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alleus Maleficarum:Rationalism vs.Superstition?
1
作者 Alexandra W.Albertin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0年第11期618-627,共10页
The Malleus Maleficarum(1486)by Henry Institoris and Jacques Sprenger was written in order to help inquisitors identify,persecute,and prosecute witches.The book is well-known but not studied as much as one could think... The Malleus Maleficarum(1486)by Henry Institoris and Jacques Sprenger was written in order to help inquisitors identify,persecute,and prosecute witches.The book is well-known but not studied as much as one could think,and is sometimes confused with another treatise written in 1669,which includes works by demonologists,such as Jean Nider,Bernard Basin,and Bartolomeo de Spina.Thi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several successive editions were published,which changed the essence of the first essay,until the 17th century.My argument is that the first edition was paradoxical and not as strict as one could imagine.The book was a“bible”for the inquisition about the subjugation of witches,but in the same way,the book seemed to be far too rationalistic when confronted with satanism and superstition.Indeed,we believe that the thesis of the Malleus Maleficarum was also a new way of conceiving of knowledge,fighting against superstition by using the tools of early rationalism at the end of the 15th century.The witches’knowledge that is investigated in the book is confronted with theology,as well as with reason.There is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the writers’rationalistic view about occultism and beli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ionalism SUPERSTITION WITCH INQUISITION RELIGION
下载PDF
Karl Popper's Critical Rationalism" Corroboration versus Confirmation*
2
作者 Oseni Taiwo Afis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6期506-516,共11页
This paper reviews and adds to previous arguments for the thesis that Karl Popper was mistaken to have rejected hypothetico-deductive confirmation. By turning from the positive idea of verification to the negative ide... This paper reviews and adds to previous arguments for the thesis that Karl Popper was mistaken to have rejected hypothetico-deductive confirmation. By turning from the positive idea of verification to the negative idea of criticism, Popper believed that he had turned his back on induction. He believed he had "solved" the "problem of induction" by providing a non-inductive account of corroboration. Popper used the term "corroboration" rather than confirmation which he believed was too closely allied to the notion of the inductive or probabilistic support that a theory can receive from evidence. Wesley Salmon's (1967) "concept of confirming evidence" and Clark Glymour's (1980) "bootstrap conception of evidence for theory" both defended respectively the thesis that passed tests can be confirmed by evidence or warranted by the degree of probability. Using a sequence of symbols in logical form or analysis, I shall further defend the concept to hypothetico-deductive confirmation in order to show that the known weaknesses of Popper's critical rationalism are remediable, once the notion of evidence for theories is brought back into consid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othetico-deductivism INDUCTION CORROBORATION CONFIRMATION critical rationalism consilience BOOTSTRAP
下载PDF
THE RATIONALISM THEORY AND IT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OF SHELL STRUCTURES
3
作者 李龙元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1990年第4期395-402,共8页
In this paper, a kind of rationalism theory of shell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of different mechanic characters in tension and in compression, and the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is also described.
关键词 THE rationalism THEORY AND IT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OF SHELL STRUCTURES THAN
下载PDF
Maintaining the Principle of Honesty and Sincerity, Making Friends Through Business.——A look into the operation of Yatai Corduroy Company in Wujin
4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2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A look into the operation of Yatai Corduroy Company in Wujin Maintaining the Principle of Honesty and sincerity
下载PDF
深部煤层气游离气饱和度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石军太 曹敬添 +9 位作者 徐凤银 熊先钺 黄红星 孙政 贾焰然 马淑蕊 郑浩杭 邓婷 李靖 李相方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6,共13页
近几年全国深部煤层气基于精细地质研究和水平井多段加砂压裂取得重大突破,部分井日产气量高达十万方,给煤层气产业重新树立了信心。但是,由于深部煤储层处于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孔隙压力、低渗透率的复杂地质环境,不同深度煤储层典型... 近几年全国深部煤层气基于精细地质研究和水平井多段加砂压裂取得重大突破,部分井日产气量高达十万方,给煤层气产业重新树立了信心。但是,由于深部煤储层处于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孔隙压力、低渗透率的复杂地质环境,不同深度煤储层典型参数和煤层气赋存方式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储量和产量的影响亟需揭示。基于Langmuir等温吸附式、亨利定律及物质平衡原理,考虑吸附层和溶解气的影响,建立了深部煤层气游离气饱和度计算模型;以国内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深部煤层气藏为例,分析不同深度深部煤层气赋存方式及分布特征,并评价游离气饱和度对深部煤层气储量、产量与合理配产的影响。研究认为:当煤层埋深大于溶解饱和对应的深度,游离气才会出现,且随着埋深的增加,游离气饱和度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目标区块埋深1875 m处才出现游离气,在埋深2800 m处游离气饱和度高达90%,游离气的占比高达17.3%。游离气饱和度对深部煤层气储量计算、产气特征和合理配产影响很大,随着游离气饱和度的增大,煤层气储量线性增大,累产气量持续上升但后期上升幅度逐渐变缓,深部煤层气井最优配产增加,井底流压下降速度加快,压裂改造区的内外压差降低,未改造区动用程度增加。目标区块主力开发煤层埋深位于2100~2300 m,游离气饱和度介于48%~68%,游离气占比介于10%~13%,建议气井合理配产介于(4~10)×10^(4)m^(3)/d。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煤层气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赋存方式 游离气饱和度 储量评价 产气规律 合理配产
下载PDF
边界与弹性: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德全 李伟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强化制度层面的认知与执行的双向路径,这正好切合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关于制度研究主要关注的两个维度,一是属认知的制度分析、二是属实践的制度变迁。故此,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依循制...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强化制度层面的认知与执行的双向路径,这正好切合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关于制度研究主要关注的两个维度,一是属认知的制度分析、二是属实践的制度变迁。故此,在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依循制度“认知-执行”双向路径对应的“边界-弹性”的双层逻辑框架。认知层上,通过制度分析的相关理论分析,发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认知要基于边界逻辑,即执行主体要理清制度价值层面的“多元”价值边界、主体层面的“规范”权责边界、技术层面的“有限”技术边界,以塑造对制度的理性认知;实践层上,通过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发现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执行要基于弹性逻辑,即在制度执行前秉持弹性理念、执行中开展弹性实践以及执行后进行弹性评价,以促使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充分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新制度主义 制度认知 制度执行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的知识生产与启蒙辩证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奇琦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6,I0002,I0003,共13页
人们在使用大模型的过程中,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幻觉,即认为大模型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正因为这种幻觉的存在,大模型可能会从启蒙的理性变成新的启蒙神话。启蒙的意义在于保持一种开放性,而启蒙的神话就表明了这种开放性的消失。大模型的... 人们在使用大模型的过程中,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幻觉,即认为大模型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正因为这种幻觉的存在,大模型可能会从启蒙的理性变成新的启蒙神话。启蒙的意义在于保持一种开放性,而启蒙的神话就表明了这种开放性的消失。大模型的发展无疑会加剧世界的数学化。在此背景之下,权证就构成了未来数字世界的基本通货。过度的数学化也酝酿了新的工具理性危险。作为新的技术,大模型全面展示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大模型拥有巨大的整合力,正在实现新型的知识大一统。这种弥散化的超能力会进入知识生产的各个领域,没有个体可以逃脱这种超能力的捕捉。大模型会进一步加剧知识工业化,这将导致更为严重的意识形态问题。一方面,大模型本身有其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大模型更加深刻的意识形态会隐含在其免费模式和消费模式之中,同时想象的知识共同体最终又会服务于知识霸权。面对知识工业化的风险,应该建立知识生产的“手工绿洲”,用荒谬、隐喻和修辞来对抗理性,让人类保有通过具身体验来创造知识的能力,并且要避免同一性和绝对正确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人工智能 ChatGPT 启蒙辩证法 工具理性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底蕴与逻辑理路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洪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实用性向本体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外生性逻辑的必然结果;主体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依附性向独立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内在逻辑的要求;民族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展现了中国教育从模仿性向创造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实践逻辑的必然反映;特色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展现了中国教育从继承性向创新性的转变,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旨在实现对西方教育模式的超越。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和特色化的不断递进,构成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展现出外生型、主体性、本体化和独创性特质,推动了中国教育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理性化 主体化 民族化 特色化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对中药注射剂的管控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娟娟 程月召 +4 位作者 石婧 高旭 范顺心 陈品英 程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用于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的成效,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小组,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管控河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用于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的成效,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小组,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管控河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以2020年为干预前、2021年为第1阶段干预后、2022年为第2阶段干预后,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该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为92.38%(3 008/3 256),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分别升高至94.64%(3 740/3 952)、97.34%(3 766/3 869),与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第2阶段干预后,在超疗程、未冲管方面较第1阶段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未发现中西药混合输注、溶剂剂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溶剂种类选择不当等问题。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反应占药品总不良反应的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是第2阶段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在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中运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可使管理质量显著提高,该方法值得在医院药事管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多学科协作管理 PDCA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临床药学专业抗感染PBL案例库的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音 王维娜 +3 位作者 罗晓 赵莹 侯文婧 程晟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99-102,共4页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已成为临床药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局限性,往往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研究了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为...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已成为临床药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局限性,往往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研究了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为基础的案例库建设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了PBL案例库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实用性。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其跨学科团队合作和临床决策能力。文章还明确了PBL案例库编写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案例的结构和内容,以确保建设案例库的可行性。本研究在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实践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现代教学模式,有望显著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教学和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案例库
下载PDF
自由的实现:黑格尔与马克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自由的实现是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共同主题,也是二者的分歧所在。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批判了法国大革命“绝对自由”的原则,试图以理性国家统一普遍与特殊,调和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统一。在一... 自由的实现是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共同主题,也是二者的分歧所在。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批判了法国大革命“绝对自由”的原则,试图以理性国家统一普遍与特殊,调和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统一。在一个有机共同体中实现具体的自由,这一点成为后来马克思共产主义观念的理论起点,也构成后者的原则高度。不同的是,马克思敏锐地发现了黑格尔理性国家的问题,把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推进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进而在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现实运动的批判这一总体性的视野中为黑格尔的伦理自由找到了一条通达现实的道路——共产主义及其现实运动。因此,作为观念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就在根本上超越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是自由的真正实现,即人类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自由 理性国家 真正共同体 共产主义
下载PDF
基于fsQCA组态视角的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丽清 杨苏乐 +1 位作者 万里晗 卢祖洵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19,共7页
背景当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区域失衡、公平性缺失问题仍然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目的探究提升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具体路径,为实现我国医疗资源合理且高效配置、促进基本公共... 背景当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区域失衡、公平性缺失问题仍然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目的探究提升我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具体路径,为实现我国医疗资源合理且高效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2月开展研究,数据源于《2021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将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作为投入指标,以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为产出指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2020年31个省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以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为结果变量,以卫生技术人员占比、每千人口床位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分权和医疗卫生财政预算支出占比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内外部要素对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协同影响机制,剖析高或非高水平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组态,明确医疗资源高效率和低效率配置的多重路径。结果2020年我国31个省份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均值为0.852,但省际存在较大差异。组态分析结果可知,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存在3种医疗资源高效率配置的路径。路径1:政府主导型驱动路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典型案例。路径2:内外协调型驱动路径,以云南省和甘肃省为代表案例。路径3:均衡型驱动路径,代表案例主要有广东省、福建省和湖北省。非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路径也存在3条。路径1:政府制约型路径。路径2:经济-政府双重制约型路径,代表案例有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路径3:内外制约型路径,典型案例有山西省和西藏自治区。结论内外部各要素及要素间的协同在良性互动过程中共同影响着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水平,需优化内外部环境,并对关键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形成合力,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卫生保健公平提供 数据包络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路径
下载PDF
2020—2022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建洪 张肃川 +3 位作者 陈喻 华浩东 韦英 李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目的了解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20—2022年临床分离菌株,采用VITEK自动化鉴定及药敏系统、纸片扩散法及E-test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以2022年美国... 目的了解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20—2022年临床分离菌株,采用VITEK自动化鉴定及药敏系统、纸片扩散法及E-test方法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以2022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出临床菌株133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6%,革兰阳性菌占30.4%。前五位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4.1%和73.0%。耐利奈唑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和12.4%,分离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脑脊液中分离的4株肺炎链球菌均为青霉素非敏感菌株,未检出非脑脊液来源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为12.3%。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分别为1.1%和2.9%。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逐年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1.9%和6.9%。未分离出耐头孢噻肟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结论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常见分离菌的耐药率呈现平稳或略有降低的特点。然而,耐利奈唑胺粪肠球菌和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试验 多重耐药菌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面向数字社会的学生社群互动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荣怀 刘梦彧 +1 位作者 虎莹 郭炯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2,35,共9页
命运与共是当今世界的显著标志,人际交往对于社会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学生的成长空间,数字交往成为当代学生主要的人际互动形式,网络社群则成为学生成长的主要空间。然而,这也导致学生直面数字社交带来的... 命运与共是当今世界的显著标志,人际交往对于社会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学生的成长空间,数字交往成为当代学生主要的人际互动形式,网络社群则成为学生成长的主要空间。然而,这也导致学生直面数字社交带来的交往异化和主体性丢失问题。因此,研究从交往理性的视角构建了数字社会CSS架构,涵盖数字文化(Digital Culture)、主体空间(Individual Space)和社会秩序(Social Order)三个层面,该架构为数字社会成员在新时代的生存发展和社会交往提供了可信机理。基于此架构详细分析了个体面向数字社会所应具备的胜任能力,具体包含数字文化中的工具意识、数字素养和主体效能;主体空间中的自我意识、身份认同和行为约束以及社会秩序中的群体意识、情绪驾驭和社会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 学生社群 学生互动行为 交往理性 学生成长空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标识性范畴与体系化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范畴既有从探索提出到形成确立的逻辑演进过程,也有从简单范畴到范畴体系的逻辑展开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标识性范畴,但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身也包含着一系列标识性范畴,这些范畴... 中国式现代化范畴既有从探索提出到形成确立的逻辑演进过程,也有从简单范畴到范畴体系的逻辑展开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标识性范畴,但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自身也包含着一系列标识性范畴,这些范畴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科学、可感可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标识性范畴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科学体系,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话语说服力和影响力,进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奠定了坚实的概念基石和理论基础。提炼并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标识性范畴,是构建具有学理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基础工作和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标识性范畴 学理化 体系化 话语权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演进过程与理性逻辑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宝胜 李学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凝结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百年探索,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演进的历史过程与理性逻辑,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历经政治方向确立、具体实践聚焦、经...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凝结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百年探索,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演进的历史过程与理性逻辑,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历经政治方向确立、具体实践聚焦、经济目标重构、全面系统深化的演进过程,逐步从宏大的社会主义愿景,走向以经济建设为牵引、聚焦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最终升华凝结为“以人民为中心”“五位一体”全面系统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认识起、承、转、合的跃迁与升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重视历史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现代化 内涵演变 理性逻辑
下载PDF
感性活动的进阶:感受性学习及其发展价值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元祥 马晓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0,共14页
作为感性的存在物,人具有感觉与感受的能力,感受性是人的实践特性。充分发挥感性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丰富价值是推进学习形态变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诉求。感受是人反映现实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人的感官、身体、心灵等对现实世界敞开的... 作为感性的存在物,人具有感觉与感受的能力,感受性是人的实践特性。充分发挥感性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丰富价值是推进学习形态变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诉求。感受是人反映现实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人的感官、身体、心灵等对现实世界敞开的开放性态度,是对社会、道德和美的吸纳、包容与理解。通过感受人得以获取关于现实世界的体验,并完善认知,丰盈情感,从而不断实现自身的完整发展。感受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感觉构成了感受生成的基础,人的感受性依赖于感性活动的深化。课堂学习必须克服过于强调知识的符号训练和孤立的理性认知、轻视学生感性发展、学习环境封闭、与真实情境和社会生活经验脱离的弊端,重视学生的感受能力培育。基于人的感受性,感受性学习是以感官为通道,以感觉、知觉等感性活动过程为基础,以感知、体验、感悟为基本方式的学习形态,是一种对象性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活动。感受性学习的内在机制包括以感知觉和表象为基础的感性反映过程、感性向理性的进阶过程、认知和情感的双向互动过程。促进学生的感受性学习,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要真正进入学生内在的学习过程创设学习活动,解放学生的感官,基于真实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与表达,在高度关切现实世界中实现知识和观念的活态化,引导学生走向感受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与感受性 感性与理性 感受性学习 深度教学
下载PDF
论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华琳 唐曼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是我国《行政许可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要求,也有助于推进规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以应对市场失灵,配合国家政策执行等正当现实需求为基础。设定者应以许可事项与许可规制能力范... 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是我国《行政许可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要求,也有助于推进规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以应对市场失灵,配合国家政策执行等正当现实需求为基础。设定者应以许可事项与许可规制能力范围的匹配为考量,将行政许可用于适合由其规制的事项上。行政许可事项的合理设定还应恪守必要性限度,遵循自生秩序优先、柔性工具优先等设定原则,审慎利用许可规制,以求实现更好的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 行政许可事项 许可设定 规制工具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住宅装修构造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唯佳 蔡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38-141,共4页
装配式住宅是建筑行业中新建住宅应用率较高的建设形式,然而受到生产技术、设计理念的影响,装配式建筑装修时方法较为传统,存在资金、资源、人力浪费严重,施工过程污染高等问题。为充分展现装配式住宅优势,应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BIM信息... 装配式住宅是建筑行业中新建住宅应用率较高的建设形式,然而受到生产技术、设计理念的影响,装配式建筑装修时方法较为传统,存在资金、资源、人力浪费严重,施工过程污染高等问题。为充分展现装配式住宅优势,应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BIM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装修构造设计环节,在装修模块库创建与管理的基础上,可视化分析装配式住宅装修构造设计的缺陷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设计优化,以此提升装配式住宅装修构造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打造高品质的装配式住宅装修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装配式住宅 装修构造设计 科学性 合理性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环境法风险预防原则的制度建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昌凤 《行政与法》 2024年第1期40-55,共16页
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领域的国际习惯法地位逐渐清晰并巩固。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协调性与科学性,实现当前生态环境法治改革的逻辑自洽,亟需将风险预防原则确... 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环境法领域的国际习惯法地位逐渐清晰并巩固。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协调性与科学性,实现当前生态环境法治改革的逻辑自洽,亟需将风险预防原则确立为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未来的环境法典中应当明文规定风险预防原则,其展开宜采总分模式。风险预防原则的三种强度版本是相辅相成、彼此衔接的有机统一体,灵活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严重的或不可逆转的且发生可能性应达到“合理怀疑”程度的生态环境风险活动。协商合作型生态环境风险规制模式耦合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于法律理性之中,将实体上生态环境风险共识的形成纳入程序性的法律制度过程,是生态环境风险规制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防原则 生态环境治理 法律理性 风险规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