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对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秦学伟 陈宣伶 +2 位作者 姚兰 佟明汇 许建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62-967,共6页
目的:评估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rFⅦa)用于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凝血功能调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多瓣膜置换术的93例患者,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在输注血制品及促凝血药... 目的:评估小剂量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rFⅦa)用于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对凝血功能调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多瓣膜置换术的93例患者,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在输注血制品及促凝血药物后,止血效果仍不理想者,麻醉医师和心脏外科医师共同决定是否给予rFⅦa,其中32例接受了rFⅦa治疗(rFⅦa组),rFⅦa剂量范围为11.23~17.54μg/kg;61例未接受rFⅦa治疗(非rFⅦa组)。收集两组患者凝血五项指标、出血量、血制品输注情况、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血探查例数、血栓性事件和死亡例数等数据。结果:手术结束(T2)时刻非rFⅦa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大于rFⅦa组且超出正常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时刻非rFⅦa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rFⅦa组且低于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刻非rFⅦa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rF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Ⅶa组凝血酶原时间(PT)、APTT、TT、Fib、血红蛋白(Hb)和PLT在T1至T2时刻的变化幅度均小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术中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血浆、人纤维蛋白原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量均少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在术后2 h(T3)、术后6 h(T4)引流量均明显少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患者在S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非rFⅦ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FⅦa组患者未出现与应用rFⅦa相关的血栓性事件。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小剂量rFⅦa给药可改善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而不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心脏多瓣膜置换术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凝血调控 全身麻醉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的表达、激活与功能鉴定
2
作者 李倩卉 刘旭 +5 位作者 王志军 路中枢 高雪寒 薛成峰 张子义 李齐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62-68,共7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系统,并从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等方面对活化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a)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公司专有的CHO细胞表达系统构建rhFⅦ表达载体并筛选稳定高产细胞株。通过经典的...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系统,并从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等方面对活化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a)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公司专有的CHO细胞表达系统构建rhFⅦ表达载体并筛选稳定高产细胞株。通过经典的离子交换技术纯化并活化rhFⅦ。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对rhFⅦa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验证其与组织因子(TF)的结合,利用对发色底物酶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栓弹力仪(TEG)对其凝血活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与成熟产品NovoSeven进行了比较。结果:rhFⅦ在CHO细胞流加培养中得到了成功表达,其表达量可达50 mg/L。成功激活的rhFⅦa显示出与NovoSeven高度相似的生物化学与凝血活性。结论:利用CHO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获得活化的rhFⅦ,其在生化与凝血活性等方面与市售产品一致,为实现rhFⅦa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凝血因子 活化的人重组凝血因子 CHO细胞 组织因子 甲型血友病
下载PDF
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栋 吴卫星 章金刚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3期306-308,共3页
人凝血因子Ⅶ(FⅦ)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单链糖蛋白,在体内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rhFⅦa)在血管损伤处与组织因子结合后产生足够的凝血酶,从而触发凝血瀑布。rhFⅦa于1999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NovoSeven誖雪... 人凝血因子Ⅶ(FⅦ)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单链糖蛋白,在体内凝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rhFⅦa)在血管损伤处与组织因子结合后产生足够的凝血酶,从而触发凝血瀑布。rhFⅦa于1999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NovoSeven誖雪,尽管结构与血浆提取的FⅦa存在差异,但两者的功能是完全一致的。临床研究表明,rhFⅦ对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功能障碍、严重创伤、大面积外科手术的止血具有令人满意的止血效果。rhFⅦa由于安全有效,成为治疗血友病、外科创伤出血等的替代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凝血因子 组织因子 血友病 创伤 血小板
下载PDF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的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吕茂民 王卓 +1 位作者 冯晶晶 章金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的纯化方法。方法首先将制备并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与CNBr-Sepharose 6B Fast Flow介质偶联,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并用rhFⅦ标准品验证层析柱的层析效果;采用DE-AE-Sephadex A-50吸附细胞表达的上清,... 目的建立重组人凝血因子Ⅶ(rhFⅦ)的纯化方法。方法首先将制备并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与CNBr-Sepharose 6B Fast Flow介质偶联,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并用rhFⅦ标准品验证层析柱的层析效果;采用DE-AE-Sephadex A-50吸附细胞表达的上清,对吸附产物用Sephadex G-25脱盐柱做脱盐处理;然后用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做亲和层析;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等试验测定纯化产物的纯度;通过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纯化产物的促凝活性。结果制备出rhFⅦ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介质;细胞表达产物经DEAE-Sephadex A-50、Sephadex G-25脱盐和亲和层析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获得了分子量为50kD的单一蛋白洗脱峰;纯化所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促凝活性,促凝时间(DT)为52s。结论建立了纯化rhⅦ的亲和层析方法 ,为rhFⅦ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层析 重组人凝血因子(rhF) 纯化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联合活化重组Ⅶ因子和腹腔填塞在损害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革非 任建安 +1 位作者 李宁 黎介寿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应用损害控制理念,观察联合应用活化重组Ⅶ因子与腹腔填塞对腹腔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8例肠瘘合并腹腔大出血病人,均于术前推注50μg/kg活化重组Ⅶ因子,术中给予纱布填塞止血。结果8例病人均成功止血... 目的应用损害控制理念,观察联合应用活化重组Ⅶ因子与腹腔填塞对腹腔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8例肠瘘合并腹腔大出血病人,均于术前推注50μg/kg活化重组Ⅶ因子,术中给予纱布填塞止血。结果8例病人均成功止血,2例最终因感染导致MODS而死亡,其余6例治愈。结论应用损害控制理念,联合应用活化重组Ⅶ因子与腹腔填塞是处理肠瘘合并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控制 腹腔出血 纱布 肠瘘 活化重组因子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变化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力 张萌 滕伟禹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5期332-334,33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表达与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以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6h和1、3及7d神经肽Y的变化,用干...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神经肽Y的表达与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以及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6h和1、3及7d神经肽Y的变化,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并与神经肽Y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肿周围组织中神经肽Y水平在脑出血后1和3d时显著升高(P<0.05),7d时降至正常。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在脑出血后6h轻度增加,1d时显著增加(P<0.01),3d时达高峰(P<0.01),以后逐渐下降,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组脑含水量及神经肽Y含量均明显减少。结论神经肽Y可能参与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二者有抑制作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可能有助于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脑出血 神经肽Y 抑肽酶 脑水肿
下载PDF
Ⅶ因子治疗严重非血管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史学良 罗杰 +2 位作者 方秦模 候鑫磊 邵国光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9期25-27,共3页
目的:总结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治疗非血管性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时我科自2009年10月~2014年11月50例肺癌术后因非血管性严重出血的患者应用rFⅦa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8~79岁,平均58.50&#... 目的:总结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治疗非血管性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时我科自2009年10月~2014年11月50例肺癌术后因非血管性严重出血的患者应用rFⅦa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8~79岁,平均58.50±5.28岁。手术包括左肺上叶切除15例,左肺下叶切除12例,右肺中上叶切除10例,右肺下叶切除13例。监测应用rFⅦa前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国内已报道的应用Ⅶ因子治疗危重出血患者的报道进行文献复习及讨论。结果:50例肺癌术后严重非血管性出血的患者应用rFⅦa后,49例有效,1例无效,49例有效患者出血迅速停止,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未发现肺栓塞、心肌梗死及其他血栓性并发症。结论:对于肺癌术后的严重非血管性出血的患者,应用常规止血药治疗无效时及时应用rFⅦa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并可减少引流量,降低血液制品的输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减少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凝血因子a 非血管性出血 肺癌术后
下载PDF
手术联合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李伟 龚涛 +3 位作者 胡夏生 崔壮 姜宏志 秦绍森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观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经过及预后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观察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疗效,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方法分析1例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经过及预后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8岁,以头晕起病,病情快速进展至左侧肢体偏瘫及嗜睡,头部CT显示右侧额叶脑出血,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术后血肿脑组织病理显示脑血管壁可见淀粉样蛋白沉积,显示为脑淀粉样血管病,予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2mg静脉注射1次。术后90d患者无明显功能障碍,能完成日常工作及生活,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结论手术联合凝血因子Ⅶ治疗可能对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下载PDF
rFⅦa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术中凝血功能及出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鲁俊 李维勤 +4 位作者 李宁 聂垚 童智慧 柯路 黎介寿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诺其)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中的凝血功能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的病... 目的:前瞻性地观察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诺其)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中的凝血功能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有效性。方法: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实施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rFⅦa组(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和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T、INR、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P<0.001),而APTT、FI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FⅦa能改善病人的外源性凝血功能,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 rFa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近中期疗效分析
10
作者 李东 肖苍松 +2 位作者 任崇雷 吴扬 王嵘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6期361-36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 FⅦa)进行止血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总结r FⅦa在术后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本科行CABG术后应用r FⅦa共22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体外循环下CABG,2...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科近年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 FⅦa)进行止血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总结r FⅦa在术后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本科行CABG术后应用r FⅦa共22例患者,其中20例采用体外循环下CABG,2例采用非体外循环下CABG。CABG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生物瓣6例,机械瓣1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机械瓣)。给予r FⅦa(初始剂量以35~70μg/kg),记录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桥血管通畅情况采用64排螺旋CT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无二次开胸,应用r FⅦa后第一个小时引流量与应用前一小时引流量相比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 <0.05),止血效果良好。随访0.5~7年,平均随访时间(2.98±2.36)年,随访率100%。随访期间总的桥血管通畅率为94.45%,其中动脉桥通畅率94.11%,静脉桥通畅率96.30%。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血压、血糖、血脂控制良好,术后未出现明显出血情况;随访期间无新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论 r FⅦa在CABG后渗血的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使用r FⅦa,不影响术后近中期桥血管通畅率,不增加血栓形成及MA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 桥通畅率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大出血52例
11
作者 郭芬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1期240-241,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目的观察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明显减少,而纤维蛋白原(FIB)显著增多(P<0.05),两组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重组活性Ⅶ因子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大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活性因子 综合护理干预 产后大出血
下载PDF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与超早期脑出血的止血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鹏飞 赵伟佳 《医学综述》 2008年第7期1045-1047,共3页
脑出血是致残、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其危害与急性期的再出血密切相关。传统的外科急性期手术治疗效果颇受争议,而近年来临床试验研究初步表明,超早期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能明显抑制脑出血患者的再出血,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功能预后... 脑出血是致残、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其危害与急性期的再出血密切相关。传统的外科急性期手术治疗效果颇受争议,而近年来临床试验研究初步表明,超早期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能明显抑制脑出血患者的再出血,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功能预后,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的研究尚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 脑出血 超早期 止血治疗
下载PDF
早期应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对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立田 杨平来 +2 位作者 丁俊宏 张源源 薛元峰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应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 FⅦa)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r FⅦa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治疗组的患者入院时给予r FⅦa40μg/kg静脉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他治疗均按颅脑外伤...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应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 FⅦa)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r FⅦa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治疗组的患者入院时给予r FⅦa40μg/kg静脉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他治疗均按颅脑外伤常规治疗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0 h)、治疗后第1 d(24 h)、第3 d(72 h)、1周(168 h)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术中出血量、迟发性血肿二次手术率、死亡率、术后3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 FⅦa治疗组能明显减低PT、APTT、FDP、DD异常增高的幅度(均P<0.05)。r FⅦa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500±194.3)ml]、术后1周内浓缩红细胞输注量[(1.70±1.72)U]、迟发性血肿二次手术率(15%)和术后3个月内死亡率(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 030±427.0)ml,(3.61±1.73)U,45%,45%];GOS评分[(3.20±1.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5±1.3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应用r FⅦa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显著减少患者的迟发性血肿发生率、二次手术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 凝血功能障碍
下载PDF
重组人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对大鼠下颌骨缺损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献刚 牛军强 +1 位作者 赵冬霞 霍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通过大鼠下颌骨缺损再植的实验动物模型,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探讨注射重组人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u... 目的:通过大鼠下颌骨缺损再植的实验动物模型,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通路探讨注射重组人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Fc fusion protein,rhTNFR:Fc)对下颌骨缺损大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只(雌雄各半)7~8周龄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10只)、对照组(30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于大鼠骨缺损处注入含有Rh TNFR:Fc(45 mg/kg)的Bio-Oss骨颗粒,其上覆盖Bio-Gide胶原膜;对照组:于大鼠缺损处注入含25μL 0.9%氯化钠溶液的Bio-Oss骨颗粒,同样覆盖Bio-Gide胶原膜;空白对照组为健康大鼠。取所有大鼠下颌骨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行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于术后3、6、9周时被分批处死,取其左侧下颌骨进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的检测,同时检测组织中凋亡相关分子Bax、Bcl-2、p-JAK2和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缺损面积显著减少,IL-6和TNF-α的浓度显著下降,而凋亡相关分子Bax、p-JAK2和p-STAT3的表达显著下降,Bcl-2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缺损面积显著增加,缺损模型建立成功。结论:局部注射rh TNFR:Fc与Bio-Oss骨颗粒能够有效地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并且效果显著优于只使用Bio-Oss骨颗粒的组别,其修复作用与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相关,通过实验我们发现JAK2-STAT3细胞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 下颌骨缺损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通路
下载PDF
基于JAK/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鹏 田姜美子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95-99,共5页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 目的 基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STAT)信号通路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78例。观察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2组治疗7 d后临床效果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JAK/STA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1(STAT1)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2(STAT2)]表达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喘息复发率。结果 治疗7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IRF9、STAT1、STAT2表达和Treg水平高于对照组;IL-6、MMP-9、TIMP-1和Th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喘憋、喘息、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喘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体征消失,加速康复进程,降低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机制可能为其抑制IL-6释放,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促使Th17向Treg转化,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且调控MMP-9、TIMP-1表达,减轻支气管及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喘息 重组人干扰素Α-2B 乙酰半胱氨酸 干扰素调节因子9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性因子1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活性蛋白多肽修复口腔黏膜的等效损伤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儒雅 刘芸伶 +1 位作者 聂敏海 刘旭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8-1855,共8页
背景: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对于隔绝外界刺激和抵御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已然成为机体软组织损伤再生与修复领域中的两大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富自体浓缩生长... 背景: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对于隔绝外界刺激和抵御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近年来,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已然成为机体软组织损伤再生与修复领域中的两大研究热点。目的:探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复合纤维蛋白膜对于口腔黏膜等效损伤的修复价值。方法:分别制备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与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复合纤维蛋白膜。将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纤维蛋白膜上,组织形态学染色观察细胞增殖量。将24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B、C、D组在背部制作处于肌层之上的创面,C组在背部创面上覆盖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D组在背部创面上覆盖复合纤维蛋白膜,术后第3周末,通过组织形态学、免疫学评价各组创面的修复效果,生物力学检测各组修复组织的抗拉伸能力。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SP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在两种纤维蛋白膜上生长良好,其中复合纤维蛋白膜上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②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显示,B组表皮层基本愈合,棘细胞层厚度减低,胶原纤维量少且排列不连续;C组角细胞层、棘细胞层、基底细胞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上皮钉突减少,胶原纤维粗大密集,包绕新生血管;D组表现与C组相似,但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血管数目明显增加;③修复组织拉应力峰值大小顺序为:A组>D组>C组>B组(P<0.05);④结果表明,相较于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复合纤维蛋白膜不仅可促进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的附着增殖,而且可促进口腔黏膜等效损伤愈合,增加损伤局部的胶原纤维含量及抗拉伸强度,表现出更佳的修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口腔黏膜等效损伤 纤维蛋白膜 活性蛋白多肽 修复
下载PDF
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段宇 汪承亚 +3 位作者 赵红 陈家伟 张志芳 John S Sussenbach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74-277,共4页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研制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分泌型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rhIGF 1)。方法将 15kD人IGF 1(hIGF 1)前体cDNA基因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转移载体pBak PAK8中 ,经与野生型病毒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研制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分泌型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rhIGF 1)。方法将 15kD人IGF 1(hIGF 1)前体cDNA基因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BmNPV)转移载体pBak PAK8中 ,经与野生型病毒DNA共转染家蚕细胞后 ,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的方式获得重组病毒BmNPV/IGF 1。以Bm NPV/IGF 1感染 5龄家蚕幼虫 ,分别在感染后 2 4、48、72、96、10 8、12 0h提取家蚕血淋巴液 ,以ELISA法测定不同时象家蚕血中IGF 1浓度 ,采用Western blot分析鉴定IGF 1免疫学活性 ,MTT法观察其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LISA测定显示 ,BmNPV/IGF 1感染家蚕幼虫后 ,72h起蚕血中IGF 1浓度随感染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 (19.0 9~ 2 3.36 μg/ml) ,12 0hIGF 1含量达到最高值 (2 3 .36 μg/ml) ,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表达产物在蚕体内被加工成 7.5kD成熟hIGF 1,并对NIH3T3细胞具有良好促增殖效应 ,其促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优于来源于E .coli的IGF 1标准品。结论具有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的rh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基因表达 重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车锋丽 杜会山 +2 位作者 魏建朝 张伟东 程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各60例。溶栓组静脉给... 目的探讨与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各60例。溶栓组静脉给予注射用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溶栓组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28d,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溶栓组远期预后良好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后90d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3%,对照组治疗后90d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13.3%,溶栓组症状性脑出血与非症状性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发病到治疗时间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具有很好的近远期疗效,也有很好的安全性,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发病到治疗时间为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治疗 重组人组织纤维蛋白溶酶源激活剂 临床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及其对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6
19
作者 刘丹荣 胡伟 +1 位作者 尤志珺 邓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帕金森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帕金森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记录2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同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X^2=6.222,P<0.05);观察组UPDR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20.32±5.26)分vs.(35.12±5.11)分,P<0.05],而MMSE、MoCA、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92±4.78)分、(27.89±4.36)分、(75.39±4.58)分和(26.02±5.02)分、(24.12±2.78)分、(62.58±5.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PARK7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8±0.36)mg/L、(14.32±2.15)μg/L和(6.35±0.48)mg/L、(25.26±4.63)μg/L],而NT-3水平高于对照组[(32.25±3.78)μg/L vs.(24.98±4.2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PDD患者肢体功能运动及脑神经功能,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PARK7水平,提高NT-3水平,对PDD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帕金森痴呆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C-反应蛋白 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神经营养因子-3
下载PDF
重组TACI-Ig融合蛋白抑制抗CD3抗体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思民 汪庆童 +3 位作者 刘亢亢 汪龙生 吴莉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9-925,共7页
目的探讨抗CD3抗体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机制并观察重组人TACI-Ig融合蛋白(rh TACI-Ig)对其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纯化得到小鼠T淋巴细胞,用抗CD3抗体刺激,同时给予rh TACI-Ig、rh TNFR∶Fc或Ig G-Fc。[3H]-TdR参入法检测T细胞... 目的探讨抗CD3抗体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机制并观察重组人TACI-Ig融合蛋白(rh TACI-Ig)对其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纯化得到小鼠T淋巴细胞,用抗CD3抗体刺激,同时给予rh TACI-Ig、rh TNFR∶Fc或Ig G-Fc。[3H]-TdR参入法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比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受体(BAFFR)和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TACI)两个受体及IL-2受体(IL-2R)表达水平和NF-κB活性,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T细胞BAFFR或TACI的表达。结果抗CD3抗体体外可促进T细胞增殖与活化,BAFF、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分泌,BAFFR、TACI、IL-2R表达升高和NF-κB活性增强(P<0.05)。Rh TACI-Ig(0.1、1、10、100μg/ml)体外给药可抑制抗CD3抗体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P<0.05);rh TACI-Ig(1、10、100μg/ml)可明显降低抗CD3抗体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P<0.05,P<0.01),显著抑制CD4+CD69+T细胞、CD4+CD154+T细胞比率,提高CD4+CD62L+T细胞比率(P<0.05,P<0.01),且rh TACI-Ig(10、100μg/ml)能降低T细胞上BAFFR、TACI、IL-2受体的表达,抑制NF-κB活性(P<0.05)。沉默BAFFR或TACI对抗CD3抗体诱导的T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抗CD3抗体部分通过产生BAFF,激活BAFFR信号而促进T细胞增殖与活化,rh TACI-Ig中和BAFF,抑制BAFF相关受体的表达和NF-κB活性,减少T细胞表达IL-2受体,阻止T细胞过度增殖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重组TACI-Ig融合蛋白 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