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洛克关于自然权利“天赋性”的三种论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储昭华
汤波兰
-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32-37,共6页
-
文摘
洛克对自然权利的"天赋性"提出了三种论证:一是自然法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自然法之规定;二是神学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上帝意志之体现;三是理性主义论证,认为自然权利是人类理性自身之内在要求。这三种论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不同缘于对自然法的不同理解。三种论证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神学论证中,没有解决好上帝的普遍存在问题;自然法论证中,自然法观念非常含糊不清,既包含不证自明的超验成分,也包含有待证明的经验成分;理性主义论证中,其理性是"超历史的",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
-
关键词
洛克
自然权利
自然法论证
神学论证
理性主义论证
-
Keywords
Locke
natural right
natural law argument
theological argument
rationalist argument
-
分类号
B50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科学传播中的逻辑维度:辩护一种批判的理性主义精神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伟
-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97,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逻辑词汇的历史演进与哲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ZD046)。
-
文摘
从逻辑维度而言,科学传播的本质是改变思维方式。在每一种科学传播的背后,都隐藏其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传统科普关注科学知识,其背后是演绎主义思维;公众理解科学关注受众态度,其背后是面向公众的修辞学思维;反思性科学传播关注传播机制,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其背后是元认知的批判性思维。大科学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新时代,要求把公众作为平等的理性对话者,从以一方为中心的“缺失”模型演进到以论证为中心的对话模型,以期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反思性均衡”。为此,科学传播必须超越绝对的理性主义和相对的修辞学,秉持一种批判的理性主义精神,才能建设一个良构的科学传播共同体。
-
关键词
科学传播
逻辑维度
批判性思维
论证
批判的理性主义精神
-
Keywords
Science communication
Logical dimension
Critical thinking
argumentation
Critical rationalist spirit
-
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B819
[哲学宗教—逻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