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voflurane and nitric oxide synthase expression in rat cochlea
1
作者 Yuantao Li Qingzhong Hou +5 位作者 Mingguang Wu Xiaolei Huang Jun Cao Yin Gu Xiaofei Qi Yawen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9期1505-1509,共5页
Sevoflurane exhibits anesthetic action by inhibiting the auditory cortex, brain stem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and reducing nitric oxide (NO), thereby interfering with the hearing process. However, the influen... Sevoflurane exhibits anesthetic action by inhibiting the auditory cortex, brain stem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and reducing nitric oxide (NO), thereby interfering with the hearing process.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sevoflurane on peripheric receptor (cochlea) NO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sevoflurane downregulated cochlear inducible NO synthase, endothelial NO synthase and neuronal NO synthase expression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This suggests that sevoflurane can decrease cochlear NO synthase expression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OFLURANE cochlea nitric oxide synthase nitric oxide rats
下载PDF
Effect of Hypertension on Hearing Function,LDH and ChE of the Cochlea in Older Rats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穗 龚树生 +1 位作者 杨燕珍 余青松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3年第3期306-309,共4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ypertension and the aging process of hearing organ was investigated Twenty Wistar 3-month old rats and 20 Wistar 12-month old rats, 20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troke-prone (SHR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ypertension and the aging process of hearing organ was investigated Twenty Wistar 3-month old rats and 20 Wistar 12-month old rats, 20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troke-prone (SHRSP) 3-month old rats and 20 SHRSP 12-month old rats free of middle ear infections as observed under otomicroscopy, with normal tympanic membrane and auricle reflex, were selected to be divided into two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two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tail artery blood pressure was measured non-invasively The threshold of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was measured by Spirit TM evoked potential meter The LDH and ChE staining in the inner ear was performed and the optical density was analyzed by the HPIAS analysis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ABR thresholds, the activities of LDH and ChE between Wistar 3-month old group and SHRSP 3-month old group ( P >0 05) The mean value of ABR threshold and the activities of LDH and ChE in the Wistar 12-month old group at relevant se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two 3-month old groups ( P< 0 05), whereas the mean value of ABR threshold and the activities of LDH and ChE in the SHRSP 12-month old group at relevant se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3-month old control group ( P< 0 01) It was concluded that presbycusis existed in the Wistar 12-month old group rats The glycogenosis and the abnormal secretion of neural transmitter were discerned after hypertension All the above factors may worsen the aging of the hea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troke-prone HYPERTENSION PRESBYCUSIS cochlea electric physiology enzyme 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of VIP and SP in the Cochlea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and Its Implic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龚树生 丁娟 常青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4年第4期396-399,共4页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and substance P (SP) in the cochlea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 and to assess the function of VIP and SP in the cochlea following the 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and substance P (SP) in the cochlea of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 and to assess the function of VIP and SP in the cochlea following the damage of hypertension, hearing thresholds of ABR were observed and the fixative (4% paraformaldehyde) was pumped through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dult Wistar rats (3 months, n=20)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SHRs (3 months, n=20) as the hypertension group. Bullas were taken out and cochleas were irrigated in vitro with the same fixative. The number of base turn's spiral ganglions in the sections was counted. The expression of VIP and SP were detected by SABC method and the images of the sections were analyzed. The number of base turn's spiral ganglsons in the hypertens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the normal group (P<0.01). VIP and SP were expressed in the spiral ganglion cytoplasma and stria vascularis of the two group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VIP and SP in spiral ganglion cytoplasma (P>0.05)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wever, in stria vascularis the expression of VIP in the hypertens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normal group (P<0.05),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t was suggested that VIP not only contribu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the cochlea microcirculation, but also made the neurotransmitter in the pathway of the auditory system. However, SP made only the neurotransmitter in the pathway of the audito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RESSION cochlea substance P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下载PDF
出生后大鼠听毛细胞纤毛发育过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丽贤 杨仕明 +4 位作者 孙建和 郭维维 赵立东 李利 林昶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18-323,共6页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P1、P7、P14、P21)耳蜗Corti器的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以便了解听毛细胞纤毛发育的过程。方法取新生SD大鼠四个阶段的耳蜗,采用扫描电镜对出生后大鼠耳蜗Corti器形态结构进行系统观察。结果发现这四个阶段在体大鼠耳蜗...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P1、P7、P14、P21)耳蜗Corti器的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以便了解听毛细胞纤毛发育的过程。方法取新生SD大鼠四个阶段的耳蜗,采用扫描电镜对出生后大鼠耳蜗Corti器形态结构进行系统观察。结果发现这四个阶段在体大鼠耳蜗毛细胞从出生至毛细胞完全发育成熟,绝大部分都是以一排内毛细胞和三排外毛细胞的方式排列的,只有少部分在局部发现多出几个外毛细胞形成第四排。毛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随着时间的改变逐渐发育成熟。P14这个阶段是个重要的时期,Corti器表面柱细胞头板增宽,表面的微绒毛减少,Deiter细胞表面微绒毛也减少,动纤毛从底圈至顶圈逐渐退化已经基本结束,P14这个阶段Corti器各个部分发育已经完全成熟。结论出生后14天之内,大鼠听毛细胞静纤毛和动纤毛与听器其他细胞形态结构仍不同程度地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逐渐发育过程,为研究大鼠出生后Corti器的发育、听觉功能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比较可靠的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耳蜗 CORTI器 静纤毛 发育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脑震荡前后大鼠听力及耳蜗形态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文利 路虹 +2 位作者 张颖 张喜琴 韩海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观察脑震荡前后Wistar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s,ABR)阈值及耳蜗形态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撞击前组,撞... 目的观察脑震荡前后Wistar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s,ABR)阈值及耳蜗形态的变化。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撞击前组,撞击后30分钟组,撞击后1小时组以及撞击后1天组,各组10只。选用0.5、0.7、1、1.4、2、3、4、6及8kHz共9个频率点进行DPOAE(f2/f1=1.2,L1=65dBSPL,L2=55dBSPL)幅值测试,同时进行ABR阈值检测。并进行耳蜗毛细胞及周围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撞击前测得的ABR反应阈值分别与撞击后30分钟、撞击后1小时及撞击后1天比较,反应阈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POAE测试显示,撞击前分别与撞击后30分钟、1小时和1天比较,在2kHz时其幅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撞击后出现DPOAE幅值下降。这一结果与形态学结果相吻合。结论撞击后DPOAE幅值在频率2kHz时下降,ABR反应阈值和DPOAE检测幅值的改变说明脑震荡对耳蜗外毛细胞有一定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大鼠 耳蜗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噪声暴露大鼠耳蜗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彬 徐平 +1 位作者 杜波 杜宝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35-537,共3页
目的检测噪声暴露后大鼠耳蜗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表达情况,探讨噪声性聋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大组(正常对照组与噪声组),噪声组给予噪声暴露并按照暴露的不同时间点分组;应... 目的检测噪声暴露后大鼠耳蜗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的表达情况,探讨噪声性聋的可能致病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2大组(正常对照组与噪声组),噪声组给予噪声暴露并按照暴露的不同时间点分组;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点磷酸化JNK(P-JNK)在耳蜗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外毛细胞的阳性细胞数与ABR阈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噪声暴露后P-JNK表达上调,表达的高峰期出现在噪声暴露后6小时,以后逐渐下降,并持续至暴露后14天;P-JNK的阳性表达数与ABR阈值呈现正的直线相关。结论P-JNK表达上调是噪声性聋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大鼠 耳蜗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老年大鼠听力与耳蜗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变化实验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翟所强 方耀云 +3 位作者 王沛英 李玉 姜泗长 顾瑞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自然老年大鼠(28月龄)和成年鼠(3月龄),用7Sl-A型电反应测试仪确定听阈并记录Ⅰ波潜伏期和I-V波间期,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PAS、坚牢蓝(Luxolfastblue)组化染色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 自然老年大鼠(28月龄)和成年鼠(3月龄),用7Sl-A型电反应测试仪确定听阈并记录Ⅰ波潜伏期和I-V波间期,耳蜗琥珀酸脱氢酶(SDH)、PAS、坚牢蓝(Luxolfastblue)组化染色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的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分别观察耳蜗毛细胞、神经节细胞、听神经纤维及鞘膜变化。结果:老年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升高,SDH活性减弱,节细胞浆内可见多个脂褐素颗粒、神经纤维排列稀疏,节细胞内NSE免疫活性下降,血管纹内S-100免疫活性减弱。结果提示,听觉系统老化病变以末梢器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大鼠 耳蜗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幼鼠内耳单个器官培养步骤及分类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于进涛 丁大连 +4 位作者 李鹏 高可雷 蒋海燕 孙虹 Richard J. Salvi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0,共7页
内耳离体培养在研究内耳细胞功能、内耳组织发育再生、细胞损伤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内耳的组织结构微小复杂,其取材和培养具有较大难度,使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在简要点评不同内耳离体培养方法优劣的基础上... 内耳离体培养在研究内耳细胞功能、内耳组织发育再生、细胞损伤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内耳的组织结构微小复杂,其取材和培养具有较大难度,使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在简要点评不同内耳离体培养方法优劣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新生大鼠各个内耳终器取材及培养的具体步骤。从解剖迷路到分离终器,从凝胶制备到标本铺放,都有详细的操作指南,本文还针对各环节中的技术动作和关键事项进行了具体探讨并配以指导图例,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弥补以往文献中抽象简略的条款式步骤所造成的实验困难,为开展内耳器官培养研究的初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器官培养 大鼠 耳蜗 前庭 毛细胞 螺旋神经节细胞
下载PDF
阿米卡星对幼年大鼠内耳毒性实验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秦贺 杨仕明 +6 位作者 赵立东 孙建和 郭维维 刘会占 韩东一 杨伟炎 翟所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对幼年大鼠内耳的毒性作用。方法实验组9天龄SD大鼠皮下注射500mg·kg-1·d-1阿米卡星连续1周,对照组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连续1周。分别于用药后1天、1周和3周行听觉脑干反应测听(ABR)仪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大...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对幼年大鼠内耳的毒性作用。方法实验组9天龄SD大鼠皮下注射500mg·kg-1·d-1阿米卡星连续1周,对照组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连续1周。分别于用药后1天、1周和3周行听觉脑干反应测听(ABR)仪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耳蜗听功能,并对耳蜗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常规切片观察。结果实验组大鼠ABR阈值,用药后1天与对照组比较、用药后1周与用药后1天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用药后3周和用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随用药后时间延长,柯替器细胞损伤从感觉毛细胞到非感觉支持细胞,用药后3周出现立方上皮样结构。实验组大鼠无前庭功能障碍。结论阿米卡星连续用药可导致幼年大鼠耳蜗毛细胞的严重损伤,而对前庭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阿米卡星 耳蜗 毒性
下载PDF
顺铂致聋后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NeuroD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娟 王亚菲 +2 位作者 蒋兴旺 米文娟 邱建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检测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顺铂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PCR技术,观察耳蜗螺旋神经元损伤1d、3d、5d后NeuroD的表达变化。正常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5ml/kg,1次/d,腹... 目的检测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顺铂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PCR技术,观察耳蜗螺旋神经元损伤1d、3d、5d后NeuroD的表达变化。正常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5ml/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用药1d组(顺铂5mg/kg,腹腔注射),用药3d组(顺铂5mg/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3d),用药5d组(顺铂5mg/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每组8只,建立顺铂耳毒性模型。采用Real-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螺旋神经元NeuroD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顺铂耳毒性大鼠模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耳蜗螺旋神经元中呈动态变化。NeuroD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用药1d及3d组分别为2.17±0.39、1.15±0.20及7.02±0.69、2.42±0.40,与对照组及用药5d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结论 NeuroD在用药1d后开始增加,3d后达到高峰,5d后下降;在用药早期有一过性表达增强,后期表达下降同时听力损失明显。表明NeuroD可能参与顺铂损伤螺旋神经元后的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D 大鼠 耳蜗 螺旋神经元
下载PDF
DAPT对离体培养大鼠基底膜毛细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丽贤 孙建和 +2 位作者 郭维维 林昶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研究将γ-分泌酶抑制剂(DAPT)与新生大鼠基底膜共培养,观察其对毛细胞发育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P0大鼠基底膜中圈及顶圈贴壁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培养组、DAPT组,按培养时间又分为4天、7天和9天组;其中DAPT为γ-分泌酶抑制剂,溶... 目的研究将γ-分泌酶抑制剂(DAPT)与新生大鼠基底膜共培养,观察其对毛细胞发育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P0大鼠基底膜中圈及顶圈贴壁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培养组、DAPT组,按培养时间又分为4天、7天和9天组;其中DAPT为γ-分泌酶抑制剂,溶解于终浓度低于0.1%的DMSO,每日换液均加入DAPT。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基底膜毛细胞数量变化。结果正常组顶圈呈1排内毛细胞,2-3排外毛细胞;中圈呈1排内毛细胞,3排外毛细胞,内外毛细胞排列规则,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数量无明显变化。DAPT组顶圈呈1排内毛细胞,4-7排外毛细胞;中圈呈1排内毛细胞,4-5排外毛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耳蜗 CORTI器 毛细胞 扫描电镜
下载PDF
低频强噪声对大鼠听力的影响及内耳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志利 吴玮 +12 位作者 王刚 王鸿南 韩浩伦 李保卫 周丽斌 余萌 屈昌北 张建中 吴继华 曾新吾 龚昌超 田章福 柳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低频噪声对听力及内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r)13只和暴露组39只,暴露组包括即刻组(E0组)、3天组(E3组)和7天组(E7组)各13只,经强度为150dB中心频率在500Hz的稳态噪声持续暴露10分钟,分别于... 目的观察高强度低频噪声对听力及内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5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r)13只和暴露组39只,暴露组包括即刻组(E0组)、3天组(E3组)和7天组(E7组)各13只,经强度为150dB中心频率在500Hz的稳态噪声持续暴露10分钟,分别于即刻、震后3天、7天,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测,检测后处死动物,取材制作耳蜗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经150dB强噪声暴露后即刻,大鼠ABR阈值显著升高,3天组轻度恢复,7天组未进一步改善。暴露后各时间点ABR阈值较暴露前明显增高(P<0.01),E0组与E3组、E7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E3组与E7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低频强声暴露后各组耳蜗Corti器、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和螺旋韧带均可见Caspase-3染色程度不同的阳性表达,对照组无明显表达,实验暴露组各时间点平均光密度值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E0组与E3组、E7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E3组与E7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的低频噪声能够造成听力明显损伤,但可部分恢复,Caspase-3介导的内耳细胞凋亡可能在噪声性耳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噪声 耳蜗 大鼠 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耳蜗形态学及听觉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施宁华 王卉放 +5 位作者 许燕 卢步峰 张志坚 戴树宏 周志强 黄金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耳蜗形态学及听觉的影响。方法:采用闭塞大鼠四动脉脑缺血模型,观察了脑缺血30分钟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大鼠耳蜗结构和听阈的动态变化,形态学观察应用光镜、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听力测定采用 40H... 目的: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耳蜗形态学及听觉的影响。方法:采用闭塞大鼠四动脉脑缺血模型,观察了脑缺血30分钟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大鼠耳蜗结构和听阈的动态变化,形态学观察应用光镜、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听力测定采用 40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ERP)技术。结果:缺血 30分钟和再灌注 2小时、24小时、72小时 40Hz AERP反应阈与缺血前比较显著提高(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听阈逐渐降低。病理变化特点是再灌注期间Corti’s器部分外毛细胞缩短、肿胀或坏死,听毛紊乱、脱落;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数目减少;线粒体水肿变性,内质网高度扩张、囊泡变。再灌注7天后,听力和细胞损伤逐渐恢复。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致突发性听力下降和耳蜗细胞损伤,该研究为缺血性内耳损伤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毛细胞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形态学
下载PDF
豁痰祛瘀法对糖尿病大鼠耳蜗c-jun、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红梅 熊大经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2-23,25,共3页
目的:研究豁痰祛瘀法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内耳病变中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loxan)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内耳病变大鼠模型,同时用中药复方高、低剂量灌胃治疗,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西药都可喜组(都可喜灌胃)、西药复合组... 目的:研究豁痰祛瘀法对糖尿病大鼠早期内耳病变中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Alloxan)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内耳病变大鼠模型,同时用中药复方高、低剂量灌胃治疗,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西药都可喜组(都可喜灌胃)、西药复合组(都可喜+优降糖混合灌胃)。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耳蜗外毛细胞内原癌基因(c-jun)、死亡因子(fas)的表达含量。结果:c-jun、fas在大鼠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细胞处等有阳性表达,中药复方组阳性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豁痰祛瘀中药能够抑制糖尿病导致的耳蜗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等细胞的凋亡,改善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豁痰祛瘀法 糖尿病大鼠耳蜗 C-JUN FAS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复聪片对老年大鼠蜗内神经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绍勤 刘佳运 +1 位作者 彭斌 吴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复聪片防治老年性聋的机制。方法以老年大鼠疆孔内神经纤维和螺旋神经节为观察指 标。结果发现复聪片能有效支持上述蜗内神经结构。结果提示蜗内神经结构的退变可能是老年性聋的主要病 理基础。复聪片支持蜗内神经结构可能基于... 目的探讨复聪片防治老年性聋的机制。方法以老年大鼠疆孔内神经纤维和螺旋神经节为观察指 标。结果发现复聪片能有效支持上述蜗内神经结构。结果提示蜗内神经结构的退变可能是老年性聋的主要病 理基础。复聪片支持蜗内神经结构可能基于如下途径:①促进神经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的结合。②通过保护毛细胞, 间接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聪片 大鼠 老年性聋 耳蜗 神经结构 药理作用 神经纤维 螺旋神经节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酪氨酸硝基化在分泌性中耳炎所致耳蜗损伤作用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佘万东 乔振花 +2 位作者 戴艳红 陆玲 后婕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大鼠内耳的定位、分布及内耳组织形态学特征,确定OME大鼠耳蜗中的酪氨酸硝基化情况,探寻OME导致内耳损伤的酪氨酸硝基化机制。方法将40... 目的通过观察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大鼠内耳的定位、分布及内耳组织形态学特征,确定OME大鼠耳蜗中的酪氨酸硝基化情况,探寻OME导致内耳损伤的酪氨酸硝基化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一侧耳通过阻塞咽鼓管的方法构建分泌性中耳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行耳蜗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Tunel凋亡检测和神经节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造模后大鼠的耳蜗毛细胞没有明显的缺失,HE染色发现中耳及内耳慢性炎症改变,免疫组化检测3-NT在耳蜗毛细胞、血管纹、神经纤维细胞、神经节细胞均有阳性表达,而对照组在相应部位均阴性表达。Tunel凋亡检测见耳蜗的神经纤维细胞、神经节细胞出现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示神经节细胞线粒体肿胀、出现空泡化,并有神经节细胞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通过构建OME模型初步发现OME能够导致耳蜗损伤,OME可能通过酪氨酸硝基化作用导致耳蜗毛细胞的凋亡、螺旋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的变性,即酪氨酸硝基化是OME导致耳蜗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3-硝基酪氨酸 听觉脑干反应 大鼠 耳蜗
下载PDF
新生大鼠耳蜗Klliker器在体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军 何圆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天龄新生大鼠耳蜗Klliker器的形态变化,研究凋亡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Klliker器在听觉功能发育过程中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出生后不同天龄的Sprague-Dawley大鼠共192只,其中出生后1天(P1)、5天(P5)、12... 目的了解不同天龄新生大鼠耳蜗Klliker器的形态变化,研究凋亡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Klliker器在听觉功能发育过程中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出生后不同天龄的Sprague-Dawley大鼠共192只,其中出生后1天(P1)、5天(P5)、12天(P12)各6只大鼠耳蜗冰冻切片后,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耳蜗Klliker器的形态结构变化;取P1大鼠6只行耳蜗基底膜免疫荧光观察;提取出生后1、3、5、7、10、12及14天(P1、P3、P5、P7、P10、P12和P14)大鼠耳蜗基底膜mRNA(各6只)及蛋白(各18只),运用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的方法,观察出生后各天龄组大鼠耳蜗基底膜Klliker器凋亡过程中bcl-2、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的表达规律。结果出生后大鼠听力出现之前其耳蜗Klliker器支持细胞的形态自顶回向底回从高柱状向矮柱状变化,同时支持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生后不同天龄大鼠耳蜗基底膜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bcl-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在大鼠出生后、听力出现前耳蜗发育的整个阶段,Klliker器自底回向顶回逐渐发生退化;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bcl-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表现为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耳蜗 K0lliker器 支持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大鼠乳鼠耳蜗基底膜的铺片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玉茹 刘得龙 +2 位作者 张庆丰 王苹 杜宝东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耳蜗基底膜的铺片取材方法 ,为耳蜗发育的研究提供完善的技术手段。方法 将生后第 7天和生后第 16天的大鼠耳蜗取出后进行剥离铺片 ,并制成扫描电镜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 基底膜暴露充分 ,Cort... 目的 探讨大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耳蜗基底膜的铺片取材方法 ,为耳蜗发育的研究提供完善的技术手段。方法 将生后第 7天和生后第 16天的大鼠耳蜗取出后进行剥离铺片 ,并制成扫描电镜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 基底膜暴露充分 ,Corti’s器表面结构清楚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乳鼠 基底膜 铺片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热休克蛋白27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凡启军 黄治物 +1 位作者 梅玲 肖伯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7-49,i001,共4页
目的 研究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热休克蛋白 2 7(heatshockprotein2 7,HSP2 7)的表达特点 ,探讨HSP2 7在水杨酸钠耳毒性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水杨酸钠注射后大鼠耳蜗HSP2 7的表达。结果 HSP2 7... 目的 研究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热休克蛋白 2 7(heatshockprotein2 7,HSP2 7)的表达特点 ,探讨HSP2 7在水杨酸钠耳毒性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水杨酸钠注射后大鼠耳蜗HSP2 7的表达。结果 HSP2 7在正常及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各回均有不同程度的染色 ,主要阳性部位是Corti器、螺旋神经节、螺旋韧带和血管纹。但水杨酸钠作用后HSP2 7在耳蜗各阳性部位的表达均明显增强 ,其中以Corti器的表达更明显 ,P值均小于 0 .0 1。结论 HSP2 7在大鼠耳蜗组织表达有选择性 ,水杨酸钠能够明显诱导HSP2 7在大鼠耳蜗中的表达 ,HSP2 7可能对耳蜗形态结构损害后的修复起作用 ,且与耳鸣的产生发展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27 耳蜗 水杨酸钠 大鼠
下载PDF
脉冲噪声暴露后早期大鼠耳蜗外毛细胞死亡时程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卫平 于黎明 +2 位作者 胡吟燕 郭维 陈洪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3-544,共2页
目的观察强脉冲噪声暴露后早期大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发展的规律。方法将大鼠暴露于平均压力峰值级为154dBSPL的脉冲噪声100发,分别于噪声暴露后10min、30min、3h、6h解剖取耳蜗,应用碘化丙锭(PI)标记耳蜗基底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脉冲噪声... 目的观察强脉冲噪声暴露后早期大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发展的规律。方法将大鼠暴露于平均压力峰值级为154dBSPL的脉冲噪声100发,分别于噪声暴露后10min、30min、3h、6h解剖取耳蜗,应用碘化丙锭(PI)标记耳蜗基底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脉冲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凋亡和坏死的时程特点。结果强脉冲噪声暴露后10min出现外毛细胞核染色质移位及凋亡小体,30min可见到少量肿胀的外毛细胞核,3h观察到少量外毛细胞核的缺失。6h耳蜗基底膜损伤区出现大片外毛细胞核缺失和部分微小球形固缩的外毛细胞核。结论耳蜗外毛细胞死亡发生于强脉冲噪声暴露后即刻,外毛细胞凋亡先于坏死。细胞凋亡过程迅速,强脉冲噪声暴露后6h耳蜗基底膜损伤区大部分死亡细胞已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毛细胞 噪声 凋亡 坏死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