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properties of cluster structures in liquid metals during rapid cooling processes 被引量:7
1
作者 郑采星 刘让苏 +4 位作者 董科军 彭平 刘海蓉 徐仲榆 卢小勇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SCIE 2002年第2期233-240,共8页
For the first time,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for a liquid metal system consisting of 50000 atoms to deeply investigate the transitions of microstructure configurations during the rapid ... For the first time,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for a liquid metal system consisting of 50000 atoms to deeply investigate the transitions of microstructure configurations during the rapid cooling processes. Especially, the cluster-type index method has been adopted to analyze the transforming and evolving processes of clusters and cluster configurations from liquid metal atom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bigger cluster configurations in the system are formed by means of connecting some small clusters (they are combined by several smaller clusters), and not taken on the multi-shells configuration accumulated with an atom as the center and the surrounding atoms arranged according to some fixed pattern. With the decrease in temperature, the probability of repetitive appearance for clusters increases largely, which reveals that clusters are indeed possessing a certain relative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 namely hereditary effect). These results will give us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understand not only the forming mechanisms and microscopic processes of the short-order sections and disorder sparse seiions in amorphous structures but also the freezing processes of liquid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metals rapid cooling processes cluster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visualization.
原文传递
液态Ni原子团簇演变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延祎 王丽 边秀房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8,74,共5页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模拟了液态Ni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 ,模型采用TB作用势。采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 2 0 0 0K下 ,液...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 ,模拟了液态Ni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 ,模型采用TB作用势。采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 2 0 0 0K下 ,液态Ni中团簇数量较少 ,由一定数量的 15 5 1、144 1及 16 6 1键对所形成的缺陷二十面体构成 ;在快速冷却条件下 ,团簇的数量随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 ,且出现由 12个 15 5 1键型所形成的完整二十面体团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快速冷却 二十面体团簇网络 非晶结构 计算机模拟 镍原子 液态金属 NI
下载PDF
贵金属Au冷却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弢 张晓茹 管立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57-61,共5页
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冷速下金属Au在温度 2 0 0 0~ 30 0K之间的冷却过程 ,考察了Au的结构变化特点 ,给出了金属Au冷却过程微观结构转变的重要信息 ,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说明 .
关键词 贵金属 AU 冷却过程 分子动力学 FS多体势 微观结构 能量转化
下载PDF
唐钢3^#生产线Galvalume无液相急冷工艺开发
4
作者 姚连胜 江社明 +5 位作者 郝晓东 陈斌锴 张静 梅淑文 李建英 张启富 《轧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在分析Galvalume生产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实验室Galvalume浸镀工艺的模拟研究,实现了Galvalume产品的无液相急冷工艺,并在唐钢3~#生产线进行试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铝锌硅热镀钢板 液相急冷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快速冷却对Y^(3+)掺杂的CaCu_(3)Ti_(4)O_(12)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唐鹿 薛飞 +1 位作者 田娅晖 李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5,34,共6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 Cu_(3)Ti_(4)O_(12)(CCTO)及Y^(3+)掺杂的Ca_(0.97)Y_(0.03)Cu_(3)Ti_(4)O_(12) (CYCTO)陶瓷,研究了陶瓷烧成过程中采用随炉冷却和在空气中快速冷却的工艺对陶瓷样品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 Cu_(3)Ti_(4)O_(12)(CCTO)及Y^(3+)掺杂的Ca_(0.97)Y_(0.03)Cu_(3)Ti_(4)O_(12) (CYCTO)陶瓷,研究了陶瓷烧成过程中采用随炉冷却和在空气中快速冷却的工艺对陶瓷样品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随炉冷却工艺时,Y^(3+)掺杂的CYCTO陶瓷的介电常数(ε′)相对于未掺杂的CCTO陶瓷有所提高,同时介电损耗(tanδ)也得到同步降低。而当采用在空气中快速冷却的工艺时,CYCTO陶瓷的ε′和tanδ得到进一步优化。阻抗分析表明,在空气中快速冷却的CYCTO陶瓷的晶粒导电性和晶界的绝缘性得到同步提高,从而增强了CYCTO陶瓷的介电响应而提高了ε′;而晶界绝缘性地提高导致了tanδ的进一步降低。快速冷却的CYCTO陶瓷在1 k Hz时,其ε′高达4.06×10~4,tanδ降低到0.036,其介电性能比随炉冷却的CCTO陶瓷(ε′=1.68×10~4,tanδ=0.16)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u_(3)Ti_(4)O_(12) 介电性能 掺杂 阻抗分析 快速冷却
下载PDF
低成本X52N管线管控轧控冷工艺研发
6
作者 王鹏飞 方琪 +1 位作者 赵美燕 双海 《包钢科技》 2016年第6期45-47,共3页
文章研究了包钢钢管公司159PQF连轧机组低成本生产规格为Φ159 mm×7 mm、钢级为X52N管线管时,通过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两方面来组织生产。工业试验表明,在提高钢管拉伸性能的同时,可大幅提高钢管的冲击韧性与各项性能,合理的控轧控... 文章研究了包钢钢管公司159PQF连轧机组低成本生产规格为Φ159 mm×7 mm、钢级为X52N管线管时,通过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两方面来组织生产。工业试验表明,在提高钢管拉伸性能的同时,可大幅提高钢管的冲击韧性与各项性能,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可使钢管的各项性能满足API5L的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轧控冷技术 在线常化 在线快速冷却
下载PDF
600MPa高强度钢在超快速冷却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冬秀 彭军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88,共3页
借助层流冷却工艺,对600 MPa高强度钢进行超快冷却,研究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快冷条件使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90MPa和60 MPa,强度和韧性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超快冷工艺 铁素体 细晶强化 析出强化
下载PDF
12Cr1MoVG小直径无缝钢管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香 《钢管》 CAS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分析了12Cr1MoVG小直径无缝钢管大生产热处理工艺与试样热处理工艺的差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良措施。受辊底炉炉型的限制,即使12Cr1MoVG小直径无缝钢管的壁厚只有10 mm,热处理时依然要加强冷却。通过安装在线喷雾装置,并在出料辊道预留... 分析了12Cr1MoVG小直径无缝钢管大生产热处理工艺与试样热处理工艺的差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良措施。受辊底炉炉型的限制,即使12Cr1MoVG小直径无缝钢管的壁厚只有10 mm,热处理时依然要加强冷却。通过安装在线喷雾装置,并在出料辊道预留一段距离,实行“预冷+雾冷+空冷”的正火冷却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产品抗拉强度偏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锅炉管 12Cr1MoVG钢 热处理工艺 辊底炉 快速冷却
下载PDF
莱钢4300mm宽厚板生产线工艺技术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游 庞义行 庞芳芳 《莱钢科技》 2014年第5期17-19,共3页
综合介绍了莱钢4 300 mm宽厚板生产线的主要设备选型、轧制工艺控制技术等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对生产线应用的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 宽厚板 快速冷却 水凸度 生产工艺
下载PDF
热冲压快速冷却工艺对22MnB5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盈亮 余洋 +2 位作者 戴明华 张立文 胡平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基于RCP(Rapid Cooling Process)快速冷却工艺+不同模具淬火热处理工艺,对22Mn B5钢板材的淬火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冷速、强度硬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者之间的硬度指数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加入淬火前快速冷却及改变不... 基于RCP(Rapid Cooling Process)快速冷却工艺+不同模具淬火热处理工艺,对22Mn B5钢板材的淬火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冷速、强度硬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三者之间的硬度指数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加入淬火前快速冷却及改变不同模具淬火温度可以有效实现梯度冷却速率控制,冷却速率实现了从6~40℃/s的变化,微观组织从铁素体与珠光体、上、下贝氏体逐渐向"残留奥氏体+马氏体"组织过渡,对应的强度区间范围为700~1600 MPa。建立的冷速、强度硬度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 22MnB5钢 快速冷却工艺(rcp) 冷却速率 硬度指数模型
原文传递
高强度厚重规格H型钢轧后快速冷却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静 彭林 +2 位作者 石雷 杨应东 圣立芜 《轧钢》 2022年第3期66-70,共5页
重型H型钢在跨海桥梁、钻井平台等高层建筑和大型设施有广泛应用。为推动马钢高强度厚规格重型H型钢的品种开发,对UB356 mm×406 mm×634 mm规格、S450 J0牌号H型钢进行了试制。厚重规格H型钢由于压缩比较小,采用普通生产工艺... 重型H型钢在跨海桥梁、钻井平台等高层建筑和大型设施有广泛应用。为推动马钢高强度厚规格重型H型钢的品种开发,对UB356 mm×406 mm×634 mm规格、S450 J0牌号H型钢进行了试制。厚重规格H型钢由于压缩比较小,采用普通生产工艺较难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需要轧后采用快速冷却工艺,研究了4种QST(淬火+自回火)工艺对所试制H型钢翼缘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QST工艺处理后,H型钢翼缘厚度方向出现了明显的组织分层现象,第1类为表面淬硬层回火索氏体组织,第2类为心部铁素体+珠光体组织;随着回火层厚度的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回火组织中马氏体位向逐渐消失,颗粒状的碳化物逐渐长大,心部组织晶粒尺寸也逐渐增大;不同QST控冷工艺下H型钢翼缘回火层厚度不同,当水压、水嘴组数一定时,随着辊道速度的增加,回火层厚度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近翼缘外表面的回火层硬度变化趋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靠近翼缘内表面的回火层硬度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在4种QST工艺下,只有水压1.3~1.4 MPa、水嘴数开16组、辊道速度0.8 m/s的条件下所试制的重型H型钢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且富裕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重规格 热轧H型钢 高强度 快速冷却工艺 回火层厚度 硬度
原文传递
双峰分级多孔炭快速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徐建康 武立强 +3 位作者 范庆超 马昌 史景利 宋燕 《炭素》 2018年第1期5-11,共7页
以乙酸钴为模板、柠檬酸为炭源,采用快速升降温工艺,一步模板炭化法制备出分级多孔炭。通过SEM、TEM、XPS、物理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多孔炭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多孔炭具有典型的中孔-微孔分级孔结构,微孔集中在0.8nm,中孔集... 以乙酸钴为模板、柠檬酸为炭源,采用快速升降温工艺,一步模板炭化法制备出分级多孔炭。通过SEM、TEM、XPS、物理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多孔炭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多孔炭具有典型的中孔-微孔分级孔结构,微孔集中在0.8nm,中孔集中在4 nm,比表面积达753~890 m2/g。采用三电极测试装置测试了所得分级多孔炭在6M KOH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所得分级多孔炭的电容和倍率性能均不断提高。700℃处理所得多孔炭在0.2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到144 F/g;在电流密度为5 A/g时比电容为102 F/g,电容保持率为71%,展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炭化法 快速升降温 分级多孔炭 超级电容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