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nk-size Distributions of Chinese Cities: Macro and Micro Patterns 被引量:1
1
作者 LI Shuju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577-588,共12页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find a better fit for city rank-size distribu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any theoretical curves have been proposed, but no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This study arg...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find a better fit for city rank-size distribu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any theoretical curves have been proposed, but no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This study argues for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city rank-size distribution across different city size scales. In addition to focusing on macro pattern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micro patterns of city rank-size distributions in China. A moving window method is developed to detect rank-size distributions of cities in different sizes increment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micro patterns of the actual city rank-size distributions in China are much more complex than those suggested by the three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s examined(Pareto, quadratic, and q-exponential distributions). City size distributions present persistent discontinuities. Large cities are more evenly distributed than small cities and than that predicted by Zipf′s law. In addition, the trend is becoming more pronounced over time. Medium-sized cities became evenly distributed first and then unevenly distributed thereafter. The rank-size distributions of small cities are relatively consistent. While the three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all have the ability to detect the overall dynamics of city rank-size distributions, the actual macro distribution may be composed of a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中国城市 宏观模式 微观形态 不均匀分布 大小分布 城市等级 理论分布
下载PDF
多维要素流视角下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2
作者 张扬 李娟 王兴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日益完善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间各类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并形成城市网络,促进城市动态“流”数据的分析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新范式。相比单一要素流,多维要素流可以从更加综合的视角刻画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识别城... 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日益完善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间各类要素流动更为频繁并形成城市网络,促进城市动态“流”数据的分析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新范式。相比单一要素流,多维要素流可以从更加综合的视角刻画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识别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本文通过集成百度迁徙、快递物流线路、百度指数、企业总部—分支、科技论文合作等多元地理流数据建立成渝城市群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及综合流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网络节点特征并结合位序—规模法则评估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利用核密度分析法识别多维要素流动主要廊道,结合优势流和DBSCAN聚类分析成渝城市群空间组团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在多维要素流网络中,各节点层级分化明显,成都市、重庆市是成渝城市群的两大核心,对多维要素流的集聚扩散能力突出,而其他城市普遍发育不足。第二,重庆市—成都市关联区间联系强度最高,成都市、重庆市与14个地级市组成的关联区间次之,14个地级市之间组成的关联区间最低,成渝发展主轴、成德绵乐城市带是要素流动的主要廊道。第三,在优势流约束下,成渝城市群内部形成成都—德阳—眉山、重庆—广安、南充—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乐山—雅安共5个空间聚类,其中南充—遂宁、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具备培育都市圈的潜力。结合本文分析结果和现有规划,建议将多维要素流网络中心度相对较高的绵阳、南充、宜宾作为次级中心城市培育,在重点发展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的同时着力培育南充—遂宁、内自宜泸两大都市圈,促进绵阳市、雅安市、乐山市、达州市等圈群空隙城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强化宜宾—泸州—重庆沿江发展轴,逐步优化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多维要素流 社会网络分析 位序—规模 核密度估计 DBSCAN聚类 成渝城市群
下载PDF
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分布特征及其演变——基于“位次—规模”法则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刘月 张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利用“位次—规模”法则,可以对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分布情况(Zipf指数)进行估算。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呈现出以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四大机场为核心枢纽,成都双流、杭州萧山、郑州新郑三大机场为区... 利用“位次—规模”法则,可以对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分布情况(Zipf指数)进行估算。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呈现出以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深圳宝安四大机场为核心枢纽,成都双流、杭州萧山、郑州新郑三大机场为区域枢纽的“4+3+N”空间发展格局;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Zipf指数低于美国同期的15.11%,且近年来呈逐渐下降趋势;考虑空间维度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估计结果显示,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存在空间竞争,2009—2018年Zipf指数为0.505~0.597,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高估了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Zipf指数达12.04%。通过定量测度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分布情况,可以为行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优化中国机场货运规模体系提供新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位次—规模”法则 机场货运规模体系 Zipf指数 空间滞后模型(SLM)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Block Design Nonparametric Subset Selection Rules Based on Alternative Scoring Rules
4
作者 Gary C. McDonald Sajidah Alsaeed 《Applied Mathematics》 2024年第5期355-389,共35页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size of selected subsets using nonparametric subset selection rules with two different scoring rules for the observations. The scoring rules are based on the expected values of order statisti... This article compares the size of selected subsets using nonparametric subset selection rules with two different scoring rules for the observations. The scoring rules are based on the expected values of order statistics of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yielding rank values) and of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yielding normal score values). The comparison is made using state motor vehicle traffic fatality rates, published in a 2016 article, with fifty-one states (including DC as a state) and over a nineteen-year period (1994 through 2012). The earlier study considered four block design selection rules—two for choosing a subset to contain the “best” population (i.e., state with lowest mean fatality rate) and two for the “worst” population (i.e., highest mean rate) with a probability of correct selection chosen to be 0.90. Two selection rules based on normal scores resulted in selected subset sizes substantially smaller than corresponding rules based on ranks (7 vs. 16 and 3 vs. 12). For two other selection rules, the subsets chosen were very close in size (within one). A comparison is also made using state homicide rates, published in a 2022 article, with fifty states and covering eight years. The results are qualitatively the same as those obtained with the motor vehicle traffic fatality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er Statistics Rank Scoring Methods Probability of a Correct Selection Subset Size Motor Vehicle Traffic Fatality Rates Homicide Rates Asymptotic Distributions
下载PDF
近20年屯堡聚落聚集区乡村聚落规模演变——以安顺市西秀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珍琴 赵翠薇 +2 位作者 祖海琴 陆清平 潘秋竹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以西秀区2000、2010和2020年乡村聚落斑块为基础数据,运用乡村位序-规模法则、聚落规模等级模型等方法,分析西秀区乡村聚落等级规模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分析屯堡聚落在该过程的发展变化。结果显示:1)乡村聚落总规模、聚落数量总体上... 以西秀区2000、2010和2020年乡村聚落斑块为基础数据,运用乡村位序-规模法则、聚落规模等级模型等方法,分析西秀区乡村聚落等级规模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分析屯堡聚落在该过程的发展变化。结果显示:1)乡村聚落总规模、聚落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3个时段屯堡聚落面积占乡村聚落总面积的比例超过20%;2)西秀区乡村聚落规模分布符合乡村位序-规模法则,拟合优度在0.90以上,负指数分布特征突出,并表现出“首位聚落”和“垂尾”分布特征,2000—2010年乡村聚落规模趋于集中分布,2010—2020年趋于均衡;3)不同等级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位置相对稳定,数量上呈低等级向高等级演变;4)屯堡聚落规模稳定增长,是高位序、高规模等级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少部分屯堡聚落位序出现倒退现象。未来应科学规划乡村聚落用地布局,形成合理的乡村聚落等级规模结构,保护屯堡文化,打造区域特色聚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乡村位序-规模法则 规模演变 屯堡聚落 安顺市
下载PDF
分货种视角下中国沿海港口体系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常青丽 章强 颜凯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7,共8页
为综合全面地研究我国沿海港口体系的演化特征,基于分货种视角,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位序-规模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我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规模差异、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等级结构。研究显示:港口吞吐量规模的绝对差... 为综合全面地研究我国沿海港口体系的演化特征,基于分货种视角,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位序-规模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我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规模差异、市场集中度和规模等级结构。研究显示:港口吞吐量规模的绝对差异总体呈扩大趋势,但相对差异逐步缩小;除金属矿石外,其他主要货种的港口市场集中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集装箱、金属矿石、石油三大货种的港口吞吐量规模等级有着较为明显的分层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口体系 演化特征 分货种 位序-规模分析
下载PDF
夜光遥感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永彬 李春雨 +3 位作者 满卫东 刘明月 宋唐雷 刘雅辉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为探究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的演变特征,基于NPP-VIIRS长时序夜光遥感影像,综合运用夜光变化率、位序规模法、重心迁移轨迹与标准差椭圆的方法,分析2012~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2~2020年间,京津冀城市群各城... 为探究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的演变特征,基于NPP-VIIRS长时序夜光遥感影像,综合运用夜光变化率、位序规模法、重心迁移轨迹与标准差椭圆的方法,分析2012~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2~2020年间,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夜间灯光总量呈逐年递增,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130%;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周边地级市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城市体系规模分布逐渐由单个城市高位序主导转向多城市均衡发展的模式;城市群空间演变格局表现为东北-西南的趋势,城市群重心按逆时针方向整体迁移9.756 km,其中2012~2016年城市群向东北方向迁移7.631 km,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重点开发区起主要拉力作用,2016~2020年由于重点开发区的建设,城市群向西南方向迁移13.764 km。该项研究可为京津冀城市群及我国其他城市群时空演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及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 位序-规模法则 标准差椭圆 京津冀城市群
下载PDF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乳化煤油对低阶煤浮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春晖 侯艺 +3 位作者 童美 张迪 谢乾坤 黄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8-164,共7页
选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煤油制成乳化煤油捕收剂,对低阶煤进行浮选试验,对比乳化前后捕收剂的浮选效果。采... 选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三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煤油制成乳化煤油捕收剂,对低阶煤进行浮选试验,对比乳化前后捕收剂的浮选效果。采用激光粒度仪、接触角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分析了乳化煤油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捕收剂用量为6000 g/t,单独采用煤油作捕收剂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60.07%,浮选完善指标为30.44%。采用乳化煤油的浮选效果均优于煤油,当采用Tween-80乳化煤油作捕收剂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达到最大值,为88.05%,浮选完善指标31.21%。粒度分析表明,乳化作用可降低油滴粒径,煤油在水中分散的平均粒径为167μm, Tween-80乳化煤油的平均粒径为1.19μm, SDS乳化煤油的平均粒径为0.152μm, DTAB乳化煤油的平均粒径为1.52μm。结合浮选结果可知,乳化煤油油滴平均粒径1.19μm且小于3.77μm油滴占90%时,精煤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最高。FTIR和接触角结果表明,捕收剂有效吸附在低阶煤表面并降低含氧官能团对浮选的影响,增强煤表面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乳化捕收剂 表面活性剂 煤泥浮选 分散粒径
下载PDF
APAM和CTAB强化低阶动力煤过滤机理研究
9
作者 雷晓树 胡金良 柳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7-172,共6页
低阶动力煤包含较多细粒级和黏土矿物,导致其煤泥过滤难度增加。选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助滤剂强化煤泥过滤,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滤饼孔隙变化,采用Zeta电位仪、聚焦束反射测量仪、接触... 低阶动力煤包含较多细粒级和黏土矿物,导致其煤泥过滤难度增加。选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助滤剂强化煤泥过滤,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滤饼孔隙变化,采用Zeta电位仪、聚焦束反射测量仪、接触角测量仪、表面张力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煤颗粒和滤液性质。结果表明,助滤剂提高了过滤速率并降低了滤饼水分;CTAB能够显著提高煤表面疏水性、大幅降低滤液表面张力,但仅使滤饼孔隙率提高2.65%;APAM显著降低了颗粒Zeta电位,将絮体尺寸增大约7~9μm,使滤饼孔隙率提高11.65%;CTAB主要通过“润滑”滤饼孔壁增强孔壁疏水性以促进煤泥过滤脱水,而APAM主要通过削弱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促进絮体的形成以提高滤饼孔隙率强化煤泥过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脱水 低场核磁共振 絮体尺寸 滤饼孔隙结构 ZETA电位
下载PDF
基于改进GD-HASLR算法的遮挡人脸识别
10
作者 徐恬恬 席志红 《电子科技》 2023年第6期72-79,共8页
针对遮挡人脸识别方面的算法在训练样本数目减少时,其识别结果也会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D-HASLR(Gradient Direction-Based Hierarchical Adaptive Sparse and Low-Rank)算法。该算法先求得人脸图像的广义梯度方... 针对遮挡人脸识别方面的算法在训练样本数目减少时,其识别结果也会下降。为了解决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D-HASLR(Gradient Direction-Based Hierarchical Adaptive Sparse and Low-Rank)算法。该算法先求得人脸图像的广义梯度方向,计算人脸图像从一阶到三阶的梯度大小和梯度方向,再利用映射函数进行映射后求得梯度方向向量,然后将其作为层次稀疏低秩模型的输入,求解出图像的表示系数和误差。文中采用了重启的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Ⅱ求解稀疏表示系数。最后,计算一阶到三阶测试样本的残差,选取其频率最高或者平均等级最低的类别作为分类结果。在AR、Extended Yale B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GD-HASLR等方法相比,文中改进方法获得的识别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 人脸识别 广义梯度方向 梯度大小 梯度方向 层次稀疏低秩模型 重启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Ⅱ GD-HASLR
下载PDF
基于等级钟理论的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演化特征 被引量:43
11
作者 刘妙龙 陈雨 +1 位作者 陈鹏 陈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35-1245,共11页
首次引入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M.Batty提出的"城市规模等级钟"、"等级距离钟"和"半生命周期"理论;利用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口—等级数据,测算了表征中国城市规模等级演化特点的"等级钟"、"... 首次引入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M.Batty提出的"城市规模等级钟"、"等级距离钟"和"半生命周期"理论;利用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口—等级数据,测算了表征中国城市规模等级演化特点的"等级钟"、"等级距离钟"和"半生命周期",探讨了演化过程与机制;利用历史人口数据,研究了若干历史城市近2000年间的"等级钟"演化特征。等级钟研究表明,中国特大城市的规模等级钟变化较小,城市位序稳定;在区域空间差异上,东部沿海城市等级钟变化明显,位序上升迅速;东北地区城市等级钟呈现较大变化,但演化方向与东部沿海城市相反,城市位序逐渐下降;西部和内陆城市等级钟变化缓慢,位序难以进入顶级序列之中。等级距离钟表明,中国高位序城市等级距离变化较小,低位序和新设立城市的等级距离变化明显,整个城市系统的变化较为平缓,仅在1980-1985年间和2000-2005年间出现较大变化,体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与21世纪开始的二次较为迅速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半生命周期研究表明,中国城市体系在生命周期现象不明显的总体背景下,以20世纪80年代为时间界标,百位城市的前、后半生命周期仍然显现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尺度差异,自该时间界标以后,新兴城市替代传统城市的速度开始加快。中国历史城市"等级钟"表明,城市位序等级的变化是多种动因的叠加,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位序与其政治地位密切相关;沿海、沿江城市的位序则更多地与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政策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等级体系 城市规模等级钟 等级距离钟 半生命周期 时间尺度效应 中国
下载PDF
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分布变化及其机理——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81
12
作者 杨国良 张捷 +2 位作者 刘波 李敏 万全友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2-672,共11页
以四川省为实证区,借助齐夫(Zipf)定律,证明了国内旅游流和入境旅游流的流量位序-规模分布均满足齐夫法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1996-2005年各年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图上无标度区范围、标度分段特征和各标度区内部流量... 以四川省为实证区,借助齐夫(Zipf)定律,证明了国内旅游流和入境旅游流的流量位序-规模分布均满足齐夫法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1996-2005年各年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图上无标度区范围、标度分段特征和各标度区内部流量密度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入境旅游流,其流量规模分布结构的无标度区范围都呈逐年扩大趋势,但其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布形态变化却有较大差异,其中国内旅游流的分形结构由最初的局部分形演化为单分形,再由单分形退化为双分形结构;空间分布形态则由帕雷托(Pareto)分布模式向对数正态分布模式转变。入境旅游流的分形结构没有出现双分形退化,其空间分布形态也基本保持不变,仍呈帕雷托分布模式。两种旅游流规模分布不同步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通条件改善和新旅游景区(点)开发对国内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影响不一致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位序-规模分布 齐夫(Zipf)定律 无标度区 四川省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01
13
作者 靳诚 徐菁 陆玉麒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6-680,共5页
文章以长三角16个市1991年以来入境游人数为基础,运用变差系数(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5)4个指标分析了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这种差异在波动中逐渐下降。既而在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去探讨其背... 文章以长三角16个市1991年以来入境游人数为基础,运用变差系数(CV)、基尼系数(G)、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5)4个指标分析了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这种差异在波动中逐渐下降。既而在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去探讨其背后的差异机制——规模分布。根据规模的变化,将长三角各市旅游发展划分为四类:平稳发展型、波动发展型、加速发展型和减速发展型。然后对14年的数据进行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发现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城市职能、资源分布对差异和规模分布的影响。文章将为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旅游发展状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模差异 位序规模分布 长三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位序规模法则的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研究(2000年~2012年)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晓艳 韩丽媛 +2 位作者 叶信岳 姚丽 王柏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迅速增长,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规律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配置城市用地,促进城市体系协调发展.选择2000年~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结合分形理论,研...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用地迅速增长,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规律有助于在城市化进程中合理配置城市用地,促进城市体系协调发展.选择2000年~201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结合分形理论,研究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以建成区面积衡量城市规模,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2)城市规模的位序-规模对数曲线呈平行向前推进趋势,城市用地规模总量增加,但城市用地规模分布Zipf指数呈上升趋势,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下降;(3)按建成区面积分类,超大、大城市的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中小城市;(4)不同区域城市用地规模分布变化特征反映出差异性:4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Zipf指数始终最接近理想值1,表明东部地区高中低位次城市用地发展较为协调,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分布趋向于集中,高位次城市用地扩张明显快于中低位次城市,中部地区城市用地规模分布较为分散,但近几年高位次城市用地规模扩张趋势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用地规模 位序-规模法则 帕累托公式 分形
下载PDF
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 被引量:110
15
作者 谈明洪 吕昌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5-293,共9页
选择1990~2000年中国城市用地面积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用地资料,把运用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的位序-规模法则移植到城市用地上,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 选择1990~2000年中国城市用地面积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城市用地资料,把运用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的位序-规模法则移植到城市用地上,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然后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1)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拟合曲线的判定系数都在0.95以上;(2)根据位序-规模曲线的形态,中国城市按建成区面积可分为3类:用地面积>200 km2的大城市,50~200 km2的中等城市和<50 km2的小城市;(3)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前推进的特点,这为预测我国未来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提供很好的基础;(4)中国位于前200位的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不断增强,城市建成区用地规模总量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规模 建成区用地 位序-规模法则 Pareto公式 分形 城市化
下载PDF
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 被引量:122
16
作者 朱竑 吴旗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927,共9页
借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较成熟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理论,以多年入境游客数为指标,研究了中国省际层次和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规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区域的旅游规模分布呈现首位分布,但位序—规模分布拟合度不高。根据各省... 借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较成熟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理论,以多年入境游客数为指标,研究了中国省际层次和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规模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区域的旅游规模分布呈现首位分布,但位序—规模分布拟合度不高。根据各省市旅游规模变化和位序变化的协调关系,可以将我国省市分成:均衡型、增长缓慢型和加速增长型等三种类型。但对我国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的分析表明,虽然其也基本符合首位分布,但是特征不明显。通过对位序—规模相关系数的回归分析表明,城市旅游规模分布更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发展、城市职能变化、旅游资源、边境口岸、重大事件、市场营销、突破型产品等因素对旅游规模分布的影响。文章旨在为区域旅游规模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途径,进而为国家旅游产业发展和大区域旅游投资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模 首位分布 位序—规模分布 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 中国
下载PDF
四川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谭建华 涂建军 +2 位作者 杨宏玉 王小飞 杨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2-147,共6页
等级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其重要特征是可以反映出城市在不同等级规模层次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程度.运用分形理论,通过1997-2008年统计数据计算分析,发现四川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满足位序—... 等级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其重要特征是可以反映出城市在不同等级规模层次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程度.运用分形理论,通过1997-2008年统计数据计算分析,发现四川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具有分形特征,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城市规模分布呈相对均衡,但并非理想状态,首位城市作用较强,大城市数量较多、分布分散,中小城市发育不全,人口有向少数大城市集中趋势.并据此提出了四川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位序—规模分布 分形理论 四川省
下载PDF
2020年中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预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丁睿 顾朝林 +1 位作者 庞海峰 李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15-218,共4页
定量化的城市等级规模模型是分析和预测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等级规模的数量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后,利用2002年建设部城市非农人口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现状,建立起位序—规模幂函数模型,证... 定量化的城市等级规模模型是分析和预测城镇体系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等级规模的数量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后,利用2002年建设部城市非农人口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现状,建立起位序—规模幂函数模型,证实其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并对误差作出分析,继而对2020年我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作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镇体系 位序—规模法则 拟合 预测
下载PDF
基于集聚经济规律的城市规模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祥栋 郑艳婷 张亮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4-81,共8页
本文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的变化规律,借鉴集聚经济理论对上述变化规律给出合理解释,并指出以不同产业为主的城市之间的适度规模差异巨大。首先,使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地级市的城镇地区人口数据,文章首... 本文分析了2000年-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的变化规律,借鉴集聚经济理论对上述变化规律给出合理解释,并指出以不同产业为主的城市之间的适度规模差异巨大。首先,使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地级市的城镇地区人口数据,文章首次计算并比较了2000年和2010年中国城市的规模位序。结果发现总体上我国的城镇体系发展较为平衡、首位度低,10年间中国城市体系中人口往大城市集中的特征明显,高位次城市发展突出;但是在规模前100位的城市中,人口分布则更为平衡。这表明10年间中国一批大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集中与扩散并存"的趋势。进一步地,基于集聚经济理论,文章构造了城市单位生产成本函数,指出城市的单位生产成本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出"U"型曲线特征,城市规模不能无限制的扩大。本文将城市的适度规模界定为城市单位生产成本最小时所对应的规模,利用中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异方差稳健性估计的固定效应模型,测度了中国城市的适度规模。测算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的适度规模为420万人。这一结果也同时证实了目前中国的城市规模是普遍偏小的,人口往大城市迅速集中可以降低城市的生产成本,当前城市体系的发展趋势符合经济理性。此外,文章认为,现实中各个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别巨大,这使得上述对城市适度规模的估计只是一个"一般情况"下的估计。一个城市的适度规模部分地取决于这个城市的产业特征。一个城市中追求集聚效益的产业越多,那么这个城市的适度规模就会越大。在界定制造业集聚型城市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型城市的基础上,文章的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与"一般情况"下的城市适度规模相比,制造业集聚型城市的适度规模较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型城市的适度规模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规模位序律 城市规模
下载PDF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分形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付强 刘巍 +2 位作者 刘东 李天霄 崔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7-153,共7页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发展不均衡,致使多年来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均衡稳步提升,本文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位序-规模法对黑龙江省样点灌...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发展不均衡,致使多年来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均衡稳步提升,本文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位序-规模法对黑龙江省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2009-2014年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年度分维值D在5.26—6.25区间内,且呈现出由多分形向单分形逐步过渡的结构特点,表明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有逐渐趋于均衡分布的态势;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在均衡发展情况下的最大值分别为:大、中型灌区D1=4.58时,η1=44.44%,小型灌区D2=4.79时,η2=53.81%;纯井灌区D3=6.98时,η3=70.41%;全省灌区D=5.13时,η=57.03%;渠系衬砌率和灌区工程配套率对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因素,小型灌区渠系衬砌率影响程度最大,蒸发蒸腾比影响程度最小;田间渗漏量对纯井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率 黑龙江省 分形理论 位序-规模法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