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nvenient method for measuring gas-liquid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micro reactors
1
作者 Haoyang Wang Ronghao Zhang +1 位作者 Yanlun Ren Li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The research on gas-liquid multiphase reactions using micro reactor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given their excellent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Establishing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 to measure the ga... The research on gas-liquid multiphase reactions using micro reactor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given their excellent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Establishing an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 to measure the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micro reactors is crucial for evalu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micro reactor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physical absorption method of aqueous solution-CO_(2) and the chemical absorption method of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CO_(2) were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chemical reaction equilibrium during the absorption proc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transfer of CO_(2) and the solubility of hydroxide ions in the solu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total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immediately obtained by measuring the p H value. The corresponding testing platform and proces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o ensure fast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In addition, the chemical absorption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temperature factors that were not previously considered. Th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measured by these two methods is in the same range as those measured by other methods using the same microchannel structure in previous literature. The method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low equipment cost, faster measurement speed, and simpler procedures, which can facilitate its wide applica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and hence can guide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microchannel re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gas-liquid two phase Micro reactors Physical absorption Chemical absorption
原文传递
基于集肤电伴热的集输管道节能评价研究
2
作者 姜天雪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实现集输管道热力消耗方面的节能挖潜,在热油管道温降理论计算基础上,根据集中加热和集肤电伴热两种原油加热输送方式的不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节能比的影响,研究了停输工况下集肤电伴热的加热效果趋势,掌握运行能耗、维温效果等多项... 为实现集输管道热力消耗方面的节能挖潜,在热油管道温降理论计算基础上,根据集中加热和集肤电伴热两种原油加热输送方式的不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节能比的影响,研究了停输工况下集肤电伴热的加热效果趋势,掌握运行能耗、维温效果等多项技术参数。结果表明,理论上集肤电伴热恒优于集中加热方式;节能比与总传热系数、管径、管道长度呈线性负相关,与质量流量、原油比热容呈指数正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集肤电伴热的节能效果显著;现场管道中的电伴热停止工作后,38 h后温度才突破设定的下限温度,每年可节约热能15543.55 kW,相当于关停13台1160 kW的管式加热炉,可年减少碳排量10.215 t 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肤电伴热 集中加热 节能比 总传热系数 质量流量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ontraction Ratio in a Two-Phase Flow Injection Nozzle 被引量:1
3
作者 Haider Ali Kyung Won Kim +2 位作者 Jae Sik Kim Jong Yun Choi Cheol Woo Park 《Open Journal of Fluid Dynamics》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The Euler-Euler numerical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raction ratio on twophase flow mixing with mass transfer in the flow injection nozzle. The geometric shape of the nozzle was modified to impr... The Euler-Euler numerical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ntraction ratio on twophase flow mixing with mass transfer in the flow injection nozzle. The geometric shape of the nozzle was modified to improve carbonation efficiency. A gas inlet hole was created to increase the flow mixing of CO2 with water. A nozzle throat was also introduced to increase the gas dissolution by increasing flow rates. Various contraction ratios of nozzle throat, inlet gas and liquid velocities, and gas bubble sizes were employed to determine their effects on gas hold-up, gas concentration,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flow injection nozzle with high contraction ratios improved carbonation because of high gas hold-up. Gas concentration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contraction ratio and gas flow velocities. Carbonation reduced when high liquid velocities and large gas bubbles were employed because of inefficient flow mixing.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flow injection nozzle with large contraction ratios were suitable for carbonation because of their ability to increase gas hold-up, gas concentration,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Injection Nozzle Nozzle Throat Contraction ratio gas-liquid Flow mass transfer
下载PDF
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种道彤 刘继平 +1 位作者 严俊杰 周志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157,共6页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 通过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了凝汽器热负荷和漏空气量变化时凝汽器压力、传热系数和端差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相对含量小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传热性能受空气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即随空气相对含量增加,压力和端差缓慢增加,传热系数略有减小;反之,当空气相对含量大于相应临界值时,凝汽器压力和端差迅速增大,传热系数急剧下降。尽管不同凝汽器热负荷下各性能参数变化对应的临界空气相对含量值各不相同,但变化不大,均在 1%左右。这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漏空气对凝汽器传热性能影响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凝汽器 传热性能 漏空气 实验 传热系数
下载PDF
膜接触器分离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朱宝库 陈炜 +2 位作者 王建黎 徐又一 徐志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8,共5页
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微孔膜 (HFPPM )膜接触器分离CO2 /N2 混合气中CO2 技术 ,考察了吸收剂的种类、HFPPM的透气率和流程等因素对CO2 分离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液相中传质在分离过程中占主导作用 ;3种吸收剂的性能依次为单乙醇胺 (MEA) &... 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微孔膜 (HFPPM )膜接触器分离CO2 /N2 混合气中CO2 技术 ,考察了吸收剂的种类、HFPPM的透气率和流程等因素对CO2 分离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液相中传质在分离过程中占主导作用 ;3种吸收剂的性能依次为单乙醇胺 (MEA) >NaOH >二乙醇胺 (DEA) .以浓度 2 5mol·L- 1、流速 4 0~ 1 6 0L·h- 1的MEA水溶液处理浓度 2 0 %、流速 0 5~ 1 0m3 ·h- 1的CO2 /N2 混合气时 ,CO2 的脱除率为 95 %~ 99 5 %,CO2 的传质系数为 4 5~ 6 8× 1 0 - 4m·s- 1;透气率大的膜组件传质系数大 ,腔流程中CO2 的脱除率比壳流程高 3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脱除率 CO2传质系数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膜接触器
下载PDF
流量比对气膜冷却叶片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白江涛 朱惠人 +1 位作者 张宗卫 许都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99,共5页
为深入了解某型涡轮叶栅进口导叶叶片的换热规律,采用瞬态液晶技术测量了无气膜孔叶片和带气膜孔叶片在不同流量比下的表面换热系数,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气膜出流和流量比变化对叶片表面换热的影响.实验中叶栅通道来流雷诺数为108 000,... 为深入了解某型涡轮叶栅进口导叶叶片的换热规律,采用瞬态液晶技术测量了无气膜孔叶片和带气膜孔叶片在不同流量比下的表面换热系数,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气膜出流和流量比变化对叶片表面换热的影响.实验中叶栅通道来流雷诺数为108 000,叶片气膜出流与叶栅通道来流的质量流量比为0、3.46%、4.61%、5.77%、6.93%、8.08%、9.23%.实验测量获得了无气膜叶片中截面的压力分布曲线,以及各流量比下叶片表面的换热系数分布云图及其平均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存在气流流动分离;气膜出流使得分离点位置提前,并且缩短了分离再附着的过渡区域;气膜出流使叶片前缘、压力面和吸力面气膜孔区域的换热系数大幅升高,但对吸力面分离点后区域的换热影响不大;在实验工况范围内,气膜出流流量比越大,换热系数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叶 气膜冷却 流量比 换热系数 液晶
下载PDF
提高塔填料效率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伟 梁泰安 杜剑婷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14,共4页
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 ,填料的传质效率直接关系到填料塔的操作性能。提高填料的传质效率 ,可以考虑加大填料的比表面积 ,提高表面利用率 ,提高扩散系数或减小滞流膜层厚度等。通过改变填料的结构可以提高填料的传质效率。在开发新型... 填料是填料塔的核心构件 ,填料的传质效率直接关系到填料塔的操作性能。提高填料的传质效率 ,可以考虑加大填料的比表面积 ,提高表面利用率 ,提高扩散系数或减小滞流膜层厚度等。通过改变填料的结构可以提高填料的传质效率。在开发新型填料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效率 表面利用率 扩散系数 填料塔 填料
下载PDF
填料塔内氨水同时吸收SO_2和CO_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仇中柱 龚少林 +4 位作者 郑超润 张雷 李欢 李芃 李启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0-704,共5页
进行了填料塔内氨水同时吸收烟气中SO2和CO2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CO2质量浓度、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对体积总传质系数KG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的增大,SO2和CO2的KGa均逐渐增大;随着进口气体中... 进行了填料塔内氨水同时吸收烟气中SO2和CO2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进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CO2质量浓度、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对体积总传质系数KG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的增大,SO2和CO2的KGa均逐渐增大;随着进口气体中SO2质量浓度的增大,SO2和CO2的KGa均逐渐减小;随着进口气体中CO2质量浓度的增大,SO2的KGa逐渐减小而CO2的KGa逐渐增大;液气比和氨水质量分数对SO2的KGa影响比对CO2的KGa影响大;氨水质量分数对SO2和CO2的KGa影响最大,其次是液气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塔 体积总传质系数 氨水质量分数 液气比 SO2质量浓度 CO2质量浓度
下载PDF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内两相传质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汝新 张海光 +2 位作者 范怡平 尤明扬 卢春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28-2333,共6页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传质设备。本文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液体分布器,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在一直径70mm、高2630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传质设备。本文分别采用两种不同形式的液体分布器,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在一直径70mm、高2630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考察了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水体积流量比3~6的操作区间内,纤维膜分离器内的两相传质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分布器形式、不同的进料顺序、不同的两相流量比,纤维丝最佳填充密度均在3%~3.5%之间。'先油后水'所对应的最佳纤维丝填充密度略低于'先水后油'的情况。根据冷态实验的结果以及最大Reynolds数设计准则,建立了一套0.01Mt.a-1的催化汽油脱硫醇工业侧线装置,并进行了工业侧线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设备比较,采用纤维膜萃取分离器的脱硫醇效果更为理想,脱硫效率至少增加了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 传质系数 分布器 填充密度 流量比 汽油脱硫醇
下载PDF
聚砜中空纤维膜去除气流中的CO_2、H_2O和O_2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崇阳 冯淑娟 +4 位作者 周国庆 金玉仁 徐辉 徐景明 梁俊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7-301,共5页
在环境温度24℃,用空压机提供气源,通过改变压力和流速等操作条件,用自建实验装置进行了聚砜膜去除空气气流中CO2、H2O和O2的实验研究。监测分析原料气、产品气和渗透气中各组分的浓度,计算各种气体的脱除率、传质系数和渗透系数等,评... 在环境温度24℃,用空压机提供气源,通过改变压力和流速等操作条件,用自建实验装置进行了聚砜膜去除空气气流中CO2、H2O和O2的实验研究。监测分析原料气、产品气和渗透气中各组分的浓度,计算各种气体的脱除率、传质系数和渗透系数等,评估了聚砜膜对这些组分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压力超过320kPa时,对应原料气流速大于2m3/h,CO2、H2O和O2的去除率均超过95%,说明聚砜膜对气流中3种组分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中空纤维膜 脱除率 传质系数 渗透系数
下载PDF
三段进气环流反应器气泡参数与传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绍果 薛天艳 +1 位作者 齐涛 刘长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多级环流反应器通常在段间安装多孔分布板或其它内构件,增加了流体流动的阻力,导致环流液速降低。为此,今在多级环流反应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三段进气、多级环流反应器,利用新通入气体的抽提力和喷射力,缓解了段间的流动压降... 多级环流反应器通常在段间安装多孔分布板或其它内构件,增加了流体流动的阻力,导致环流液速降低。为此,今在多级环流反应器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三段进气、多级环流反应器,利用新通入气体的抽提力和喷射力,缓解了段间的流动压降,并加速气泡的破碎;重点考察了进气量在各段中的分配比例对分段进气多级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的影响。应用多通道电导探针气泡特征参数测量仪和溶解氧分析仪分别测量气泡参数(气含率、气泡速度、气泡直径)及体积传质系数。实验结果表明:三段同时进气时,气泡直径明显减小,气液接触比表面积增加显著;体积传质系数远高于多级环流反应器,最大值约为多级环流反应器的2.3倍。根据修正双膜理论,计算得到了三段进气时体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较好地反映出体积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环流反应器 三段进气 进气量比 气泡参数 体积传质系数
下载PDF
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内循环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志军 汪苹 +1 位作者 由雪峰 张晓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3,19,共5页
建立了内循环反应器试验装置,综合研究了内循环反应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反应器主要性能参数(液体循环流速、总平均气含率、液体混合时间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表观气速存在一个不利于液体循环的过渡区... 建立了内循环反应器试验装置,综合研究了内循环反应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反应器主要性能参数(液体循环流速、总平均气含率、液体混合时间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表观气速存在一个不利于液体循环的过渡区,在该过渡区随表观气速增加,液体循环流速增大缓慢,甚至减小,但较高的底隙高度会减弱这种效应;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高径比下,随底隙高度增加,液体混合时间、总平均气含率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底隙高度下,液体混合时间随着高径比增大而增大,体积氧传质系数、总平均气含率随高径比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反应器 高径比 底隙高度 液体循环流速 总平均气含率 体积氧传质系数
下载PDF
烟气汞液相脱除试验及传质-反应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石宙 吴江 +3 位作者 何平 代学伟 张帅博 邬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4-329,共6页
为了探究Hg0与KMnO4的反应机理,利用鼓泡反应器考察了模拟烟气Hg0在不同条件下的脱除率,分析了KMnO4溶液初始浓度、pH值和反应温度对Hg0脱除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传质-反应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提高KMnO4溶液初始浓度和降低pH值,均可提高Hg... 为了探究Hg0与KMnO4的反应机理,利用鼓泡反应器考察了模拟烟气Hg0在不同条件下的脱除率,分析了KMnO4溶液初始浓度、pH值和反应温度对Hg0脱除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传质-反应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提高KMnO4溶液初始浓度和降低pH值,均可提高Hg0的脱除率;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Hg0的脱除;Hg0与KMnO4的反应为复杂的气液传质反应过程,提高KMnO4溶液初始浓度,反应增强因子E和Hg0的气液相传质系数比KG/kL增大,表明化学反应对传质吸收的影响增大且液膜阻力减小,从而Hg0脱除率提高;提高反应温度,Hg0的气液相传质系数比KG/kL减小,表明反应温度升高,增大了液膜阻力,不利于反应进行,导致Hg0脱除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汞 脱除率 高锰酸钾 传质-反应 气液相传质系数比
下载PDF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内二相传质特性及工业应用
14
作者 李汝新 张海光 +2 位作者 范怡平 尤明扬 卢春喜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189,共5页
在一套直径70 mm,高2 630 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考察了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水体积流量比3—6的操作区间内,纤维膜分离器内二相传质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 在一套直径70 mm,高2 630 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考察了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水体积流量比3—6的操作区间内,纤维膜分离器内二相传质性能。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进料顺序,不同二相流量比,纤维丝最佳填充密度均在3%—3.5%。"先油后水"所对应的最佳纤维丝填充密度略低于"先水后油"的情况。根据冷态实验的结果以及最大雷诺数设计准则,设计了一套0.01 Mt/a的汽油脱硫醇工业侧线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设备比较,采用纤维膜萃取分离器的脱硫醇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 传质系数 填充密度 流量比 汽油脱硫醇
下载PDF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内两相流动、传质特性的研究——进料顺序的影响
15
作者 张海光 范怡平 +1 位作者 李汝新 卢春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6-942,共7页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是一种新型高效传质设备。今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在一套70mm×2630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在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水体积流量比分别为3~6的操作区间内,考...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是一种新型高效传质设备。今以苯甲酸水溶液-煤油为传质体系,在一套70mm×2630mm的有机玻璃纤维液膜萃取分离器冷态实验装置上,在纤维丝填充密度1.89%~5.08%、水-油或油-水体积流量比分别为3~6的操作区间内,考察了不同油、水进料顺序对纤维膜分离器内两相流动、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若水先引入,油后引入,体积传质系数随水-油体积流量比W/O的增大而减小;而在先油后水的情况下,体积传质系数随水-油体积流量比W/O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水-油流量比W/O为5附近取得最大值;在两种进料方式下,体积传质系数均随纤维丝填充密度的递增而先增后减,并在填充密度为3.0%~3.5%之间取得最大值。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给出了对应两种进料顺序的传质系数计算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膜萃取分离器 进料顺序 传质系数 填充密度 流量比
下载PDF
电厂孔板下游流动加速腐蚀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彤 周克毅 司晓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共8页
使用计算流体软件对电厂孔板下游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不同流速和不同孔径比对孔板下游流场分布、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所建立的流动加速腐蚀(FAC)过程模型,确定孔板下游的腐蚀行为与流速、孔径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孔径比... 使用计算流体软件对电厂孔板下游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不同流速和不同孔径比对孔板下游流场分布、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所建立的流动加速腐蚀(FAC)过程模型,确定孔板下游的腐蚀行为与流速、孔径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孔径比一定时,孔板下游传质系数和流动加速腐蚀速率随着流速增大整体呈现增大趋势,并且腐蚀峰值出现位置向孔板下游偏移;流体流速一定时,孔径比越小,传质系数和流动加速腐蚀速率越大,腐蚀高发区向孔板方向移动。该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板 FAC模型 流动加速腐蚀 腐蚀速率 孔径比 流速 传质系数 溶解度
下载PDF
突扩管道流动加速腐蚀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彤 周克毅 司晓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7,共7页
本文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突扩管下游的流场分布情况,通过改变入口流速和管道突扩比,得到不同条件下管道下游传质系数的分布规律;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突扩管下游的传质系数、腐蚀速率与入口流速、管道突扩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入... 本文利用Fluent软件模拟突扩管下游的流场分布情况,通过改变入口流速和管道突扩比,得到不同条件下管道下游传质系数的分布规律;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突扩管下游的传质系数、腐蚀速率与入口流速、管道突扩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入口流速一定时,突扩管下游的传质系数和腐蚀速率随着突扩比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并且峰值位置均向流动方向偏移;突扩比一定时,突扩管下游的传质系数和腐蚀速率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峰值位置向流动方向移动;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加速腐蚀 突扩管 流场分布 入口流速 腐蚀速率 突扩比 传质系数
下载PDF
前缘射流对涡轮导叶吸力面多排气膜孔冷却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姚春意 朱惠人 +4 位作者 李鑫磊 刘存良 郭文 刘松 李世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0-629,共10页
为了研究前缘射流对吸力面多排气膜孔下游冷却特性的影响,在跨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并采用热电偶获得了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为2.0×10^(5)~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栅前的湍流度<5%。前缘布... 为了研究前缘射流对吸力面多排气膜孔下游冷却特性的影响,在跨声速风洞中进行了实验并采用热电偶获得了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叶栅进口雷诺数为2.0×10^(5)~4.0×10^(5),出口等熵马赫数为0.95,叶栅前的湍流度<5%。前缘布置6排对冲圆柱孔,质量流量比为2.00%~3.71%,吸力面布置4排圆柱孔,质量流量比为2.02%~3.74%。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缘射流时,吸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随质量流量比增大先升高后下降,存在前缘射流时,质量流量比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对所有的工况而言,质量流量比增大都提高了吸力面的换热系数。相比于没有前缘射流的工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并略微降低了换热系数;在吸力面后半段,前缘射流显著提高了换热系数而对气膜冷却效率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前缘射流改善了吸力面孔排附近区域的冷却效果,但是恶化了吸力面后半段区域的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缘射流 吸力面 气膜冷却效率 换热系数 质量流量比
下载PDF
双膜式和多管式磺化反应器传质系数的比较
19
作者 赵建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38,共3页
通过对双膜和多管膜式磺化反应器传质系数的计算与分析比较 ,表明传质系数的决定性因素是三氧化硫的扩散距离 ,其传质系数与实际情况较接近。又根据传质系数建立了反应高度与反应率的关系 ,分析了产品质量差异的原因 。
关键词 膜式磺化反应器 传质系数 反应高度 反应率 产品质量
下载PDF
WFGD中喷淋塔液气比计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柯昌华 陈捷 《能源工程》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从湿法烟气脱硫的数学模型着手,介绍了传质系数法和传质单位数法两种喷淋塔液气比计算和选择的方法,对于自主开发适合国内脱硫市场的喷淋塔液气比计算模型有参考意义。液气比的计算模型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之上的,需要经大量实际工程... 从湿法烟气脱硫的数学模型着手,介绍了传质系数法和传质单位数法两种喷淋塔液气比计算和选择的方法,对于自主开发适合国内脱硫市场的喷淋塔液气比计算模型有参考意义。液气比的计算模型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之上的,需要经大量实际工程数据的验证和修正才能用于指导WFGD工程喷淋塔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双膜理论 传质系数法 传质单元数法 喷淋塔 液气比(L/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