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隆起糜烂性胃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现况 被引量:20
1
作者 毛欣欣 柯晓 纪立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4-217,共4页
隆起糜烂性胃炎作为一种具有癌变倾向的特殊类型胃炎,阐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效治疗方法、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医主要从基因水平、相关蛋白表达、信号转导通路、抗原抗体、炎症介质及免疫细胞、生物因子类物质、循... 隆起糜烂性胃炎作为一种具有癌变倾向的特殊类型胃炎,阐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特效治疗方法、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医主要从基因水平、相关蛋白表达、信号转导通路、抗原抗体、炎症介质及免疫细胞、生物因子类物质、循环障碍等几个方面对隆起糜烂性胃炎进行了相关研究;中医上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热郁、湿阻、气滞、痰凝、血瘀等各种病理产物交错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病因 发病机制 中医 西医
下载PDF
隆起糜烂性胃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艳 王文荣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0期3823-3827,共5页
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是一种病情反复,较难治愈的消化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方法备受关注。现代医学以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抑酸护胃等药物治疗及等离子消融术、高频电凝术、氩离子... 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是一种病情反复,较难治愈的消化科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其治疗方法备受关注。现代医学以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抑酸护胃等药物治疗及等离子消融术、高频电凝术、氩离子凝固术等内镜介入术治疗为主。中医学从辨证论治、辨病施治出发,总结出不少专药专方,辅以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充分发挥二者优势,疗效佳、不良反应小,在临床上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慢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西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峻 陈小燕 +4 位作者 杜兵 曹曙光 徐昌隆 郑波 裴继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年第4期337-338,341,共3页
目的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隆起糜烂性胃炎发病中的可能免疫致病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0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IL-4、IFN-γ水平,并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 目的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隆起糜烂性胃炎发病中的可能免疫致病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0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IL-4、IFN-γ水平,并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比较,血清IL-4水平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3、2.16,P均<0.05);隆起糜烂性胃炎Hp阴性组血清IL-4、IFN-γ水平与慢性胃炎Hp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89、0.97,P均>0.05)。结论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产生失衡,Th2免疫应答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细胞因子 IL-4 IFN-Γ
下载PDF
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 被引量:20
4
作者 高境蔚 杨代兰 +2 位作者 李罗红 欧艳 杨小莉 《西部医学》 2020年第7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REG患者82例,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REG患者82例,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予以抗生素进行根除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转阴率的差异性,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17(GAS-17)、炎症因子[白介素-8(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胃黏膜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抗原Ki-67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p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PGⅠ、GAS-17水平和PGR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GⅡ、IL-8、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胃黏膜EGF、bFGF、Ki-67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REG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胃黏膜功能恢复,有利于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硫糖铝混悬液 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 胃蛋白酶原
下载PDF
韩捷从痰瘀论治隆起糜烂性胃炎经验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慧霞 袁媛 +2 位作者 韩捷 牛锦锦 刘宁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32-34,共3页
隆起糜烂性胃炎又叫疣状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性增生,甚则是具有癌变倾向的特殊类型胃炎,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亦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利用中医辨证论治... 隆起糜烂性胃炎又叫疣状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性增生,甚则是具有癌变倾向的特殊类型胃炎,随着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亦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从中医方面阐明其病因病机,确定有效的治则治法尤为重要。韩捷教授认为,此病多为饮食不节加之情志不调,使脾胃升降失调,水谷运化失常,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以致化瘀成痰,久而固结胃腑。在"坚者消之"的中医治则理论的指导下,韩捷教授从痰瘀论治隆起糜烂性胃炎在临床中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捷 隆起糜烂性胃炎 痰瘀论治 坚者消之
下载PDF
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盈 胡剑云 +2 位作者 刘启鸿 赵培琳 柯晓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9期21-24,共4页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具有高度癌变倾向,临床上主要依靠其独特的内镜下表现进行诊断。现代医学认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发生原因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胃黏膜损伤、自身免疫以及焦虑抑郁等因素相关;中医学则考虑外邪、...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具有高度癌变倾向,临床上主要依靠其独特的内镜下表现进行诊断。现代医学认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发生原因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胃黏膜损伤、自身免疫以及焦虑抑郁等因素相关;中医学则考虑外邪、饮食、情志、体虚等原因导致脾胃虚弱,通降失常,而发为隆起糜烂性胃炎。其发病机制复杂,现代医学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原癌与抑癌基因表达异常、抗炎与致炎因子高表达、增殖与凋亡失衡;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热郁、湿困、血瘀、气滞、痰结等各种病理产物相互交错。西医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分为围绕抑酸、保护胃黏膜及抗Hp感染展开的西药保守治疗与内镜下介入治疗为主,目前临床上最常见为二者联合疗法;中医学根据中医观念指导,结合临床辨证思维以及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中药组方,在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因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支持、缓解症状为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中需要拓展西医诊疗思路,发挥中医药特色,逐步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研究概况 病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晓明 季雁浩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观察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17(GAS-17)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影响。方法:将112例RE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 目的:观察清化和络剂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胃泌素-17(GAS-17)和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影响。方法:将112例RE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化和络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率及血清PGⅠ、PGⅡ、GAS-17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71%、83.9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P阳性率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GⅠ、PGR(PGⅠ与PGⅡ比值)及GAS-17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和络剂治疗REG,可能通过抑制HP感染,加强胃黏膜保护能力,提高血清PGⅠ和GAS-17水平,从而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和络剂 隆起糜烂性胃炎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
下载PDF
不同病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改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邝杰思 关玉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3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间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改变的差异。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被诊断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间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改变的差异。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被诊断为隆起糜烂性胃炎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14呼气试验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组(C14试验+)和其他病因组(C14试验-)。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隆起糜烂灶予以活检并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黏膜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情况。结果在所有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患者中,Hp感染阳性者89例(54.9%),Hp感染阴性者73例(45.1%)。在两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组的腺体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的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较其他原因引起的隆起糜烂性胃炎更易发生腺体萎缩、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病理 胃黏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下载PDF
硫糖铝混悬液辅助治疗对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加寿 陈坤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辅助治疗对隆起糜烂性胃炎(RE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市光前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94例RE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硫糖铝混悬液辅助治疗对隆起糜烂性胃炎(RE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市光前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94例RE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糖铝混悬液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胃蛋白酶情况、胃黏膜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两组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8(IL-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NF-α、IL-10及IL-8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胃泌素-17(GAS-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Ⅰ/PGⅡ(PGR)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胃蛋白酶原Ⅱ(PGⅡ)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GAS-17、PGⅠ、PG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GⅡ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Ki-6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Ki-67、bFGF、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为12.7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糖铝混悬液辅助治疗应用于REG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状况及胃蛋白酶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硫糖铝混悬液 奥美拉唑 胃黏膜
下载PDF
福州地区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分类和中医临床证候学的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柯晓 黄泽辉 +8 位作者 方文怡 周凡 付肖岩 胡光宏 黄恒青 王文荣 任彦 杨春波 葛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06-311,共6页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病理分类情况,并对其发病概况、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方法]收集REG患者1 343例,其中行病理检查的1 293例患者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1 08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06例;同时还收集慢性胃...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EG)的病理分类情况,并对其发病概况、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方法]收集REG患者1 343例,其中行病理检查的1 293例患者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1 08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06例;同时还收集慢性胃炎(CG)患者13 264例,其中CSG 11 782例,CAG 1 482例。收集333例REG患者进行中医临床证候学问卷调查。[结果]①REG患者以偏嗜甜食多见,占39.94%。同时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偏嗜酸、甜、香蕉、芋头、土豆与竹笋(P<0.05);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偏嗜糯米制品(P<0.01)。②REG伴发疾病以十二指肠溃疡和十二指肠炎最多,分别占总例数的11.09%和9.83%。③REG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与CG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类为CSG的REG患者与CG患者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类为CAG的CG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REG患者(P<0.01)。REG患者中CSG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CAG患者(P<0.01);CG患者中CAG患者的Hp阳性率明显高于CSG患者(P<0.01)。④REG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G(均P<0.01)。⑤REG中医临床辨证出现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3种。实证以脾胃湿热证多见,占总例数的12.91%;虚证以脾胃虚弱证为主,占总例数的18.92%;虚实夹杂证以脾虚湿热证为主,占总例数的24.32%。3种证型Hp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p感染在REG及CG的发病中均起一定作用。②REG伴发十二指肠溃疡及十二指肠炎等酸相关性疾病最多,考虑该病的形成与胃酸分泌增高有关。③REG较CG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中医治疗应以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隆起糜烂性 慢性胃炎 肠化生 不典型增生 临床症候学
原文传递
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林燕玉 柯晓 +4 位作者 方文怡 潘婷颖 高尤亮 胡光宏 黄美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621-625,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散瘀饮口服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的疗效。[方法]选择REG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0例。中药组予内服健脾清化散瘀饮,西药组予兰索拉唑及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散瘀饮口服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的疗效。[方法]选择REG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0例。中药组予内服健脾清化散瘀饮,西药组予兰索拉唑及复方谷氨酰胺颗粒进行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均予兰索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及呋喃唑酮四联抗Hp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疗效、病理变化、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①临床症状:2组均能改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其中对腹痛、腹胀的疗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反酸的疗效,西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②胃镜疗效:中药组治愈率67.5%,总有效率82.5%;西药组治愈率45.0%,总有效率75.0%。2组治愈率相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总有效率相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理变化:中药组治愈率优于西药组(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2组患者治疗前Hp感染率与治疗后Hp根除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良反应:有4例患者抗Hp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服用中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REG,胃镜下以及病理检查治愈率均优于西药,且未见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隆起糜烂性 健脾清化散瘀饮 疗效
原文传递
隆起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IL-8、TNF-α及IL-10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2
作者 胡光宏 柯晓 +5 位作者 钟秋娌 周凡 付肖岩 黄恒青 王文荣 杨春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281-284,共4页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REG患者70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脾胃湿热证组34例、脾胃虚... [目的]研究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REG患者70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脾胃湿热证组34例、脾胃虚弱证组36例;设正常对照组13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胃黏膜中IL-8、TNF-α、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IL-10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IL-8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组与脾胃虚弱组IL-8、TNF-α、IL-10的表达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在RE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不是主要的促炎因子,TNF-α可能在促进RE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L-10可能在防止REG的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IL-8、TNF-α、IL-10在REG脾胃湿热证与脾胃虚弱证之间表达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弱证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健脾清化散瘀饮对脾胃湿热证隆起糜烂性胃炎黏膜TNF-α、IL-8、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尤亮 柯晓 +5 位作者 欧阳洁 毛欣欣 王清泉 王文荣 付肖岩 胡光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脾胃湿热证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3个月后,观察其治疗后疗效,并观察胃黏膜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表达的变化,探讨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隆... [目的]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脾胃湿热证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3个月后,观察其治疗后疗效,并观察胃黏膜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前后表达的变化,探讨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REG脾胃湿热证患者32例,口服健脾清化散瘀饮3月,观察其临床疗效,检测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前后胃黏膜中TNF-α、IL-8、IL-10表达。[结果]32例脾胃湿热证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治愈者18例(56.25%),显效8例(25.00%),有效4例(12.50%),无效2例(6.25%),总有效30例(93.75%);胃镜改变治愈者19例(59.38%),显效3例(9.38%),有效3例(9.38%),无效7例(21.88%),总有效25例(78.12%);活检经病理观察治愈者7例(21.88%),显效11例(34.38%),有效10例(31.25%),无效4例(12.50%),总有效28例(87.50%)。脾胃湿热证REG患者胃黏膜TNF-α、IL-8、IL-10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3个月口服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后IL-8、TNF-α、IL-10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脾胃湿热证REG有效。IL-8、TNF-α、IL-10在RE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炎症因子,健脾清化散瘀饮可能通过下调胃黏膜IL-8、TNF-α、IL-10表达而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 隆起糜烂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A
原文传递
隆起糜烂性胃炎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柯晓 方文怡 +7 位作者 周凡 付肖岩 胡光宏 黄恒青 王文荣 任彦 杨春波 葛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的协助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REG。[方法]选择REG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 [目的]通过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的协助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REG。[方法]选择REG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虚湿热证的患者63例,并设正常对照(正常)组18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染色法检测Hp及p53、PCNA。[结果]REG组各证型的p53、PCNA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均P<0.01);各证型的p53、PCNA阳性表达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证型Hp阳性与Hp阴性者p53、PCNA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EG胃黏膜处于高增殖状态。REG中医各证型间与Hp感染及p53、PCNA表达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隆起糜烂性 中医证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 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基于“脾虚、湿热、痰瘀”论治隆起糜烂性胃炎探赜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启鸿 赵培琳 +1 位作者 方文怡 柯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5-67,共3页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一类以局部细胞增殖为特征并具有高度癌变倾向的特殊类型胃炎。柯晓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余,尤其擅长治疗消化道疾病,导师认为“脾虚、湿热、痰瘀”为该病基本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热、痰阻、血瘀为标,其中痰瘀贯穿疾病... 隆起糜烂性胃炎是一类以局部细胞增殖为特征并具有高度癌变倾向的特殊类型胃炎。柯晓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年余,尤其擅长治疗消化道疾病,导师认为“脾虚、湿热、痰瘀”为该病基本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热、痰阻、血瘀为标,其中痰瘀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治疗上以健脾气、清湿热、化痰瘀为基本治法。该文介绍柯晓教授应用健脾清化散瘀饮为基础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湿热 痰瘀 隆起糜烂性胃炎 经验
原文传递
隆起糜烂性胃炎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热休克蛋白60和70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柯晓 陈硕 +8 位作者 方文怡 周凡 付肖岩 胡光宏 黄恒青 王文荣 任彦 杨春波 葛振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病理组织学及热休克蛋白60(HSP60)、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关系,以期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REG。[方法]选择131例RE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 [目的]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病理组织学及热休克蛋白60(HSP60)、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关系,以期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REG。[方法]选择131例RE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证32例(Hp阳性19例,阴性13例),脾胃气虚证52例(Hp阳性者34例,阴性18例),脾虚湿热证47例(Hp阳性者33例,阴性14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胃镜检查,取胃窦部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染色法检测Hp;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60,其中63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70。并设正常对照(正常)组18例。[结果]REG脾虚湿热证组的萎缩、肠化生(IM)程度均高于脾胃湿热证及脾胃气虚证组(P<0.05),而后2组之间比较以及3组中Hp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SP60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而3组之间比较均P>0.05;脾胃湿热证及脾虚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的HSP60表达均高于Hp阴性者(P<0.05),而脾胃气虚组中的Hp阳性与Hp阴性者比较P>0.05。3组的HSP70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而3组的HSP70阳性表达情况分别比较均P>0.05;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阴性的HSP70表达高于Hp阳性者(P<0.05),而脾胃气虚证组与脾虚湿热证组中Hp阳性者与阴性者HSP70表达比较均P>0.05。REG Hp阳性者胃黏膜HSP60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P<0.01);REG Hp阳性者胃黏膜HSP70的表达与Hp阴性者比较P>0.05。[结论]REG脾虚湿热证患者胃黏膜萎缩、IM程度均高于脾胃气虚证及脾胃湿热证。REG3组胃黏膜HSP60及HSP70的表达均较正常组增强。Hp感染可诱导胃黏膜HSP60的高表达。HSP60表达既与Hp感染有关,又与湿热之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隆起糜烂性 中医证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 热休克蛋白60 热休克蛋白70
原文传递
隆起糜烂性胃炎与胃黏膜G细胞、D细胞、壁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柯晓 陈文炎 +3 位作者 周凡 付肖岩 胡光宏 高尤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76-579,共4页
[目的]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及正常胃黏膜G细胞、D细胞、壁细胞数目以及G、D细胞数目比值(G/D),研究三者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REG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患... [目的]观察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及正常胃黏膜G细胞、D细胞、壁细胞数目以及G、D细胞数目比值(G/D),研究三者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REG中医辨证符合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患者65例,并设正常对照组11例,所有受试者均空腹行胃镜检查,取胃窦大弯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染色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及G细胞、D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取胃体大弯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壁细胞。[结果]REG组及其Hp阳性、阴性者的G、D细胞数目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比值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壁细胞数目均非常显著的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REG组Hp阳性与阴性者之间的G细胞、D细胞、壁细胞数目及G/D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脾胃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较正常对照组的G细胞、D细胞数目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比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壁细胞数目则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脾胃湿热证组与脾胃虚弱证组G细胞、D细胞、壁细胞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脾胃湿热证组的G/D比值显著高于脾胃虚弱证组(P<0.01);脾胃湿热组、脾胃虚弱组Hp阳性与Hp阴性者G细胞、D细胞、壁细胞数目及G/D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G患者壁细胞数目较正常人低,脾胃湿热证者的G/D比值较脾胃虚弱证者高,针对REG可以尝试以保护胃黏膜为主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糜烂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G细胞 D细胞 壁细胞
原文传递
健脾清化散瘀饮对脾虚湿热血瘀型隆起糜烂性胃炎患者P53及PCNA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国清 王清泉 +6 位作者 柯晓 高尤亮 林建龙 赵培琳 付肖岩 王文荣 胡光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820-825,共6页
[目的]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脾虚湿热血瘀型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一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变化,并通过比较正常对照组和REG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突变型P53蛋白(P53)及细胞增殖核抗原蛋白(PCNA)的表... [目的]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脾虚湿热血瘀型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REG)一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变化,并通过比较正常对照组和REG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突变型P53蛋白(P53)及细胞增殖核抗原蛋白(PCNA)的表达变化,探讨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REG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EG属脾虚湿热血瘀证患者36例,予以中药健脾清化散瘀饮口服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36例REG患者(以下属全分析集)中,3例临床相关资料不完整予剔除,另失访脱落1例,共32例患者(以下属符合方案集)进行统计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观察临床疗效,检测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前后胃黏膜P53及PCNA表达的变化,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并测定20例正常对照组胃黏膜组织中P53及PCNA的表达水平同REG组治疗前后进行空白对照。[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根据症候积分评定):1符合方案集:总有效率为93.75%。2全分析集:总有效率为83.33%。(2)胃镜疗效:1符合方案集:总有效率为78.125%。2全分析集:总有效率为69.44%。(3)病理疗效:1符合方案集:总有效率为84.375%。2全分析集:总有效率为75.00%。(4)治疗前REG患者胃黏膜P53呈强阳性表达,明显髙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后其表达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REG患者胃黏膜中PCNA的表达呈强阳性表达,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其表达强度明显降低,呈弱阳性表达,且接近正常对照组表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脾清化散瘀饮治疗REG疗效确切。2P53及PCNA的过度表达提示REG胃黏膜细胞处于一种高增殖状态,二者介导的细胞异常增殖可能与REG发病密切相关。3健脾清化散瘀饮可能是通过下调P53及PCNA的表达以抑制细胞增殖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可能是其治疗REG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湿热血瘀证 隆起糜烂性胃炎 健脾清化散瘀饮 P53 PC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