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D-Based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Design Factors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 under Low Wind Speed Conditions in Thailand
1
作者 Suchaya Unsakul Chaianant Sranpat +1 位作者 Pongchalat Chaisiriroj Thananchai Leephakpreeda 《Journal of Flow Control, Measurement & Visualization》 2017年第4期86-98,共13页
This paper presents effects of design factors 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 (VAWTs), and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optimal VAWT performance under low wind speed conditions in Thailand... This paper presents effects of design factors 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s (VAWTs), and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optimal VAWT performance under low wind speed conditions in Thailand. Design factors include types of wind turbines, number of blades, types of materials, height-to-radius ratios, and design modifications. Potential VAWT models with different design factors are numerically analyzed within a virtual wind tunnel at various wind speeds by utilizing XflowT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oftware. The performance curves of each VAWT are obtained as plots of power coefficients against tip speed ratios. It is found that the type of wind turbine, number of blades, and height-to-radius rati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mechanical performance whereas types of materials result in shifts of operating speeds of VAWTs. Accordingly, an optimal VAWT prototype is developed to operate under actual low speed wind conditions. The performance curve from experimental results agrees with the CFD result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an be used in the computer design of VAWTs to improv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before physical fabr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CFD Analysis Experimental Technique Low wind SPEED power Coefficient TIP SPEED ratio
下载PDF
计及短路比提升与暂态过电压抑制的含高比例风电送端电网两阶段式调相机优化配置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浩 刘虎 +4 位作者 丁肇豪 孙正龙 刘铖 蔡国伟 张戈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0-551,共12页
随着送端电网中大规模风电机组的接入及常规同步机组的置换淘汰,电网短路比水平下降,电压支撑能力削弱,故障时易导致新能源机组暂态过电压而发生脱网事故。面向含高比例风电的送端电网,研究综合计及短路比提升和暂态过电压抑制的调相机... 随着送端电网中大规模风电机组的接入及常规同步机组的置换淘汰,电网短路比水平下降,电压支撑能力削弱,故障时易导致新能源机组暂态过电压而发生脱网事故。面向含高比例风电的送端电网,研究综合计及短路比提升和暂态过电压抑制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利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short-circuit ratio,MRSCR)分析了调相机接入对风电场短路比的提升作用,并基于调相机暂态快速无功响应特性揭示了其对风电机组暂态过电压的抑制机理;然后,提出一种同时计及短路比提升和暂态过电压抑制的两阶段式调相机优化配置策略,第一阶段以风电场短路比提升为核心约束优化配置调相机位置与基础容量,第二阶段以暂态过电压安全为关键约束进行调相机配置容量修正,并引入量子遗传算法(quantum genetic algorithm,QGA)进行优化求解。最终,基于PSD-BPA在含高比例风电的送端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能够显著提升风电机组多场站短路比水平并有效抑制风电机端暂态过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比 暂态过电压 高比例风电 送端电网 调相机 优化配置
下载PDF
风电机组附加有功控制参数对系统低频振荡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伟超 蔡德宇 +2 位作者 武守远 张刚 张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5-1155,I0021,共12页
附加有功控制环节使风机参与至同步机的机电振荡模式中,这使得系统功率振荡特性机理更加复杂,不利于附加有功控制环节的参数设计。为了研究风机附加有功控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考虑锁相环特性的风机与同步机动态作用的小信... 附加有功控制环节使风机参与至同步机的机电振荡模式中,这使得系统功率振荡特性机理更加复杂,不利于附加有功控制环节的参数设计。为了研究风机附加有功控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建立了考虑锁相环特性的风机与同步机动态作用的小信号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利用阻尼转矩法分析了风机附加有功控制对系统振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综合考虑系统等效惯性时间常数和阻尼比的附加有功控制环节系数设计方法;最后通过“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量化分析了各系数对系统低频振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设置风电机组附加有功功率控制系数、滤波时间系数和锁相环带宽均能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附加有功控制 低频振荡 小信号模型 阻尼转矩法 阻尼比
下载PDF
黄河上游青海水风光蓄一体化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强安丰 吴一平 +4 位作者 李平 张娉 牛明慧 张陆洋 李菲 《西北水电》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随着双碳目标加速落实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统筹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并构建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能提升跨省跨区电网错峰支援和余缺互济能力。通过采用归纳梳理的方法对黄河上游青海省水风光资源和多能互补著绩进... 随着双碳目标加速落实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实施,统筹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并构建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能提升跨省跨区电网错峰支援和余缺互济能力。通过采用归纳梳理的方法对黄河上游青海省水风光资源和多能互补著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南部水电势能、北部太阳能和西部风能资源潜力较大,但各种新能源随开发规模的扩大其可开发潜力呈下降趋势。青海省规划的风光容量配比为0.6∶0.4,2025年情景下水电与风光配比为1∶1.2,2035年情景水平下为1∶1.25。此外,在电网系统中尽可能少接风电多接光伏且弃电率保证在5%以内对电网稳定运行和投资成本具有正反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水风光蓄一体化 电网系统 容量配比
下载PDF
风电塔筒用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进科 张忍 王健 《混凝土世界》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以天津地区某混凝土塔筒工程实例为依托,对C80截锥状塔筒用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水胶比和砂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表观效果的影响。综合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C80截锥状塔筒用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22,砂率为32%... 本文以天津地区某混凝土塔筒工程实例为依托,对C80截锥状塔筒用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水胶比和砂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表观效果的影响。综合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C80截锥状塔筒用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22,砂率为32%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较优,且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可为该类现场预制塔筒构件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0高性能混凝土 风电塔筒 配合比 水胶比 砂率
下载PDF
考虑REGS和可调热电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6
作者 张业伟 文中 +2 位作者 王灿 倪志 杨生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1,共11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模式导致的弃风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可再生增强型地热系统(Regenerative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REGS)和可调热电比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优化调度...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模式导致的弃风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可再生增强型地热系统(Regenerative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REGS)和可调热电比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优化调度模型。首先,构建干热岩提取循环等模型,分析了能量分配系数对于REGS作为源端的热电可调节机理;其次,研究了REGS配合光热电站和热电联产机组耦合运行机制,分析了耦合运行改善热电比的机理,并引入广义机组热电比控制模型;再次,以购能成本、运行成本、运维成本、弃风成本及碳税成本之和最小构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利用西北某地区实际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提高系统经济性和风电消纳率,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机组 REGS 光热电站 广义机组热电比 风电消纳 碳排放
下载PDF
绕组形式对空心杯电机功率的影响
7
作者 宋文杰 刘言松 +2 位作者 邢海龙 张怡辉 刘磊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4,94,共8页
空心杯电机具有体积小和高功率密度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舵机系统中。针对空心杯电机绕组形式的选择大多凭借经验的问题,以相同跨距、相同转速条件下空心杯电机的输出功率为目标,对绕组形式的选择展开了研究分析。计算建立了六边形... 空心杯电机具有体积小和高功率密度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舵机系统中。针对空心杯电机绕组形式的选择大多凭借经验的问题,以相同跨距、相同转速条件下空心杯电机的输出功率为目标,对绕组形式的选择展开了研究分析。计算建立了六边形和菱形绕组的输出功率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和实物功率测试,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相同跨距时六边形绕组形式的电机输出功率高于菱形绕组,且随着长径比的增大,六边形绕组电机输出功率的增量高于菱形绕组,在长径比是1.5~2时,具有更高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形式 电动舵机 输出功率 长径比 空心杯电机
下载PDF
不同风光水配比下多类型电源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颖 郭春义 迟永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051-5062,I0003,共13页
风光水打捆经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外送系统中,风光水配比不同会影响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文章首先建立风光水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和状态空... 风光水打捆经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外送系统中,风光水配比不同会影响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文章首先建立风光水打捆直流外送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然后提出综合考虑稳态运行约束条件和小信号稳定性约束条件的系统功率传输能力计算方法及流程,掌握不同功率水平下系统稳定运行区域及边界的变化特征,最终得到不同水电出力下的直流外送系统功率传输范围、特定传输功率下所允许的水电出力最小值、风光配比与小信号稳定性的定量关系。通过该方法定量评估风光水配比不同时直流外送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从而优化选取风光水配比。结果表明,水电出力较小时,系统传输功率上限受小信号稳定性制约,下限受电压偏移约束制约;水电出力较大时,系统传输功率上限受LCC-HVDC安全运行约束制约,下限受逆变侧电压偏移、系统潮流约束制约;在功率运行点不变时,风光配比平衡工况系统更加稳定。最后,通过PSCAD/EMTDC下的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上述功率传输能力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水打捆直流外送系统 功率传输能力 稳态运行约束条件 小信号稳定性约束条件 风光水配比
下载PDF
青海海西柴达木沙漠新能源基地风光容量配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健 王筱 《西北水电》 202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随着新能源规模爆发式增长,新能源基地外送方案规划方法备受关注。为了满足影响日内峰谷结构的新能源输送需求,通过分析青海海西州柴达木沙漠地区风光资源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出力特性,构建风光容量配比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某高比例... 随着新能源规模爆发式增长,新能源基地外送方案规划方法备受关注。为了满足影响日内峰谷结构的新能源输送需求,通过分析青海海西州柴达木沙漠地区风光资源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出力特性,构建风光容量配比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某高比例清洁能源基地风光容量最佳配比,并分析不同容量配比和光伏容配比下的风电、光伏之间的出力互补效果。结果表明:青海海西州柴达木沙漠地区光伏、风电互补后,扭转了单一电源单独出力的反调峰特性。光伏/风电容量比例1.5~2.0互补效果最佳,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未来可进一步应用至其他新能源基地外送方案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柴达木沙漠基地 风光配比 电力外送 电源配置 8760 h时序生产模拟
下载PDF
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量化分析
10
作者 林毅 唐雨晨 +3 位作者 欧鉴贤 吴威 边晓燕 赵晋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24-4533,I0034,共11页
为弥补当前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的受端电压支撑因素考虑不足和忽略送端对受端影响等问题,提出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首先,分析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结构与控制方式,明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为弥补当前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的受端电压支撑因素考虑不足和忽略送端对受端影响等问题,提出考虑送端影响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首先,分析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结构与控制方式,明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送端大容量海上风电有功出力对受端交流电网的电压稳定影响;其次,提出受端交流电网影响因子,将受端电网中各有功、无功源对并网点电压的影响进行等效量化;然后基于影响因子,提出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不仅能反映送端对受端的影响,还兼顾换流站对并网点电压的支撑作用,使指标具有较高适用性;最后,通过实际电网仿真验证了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并获得临界短路比以完善电压支撑强度评价指标,研究结论可用于海上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规划和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 电压支撑强度 受端交流电网影响因子 海上风电经柔直馈入短路比
下载PDF
调峰水电站消纳新能源的能力评价
11
作者 郑春旭 朱燕梅 姚铧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6-189,136,共5页
调峰水电站在电网中担任追踪用电负荷的任务,其发电出力常随负荷增减而被动变化,因此在不影响其调峰任务的前提下更多消纳风光成为调峰水电站消纳新能源的能力评价的关键。为此,以四川主力调峰电厂--大渡河流域瀑布沟水电站及其近区风... 调峰水电站在电网中担任追踪用电负荷的任务,其发电出力常随负荷增减而被动变化,因此在不影响其调峰任务的前提下更多消纳风光成为调峰水电站消纳新能源的能力评价的关键。为此,以四川主力调峰电厂--大渡河流域瀑布沟水电站及其近区风光资源为例,构建水电站调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风光互补效应最优的风光最佳配比决策方法,运用k-均值聚类法选择水电出力及风光聚合出力的典型日,进而提出6种不同风光规模的水风光综合配比方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各方案进行主客观耦合赋权,得到调峰水电站可接纳的最佳风光规模。结果表明,在最佳光风比为2∶1的基础上,瀑布沟水电站消纳风光效果最好的方案是风电30×10^(4)kW,光伏60×10^(4)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峰水电站 新能源消纳 水风光配比 K-均值聚类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工业园区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容量配比研究
12
作者 李冬梅 刘志强 +1 位作者 邱银锋 魏澈 《太阳能》 2024年第6期51-57,共7页
为探究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各部分的最佳容量配比,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某工业园区为例,基于园区新增负荷和风能、太阳能资源,计算得出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全年逐时及逐月典型日的输出功率曲线,然后在满足园区新增负荷用电需求的条件下,... 为探究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各部分的最佳容量配比,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某工业园区为例,基于园区新增负荷和风能、太阳能资源,计算得出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全年逐时及逐月典型日的输出功率曲线,然后在满足园区新增负荷用电需求的条件下,得出风电和光伏发电容量配比方案。鉴于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引入储能以平滑输出功率曲线,实现了风光联合发电的发电量曲线与园区新增负荷用电量曲线的变化趋势相匹配。为提高园区的绿电替代率并降低风光联合发电弃电量,通过分析不同容量配比对风光联合发电消纳和绿电替代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容量配比方案。可为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园区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提供一种有效的容量配比计算方法,有助于优化项目运行效率并推动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一体化 风电 光伏发电 储能 绿电替代率 容量配比 弃电量 新能源消纳
下载PDF
C125海上风电超高性能灌浆料的制备及关键性能研究
13
作者 宋普涛 王晶 +2 位作者 冷发光 夏京亮 张营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6,156,共5页
研究了水胶比、胶砂比、硅灰及降黏增强剂掺量,复合外加剂掺量及UWB-Ⅱ掺量对C125海上风电灌浆料流动度、分层度、抗压强度、水陆强度比及悬浊物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与灌浆料的流动度、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正相关,与灌浆料... 研究了水胶比、胶砂比、硅灰及降黏增强剂掺量,复合外加剂掺量及UWB-Ⅱ掺量对C125海上风电灌浆料流动度、分层度、抗压强度、水陆强度比及悬浊物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胶比与灌浆料的流动度、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正相关,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和水陆强度比负相关;胶砂比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及水陆强度比正相关,与灌浆料的流动度、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负相关。硅灰可提高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和水陆强度比,降低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也会降低灌浆料的流动度。降黏增强剂可提高灌浆料的流动度、强度和水陆强度比,但会增加灌浆料的分层度及悬浊物含量。复合外加剂可提升灌浆料的流动度,但会降低灌浆料的强度和水陆强度比。UWB-Ⅱ可提升灌浆料的水陆强度比,降低分层度和悬浊物含量,但会降低灌浆料的流动度及强度。采用1∶1的胶砂比,0.11的水胶比,内掺8%的硅灰与8%的降黏剂,外掺1%的复合外加剂和1.5%的UWB-Ⅱ时,灌浆料性能最优,此时灌浆料的初期和30 min流动度分别为350 mm和330 mm,分层度为2.4 mm,1 d和28 d陆上强度分别为50.3 MPa和137.2 MPa,28 d水陆强度比为98.6%,悬浊物含量为5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25海上风电灌浆料 流动度 分层度 水陆强度比 悬浊物含量 硅灰 降黏增强剂
下载PDF
考虑不同灌浆效果的海上风电顶部灌浆桩基础竖向抗拔承载力数值研究
14
作者 宋俊霖 朱文轩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0-58,共9页
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与导管架常用灌浆连接形成闭口桩,而现有闭口桩设计不考虑或是低估了灌浆段的承载力贡献,而且施工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灌浆体深度不足或是渗透性过大,因此研究不同灌浆效果对承载力的影响可为闭口桩设计提供参考。... 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与导管架常用灌浆连接形成闭口桩,而现有闭口桩设计不考虑或是低估了灌浆段的承载力贡献,而且施工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灌浆体深度不足或是渗透性过大,因此研究不同灌浆效果对承载力的影响可为闭口桩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岩土数值软件ABAQUS设置水单元及调整灌浆段渗透性等方式模拟不同灌浆效果,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采用修正剑桥本构,考虑黏土地层并引入黏结接触模拟灌浆段底部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效果的荷载-位移曲线均存在明显拐点,灌浆不足和灌浆正常两种工况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基本一致,灌浆段的承载力分担比约占14.4%;而灌浆渗漏的极限抗拔承载力相比则存在明显差距,其主要来源于灌浆段部分。竖向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刚度系数的增大,抗拔承载力也随之增大;随着长径比增大,抗拔承载力逐渐减小;桩壁厚度的影响并不能单纯以桩体内外径尺寸来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灌浆效果 顶部灌浆桩基础 黏结接触 抗拔承载力 分担比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最大风能追踪综述 被引量:64
15
作者 吴政球 干磊 +2 位作者 曾议 冷贵峰 罗建中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3,共6页
基于风能的充分利用,从分析风力机运行特性出发,针对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综述了捕获最大风能的方法,如叶尖速比控制、功率信号反馈、爬山搜索法、最大功率小信号扰动法、三点比较法。考虑到实际应用中风速变化及测量困难,为避... 基于风能的充分利用,从分析风力机运行特性出发,针对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综述了捕获最大风能的方法,如叶尖速比控制、功率信号反馈、爬山搜索法、最大功率小信号扰动法、三点比较法。考虑到实际应用中风速变化及测量困难,为避免直接检测风速,提出一种新的最大风能追踪方法。详细讨论了已有方法的优劣。分析与研究表明,新的最大风能追踪方法简单、实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风力发电 最大风力捕获 叶尖速比 最大功率 效果比较
下载PDF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系统调峰能力与常规电源开机方式关系研究 被引量:66
16
作者 张顺 葛智平 +2 位作者 郭涛 张世才 钱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近年来,风、光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而相配套的水、火电等常规能源发展速度放缓,且在电网并网电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某电网为例,从风电反调峰出现概率、风电对电网负荷波动的实时贡献率指标以及光电的出力特性等几方面... 近年来,风、光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而相配套的水、火电等常规能源发展速度放缓,且在电网并网电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某电网为例,从风电反调峰出现概率、风电对电网负荷波动的实时贡献率指标以及光电的出力特性等几方面分析大规模新能源系统接入电网后对系统调峰产生的影响。并对该电网水、火电等常规电源的现有开机方式与系统调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核算出该电网的调峰能力以及能够接纳风、光电等新能源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反调峰 贡献率 系统调峰 开机方式 消纳能力
下载PDF
风光火打捆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交互影响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吴萍 陈昊 +3 位作者 赵兵 徐式蕴 易俊 张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34-1942,共9页
风电或光伏与火电打捆通过交直流系统外送是我国大型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建立的风光火打捆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模型,研究了配套火电对直流、风电和光伏以及联网交流系统的影响机理。分析了直流运行异常对风电和光伏... 风电或光伏与火电打捆通过交直流系统外送是我国大型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建立的风光火打捆交直流混联外送系统模型,研究了配套火电对直流、风电和光伏以及联网交流系统的影响机理。分析了直流运行异常对风电和光伏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了风电和光伏的脱网时序,定性并定量分析了新能源脱网对联网交流系统重要交流断面的影响。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行控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 火电配比 脱网时序 交互影响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绕组振动及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70
18
作者 张凡 汲胜昌 +3 位作者 师愉航 陆伟锋 黎大健 陈梁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90-2798,共9页
为进一步研究变压器绕组径向振动机理、绕组振动在油中的传播特性及规律,该文建立了基于欧拉梁的绕组径向振动及油中振动的传播模型,利用激光测振仪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试验研究了绕组径向振动、压板轴向振动特性,定义了功率传播比研究... 为进一步研究变压器绕组径向振动机理、绕组振动在油中的传播特性及规律,该文建立了基于欧拉梁的绕组径向振动及油中振动的传播模型,利用激光测振仪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试验研究了绕组径向振动、压板轴向振动特性,定义了功率传播比研究了不同电流下绕组振动的传递规律。对单相10kV电力变压器的研究结果表明,绕组的径向振动与压板轴向振动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两者对于振动的传播均有重要的作用;振动在油中传播过程中会因传播距离以及与油箱壁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弱对于油箱表面振动的影响,因此油箱表面振动主要受其相邻区域的绕组振动影响;轻载条件下,油箱表面的绕组振动主要来自于固体传播,而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大,由变压器油传播而来的绕组振动功率增加;选择油箱表面靠近绕组振动强烈的区域进行振动监测可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研究结论可为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绕组机械状态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绕组径向振动 传播特性 振动功率传播比
下载PDF
考虑时间相关性的风储系统多模式协调优化策略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陆秋瑜 胡伟 +3 位作者 闵勇 王芝茗 罗卫华 成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2,共7页
基于考虑风电预测误差时间相关性的不确定性场景,将能量型储能同时应用于削峰填谷和计划跟踪两种模式,提出了风储联合系统多模式协调优化模型。同时,针对风储联合运行的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提出储能调峰容量系数的概念,用于构造两... 基于考虑风电预测误差时间相关性的不确定性场景,将能量型储能同时应用于削峰填谷和计划跟踪两种模式,提出了风储联合系统多模式协调优化模型。同时,针对风储联合运行的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问题,提出储能调峰容量系数的概念,用于构造两层迭代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快速求解,并可对储能在不同模式的容量分配进行量化评估。基于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风储联合系统的最优运行模式受上网电价、惩罚价格以及风电随机特性等因素的影响;而所提出的模型可实现储能有限容量在不同模式间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为研究风储联合系统运行特性、与电网进行协调调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储联合系统 风电预测 时间相关性 多模式协调 储能调峰容量系数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环境参数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特性及输出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舒立春 任晓凯 +4 位作者 胡琴 蒋兴良 梁健 邱刚 李瀚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873-5878,6031,共6页
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会影响风机气动性能,使其输出功率减少,但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为此,在大型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模拟不同覆冰环境,研究了环境温度、液态水含量(LWC)和风速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特性及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会影响风机气动性能,使其输出功率减少,但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为此,在大型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内模拟不同覆冰环境,研究了环境温度、液态水含量(LWC)和风速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特性及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风力发电机叶片前缘和迎风面覆冰较多,前缘角状覆冰会导致其输出功率显著下降。经过相同时间的覆冰后,环境温度降低过程中,风机输出功率值先降低后升高,从而使得风机到达停机边缘所需覆冰时间呈先减少后增多的规律;LWC越高,风机输出功率越低,到达停机边缘所需覆冰时间越短;风速越大,风机输出功率越大,到达停机边缘所需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覆冰 气动性能 升阻比 输出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