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 for treatment of complications after radiotherapy for tumor patients 被引量:7
1
作者 Na Guo Wen-Qin Wang +8 位作者 Xiao-Jing Gong Lei Gao Li-Rong Yang Wei-Na Yu Hong-Yu Shen Ling-Qin Wan Xi-Feng Jia Yi-Shan Wang Yi Zh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7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AIM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 IL-12) on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s, such as severe myelosuppression or pancytopenia, the decline or imbalance of immune function, etc.METH... AIM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 IL-12) on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s, such as severe myelosuppression or pancytopenia, the decline or imbalance of immune function, etc.METHODS The patients received high-dose and short-course precise radiotherapy, such as Cyber knife and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IGRT), which can cause myelosuppression or pancytopenia and immune function decline within a short time. One-hundred subject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50 were randomized to a treatment group which used rh IL-12 and 50 were randomized to a control group which used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herapy after radiotherapy. The 50 subjec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five subgroups and intervenedwith rh IL-12 at a dose of 50, 100, 150, 200 or 250 ng/kg respectively.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RESULTS Rh IL-12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the decrease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immune function was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Due to the different radiation doses, there was a fluctuation within 12 h after treatment but mostly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As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2 patients in the 250 ng/kg subgroup showed low fever after administration, 1 patient in the 200 ng/kg subgroup and 2 patients in the 250 ng/kg subgroup showed mild impairment of liver function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CONCLUSION Rh IL-12 has effective therapeutic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radiotherapy, such as the decline of blood cells, myelosuppression and the decline or imbalance of immune function, which indicated goo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 Cancer PREVENTION RADIOTHERAPY COMPLICATIONS Clinical research
下载PDF
应用重组PCR技术构建人单链白细胞介素12融合基因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梅 司履生 王一理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构建人单链白细胞介素 12 (hsc IL- 12 )融合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 hsc IL- 12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重组 PCR技术将 h IL - 12 p40和 p35亚单位两段编码序列的 c DNA通过一疏水性多肽接头 (G... 目的构建人单链白细胞介素 12 (hsc IL- 12 )融合基因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 hsc IL- 12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重组 PCR技术将 h IL - 12 p40和 p35亚单位两段编码序列的 c DNA通过一疏水性多肽接头 (Gly4Ser) 3碱基序列进行前后拼接 (IL- 12 p40 -多肽接头 - p35 ) ,构建 hsc IL- 12融合基因 ,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进一步将 hsc IL - 12融合基因插入 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 ,转染 COS- 7细胞表达 hsc IL - 12融合蛋白 ,并行 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该融合基因经 DNA序列分析表明 :p40、p35、linker的连接顺序、方向及序列完全正确 ,融合基因可在 COS- 7细胞中表达hsc IL- 12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显示该融合蛋白分子量为 70 0 0 0 u,可与鼠抗人 IL- 12 p40 /p70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重组 PCR技术是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CR 人白细胞介素12 人单链白细胞介素 融合基因
下载PDF
rhIL-12对恒河猴造血系统辐射防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熊国林 赵毅 +10 位作者 邢爽 申星 宁学成 卢世香 李建 郭玲玲 郝锐 陈廷超 缪锦来 贺济琛 罗庆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0-154,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初步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2(rhIL-12)对急性辐射损伤猴造血系统的防护和治疗作用,为同类型病人的临床救治提供实验依据。在体外实验中,观察了不同浓度rhIL-12(0、1、5、25、125和625 ng/ml)对来自人和健康成年猴骨髓造血祖细胞... 本研究旨在初步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2(rhIL-12)对急性辐射损伤猴造血系统的防护和治疗作用,为同类型病人的临床救治提供实验依据。在体外实验中,观察了不同浓度rhIL-12(0、1、5、25、125和625 ng/ml)对来自人和健康成年猴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在体内实验中,用11只经3.0 Gy全身照射后90 d活存猴再经致死剂量60Coγ(6.0 Gy)射线全身1次照射以建立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n=4)、单次给药组(n=3)和分次给药组(n=4)。单次给药组于照射后2 h皮下注射rhIL-12 4μg/kg,分次给药组分别于照射后2 h和3、6、9 d皮下注射rhIL-12 1μg/kg,对照组于皮下注射同样体积的PBS。观察照射后动物活存情况和外周血象变化。体外培养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hIL-12可明显促进正常猴和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形成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特别是CFU-E和CFU-GM最为明显。照射对照组动物于照射后22 d内全部死亡,死亡动物平均活存时间为(20.3±1.2)d;rhIL-12单次给药组3只动物全部存活,rhIL-12分次给药组1只动物于照射后17 d因贫血死亡。与对照组比较,rhIL-12治疗能明显提高动物存活(P=0.018),并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以及网织红细胞数的恢复(P<0.05)。结论:rhIL-12可明显促进灵长类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形成,并明显促进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猴的造血功能恢复,提高动物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 辐射损伤 急性放射病 恒河猴
下载PDF
重组猪单链IL-12的构建及真核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雪梅 袁远英 +3 位作者 方强 夏惠 孙新 李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87-1692,共6页
目的克隆猪IL-12(pIL-12)p35和p40亚单位cDNA,构建含有重组猪单链IL-12(pscIL-12)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方法分别从正常成年肉猪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分别获得pIL-12 p35和p40亚单... 目的克隆猪IL-12(pIL-12)p35和p40亚单位cDNA,构建含有重组猪单链IL-12(pscIL-12)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表达。方法分别从正常成年肉猪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分别获得pIL-12 p35和p40亚单位编码序列的cDNA,应用重叠延伸PCR技术通过一柔性接头(linker)(Gly4Ser)3串联这两个亚基构建融合基因pscIL-12,将融合基因pscIL-12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通过阳离子聚合物介导转染CHO-K1细胞进行表达,RT-PCR鉴定pscIL-12融合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所克隆的pIL-12 p35亚基和p40亚基的编码基因序列和构建的融合基因pscIL-12序列均经PCR、酶切、测序得以证实;融合基因pscIL-12在CHO-K1细胞中成功转录。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pscIL-12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scIL-12在CHO-K1细胞中成功转录,为进一步探讨pscIL-12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和疫苗佐剂效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单链 分子克隆 真核表达 CHO-K1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单链白细胞介素12融合基因(rhscIL-12)的构建和真核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梅 司履生 +1 位作者 王一理 耿宜苹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97-302,共6页
克隆人 IL - 1 2 ( h IL - 1 2 ) p40和 p35亚单位 c DNA,构建人单链 IL- 1 2 ( rhsc IL- 1 2 )融合基因 ,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经 PDBu刺激的 EBV转化的人 B淋巴母细胞株 NC37中提取 m RNA,经 RT- PCR分别获得 h IL- 1... 克隆人 IL - 1 2 ( h IL - 1 2 ) p40和 p35亚单位 c DNA,构建人单链 IL- 1 2 ( rhsc IL- 1 2 )融合基因 ,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经 PDBu刺激的 EBV转化的人 B淋巴母细胞株 NC37中提取 m RNA,经 RT- PCR分别获得 h IL- 1 2 p40和 p35亚单位编码序列的 c DNA,运用重组 PCR技术将两段基因通过一疏水性多肽接头 ( Gly4 Ser) 3 DNA序列进行体外基因重组 ,构建 rhsc IL- 1 2融合基因 ,将其插入 pc DNA3.1 ( + )真核表达载体 ,经脂质体转染 COS7细胞进行表达 ,Western blot进行分析。结果 所克隆的 h IL- 1 2 p40、p35c DNA序列和构建的 rhsc IL - 1 2融合基因 DNA序列均经测序得以证实 ,融合基因可在 COS7中表达其产物 rhsc IL- 1 2融合蛋白 ,其分子量为 70 KD,可与鼠抗人 IL - 1 2 p40 /p70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 rhsc IL- 1 2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和特性奠定了基础 ,也为 rhsc I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单链白细胞介素12 融合基因 真核表达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2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威 李永红 +2 位作者 饶春明 杭太俊 王军志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建立白介素12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诱导 PBMC 生成 IFN-γ的方法测定生物学活性;用胰酶酶解分析肽图;用分子排阻 HPLC、离子交换 HPLC 和 SDS-PAGE 法分析蛋白纯度;免疫印迹及 N 端氨基酸序列测... 目的:建立白介素12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诱导 PBMC 生成 IFN-γ的方法测定生物学活性;用胰酶酶解分析肽图;用分子排阻 HPLC、离子交换 HPLC 和 SDS-PAGE 法分析蛋白纯度;免疫印迹及 N 端氨基酸序列测定分析、鉴定产品特性。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05年版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其他项目检查。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重组人白介素12成品及原液进行检定,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建立了重组人白介素12的质量标准,并可有效地控制制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2 质量标准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7
作者 李俐 马颖哲 +1 位作者 张家颖 张桂荣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05-707,共3页
目的制备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单克隆抗体(McAb),并建立检测IL-12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法以纯化的rhIL-12(p70)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12水平的变化。结果... 目的制备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单克隆抗体(McAb),并建立检测IL-12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法以纯化的rhIL-12(p70)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12水平的变化。结果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rhIL-12的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纯化后单抗纯度达95%以上。免疫球蛋白亚类2株为IgG1,1株为IgG2a,轻链属!型,相对亲和力依次为EM5>EM6>EV9。Western blot及ELISA交叉试验表明,单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rhIL-12的最低检出限为20pg/ml,线性范围为25~3200pg/ml。应用此法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术后10d明显升高。术后给予免疫增强型NE组IL-12水平较未给予组明显升高。结论制备的抗rhIL-12单克隆抗体,能够用于IL-12的体内外免疫学检测,为IL-12的研究、检测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胃癌
下载PDF
rhIL-12联合HBsAg刺激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IL-12R的影响
8
作者 李茹冰 李若冰 +3 位作者 王翠玲 张宜俊 李超 傅泳航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确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增强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分析其细胞来源,及对IL-12R的影响,探讨hIL-12联合HBsAg作为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 8名健康... 目的确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增强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分析其细胞来源,及对IL-12R的影响,探讨hIL-12联合HBsAg作为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 8名健康人PBMC分别与rhIL-12(1 ng/mL)、rHBsAg(500 ng/mL)和rhIL-12(1ng/mL)+rHBsAg(500 ng/mL)体外孵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FN-γ(γ-干扰素)+T细胞、CD8+IFN-γ+T细胞及CD56+IFN-γ+NK细胞百分比,并测定表达IL-12Rβ1、IL-12Rβ2的细胞百分比。结果 rhIL-12与rHBsAg联合组CD8+IFN-γ+T细胞及CD56+IFN-γ+NK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联合组CD8+IL-12Rβ1和CD56+IL-12Rβ1与单用rhIL-12或rHBsAg组比较均显著升高。结论提示rhIL-12联合rHBsAg诱生的IFN-γ主要来自CD56+NK细胞、CD8+T细胞,其次是CD4+T细胞;rhIL-12和rHBsAg单独均能上调健康人PBMCs表面IL-12R的表达,rhIL-12与rHBsAg联合具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Γ干扰素 IL-12R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γ干扰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段祥 王翠玲 +7 位作者 王增松 谢飞群 揭燕 夏书奇 曾振飞 李茹冰 傅泳航 张宜俊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590,共5页
目的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观察rhIL-12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剂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变化规律。方法rhIL-12供试品刺激健康人PBMC分泌IFN-γ,经国际标准品... 目的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观察rhIL-12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剂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变化规律。方法rhIL-12供试品刺激健康人PBMC分泌IFN-γ,经国际标准品校正,建立rhIL-12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以1 ng/mL浓度rhIL-12诱导健康人PBMC,分别于24、48、72、96和120 h 5个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的IFN-γ水平。测定0.1、0.5和2.5 ng/mL 3个浓度rhIL-12诱导人PBMC 72 h后培养上清的IFN-γ水平,用Prism 5.0统计软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hIL-12供试品的生物活性曲线呈典型S型,IFN-γ含量为最大浓度一半时的供试品浓度(ED50)为(1.008±0.238)ng/mL,供试品rhIL-12效价为7 938 IU/mL。测定1ng/mL浓度rhIL-12刺激健康人PBMC后5个时间点培养上清中IFN-γ显示,不同个体高峰出现时间有所不同,在高峰出现前均呈现递增趋势。高、中、低3个浓度rhIL-12分别诱导健康人PBMC产生的IFN-γ水平与浓度之间呈显著量效关系,且在0.1 ng/mL的极低浓度即可诱生高水平IFN-γ。结论rhIL-12供试品生物活性良好,与国际标准品比对基本一致,不同人群对rhIL-12的应答高峰存在个体差异,以诱生IFN-γ作为评价rhIL-12生物活性的指标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 Γ干扰素 细胞免疫
下载PDF
HBsAg联合rhIL-12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诱生IFN-γ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翠玲 李茹冰 +7 位作者 王增松 夏书奇 段祥 谢飞群 曾振飞 揭燕 傅泳航 张宜俊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1-675,共5页
目的确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HBsAg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探讨rhIL-12联合HBsAg作为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取8名正常人和16例慢性... 目的确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HBsAg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探讨rhIL-12联合HBsAg作为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取8名正常人和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BsAg、rhIL-12单独体外刺激,再用HBsAg联合rhIL-12(0.01、0.1和1.0ng/mL)刺激患者PBMC,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结果HBsAg或rhIL-12单独刺激仅产生低水平的IFN-γ,联合使用HBsAg和rhIL-12刺激后,患者PBMC产生的IFN-γ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单独使用HBsAg或rhIL-12(P均<0.05)。HBsAg(0.5μg/mL)联合rhIL-12(0.01、0.1和1.0ng/mL)刺激患者PBMC产生的IFN-γ与rhIL-12的浓度之间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HBsAg和rhIL-12联合刺激乙型肝炎患者PBMC,通过产生高水平IFN-γ激活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免疫 Γ干扰素
下载PDF
国产基因重组人尿激酶型原(Pro-urokinase/u-PA)Ⅰ期临床安全性、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禹 李天德 +3 位作者 孙中华 余霞君 张正光 胥照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对国内研制的注射用基因重组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rokinase,u-PA)进行Ⅰ期临床试验,以评价其用于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试验日期;健康受试者23例(男11例,女12例),随机分为5,20,35mg和50mg四个... 目的:对国内研制的注射用基因重组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rokinase,u-PA)进行Ⅰ期临床试验,以评价其用于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试验日期;健康受试者23例(男11例,女12例),随机分为5,20,35mg和50mg四个剂量组。静脉给药:其中1/4剂量在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3/4剂量在6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给药前和给药后2,24h取外周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和纤溶指标,并随时观察受试者的全身状态和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全部受试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律、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未见异常变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等亦未见明显变化。与溶栓有关的血液学指标(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α2-抗纤溶酶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部分受试者有改变,但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无明确临床意义。全部受试者注射药物的局部皮肤,无刺激性炎症和皮下淤血、出血等变化。结论: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对于上述剂量的基因重组人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Ⅰ期临床试验 药物安全性 耐受性 溶检药
下载PDF
抗HBsAg单链抗体的等电点测定和结构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盛 王一飞 +5 位作者 钱垂文 罗勇 陈文吟 饶桂荣 粟宽源 余宙耀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3-76,共4页
应用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对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 (HBscFv)的部分理化性质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首先应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包Antheprot预测HB scFv等电点 ,然后等电聚焦测定HBscFv等电点 ,在此基础上 ,用神经网络法预测HB scFv... 应用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对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 (HBscFv)的部分理化性质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首先应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包Antheprot预测HB scFv等电点 ,然后等电聚焦测定HBscFv等电点 ,在此基础上 ,用神经网络法预测HB scFv二级结构 ,然后用同源建模的方法 ,获得HBscFv三级结构 .结果发现 ,HBscFv等电点理论值为 8.5 1,实验值为 7.3~ 8.1;PHDsec结果表明 ,HBscFv是一种全β蛋白质 ;三级结构建模表明 ,HBscFv的VH 结构域由 9个片层组成 ,VL 结构域由 8个片层组成 ;由于单链抗体的特殊性 ,三级结构建模无法给出VH 与VL 结构域之间进一步折叠后形成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单链抗体 等电点 结构预测 重组人源抗体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在肿瘤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宇光 高洪志 +2 位作者 王晓芳 郝光涛 刘泽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49-752,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mhIL-11,血小板生长因子)在肿瘤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开放、单组试验设计。7例肿瘤患者单次及连续10次皮下注射rmhIL-11后,定时采血,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rm-hIL-11的浓度,求算药代动力学参...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mhIL-11,血小板生长因子)在肿瘤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用开放、单组试验设计。7例肿瘤患者单次及连续10次皮下注射rmhIL-11后,定时采血,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rm-hIL-11的浓度,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7名受试者单次皮下注射rmhIL-117.5μg.kg-1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10.53±4.10)μg.L-1;t1/2为(5.19±1.66)h;tmax为(2.29±0.91)h;平均AUC0-tn和AUC0-∞分别为(91.51±37.29)和(92.11±37.33)μg.h.L-1。多次皮下注射rmhIL-117.5μg.kg-1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9.39±2.76)μg.L-1;t1/2为(3.96±1.42)h;tmax为(2.71±0.81)h;平均AUC0-tn和AUC0-∞分别为(76.24±34.21)和(76.62±34.27)μg.h.L-1;Css_av为(3.10±1.30)μg.L-1;AUCss为(74.42±31.13)μg.h.L-1;DF为(307.42±57.52)%。结论 ELISA法测定血浆rmhIL-11浓度,方法稳定可靠,特异性好,可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1 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14
作者 陈宣维 林建华 +2 位作者 桂斌捷 孙海燕 贾连顺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10 2只 ,随机分为 4组 ,采用改良Allen脊髓损伤打击模型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L 10mRNA的表...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10 2只 ,随机分为 4组 ,采用改良Allen脊髓损伤打击模型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L 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IL 10mRNA的表达 ;脊髓损伤后IL 10mRNA表达逐渐增强 ,在伤后 16 8h达高峰 (本实验的最后观察点 ) ;脊髓损伤后 30min注射rHuEPO能明显上调损伤脊髓组织内IL 10mRNA的表达。结论 脊髓损伤后IL 10mRNA表达逐渐增强 ;rHuEPO通过上调IL 10mRNA的表达 ,对脊髓继发性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白细胞介素10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新华 温浩 +4 位作者 张耀新 钟彦伟 成军 李克 王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筛选并表达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 B抗原 (r- Ag B)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 Fv) ,为细粒棘球蚴 B抗原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及包虫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纯化的细粒棘球蚴 B抗原为固相抗原 ... 目的 筛选并表达抗细粒棘球蚴人工重组 B抗原 (r- Ag B)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 Fv) ,为细粒棘球蚴 B抗原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及包虫病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重组纯化的细粒棘球蚴 B抗原为固相抗原 ,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筛选过程 ,从半合成的噬菌体抗体库中获得了抗原结合活性和特异性较强的含抗 r- Ag B的 Sc Fv基因片段的阳性克隆 ,提取质粒 ,经 Sfi /Not 酶切鉴定后 ,亚克隆到 p CANTAB5 E载体上 ,转化大肠杆菌 XL1 - Blue,经 IPTG诱导 ,表达可溶性 Sc Fv。 结果 筛选得到的 Sc Fv片段基因为 76 8bp,经 SDS- PAGE鉴定 ,在大肠杆菌 XL1 - Blue中表达的 Sc Fv分子质量约 2 8ku,经过 EL ISA和 Western- Blot检测 ,该单链抗体具有较强的抗原结合特性和特异性。 结论 细粒棘球蚴重组 B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筛选和表达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细粒棘球蚴重组B抗原 包虫病 原核系统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支链氨基酸对肝硬化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铭 袁耀宗 +3 位作者 刘建生 田怡 张晓红 刘海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57-358,36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联合应用支链氨基酸(BCAA)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相同保肝、支持...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联合应用支链氨基酸(BCAA)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将8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在相同保肝、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r-h GH 5 IU,每2天1次皮下注射,同时联用BCAA 250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20 d。对照组应用BCAA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0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第2天患者肝功能和TNF-α、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TNF-α和IL-10水平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在纳差、下肢水肿等症状改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和血清TNF-α、IL-10水平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r-h GH联合BCAA在改善患者血清白蛋白和改善TNF-α、IL-10水平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BC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重组人生长激素 支链氨基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Recombinant human heparin-binding neurite-promoting factor expressed with yeast stimulates neurites outgrowth
17
作者 王毅超 陈峥嵘 +4 位作者 陈中伟 官孝群 宋后燕 吴欣 刘银坤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352-1357,150-151,共6页
OBJECTIVES: Heparin-binding neurite-promoting factor (HBNF) is a heparin-binding protein primarily found in the brain, which can stimulate neurite outgrowth in vitro. We expressed recombinant human heparin-binding neu... OBJECTIVES: Heparin-binding neurite-promoting factor (HBNF) is a heparin-binding protein primarily found in the brain, which can stimulate neurite outgrowth in vitro. We expressed recombinant human heparin-binding neurite-promoting factor (hrHBNF) using a yeast system, and observed its activity in stimulating neurite outgrowth in vitro. METHODS: cDNA encoding mature human HBNF was amplified from total RNA isolated from an 18-week aborted human fetal brain by RT-PCR method. After amplification, the HBNF cDNA gene was cloned into pPIC9K, a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for yeast system. The positive clone of expression vector bearing HBNF cDNA gene was obtained by screening. Verified recombinant vector was then used to transform Pichia strain GS115 by electroporation. His(+) transformants were selected on minimal dextrose medium (MD) plates which were histidine free. His(+) yeast recombinants with multi-copy inserts were screened in vivo by their resistance to G418. PCR analysis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BNF cDNA gene into the Pichia genome. Secreted expression of hrHBNF protein in culture medium was obtained when the positive clone containing the HBNF cDNA gene was induced by methanol. The hrHBNF product purified by gel chromatography was added to cultured rat pheochromocytoma (PC12) cells to observe its ability to stimulate neurite outgrowth. RESULTS: In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the insert was sequenced to show exactly the sequence encoding human HBNF according to Genbank data. The HBNF cDNA gene was cloned downstream to the alpha-factor, and its open reading frame was in frame with the alpha-factor signal sequence in pPIC9K. SDS-PAGE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induced expression product was about 18 kDa,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human HBNF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protein product did promote neurite outgrowth in cultured rat pheochromocytoma (PC12) cells. CONCLUSION: Recombinant human heparin-binding neurite-promoting factor can be expressed with a yeast system, and its product possesses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to promote neurite out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Base Sequence Carrier Proteins Cytokines DNA Complementary Genetic Vectors humans Molecular Sequence Data NEURITES PC12 Cells PICHIA Rats recombinant Protein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原文传递
rhIL-7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系统分泌表达
18
作者 令瑛 徐雷 +3 位作者 李向茸 张海霞 马忠仁 冯若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60-69,共10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hIL7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信号肽预测、跨膜蛋白、亲疏水性,构建pGEX-4T-1-hIL-7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LB21(DE3),优化hIL-7表达条件,利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表明hIL-7与猴的同...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hIL7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信号肽预测、跨膜蛋白、亲疏水性,构建pGEX-4T-1-hIL-7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LB21(DE3),优化hIL-7表达条件,利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表明hIL-7与猴的同源性一致,是一个含有13个磷酸化位点及3个糖基化位点,具有信号肽的亲水性分泌蛋白.重组载体经DNA测序,显示包含正确的hIL-7编码序列.将pGEX-4T-1-hIL-7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含GST标签),相对分子量约为43 000 Da,表达形式为包涵体表达.采用单因素方法对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进行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的统计学优化,得到的最优表达条件为37℃、6 h、IPTG浓度0.5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7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条件优化 单因素法 正交实验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a 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 against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liver
19
作者 Xin-Hua Chen Hao Wen +3 位作者 Yao-Xin Zhang Xiao-Hui Feng Xiao-Mei Lu Dong Ma the Xinjiang Hydatid Cli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irst Teaching Hospital,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3年第3期383-386,共4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a 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 against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liver. METHODS: A single chain of variable fragment of human antibodies (ScFvs) was selected from the library by using affinity selec... OBJECTIVE: To identify a 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 against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liver. METHODS: A single chain of variable fragment of human antibodies (ScFvs) was selected from the library by using affinity selection technique with the recombinant antigen on solid surface. The positive clones were demonstrated by ELISA and their DNA sequences were also determined. RESULTS: The DNA sequence data showed that the antibody gene is composed of 768bp. In addition, a specific combination capacity with recombinant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antigen B (r-EgB) was demonstrated by ELISA. CONCLUSION: The obtained 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 against r-EgB may hav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in immunological treatment and drug targeting deli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stic echinococcosis in liver 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 phage display single chain of varlable fragment of human antibody recombinant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antigen B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对胰腺癌放射治疗防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伟娜 郭娜 +5 位作者 杨莉荣 王东 张文华 万玲琴 宫晓静 王义善 《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IL-12)在胰腺癌放射治疗放射防护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放疗组和rhIL-12+放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射波刀治疗,放射...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IL-12)在胰腺癌放射治疗放射防护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放疗组和rhIL-12+放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射波刀治疗,放射剂量30~35Gy,r IL-12+放疗组放疗后予以150ng/kg rhIL-12干预治疗。两组分别于0h、12h、3d、7d、14d、21d、28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4/CD8比值、CD45、CD56数值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表达水平;分析评价两组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变化、近期治疗疗效和胃肠道相关不良反应。[结果]rhIL-12+放疗组患者免疫相关分子CD4/CD8比值、CD45和CD56表达12h内均存在一过性降低现象,随治疗时间的推移逐渐回升,于治疗第14d达到峰值且恢复,改善趋势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细胞因子IFN-γ表达随时间变化逐渐递增,于14d达峰值,较单纯放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标本检测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以及血红蛋白(Hb)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14d时rhIL-12+放疗组患者WBC、PLT和NEUT计数较单纯放疗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而RBC计数和Hb含量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IL-12+放疗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显著(P=0.046);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rhIL-12+放疗组发生率均低于单纯放疗组(P=0.001;P=0.012)。[结论]rhIL-12可有效地促进胰腺癌放射治疗患者造血功能和免疫机能的恢复和重建,并能降低放射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 胰腺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防护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