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铈对化学镀Co-Fe-B合金镀覆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宣天鹏 黄芹华 章磊 《有色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13,共5页
研究含Ce的化学镀Co Fe B合金工艺。用恒电位法测定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 ,用称重法分析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综合考察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 ,Ce加入后 ,化学镀Co Fe B合金镀液的稳定电位、阴极过电位、沉积... 研究含Ce的化学镀Co Fe B合金工艺。用恒电位法测定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 ,用称重法分析镀液组成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综合考察镀层表面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结果表明 ,Ce加入后 ,化学镀Co Fe B合金镀液的稳定电位、阴极过电位、沉积速度、稳定性和镀层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含Ce的化学镀Co Fe B镀液的最佳组成和操作条件为 :NFe∶NCo=1∶40 ;NaHB4 1 0 g/L ;Na2 B4 O4 ·10H2 O 4g/L ;Na2 C4 H4 O6 ·2H2 O 5 0 g/L ;Ce 1 0g/L ;温度 3 5℃ ;pH =13 ;装载量 1 0dm2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co+fe-B合金 镀液 磁性镀层 结合力
下载PDF
玻璃纤维化学镀Ni-Co-Fe-La-P合金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秦秀兰 黄英 +1 位作者 杜朝锋 岳莹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1-636,共6页
为探索稀土元素在玻璃纤维化学镀中的应用,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La-P合金的工艺。重点讨论了La对化学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在镀液中加入La后主盐、络合剂和温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 为探索稀土元素在玻璃纤维化学镀中的应用,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Fe-La-P合金的工艺。重点讨论了La对化学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以及在镀液中加入La后主盐、络合剂和温度等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适量的La能明显提高镀液的稳定性、沉积速率、改善镀层形貌和降低施镀温度;但随着镀液中La含量的增加,镀液的稳定性和沉积速率皆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镀液中La化合物浓度达到1.1 g.L-1时,镀液的稳定性达到了最大值,同时沉积速率也达到了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化学镀 稀土元素 Ni-co-fe-La-P合金
下载PDF
铈对化学镀Ni-Fe-Co-P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贾瑛 冯程 张颖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
在确定化学镀Ni-Fe-Co-P镀液配方的基础上,往镀液中加入硝酸铈,在涤沦织物上制备Ni-Fe-Co-P-Ce合金镀层。讨论了硝酸铈的质量浓度对镀层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能等的影响,得出其最佳的质量浓度为0.4g/L。
关键词 化学镀 稀土元素 Ni—feco—P
下载PDF
稀土铈对化学镀Co-Fe-B合金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朱云丽 宣天鹏 王卫荣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化学镀Co Fe B合金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以称重法分析了稀土元素铈加入前后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等对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土元素铈加入后,化学镀Co Fe B合金的沉积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对化学镀Co Fe B合金工艺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以称重法分析了稀土元素铈加入前后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缓冲剂等对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土元素铈加入后,化学镀Co Fe B合金的沉积速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结合镀层质量,得出化学镀Co Fe B合金最佳镀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化学镀 cofe—B合金 沉积速率
下载PDF
Fe-Ni-Co合金镀层中的铁对磁温度补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耿淑华 许源荣 +3 位作者 黄红艳 成旦红 曹铁华 吕经康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在钕铁硼稀土永磁体基体上电沉积Fe-Ni-Co合金镀层对磁温度补偿。通过对镀层中铁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了电沉积Fe-Ni-Co合金镀层最佳工艺。同时对电沉积Fe-Ni-Co合金镀层后的稀土永磁体进行了磁性能研究。发现Fe-Ni-Co合金镀层对稀土永... 在钕铁硼稀土永磁体基体上电沉积Fe-Ni-Co合金镀层对磁温度补偿。通过对镀层中铁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了电沉积Fe-Ni-Co合金镀层最佳工艺。同时对电沉积Fe-Ni-Co合金镀层后的稀土永磁体进行了磁性能研究。发现Fe-Ni-Co合金镀层对稀土永磁体起到一定的温度补偿作用,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稀土永磁体的温度稳定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稀土永磁体 温度补偿 fe—Ni—co合金 电沉积
下载PDF
在有机溶剂中电沉积Er-Co-Fe合金膜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高仁 童叶翔 刘冠昆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室温条件下在有机溶剂DMSO(二甲基亚砜)中Er-Co-Fe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在0.1mol·L-1ErCl3-0.1mol·L-1FeCl2-0.1mol·L-1CoCl2-0.1mol·L-1LiClO4-DMSO体系中,当控...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电解法研究了室温条件下在有机溶剂DMSO(二甲基亚砜)中Er-Co-Fe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在0.1mol·L-1ErCl3-0.1mol·L-1FeCl2-0.1mol·L-1CoCl2-0.1mol·L-1LiClO4-DMSO体系中,当控制电位在-2.00V~-2.60V(vsSCE)范围内进行恒电位电解,可得到表面均匀、附着力强、有金属光泽的黑色非晶态Er-Co-Fe合金膜,其中铒的质量分数可达31.63%~4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o-fe合金膜 稀土 电沉积 DMSO(二甲基亚砜)
下载PDF
Fe含量对高温稀土永磁Sm(Co_(bal)Fe_xCu_(0.1)Zr_(0.03))_(7.5)(x=0.09~0.21)磁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光亮 彭龙 +3 位作者 张明 王敬东 付玉群 刘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6-399,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高温稀土永磁Sm(CobalFexCu0.1Zr0.03)7.5(x=0.09~0.21),研究了Fe含量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ax 逐渐增加,在x=0.21时获得最大值,分别为0.96T和176.7kJ/m3;内...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高温稀土永磁Sm(CobalFexCu0.1Zr0.03)7.5(x=0.09~0.21),研究了Fe含量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含量的增加,剩磁Br和最大磁能积(BH)max 逐渐增加,在x=0.21时获得最大值,分别为0.96T和176.7kJ/m3;内禀矫顽力Hci先增加后降低,在x=0.15时获得峰值2276.6 kA/m。最佳工艺制备(x=0.15)的磁体温度稳定性良好,B-H退磁曲线在温度为500 ℃时保持为直线;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β为-0.16%/℃,最高使用温度(OT)max达到53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稀土永磁 Sm(co fe Cu Zr) 磁体 磁性能 温度稳定性
下载PDF
烧结Sm(Co,Fe,Cu,Zr)_z的矫顽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彭龙 徐光亮 张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42,共5页
综述了烧结Sm(Co,Fe,Cu,Zr)z的矫顽力机制及成分和工艺对矫顽力的影响。温度对矫顽力机制的影响强烈。随着温度的升高,畴壁钉扎逐渐从排斥型转变为吸引型,当温度高于胞壁相的居里温度时,畴壁钉扎机制几乎完全转变为形核机制。成分和工... 综述了烧结Sm(Co,Fe,Cu,Zr)z的矫顽力机制及成分和工艺对矫顽力的影响。温度对矫顽力机制的影响强烈。随着温度的升高,畴壁钉扎逐渐从排斥型转变为吸引型,当温度高于胞壁相的居里温度时,畴壁钉扎机制几乎完全转变为形核机制。成分和工艺对微观结构、两相的磁学参数有一定影响,因而影响矫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稀土永磁 烧结Sm(co fe CU Zr)z 矫顽力机制 矫顽力温度系数
下载PDF
R-Fe-Co赝三元系RFe_2-RCo_2变温截面的研究(R=S_(m0.5)Dy_(0.5))
9
作者 封文江 王博文 +1 位作者 刘炜丽 金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R-Fe-Co赝三元系RFe2-RCo2变温截面(R=Sm0.5Dy0.5).该截面由2个单相区、2个两相区与2个三相区组成.截面含有两个包晶反应:L+2:7→1:3与L+1:3→1:2.(Sm,Dy)(Fe,Co)2相的点阵常数随含C...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热分析技术研究了R-Fe-Co赝三元系RFe2-RCo2变温截面(R=Sm0.5Dy0.5).该截面由2个单相区、2个两相区与2个三相区组成.截面含有两个包晶反应:L+2:7→1:3与L+1:3→1:2.(Sm,Dy)(Fe,Co)2相的点阵常数随含Co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fe-co 赝三元系 相图 变温截面 金属间化合物 稀土 磁性 硬磁合金
下载PDF
粉末特性对Sm_2(Co,Cu,Fe,Zr)_(17)永磁材料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艳芳 包生祥 +3 位作者 王敬东 谭福明 马丽丽 彭晶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6,31,共4页
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Sm_2(Co,Cu,Fe,Zr)_(17)的过程中,粉末特性对材料的性能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对气流磨和滚动球磨两种工艺所制备的粉末进行比较,通过粒度分析及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粉末的粒径与形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 在粉末冶金工艺生产Sm_2(Co,Cu,Fe,Zr)_(17)的过程中,粉末特性对材料的性能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对气流磨和滚动球磨两种工艺所制备的粉末进行比较,通过粒度分析及显微镜观察,研究了粉末的粒径与形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流磨所制备的粉末平均粒径为4.53μm,尺寸分布范围较窄,粉末颗粒成近似球状,所得材料磁性能参数中Br,(BH)max优于滚动球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2(co Cu fe Zr)17永磁材料 气流磨 滚动球磨 粉末 磁性能
下载PDF
Sm的氧化对Sm_2(Co,Fe,Cu,Zr)_(17)磁体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芳 包生祥 +3 位作者 马丽丽 王敬东 李忭 彭晶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59-61,共3页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m2(Co,Fe,Cu,Zr)17磁体,研究了工艺过程Sm的氧化对材料性能影响。微观分析表明,Sm的氧化主要以Sm2O3形成析出孔洞,破坏了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
关键词 Sm2(co fe Cu Zr)17稀土永磁 氧化 球磨 显微结构 磁性能
下载PDF
室温以上磁制冷材料La(Fe_(1-x)Co_x)_(11.7)Al_(1.3)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鹏 段静芳 +5 位作者 鲍博 张虎 龙毅 叶荣昌 常永勤 万发荣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4-587,共4页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磁性测量,研究了Co替代Fe含量对居里温度在室温以上的磁制冷材料La(Fe1-xCox)11.7Al1.3(x=0.072,0.081)磁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La(Fe1-xCox)11.7Al1.3材料的居里温度随C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磁性测量,研究了Co替代Fe含量对居里温度在室温以上的磁制冷材料La(Fe1-xCox)11.7Al1.3(x=0.072,0.081)磁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La(Fe1-xCox)11.7Al1.3材料的居里温度随C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La(Fe0.919Co0.081)11.7Al1.3的居里温度为311 K。当外场变化为1.9 T时磁熵变达到3.6 J.kg-1.K-1,RCP值为168.6 J.kg-1,虽然它的磁熵变小于具有巨磁熵变的磁制冷材料,但是它在磁场为1.9 T时的制冷能力与这些材料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制冷能力 La(fe co Al)13化合物 磁熵变 稀土
下载PDF
高温稀土永磁Sm(Co_(0.72)Fe_(0.15)Cu_(0.1)Zr_(0.03))_(7.5)的烧结和磁性能研究
13
作者 彭龙 徐光亮 +1 位作者 张明 王敬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7-520,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高温稀土永磁Sm(Co0.72Fe0.15Cu0.1Zr0.03)7.5,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过低,则磁体的致密度较低,难以获得优良的磁性能;烧结温度过高,则Sm挥发,磁体的Sm含量降低,磁性能恶...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高温稀土永磁Sm(Co0.72Fe0.15Cu0.1Zr0.03)7.5,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过低,则磁体的致密度较低,难以获得优良的磁性能;烧结温度过高,则Sm挥发,磁体的Sm含量降低,磁性能恶化。磁体的最佳烧结条件为:温度1215℃,保温45min。在上述条件制备的磁体在25℃及500℃时的剩磁夙、内禀矫顽力Hci、最大磁能积(BH)max分别为:0.94T,2276.6kA/m,171.9kJ/m^3及0.67T,509.4kA/m,81.2kJ/m^3;磁体的占.日退磁曲线在500℃时保持为直线,内禀矫顽力温度系数声(25℃-500℃)为-0,16%/℃,最高使用温度达到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稀土永磁 烧结Sm(co fe Cu Zr) 磁性能 温度稳定性
下载PDF
碳包覆的掺杂稀土Nd的Fe-Co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结构及磁性能研究
14
作者 吴爱兵 刘大成 +2 位作者 张建生 张治平 幺林 《唐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8-20,34,共4页
以水热法制备的不同稀土Nd掺杂量的铁钴合金/钴铁氧体纳米复合物为前驱体,用三聚氰胺作还原剂和碳源在高温条件下高纯氮气氛中合成出了碳包覆的掺杂稀土Nd的Fe-Co合金纳米颗粒。XRD表征结果显示,碳包覆的掺杂稀土Nd的Fe-Co合金纳米颗粒... 以水热法制备的不同稀土Nd掺杂量的铁钴合金/钴铁氧体纳米复合物为前驱体,用三聚氰胺作还原剂和碳源在高温条件下高纯氮气氛中合成出了碳包覆的掺杂稀土Nd的Fe-Co合金纳米颗粒。XRD表征结果显示,碳包覆的掺杂稀土Nd的Fe-Co合金纳米颗粒中Nd以氧化物Nd2O3的形式存在,TEM观察颗粒尺寸为50nm左右,VSM性能测试表明其饱和磁化强度随Nd掺杂量的增大而减小,矫顽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 稀土Nd fe-co合金 结构 磁性能
下载PDF
掺杂稀土La的Fe-Co合金/石墨纳米复合物的室温磁性能研究
15
作者 张治平 吴爱兵 赵永超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水热法制备的掺杂不同量稀土 La 的铁钴合金/钴铁氧体纳米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与三聚氰胺在高纯氮气氛中发生固相反应合成出掺杂稀土 La 的 Fe-Co 合金/石墨纳米复合物。XRD表征结果显示,La 与 Fe,Co 形成了体心立方(bcc)结构的合... 以水热法制备的掺杂不同量稀土 La 的铁钴合金/钴铁氧体纳米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与三聚氰胺在高纯氮气氛中发生固相反应合成出掺杂稀土 La 的 Fe-Co 合金/石墨纳米复合物。XRD表征结果显示,La 与 Fe,Co 形成了体心立方(bcc)结构的合金;由 TEM,HRTEM 观察出,掺杂 La的 Fe-Co 合金纳米颗粒尺寸范围为200~500 nm,且被石墨层包覆;VSM 室温磁性能测试结果说明,掺杂 La 的 Fe-Co 合金/石墨纳米复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 La 的掺杂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而矫顽力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LA fe-co 合金/石墨纳米复合物 磁性能
下载PDF
粉体特性对Sm(Co,Fe,Cu,Zr)_(6.9)高温永磁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更超 姚赞 蒋成保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分别采用球磨和气流磨工艺制备了Sm(Co,Fe,Cu,Zr)6.9合金粉体。研究了粉体的形状和粒径对烧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与球磨工艺相比,气流磨制备的粉体颗粒外形更规则。在平均粒径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气流磨粉体烧结时效后的永磁合金样品... 分别采用球磨和气流磨工艺制备了Sm(Co,Fe,Cu,Zr)6.9合金粉体。研究了粉体的形状和粒径对烧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与球磨工艺相比,气流磨制备的粉体颗粒外形更规则。在平均粒径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气流磨粉体烧结时效后的永磁合金样品取向度更高,室温剩余磁化强度Mr、最大磁能积(BH)max和500℃条件下的Mr,iHc,(BH)max均优于采用球磨粉体经相同工艺制得的样品。外形规则的气流磨粉体制得的合金样品在室温和500℃条件下的磁性能均随粉体粒径减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室温下6.8μm气流磨粉体烧结时效样品的磁性能达到最优,为Mr=8092 Gs,iHc=18.3 kOe,(BH)max=123 kJ.m-3;该样品在500℃条件下的磁性能仍达到Mr=5177 Gs,iHc=9.0 kOe,(BH)max=39 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高温永磁 Sm(co fe Cu Zr)6.9合金 气流磨 球磨 磁性能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permanent magnets Sm(Co, Fe, Cu, Zr)_Z in PPM focusing system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龙 杨青慧 +2 位作者 刘颖力 宋远强 张怀武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31-734,共4页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 Sm(Co, Fe, Cu, Zr)z with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ty were fabricated. Optimized by Fe content and process, Sm(Co0.72Fe0.15Cu0.1Zr0.03)7.5 magnet with...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 Sm(Co, Fe, Cu, Zr)z with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and high-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ty were fabricated. Optimized by Fe content and process, Sm(Co0.72Fe0.15Cu0.1Zr0.03)7.5 magnet with B1〉0.75 T and Hci〉1300 kA/m at 300 ℃ can b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data of Sm(Co0.72Fe0.15Cu0.1Zr0.03)7.5, the magnetic field along central axis Bz in periodic permanent magnet (PPM) focusing system was simulated u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alysis software Maxwell 2D/3D. The Bz exhibited typical cosine curve along central axis, and the peak value of Bz was high enough to meet the demand of PPM focusing system at room temperature even at 200±20 ℃. Additionally, a kind of simple cooling structure for PPM focusing system was designed by setting cooling pipe between polepieces. Sim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smooth cosine curve of Bz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with good control of the thickness of cooling pi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s Sm(co fe Cu Zr)z PPM focusing system Maxwell 2D/3D 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cobalt substitution on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nanocrystalline(NdDyTb)_(12.3)(FeZrNbCu)_(81.7)B_(6.0) ribbons 被引量:1
18
作者 包小倩 高学绪 +2 位作者 张茂才 朱洁 周寿增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01-505,共5页
Effect of Co substitution and annealing treatment on the formation,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NdDyTb)12.3(FeZrNbCu)81.7.xCoxB6 (x=0-15) ribbons prepared by rapid quenching and subsequent anneali... Effect of Co substitution and annealing treatment on the formation,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NdDyTb)12.3(FeZrNbCu)81.7.xCoxB6 (x=0-15) ribbons prepared by rapid quenching and subsequent annealing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X-ray diffraction (XRD), high resolu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HRSEM)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VSM). Phase analysis revealed single-phase material. The remanence polarization Jr and maximum energy product (BH)max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x from 0 to 12 and then decreased for x=15. The intrinsic coercivity Hci of (NdOyTb)12.3 (FeZrNbCu)81.7-xCoxB6 ribbons optimally processed decreased from 1308.7 kA/m for x=0 to 817.4 kA/m for x=15. Optimum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Jr=1.041 T, Hci=944.9 EA/m and (BH)max=155.1 kJ/m^3 were achieved by annealing melt-spun ribbon (x=12) at 675 ℃ for 10 mi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Co substitution on micro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rvstalline Nd-fe-B magnets co substitution magnetic orooerties rare earths
下载PDF
麦哲伦海山群MK海山富钴结壳稀土元素的赋存相态 被引量:18
19
作者 任向文 石学法 +2 位作者 朱爱美 刘季花 方习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714,共8页
利用ICP-OES和ICP-MS,分析了麦哲伦海山群西北端MK海山2 170 m水深的MKD23B-3号富钴结壳样品,获得了其剖面上主元素、稀土元素(REE)和Y含量数据,并基于元素含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研究了REE和Y的赋存相态。结果显示:该样品剖面从基岩... 利用ICP-OES和ICP-MS,分析了麦哲伦海山群西北端MK海山2 170 m水深的MKD23B-3号富钴结壳样品,获得了其剖面上主元素、稀土元素(REE)和Y含量数据,并基于元素含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研究了REE和Y的赋存相态。结果显示:该样品剖面从基岩到表面可划分为5层,第Ⅰ、Ⅱ层为磷酸盐化壳层,第Ⅲ、Ⅳ、Ⅴ层为未磷酸盐化壳层。在未磷酸盐化壳层中,REE和Y主要赋存在δ-MnO2相中;而在磷酸盐化壳层中,REE和Y除了赋存在Fe、Mn氧化物相中外,主要赋存在独立于碳氟磷灰石(CFA)的矿物相态中,可能为稀土的磷酸盐。并提出利用磷酸盐中REE/Y估算富钴结壳磷酸盐化壳层次生稀土的方法,据此估算了MK海山富钴结壳磷酸盐化壳层次生稀土的量。在该样品中,次生稀土占稀土总量的42%~88%,近一半以上的稀土是次生的,磷酸盐化作用对于REE和Y的次生富集具有显著的贡献;因此解读磷酸盐化富钴结壳的稀土元素(特别是Nd同位素)古海洋记录必须排除次生稀土元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稀土元素 赋存相态 麦哲伦海山
下载PDF
磷酸盐化作用对富钴结壳中稀土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任江波 何高文 +3 位作者 姚会强 邓希光 朱克超 杨胜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共11页
稀土(REY)是一组有效示踪物质源区和地质过程的元素,本研究利用X荧光光谱法(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MS)分析了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和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的主要元素和稀土元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比了磷酸盐化及未磷酸盐化富钴... 稀土(REY)是一组有效示踪物质源区和地质过程的元素,本研究利用X荧光光谱法(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MS)分析了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和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的主要元素和稀土元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比了磷酸盐化及未磷酸盐化富钴结壳的稀土特征。结果显示:磷(P)含量低的结壳具有相对低的稀土总量(∑REY),北美页岩标准化后显示铈(Ce)正异常和钇(Y)负异常;磷酸盐化后的结壳具有相对高的∑REY,并表现出Ce正异常和显著Y正异常。磷酸盐化结壳中应存在"富稀土磷酸盐"组分,特别是对Y具有重要贡献。将磷酸盐化结壳视为磷酸盐组分和结壳组分的混合,模拟结果显示富稀土磷酸盐组分具有海山磷块岩的稀土配分模式,但是其∑REY达到普通磷块岩的10倍或以上。考虑到海洋中富钙沉积物丰富,大量PO_4^(3-)不同程度地交代碳酸盐等钙质物质,容易形成贫稀土磷酸盐。而伴随结壳缓慢的成矿过程,部分磷酸盐的形成未受到碳酸盐的影响,容易形成富稀土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磷酸盐化 富钴结壳 富稀土磷酸盐 西太平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