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居易融会三教的“中隐”思想及其仕隐心态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玉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是对传统仕隐观念的继承、整合和发展,其本质上既区别于隐于山林的"小隐",也与隐于朝市的"大隐"不同,而是隐于地方官、散官、闲官。它巧妙地平衡了集权专制与士大夫独立意识之间的矛盾...
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是对传统仕隐观念的继承、整合和发展,其本质上既区别于隐于山林的"小隐",也与隐于朝市的"大隐"不同,而是隐于地方官、散官、闲官。它巧妙地平衡了集权专制与士大夫独立意识之间的矛盾,是一种能在入世与出世间进退裕如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一以仕求隐的隐逸观,较之魏晋时期"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的仕宦态度要积极得多,它更圆融通达地调谐了身与心、职与事、仕与隐的矛盾,是白居易以儒治身、以佛道修心的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中隐
吏隐
儒佛道
仕隐心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庾信诗赋中“隐遁之念”辨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黎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庾信集中涉及隐居内容的诗赋为数不少,这些诗赋创作于庾信入北后的前、中两个时期。前期创作集中于入北的最初六年,流露出向往隐居的强烈意愿,其实质是借隐居来消解心理重压。中期创作于周武帝建德初,庾信受当时北周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
庾信集中涉及隐居内容的诗赋为数不少,这些诗赋创作于庾信入北后的前、中两个时期。前期创作集中于入北的最初六年,流露出向往隐居的强烈意愿,其实质是借隐居来消解心理重压。中期创作于周武帝建德初,庾信受当时北周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而赋闲在家,诗赋表达的是不甘于隐居、渴望被重视的"求官"意图。庾信入北以后,其仕宦经历、思想历程都曾发生各种变化,对庾信诗赋中的"隐遁之念"应辨正地看待,把握其变化与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遁之念
消解
求官
实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吴文英词中仕与隐的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玉琪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从吴文英的具体作品入手,分析词人"仕"与"隐"的思想。吴文英一生虽非仕非隐,但"仕"在吴文英思想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词中表达的痛苦往往与作者不能实现人生"怀抱"的愿望相关。
关键词
吴文英
仕与隐
人生怀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韦应物宦苏诗
4
作者
晁成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共11页
中唐诗人韦应物在苏州刺史任上,留下了不少高雅闲淡的诗歌。其宦苏诗多采用五言古体,创作题材的来源十分丰富。韦应物善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营造幽深的意境,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内心的"吏隐"思想。韦应物...
中唐诗人韦应物在苏州刺史任上,留下了不少高雅闲淡的诗歌。其宦苏诗多采用五言古体,创作题材的来源十分丰富。韦应物善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营造幽深的意境,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内心的"吏隐"思想。韦应物宦苏时,由于苏州当地经济富庶且受战火影响较小,因而其内心"吏"与"隐"的矛盾冲突得到了暂时的调和。闲暇的日常生活中,韦应物常常参与饮宴集会、外出游览山水或寄情于郡斋中的细小景物,其诗歌的创作对同时代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应物
宦苏诗
友情
吏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宗炳终身不仕考述--兼评“宗炳出仕论”
5
作者
黄发玉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4期142-149,共8页
宗炳,南朝刘宋人,画家、书法家、佛学思想家、山水画论鼻祖,对中国绘画艺术和中国美学的发展、对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宗家是当时荆州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其祖父、父亲和兄长都曾在东晋地方为官,宗炳有优越条件和众多机会出...
宗炳,南朝刘宋人,画家、书法家、佛学思想家、山水画论鼻祖,对中国绘画艺术和中国美学的发展、对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宗家是当时荆州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其祖父、父亲和兄长都曾在东晋地方为官,宗炳有优越条件和众多机会出仕为官,但其一生视轩冕如秋草,徜徉于山水之间,潜心于佛道修持,隐居于江陵、庐山和衡山等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代表人物。正史明载宗炳先后九次被朝廷和地方征召,且其征召的官职和品级越来越高,但他始终拒官不就,体现了一个真隐士独立不迁、超然脱俗的高洁品格,最终成为古代文人学士所崇拜和追慕的艺术楷模和精神偶像。史上偶有称谓宗炳官职的记载,有学者误读为宗炳曾从命出仕,这种误读所得出的结论改变了宗炳的历史形象,也对正确认识宗炳的历史贡献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是对东晋南朝时期官府授官与士人受官的制度程序缺乏正确的理解,同时还与考证不周、史实混淆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较为详细地考述了宗炳每一次征召不就的史实,分析了误读宗炳的主客观原因,对“宗炳出仕论”作出了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炳
隐士
征召
不仕
出仕
山水画论
佛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与死、出与处的双重突围——陶渊明生命观及其诗文生命主题之探微
被引量:
3
6
作者
何晓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4-28,共5页
陶渊明的生命观凝聚着他对生命本体与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生与死、出与处的矛盾冲突中徘徊、挣扎直到突围的生命历程。本文重点阐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本体观,生命价值观,探讨了陶渊明由仕入隐、最终走进超凡脱俗的生命境界的...
陶渊明的生命观凝聚着他对生命本体与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生与死、出与处的矛盾冲突中徘徊、挣扎直到突围的生命历程。本文重点阐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本体观,生命价值观,探讨了陶渊明由仕入隐、最终走进超凡脱俗的生命境界的心理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命观
生命本体观
生命价值观
仕宦
隐逸
生命境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白诗歌的琴意象
7
作者
付嘉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2-19,共8页
琴是中国古代弦乐器,与文士阶层关系密切,在李白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琴作为李白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共出现52次,其内涵以隐逸和游仙两类最多,表现李白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出世情怀。李白诗中琴意象的审美特征是"清虚玄妙"和&q...
琴是中国古代弦乐器,与文士阶层关系密切,在李白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琴作为李白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共出现52次,其内涵以隐逸和游仙两类最多,表现李白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出世情怀。李白诗中琴意象的审美特征是"清虚玄妙"和"奔放俊狭"。李白诗中琴意象表现出世之意,全诗却抒发入世之志,体现了李白以功成身退为人生理想,却仕隐两无成的人生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琴
审美特征
仕与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生平探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3-386,392,共5页
林亿是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人物,中医界对其在医籍校勘方面的贡献多有研究,但关于其生平、官职变化少有考证。通过史料分析林亿的生平里籍及官职,认为林亿为开封人,约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景德年间(998—1007年);景祐元年(1034年)中书...
林亿是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人物,中医界对其在医籍校勘方面的贡献多有研究,但关于其生平、官职变化少有考证。通过史料分析林亿的生平里籍及官职,认为林亿为开封人,约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景德年间(998—1007年);景祐元年(1034年)中书判拔萃科,除两使幕职官;嘉祐二年(1057年)七月诏入秘阁;林亿为仁宗朝枢密使高若讷之次婿;他曾有诗作保存于世。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成为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成员,历仁宗、真宗、神宗三朝,十余年间,校勘医籍成就突出,官职屡有升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林亿
生平
官职
原文传递
题名
白居易融会三教的“中隐”思想及其仕隐心态
被引量:
6
1
作者
张玉璞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教融摄与宋代士人心态及文学创作"(08BZW036)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三教合一’与宋代诗歌研究"(07CWXJ08)
文摘
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是对传统仕隐观念的继承、整合和发展,其本质上既区别于隐于山林的"小隐",也与隐于朝市的"大隐"不同,而是隐于地方官、散官、闲官。它巧妙地平衡了集权专制与士大夫独立意识之间的矛盾,是一种能在入世与出世间进退裕如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一以仕求隐的隐逸观,较之魏晋时期"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的仕宦态度要积极得多,它更圆融通达地调谐了身与心、职与事、仕与隐的矛盾,是白居易以儒治身、以佛道修心的人生哲学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白居易
中隐
吏隐
儒佛道
仕隐心态
Keywords
Bai Juyi,
mid-reclusion
official
reclusion
Confuci
an
ism, Buddhism
an
d Taoism
m
in
dset of reclusion
in
an
official
posi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庾信诗赋中“隐遁之念”辨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黎明
机构
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7-140,共4页
文摘
庾信集中涉及隐居内容的诗赋为数不少,这些诗赋创作于庾信入北后的前、中两个时期。前期创作集中于入北的最初六年,流露出向往隐居的强烈意愿,其实质是借隐居来消解心理重压。中期创作于周武帝建德初,庾信受当时北周内部政治斗争的影响而赋闲在家,诗赋表达的是不甘于隐居、渴望被重视的"求官"意图。庾信入北以后,其仕宦经历、思想历程都曾发生各种变化,对庾信诗赋中的"隐遁之念"应辨正地看待,把握其变化与实质。
关键词
隐遁之念
消解
求官
实质
Keywords
the thought as recluse
relax
gett
in
g
an
official
position
essence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吴文英词中仕与隐的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玉琪
机构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文摘
从吴文英的具体作品入手,分析词人"仕"与"隐"的思想。吴文英一生虽非仕非隐,但"仕"在吴文英思想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词中表达的痛苦往往与作者不能实现人生"怀抱"的愿望相关。
关键词
吴文英
仕与隐
人生怀抱
Keywords
Wu Weny
in
g
on
official
an
d reclusion
life
ideal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韦应物宦苏诗
4
作者
晁成林
机构
宿迁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共11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项目(苏教师[2014]23号)
文摘
中唐诗人韦应物在苏州刺史任上,留下了不少高雅闲淡的诗歌。其宦苏诗多采用五言古体,创作题材的来源十分丰富。韦应物善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营造幽深的意境,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内心的"吏隐"思想。韦应物宦苏时,由于苏州当地经济富庶且受战火影响较小,因而其内心"吏"与"隐"的矛盾冲突得到了暂时的调和。闲暇的日常生活中,韦应物常常参与饮宴集会、外出游览山水或寄情于郡斋中的细小景物,其诗歌的创作对同时代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韦应物
宦苏诗
友情
吏隐
Keywords
Wei Y
in
gwu
poems written as be
in
g the Governor of Suzhou
friendship
reclusive life in an official posi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宗炳终身不仕考述--兼评“宗炳出仕论”
5
作者
黄发玉
机构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4期142-149,共8页
文摘
宗炳,南朝刘宋人,画家、书法家、佛学思想家、山水画论鼻祖,对中国绘画艺术和中国美学的发展、对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宗家是当时荆州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其祖父、父亲和兄长都曾在东晋地方为官,宗炳有优越条件和众多机会出仕为官,但其一生视轩冕如秋草,徜徉于山水之间,潜心于佛道修持,隐居于江陵、庐山和衡山等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代表人物。正史明载宗炳先后九次被朝廷和地方征召,且其征召的官职和品级越来越高,但他始终拒官不就,体现了一个真隐士独立不迁、超然脱俗的高洁品格,最终成为古代文人学士所崇拜和追慕的艺术楷模和精神偶像。史上偶有称谓宗炳官职的记载,有学者误读为宗炳曾从命出仕,这种误读所得出的结论改变了宗炳的历史形象,也对正确认识宗炳的历史贡献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误读的原因主要是对东晋南朝时期官府授官与士人受官的制度程序缺乏正确的理解,同时还与考证不周、史实混淆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较为详细地考述了宗炳每一次征召不就的史实,分析了误读宗炳的主客观原因,对“宗炳出仕论”作出了回应。
关键词
宗炳
隐士
征召
不仕
出仕
山水画论
佛教
Keywords
Zong B
in
g
recluse
enlistment
obsence from
official
position
become
an
official
theory of pa
in
t
in
g
Buddhism
分类号
J211.26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与死、出与处的双重突围——陶渊明生命观及其诗文生命主题之探微
被引量:
3
6
作者
何晓敏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4-28,共5页
文摘
陶渊明的生命观凝聚着他对生命本体与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生与死、出与处的矛盾冲突中徘徊、挣扎直到突围的生命历程。本文重点阐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本体观,生命价值观,探讨了陶渊明由仕入隐、最终走进超凡脱俗的生命境界的心理历程。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命观
生命本体观
生命价值观
仕宦
隐逸
生命境界
Keywords
life
viewpo
in
t
the view of
life
essence
the view of
life
value
official
career
recluse
spiritual realm of
lif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白诗歌的琴意象
7
作者
付嘉敏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2-19,共8页
文摘
琴是中国古代弦乐器,与文士阶层关系密切,在李白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琴作为李白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共出现52次,其内涵以隐逸和游仙两类最多,表现李白不慕名利、超然物外的出世情怀。李白诗中琴意象的审美特征是"清虚玄妙"和"奔放俊狭"。李白诗中琴意象表现出世之意,全诗却抒发入世之志,体现了李白以功成身退为人生理想,却仕隐两无成的人生现实。
关键词
李白
琴
审美特征
仕与隐
Keywords
Li Bai
Q
i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ficial
position
s
an
d reclus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生平探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孟永亮
梁永宣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3-386,392,共5页
文摘
林亿是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人物,中医界对其在医籍校勘方面的贡献多有研究,但关于其生平、官职变化少有考证。通过史料分析林亿的生平里籍及官职,认为林亿为开封人,约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景德年间(998—1007年);景祐元年(1034年)中书判拔萃科,除两使幕职官;嘉祐二年(1057年)七月诏入秘阁;林亿为仁宗朝枢密使高若讷之次婿;他曾有诗作保存于世。嘉祐二年(1057年)八月成为北宋校正医书局的重要成员,历仁宗、真宗、神宗三朝,十余年间,校勘医籍成就突出,官职屡有升迁。
关键词
北宋
校正医书局
林亿
生平
官职
Keywords
Northern Song Dynasty
Bureau for Revision of Medical Classics
L
in
Yi
life
official
position
s
分类号
R2-09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居易融会三教的“中隐”思想及其仕隐心态
张玉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庾信诗赋中“隐遁之念”辨析
张黎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议吴文英词中仕与隐的思想
田玉琪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韦应物宦苏诗
晁成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宗炳终身不仕考述--兼评“宗炳出仕论”
黄发玉
《深圳社会科学》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生与死、出与处的双重突围——陶渊明生命观及其诗文生命主题之探微
何晓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李白诗歌的琴意象
付嘉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生平探析
孟永亮
梁永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