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erando investigation of particle re-entrainment mechanism in electrostatic capture process on the lab-on-a-chip 被引量:1
1
作者 Yong Zhu Yikun Zhang +3 位作者 Xiaoyong Yang Shanlong Tao Mingxia Chen Wenfeng Shanggu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7-347,共11页
Inhalable particle is a harmful air pollutant that cau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s,which should be removed to purify air,but there exists limited removal efficiency due t... Inhalable particle is a harmful air pollutant that cau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s,which should be removed to purify air,but there exists limited removal efficiency due to particle re-entrainment.Here,Operando observation system based on microscopic visualiz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to make in situ test of particle migration,deposition and re-entrainment characteristics on a lab-on-a-chip to achieve the investigation in micro-level scale.The deposition evolution of charged particles is recorded in electric field region intuitively,which confirms the fracture of particle chain occurs during the growth process of deposited particles.It captures the instantaneous process that a larger particle with micron size due to the coagulation of submicron particles fractures from main body of the particle chain for the first time.The analysis of migration behavior of a single submicron particle near electrode surface demonstrates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drag force on the fracture of particle chain.This work is the first-time visualization of dynamic process and mechanism elucidation of particle re-entrainment at the micron level,and the findings will provide the theory support for the particle re-entrainment mechanism and bring inspires of enhancing capture efficiency of inhalable p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halable particle re-entrainment mechanism Operando observation LAB-ON-A-CHIP Capture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结构及性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霄 周岩 +4 位作者 王亚彬 胡强 李正豪 刘润樟 刘震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3,共10页
丝网气液分离元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分离机理,总结出其分离效率和压降计算模型。调研了操作条件及丝网结构参数等影响因素对丝网分离效率和... 丝网气液分离元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分离机理,总结出其分离效率和压降计算模型。调研了操作条件及丝网结构参数等影响因素对丝网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从丝网持液量和液滴撞击网丝两方面揭示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二次夹带机理,并分析了气速、液体体积百分比、丝网结构参数等主要影响因素对二次夹带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典型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结构特点及与其他分离方式的组合形式,总结出丝网气液分离元件的机理研究、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气液分离元件 气液分离 二次夹带 聚结 过滤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Dynamic flowsheet simulation of re-entrainment from particle layers formed insid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被引量:2
3
作者 Soren Sander Udo Fritsching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41-47,共7页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clean away the particulate matter of exhaust gases in manifold industrial processes.Parameter studies of particle separation in the size range of several 100 nm to 25μm is of particular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clean away the particulate matter of exhaust gases in manifold industrial processes.Parameter studies of particle separation in the size range of several 100 nm to 25μm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for the prediction of precipitation efficiencies and emissions.Models typically cover the transport of particles towards walls of the precipitator.However,no model yet covers the possible re-entrainment of particles from layers formed at the walls back into the gas flow.This study pres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time-resolving model for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utilizing a re-entrainment model.Experimental data support the results of modelling.The model uses a statistical approach based on properties of the particulate layer forming at the precipitator walls.The model is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dispersion of particles in a laboratory-scal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ander,Gawor,&Fritsching,2018).Results show reduced precipitation efficiencies for particles larger than 5μm as particles have higher kinetic impact energies and lower bounding energy at the layer surface.Time dynamics reveal a steady-state behavior of the separation for CaCO3(limestone,trademark"Ulmer WeissR")while Al2O3(trademark"Pural NFR")precipitation is affected by layer buildup at the walls increasing over several min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Flow sheet model Redispersion and re-entrainment Gas cleaning Particle layer
原文传递
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空气动力增效
4
作者 贾沛 吴燕玲 +1 位作者 吝曼卿 邱丹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793-5798,共6页
为明确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的空气动力增效机理,基于电除尘器的经典效率公式研究了空气动力对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横向双极电除尘器内荷电粒子的驱进速度是电场驱进速度与空气动力驱进速度之和。极板迎... 为明确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的空气动力增效机理,基于电除尘器的经典效率公式研究了空气动力对横向双极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横向双极电除尘器内荷电粒子的驱进速度是电场驱进速度与空气动力驱进速度之和。极板迎风面的空气动力增效幅度强于背风面,而极板背风面的低速回流区是主要的收尘区。实验结果表明:空气动力驱进速度与电场风速呈二次曲线分布关系。电场风速小于1.5 m/s时,气流运动强化了空气动力增效幅度;而电场风速大于1.5 m/s后,二次扬尘作用减弱了空气动力增效幅度。横向双极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修正公式表明:在横向双极电除尘器结构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除尘效率受静电力和空气动力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动力 驱进速度 横向双极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 二次扬尘
下载PDF
上海某大学实验室改造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夏本明 曹同成 +3 位作者 段辉 李云鹏 高杰 褚芳 《暖通空调》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实验室既是风险环境,又是科研人员重要的工作场所,其内部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暴露控制设备(ECD)和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实验室污染物控制的核心手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海某大学实验室改造项目为例,... 实验室既是风险环境,又是科研人员重要的工作场所,其内部污染物的浓度控制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暴露控制设备(ECD)和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实验室污染物控制的核心手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海某大学实验室改造项目为例,从同时使用率、变风量控制、气流组织、二次夹带污染、换气次数、典型实验室设计等方面对实验室改造项目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污染物 暴露控制设备 同时使用率 变风量控制 气流组织 二次夹带污染
下载PDF
甲烷BOG喷射器流动过程计算与性能分析
6
作者 牛超 沈胜强 +2 位作者 杨艳 潘泊年 李熠桥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58-2868,共11页
在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中的蒸发气(BOG)再液化系统中引入喷射器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由于LNG的存储工况较为严苛,设计高性能的喷射器至关重要。采用气体动力学函数法对给定工况下的甲烷BOG喷射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Mixt... 在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中的蒸发气(BOG)再液化系统中引入喷射器可以节约能源,提高系统工作效率。由于LNG的存储工况较为严苛,设计高性能的喷射器至关重要。采用气体动力学函数法对给定工况下的甲烷BOG喷射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基于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SST k-ω湍流模型建立了甲烷BOG喷射器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甲烷BOG喷射器引射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固定结构的甲烷BOG喷射器,存在最佳工作压力使引射比达到最大值,提升引射压力可以持续提高引射比。在设计工况下,保持其他结构参数不变,当主喷嘴出口直径和主喷嘴出口位置分别为9.6 mm和41 mm时,喷射器内部由激波和涡流造成的能量损失最小,引射比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喷射器 BOG再液化 引射比 计算流体力学 两相流
下载PDF
轴流式分离器的结构开发及综合性能评估
7
作者 朱德志 韩东 +2 位作者 纪妍妍 何纬峰 彭涛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6期32-35,共4页
在分离器中安装内通道来减少粒子的二次夹带现象,提高分离效率。通过实验分析有、无内通道对分离器综合性能的影响,使用雷诺应力模型分析流体流场并通过离散相模型预测粒子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含有内通道的分离器最大分离效率为96.15%... 在分离器中安装内通道来减少粒子的二次夹带现象,提高分离效率。通过实验分析有、无内通道对分离器综合性能的影响,使用雷诺应力模型分析流体流场并通过离散相模型预测粒子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含有内通道的分离器最大分离效率为96.15%,压降为1 765 Pa,其可以抑制二次夹带现象,提高分离效率。但同时内通道增加了气流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使压降高于常规分离器,增大了粒子在气流中的惯性,使粒子运动更加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式分离器 内通道 二次夹带 分离效率 压降
下载PDF
气液过滤过程中液滴二次夹带现象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常程 姬忠礼 +2 位作者 黄金斌 詹爽 李兰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4-1352,共9页
在天然气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天然气夹带的液滴严重影响压缩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利用所建立的滤芯过滤性能检测装置,以癸二酸二辛酯为实验介质,分析了天然气净化用滤芯气液过滤过程中液滴二次夹带现象的特征,比较了滤材润湿性和过滤速度... 在天然气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天然气夹带的液滴严重影响压缩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利用所建立的滤芯过滤性能检测装置,以癸二酸二辛酯为实验介质,分析了天然气净化用滤芯气液过滤过程中液滴二次夹带现象的特征,比较了滤材润湿性和过滤速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滤芯仅由聚结层组成时,滤芯过滤过程中存在液滴二次夹带现象,二次夹带将导致下游气体中液滴数量增多,且有较大液滴出现,稳态阶段滤芯累积效率在大粒径处下降;液滴在滤材表面的润湿性对二次夹带现象具有重要影响,可润湿型滤材表面更易出现液滴二次夹带现象,在相同过滤速度下,若需提高过滤效率,宜选用不可润湿型滤材制作工业滤芯;在0.1~0.3 m·s1过滤速度范围内,提高过滤速度可减少液滴二次夹带现象的发生,与不可润湿型滤芯相比,可润湿型滤芯过滤效果的改善更为明显;滤芯增加排液层可有效消除液滴二次夹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夹带 气溶胶 过滤 润湿性 过滤速度 天然气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囱降雨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庄烨 顾鹏 +2 位作者 欧阳丽华 陈振宇 刘科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4-722,共9页
针对国内大部分燃煤电厂取消GGH后普遍出现的"烟囱雨"现象,通过对某电厂进行现场烟气采样,收集烟囱降雨、烟道和烟囱冷凝水、和脱硫浆液等样品,通过离子色谱与XPS等方法分析各样品中的元素组分变化规律;运用扫描电镜法观察固... 针对国内大部分燃煤电厂取消GGH后普遍出现的"烟囱雨"现象,通过对某电厂进行现场烟气采样,收集烟囱降雨、烟道和烟囱冷凝水、和脱硫浆液等样品,通过离子色谱与XPS等方法分析各样品中的元素组分变化规律;运用扫描电镜法观察固形物的表面形貌,最终量化烟囱降雨中水分、固形物的来源.研究结果显示,即使脱硫系统、除雾器正常工作,饱和湿烟气在净烟道/烟囱壁面仍可形成的冷凝液膜,当疏水不畅、烟气流速过高的条件下,导致壁面液膜卷吸回流,从而构成烟囱雨中雨的主要来源;烟道/烟囱壁面累积黏附的飞灰、石膏等杂质,随冷凝液滴二次回流进入烟气,造成烟气中自携浆液浓度沿程呈增长趋势.烟囱降雨与烟道疏水冷凝液成分特性最为接近,"烟囱雨"中固形物为粉尘颗粒-板块状结垢的团聚体,也与冷凝水中固形物同源,降雨中固形物的成分取决于电厂除尘、脱硫、除雾器运行及疏水效率等元素的综合影响,该电厂烟囱降雨固形物中飞灰贡献率为63.1%.烟道/烟囱内冷凝液在疏水不畅的情况下的二次回流卷吸是产生烟囱雨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机理分析,需对湿烟道和湿烟囱进行优化改造,合理布置疏水系统,及时排出壁面冷凝液,以解决烟囱降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烟囱雨 二次卷吸
下载PDF
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高军凯 黄超 田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63-766,780,共5页
电除尘器在粉尘治理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综述了近年来提高电除尘器效率措施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几种新型电除尘器的除尘机制及除尘试验结果,评论了其除尘性能和应用前景,并对进一... 电除尘器在粉尘治理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综述了近年来提高电除尘器效率措施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几种新型电除尘器的除尘机制及除尘试验结果,评论了其除尘性能和应用前景,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 二次扬尘 反电晕
下载PDF
收尘极板上沉降粉尘受力分析及二次飞扬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支学艺 蒋仲安 +1 位作者 唐敏康 江小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0-313,共4页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粉尘所受范德华力、附着力和静电力,通过建立由粉尘颗粒和收尘极板组成的黏结模型,分析了沉降在收尘极板上粉尘的吸引力和返混力,提出了粉尘颗粒能否返回到气流中的条件.实验表明,当流过粉尘电流密度较大时,粉尘颗粒...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粉尘所受范德华力、附着力和静电力,通过建立由粉尘颗粒和收尘极板组成的黏结模型,分析了沉降在收尘极板上粉尘的吸引力和返混力,提出了粉尘颗粒能否返回到气流中的条件.实验表明,当流过粉尘电流密度较大时,粉尘颗粒所受黏结力较大而不易返混,使用芒刺作为放电极有助于遏制粉尘颗粒返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尘极板 粉尘 二次扬尘 黏结力
下载PDF
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雪龙 王永 +2 位作者 冯靖 王伟 王先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5-811,共7页
通过理论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实际运行工况下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波形板内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离散相模型结合涡交互模型对水滴运动进行计算,根据壁面水膜运动方程求解水膜的速... 通过理论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实际运行工况下单钩波形板分离器内二次携带机理。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波形板内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利用离散相模型结合涡交互模型对水滴运动进行计算,根据壁面水膜运动方程求解水膜的速度与厚度分布;依据理论分析,对可能形成二次水滴的4种方式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波形板内发生气体动力造成的水滴破碎与水滴撞击水膜产生飞溅的可能性较低,但较冷态工况的可能性高;水膜主要集中在波形板的前两级,随入口蒸汽速度或湿度的增加,水膜增厚并向下游移动;将水膜剥落和水膜分离的判别式进行统一,并证实波形板二次携带主要由水膜的剥落和分离造成,且相较水膜剥落,钩峰处的水膜分离更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板分离器 二次携带 水滴 水膜分离 水膜剥落
下载PDF
基于双流体模型的通气空泡流仿真 被引量:3
13
作者 向敏 林明东 +1 位作者 张为华 屠基元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8-771,共4页
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考虑气-液动量交换,开展了不同弗劳德数和通气量下通气空泡流仿真,得到不同工况下空泡形态和空化数变化规律.仿真结果和试验对比表明,模型能准确预估空泡形态.进一步基于仿真结果对气-液速度场和相间作用力进... 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考虑气-液动量交换,开展了不同弗劳德数和通气量下通气空泡流仿真,得到不同工况下空泡形态和空化数变化规律.仿真结果和试验对比表明,模型能准确预估空泡形态.进一步基于仿真结果对气-液速度场和相间作用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小通气量下,空泡尾部滑移速度和剪应力较大,气体涡团易在尾部回射流作用下脱落;大通气量下,气团脱落相对位置更靠近尾部,气体从空泡界面转换成小气泡逸出机率增加.所得结论与试验相一致,模型准确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空化 数值仿真 双流体模型 回射流
下载PDF
电除尘器出入口气流分布对效率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震宇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426-429,共4页
应用电除尘器内粒子的二维运动模型 ,分析了考虑粒子返流时出入口气流分布对电除尘器效率的影响 。
关键词 电除尘器 气流分布 除尘顺效率 返流函数 多依奇模型 运行特性 出口 入口
下载PDF
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折流板除雾性能仿真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定平 张宇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140,150,共9页
针对除雾器数值研究中欧拉-拉格朗日法无法预测二次携带现象对除雾性能影响的问题,以折流板为研究对象,在欧拉-拉格朗日法的基础上耦合欧拉壁膜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除雾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比对,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一致... 针对除雾器数值研究中欧拉-拉格朗日法无法预测二次携带现象对除雾性能影响的问题,以折流板为研究对象,在欧拉-拉格朗日法的基础上耦合欧拉壁膜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除雾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比对,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一致;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同流速下仿真研究了叶片板间距和转折角度对除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角处的液膜分离是导致高流速下除雾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增大板间距和转折角度均会加剧二次携带,使临界速度下降;在低于临界速度下,除雾效率随板间距增大而减小,随转折角增大而增大;在高于临界速度下,除雾效率随板间距增大而减小,随转折角增大而减小。本模型板间距优化值取20 mm,转折角度取40°时,除雾效率可提升16.38%,压降降低9.74%。该结果对防止除雾器二次携带及提高除雾性能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板除雾器 除雾性能 二次携带 板间距 转折角 数值模拟
下载PDF
Review:Resuspension of wall deposits in spray dryers 被引量:1
16
作者 HANUS M.J. LANGRISH T.A.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762-1774,共13页
Wall deposition occurs in spray dryers when dried or partially dried particles contact and adhere to the walls during operation, thus reducing the yield of product collected. Wall deposits also present a product conta... Wall deposition occurs in spray dryers when dried or partially dried particles contact and adhere to the walls during operation, thus reducing the yield of product collected. Wall deposits also present a product contamination risk and a fire or explosion risk when spray drying products that oxidize exothermically, such as milk powder. Re-entrainment is the resuspension of spray dryer wall deposits into the main gas stream for collection as product.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the process for re-entrainment of particles from spray dryer wall deposit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particle size and gas velo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 deposition Spray dryers Dried particles re-entrainMENT Adhesive forces
下载PDF
绕圆头回转体通气空化流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磊 王国玉 付细能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6,64,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通气空化流动现象,利用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对绕圆头回转体通气空化流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重力效应和通气量对通气空化的多相流流型起主要作用。定义了弗洛德数和通气率两个无量纲数,将绕圆头回转体通气空化分为5种... 为了深入了解通气空化流动现象,利用高速全流场显示技术,对绕圆头回转体通气空化流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重力效应和通气量对通气空化的多相流流型起主要作用。定义了弗洛德数和通气率两个无量纲数,将绕圆头回转体通气空化分为5种多相流流型,即透明空泡、透明气弹、透明分层、水气混合以及半透明水气混合。流动参数对流型的影响分为2个阶段,即重力起主要作用阶段和重力效应不明显阶段。在重力起主要作用阶段,通气率一定时,随着弗洛德数的增大,附着弹体的空泡倾斜程度变小,弹体上表面的断裂空泡转变为贴着弹体壁面的稳定空泡;弗洛德数一定时,随着通气率的增大弹体上表面断裂空泡的尺度不断增大。在重力效应不明显阶段,通气率一定时,随着弗洛德数的增大,雷诺数变大,流场的湍流强度增大,空泡尾流区域水气交换的程度加剧;弗洛德数一定时,随着通气率的增大,通气空化数减小,绕弹体的云雾状空泡逐渐转变为透明空泡。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重力影响下透明空泡脱落的非定常过程,以及反向射流作用下云雾状空泡交替脱落的非定常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空泡 多相流流型 重力效应 通气率 反向射流 空泡脱落
下载PDF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润滑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惠农 韦云隆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44,共4页
本文用数值法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润滑性能进行分析,分析了挤压效应和卷吸效应各自作用以及两者耦合作用三种情况下齿面的润滑性能和油膜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挤压效应和卷吸效应的耦合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齿面的润滑性能和... 本文用数值法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润滑性能进行分析,分析了挤压效应和卷吸效应各自作用以及两者耦合作用三种情况下齿面的润滑性能和油膜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挤压效应和卷吸效应的耦合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齿面的润滑性能和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络环面 蜗杆传动 挤压效应 润滑机理
下载PDF
环缝内衬旋风器除尘理论与实践
19
作者 向晓东 陈宝智 +2 位作者 张国权 幸福堂 余战桥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1年第4期19-21,共3页
为提高除尘器的耐磨性和减少二次扬尘 ,提出在旋风除尘器内壁设置环缝内衬的增效防磨新方法。建立了具有在紊流边界层中由于流速不等而导致粉尘上下侧面压力不同所产生的二次扬尘影响下的旋风除尘器分级效率理论计算式。理论分析、半工... 为提高除尘器的耐磨性和减少二次扬尘 ,提出在旋风除尘器内壁设置环缝内衬的增效防磨新方法。建立了具有在紊流边界层中由于流速不等而导致粉尘上下侧面压力不同所产生的二次扬尘影响下的旋风除尘器分级效率理论计算式。理论分析、半工业试验和工业应用实践的结果表明 :环缝内衬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优于无环缝内衬旋风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除尘器 环缝内衬 二次扬尘 除尘效率
下载PDF
丝网分离器水滴撞击水膜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晓一 田瑞峰 +2 位作者 黄亚军 孙兰昕 阎昌琪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9-1014,共6页
运用VOF多相流模型,对丝网分离器内水滴撞击网丝表面沉积水膜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和预测大水滴在较高汽速条件下撞壁产生二次携带的机理。深入研究水滴因素,如水滴大小、初始速度和水膜厚度对丝网的二次携带现象的影响,为丝网分离... 运用VOF多相流模型,对丝网分离器内水滴撞击网丝表面沉积水膜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和预测大水滴在较高汽速条件下撞壁产生二次携带的机理。深入研究水滴因素,如水滴大小、初始速度和水膜厚度对丝网的二次携带现象的影响,为丝网分离器设计提供参考。数值结果分析表明,水滴的大小和撞击速度是影响撞击飞溅发生的主要原因,飞溅生成的二次小水滴是造水装置丝网分离器二次携带的重要组成。丝网分离器内水滴撞击网丝水膜能否发生二次携带取决于阈值Kcr=Oh·Rea,当K大于Kcr时必然产生二次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分离器 二次携带 VO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