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塑中国档案事业史:学科建设、教材更新与教学叙事策略研究
1
作者 王阿陶 卢嘉慧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1,29,共8页
在《中国档案事业史》出版30周年之际,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档案事业史存在学科建设不足、教材老化等现象。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对中国档案事业史学科内容结构的学理性特征进行提炼,对中国档案事业历史演进脉络进... 在《中国档案事业史》出版30周年之际,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档案事业史存在学科建设不足、教材老化等现象。因此,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对中国档案事业史学科内容结构的学理性特征进行提炼,对中国档案事业历史演进脉络进行时序性梳理,对档案学理论和知识框架进行逻辑性筑基,对档案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进行创新驱动,对本土与外国档案事业发展进行双向关照;在教材建设方面,要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中国档案事业史教材可以通过对具体史实内容的挖掘构建起“为国存史、为党管档、为民服务”的人才培养导向;在教学方面,要基于学科内容结构的学理性特征重新构筑中国档案事业史的教学叙事策略,并将时间与空间叙事、国家与个人叙事、中心与边缘叙事、历史与时代叙事相结合,实现中国档案事业史学科建设和人才能力提升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档案事业史 学科建设 课程教学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学科史话语构建视域下的汉语术语系统发展史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润泽 黄鑫宇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立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史话语以记录中国本土学科知识之源流脉络为要务,可以说是汉语学科身份及其地方性价值得以确立之本。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语境中,各汉语学科知识体系相继经历了从自主知识生产到中西知识接触及竞争等发展阶段... 立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科史话语以记录中国本土学科知识之源流脉络为要务,可以说是汉语学科身份及其地方性价值得以确立之本。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语境中,各汉语学科知识体系相继经历了从自主知识生产到中西知识接触及竞争等发展阶段,这一独特历史路向非籍西方学科史观可予以统述。各汉语学科话语的形成与发展,实则伴随着传统术语与外源术语的类型分化与源流消长。借助汉语学科术语系统的发展史研究,能够从整体上明晰相应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脉络,从而为重述中国学科史提供参照。与此同时,开展各学科领域传统术语遗产的挖掘与阐释,则是中国学科史话语构建应有的题中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科史 术语系统发展史 话语构建
下载PDF
中国散文美学理论建构脉络研究
3
作者 张渊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中国散文美学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一批文人学者的深入研究而逐渐明确提出的一种散文研究新路径,作为一个至今仍处于流动生成中的理论概念而存在。将中国散文美学理论的建构放在一种历时性的场域中,对散文美学理论的研究进行脉络梳理,以求... 中国散文美学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一批文人学者的深入研究而逐渐明确提出的一种散文研究新路径,作为一个至今仍处于流动生成中的理论概念而存在。将中国散文美学理论的建构放在一种历时性的场域中,对散文美学理论的研究进行脉络梳理,以求对中国散文美学理论的全貌加以勾勒。构建中国散文美学理论的过程,是对中国古代散文史进行梳理后抽出的美学原理、美学思维及美学特征的集中概括,更是对现当代散文书写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要素的进一步探究。对中国散文美学理论建构进行梳理,是为了从中国散文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极具中国特色的美学原则和审美观点,以中国散文美学理论体系为名对新时期中国散文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美学 中国散文美学 中国散文史 理论建构
下载PDF
“旧文科”的新文科建设——以中国伦理学史学科与课程建设为例
4
作者 金香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在新文科建设的视野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应以系统反思其在现代分科体系下的发展过程,重新审视学科定位和自身发展特色为前提。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建构中国哲学话语方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与课程... 在新文科建设的视野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应以系统反思其在现代分科体系下的发展过程,重新审视学科定位和自身发展特色为前提。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建构中国哲学话语方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与课程建设既需要恢复文史哲会通的大视野,也要尊重学科自身的特色与发展规律,培养基于经典的学术品位与创新性,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专业实现动态融合,从而达到激活优秀文化传统、服务现实生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史 新文科 学科与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中国力学史与方法论研究二十年回顾——纪念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
5
作者 刘俊丽 朱涛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2-492,共11页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8月,它是我国以力学史与方法论研究为主旨的学术团体。时值该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其创建及20年来的发展历程,对历届专业委员会的组成、主办的系列学术会议情况,以及... 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8月,它是我国以力学史与方法论研究为主旨的学术团体。时值该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其创建及20年来的发展历程,对历届专业委员会的组成、主办的系列学术会议情况,以及其在学会活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 发展历程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中国力学学会
下载PDF
湖湘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葛金文 谢明霞 +1 位作者 田雪飞 许盈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193-1197,共5页
湖湘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中医药大学也是湖湘中医药学科的首创单位和发源地之一。作为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新形势下振兴发展中医药,将近二十年组建学科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凝练,积极开展湖... 湖湘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中医药大学也是湖湘中医药学科的首创单位和发源地之一。作为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新形势下振兴发展中医药,将近二十年组建学科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凝练,积极开展湖湘中医药学科建设的角色定位、发展方向、建设路径,特别是对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国际交流等要素的互动关系的深入探讨,以期助力更多同行来夯实湖湘中医药学科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中医 学科建设 双一流 发展历程
下载PDF
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其对中国民族史学科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文光 赵永忠 《学术探索》 2007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在20世纪初期中国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梁启超开始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其目的是想激活中国人的自觉意识、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但客观上却在民族概念、民族源流、民族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为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建... 在20世纪初期中国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梁启超开始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其目的是想激活中国人的自觉意识、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但客观上却在民族概念、民族源流、民族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学术成果,为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最早提出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概念,把民族史作为中国史研究的核心,认为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中国民族史研究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中国美学史研究历程中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49,共6页
自现代以来,中国美学史研究与三个方面相关联:一是美学观念的输入与中国美学研究框架的出现和展开,二是由移植西方美学原理著作而来的模式对中国美学史写作的阻碍,三是在中外对话中力图凸显中国美学特色。这三个方面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 自现代以来,中国美学史研究与三个方面相关联:一是美学观念的输入与中国美学研究框架的出现和展开,二是由移植西方美学原理著作而来的模式对中国美学史写作的阻碍,三是在中外对话中力图凸显中国美学特色。这三个方面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基础和面貌,也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研究 美学学科 中国美学特色
下载PDF
对进一步拓宽、夯实中国美学学科建设基础的思考——以禅宗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52,共11页
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中国美学文献学也在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历程中应运而生。中国美学文献学是中国美学学科建立、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石。虽然中国美学文献的发... 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形成和发展,是以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中国美学文献学也在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历程中应运而生。中国美学文献学是中国美学学科建立、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石。虽然中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继续做好美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拓宽和夯实中国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为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中国美学文献学 学科建设 禅宗画学 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荣贤 华建铭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3,共3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总体上体现了持续性、全面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文献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支学科的构建与完善、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文献学史与研究史的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总体上体现了持续性、全面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文献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支学科的构建与完善、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文献学史与研究史的梳理、各类专题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学者们前后继踵的孜孜求索,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但70年的研究成果也存在领域开拓创新不够、理论研究有待严谨深入、分支学科研究用力不均、"问题意识"亟待加强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献学 理论研究 学科建设 文献学史 专题研究
下载PDF
70年来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4
11
作者 向燕南 戚裴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0,73,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历史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新使命。向燕南、戚裴诺认为,在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史上,只有1949年之后的前17年和改革开放至今的40余年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历史学学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新使命。向燕南、戚裴诺认为,在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史上,只有1949年之后的前17年和改革开放至今的40余年属于正常学术阶段;新材料与新问题是新时期中国古代史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力;新时代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应该保持吸收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与建立中国古代史自身话语体系之间、细节研究和宏观的贯通性论述之间、'阶级革命'视角与国家视角之间、地方叙事与国家叙事之间以及研究中使用不同史料之间的张力。朱汉国认为,70年来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成就突出表现在: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内容体系实现了向'通史'的转变,以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等。新时代中国近代史学科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大对外学术交流,不断推出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李正华、秦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科的形成,缘起于国史研究的发展;而国史研究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对加强国史研究的要求。长期以来,在国史研究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有关国史的研究机构逐步建立,学科建设日臻完善,相关档案文献、研究成果也不断推出。不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的其他历史学科相比,国史的学科定位尚须进一步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需要有新突破。孟广林、邹博认为,在百年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学术史的缘起与发展轨迹中,中国世界史学科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顽强生成、日益拓展的历程。伴随着学科准确定位与制度化建构以及人才培养的臻于完善,相关专业研究已经告别的原初性的朦胧状态而开始崛起,成为一个学术群体逐渐增多、学术积累日益积淀、专业布局不断扩大的学科。在升格为一级学科后,世界史既获得前多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挑战。赵宾福认为,新中国考古学70年的进步是巨大的、成就是显著的、贡献是多面的。其主要表现是:坚持从材料出发,作出了有别于文献史学的特殊贡献;坚持与科技交叉,拓展了考古学研究领域并取得丰硕成果;坚持走中国道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方法体系;坚持为历史服务,成为了中国史学和世界史学大家族的重要成员;坚持做文保先锋,发挥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历史学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取向的三次转换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忠 周洪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以第一本中国教育史著作问世为标志,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取向出现了三次转换:即在借鉴中形成的包括实用主义、实证主义、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的多元取向;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期间形成政治主导下的"革命史"取向;... 以第一本中国教育史著作问世为标志,中国教育史学科研究取向出现了三次转换:即在借鉴中形成的包括实用主义、实证主义、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的多元取向;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期间形成政治主导下的"革命史"取向;改革开放后,在恢复重建中,开始形成以唯物史观为主的现代化、叙事、活动为内容的一元多线取向。不同取向的教育史研究各有优劣,互相借鉴、相互补充,构成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基本形态,服务于构建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教育史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教育史学科 学科建设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再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57,154,共8页
近代以来,新史学思潮汹涌澎湃,传统史学现代转型的步履加快了。在历史学的科学化进程中,中国史学史逐渐发育成为历史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并典型地表现在大学教育中。在制度建置、课程体系、教员教本方面都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史学史的知... 近代以来,新史学思潮汹涌澎湃,传统史学现代转型的步履加快了。在历史学的科学化进程中,中国史学史逐渐发育成为历史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并典型地表现在大学教育中。在制度建置、课程体系、教员教本方面都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史学史的知识结构与学科体系赖此建立。在历史学高度专业化的当下,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对于史学史的学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中国史学史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略谈中国早期民族史学科的构建──以林惠祥著《中国民族史》为中心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5,共5页
20世纪30年代前后,随着日本以及西方史学理论的不断传入,中国学术界按照西方学科模式对各个学科进行重组,而中国民族史学科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林惠祥先生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民族史进行分析归纳,构建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民族史学科的新型框架。
关键词 《中国民族史》 民族史 学科构建
下载PDF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之检讨与反思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昭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22,共1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文化史在学科建设、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暴露出理论讨论不足等问题。分阶段看,1980年代比较重视学科建设,通过创建专门性研究机构、编纂丛书、召开会议等形式,奠定了学科基础;199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文化史在学科建设、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暴露出理论讨论不足等问题。分阶段看,1980年代比较重视学科建设,通过创建专门性研究机构、编纂丛书、召开会议等形式,奠定了学科基础;1990年代,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学科建设的速度明显放缓;21世纪前20年,文化史研究蓬勃发展,但整体性研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40多年来,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所涉问题相当广泛,其中关于改良与革命、激进与保守的关系问题以及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探讨较具代表性。从学科理论看,如何深化文化史与唯物史观关系的研究,如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提出本土问题,以及重新理解文化、文化史及其与其他专史关系的研究,均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化史 学科建设 学科理论 检讨 反思
下载PDF
论百余年来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以中国哲学通史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柴文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37,共7页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诞生已百年有余,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出现是中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必然,它不仅难以被消解,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生存依据来自“恍惚”的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明朗”的中...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诞生已百年有余,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出现是中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必然,它不仅难以被消解,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生存依据来自“恍惚”的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明朗”的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任何一种书写范式都是长短互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走向了“自己写”和“写自己”,更接近原生态的中国哲学。在当下诸多的中国哲学史建构方案中,传统原典和现代视域的结合依然是较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学科 反思 建构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与著述特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4,23,共8页
历史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学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史学史学科是在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进程中形成的,史学史学科的特点具有在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与具体成果基础上进行总结、批评、评... 历史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学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史学史学科是在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进程中形成的,史学史学科的特点具有在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与具体成果基础上进行总结、批评、评估、展望的基本特征,那么对史学史学科自身的回顾与反思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整个历史学科的研究状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中,因历史研究的变化发展而随时生成史学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不断调整史学史研究的学科结构、及时更新史学史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是史学史研究增续其学科能量、维持其学术峰值的基本保证。同样,回顾与研究中国史学史学科从其产生建立之时至今是怎样追踪古今史学研究趋势与特点、如何不断完善史学史学科自身的过程,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应《河北学刊》之邀,我主持了这组中国史学史研究专题,参与讨论的各篇论文都是在深入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再审视,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史学史学科形成与建立阶段的发展特点作了深入讨论,不仅进一步充实了相关研究,而且也提出了一些与以往看法不尽相同的新见。真诚希望本组专题论文能够对中国史学史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史研究 中国史学史 学科结构 民国时期 专题论文 回顾与反思 学科化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中国史学史经典范式的传承、演变及创新——重读刘节先生《中国史学史稿》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洪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7,23,44,共11页
历史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学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史学史学科是在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进程中形成的,史学史学科的特点具有在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与具体成果基础上进行总结、批评、评... 历史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学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史学史学科是在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进程中形成的,史学史学科的特点具有在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与具体成果基础上进行总结、批评、评估、展望的基本特征,那么对史学史学科自身的回顾与反思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整个历史学科的研究状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中,因历史研究的变化发展而随时生成史学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不断调整史学史研究的学科结构、及时更新史学史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是史学史研究增续其学科能量、维持其学术峰值的基本保证。同样,回顾与研究中国史学史学科从其产生建立之时至今是怎样追踪古今史学研究趋势与特点、如何不断完善史学史学科自身的过程,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应《河北学刊》之邀,我主持了这组中国史学史研究专题,参与讨论的各篇论文都是在深入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再审视,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史学史学科形成与建立阶段的发展特点作了深入讨论,不仅进一步充实了相关研究,而且也提出了一些与以往看法不尽相同的新见。真诚希望本组专题论文能够对中国史学史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史研究 中国史学史 学科结构 专题论文 回顾与反思 学科化 民国时期 经典范式
下载PDF
7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述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武志勇 王泽坤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5,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与政治制度变革和政治路线变迁相顺应,前30年的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队伍人数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后40年的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学科地位确立,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与政治制度变革和政治路线变迁相顺应,前30年的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队伍人数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后40年的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学科地位确立,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新闻本体范式”兴起,研究范式多样化,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学术队伍人才济济,学术成果丰硕并走向世界。此后的新闻史研究,须更多负起“资治”“知来”之责,创新研究范式,填补研究空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中国新闻史研究 新闻史学科建设 学术思想变迁 研究范式与成果
下载PDF
再论初创时期的中国史学史学科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9,44,共8页
历史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学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史学史学科是在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进程中形成的,史学史学科的特点具有在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与具体成果基础上进行总结、批评、评... 历史学科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学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史学史学科是在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进程中形成的,史学史学科的特点具有在历史研究各个领域的研究状况与具体成果基础上进行总结、批评、评估、展望的基本特征,那么对史学史学科自身的回顾与反思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整个历史学科的研究状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中,因历史研究的变化发展而随时生成史学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不断调整史学史研究的学科结构、及时更新史学史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是史学史研究增续其学科能量、维持其学术峰值的基本保证。同样,回顾与研究中国史学史学科从其产生建立之时至今是怎样追踪古今史学研究趋势与特点、如何不断完善史学史学科自身的过程,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应《河北学刊》之邀,我主持了这组中国史学史研究专题,参与讨论的各篇论文都是在深入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再审视,各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史学史学科形成与建立阶段的发展特点作了深入讨论,不仅进一步充实了相关研究,而且也提出了一些与以往看法不尽相同的新见。真诚希望本组专题论文能够对中国史学史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初创时期 经典范式 学科建设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