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CONTACT-IMPACT AT RAIL JOINT 被引量:11
1
作者 Wen ZefengJin XuesongZhang WeihuaNational Traction Power Laboratory,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0031,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11-416,共6页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code ANSYS/LS-DYNA, a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odelwith an elastic-linear-kinematic-hardening plastic materia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elastic-plastic stresses in the railhead in the impact pr...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code ANSYS/LS-DYNA, a dynamic finite element modelwith an elastic-linear-kinematic-hardening plastic materia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elastic-plastic stresses in the railhead in the impact process of wheel and rail occurring at thegap of rail joint.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astic support condition of the rails, whichis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heel/track rolling contact. In the analysis the influencesof axle load, yield stress and tangent modulus of rail material on the stresses and strains are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and strains in the jointed railhead are given.It is found that the axle load, yield stress and tangent modulus of rail material greatly affect thestresses and strains in the railhead during impacting. The study provides a reliable method anduseful datum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fatigue and wear of railhead and improving the rail jointm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EL/rail rail joint ELASTIC-PLASTIC Contact-impact Finite elementmethod
下载PDF
Comparison study on measurement of rail weld joint between inertial reference method and multi-point chord reference method
2
作者 Yifan Shi Yuan Wang +1 位作者 Xiaozhou Liu Ping Wang 《Railway Sciences》 2024年第1期69-83,共15页
Purpose – Straightness measurement of rail weld joint is of essential importance to railway maintenance. Dueto the lack of efficient measurement equipment, there has been limited in-depth research on rail weld joint ... Purpose – Straightness measurement of rail weld joint is of essential importance to railway maintenance. Dueto the lack of efficient measurement equipment, there has been limited in-depth research on rail weld joint with a5-m wavelength range, leaving a significant knowledge gap in this field.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used the well-established inertial referencemethod (IR-method), and the state-of-the-art multi-point chord reference method (MCR-method). Two methodshave been applied in different types of rail straightness measurement trollies, respectively. These instrumentswere tested in a high-speed rail section within a certain region of China. The test results were ultimatelyvalidated through using traditional straightedge and feeler gauge methods as reference data to evaluate the railweld joint straightness within the 5-m wavelength range.Findings – The research reveals that IR-method and MCR-method produce reasonably similar measurementresults for wavelengths below 1 m. However, MCR-method outperforms IR-method in terms of accuracy forwavelengths exceeding 3 m. Furthermore, it was observed that IR-method, while operating at a slower speed,carries the risk of derailing and is incapable of detecting rail weld joints and low joints within the track.Originality/value – The research compare two methods’ measurement effects in a longer wavelength rangeand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of MCR-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 weld joint Inertial reference method Short-wavelength irregularities Multi-point chord reference method 5-m wavelength range
下载PDF
Mechanical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Continuous Welded Rail on kilometer-span suspension bridge for high-speed railway
3
作者 Xiaopei Cai Wanli Liu +2 位作者 Liang Gao Yonghua Su Jingfan Yang 《High-Speed Railway》 2023年第2期97-109,共13页
The complex bridge-track interaction between kilometer-span bridges and continuous Welded Rail(CWR)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WR designing.Taking a suspension bridge with laying CWR as a case,the mechanical propertie... The complex bridge-track interaction between kilometer-span bridges and continuous Welded Rail(CWR)brings great challenges to CWR designing.Taking a suspension bridge with laying CWR as a case,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WR on the bridge are analyzed to reveal the sensitive areas of the track,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CWR and track structures on the beam ends are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directional Rail Expansion Joints(REJ)need to be installed on the beam end of the kilometer-span bridge to reduce rail longitudinal force.Due to the bridge characteristics,there is no CWR fixed area on the kilometer-span bridge,and rail longitudinal force on the main span caused by bending loads needs to be concerned.The deformation of track on the beam end is complex,which is the weak area on the kilometer bridge,the large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stock rail of REJ and the main beam can cause poor stability of ballast bed on beam end,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s need to be laid on the sides of stock rail on the main beam to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ballast and fasteners on the beam end.To improve the driving safety and comfort of beam end,the Sleeper-Supporting Apparatus(SSA)should be specially designed to ensure the uniform transition of track on beam ends.Temperature and wind load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rack regularity on the kilometer span bridge,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rains and bridges under those loads needs to be attended 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lometer-span suspension bridge Continuous welded rail rail expansion joint Statics mechanical properties Sleeper-supporting apparatus Dynamic response
下载PDF
术中滑轨CT辅助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盛斌 王奕威 +4 位作者 王愉思 刘德龙 杨瞻宇 关蕊 刘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38-444,共7页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4.98±7.33)岁;仅在C形臂透视下行内固定治疗37例为C形臂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4.37±10.82)岁。合并有前环骨折患者42例,均采用经皮髂前下棘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或耻骨上支螺钉固定骨盆前环。术后比较两组随访时间、置钉时间、并发症。比较两组Matta复位评价、Majeed疗效评价、CT分级及二次手术翻修率。结果:CT组置钉时间(32.63±7.33) min,短于C形臂组(52.95±10.64) min(t=-9.739,P<0.05)。CT组随访时间(11.97±1.86)个月,C形臂组(12.03±1.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05)。CT组Matta复位评价结果(Z=2.79,P<0.05)、Majeed疗效评价结果(Z=2.79,P<0.05)、CT分级(Z=2.83,P<0.05)均优于C形臂组。CT组二次手术翻修率低于C形臂组(χ~2=5.641,P<0.05)。结论: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辅助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手术与传统C形臂透视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准确度及安全性高、术后二次翻修率显著下降等特点,是重建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轨CT 经皮骶髂关节螺钉 骨盆后环损伤 术中透视 微创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创新实践
5
作者 毕湘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盾构隧道是柔性结构,具有多缝特征。受施工初始质量缺陷、周围载荷变异、外部环境恶化以及管养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易出现结构变形超限、渗漏超标以及耐久性劣化等问题,仅依靠运营期加固和整治无法彻底解决。且随着线网规模的扩大,... [目的]盾构隧道是柔性结构,具有多缝特征。受施工初始质量缺陷、周围载荷变异、外部环境恶化以及管养不到位等因素影响,易出现结构变形超限、渗漏超标以及耐久性劣化等问题,仅依靠运营期加固和整治无法彻底解决。且随着线网规模的扩大,维修成本和夜间天窗时间资源的代价也会急剧增加,最终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全网的运维效率和质量。因此需研究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方法]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的主要病害及影响盾构隧道结构安全的主要因素;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以及确保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创新实践。[结果及结论]上海轨道交通采取的提升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包括优化扩大盾构隧道内径、采用错缝拼装方式、提升接缝密封防水设计,确保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的创新实践包括采用预埋承插式管片新型盾构隧道结构、采用推拼同步智能盾构装备及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从源头把握盾构隧道结构本质安全,通过优化隧道结构设计、创新拼装技术以及采用智能化装备,在建设阶段提升盾构隧道的成型质量、减少结构初始缺陷,能够降低运营期盾构隧道结构发生病害的可能性,可为隧道的长期运营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错缝拼装 智能装备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MGB滑轨摩擦系数试验研究
6
作者 韩涛 刑长利 +2 位作者 何平 吕迎雪 朱岭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采用了水下推出式对接方式,推出过程中采用MGB滑轨作为底部滑行系统,为分析结构受力,建立了与施工现场荷载相同的试验结构,研究了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MGB滑轨与防腐涂层在不同施工荷载和润滑状态下的摩擦...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采用了水下推出式对接方式,推出过程中采用MGB滑轨作为底部滑行系统,为分析结构受力,建立了与施工现场荷载相同的试验结构,研究了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MGB滑轨与防腐涂层在不同施工荷载和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系数,并与厂家提供的摩擦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MGB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减小,干摩擦情况下的静摩擦系数范围为0.181~0.266,滑动摩擦系数范围为0.150~0.226,在水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小于干摩擦,摩擦系数与接触界面有关,工程中建议根据实际荷载和摩擦界面情况对摩擦系数进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中通道 最终接头 摩擦系数 MGB 滑轨
下载PDF
钢轨打磨车专用EHA非线性反演控制
7
作者 王海波 何欢 +1 位作者 邹怀静 聂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9-2448,共10页
为提高钢轨打磨车打磨钢轨的平顺性及稳定性,提出以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代替传统液压作动系统作为钢轨打磨车的专用执行器,考虑柱塞泵的总效率波动和液压缸动静摩擦差异大2个非线性因素,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建立EHA的MATLAB、AMESim联... 为提高钢轨打磨车打磨钢轨的平顺性及稳定性,提出以电动静液作动器(EHA)代替传统液压作动系统作为钢轨打磨车的专用执行器,考虑柱塞泵的总效率波动和液压缸动静摩擦差异大2个非线性因素,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建立EHA的MATLAB、AMESim联合仿真模型,对PID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反演控制进行控制策略对比研究,仿真分析验证反演控制在响应快速性及稳定性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搭建四象限平台对EHA进行反演控制负载试验,结果表明:其位移控制精度达0.21 mm,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车 电动静液作动器 非线性因素 联合仿真 反演控制
下载PDF
基于3m波长地铁钢轨焊缝接头不平顺的轮轨响应分析
8
作者 徐舟 从建力 +2 位作者 赵铭洋 王平 陈嵘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67,共9页
相对于1 m弦测值的焊缝接头动力学评估与管理,基于3 m波长范围的焊缝接头不平顺轮轨响应分析对其服役状态评估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模型;然后,借助基于一弦N点弦测法研制的... 相对于1 m弦测值的焊缝接头动力学评估与管理,基于3 m波长范围的焊缝接头不平顺轮轨响应分析对其服役状态评估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模型;然后,借助基于一弦N点弦测法研制的钢轨短波不平顺测量小车,对地铁线路焊缝接头不平顺进行精确测量,并根据传统弦测理论得到1 m弦测值;接着,将实测3 m波长焊缝接头不平顺和1 m弦测值作为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模型的不平顺激励输入,对比3 m波长焊缝接头不平顺和1 m弦测值激扰下的轮轨响应;最后,研究了车速和焊缝位置对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1 m弦测值激扰下的轮轨动力响应结果,3 m波长焊缝接头不平顺激扰下的轮轨力幅值变化不明显,轮重减载率幅值增大11.52%,钢轨加速度幅值增大54.05%,轮对振动加速度幅值增大37.67%;车速提高会导致轮轨力和轮重减载率幅值增大;焊缝中心与轨枕间的距离增加,轮轨力幅值先增加后减小,当焊缝中心距离轨枕0.1 m时,轮轨力幅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3m波长焊缝 钢轨焊缝接头 短波不平顺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 轮轨响应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谱实测研究
9
作者 房建 王宏轩 +3 位作者 郑稳稳 涂祥国 雷晓燕 练松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研究.首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实测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剔除异常值、消除趋势项等预处理.其次,利用改进的协方差法计算得到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析轨道类型...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诱发的振动噪声问题,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研究.首先,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面短波不平顺实测数据进行零均值化、剔除异常值、消除趋势项等预处理.其次,利用改进的协方差法计算得到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析轨道类型、曲线半径及钢轨接头对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分布规律的影响.然后,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轨面短波不平顺谱进行拟合.最后,提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轨面短波不平顺统计谱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直线段接头区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曲线在整个分析波长范围内具有较多特征峰值;直线段接头区上、下行短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值随波长的分布特征和数值相差不大,说明上、下行的轨面不平顺状态基本相同;钢轨的磨耗程度与曲线半径呈负相关,内、外轨面不平顺功率谱密度的差异随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曲线半径是影响轨面不平顺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线路类型对轨面短波不平顺功率谱的影响不大,不同曲线半径、焊接接头影响明显,在对轨道进行维护和养护时需关注小曲线半径区段以及焊接接头区段的不平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面短波不平顺 功率谱密度 改进协方差法 焊接接头区 曲线半径
下载PDF
钢轨焊接接头感应加热电源三维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10
作者 任鑫润 吕其兵 《电焊机》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钢轨焊接接头必须进行焊后正火处理以提高接头性能,感应加热正火方式相对于火焰加热正火方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正火质量稳定、作业环境好等优势,在钢轨现场焊接接头正火中越来越得到认可。重点研究了钢轨焊接接头感应加热电源的交流侧... 钢轨焊接接头必须进行焊后正火处理以提高接头性能,感应加热正火方式相对于火焰加热正火方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正火质量稳定、作业环境好等优势,在钢轨现场焊接接头正火中越来越得到认可。重点研究了钢轨焊接接头感应加热电源的交流侧调功的PFM、PWM、PFM&PWM三种控制方法,通过建立三种控制方法的数学模型和MATLAB三维可视化分析,发现PFM&PWM控制方法在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和功率调整过程中频率变化方面具有优势。基于此,提出了基于PFM&PWM控制方法的钢轨焊接接头感应加热电源的控制策略,并结合数学模型说明了其控制轨迹,同时,设计了基于TMS320F28335 DSP芯片的软硬件,实现了该控制策略的控制波形。为钢轨焊接接头感应加热电源的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提高钢轨焊接接头的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焊接接头 感应加热电源 MATLAB 三维数学模型 PFM&PWM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斜拉桥上梁端一体化装置性能研究
11
作者 周智强 邢书科 +3 位作者 王兆刚 孙洪斌 董昆灵 杨荣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9,87,共8页
目前大跨度斜拉桥上铺设无缝线路,梁端处需设置梁端伸缩装置和钢轨伸缩调节器以降低钢轨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但此结构无法协调较大的梁轨相对位移,应用范围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梁端一体化装置结构,能适用于较大的梁缝伸缩情况且伸缩... 目前大跨度斜拉桥上铺设无缝线路,梁端处需设置梁端伸缩装置和钢轨伸缩调节器以降低钢轨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但此结构无法协调较大的梁轨相对位移,应用范围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梁端一体化装置结构,能适用于较大的梁缝伸缩情况且伸缩阻力较小,经过现场应用效果良好。针对时速350 km下高速列车能够平稳通过大跨度斜拉桥无缝线路梁端的要求,建立了相关三维梁端车-线-桥耦合模型,确定了轮轨接触关系,验证该结构在大跨度斜拉桥下对于高速列车平稳运行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温度和梁端转角作用下钢轨会产生一定变形,钢轨垂向变形大于横向变形,最大垂向位移达到15.71 mm。对比仅施加德国低干扰不平顺谱,叠加温度或梁端转角变形后行车过程中的梁端一体化装置动力响应增大,且对钢枕振动垂向加速度的影响较为明显,从38.92 m·s^(-2)上升至48.69 m·s^(-2),增加25.1%。相比之下,极限拉伸状态比极限压缩状态下行车过程中的梁端一体化装置结构响应大,钢枕垂向加速度从40.64 m·s^(-2)上升至62.39 m·s^(-2),增加53.5%,应在高温拉伸状态下对梁端一体化装置性能进行定期检测。梁端一体化装置在以上工况下的响应均满足标准规范要求,本研究可为其在列车高速运行通过大跨度斜拉桥梁端时的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 连续斜拉桥 无缝线路 钢轨伸缩调节器 梁端一体化装置 车-线-桥耦合 轮轨接触关系 动力响应
下载PDF
钢轨焊缝复杂曲面打磨机器人选型及打磨工艺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军 《高速铁路新材料》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钢轨焊缝焊筋的处理一直由人工使用砂轮机进行打磨,轨腰焊筋处于被保留状态。轨腰焊筋处常出现推凸挤入、表面划伤、热裂纹等,这些缺陷在探伤时很容易被判定为焊筋波而造成误判。鉴于当前机器人的功能发展完善,钢轨复杂曲面打磨可以选... 钢轨焊缝焊筋的处理一直由人工使用砂轮机进行打磨,轨腰焊筋处于被保留状态。轨腰焊筋处常出现推凸挤入、表面划伤、热裂纹等,这些缺陷在探伤时很容易被判定为焊筋波而造成误判。鉴于当前机器人的功能发展完善,钢轨复杂曲面打磨可以选用具备全回转、自动调节角度功能的工业六轴机器人来进行功能控制程序设计实现仿人工打磨,并研究刀具、磨料、磨削工艺对焊接接头焊筋处理的影响因素以及磨削过程中刀具正常损耗对磨削精度的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标准。钢轨焊接后复杂曲面打磨机器人实现了对钢轨焊缝形态一致性偏差打磨轨迹的主动兼容与适应,使焊筋与母材圆(平)顺过渡,完全消除焊筋波,可完全替代人工打磨。采用仿造人工Z字形连续和局部重叠打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对母材造成的损耗。打磨机器人刀具在给定的打磨力120 N,转速6000 r/min,打磨进给量0.2 mm/r参数下,单次打磨即可满足磨削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焊缝 复杂曲面 机器人 打磨
下载PDF
深中通道最终接头推出段支撑滑轨研究及应用
13
作者 郭朝 韩涛 +4 位作者 陈振婷 刘祥玉 胥新伟 杨建 王国之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8期27-32,共6页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部分的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应用,最终接头推出段将通过布置在最终接头扩大段内的支撑滑轨实现水下推出完成沉管隧道合龙。该滑轨作为始终与最终接头推出段接触的辅助安装设施,它的使用效果直接...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部分的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应用,最终接头推出段将通过布置在最终接头扩大段内的支撑滑轨实现水下推出完成沉管隧道合龙。该滑轨作为始终与最终接头推出段接触的辅助安装设施,它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最终接头推出段能否成功实施。为此,创新研发了一种分段式超高平整度低摩擦系数最终接头推出段支撑滑轨,解决了常规滑轨方案在承受复杂可变荷载时适应性差、滑轨结构不能有效固定滑轨顶部滑板、滑轨钢结构表面平整度不足及整体调平困难等设计及工艺难题。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滑轨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可靠性,最终该滑轨在最终接头推出段水下推出阶段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整体预制水下推出式最终接头推出段的首次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滑轨结构可为类似大型结构出运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最终接头 滑轨 MGB
下载PDF
一种轨道车辆用橡胶转臂节点总成设计研究
14
作者 王睿 李志平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2期44-46,共3页
一系橡胶转臂节点在车辆运行中既要传递车辆的纵向力,同时又要提供合适的横向定位刚度给一系悬挂,因此橡胶转臂节点性能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在一系橡胶转臂节点其设计制造中,其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匹配,即径轴刚度比... 一系橡胶转臂节点在车辆运行中既要传递车辆的纵向力,同时又要提供合适的横向定位刚度给一系悬挂,因此橡胶转臂节点性能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在一系橡胶转臂节点其设计制造中,其径向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匹配,即径轴刚度比是设计的关键点,同时也是难点。本文所述转臂节点总成结构为组装式结构,径向刚度由橡胶球铰节点承担,横向刚度由橡胶垫承担,使得整个转臂节点总成的径向刚度和横向刚度可以分开设计研制,互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转臂节点 刚度 橡胶元件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出入段线处钢轨绝缘节打火灼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思祎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5期144-150,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出入段线处钢轨绝缘节打火灼烧,严重危害车辆运行安全,是行业中普遍存在并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出入段线处钢轨绝缘节打火灼烧实际案例为研究基础,从系统设计和设备部件2个角度着手,通过多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出入段线处钢轨绝缘节打火灼烧,严重危害车辆运行安全,是行业中普遍存在并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出入段线处钢轨绝缘节打火灼烧实际案例为研究基础,从系统设计和设备部件2个角度着手,通过多专业、多因素开展分析可知,系统设计不完善导致钢轨绝缘节两端存在固有压差,以及绝缘组件因绝缘性能差且钢轨绝缘节两端存在压差,进而产生电流,造成燃弧发热,又因绝缘组件阻燃性能较差,导致钢轨绝缘节出现灼烧情况。通过实际工况的测试验证,在达到故障溯源目的同时提出改善建议,其中包含已开通运营线路的过渡方案和新建线路的长期研究改善方向,为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联合运维管理及系统可靠性设计提供支持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绝缘节 打火灼烧 杂散电流 车辆段 出入段线
下载PDF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钢轨接头自动建模与病害识别研究
16
作者 熊承莉 路宏遥 胡倩倩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4期81-85,共5页
随着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钢轨检修和维护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高钢轨检修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基于数字化钢轨模型的建立,运用三维扫描设备对钢轨接头进行扫描,获取图像点云数据,处理和拼接点云数据,并建立BIM模型,实现钢轨接头... 随着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钢轨检修和维护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提高钢轨检修的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基于数字化钢轨模型的建立,运用三维扫描设备对钢轨接头进行扫描,获取图像点云数据,处理和拼接点云数据,并建立BIM模型,实现钢轨接头病害的自动识别。通过可视化呈现钢轨接头,能够有效识别主要病害类型及误差数据,对钢轨接头病害进行评估,真实反映钢轨接头、接头夹板及螺栓等部件的病害情况,为铁路钢轨养护和维修工程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接头 三维扫描 点云数据 BIM 养护维修
下载PDF
基于置信水平的钢轨焊接接头设备状态评定方法
17
作者 马国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199,205,共5页
[目的]为解决我国无缝线路钢轨设备状态评定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建立基于置信水平的钢轨焊接接头设备状态评定方法。[方法]阐述了目前我国规定的高速铁路钢轨平直度允许偏差、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以我国某条已开通运营13年的高... [目的]为解决我国无缝线路钢轨设备状态评定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建立基于置信水平的钢轨焊接接头设备状态评定方法。[方法]阐述了目前我国规定的高速铁路钢轨平直度允许偏差、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以我国某条已开通运营13年的高速铁路为案例,对该线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数据进行分析,认为钢轨接头平直度检测数据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根据正态分布及置信区间原理,对均值和标准差评定法、置信水平评定法进行对比,提出了基于置信水平的钢轨焊接接头设备状态评定方法,得到高速铁路钢轨设备状态的评定标准。[结果及结论]该方法能够客观、直观地反映出钢轨焊接接头的设备状态,可以准确地掌握钢轨设备状态。该方法可为分析钢轨设备变化规律,以及制定大中修的标准、计划及方案等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无缝钢轨 焊接接头 平直度 设备状态评定 正态分布 置信水平
下载PDF
城市轨道车辆地板布粘接施胶工艺优化研究
18
作者 王昕敏 《粘接》 CAS 2024年第8期41-44,共4页
城市地铁建设呈飞速发展趋势,此交通模式更为便利人们的出行。为此,社会对地铁的美观性、个性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城轨车辆为对象,首先对地板布粘接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对胶粘无缝搭接工艺关键点与步骤进行论述,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 城市地铁建设呈飞速发展趋势,此交通模式更为便利人们的出行。为此,社会对地铁的美观性、个性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城轨车辆为对象,首先对地板布粘接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对胶粘无缝搭接工艺关键点与步骤进行论述,最后通过实验对比分析胶粘无缝搭接与对接工艺。分析可知,无缝搭接要比对接工艺在抗拉强度上表现的更为出色,前者的断裂模式为切断,这能更好规避地板布开裂问题,不仅具有较高的美观度,而且使用年限较长;并能产生降噪、减震的效果。结果表明,无缝搭接工艺在抗开裂、抗拉强度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轨车辆 地板布 无缝搭接 胶粘剂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过绝缘节轮轨间拉弧机理分析及抑制
19
作者 肖嵩 朱涛 +3 位作者 段君璋 郭裕钧 高国强 吴广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5,共10页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密度、运行速度和牵引功率的不断提升,车辆移动回流系统与轨道固定回流系统耦合复杂造成过绝缘节时绝缘节间拉弧频发,电弧侵蚀绝缘节,导致轨道电路串接、串码等故障,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围绕高速列车过钢轨绝缘节时车轨...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密度、运行速度和牵引功率的不断提升,车辆移动回流系统与轨道固定回流系统耦合复杂造成过绝缘节时绝缘节间拉弧频发,电弧侵蚀绝缘节,导致轨道电路串接、串码等故障,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围绕高速列车过钢轨绝缘节时车轨间回流耦合引起的绝缘节间拉弧问题开展研究,解析轮对接近、跨接、驶离绝缘节时回流途径拓扑结构及阻抗的动态变化过程,基于牵引系统的实采阻抗参数构建“车-轨”移动接地系统三维等效电路模型,解析列车各轮对滚动过绝缘节各接地轮轴回流路径及大小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系统实际结构参数构建“转向架-钢轨”3D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揭示回流耦合作用下的轮轨燃弧动态演化规律,探明接地电流、钢轨端压等因素对绝缘节间拉弧的影响机制。同时提出一种新型绝缘节间拉弧抑制装置,仿真分析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轨”移动接地系统 绝缘节间拉弧 烧蚀机制 拉弧抑制
下载PDF
鲁东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接轨方案研究
20
作者 王钰喆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鲁东物流中心依托滨海至潍坊西专用线,对内连接潍坊港和潍坊周边地区,对外通过胶济铁路、大莱龙铁路面向全国,对潍坊市及其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铁路专用线走向,结合地区总体规划、铁路车流特点、项目调查情况,进行引入... 鲁东物流中心依托滨海至潍坊西专用线,对内连接潍坊港和潍坊周边地区,对外通过胶济铁路、大莱龙铁路面向全国,对潍坊市及其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铁路专用线走向,结合地区总体规划、铁路车流特点、项目调查情况,进行引入车站及接轨方案的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周边影响因素和各方案优缺点,提出鲁东物流中心推荐接轨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中心 铁路专用线 接轨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