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Radar Characteristics of a Short-time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Wuchuan County
1
作者 Jianfei GAO Xia LI +2 位作者 Xinxing WU Yu LI Zirui HUA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2年第6期35-41,共7页
Using minute rainfall data of automatic ground station and a variety of products from new generation Doppler weather radar in Wuchu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process on April 23, 2022 ... Using minute rainfall data of automatic ground station and a variety of products from new generation Doppler weather radar in Wuchu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process on April 23, 2022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earance of differential reflectivity(ZDR) column and big-value zone of high-elevation ZDR had better indication on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process in Shichao station. Ice phase proces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article growth. The storm tracking information product can predict the path of the storm 15 min in advance. The storm stayed and moved less or even turned back to more than two to three scanning volumes in one place, indicating the occurrence of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One-hour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OHP) had a good effect on the estimation of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in a large area where the hourly rainfall exceeded 50 mm for more than two stations. It had the ability to estimate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areas lacking automatic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Weather radar products short-term approaching forecast and early warning
下载PDF
“23.7”华北特大暴雨过程小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
作者 唐永兰 徐桂荣 +2 位作者 唐国瑛 张文 闵爱荣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788,共11页
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第6号台风“卡努”等共同作用,2023年7月29日08时—8月2日08时(北京时)华北地区发生极端特大暴雨,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国家级气象站逐小... 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第6号台风“卡努”等共同作用,2023年7月29日08时—8月2日08时(北京时)华北地区发生极端特大暴雨,造成了重大社会影响。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国家级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此次特大暴雨过程中的小时强降水(Hourly Heavy Rainfall,HHR)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历时类型强降水事件(Heavy Rainfall Event,HRE)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此次特大暴雨HHR强度高、局地性明显,其对总降水量的贡献超过20%,北京西部、河北中部和西南部等太行山东麓为HHR降水量大值区和降水频次活跃区,双台风将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华北平原,受到太行山等山脉阻挡抬升,利于HHR增幅和持续。2)HHR降水量、降水频次经历6次峰值后减弱,其中第3次峰值时段的HHR降水量最大、降水频次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而在“杜苏芮”残涡螺旋影响、暖式切变线和偏东风影响以及偏南或西南急流影响的3个主要降水阶段中,“杜苏芮”残涡螺旋影响阶段HHR最为活跃,共发生257次HHR,HHR最大降水量达73.5 mm。3)在3种类型HRE中,长历时(>12 h)最多,占比54.5%,短历时(1~6 h)次之,占比32.9%,中历时(7~12 h)最少,占比12.6%;长历时HRE降水量多>180 mm,短历时、中历时HRE的降水量多为[20,60)mm;HRE的最大降水量表现为短历时<中历时<长历时,而最大降水强度表现正相反,3种历时HRE的最大小时降水量多为[20,30)mm。4)不同类型HRE降水量、频次和平均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显示,长历时HRE因频次高于短历时和中历时,加之历时长,其降水量也高于后两种类型,北京、河北等地是长历时HRE降水量和频次大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特大暴雨 小时强降水 强降水事件 时空分布 台风 地形
下载PDF
某工程泄水建筑物泄洪雾化范围计算分析
3
作者 郝杰 《红水河》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了减少泄洪雾化带来的工程影响和损失,笔者结合工程实例,根据理论公式对表孔溢洪洞、泄洪冲沙洞在不同水位下的雾化范围进行估算,并依据估算结果提出针对性工程设计建议。结果表明:表孔溢洪洞在校核洪水位下雾化影响范围最大;该工程... 为了减少泄洪雾化带来的工程影响和损失,笔者结合工程实例,根据理论公式对表孔溢洪洞、泄洪冲沙洞在不同水位下的雾化范围进行估算,并依据估算结果提出针对性工程设计建议。结果表明:表孔溢洪洞在校核洪水位下雾化影响范围最大;该工程的厂区虽位于强暴雨区横向影响范围以外,但处于雾流降雨区范围之内,设计时需考虑雾化对厂区电气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口边坡局部位于强暴雨区和雾流降雨区范围内,需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并采取表面防护措施,确保边坡运行安全稳定。计算成果可为工程布置、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雾化 泄水建筑物 挑流消能 强暴雨区 雾流降雨区
下载PDF
2013—2020年冀中南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精细化分布特征
4
作者 曹越 钤伟妙 +2 位作者 李国翠 冯洋 高童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选用2013—2020年6—8月河北省中南部(冀中南)地区1115个自动站逐小时降水数据与地形高度资料,统计该地区夏季小时强降水(hourly heavy rainfall,HHR)和暴雨日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降水强度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冀中南地区夏... 选用2013—2020年6—8月河北省中南部(冀中南)地区1115个自动站逐小时降水数据与地形高度资料,统计该地区夏季小时强降水(hourly heavy rainfall,HHR)和暴雨日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降水强度等方面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冀中南地区夏季发生频次为2.2~3.0次·a-1的HHR对降水贡献率大于35%,高频区有6个,在沧州东部沿海呈片状分布,在西部山区呈点状分布。小于60 mm·h^(-1)的HHR发生站次日变化特征为单峰、单谷,60 mm·h^(-1)以上发生站次随降水强度增大而锐减,日变化特征不明显。降水性质方面,冀中南地区的西部山区HHR高频区多积状云对流性降水,常发生在12:00—18:00;沧州东部沿海多受台风和切变线影响,HHR为降水强度较大的层状云和积状云混合性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降水贡献率 暴雨日 降水强度
下载PDF
1632年华北地区暴雨洪涝事件研究
5
作者 刘威 杨煜达 张森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以历史文献为主要代用资料,重建了1632年华北地区暴雨洪涝事件的雨情、水情、灾情等,从而识别出1632年8月河南地区暴雨事件的时空范围,并与有器测记录的2021年河南极端降水事件进行对比。1632年华北地区大规模降水始于7月17日,从6月18日... 以历史文献为主要代用资料,重建了1632年华北地区暴雨洪涝事件的雨情、水情、灾情等,从而识别出1632年8月河南地区暴雨事件的时空范围,并与有器测记录的2021年河南极端降水事件进行对比。1632年华北地区大规模降水始于7月17日,从6月18日—11月11日,整个华北不同区域皆存有长时间降雨记录,且有多次强降水记录,造成黄淮地区雨涝,并使得黄淮交溃,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影响。梳理降水和洪涝的过程,区分了本地降水与客水的分布。将1632年8月河南暴雨洪涝与2021年7月河南极端降水事件对比发现,强降水位置相似,降水前后都有两个台风输送水汽,且1632和2021年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皆受到拉尼娜的影响,整体偏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 华北 “21·7”河南暴雨 历史时期 台风暴雨
下载PDF
2020年我国梅雨期暴雨特征及ECMWF暴雨落区订正分析
6
作者 郑丽君 肖安 +1 位作者 李浙华 洪俊 《河南科学》 2024年第5期720-729,共10页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资料对2020年我国梅雨期暴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按照925hPa锋区性质对暴雨过程进行分型,最后通过两个典型暴雨个例讨论ECMWF数值预报的订正思路.结果表明:①在27次梅雨期区域性暴雨中,有26次暴雨与925hPa切变线位置吻...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资料对2020年我国梅雨期暴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按照925hPa锋区性质对暴雨过程进行分型,最后通过两个典型暴雨个例讨论ECMWF数值预报的订正思路.结果表明:①在27次梅雨期区域性暴雨中,有26次暴雨与925hPa切变线位置吻合,只有18次与850hPa切变线位置吻合.②按照925hPa锋区位置和强弱,可将梅雨期暴雨分为无锋区暴雨、强锋区暴雨、弱锋区暴雨和混合型暴雨;按照锋区移动方向可将强锋区暴雨分为南压型、静止型和北抬型暴雨;按照暴雨落区与锋区位置关系可将弱锋区暴雨分为弱强迫暴雨和冷区暴雨.③EC对无锋区型暴雨预报较差,对强锋区暴雨预报有偏北趋势(20次中有14次偏北,2次正确,4次偏南),对弱锋区暴雨预报有偏南趋势(11次中有8次偏南,1次正确,2次偏北).④从典型暴雨个例上也能看到,925hPa切变线和温度锋区位置与暴雨落区相吻合;中尺度数值模式有时候能较好地弥补EC全球数值模式对锋区降水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暴雨 订正方法 暖区暴雨
下载PDF
铜鼓及上游地区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王鹏 程成 +3 位作者 廖满庭 李正陈 陈凫 刘娟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2期14-16,共3页
为了开展铜鼓县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的预报预警工作,文章利用铜鼓县、平江县和浏阳市雨量资料、流域地形资料、天气图、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13—2022年铜鼓、平江、浏阳在大暴雨事件中的短时强降水个例进行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 为了开展铜鼓县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的预报预警工作,文章利用铜鼓县、平江县和浏阳市雨量资料、流域地形资料、天气图、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13—2022年铜鼓、平江、浏阳在大暴雨事件中的短时强降水个例进行回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2年,铜鼓共出现大暴雨日10次,平江出现7次,浏阳出现4次;21次大暴雨中降水量≥30 mm/h的短时强降水有14次,几乎每次大暴雨都会出现降水量≥20 mm/h的短时强降水;500 hPa低槽、200 hPa出流区、850 hPa西南急流和地面辐合线有利于形成铜鼓及上游地区的大暴雨天气;铜鼓及上游地区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有絮状回波带(团)和絮状回波带中的短带回波两种;短时强降水回波的垂直结构主要特征为45 dBZ回波顶高为5 km~7 km,回波呈“直上直下”结构。研究结果为铜鼓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提供了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大暴雨 短时强降水 回波特征
下载PDF
2024-04-02景德镇市强降水回波与雷电分析
8
作者 吴磊 盛梦婷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5期71-74,共4页
为了分析大暴雨天气中短时强降水与雷电分布和雷暴聚类的关系,文章使用雨量资料、天气形势、雷达拼图和“天衍”系统中雷电分布和雷暴聚类等资料,对2024-04-02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中心合并使得强降水... 为了分析大暴雨天气中短时强降水与雷电分布和雷暴聚类的关系,文章使用雨量资料、天气形势、雷达拼图和“天衍”系统中雷电分布和雷暴聚类等资料,对2024-04-02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中心合并使得强降水范围扩大,对短时强降水有增强作用,高空低槽、低层切变线、辐合线、西南急流、西南倒槽等天气系统促使短时强降水发生;东西走向的混合型回波带,其南侧存有≥50 dBZ的近似南北走向的对流降水回波短带;雷电分布密集区,雷暴聚类区域与短时强降水关系密切,雷暴聚类区的形成对判别雷暴的移动十分有利。研究结果为大暴雨天气中短时强降水的预警预报提供了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短时强降水 回波特征 雷电
下载PDF
南昌一次大暴雨过程中闪电与回波特征分析
9
作者 吕振东 于泽华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4期83-86,共4页
为了做好大暴雨过程的监测预警工作,文章运用地面气象要素、雷达回波、闪电数据等资料,对南昌市2023-06-19-2023-06-20大暴雨过程中的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是梅雨锋雨带稳定少动,雨带出现多个短时强降水形成的;在短时强... 为了做好大暴雨过程的监测预警工作,文章运用地面气象要素、雷达回波、闪电数据等资料,对南昌市2023-06-19-2023-06-20大暴雨过程中的闪电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是梅雨锋雨带稳定少动,雨带出现多个短时强降水形成的;在短时强降水发生前,闪电频繁(超过闪电频次平均线),短时强降水过程中闪电频次快速减少;短时强降水是形成大暴雨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当同一地区出现两次以上短时强降水时,出现大暴雨的概率很大;大暴雨回波带由短带回波和多个对流单体回波组成,组合反射率可达45~55 dBZ。研究结果以期为南昌地区大暴雨中闪电和短时强降水的监测预警提供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闪电频次 短时强降水
下载PDF
铜鼓短时强降水回波特征分析
10
作者 辛珂钰 廖满庭 +2 位作者 张王鹏 李正陈 刘娟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为了做好铜鼓大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工作,使用2013-2023年铜鼓大暴雨降水资料、天气形势、雷达回波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天气图中尺度分析和雷达回波分析等方法,对2013-2023年铜鼓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3年铜鼓... 为了做好铜鼓大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工作,使用2013-2023年铜鼓大暴雨降水资料、天气形势、雷达回波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天气图中尺度分析和雷达回波分析等方法,对2013-2023年铜鼓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3年铜鼓国家站大暴雨出现11次、高桥区域站4次、港口区域站4次,部分年份无大暴雨出现,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03:00-09:00和11:00-17:00;铜鼓大暴雨天气形势上主要表现为200 hPa在赣西北为辐散分流区,500 hPa有低槽东移,850 hPa赣西北有切变线,低层为显著湿区,925 hPa和地面有辐合线;铜鼓大暴雨的回波形态是强回波短带,强回波短带强度比较强,一般为45~55 dBZ,有时能达到60 dBZ,回波长度比较短,但回波短带的降水效率较高,尤其是回波强度≥50 dBZ时,往往带来短时强降水;在预报服务中要特别注意回波短带的发展与演变。希望研究结果能为铜鼓大暴雨和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鼓大暴雨 短时强降水 回波特征
下载PDF
Analysis of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from 2017 to 2022
11
作者 Qiang MA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年第5期7-8,共2页
Based on the data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in 11 national stations and 262 regional stations in Ulanqab City from 2017 to 2022,the annual,monthly and daily variations of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w... Based on the data of hourly precipitation in 11 national stations and 262 regional stations in Ulanqab City from 2017 to 2022,the annual,monthly and daily variations of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of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was high in the south and low in the north,and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rrain.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in Ulanqab City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from June to August,of which it was the frequentest in July.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mainly occurred from the afternoon to evening,and was concentrated from 13:00 to 20:00,especially at 19:00.The rainfall in Ulanqab City ranged mainly from 20 to 30 mm,accounting for 74.7%,and the rest accounted for 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term heavy precipitation Terrain rainfall
下载PDF
云南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学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志敏 王将 +3 位作者 连钰 张万诚 牛法宝 杨素雨 《干旱气象》 2023年第4期629-638,共10页
为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减少暴雨致灾损失,基于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反演的云顶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云... 为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减少暴雨致灾损失,基于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反演的云顶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8月云南一次强对流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低槽东移、700 hPa切变线南压、地面冷锋西推是此次降水过程发生的天气背景;中-β、中-α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是产生强对流暴雨的直接系统,强降雨主要出现在TBB梯度大值区;MCS与700 hPa切变线关系最为密切,切变线位于滇中以东地区,MCS呈椭圆状,沿切变线附近及后部发展,切变线靠近哀牢山或翻越后,MCS呈西北—东南向带状分布,沿切变线前部发展;切变线翻越哀牢山前,白天移动较快,主要产生雷暴天气,夜间移动缓慢,降雨较强;强对流暴雨需重点关注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800 hPa与500 hPa温差大于20℃区域;强降雨时段,整层大气均为上升运动,强降雨区维持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动力抽吸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暴雨 短时强降水 切变线 MCS
下载PDF
中国短时强降雨对暴雨的贡献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晓敏 田付友 +2 位作者 郑永光 孙建华 王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中国暖季暴雨有显著的对流性特征,但尚不明确对流导致的短时强降雨对不同等级暴雨的贡献程度。利用1951—2019年的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两种强度的短时强降雨(小时雨量≥20 mm和小时雨量≥50 mm,分别简称为HR20和HR50)和不同等... 中国暖季暴雨有显著的对流性特征,但尚不明确对流导致的短时强降雨对不同等级暴雨的贡献程度。利用1951—2019年的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中国两种强度的短时强降雨(小时雨量≥20 mm和小时雨量≥50 mm,分别简称为HR20和HR50)和不同等级暴雨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两类短时强降雨对不同等级暴雨的贡献特征。结果显示,短时强降雨发生频率高的暴雨分布区域与暴雨日数多的区域并不一致,在华北南部到黄淮地区和西南地区到华南地区短时强降雨对暴雨的影响最为显著,其超过50%的暴雨中伴随HR20,华北南部和华南中部地区暴雨中发生短时强降雨的占比超过了70%;随着暴雨等级的提升,伴随短时强降雨的比例逐渐增大,尤其HR50的占比增加显著,超60%的特大暴雨中伴有HR50,表明暴雨越强,其对流性越强。在华北南部到黄淮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和华南地区,短时强降雨雨量对暴雨雨量的贡献也最大,且随着暴雨等级的提升,这些地区短时强降雨雨量在暴雨总雨量中的占比呈显著增长的趋势,HR50的贡献增幅超过100%;而江淮、江南等地区短时强降雨雨量的贡献较小,随暴雨强度等级的增强其增大程度也相对不明显。此外,伴随有HR20的暴雨、大暴雨平均日雨量较无短时强降雨的暴雨平均日雨量分别多20%和40%以上,进一步印证了中国暴雨对流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雨 暴雨 雨量贡献 气候特征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两次暴雨过程湿位涡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勇 陈豫英 +1 位作者 李婷 苏洋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选用宁夏贺兰山东麓51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量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对比分析该地区2018年7月22日特大暴雨和2020年8月11日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特征,探讨两次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 选用宁夏贺兰山东麓51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量数据和ERA5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对比分析该地区2018年7月22日特大暴雨和2020年8月11日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特征,探讨两次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高低空急流配置以及台风为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暴雨发生前3~6 h,对流层低层700~850 hPa存在湿位涡正压项(MPV1)负值中心和湿位涡斜压项(MPV2)正负中心过渡的等值线密集带,其移动发展及持续时间同暴雨发生发展有较好的对应,对暴雨预报有一定指示作用。对流层低层MPV1负值区和MPV2正值区相叠加的位置是强降水易发区,且MPV1、MPV2强度越强、持续时间越长,降水越强,当MPV1和MPV2趋于零时,大气层结稳定,降水过程逐渐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预报 湿位涡 强降水
下载PDF
江西昌江流域大暴雨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俊峰 马中元 陈鲍发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2期29-32,共4页
为了做好昌江流域大暴雨预警预报工作,文章使用2013—2022年昌江流域大暴雨过程雨量和雷达拼图等资料对大暴雨中短时强降水特征、典型天气形势和回波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得出昌江流域大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分为典型梅雨型和副高边缘型,短... 为了做好昌江流域大暴雨预警预报工作,文章使用2013—2022年昌江流域大暴雨过程雨量和雷达拼图等资料对大暴雨中短时强降水特征、典型天气形势和回波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得出昌江流域大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分为典型梅雨型和副高边缘型,短时强降水典型回波形态有絮状回波带、回波短带和飑线回波带等。研究成果以期为昌江流域大洪水的预警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江流域 大暴雨 短时强降水 回波特征
下载PDF
干热河谷区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白鹤滩水电站为例
16
作者 尹晔 白爱娟 +3 位作者 陈子龙 张敏 刘皓 郑自君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8期32-41,共10页
位于干热河谷区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全球第二大水电站,掌握水电站及周边降水量的时空变化,有利于提高水电生产的效率,同时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采用水电站自建气象站的降水观测数据,分析坝区降水量的季节、年际和日变化特征,并与周边地区... 位于干热河谷区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全球第二大水电站,掌握水电站及周边降水量的时空变化,有利于提高水电生产的效率,同时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采用水电站自建气象站的降水观测数据,分析坝区降水量的季节、年际和日变化特征,并与周边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干热河谷区降水变化的特殊性。研究表明:水电站河谷具有显著的干湿季分明和雨季集中,以及雨日少和降水量少的“干”热特点;河谷区主雨季偏早,干湿季转换明显,且具有伏旱季和秋绵雨,以及降水集中度明显偏高的特征;白鹤滩河谷降水日变化表现为夜雨频繁的单峰单谷型,降水倾向于集中发生在04∶00~05∶00;河谷降水年际差异大,旱涝不均和旱涝急转现象时发;河谷区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低,且具有夜发性和局地性强,以及强降水在雨季随机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暴雨 短时强降水 变化特征 干热河谷 白鹤滩水电站
下载PDF
2020年8月14—15日聊城极端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17
作者 冯彩金 纪凡华 《河南科技》 2023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聊城出现的一次极端降水过程,揭示天气成因,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方法】从天气实况、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雷达产品出发,对该次极端降水过程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低层大气有顺时针的垂直风切变,强暖平流,... 【目的】通过研究聊城出现的一次极端降水过程,揭示天气成因,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方法】从天气实况、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雷达产品出发,对该次极端降水过程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低层大气有顺时针的垂直风切变,强暖平流,为此次聊城暴雨发生提供有利的水汽和能量供应,主要影响系统为副高边缘的西南急流和暖式切变线。通过雷达产品分析,聊城市在云顶亮温最低的中部地区,云团合并、亮温梯度最大的南部地区,产生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天气。【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暴雨预报预测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短时强降水 葵花8号卫星 MCC 聊城
下载PDF
“分型配料法”在湖北省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萍萍 龙利民 +2 位作者 张宁 邓红 韩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1-776,共6页
通过对"配料法"的学习,认为"配料"不仅仅是诊断因子的组合,还应是预报员主观经验与客观数值产品的有机结合,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思想,称之为"分型配料法"。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 通过对"配料法"的学习,认为"配料"不仅仅是诊断因子的组合,还应是预报员主观经验与客观数值产品的有机结合,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思想,称之为"分型配料法"。由此提出了"先分型后配料"的办法,称之为"分型配料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湖北省梅雨期和盛夏期的天气型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暴雨预报配料方案,并通过个例进行具体阐述。结果表明,基于上述研究的"分型配料法"能够较好地做出暴雨落区预报,在汛期气象服务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落区预报 分型配料法 持续性暴雨 突发性暴雨
下载PDF
基于黄河河潼区间输沙量过程的特征性降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毅 穆兴民 +1 位作者 赵广举 高鹏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59,共7页
黄河输沙量显著减小,特别是近10年尤为显著。以黄河河口镇至潼关区间(简称河潼区间)沙量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该区间26个国家基本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区域侵蚀性降雨的雨量与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河潼区间... 黄河输沙量显著减小,特别是近10年尤为显著。以黄河河口镇至潼关区间(简称河潼区间)沙量变化特征为基础,利用该区间26个国家基本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区域侵蚀性降雨的雨量与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河潼区间输沙量和径流量呈极显著减小,但河潼区间不同等级降雨量及其日数面平均值未呈现显著减小或增加;河潼区间26个站各级降雨量及其日数,除山西省隰县站的大于50mm降雨日数外,其余各站的各等级降雨量及其日数均未表现出减少或增加趋势;1980年以来的特征降雨量及其日数的微弱(非显著性)减小不足以引起黄河河潼区间输沙量的急剧减少,降雨变化不是引起黄河中游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 大雨 暴雨 输沙量 径流量 黄土高原 黄河
下载PDF
华北中部近45a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被引量:62
20
作者 张爱英 高霞 任国玉 《干旱气象》 2008年第4期46-50,共5页
利用华北中部41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通用的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近45a来华北中部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华北中部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南部平原地区一般减少,北部山地区域多有增加,降... 利用华北中部41个气象台站1961~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通用的极端气候指数,分析了近45a来华北中部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华北中部平均年最大日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南部平原地区一般减少,北部山地区域多有增加,降水日数有较明显减少,强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日数的减少主要是中、小雨(雪)日数减少造成的。暴雨日数和强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显著增加。华北中部强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在降水日数中的比重有增大趋势,强降水量和暴雨降水量在总降水量中的比重可能也增加了。这种相对增加趋势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中部 极端降水 强降水日数 暴雨日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