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ber optic monitoring of an anti-slide pile in a retrogressive landslide 被引量:1
1
作者 Lei Zhang Honghu Zhu +1 位作者 Heming Han Bin Sh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333-343,共11页
Anti-slide pil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inforcement structures against landslides,and evalu-ating the working condi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landslide mitigation.The widely adopted analytical methods... Anti-slide pil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inforcement structures against landslides,and evalu-ating the working condi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landslide mitigation.The widely adopted analytical methods of pile internal forces include cantilever beam method and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ethod.However,due to many assumptions involved in calculation,the analytical models cannot be fully applicable to complex site situations,e.g.landslides with multi-sliding surfaces and pile-soil interface separation as discussed herein.In view of this,the combination of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ing(DFOS)and strain-internal force conversion methods wa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an anti-sliding pile in a typical retrogressive landslid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China.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BOTDR)was utilized to monitor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along the pile.Next,by analyzing the relative deformation between the pile and its adjacent inclinometer,the pile-soil interface separation was profiled.Finally,the internal forces of the anti-slide pile were derived based on the strain-internal force conversion method.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calculated internal forces to the design values,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anti-slide pile could be evaluat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ould reveal the deformation pattern of the anti-slide pile system,and can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its work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slide pile Multi-sliding surface Pile-soil interface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 Geotechnical monitoring Reservoir landslide
下载PD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long-span railway bridges based on SBAS-InSAR technology
2
作者 Lv Zhou Xinyi Li +4 位作者 Yuanjin Pan Jun Ma Cheng Wang Anping Shi Yukai Che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EI CSCD 2024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long-span railway bridges is significa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and property.Th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accuracy ...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long-span railway bridges is significa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and property.Th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 accuracy in bridge deformation monitoring.This study monitor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Ganjiang Super Bridge based on the small baseline subsets(SBAS)In SAR technology and Sentinel-1A data.We analyzed the deformation results combined with bridge structure,temperature,and riverbed sediment scouring.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Ganjiang Super Bridge area is stable overall,with deformation rates ranging from-15.6 mm/yr to 10.7 mm/yr(2)The settlement of the Ganjiang Super Bridge deck gradually increases from the bridge tower toward the main span,which conforms to the typical deformation pattern of a cable-stayed bridge.(3)The sediment scouring from the riverbed cause the serious settlement on the bridge’s east side compared with that on the west side.(4)The bridge deformation negatively correlates with temperature,with a faster settlement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and a slow rebound trend at a lower temperature.The study finding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data support for the health monitoring of long-span railway bri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Long-span railway bridg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Bridge structure Time series deformation
下载PDF
Real-Time Monitoring of Meteorological Data at In-Situ GCW Remediation Sites
3
作者 Qinghai Wu Xiaofeng Yang +2 位作者 Jun Liu Ruiqi Wang Quanyou F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9期152-166,共15页
To optimize the self-organization network, self-adapta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remot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equipment reuse leve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supporting the portable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 To optimize the self-organization network, self-adapta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remot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equipment reuse leve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supporting the portable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s, and to provide real-time and effective technical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data support for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a real-time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of th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supporting the portable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s based on the existing equipment is proposed. A variety of environmental element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and transmitted to the embedded web server by the intelligent weather transmitter, and then processed by the algorithm and stored internally, displayed locally, and published on the web. The system monitoring algorithm and user interface are designed in the CNWSCADA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o realize real-tim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ata and monitoring, control,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ystem status. The PLC-controll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ng panels and lithium battery packs are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s an emergency power supply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equipment and data when the utility power fail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experiment proves that the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mote control, real-time interaction, simple station deployment, reliable operation,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gree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various types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providing reliable data support, theoretical basis and guidance suggestions for the research of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disciplines, 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vable groundwater cycling well monitor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 Weather Sta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Embedded Web Server
下载PDF
融合Unity3D的缆索起重机安全运行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述 鲁世立 +3 位作者 王建平 陈云 张光飞 李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为降低缆索起重机(下文简称为缆机)运行的安全风险,分析缆机运行流程,提取缆机安全运行知识语义,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实时数据,利用3DS Max软件构建大坝缆机运行初始场景,实现孪生模型三维可视化,将模型导入Unity3D引擎,使用高清渲染管... 为降低缆索起重机(下文简称为缆机)运行的安全风险,分析缆机运行流程,提取缆机安全运行知识语义,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取实时数据,利用3DS Max软件构建大坝缆机运行初始场景,实现孪生模型三维可视化,将模型导入Unity3D引擎,使用高清渲染管线对模型进行渲染,改善视觉效果,编写C#脚本对缆机运行全过程进行安全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所构建的缆机安全运行数字孪生模型监测隐患与故障,综合准确率达到96.7%,可有效实现缆机运行过程的安全监控、参数化控制以及可视化展示。研究结果可为缆机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Y3D 缆索起重机 数字孪生 物联网 实时监测 安全管理工程
下载PDF
4种植物源性成分多重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食用淀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范维 高晓月 +4 位作者 董雨馨 刘虹宇 李贺楠 赵文涛 郭文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6,共7页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 建立一种可同时快速检测红薯、木薯、马铃薯、玉米源性成分的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方法。分别以红薯g3pdh基因、木薯g3pdh基因、马铃薯UGPase基因、玉米zSSIIb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以18S rRNA基因为内参基因,建立多重real-time PCR方法,开展方法学验证,并对不同掺入比例模拟样品和实际淀粉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与15种非目标源性均无交叉反应;对目标DNA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3×10^(-3) ng/μL,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扩增效率;对淀粉样品的检出限可达0.1%,对5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与参比方法一致,说明建立的多重real-time PCR法可用于食用淀粉种类掺假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用淀粉 木薯 红薯 马铃薯 玉米
下载PDF
深地工程多维信息感知与智能建造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茹 吕游 +5 位作者 张泽天 任利 谢晶 张安林 严志伟 米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9-1290,共32页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速演进,各领域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深地工程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问题,必然面临智能化升级。然而,深部岩体“三高一扰动”的复杂特征给深地工程智能化转型带来严...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加速演进,各领域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深地工程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问题,必然面临智能化升级。然而,深部岩体“三高一扰动”的复杂特征给深地工程智能化转型带来严峻的挑战。为实现深地工程与数字技术的高效融合,研究基于“感知-传送-解译-分析-决策”的智能化实践路径,系统回顾了地下工程中智能感知、实时传输、信息解译、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进展,并针对性提出了“多感知、快响应、大数据、优方法、精模型、强平台、易推广”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发展方向。研究表明:①前沿的深地工程感知技术包括:光纤传感器、MEMS传感器、计算机视觉、自动化机器人等,待数据采集完毕后,通过兼具配置简单、容错能力强、可移动性好等优点的无线通信协议完成数据的实时响应,以实现深地工程监测数据的精准感知与实时传输;②深地工程原位监测技术获取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图像、波、点云等,对原始数据解译及分析的模型众多,采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技术,可显著提高解译与分析的效率;③智能决策系统具备高效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的不确定性,通过循环自主学习,以进行决策问题的智能解答。当前,我国深地工程智能建造的政策与产业体系已基本建立,大量智能建造系统已应用于实践。基于此,从智能感知与信息解译、围岩评价及安全评估、围岩控制与动态修复、平台开发及应用推广等4个方面展望了数智化深地工程的发展方向,进而构建了基于多源信息的深地工程围岩稳定性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工程 人工智能 实时响应 信息解译 数据分析 智能决策
下载PDF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区域消防救援总体有效覆盖率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伟军 李颖 +2 位作者 刘顶立 徐志胜 朱思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6-674,共9页
高效准确地掌握消防救援有效覆盖率是优化消防站点资源配置的前提。将判断是否有效覆盖的消防救援行程时间阈值定为240 s,建立了基于时间加权的区域消防救援总体有效覆盖率评估模型。基于网络开放数据收集了长沙的50座消防站作为消防救... 高效准确地掌握消防救援有效覆盖率是优化消防站点资源配置的前提。将判断是否有效覆盖的消防救援行程时间阈值定为240 s,建立了基于时间加权的区域消防救援总体有效覆盖率评估模型。基于网络开放数据收集了长沙的50座消防站作为消防救援供给点、5746家被抽查到的社会单位作为消防救援需求点,并调用网络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基于实时路况来仿真消防救援行程时间。在连续7 d内设置197个评估场景,共获得了1131962个有效样本,进而得出:长沙消防救援总体有效覆盖率为21.22%,结果等级为“C”,消防救援水平一般,需加强消防站建设。这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区域消防救援有效覆盖率评估,具备高效和准确的特点,可为优化消防站点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安全水平提供关键理论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消防救援 有效覆盖率 消防站 开放数据 实时路况 时间加权
下载PDF
变压器油在线检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实验装置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辛平 卜剑秋 +1 位作者 贲沿浩 刁树森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电力变压器在电网中担任着核心角色,但是目前的维修模式存在着盲目强制性,往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为解决此现象,通过研发变压器油在线检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实验装置,建立应修尽修的预测性维修模式,实现变压器在线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运行故... 电力变压器在电网中担任着核心角色,但是目前的维修模式存在着盲目强制性,往往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为解决此现象,通过研发变压器油在线检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实验装置,建立应修尽修的预测性维修模式,实现变压器在线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运行故障分析预警功能。通过FreeRTOS并行实时采集数据变压器油的基础数据,利用python的pytorch深度学习模型处理数据,实现通过变压器油间接监测变压器的运行状态,上报实时数据与预警信息,减少由于故障引发事故发生的概率,节省变压器检修的人力物力消耗,加快我国智慧电网的建设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监测 外循环变压器油 气体传感器阵列模型 pytorch深度学习 变压器油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Q网络的虚拟电厂实时优化调度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超 赵冬梅 +1 位作者 季宇 张颖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数据为驱动,且不依赖具体模型,能有效应对虚拟电厂运营中的复杂性问题。然而,现有算法难以严格执行操作约束,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改进深度Q网络(improved dee...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数据为驱动,且不依赖具体模型,能有效应对虚拟电厂运营中的复杂性问题。然而,现有算法难以严格执行操作约束,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改进深度Q网络(improved deep Q-network,MDQN)算法。该算法将深度神经网络表达为混合整数规划公式,以确保在动作空间内严格执行所有操作约束,从而保证了所制定的调度在实际运行中的可行性。此外,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灵活地调整超参数,为算法的优化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MDQN算法的优越性能。该算法为应对虚拟电厂运营中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电厂 实时优化 深度强化学习 云边协同 优化调度
下载PDF
区段煤柱变形光纤光栅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柴敬 王佳琪 +5 位作者 杨健锋 高登彦 高奎英 陈建华 刘泽宇 杨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7,共12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下伏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发生动静载叠加诱发强矿压显现,导致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为探索基于光纤光栅实时监测区段煤柱变形发育特征,分析进、出遗留煤柱阶段矿压显现机理,将FBG、光栅应力... 针对近距离煤层下伏工作面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发生动静载叠加诱发强矿压显现,导致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破坏。为探索基于光纤光栅实时监测区段煤柱变形发育特征,分析进、出遗留煤柱阶段矿压显现机理,将FBG、光栅应力计的光测方法相结合,结合现场实测的区段煤柱变形应力应变水平参量变化规律,研究煤柱应变空间分布规律及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煤柱内部应变时域响应特征,验证光测方法在煤体应变水平观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经过上覆遗留煤柱期间,区段煤柱顶板受集中应力影响,上部岩层块体破断并发生回转导致煤柱载荷增加,随着工作面推进覆岩断裂进一步向上传递,关键层断裂回转发生导致工作面来压,最终导致区段煤柱变形失稳。根据现场光栅应变增量幅度判断煤柱内局部变形的剧烈程度,在集中应力作用下,区段煤柱变形时发生最大应变为650×10^(-6),上覆岩层集中应力造成煤柱应变水平峰值位置为煤柱宽度11.5 m,沿煤柱宽度方向应变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内部应变随采动过程中影响范围在5 m左右。综合研究工作面回采经过上覆遗留煤柱时应变对区段煤柱发生变形失稳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应变水平变化和煤柱物理力学性质,得到煤柱破坏的前兆特征,在外力作用下达到变形峰值前对煤柱提前进行卸压和防护的安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遗留煤柱 矿压显现 光纤光栅 光栅应力计 实时监测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对菌阴空洞肺结核的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延法 杨嘉慧 +2 位作者 张春波 刘涛 齐科雷 《中国医药》 202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Xpert)检测对菌阴空洞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河北省胸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24例肺部空洞疾病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其中菌阴空洞肺结核86例(观察组),非...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Xpert)检测对菌阴空洞肺结核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河北省胸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24例肺部空洞疾病患者相关病历资料,其中菌阴空洞肺结核86例(观察组),非结核肺部空洞疾病38例(对照组)。收集患者手术标本Xpert检测和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试验结果,分析二者对菌阴空洞肺结核的诊断效能。结果Xpert检测和T-SPOT试验诊断菌阴空洞肺结核的敏感度为68.6%、75.6%,特异度为97.4%、68.4%。Xpert检测的敏感度低于T-SPOT试验(χ^(2)=5.832,P<0.001),特异度高于T-SPOT试验(χ^(2)=21.469,P<0.001)。2种方法在观察组中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Xpert检测:68.6%(59/86)比2.6%(1/38);T-SPOT试验:75.6%(65/86)比31.6%(12/38)](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Xpert检测诊断菌阴空洞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为0.830,T-SPOT试验的曲线下面积为0.729,Xpert检测的准确度高于T-SPOT试验(P<0.001)。结论Xpert检测对菌阴空洞肺结核有比较可靠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洞性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菌阴肺结核 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
下载PDF
气象业务综合监视数据标准化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张小缨 韩春阳 +1 位作者 陈文琴 曾乐 《气象科技》 2024年第4期497-507,共11页
打造开放的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体系,全面提升气象业务的运行质量与效率是气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工作。针对气象综合业务监视范围广泛、内容多样以及传输密集等特性,为实现海量监视数据高效、完整及准确的采集、传输与处理,本文设计了... 打造开放的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体系,全面提升气象业务的运行质量与效率是气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工作。针对气象综合业务监视范围广泛、内容多样以及传输密集等特性,为实现海量监视数据高效、完整及准确的采集、传输与处理,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标准化数据分类的可扩展的监视数据内容模型。该模型对种类繁多的监视数据进行抽象与概括,划分了监视数据的类别;描述了每一类别监视数据的通用属性;同时依据核心监视功能的数据需求,在通用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典型的监视数据属性域内容。该模型具备通用性、可扩展性特点,在中国气象局“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2022年发布为气象行业标准,为国省共有核心监控功能的实现以及各省特有监控范围的扩充提供了有效的监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综合业务 实时监控 监视数据 标准化设计 属性
下载PDF
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影响及其控制技术发展
13
作者 李俊奇 李小静 +2 位作者 王文亮 王二松 蔡然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3,共8页
合流制溢流即未经处理的雨污废水直接流入受纳水体,是造成受纳水体污染和城市内涝的主要来源。首先,对合流制溢流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简要梳理了源头控制、处理设施、调蓄设施、雨天合流雨污水处理最新技术及其控制效果,... 合流制溢流即未经处理的雨污废水直接流入受纳水体,是造成受纳水体污染和城市内涝的主要来源。首先,对合流制溢流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简要梳理了源头控制、处理设施、调蓄设施、雨天合流雨污水处理最新技术及其控制效果,以及合流制溢流控制实时控制、监测和预测的智能控制方法。合流制溢流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都是必要的,随着监测、降水预报、城市水文和水力模型及实时控制技术的成熟,合流制溢流系统向实时控制和模型优化预测策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溢流 实时控制 监测与预报
下载PDF
生猪生长环境舒适度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刘艳昌 吴延昌 +4 位作者 郭颖轩 李冬阳 张志霞 左现刚 李国厚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1,96,共7页
为了提高猪舍环境舒适度评价的准确性,克服猪舍多环境因子相互耦合,避免采用单一环境因子评价猪舍内环境质量状况不准确问题。本研究根据猪舍环境养殖标准,构建了猪舍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建立了温度、湿度、风速、CO_(2)、NH_(3)... 为了提高猪舍环境舒适度评价的准确性,克服猪舍多环境因子相互耦合,避免采用单一环境因子评价猪舍内环境质量状况不准确问题。本研究根据猪舍环境养殖标准,构建了猪舍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建立了温度、湿度、风速、CO_(2)、NH_(3)和H_(2)S各环境因子的隶属度函数,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理论的猪舍多环境因子综合评价方法,搭建了生猪生长环境舒适度实时监测系统。以育肥猪舍环境监测的24组数据为例对本文提出的猪舍舒适度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建立的猪舍多环境因子舒适度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准确反映猪舍空气质量状况,可为猪舍环境精准调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 舒适度 实时监测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压力还是监督:机构投资者调研与企业金融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慧洪 王冠文 王佳妮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7,共12页
基于2013—2021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监督效应和压力效应两种竞争视角,考察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正向影响。划分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后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促进企业... 基于2013—2021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监督效应和压力效应两种竞争视角,考察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正向影响。划分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后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促进企业配置“蓄水池”类金融资产,抑制企业配置“投资替代”类金融资产,这说明机构投资者调研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监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较低、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其金融资产配置的监督效应更强;机构投资者调研对金融资产配置的监督效应有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对有关部门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借助市场手段改善“脱实向虚”问题提供了可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调研 企业金融化 “脱实向虚”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金融资产配置 监督效应 压力效应
下载PDF
基于温度原位监测的微反应器在HNS微流道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16
作者 黄健 时育坤 +6 位作者 和欣 张松 韩瑞山 周继明 张方 吴梦希 刘军山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9-565,I0005,共8页
针对含能材料微流道制备过程中缺乏温度原位监测手段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微反应器系统;微反应器由包含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玻璃基片与包含微流道的硅基片键合组成;微流道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放置了3个温度传感器,以实... 针对含能材料微流道制备过程中缺乏温度原位监测手段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微反应器系统;微反应器由包含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玻璃基片与包含微流道的硅基片键合组成;微流道的上游、中游、下游分别放置了3个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微反应过程中高空间分辨率的温度测量;基于该微反应器,搭建了六硝基茋(HNS)连续化微流道制备系统,实时监测了HNS微纳米化及球形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微反应器具有精度高、耐腐蚀、可观测的优点;HNS微纳米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流体最大温升为6.4℃,由于HNS的逐渐析出,流体中的固体含量增大,流速变慢,流体温度的分布发生变化;在HNS球形化过程中,两相流体的混合是一个放热过程,流体最大温升为2.3℃;微流道中游处的温度明显高于上游与下游,说明当液滴流动至中游时,HNS微球已经制备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微反应器 薄膜温度传感器 实时温度监测 六硝基芪 HNS 微流控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的消防车道占用检测
17
作者 李华 陈兵 +1 位作者 吴立舟 钟兴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169,共7页
为解决消防车道占用预警的智能检测问题,引入区域入侵原理,提出基于YOLOv7的轻量化消防车道占用预警方法。首先,以YOLOv7模型为基础,构建消防车道区域入侵研究框架,将实地调研与公开数据集相结合,形成包含消防车道与车辆检测的图像数据... 为解决消防车道占用预警的智能检测问题,引入区域入侵原理,提出基于YOLOv7的轻量化消防车道占用预警方法。首先,以YOLOv7模型为基础,构建消防车道区域入侵研究框架,将实地调研与公开数据集相结合,形成包含消防车道与车辆检测的图像数据集;其次,采用感受野块模块替换空间金字塔池化跨阶段部分卷积,同时,添加SimAM注意力模型,提高网络多尺度特征提取和融合效果;然后,运用Slim-Neck结构减小模型的计算量和参数量;最后,通过PyQt5部署交互式界面设计,在陕西省西安市某小区进行实地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识别消防车道和车辆的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与原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参数量减少20.5%,浮点计算量降低11.3%,检测速度提高42.4%,达到48.6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特征 消防车道 占用检测 YOLOv7 实时监测
下载PDF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笼养雏鸡运动监测研究
18
作者 王玲 贺少鹏 +1 位作者 蒋瑞瑞 杨秋雨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3,共7页
为了解笼养雏鸡的运动行为和健康状况,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笼养鸡个体实时运动监测系统。研究首先搭建了一个模拟的试验环境,其包括一个超高频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三个天线和若干标签,一台计算机以及射频识别读写软件... 为了解笼养雏鸡的运动行为和健康状况,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笼养鸡个体实时运动监测系统。研究首先搭建了一个模拟的试验环境,其包括一个超高频的射频识别读写器,三个天线和若干标签,一台计算机以及射频识别读写软件;随后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拟合出当前环境下不同天线接收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性能比较;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获得的距离模型计算出标签与不同天线之间的距离,使用多点定位计算出所建立坐标系下标签的位置信息,实现对不同标签的运动轨迹可视化。结果显示,选定的6个电子标签测试时间为30 min,标签的计算位置与真实位置的最小欧式误差距离为4.52 cm,所有测试点的平均误差距离为9.56 cm;对比标签的真实运动轨迹和计算运动轨迹,RFID监测系统能够动态地识别活动量减少或不活动的病鸡。研究表明,基于RFID建立的笼养鸡个体实时运动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笼养鸡个体活动情况,为家禽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实时运动 多点定位 笼养鸡 健康监测
下载PDF
综合洗消体系对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韵 金睿妍 +2 位作者 何佳蔚 程光胜 丁红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6,F0003,共6页
切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播途径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本试验旨在通过在某种猪场建立综合洗消体系以阻断ASFV传入。对拟进入猪场的车辆在出发前和距猪场1 km处清洗和消毒,在猪场门口进行第3次消毒;人员进入猪场前洗澡和隔离,并将... 切断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播途径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有效手段。本试验旨在通过在某种猪场建立综合洗消体系以阻断ASFV传入。对拟进入猪场的车辆在出发前和距猪场1 km处清洗和消毒,在猪场门口进行第3次消毒;人员进入猪场前洗澡和隔离,并将其衣物消毒;输入物资进场前消毒。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经洗消的车辆、人员、物资和猪场内猪只携带ASFV核酸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猪只的ASFV抗体水平。结果显示,2019、2020、2021和2022年,车辆ASFV检出率分别为2.6%、1.3%、0和0,人员ASFV检出率分别为3.0%、1.1%、0和0.9%,物资ASFV检出率分别为12.5%、0、5.9%和0;4年间,猪场内猪只的ASFV核酸和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通过建立完善的洗消体系并开展ASFV检测,能有效阻断ASFV传入猪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车辆 人员 物资
下载PDF
智能行车记录仪图像去雾系统的FPGA设计
20
作者 黄鹤 胡凯益 +3 位作者 杨澜 王浩 高涛 王会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5-578,共14页
雾霾天气下,交通道路能见度低,导致所采集到的视频画面退化、图像信息模糊,同时考虑传统系统处理实时性不高等问题,基于ZYNQ平台设计了一种图像去雾系统,并应用于智能行车记录仪系统中.首先,针对传统暗通道去雾算法在天空区域存在失真... 雾霾天气下,交通道路能见度低,导致所采集到的视频画面退化、图像信息模糊,同时考虑传统系统处理实时性不高等问题,基于ZYNQ平台设计了一种图像去雾系统,并应用于智能行车记录仪系统中.首先,针对传统暗通道去雾算法在天空区域存在失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割天空区域的策略来修正图像复原参数;然后,针对计算全局大气光值时,需对整幅图像的像素排序消耗大量资源的问题,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行运算的优势,提出一种帧迭代方法优化求取大气光值,同时优化了引导滤波的硬件设计;最后,将双路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资源中,一路作为视频输入,另一路作为视频处理输出,搭建实时交通图像视频处理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针对雾霾天气下的交通视频具有较好的去雾效果,尤其是可以解决天空区域去雾的失真问题.在对分辨率为1280像素×720像素的交通视频去雾时,可以达到30帧/s的处理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视频 图像去雾 ZYNQ平台 实时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