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mbrane combination technic on treatment and reuse of high ammonia and salts wastewater in rare earth manufacture process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林楠 徐炳辉 +1 位作者 龚济达 步天达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S1期501-503,共3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industry in China,high NH3-N and high salts wastewater generated in rare earth manufacture process had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especially for surrounding water bo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industry in China,high NH3-N and high salts wastewater generated in rare earth manufacture process had caused serious environment pollution especially for surrounding water body.Traditional treatment processes were either incapable of reducing pollutants concentration to the levels regulated by law or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and difficult to operate.In this paper,a hybrid process which integrated air stripping pretreatment and low pressure reverse osmosis(LPRO) was proposed to treat this wastewater containing high ammonia and salt.Mechanism of treatment and remediation of ammonia and salt polluted water body was investigated.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pH,and air stripping time on removal ratio of ammonia efficiencies were also discussed.Relationship among trans-membrane pressure drop(ΔP),additions ratio,stability of membran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water reus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moval ratio of ammonia after LPRO desalination process could reach up to 98%,fluoride amounted to more than 99% and desalt efficiencies reached up to 95%,and stripped gas ammonia could be effectively recovered.Water quality had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o meet reuse or discharge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wastewater membranes ammonia air stripping
原文传递
Leaching kinetics of ionic rare-earth in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system added with impurity inhibitors 被引量:26
2
作者 邱廷省 朱冬梅 +3 位作者 方夕辉 曾清华 高广阔 朱华磊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75-1183,共9页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is produced during the dressing and smelting process of rare-earth ores.Such wastewater includes a very high concentration of NH4+, as well as other ions(e.g., NH4+, RE3+, Al3+, Fe3+,...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is produced during the dressing and smelting process of rare-earth ores.Such wastewater includes a very high concentration of NH4+, as well as other ions(e.g., NH4+, RE3+, Al3+, Fe3+, Ca2+, Cl–, and Si O32–) with a p H of 5.4–5.6.Its direct discharge will pollute, yet it can be recycled and used as a leaching reagent for ionic rare-earth ores.In this study, leaching kinetics studies of both rare earth ions and impurity ion Al3+ were conducted in the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system with the aid of impurity inhibitor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ching process of rare-earth followed the internal diffusion kinetic model.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298 K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H4+ was 0.3 mol/L, the leaching reaction rate constant of ionic rare-earth was 1.72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was 9.619 k J/mol.The leaching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leaching system with ammonium sulfate, which indicated that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system and the addition of impurity inhibitors could promote ionic rare-earth leaching.The leaching kinetic process of impurity Al3+ did not follow either internal diffusion kinetic model or chemical reaction control, but the hybrid control model which was affected by a number of process factors.Thus, dur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leaching of impurity ions could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impurity inhibitors, reducing the leaching temperature to a proper range, accelerating the seepage velocity of leaching solution, or increasing the leaching rate of rare ear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ic rare-earth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impurity inhibitor leaching kinetics
原文传递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倩倩 赖小彬 +1 位作者 洪本根 王明兹 《福建冶金》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我国是主要的稀土出产国,约占全球年产量的90%以上。当前,我国离子型稀土矿采用硫酸铵介导的原地浸矿工艺,造成矿区及周边地下水氨氮污染,严重的超标高达200倍以上。本文分析了离子型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来源与现状,阐述了地下水氨... 我国是主要的稀土出产国,约占全球年产量的90%以上。当前,我国离子型稀土矿采用硫酸铵介导的原地浸矿工艺,造成矿区及周边地下水氨氮污染,严重的超标高达200倍以上。本文分析了离子型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来源与现状,阐述了地下水氨氮污染治理技术,以期为我国稀土矿区地下水氨氮污染治理开发绿色、安全的新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硫酸铵原地浸矿 地下水污染 氨氮治理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硫酸铵-沉渣酸浸溶液接力浸矿
4
作者 田路洋 龙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38-4147,共10页
将稀土开采产生的沉渣酸浸溶液代替部分浸矿剂进行浸矿,旨在减少硫酸铵用量和降低氨氮残留。本文提出了先注入硫酸铵溶液、再注入沉渣酸浸溶液、最后通过饱和石灰水将沉渣阳离子固定在矿体内的浸矿工艺(简称铵-渣接力浸矿工艺),并结合... 将稀土开采产生的沉渣酸浸溶液代替部分浸矿剂进行浸矿,旨在减少硫酸铵用量和降低氨氮残留。本文提出了先注入硫酸铵溶液、再注入沉渣酸浸溶液、最后通过饱和石灰水将沉渣阳离子固定在矿体内的浸矿工艺(简称铵-渣接力浸矿工艺),并结合室内实验论证了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浸矿工艺,在硫酸铵单耗为1.0的硫酸铵溶液和浓度为11 mmol/L、用量为0.2倍孔隙体积沉渣酸浸溶液接力浸矿时,尾矿上铵离子残留量从2.05 g降至1.07 g,浸取率从47.06%提升至91.68%,增幅达44.62%,浸取率与传统工艺的硫酸铵单耗为2.0的相当,铵-渣接力浸矿工艺减少了50%的硫酸铵使用;采用饱和石灰水将沉渣阳离子固定在矿体内后,94%以上的沉渣阳离子以胶态形式固定在尾矿中,防止沉渣阳离子外渗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铵-渣接力浸矿工艺可降低氨氮残留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为离子型稀土矿的绿色高效开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硫酸铵 沉渣 氨氮残留
下载PDF
锆修饰载体对锰铈复合催化剂NH_(3)-SCR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高梓寒 杨润农 +3 位作者 王钊颖 宋燕海 覃斌 余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06-6214,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的铈锆载体,通过浸渍法将MnOx作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复合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_(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反应(NH_(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Raman、SEM、N_(2)吸脱附、H_(2)-TPR、NH_(3)-TPD、... 采用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的铈锆载体,通过浸渍法将MnOx作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复合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_(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反应(NH_(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Raman、SEM、N_(2)吸脱附、H_(2)-TPR、NH_(3)-TPD、XPS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表面酸性、表面氧化价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en Zr1-n较CeO_(2)载体具有更好的NH_(3)-SCR催化活性,8Mn/Cen Zr1-n催化剂均有性能提升,其中8Mn/Ce0.8Zr0.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其T_(50)和T_(90)分别为100.2℃和130.2℃,工作温度窗口为245.5℃(130.2~377.2℃),并且159.6~349.0℃范围内保持100%的NO转化率,具有更好的低温还原性能和更多的酸性位点,有利于反应物在更低的温度被吸附还原;其表面高价的Mn4+物种相对含量更高,有利于提升NH_(3)-SCR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催化技术
下载PDF
三种废渣吸附剂对稀土氨氮废水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杜明展 刘进峰 陈莉荣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6期70-73,共4页
以改性的粉煤灰、煤矸石、水淬渣作为材料,研究了三种废渣稀土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及其吸附动力学行为,讨论了吸附平衡时间、反应级数、吸附速率控制步骤,并将三种废渣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与水淬渣较先达到吸... 以改性的粉煤灰、煤矸石、水淬渣作为材料,研究了三种废渣稀土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及其吸附动力学行为,讨论了吸附平衡时间、反应级数、吸附速率控制步骤,并将三种废渣的吸附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与水淬渣较先达到吸附平衡,煤矸石与准二级动力学拟合直线的相关性最好为0.997 8,化学反应是改性粉煤灰、改性水淬渣吸附氨氮的主要控制步骤,液膜扩散、颗粒扩散是改性煤矸石吸附氨氮的主要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渣 吸附剂 稀土氨氮废水 动力学
下载PDF
基质配置对潮汐流人工湿地处理稀土矿山含氨氮地表水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余艳玲 许丹 +3 位作者 王师齐 高柏 宋勇 吴琳伟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CW)可对稀土矿工业开采遗留的氨氮污染废水进行高效生态化处理。添加铁碳和生物炭材料构建四组潮汐流人工湿地,研究不同淹没空置比(F/D)条件下铁碳和生物炭添加方式及位置对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CW)可对稀土矿工业开采遗留的氨氮污染废水进行高效生态化处理。添加铁碳和生物炭材料构建四组潮汐流人工湿地,研究不同淹没空置比(F/D)条件下铁碳和生物炭添加方式及位置对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F/D=6 h/6 h(水流淹没湿地床体6 h后排水空置6 h后下一批次进水),进水NH^(+)_(4)-N为40±2.37 mg/L,CW_(FeC2)(NO.2 Fe-C substrate Constructed Wetland)对NH^(+)_(4)-N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平均去除率86.44%±3.28%,最高去除率89.72%,CW_(B)(Biochar based Constructed Wetland)对总氮(T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51.12%。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炭基质湿地Alpha多样性指数各指标均大于铁碳基质湿地。具有固氮作用的变形菌门在CW FeC1和CW_(FeC2)中占比70%以上,在CW_(B)中占比40%以上,是最主要的脱氮菌群。在CW_(B)中发挥好氧硝化作用的硝化螺旋菌占比15%以上,酸杆菌门存在近10%,能适应酸性条件且具有一定脱氮作用。本实验的进行对稀土矿山含氨氮废水的生态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填补空缺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氨氮废水 铁碳材料(Fe-C) 生物炭 稀土矿区 环境治理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区氨氮废水MBR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研究进展
8
作者 吴荣菁 黄笃亮 +1 位作者 杨清清 钟常明 《中国钼业》 2024年第6期39-47,共9页
离子型稀土矿区流出大量氨氮废水进入周边水体,传统生物处理法存在碳源及氧源需求量大、工艺长、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处理离子型稀土含氮废水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膜生物反应器(MBR)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基于MBR本身优点... 离子型稀土矿区流出大量氨氮废水进入周边水体,传统生物处理法存在碳源及氧源需求量大、工艺长、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因此,如何高效处理离子型稀土含氮废水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膜生物反应器(MBR)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基于MBR本身优点外,克服了碳、氧源的大量需求、周期长等问题,具有良好的资源化效益,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潜能。本文主要从离子型稀土矿区氨氮废水的形成及特性,常用处理技术现状,MBR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性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MBR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处理离子型稀土含氮废水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区 氨氮废水 MBR 短程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生物炭对稀土尾水中NH_(4)^(+)-N和NO_(3)^(-)-N的吸附特性
9
作者 杨智 周丹 +1 位作者 黄顺香 杨志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14-17,39,共5页
“双级渗滤耦合生物系统”是目前处理离子型稀土矿山尾水应用广泛、效果稳定、成本可控的处理工艺,滤料的筛选是工艺升级优化的重点。本研究以木屑、花生壳、稻壳生物炭作为吸附型滤料,研究生物炭对NH_(4)^(+)-N和NO_(3)^(-)-N的吸附特... “双级渗滤耦合生物系统”是目前处理离子型稀土矿山尾水应用广泛、效果稳定、成本可控的处理工艺,滤料的筛选是工艺升级优化的重点。本研究以木屑、花生壳、稻壳生物炭作为吸附型滤料,研究生物炭对NH_(4)^(+)-N和NO_(3)^(-)-N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在500℃的热解温度下的吸附性能超过300℃,其中,500℃的稻壳生物炭(RBC500)对NH_(4)^(+)-N的吸附效果最佳,其平衡吸附量达到25.06 mg/g。同样,500℃的花生壳生物炭(PBC500)在NO_(3)^(-)-N的吸附上表现最优,其平衡吸附量为0.82 mg/g。动力学拟合表明RBC500对NH_(4)^(+)-N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NO_(3)^(-)-N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拟合表明RBC500对NH_(4)^(+)-N、NO_(3)^(-)-N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主要为单分子化学吸附。本研究使用的生物炭对NH_(4)^(+)-N和NO_(3)^(-)-N的吸附效果均优于常用滤料陶粒和沸石,可以作为渗滤耦合生物处理工艺吸附型滤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水 生物炭 吸附 氨氮 硝态氮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complete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3
10
作者 Shaoping Luo Yi Peng +1 位作者 Ying Liu Yongzhen Pe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2年第9期151-160,共10页
Complete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or comammox bacteria(CAOB),can oxidize ammonium to nitrate on its own.Its discovery revolutionized our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nitrification,and its distribution in both natural... Complete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or comammox bacteria(CAOB),can oxidize ammonium to nitrate on its own.Its discovery revolutionized our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nitrification,and its distribution in both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 has enabled a reevaluation of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microorganisms to the nitrogen cycle.Its wide distribution,adaptation to oligotrophic medium,and diverse metabolic pathways,means extensive research on CAOB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can be promoted.Furthermore,the energy-sav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oxygen affinity and low sludge production may also become frontier direction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discovery and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 of CAOB,as well as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croorganisms,such as nutrient medium,environmental factors,enzymes,and metabolism,focusing on future research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AOB in wastewater treatment.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OB,to analyze its ecological niche and impact factors,and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nitrogen cycle 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te ammonia oxidizing(comammox) bacteria nitrogen cycl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astewater treatment
原文传递
基于卷积层-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出水氨氮浓度预测方法
11
作者 张勇 赵景波 权利敏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79-4688,共10页
为解决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出水氨氮浓度难以实时精准测量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融合卷积层和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layer and squeeze-and-excitation attention mechanism bas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CSA-LS... 为解决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出水氨氮浓度难以实时精准测量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融合卷积层和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convolutional layer and squeeze-and-excitation attention mechanism bas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CSA-LSTM)模型。首先,通过引入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CL)深度提取数据中的非线性特征,并通过注意力机制(squeeze-and-excitation attention mechanism,SEAM)自适应分配特征通道的权重,实现特征解耦;其次,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提取时间序列数据长期依赖关系,实现出水氨氮浓度的实时预测;然后,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采集函数的贝叶斯优化算法,实现模型参数优化,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最后,基于基准实验和实际污水处理厂数据测试CSA-LSTM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出水氨氮浓度预测精度,能够有效应对城市污水处理中数据的强非线性、耦合性以及时间依赖性问题,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 氨氮浓度预测 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优化 算法
下载PDF
Fe_(3)O_(4)@Zr-MOF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性能和机理分析
12
作者 贺悦 钱坤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269,共11页
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铁@锆基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Zr-MOF)材料,采用SEM、XRD、BET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究了吸附材料投加量、氨氮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对模拟废水中氨氮吸附... 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铁@锆基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Zr-MOF)材料,采用SEM、XRD、BET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究了吸附材料投加量、氨氮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对模拟废水中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拟合,最后采用FTIR、XPS法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Fe_(3)O_(4)@Zr-MOF投加量为1 g/L时,其对模拟废水中的氨氮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在6 h基本达到平衡;当氨氮初始浓度为50 mg/L时,Fe_(3)O_(4)@Zr-MOF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为47.18 mg/g,去除率为94.41%;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Fe_(3)O_(4)@Zr-MOF吸附水体中氨氮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R^(2)=0.981),该吸附行为是发生在吸附剂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伪二阶动力学曲线(R^(2)=0.993)对试验数据有更优的拟合效果,该吸附为典型的化学吸附;使用0.5 mol/L的HCl作为解吸剂进行解吸再生试验,5次循环后吸附量及解吸率分别仅下降了6.63%和4.85%,表明该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Fe_(3)O_(4)@Zr-MOF吸附氨氮的吸附机理为Fe—O—Fe、Zr—O—Zr通过配体交换作用形成了Fe—O—N、Zr—O—N,从而能够高效吸附水体中的氨氮。该研究可为吸附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氨氮 金属有机框架(MOF) 磁性Fe3O4 吸附机理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汪遵盛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由于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氧化能力强以及可循环利用等特点,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水处理新技术。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抗生素废水处理、染料废水... 由于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氧化能力强以及可循环利用等特点,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水处理新技术。介绍了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了光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抗生素废水处理、染料废水处理以及氨氮废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光催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并展望了光催化氧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废水处理 抗生素 染料 氨氮
下载PDF
核电厂非放射性氨氮废水现状及处理分析
14
作者 刘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9期170-172,177,共4页
为核电厂非放射性氨氮废水的达标处理及废水处理站工程的新建,分析核电厂非放射性氨氮废水现状及问题,并结合现有氨氮去除的工程应用方法和核电厂自身的特点,分析和论证核电厂非放射性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结果表明,非放射生活性氨... 为核电厂非放射性氨氮废水的达标处理及废水处理站工程的新建,分析核电厂非放射性氨氮废水现状及问题,并结合现有氨氮去除的工程应用方法和核电厂自身的特点,分析和论证核电厂非放射性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结果表明,非放射生活性氨氮废水处理工艺采用传统的缺氧-好氧生化法;非放射生产性氨氮废水处理,直接达标排放时采用折点加氯法,回用至除盐水系统时采用折点加氯法和离子交换法的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非放射性废水 氨氮 处理工艺 现状分析
下载PDF
某企业芯片制造的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研究
15
作者 谢先思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46-249,共4页
针对某企业芯片制造生产过程产生的氨氮废水、含氟废水、减薄硅片废水以及酸碱废水等进行研究,设计出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在处理之后能达到排放标准,为生产车间稳定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 半导体 氨氮废水 含氟废水 减薄划片废水 酸碱废水 处理工艺 排放标准
下载PDF
焦化废水系统生化处理后深度除氰降氮的研究
16
作者 李红 孙辉 +9 位作者 蒋贵福 左溪强 苏荣新 张冲 赵海军 张宇 王坤鹏 褚运伟 陈奇 王雪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181-1185,共5页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生化处理后出水总氰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难以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的除氰降氮。目前采用最有效的办法为絮凝沉淀法,但传统的聚合硫酸铁联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处...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焦化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生化处理后出水总氰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难以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的除氰降氮。目前采用最有效的办法为絮凝沉淀法,但传统的聚合硫酸铁联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处理方案达不到现场处理需求。针对上述情况研发出AK873,应用到系统后效果显著,出水总氰化物稳定在0.2 mg·L^(-1)以下、化学需氧量低于20 mg·L^(-1)、氨氮小于10 mg·L^(-1),色度也得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生化处理 总氰化物 化学需氧量 氨氮
下载PDF
针对重庆市高盐度榨菜废水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生物处理研究
17
作者 李士义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本研究针对重庆地区高盐度榨菜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进行了耐盐性研究。榨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盐分、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有机物和磷,这些特性使得废水处理成为环保工程领域的一个挑战。研究指出,高盐环境会抑制微生... 本研究针对重庆地区高盐度榨菜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进行了耐盐性研究。榨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盐分、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有机物和磷,这些特性使得废水处理成为环保工程领域的一个挑战。研究指出,高盐环境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影响废水的生物处理效率。通过微生物驯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微生物对盐度的适应性,但当盐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生物处理系统可能会失效。研究比较了不同生物处理工艺的耐盐能力,发现生物膜法的耐盐性优于活性污泥法。实验采用了两级AO工艺结合嗜盐复合菌技术,处理含盐量分别为4 g/L、8 g/L和11 g/L的榨菜废水。结果显示,在这些盐度条件下,出水均能满足重庆市榨菜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且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总氮去除率也超过50%。研究还分析了实际运行成本,发现药剂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比最高。最后,研究得出结论,采用嗜盐复合菌种的两级AO工艺能有效处理高盐高有机物含量的榨菜废水,且具有操作简便、维护人员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为榨菜废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废水 生物处理 耐盐性 高盐高氨氮废水 成本分析
下载PDF
高浓度氨氮含量废水的处理及含量分析与研究
18
作者 张展文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239-242,共4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高浓度氨氮含量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氯及氯胺进行测试,分析了副产物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以及初始氨氮...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高浓度氨氮含量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氯及氯胺进行测试,分析了副产物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以及初始氨氮浓度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而初始pH值影响较小。当初始pH值为8、电流密度为8.0 mA/cm^(2)、氯离子质量浓度400 mg/L、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1 000 mg/L时,经过120 min,氨氮质量浓度可降至8 mg/L。在处理过程中,硝酸盐氮以及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均出现上涨的趋势,且电流密度越大,氯氨含量越高,因此,需要合理控制电流密度,减少副产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 废水处理 电化学氧化法
下载PDF
碳化硅晶片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19
作者 訾培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96-98,共3页
本研究选取上海某碳化硅晶片制造企业的生产废水处理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该企业的生产废水分别排至含氟、含氨、研磨及最终中和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采用化学沉淀、吹脱-吸收、混凝沉淀、酸碱中和等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最终... 本研究选取上海某碳化硅晶片制造企业的生产废水处理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该企业的生产废水分别排至含氟、含氨、研磨及最终中和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采用化学沉淀、吹脱-吸收、混凝沉淀、酸碱中和等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最终出水水质满足《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中表1要求。本研究不仅为碳化硅晶片制造业的废水处理提供了技术参考,还针对废水排放量超出行业基准排水量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废水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晶片 废水处理 悬浮物 氨氮 氟化物 沉淀 酸碱中和
下载PDF
煤矿废水处理技术提升工艺应用研究
20
作者 索晓璐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271-277,共7页
以某矿矿井水处理站为例,对其原有污水处理站出水进行水质检测、水样数据分析,确定超标污染物含量。根据超标污染物的特性及现有工艺进行实验,选择研究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改造方案,确保出水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同时,针对该矿的废水排放... 以某矿矿井水处理站为例,对其原有污水处理站出水进行水质检测、水样数据分析,确定超标污染物含量。根据超标污染物的特性及现有工艺进行实验,选择研究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改造方案,确保出水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同时,针对该矿的废水排放量、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以及回用水量之间进行平衡分析,确保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该矿生产、生活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废水 回用水 电絮凝破乳除油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