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selective cutting of mixed Korean pine(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 and broad-leaf forest on rare speci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Binbin Kan Qingcheng Wang Wenjuan W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833-840,共8页
This study aimed to demonstrate change in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and three rare species, and change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ur species in response to a range o... This study aimed to demonstrate change in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and three rare species, and change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ur species in response to a range of selective cutting intensities. We sampled three plots of mixed Korean pine and broad-leaf forest in Lushuihe Forestry Bureau of Jilin province, China. Plot 1, a control, was unlogged Korean pine broad-leaf forest. In plots 2 and 3, Korean pine was selectively cut at 15 and 30 % intensity, respectively, in the 1970s. Other species were rarely cut. We used point-pattern analysis to researc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four tree species and quantify spatial correlations between Korean pine and the other three species, Amur linden (Tilia amurensis Rupr.), Manchurian ash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 and Mongolian oak (Quercus mongolica Fisch.) in all three plo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selective cutting at 15 % intensity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either the species spatial patterns or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Korean pine and broadleaf species. Selective cutting at 30 % intensity slightly affected the growth of Korean pine and valuable species in forest communities, and the effect was considered nondestructive and recover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rean pine broad-leaf forest Cuttingintensity rare species Spatial pattern - Spatialcorrelation
下载PDF
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区划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汪建亚 杨春惠 +1 位作者 吴昊 汪明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30-338,共9页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的战略资源,是生物多样性和林木育种创新的基础。本研究根据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第二次普查数据对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区划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将湖北省划分为5个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区,即鄂西北山地丘陵保存区、鄂西南...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的战略资源,是生物多样性和林木育种创新的基础。本研究根据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第二次普查数据对湖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区划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将湖北省划分为5个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区,即鄂西北山地丘陵保存区、鄂西南山地保存区、鄂东北低山丘陵保存区、江汉平原保存区和鄂东南低山丘陵保存区,并对各区林木种质资源概况、珍稀濒危树种、常见栽培树种及需加强保护的树种资源等进行分区布局研究,同时对各区的资源保存方式给予系统建议。该区划为湖北省制定今后一段时期的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案、规划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我省建立不同区域的林业生态经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 区划 珍稀濒危树种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莹 缑占邦 +2 位作者 郭小龙 赵秋玲 张晶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7-52,93,共7页
通过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群状态特征,综合评价小陇山林区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分布情况。在小陇山林区的连香树种群建立30 m×50 m固定样地,运用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林分状态与经营分析软件,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 通过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种群状态特征,综合评价小陇山林区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分布情况。在小陇山林区的连香树种群建立30 m×50 m固定样地,运用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林分状态与经营分析软件,分析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森林空间结构、森林年龄结构、森林长势、森林密度、树种的竞争力、林木的健康情况、树种的构成、更替情况以及树种的丰富程度。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连香树群落的q值为1.143 4,角尺度为0.513,林分潜在疏密度为0.54,林分的拥挤度为0.57,林分的树种优势度为0.05,健康木比例占91.5%,林分林层数为1,林分的Simpson指数取值为0.84。小陇山林区珍稀濒危植物连香树群落直径分布不合理,群落和种群的直径分布都呈多峰状分布,是典型的不完整异龄林;群落林木随机分布,属于理想的天然林水平格局;群落里的优势度低,连香树重要值紧邻锐齿槲栎位居第2;该林分为单层林;林分更新不良;树种多样性高;林内各树种高度混交,锐齿槲栎中大径木较多,在林分中占优势,导致该林分为锐齿槲栎为主的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树 群落状态 珍稀濒危 小陇山林区
下载PDF
稀土对林麝采食量、血液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
4
作者 罗雄 吴杰 +1 位作者 陈凤 蒋桂梅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探究稀土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采食量、血液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2只年龄相同、体况良好的育成期林麝,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3♀,3),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饲喂常规日粮和稀土添加剂(150 mg/kg精补... 为探究稀土作为饲料添加剂对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采食量、血液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2只年龄相同、体况良好的育成期林麝,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3♀,3),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饲喂常规日粮和稀土添加剂(150 mg/kg精补料),预饲期15 d,正试期25 d。结果表明:(1)添加稀土对林麝基础饲粮的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树叶采食量和总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稀土对林麝的体质量和体增质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3)添加稀土后林麝血清尿素(UREA)和总胆固醇(TCH)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其他血液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组和对照组粪便微生物的Chao1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基于ANOSIM分析的Beta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稀土提高了林麝采食量,降低了血清UREA和TCH含量,对林麝体质量和粪便微生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稀土 采食量 血液指标 粪便微生物
下载PDF
湘西地区珍稀树木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5
作者 佘佳荣 郑琼 +2 位作者 张轩 喻宁华 黄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4-115,共12页
【目的】对湖南省西部地区(湘西地区)珍稀树种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林地健康度之间关系的探究,可为林地管理及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湘西山区中3种树木(南方红豆杉、樟木及楠木)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样地与随... 【目的】对湖南省西部地区(湘西地区)珍稀树种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林地健康度之间关系的探究,可为林地管理及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湘西山区中3种树木(南方红豆杉、樟木及楠木)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样地与随机取样法,对样区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探究了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与林地树木健康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样区林地土壤密度在0.70~0.95 g·cm-3之间,与总孔隙度、含水量、pH值等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6.31~6.68)呈中性偏弱酸性,与水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但与全磷之间则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樟木林地与楠木林地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分别为254~306、232~273 U·g-1,显著高于南方红豆杉的92~109 U·g-1。土壤pH值与多数酶之间呈负相关,而TOC、TN等则与土壤酶活性多呈显著正相关。样区林地土壤共检测出1612种细菌和2276种真菌,细菌中以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群,二者相对丰度占比超过50%,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占据绝对优势,占比超过50%。林地土壤中细菌与真菌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交互作用,健康林地土壤中微生物OTUs数目更多,Alpha多样性也更高。【结论】有机质含量、水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质与林地健康度之间显著相关,不同土壤理化性质之间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健康林地土壤酶活性更高,其微生物(尤其是细菌)丰度与群落多样性均高于不健康林地,不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复杂稳定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地区 珍稀树木 林地土壤 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长白山珍稀林木资源现状及恢复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波 陆志民 +1 位作者 王芳 任宣百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620-627,共8页
目前,长白山森林的树种组成和林龄结构出现严重失衡: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顶级群落在加速消失,包括红松在内的重要用材树种所占比例减少,大龄级林木蓄积急剧萎缩.其中,仅红松面积就减少了70.4%;2015年调查表明... 目前,长白山森林的树种组成和林龄结构出现严重失衡: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红松针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森林顶级群落在加速消失,包括红松在内的重要用材树种所占比例减少,大龄级林木蓄积急剧萎缩.其中,仅红松面积就减少了70.4%;2015年调查表明,各树种中、幼龄林占比达到57.08%,且人工纯林面积增多,长白山森林的质量和功能正处于较低水平;长白山林区原生境重要的用材树种、特用树种及伴生树种有46种达到珍贵和濒危程度.分析珍稀濒危树种的濒危原因,针对保育现状、科研现状提出恢复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珍稀林木 现状 濒危 保护 对策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赣南稀土矿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7
作者 李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49-57,共9页
为了构建有效的稀土矿区植被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准确掌握矿区土地治理的动态变化,对矿区周边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评价,以江西省赣州市南部的稀土矿区为研究区,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结合Sentinel-2 MSI和Sentinel-1 C波段雷达... 为了构建有效的稀土矿区植被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准确掌握矿区土地治理的动态变化,对矿区周边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评价,以江西省赣州市南部的稀土矿区为研究区,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结合Sentinel-2 MSI和Sentinel-1 C波段雷达数据组成的多源遥感数据集,对稀土矿区的植被覆盖信息进行提取。结果表明:与像元二分模型相比,随机森林算法能更有效地提取矿区的植被覆盖分类结果,且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提高了8.49%和0.05。对2016—2020年矿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稀土矿区裸地面积不断减少,从3246 hm^(2)减少到1779 hm^(2);植被面积呈增加趋势,从2806 hm^(2)增加到4272 hm^(2)。整体来说,赣南各地的稀土矿区植被恢复效果均较好,其中赣县的植被恢复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随机森林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珍稀森林可持续经营碳汇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林 李树滨 +1 位作者 郑焰锋 王博宇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5-139,共5页
采用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和含碳率换算,对比测算了湖北省珍稀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对CO_2的封存量与减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年计入期内,预计封存碳234 792.44t,相当于减排CO_2 860 905.61t,CO_2减排量是排放量的6.5倍,减少排放效... 采用生物量、蓄积量回归模型和含碳率换算,对比测算了湖北省珍稀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对CO_2的封存量与减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年计入期内,预计封存碳234 792.44t,相当于减排CO_2 860 905.61t,CO_2减排量是排放量的6.5倍,减少排放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森林 森林碳汇 湖北省
下载PDF
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9
作者 史京京 雷渊才 赵天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抽样调查是森林资源综合监测调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文介绍了抽样理论的发展和国内外森林抽样调查发展过程,论述了森林调查中主要抽样方法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其中包括等概和不等概抽样、基于遥感的抽样、针对稀疏总体分布的抽样调查技... 抽样调查是森林资源综合监测调查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本文介绍了抽样理论的发展和国内外森林抽样调查发展过程,论述了森林调查中主要抽样方法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其中包括等概和不等概抽样、基于遥感的抽样、针对稀疏总体分布的抽样调查技术方法,并对这些抽样技术在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概括了抽样调查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抽样技术方法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样方法 森林资源调查 遥感 稀疏总体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林木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寅峰 沈惠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在适宜条件下, 稀土对林木许多生理功能都有积极作用。稀土在促进林木生长发育, 增强营养代谢水平, 提高抗逆性等方面效果显著。稀土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有关酶和内源激素水平及活性而发挥作用, 其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稀土族 林木 生理效应 机理
下载PDF
四川珍稀林木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状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秀志 彭正松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141-145,共5页
统计列出了四川珍稀林木的种类和分布,阐明了其特点。通过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发展情况的论述,分析了四川珍稀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总体状况。在此基础上,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四川 珍稀林木 遗传多样性 研究状况
下载PDF
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的凋落物现存量及持水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应会 曾佩玲 +2 位作者 韦铄星 林建勇 黄惠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探讨南方珍贵树种多树种随机混交栽培的可行机制,为广西营造珍贵树种优良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格木+柚木、格木纯林和降香黄檀纯林4种林分类型... 【目的】探讨南方珍贵树种多树种随机混交栽培的可行机制,为广西营造珍贵树种优良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格木+柚木、格木纯林和降香黄檀纯林4种林分类型的凋落物储量、养分特征及持水性能等生态特征。【结果】凋落物单位面积现存量为:格木+柚木混交林(4550.4 kg/ha)>多树种混交林(3984.9 kg/ha)>降香黄檀纯林(2198.1 kg/ha)>格木纯林(1862.4 kg/ha);多树种混交林凋落物层C/N为20.98∶1,半分解层凋落物储量占凋落物储量的49.34%,养分分解速率高于其他林分类型,且全量N、P、K养分归还总量最高,为66.67 kg/ha。多树种混交林凋落物自然含水率(量)、最高持水率(量)及有效拦蓄总量各项指标均高于格木+柚木混交林和对照纯林。【结论】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凋落物现存量不具明显优势,但养分分解速率较快,凋落物N、P、K养分归还总量及持水性能均高于格木+柚木混交林和对照纯林,南方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模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树种 多树种混交 凋落物现存量 持水性能
下载PDF
林业应用稀土的技术与效果 被引量:23
13
作者 连友钦 郑槐明 +2 位作者 邓明全 贾慧君 陈蓬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53-459,共7页
稀土在提高林木种子发芽率,促进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木荷(SchimasunerbaGardn.etChamp)、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 稀土在提高林木种子发芽率,促进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木荷(SchimasunerbaGardn.etChamp)、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me)、泡桐(Paulowniasp)、杨树(Populussp)等的苗期生长并提高苗木质量,提高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杉木种子园的种子产量和质量,提高核桃(JuglansregiaL.)、枣(ZizyphusjujubaMill)、板栗、苹果(MaluspumilaMill)、梨(PyrusbretschneideriRehd)、山楂(CrataeguspinustifidaBge)、柿(DiospyroskakiL.)、杏(PrunusarmeniacaL.)等果树的座果率和产量并改善果实品质等方面有明显效果。同时,稀土对林木苗期和经济林木花果期的生理有促进作用。稀土能促进林木叶绿素形成,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促进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增加干物质积累;稀土还影响种实中有机酸、蛋白质、脂肪、糖、Vc等的含量.稀土林用技术已用于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苗木 经济林木 质量 生理作用
下载PDF
浙江石垟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庆玲 丁炳扬 陈贤兴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6-902,共7页
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浙江文成石垟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名录编写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32科440属726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发现温州地理分布新记录43种;该区... 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浙江文成石垟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名录编写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野生种子植物132科440属726种(包括种下分类群),发现温州地理分布新记录43种;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分为14个类型,和全国比较,仅缺中亚分布类型;热带和温带分布的属分别占44.2%和53.4%,具较明显的南北过渡现象,由于文成石垟森林公园所辖范围多在海拔400m以上,因而具有较高比例的温带成分。区系成分中包含了中国特有成分9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及众多的濒危珍稀植物。文成石垟森林公园的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种子植物区系 珍稀濒危植物 分布区类型 石垟森林公园
下载PDF
中国主要河流鱼类分布及其种类多样性与流域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寿昆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7-201,共5页
对中国13条主要河流淡水鱼类分布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异最小的是闽江与九龙江。瓯江与钱塘江、淮河与黄河、东北的水系分别较早聚为一类。相异系数在0.60~0.69时分为三类:东北的水系、黄河到珠江间的水系和云南... 对中国13条主要河流淡水鱼类分布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异最小的是闽江与九龙江。瓯江与钱塘江、淮河与黄河、东北的水系分别较早聚为一类。相异系数在0.60~0.69时分为三类:东北的水系、黄河到珠江间的水系和云南的元江。淡水鱼种类数与流域特征的相关和回归分析揭示了:鱼种数分别与河流流域面积、年平均流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单位干流长和单位流域面积的鱼种类数分别与河流径流深、比降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河流平均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分别综合反映了河流鱼种类数和相对种类数与河流特征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纲 河流 地理分布 流域特征 种类多样性
下载PDF
桂南地区10种珍贵树种人工林早期生长表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志玲 申文辉 +4 位作者 朱积余 郝海坤 彭玉华 曹艳云 刘秀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84-88,共5页
为研究珍贵树种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效果,对10个珍贵树种进行树高、胸(地)径、冠幅生长指标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树种间树高、胸(地)径、冠幅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除西... 为研究珍贵树种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效果,对10个珍贵树种进行树高、胸(地)径、冠幅生长指标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树种间树高、胸(地)径、冠幅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除西南桦、降香黄檀的树高与冠幅不相关外,其余树种生长指标间都极显著相关;早期生长表现西南桦、任豆最速生,火力楠、柚木、降香黄檀生长较快,红锥、木荷生长中等,格木、蚬木、土沉香生长较慢。研究结果将为珍贵树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良种繁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树种 人工林 早期生长表现
下载PDF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草甸交错带植物优先保护序列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何友均 崔国发 +3 位作者 冯宗炜 郑杰 董建生 李永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307-1312,共6页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原理 ,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借助专家咨询系统构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 草甸交错带植物受威胁等级、优先保护定量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定量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包括物种濒危系数、遗传损失系数和...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原理 ,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借助专家咨询系统构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 草甸交错带植物受威胁等级、优先保护定量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定量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包括物种濒危系数、遗传损失系数和利用价值系数 3个评价系统层和 10个评价指标层 .利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 ,定量确定各个系统层和指标层的权重 .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计算 ,分别度量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 草甸交错带植物物种受威胁状况和优先保护序列状况的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系数 ;对照植物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序列区域性评价标准 ,定量评价了植物物种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等级 .评价结果表明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 草甸交错带的种子植物有濒危种 4种 ,脆弱种 6 8种 ,敏感种179种 ,安全种 6 95种 ;该地区种子植物一级保护物种 8种 ,二级保护物种 78种 ,三级保护物种 16 4种 ,暂缓保护物种 6 96种 .最后 ,针对植物物种优先保护序列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权重分配问题 ,物种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列之间的关系 ,物种濒危等级评价的空间尺度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森林-草甸交错带 濒危植物 定量评价 濒危等级 优先保护序列
下载PDF
稀土对尾叶桉幼林生长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绍林 张日华 +3 位作者 梁文汇 王会利 农必昌 曹继钊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4期29-33,共5页
通过对稀土不同施用方式(稀土加入基肥、稀土溶液浸根和稀土溶液叶面喷施)对尾叶桉幼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使用方法都对2.5 a生尾叶桉幼林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稀土加入基肥中,使用7.5 g株/效果最好;在稀土溶液浸根中,使用500 mg/k... 通过对稀土不同施用方式(稀土加入基肥、稀土溶液浸根和稀土溶液叶面喷施)对尾叶桉幼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使用方法都对2.5 a生尾叶桉幼林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稀土加入基肥中,使用7.5 g株/效果最好;在稀土溶液浸根中,使用500 mg/kg效果最好;在稀土溶液叶面喷施中,使用200 mg/kg效果最好。从1.5 a生桉树幼林的单株生物量看,稀土加入基肥、稀土溶液浸根和稀土溶液叶面喷施3种施用稀土方式均使桉树幼林生物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稀土的3种施用方式均能使桉树幼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稀土加入基肥>稀土溶液浸根>稀土溶液叶面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尾叶按幼林 生长量 生物量土壤化学性质
下载PDF
赣县稀土采矿区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涂淑萍 周桂香 +3 位作者 郭晓敏 张文元 胡冬南 牛德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2-758,共7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衡量土壤抗蚀性的16个指标中,优化得到赣县稀土采矿区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7个最佳评价指标:分散系数(X1)、团聚度(X2)、>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X3)、>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衡量土壤抗蚀性的16个指标中,优化得到赣县稀土采矿区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7个最佳评价指标:分散系数(X1)、团聚度(X2)、>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X3)、>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X4)、<0.05 mm粉黏粒含量(X5)、>0.25 mm团聚体破坏率(X6)和<0.001 mm黏粒含量(X7),并以此为变量分析比较不同林龄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巨桉林地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大小为:1年生林地>2年生林地>4年生萌芽1 a林地>裸露地。在此基础上,以上述7个评价指标为自变量,以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Y)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稀土采矿区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方程为:Y=0.309 X1+0.038 X2-0.161 X3-0.643 X4+0.491 X5-0.032 8 X6+0.129 X7+41.637,因子决定系数R2=0.991 5,F=49.84,各因子间显著相关,方程拟合较好,可为构建稀土采矿区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县 稀土采矿区 巨桉林地 土壤抗蚀性 评价
下载PDF
稀土在我国林木和果树研究中应用的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敏生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钇、钪共17种元素的统称。稀土是近30年来进入人类生活的一组新金属,在现代工业及尖端技术中已有不少重要用途。我国...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和化学性质相似的钇、钪共17种元素的统称。稀土是近30年来进入人类生活的一组新金属,在现代工业及尖端技术中已有不少重要用途。我国稀土农用研究始于1972年,但较大规模的试验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并且在短短10年里就已取得了可喜成就。现已证明,农作物在一定条件下施用稀土,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活性,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十分良好的效应。目前,我国稀土农用推广面积已近93万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林木 果树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