济圈 中心城市与腹地关系 借用规模 空间结构关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关系的四种类型--基于广州与周边城市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焕峰 刘心怡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9,共7页
本文在测度广州辐射腹地范围、广州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并进行空间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空间结构,即中心—外围关系,广州与省内周边城市主要有四类区域经济关系:广州—深圳是中心交互型... 本文在测度广州辐射腹地范围、广州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并进行空间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空间结构,即中心—外围关系,广州与省内周边城市主要有四类区域经济关系:广州—深圳是中心交互型;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是邻域渗透型;广州——汕头、湛江、韶关是次中心转移型;广州—其他城市是中心与边缘扩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发展力 中心城市辐射腹地 区域经济关系
下载PDF
建设银川都市圈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汪一鸣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本文提出“大银川”的新概念———银川都市圈 ,并以全球背景、国家方针为依据 ,论述了建设银川都市圈的指导思想和关键问题 ,提出了都市圈发展的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 都市圈 中心城市 腹地区域 协调机制
下载PDF
广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与经济腹地拓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继东 胡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43-49,共7页
随着地缘经济时代的来临,大都会带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及世界各国高科技产业、外贸、信息与金融创新之源,在经济范围城市已成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代言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广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构建与整合中应成为... 随着地缘经济时代的来临,大都会带已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新趋势及世界各国高科技产业、外贸、信息与金融创新之源,在经济范围城市已成为一国或地区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代言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广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区构建与整合中应成为其龙头地位。为此,应从开拓西江流域、建立粤闽赣经济协作区、"红三角经济区"以及加快粤西发展几个方面,拓展广州都市区的经济腹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会带 广州都市区 中心城市 经济腹地
下载PDF
广州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及拓展战略腹地的构想 被引量:5
8
作者 左正 《城市观察》 2009年第2期33-48,共16页
本文对广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要有能影响全国的综合实力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即腹地资源。后者恰是广州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作用存在的"软肋"。文章提出借广州"国家中心城市"... 本文对广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要有能影响全国的综合实力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即腹地资源。后者恰是广州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作用存在的"软肋"。文章提出借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契机,深化广州与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拓展八大战略腹地,把广州"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国家中心城市 泛珠三角 战略腹地
下载PDF
山西省区域中心城市势力圈与行政区域的叠合分析
9
作者 万炜 贾文毓 张爱国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3年第2期40-46,共7页
城市势力圈的划分是城市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势力圈代表了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分布力度,划分出中心城市的势力圈,便可直观地了解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内城市体系分布格局,进而影响区域的开发顺序。通过主成分分析... 城市势力圈的划分是城市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势力圈代表了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分布力度,划分出中心城市的势力圈,便可直观地了解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区域内城市体系分布格局,进而影响区域的开发顺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山西省各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规模值,以场强公式与断裂点公式确定各中心城市的强影响与弱影响势力圈半径,再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借助GIS划分各城市势力圈的具体范围并与其行政范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山西省区域中心城市强影响势力圈与其行政范围差异较大,形成以太原为单核心式的势力圈空间结构,各中心城市呈现非均衡状态;山西省区域中心城市势力圈的形成有它特有的规律;通过势力圈与行政区域的叠合分析,得到各城市的势力圈构成和势力圈的跨市域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可为山西省城市规划、经济区划、行政区划调整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中心城市 势力圈 叠合分析 中心地理论 山西省
下载PDF
冀中腹地“城市链+城市团”格局发展构想
10
作者 孟祥林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1-40,共10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雄安新区的设立,为京津冀城市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搭建起了新的平台.在此过程中除了要强调京津石三角形、京津保三角形以及京津雄安三角形外,也还要在冀中腹地内构建更多的城市链以及城镇团,并且要强化发展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雄安新区的设立,为京津冀城市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搭建起了新的平台.在此过程中除了要强调京津石三角形、京津保三角形以及京津雄安三角形外,也还要在冀中腹地内构建更多的城市链以及城镇团,并且要强化发展节点中心地,充分利用发展基础较好的县级中心地整合腹地内的乡镇中心地,合理确定城市链、中心地等的发展秩序,并且将一些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构建起片区,使得中心地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冀中腹地路网通达性程度更高.冀中腹地内的片区包括宁安片区、定安片区、辛州片区等.宁安片区位于东西向的“石家庄市—沧州市”城市链与南北向的“雄安新区—衡水市”城市链的交汇处,处于保定市、雄安新区、沧州市、衡水市、石家庄市等中心地中间,在构建石家庄第三极过程中扮演着节点角色,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衡水市也会成为将冀中与冀南整合在一起的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腹地 城市体系 城市链 城市团 宁安片区 区域经济学
下载PDF
中国欠发达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的选择与区域带动效应——以豫皖省际边缘区为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韩玉刚 叶雷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7-1140,共14页
中国省际边缘区由于边缘性区位条件、增长核心缺乏、发展政策缺位等因素综合影响,相对省域核心区而言一般较为落后。豫皖省际边缘区是中国较为典型的"弱弱型"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实力弱小、相互联系有限、空间经济结构松散,... 中国省际边缘区由于边缘性区位条件、增长核心缺乏、发展政策缺位等因素综合影响,相对省域核心区而言一般较为落后。豫皖省际边缘区是中国较为典型的"弱弱型"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实力弱小、相互联系有限、空间经济结构松散,急需遴选核心城市,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以推进豫皖省际边缘区的快速发展。基于此种思考,从城市规模、商业服务、公共服务、交通通讯4个维度构建了城市中心性评价模型,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测度豫皖省际边缘区城市中心性,利用场强模型和GIS技术划分城市腹地。结果表明:在豫皖省际边缘区城市中,阜阳市中心性得分总分最高,在城市规模和交通通讯方面得分领先于其他城市,具有建设成豫皖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的内部基础;阜阳市的腹地面积最大,直接腹地跨越了阜阳市市域、豫皖省界的范围,触及豫皖省际边缘区的所有城市,具有建设成为豫皖省际边缘区核心城市的外部环境。最后结合阜阳市内外发展条件,从跨界空间整合、内外交通组织、产业联动协同、经济社会示范4个方面,分析了其对豫皖省际边缘区的区域带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城市 城市中心性 城市腹地 豫皖省际边缘区 阜阳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