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瓶内处理技术结合快速LC-MS提高利培酮血药浓度测定效率
1
作者 夏爽 李小新 +9 位作者 郭晓 张宏伟 宋艳宁 曹世显 李雅 谢添锦 高芳芳 颜苗 蔡骅琳 王峰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 评估“瓶内处理”(Bottle-in)技术结合快速LC-MS的方法学特性,并验证其对治疗药物监测技术自动化和标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利培酮及其主要代谢物9-羟利培酮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两种血样前处理技术——Bottle-in技术与实验室现... 目的 评估“瓶内处理”(Bottle-in)技术结合快速LC-MS的方法学特性,并验证其对治疗药物监测技术自动化和标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择利培酮及其主要代谢物9-羟利培酮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两种血样前处理技术——Bottle-in技术与实验室现行的常规处理(RP)技术,建立并验证相应的LC-MS检测方法。实验设计遵循CLSI EP9-A3指南,对60例服用利培酮的患者血液样本应用两种方法进行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浓度的测定,并记录样本的报告时间。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以及医学决定水平(MDL)预期偏倚分析,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评价。结果 两种前处理技术下的LC-MS方法在测定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时,均满足方法学验证的标准。在60例患者的样本中,两组结果均未出现异常值,显示出强烈的相关性(P<0.01)。Passing-Bablok回归模型显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MDL预期偏倚分析进一步证实,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未出现显著性偏倚,预期偏倚值(Bc)均在可接受的偏倚限值范围内。Bottle-in技术较RP技术在前处理时间上可节约66.67%,结合快速LC-MS技术对12例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全流程检出时间上Bottle-in组较RP组能缩短12.50%的时长。结论 Bottle-in技术凭借其高效的前处理方式,提高了药物监测技术自动化和标准化,可作为替代RP技术的一种有效方法,成为现代临床药学监测中的一项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内处理(Bottle-in)技术 样本前处理技术 快速LC-MS 治疗药物监测技术
下载PDF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用于薏苡仁中杂色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研究
2
作者 黄惠强 黄雨心 +4 位作者 廖梦瑶 林懿 王淑美 王峰 张磊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8期84-90,共7页
杂色曲霉毒素(Sterigmatocystin,ST)是一种主要由杂色曲霉和构巢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与黄曲霉毒素相似,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毒性,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部分中药易ST污染,但目前针对中药中ST的快速检测研究相... 杂色曲霉毒素(Sterigmatocystin,ST)是一种主要由杂色曲霉和构巢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结构与黄曲霉毒素相似,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毒性,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部分中药易ST污染,但目前针对中药中ST的快速检测研究相对较少。通过系统优化样品前处理条件及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关键参数,建立了简便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ic-ELISA),用于消费量较大的药食同源薏苡仁中ST的快速筛查。所建立ic-ELISA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 50)为0.11 ng/mL,线性范围为6.25~100μg/kg,加标回收率在79.27%~99.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2%。此外,该方法可抗基质干扰,只需利用溶剂标准曲线即可进行定量。用所建立的ic-ELISA对96批薏苡仁样品进行了检测,并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阳性样品进行了确证。该ic-ELISA快速、准确、经济,可作为薏苡仁中ST高通量快筛的技术手段,同时为其他中药中ST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毒素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 样品前处理 快速筛查 薏苡仁
下载PDF
生物胺快速精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海新 孔祥媛 孔令灿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8,共10页
生物胺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存在着分析时间长、提取效率低、溶剂消耗量大等前处理问题,基于此综述了近十年来快速、精准、绿色的前处理技术(包括分散液液微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前... 生物胺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存在着分析时间长、提取效率低、溶剂消耗量大等前处理问题,基于此综述了近十年来快速、精准、绿色的前处理技术(包括分散液液微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等)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快速精准前处理 检测 综述
下载PDF
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在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杨献飞 李晓燕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培养仪(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实验室常规方法鉴定的120份血... 目的分析微生物培养仪(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实验室常规方法鉴定的120份血培养报警后单一细菌感染的阳性样本,所有样本均接受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分离胶促凝管法预处理,将传统方法的鉴定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照,运用MALDI-TOF MS鉴定。对比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分离胶促凝管法预处理下MALDI-TOF MS快速鉴定的鉴定率;另外对比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分离胶促凝管法在不同分值下MALDI-TOF MS样本细菌菌属快速鉴定结果。结果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下MALDI-TOF MS快速鉴定例数为116例,鉴定率为96.67%;分离胶促凝管法预处理下MALDI-TOF MS快速鉴定例数为92例,鉴定率为76.67%,两种预处理方法鉴定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00~2.300分值下HB&L微生物培养体系MALDI-TOF MS样本细菌菌属快速鉴定率均高于分离胶促凝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299~2.000、1.999~1.700、<1.700分值下两种预处理方法菌属鉴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L微生物培养体系是MALDI-TOF MS快速鉴定血培养阳性样本病原菌优质的预处理方法,可大幅提升鉴定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L微生物培养体系预处理 MALDI-TOF MS快速鉴定 阳性样本病原菌 血流感染 分离胶促凝管法预处理
下载PDF
散棉高白度一浴法及低温前处理工艺
5
作者 赵东贤 徐保律 +2 位作者 林更旺 刘丽军 张林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首先,利用散纤维夹及束口纱袋解决了散棉的白度测试与低浴比前处理的均匀性问题,确定浴比为1∶8(散棉5 g)。在此基础上,以散棉常规练漂一浴法为对比,探讨了散棉高白度一浴法及低温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高白度散棉的一浴法前处理工艺为:... 首先,利用散纤维夹及束口纱袋解决了散棉的白度测试与低浴比前处理的均匀性问题,确定浴比为1∶8(散棉5 g)。在此基础上,以散棉常规练漂一浴法为对比,探讨了散棉高白度一浴法及低温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高白度散棉的一浴法前处理工艺为:NaOH 3 g/L,30%双氧水16 g/L,TF-129HL 0.6 g/L,TF-122H 3 g/L,温度98℃,时间50 min;散棉低温前处理工艺为:NaOH 3 g/L,30%双氧水16 g/L,TF-1291K 1 g/L,温度80℃,时间50 min。采用两种工艺处理的散棉白度均比原工艺更高,综合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棉 白度 低浴比 高白度一浴法 低温前处理
下载PDF
酸体系下改良分散固相萃取用于茶叶农残快速检测的前处理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正浩 郑芹芹 +3 位作者 郝振霞 王晨 陈红平 鲁成银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9-398,共10页
基质干扰是造成茶叶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假阳性结果的最主要原因。囿于咖啡碱等基质成分的理化性质,这些基质成分的高效去除一直是茶样前处理方法开发中的难题。基于基质成分的分子结构特征,在常规茶样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酸溶液和... 基质干扰是造成茶叶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假阳性结果的最主要原因。囿于咖啡碱等基质成分的理化性质,这些基质成分的高效去除一直是茶样前处理方法开发中的难题。基于基质成分的分子结构特征,在常规茶样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酸溶液和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吸附剂,开发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茶样前处理方法,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基质成分去除率达到99.99%以上,显著降低了茶样检测的基质效应。利用本方法,实现了茶叶中克百威和灭多威的残留检测,检出限分别达到0.57 mg·kg^(-1)和0.2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基质干扰 前处理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测定牛奶中22种真菌毒素
7
作者 童兰艳 许博舟 +6 位作者 聂雪梅 王秀娟 马佳慧 国伟 李根容 龚迎昆 许秀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86-994,共9页
真菌毒素因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肝毒性、肾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及致畸性等危害而广受关注。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22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针对真菌毒素的特性和牛奶样品基质的特... 真菌毒素因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肝毒性、肾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及致畸性等危害而广受关注。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22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针对真菌毒素的特性和牛奶样品基质的特点选择简单、有效、快速的前处理方法,重点优化了提取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和提取盐用量。样品用0.5%甲酸乙腈提取,氯化钠分层,低温高速离心净化,上清液经氮吹浓缩后复溶,ZORBAX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化合物在正离子模式下电离,在数据依赖型质谱扫描模式下对目标物进行定性。结果表明,22种目标物在0.5~100.0μg/L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该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3~0.5μg/kg,定量限(S/N=10)为1.0~1.5μg/kg。以牛奶为基质,在1.5、5.0、15μg/kg加标水平下,22种真菌毒素的回收率为84.7%~100.8%,相对标准偏差为1.2%~9.9%。应用本方法对25份实际牛奶样品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22种真菌毒素均未检出。该方法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可作为牛奶中真菌毒素的高通量筛查和确证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快速前处理 真菌毒素 牛奶
下载PDF
叶用莴苣中苯醚甲环唑农药的SERS快速检测研究
8
作者 张茜 王晓彬 +1 位作者 洪华秀 黄双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5-206,共2页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结合快速样品前处理实现了叶用莴苣中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利用乙腈、氯化钠和无水乙酸钠提取叶用莴苣中苯醚甲环唑农药,N-丙基乙二胺、C18和石墨化碳去除叶绿素、有机酸等物质的影响,以金纳... 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结合快速样品前处理实现了叶用莴苣中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利用乙腈、氯化钠和无水乙酸钠提取叶用莴苣中苯醚甲环唑农药,N-丙基乙二胺、C18和石墨化碳去除叶绿素、有机酸等物质的影响,以金纳米溶胶为增强基底,采集苯醚甲环唑标准溶液和净化提取液的SERS信号,建立农药残留样本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的拉曼特征峰位于697、808、1088和1194 cm^(-1)处,以此为依据,对叶用莴苣中苯醚甲环唑农药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252 mg·kg^(-1),PLS模型结果显示可用于叶用莴苣中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金纳米溶胶 叶用莴苣 苯醚甲环唑 快速前处理
下载PDF
激光快速增材制造技术在国防科技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翔 吴文恒 王涛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3年第4期20-26,共7页
科技在现代国防建设和军事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武器装备在大国博弈中占据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装备的耗损速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导致在现代战争中,装备的快速修复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的维修方法成本高、维修周... 科技在现代国防建设和军事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武器装备在大国博弈中占据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装备的耗损速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导致在现代战争中,装备的快速修复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的维修方法成本高、维修周期长且所需设备复杂多样,而激光快速增材制造技术能够满足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快速装备维修与再制造的需要,保障设备和装备的及时补充。本文概述了当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现代国防军事科技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具体介绍了近现代激光熔融沉积技术、激光立体光固化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和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等激光快速制造技术在陆军、空军航空航天和海军上的应用实例。同时,也针对性地讨论了当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应用短板。结合社会科技发展现状,对所暴露出的不足提出了理论性的指导意见,最后对激光快速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现代军事装备 快速成型技术 航空航天 海军装备 快速维修
下载PDF
微孔有机网络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余涛 陈立 +2 位作者 张文敏 张兰 卢巧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2-1061,共10页
样品前处理是色谱分析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固相萃取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前处理方法,吸附剂的优劣直接影响萃取过程对目标化合物的吸附和富集效率,并影响前处理及后续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吸附剂的选择和开发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微... 样品前处理是色谱分析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固相萃取是一类应用广泛的前处理方法,吸附剂的优劣直接影响萃取过程对目标化合物的吸附和富集效率,并影响前处理及后续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吸附剂的选择和开发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微孔有机网络(microporous organic networks,MONs)是由芳香炔烃和芳香卤化物通过Sonogashira反应合成的一类新型共价有机材料,具有结构可修饰、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合成简单等优点。本文概述了MONs的合成和功能化修饰方法,着重介绍了该材料在样品前处理领域的应用新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合成方法方面,MONs材料的制备从回流合成法、溶剂热合成法发展到室温合成法,合成条件趋向于更温和、更高效。在材料功能化修饰方面,引入大分子物质以及氨基、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能增加MONs材料的选择性和作用位点;将MONs与Fe_(3)O_(4)、SiO_(2)、MOFs结合,形成核壳结构MONs,在此基础上进行煅烧和刻蚀,可形成多孔碳结构或空心多层材料。上述功能化修饰的MONs及其复合材料和目标物之间存在多重作用机制(氢键、疏水、静电、π-π相互作用等),因此能实现各类化合物的高效萃取。将MONs作为吸附剂材料应用于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等多种前处理方法,结合色谱、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获得了较好的吸附效果和较高的灵敏度,展现了MONs材料在样品前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有机网络 SONOGASHIRA反应 样品前处理 固相萃取 吸附剂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简单样品前处理的玉米赤霉烯酮酶联免疫分析方法——以瓜蒌皮和瓜蒌子的检测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磊 吴旺荣 +2 位作者 黄仁堂 关凯仪 王淑美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以瓜蒌皮和瓜蒌子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为例,探讨简便、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解决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中药中真菌毒素的基质干扰问题。方法首先优化抗原-抗体最佳反应浓度,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抑制曲线,确定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目的以瓜蒌皮和瓜蒌子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为例,探讨简便、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解决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中药中真菌毒素的基质干扰问题。方法首先优化抗原-抗体最佳反应浓度,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抑制曲线,确定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再系统对比不同提取溶剂及稀释溶液获取最佳样品前处理过程;经方法学考察后,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瓜蒌皮和瓜蒌子的检测限分别为0.017 ng/mL和0.031 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0.0625~2 ng/mL和0.094~2 ng/mL,加标回收率为75.88%~104.7%和78.03%~104.7%(RSD<8%);该方法成功用于11批瓜蒌皮和17批瓜蒌子样品检测,未检出阳性样品。结论适宜的提取溶剂和稀释溶液组合可有效解决基质干扰问题,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为其他中药中真菌毒素快速筛查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酶联免疫分析 样品前处理 快速检测 基质效应
下载PDF
免疫磁分离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姜里 杜娟 +1 位作者 李宗双 白艳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7-106,共10页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开发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食源性致病菌快速、精准、高灵敏检测至关重要。基于免疫磁珠的免疫磁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特异性强等优势,是实现食品中致病菌精准识别和分离富集的有效...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开发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食源性致病菌快速、精准、高灵敏检测至关重要。基于免疫磁珠的免疫磁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特异性强等优势,是实现食品中致病菌精准识别和分离富集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磁分离技术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免疫磁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影响磁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总结了免疫磁分离技术与各种检测方法相结合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然后,简要阐述了磁性金属有机框架作为新型磁分离材料在样品前处理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最后提出了免疫磁分离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免疫磁分离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分离和富集中的应用,并为免疫磁分离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综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免疫磁分离技术 免疫磁珠 富集 样品前处理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金银花近红外定性定量快检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耿泽宇 左旭丽 +2 位作者 潘秀珍 马威 李卫东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2076-2082,共7页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同时建立金银花中多种指标成分定量检测模型和真伪金银花定性鉴别模型。方法考察粉末粒径和装样厚度对NIR光谱的影响,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绿原酸、酚酸、木犀草苷3种成分的定量检测模型,结合马氏距...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同时建立金银花中多种指标成分定量检测模型和真伪金银花定性鉴别模型。方法考察粉末粒径和装样厚度对NIR光谱的影响,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绿原酸、酚酸、木犀草苷3种成分的定量检测模型,结合马氏距离法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金银花与山银花定性鉴别模型。结果当粉末粒径≤250μm且装样厚度≥15 mm时,同一样品NIR光谱的相关系数大于0.95,均方根值、欧氏距离分别小于0.020、0.680且无明显变化,其重复性与稳定性可被接受;绿原酸、酚酸、木犀草苷定量检测模型的预测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2.99%、2.44%、6.09%,预测值与真实值有较高拟合度;金银花与山银花定性鉴别模型预测准确率为100%。结论在确定金银花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建立多种定量和定性NIR快检模型,对提高检测效率并进行多角度分析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近红外 前处理 偏最小二乘法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食品安全分析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联用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黄怡淳 丁炜炜 +1 位作者 张卓旻 李攻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3-619,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传感器、可视化分析、便携光谱、酶联免疫检测及便携气相色谱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食品安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发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可定量的新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综述了近年来传感器、可视化分析、便携光谱、酶联免疫检测及便携气相色谱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食品安全分析中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发展选择性好、准确度高、可定量的新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分析 样品前处理技术 快速检测技术 联用
下载PDF
微波氧燃烧样品前处理法在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艾蕊 王海 +4 位作者 王海峰 王梅玲 靳阿祥 高思田 宋小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4-1660,共7页
微波氧燃烧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微波辅助绿色样品前处理方法。微波氧燃烧反应器结构和应用程序有助于燃烧完全和提高元素回收率。在引燃剂存在的条件下,样品与氧气在微波辐射下迅速发生燃烧反应,反应完毕后待测元素被吸收液回流吸收。... 微波氧燃烧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微波辅助绿色样品前处理方法。微波氧燃烧反应器结构和应用程序有助于燃烧完全和提高元素回收率。在引燃剂存在的条件下,样品与氧气在微波辐射下迅速发生燃烧反应,反应完毕后待测元素被吸收液回流吸收。吸收液可通过各种元素分析仪器(如AAS,ICP-OES,ICPMS,IC等)很好地检测出元素的种类、含量和价态等。该法适用样品范围广泛、绿色环保、反应时间短、反应后样品残留碳极低且元素的回收率高,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挥发性元素的损失。文中介绍了微波氧燃烧的基本原理、反应装置、引燃剂和吸收液、样品制备以及其在食品、生物、聚合物、地质、煤、原油以及碳材料等样品前处理的应用进展及前景,旨在对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氧燃烧 微波反应器 样品前处理 元素分析 综述
下载PDF
激素和低温预处理对胡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颉瑞霞 张建平 +2 位作者 党占海 杨崇庆 王斌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180-1185,共6页
本文以胡麻杂交组合1S×95005的F1为材料,研究了激素和低温预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不仅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影响,而且对愈伤组织的颜色、生长速率和质地也有较大的影响。KT+2,4-D激素组合对... 本文以胡麻杂交组合1S×95005的F1为材料,研究了激素和低温预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不仅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影响,而且对愈伤组织的颜色、生长速率和质地也有较大的影响。KT+2,4-D激素组合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优于KT+NAA。接种前花蕾4℃低温预处理能显著提高花药愈伤诱导率。在相同培养基中,低温预处理天数对愈伤诱导率起主要作用。综合考虑愈伤组织的质量和诱导率,胡麻组合1S×95005的F1代花药愈伤诱导率在低温预处理5d,附加KT1.0mg/L+2,4-D2.0mg/L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花药培养 激素组合 低温预处理 愈伤组织诱导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珊 潘丽雅 +4 位作者 阳洪 林宝全 寻卫权 卢先富 彭日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9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评价他汀药物预处理能否让静脉溶栓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获益。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评价他汀药物预处理能否让静脉溶栓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获益。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联合rt-PA静脉溶栓组,对照组(50例):rt-PA静脉溶栓组。研究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前先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qd)口服或鼻饲进行预处理;对照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后1周才开始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qd)口服或鼻饲。两组患者均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推荐意见进行rt-PA静脉溶栓。观察两组患者7 d神经功能改善和恶化、90 d良好功能转归、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死亡分别所占的比例,以评估他汀预处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7 d神经功能改善率为56%,对照组率为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0 d良好功能转归率为38%,对照组率为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7 d神经功能恶化率为16%,对照组率为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6%,对照组率为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个月死亡率为4%,对照组率为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进行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可提高短期疗效。中等剂量他汀预处理不增加静脉溶栓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他汀预处理 静脉溶栓 疗效分析
下载PDF
鳀鱼鱼露的加曲、分段速酿工艺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颖 陆胜民 +2 位作者 陈剑兵 郑美瑜 邢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91,共5页
为克服以往速酿产品风味较差的缺陷,在保证质量与风味的前提下缩短鳀鱼鱼露的发酵周期,采用加曲、分段加盐的生产工艺,以自行筛选的1株米曲霉为发酵菌种,以大米为载体制备种曲,对鳀鱼进行预处理,以两步加盐法替代传统的一次加盐法。研... 为克服以往速酿产品风味较差的缺陷,在保证质量与风味的前提下缩短鳀鱼鱼露的发酵周期,采用加曲、分段加盐的生产工艺,以自行筛选的1株米曲霉为发酵菌种,以大米为载体制备种曲,对鳀鱼进行预处理,以两步加盐法替代传统的一次加盐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制种曲活力旺盛,适合接种量为80 g/kg;未破腹鳀鱼与破腹鳀鱼分别在200 g/L、250 g/L的盐水中预处理5 min,能够预防腐烂,降低初次加盐量,加速鱼露生产速度;发酵体系的适宜培养温度为45℃;控制初次加盐量为100 g/kg,发酵时间为3 w,之后使补足盐量达到250 g/kg,第20周即可结束主发酵。加曲、分段加盐工艺能够有效缩短鳀鱼鱼露的发酵周期,所得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鳀鱼 鱼露 预处理 加曲 分段加盐 速酿
下载PDF
河豚毒素的样品前处理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方国锋 王锡昌 +2 位作者 陶宁萍 辛少平 卢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47-1452,共6页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小分子、非蛋白神经毒剂,其性质相对稳定,缺乏特效解毒剂。其检测技术主要有生物检测法、理化检测法和免疫学检测法,其中免疫检测因快速、简便、灵敏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河豚毒素的样品前处理技...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小分子、非蛋白神经毒剂,其性质相对稳定,缺乏特效解毒剂。其检测技术主要有生物检测法、理化检测法和免疫学检测法,其中免疫检测因快速、简便、灵敏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河豚毒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免疫学快速检测技术及相关专利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河豚毒素检测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快速检测 样品前处理 免疫检测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预处理和激素对草莓花药离体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纪鹏 彭嗣亮 +1 位作者 卢禹 刘小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44-2150,共7页
花药培养是进行植物脱毒和获取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为提高草莓花药培养的再生效率,采用低温和黑暗的方式对草莓花药进行预处理,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诱导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形成与增殖。结果表明,培养前低温处理可促进愈伤组织形... 花药培养是进行植物脱毒和获取单倍体的有效方法。为提高草莓花药培养的再生效率,采用低温和黑暗的方式对草莓花药进行预处理,以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激素诱导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形成与增殖。结果表明,培养前低温处理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以4℃低温处理72h的效果最好。但花药黑暗预处理对愈伤组织形成没有作用。较高浓度的2,4-D(MS+1.0mg·L-16-BA+2.0mg·L-12,4-D)最适合诱导且促进花药愈伤组织形成,有助于下一步分化培养。而NAA对不定芽分化起着重要作用,诱导成功率达到10%以上,其中以MS+1.0mg·L-16-BA+0.2mg·L-1NAA诱导效果最好。在添加NAA的基础上再加入KT也能提高不定芽分化率。不定芽增殖过程不宜添加过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以MS+0.7mg·L-16-BA+0.1mg·L-1NAA诱导增殖效率最高,激素浓度过高时易出现玻璃化,现象,形成畸形苗。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的草莓花药培养再生体系,为获得无病毒草莓苗和单倍体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花药培养 预处理 激素 快速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