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Visual Lossless Image-Recompression Framework 被引量:1
1
作者 Ping Lu Xia Jia +3 位作者 Hengliang Zhu Ming Liu Shouhong Ding Lizhuang Ma 《ZTE Communications》 2015年第2期36-40,共5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image recompression frame- work an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QA) method to efficiently recompress Internet images. With this framework image size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out ...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image recompression frame- work an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IQA) method to efficiently recompress Internet images. With this framework image size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out affecting spatial resolution or perceptible quality of the image. With the help of IQ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age quality and image evaluation scores can be quickly established, and the optimal quality factor can be obtained quickly and accurately within a pre - determined perceptual quality range. This process ensures the image's perceptual quality, which is applied to each input image.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file size of images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45%-60% without affecting their visual quality. Moreover, our new image -reeompression framework can be used in to many different application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recompression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user experience visual lossless
下载PDF
Studies on Porphyrin and Phthalocyanine Monolayers by Means of Compression-Recompression Isotherms and BAM
2
作者 Wang, WS Li, W Xi, SQ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1期1041-1042,共2页
Monolayers of porphyrin and phthalocyanine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were studied bymeans of film balance and Brewster angle microscopy (BA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al point ofcompression isotherm and that of re... Monolayers of porphyrin and phthalocyanine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were studied bymeans of film balance and Brewster angle microscopy (BA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al point ofcompression isotherm and that of recompression isotherm were coincident or not coincidentdepending on the target pressures. Results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morphology of monolayersobserved by B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 and Isotherms MEANS Monolayers PHTHALOCYANINE PORPHYRIN STUDIES recompression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Design of Distillation Columns for Wide-Boiling Binary Mixtures with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s
3
作者 Shi L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27-138,共12页
The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VRHP)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offer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energy efficiency for distillation systems with sma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column... The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VRHP)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offer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energy efficiency for distillation systems with sma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column. However, the separation of wide-boiling binary mixtures leads to substanti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column. This limits the applicability of conventional VRHP due to high capital costs and stric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ressor. To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 and to accommodate compressor operating conditions, a novel synthesis and desig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integrate VRHPs with wide-boiling binary mixture distillation columns(WBMDCs). This method enables quick determination of an initial configuration for the integrated WBMDC-VRHP system and helps identify the optimum configuration with the minimum total annual cost. Two examples, namely the separation of benzene/toluene and isopropanol/chlorobenzene, are employed to derive optimum configurations of the WBMDC-VRHP and compare them with the WBMDC.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WBMDC-VRHP and WBMDC demonstrates the superior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WBMDC-VR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 wide-boiling binary mixtures distillation column energy saving synthesis and design
下载PDF
JPEG-Compatibility Steganalysis that Distinguishes Embedding Changes from Recompression Artifacts
4
作者 MA Xiaojing LIU Jiaojiao +1 位作者 ZOU Deqing JIN Ha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9期173-182,共10页
JPEG-Compatibility steganalysis detects the presence of secret message embedded in the JPEG decompressed images and estimates the embedding rate. We propose a JPEG-Compatibility steganalysis algorithm that estimates t... JPEG-Compatibility steganalysis detects the presence of secret message embedded in the JPEG decompressed images and estimates the embedding rate. We propose a JPEG-Compatibility steganalysis algorithm that estimates the embedding rate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ego image and its recompression based predicted co-vet image. In particular, compression artifacts and embedding changes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amplitude of pixel value changes. This is done independent of the embedding positions, thus is effective for both content non-adaptive and content adaptive steganography. In addition, we also improve the recompression prediction scheme to more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JPEG quantization tabl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in detecting spatial ±1 steganography across a wide range of quality factors and embedding rates, when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GANALYSIS JPEG-compatibility recompression artifacts
下载PDF
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结晶系统自适应逐时优化研究
5
作者 姜华 秦华 宫武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为实现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进料流量和进料浓度波动状态下的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逐时优化,建立了基于自适应SPAE2算法的逐时优化模型。采用SPEA2算法并结合自适应交叉概率、变异概率以及组合权重法的多目标逐时优化,以系统总功耗和总换热... 为实现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进料流量和进料浓度波动状态下的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逐时优化,建立了基于自适应SPAE2算法的逐时优化模型。采用SPEA2算法并结合自适应交叉概率、变异概率以及组合权重法的多目标逐时优化,以系统总功耗和总换热面积为优化目标,得到蒸发温度、压缩温升的最优组合。在原始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SPEA2算法,并且将原始数据与优化结果进行对比,自适应SPEA2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优化结果具有更高准确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优化结果进行数据拟合,优化结果与恒定蒸发工况下结果相比:系统总功耗平均降低123.7 kW,换热面积平均减少36.3 m^(2);性能系数和㶲效率分别平均提高8.8%和26.6%,㶲损失平均降低102.3 kW。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系统逐时优化模型可以得到系统进料波动状态下各设备参数逐时变化值,提高了目标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热力学完善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蒸汽再压缩 逐时优化 自适应SPEA2算法 废水 性能分析
下载PDF
改良MVR蒸发器在煤矿超高矿化度浓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贺江海 马宝祥 +2 位作者 符红军 杨晓中 张文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0,共7页
反渗透工艺是目前处理高矿化度矿井水常用的工艺,该工艺浓缩分质后会产生超高矿化度的氯化钠、硫酸钠浓缩盐水。这种浓缩盐水只能蒸发结晶处理后方可排放,传统的蒸发结晶工艺由于能耗非常高限制了其应用。近来年,相对能耗较低的MVR蒸发... 反渗透工艺是目前处理高矿化度矿井水常用的工艺,该工艺浓缩分质后会产生超高矿化度的氯化钠、硫酸钠浓缩盐水。这种浓缩盐水只能蒸发结晶处理后方可排放,传统的蒸发结晶工艺由于能耗非常高限制了其应用。近来年,相对能耗较低的MVR蒸发结晶工艺在国内外得到较多应用。针对煤矿矿井水浓缩的超高矿化度特点,在MVR工艺的基础上对蒸发器进行改良,增设由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原液预热器,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改良制造的MVR蒸发器(150 kg/h)应用于陕西小纪汗煤矿超高矿化度浓水的应用试验中,传热面积由2.80 m^(2)提高至4.89 m^(2),蒸汽消耗量由179.40 kg/h减少到149.85 kg/h,每小时节约30 kg蒸汽,折合标准煤约2.8 kg,节能及碳减排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矿井水 蒸发结晶 蒸汽机械再压缩技术 能耗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量和分布对手术椎体及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阿卜杜吾普尔·海比尔 阿里木江·玉素甫 +6 位作者 麦麦提敏·阿卜力米提 买合木提·亚库甫 艾奔·卡依尔汗 依木然·阿布都克力木 阿力木江·阿西木 林航 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6-1591,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骨水泥的对称分布和有效剂量可以减少术后椎体再次骨折并有助于改善预后,但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时如何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分布和剂量仍然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问题。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背景:研究表明,骨水泥的对称分布和有效剂量可以减少术后椎体再次骨折并有助于改善预后,但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时如何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分布和剂量仍然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问题。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高危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手术椎体及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的111例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骨折组(n=17)和未骨折组(n=94)。回顾两组患者以下变量: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绝经年龄、骨水泥分布指数、骨密度T值、骨水泥剂量、骨水泥分布位置、手术节段、既往病史、不良反应及椎间盘骨水泥渗漏等,对这些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替换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皮椎骨成形术后椎体再发生骨折与椎间盘骨水泥渗漏(P=0.000)、骨水泥剂量(P=0.049)和骨水泥分布位置(P=0.017)等因素相关;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渗漏(P=0.000)、骨水泥剂量(P=0.031)和骨水泥分布位置(P=0.015)为经皮椎骨成形术后手术椎体及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与骨水泥分布Ⅰ型、Ⅱ型和Ⅲ型相比,骨水泥分布Ⅳ型和Ⅴ型的手术椎体及邻近椎体再发骨折风险较高(OR=36.340,P=0.016;OR=27.755,P=0.017);③结果表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手术椎体及邻近椎体再发生骨折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骨水泥分布和骨水泥漏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当骨水泥分布Ⅳ型和Ⅴ型时,容易发生手术椎体及邻近椎体再发骨折。外科医生术前应充分评估上述危险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有助于减少未来再发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再压缩 危险因素 骨水泥量 骨水泥分布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再压缩CCA系统热力循环耦合分析
8
作者 苏杭 赵霄 +1 位作者 张博 杨竹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6,共12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进性能和热效率,同时改善发动机冷却引气品质,在传统预冷冷却空气(cooled cooling air,CCA)技术基础上,建立基于再压缩CCA系统的典型飞机发动机热力计算耦合分析仿真平台.结合涡轮叶片平均壁温计算模型和飞机/发动机...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进性能和热效率,同时改善发动机冷却引气品质,在传统预冷冷却空气(cooled cooling air,CCA)技术基础上,建立基于再压缩CCA系统的典型飞机发动机热力计算耦合分析仿真平台.结合涡轮叶片平均壁温计算模型和飞机/发动机总体匹配模型,分析再压缩CCA系统对涡轮叶片冷却效果、发动机总体性能及相应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减小引气比的方式未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7.88%,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2.03%;加力时耗油率降低、热效率提升,冷却引气总温降低100~120 K、总压提升4%左右,高压涡轮导叶冷却效果提高显著.采用提高燃烧室最高出口温度的方式未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22.81%,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3.70%;加力时耗油率降低、热效率提升,冷却引气总温降低90 K左右,且在各任务航段高压涡轮叶片温度均低于许用温度.两种方案再压缩CCA系统对发动机性能损失基本无影响,取功比在各状态下均低于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再压缩 冷却空气 性能分析 热力循环
下载PDF
船用低速机烟气余热回收SCRBC参数多算法优化
9
作者 谢良涛 杨建国 +3 位作者 杨欣 孙思聪 胡闹 范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60,共8页
针对船用低速机烟气余热回收(WHR)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SCRBC)参数优化,利用低速机台架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再压缩布雷顿循环一维仿真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得到循环参数增压比、分流比与循环效率和净回收功... 针对船用低速机烟气余热回收(WHR)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SCRBC)参数优化,利用低速机台架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再压缩布雷顿循环一维仿真模型,基于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得到循环参数增压比、分流比与循环效率和净回收功的关系,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MOGA)和多准则决策方法(TOPSIS)确定低速机不同负荷下的最佳循环参数组合,提高了循环效率和净回收功.结果表明:在低速机100%负荷、分流比为0.117及增压比为1.804时,净回收功达到178.14 kW,布雷顿循环效率达到19.22%,此时,系统总效率提升了1.68%,燃油消耗率降低了6.43 g/(kW·h).通过对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冷却器火用损失最大为85 kW,火用损失效率为11.44%;换热器的火用损失为32 kW,火用损失效率为3.44%.完成了船舶低速机烟气余热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性能优化方法的研究,并可推广到其他低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低速机 再压缩布雷顿循环 循环参数 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蒸汽再压缩隔离壁蒸馏塔的非对称温度控制
10
作者 李一林 黄克谨 +4 位作者 陈海胜 张亮 钱行 苑杨 王韶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蒸汽再压缩热泵(VRHP)可以提升隔离壁蒸馏塔(DWDC)的稳态性能,但也加剧了被控变量间的相互耦合,给蒸汽再压缩隔离壁蒸馏塔(VRHP-DWDC)的平稳操作带来困难。针对分离中间组分(甲苯)绝对占优的苯/甲苯/二甲苯三元物系的VRHP-DWDC,通过非... 蒸汽再压缩热泵(VRHP)可以提升隔离壁蒸馏塔(DWDC)的稳态性能,但也加剧了被控变量间的相互耦合,给蒸汽再压缩隔离壁蒸馏塔(VRHP-DWDC)的平稳操作带来困难。针对分离中间组分(甲苯)绝对占优的苯/甲苯/二甲苯三元物系的VRHP-DWDC,通过非方相对增益矩阵对操纵与被控变量进行配对,并依据闭环响应分析给出了一种新颖的单温度分散控制系统。由于采用塔顶/侧线热泵压缩机分别控制侧线段/公共提馏段的灵敏板温度,不但加快了侧线产品的响应速度,而且降低了塔底产品的峰值偏差。鉴于高度内部耦合以及失真的温度与组分对应关系导致二者存在较大的稳态偏差,采用双温差结构进一步强化系统设计,由此给出了一种非对称温度控制系统,降低了系统内在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因而能够减小侧线和塔底产品的稳态偏差。闭环仿真结果显示了该非对称温度控制系统的优越性。研究表明,VRHP的引入虽然加重了VRHP-DWDC的内部耦合,但也提供了压缩机功率这一潜在操作变量,其较好的控制通道特性与双温差结构的有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VRHP-DWDC的闭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壁蒸馏塔 过程强化 蒸汽再压缩热泵 温度控制 温差控制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热再压缩循环高级㶲分析
11
作者 马兴基 孙宝芝 +2 位作者 林子豪 史建新 曹元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43-6550,I0021,共9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传统㶲分析存在不能提供有关㶲损失全面信息的缺点,该文采用高级㶲分析方法揭示双回路超临界二氧化碳再热再压缩循环每个系统组件的内源、外源、可避免、不可避免、内源可避免、内源不可避免、外源可避免和外源不可避免...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传统㶲分析存在不能提供有关㶲损失全面信息的缺点,该文采用高级㶲分析方法揭示双回路超临界二氧化碳再热再压缩循环每个系统组件的内源、外源、可避免、不可避免、内源可避免、内源不可避免、外源可避免和外源不可避免㶲损失。结果表明:在真实、理想和不可避免工况下,系统的热效率分别为48.61%、58.81%和55.07%;总㶲效率分别为67.60%、83.76%和77.95%。系统总的可避免㶲损失为27.37 MW,约占总㶲损失的47%。在可避免㶲损失中,38.62%是内源性的,61.38%是外源性的。在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方面,传统㶲分析获得的组件性能提升优先顺序与高级㶲分析并不相同。前者建议优先顺序为预冷器、高温回热器、预热器和再热器,而后者建议优先顺序为预冷器、主压缩机、再压缩机和低温回热器。尽管高温回热器、预热器和再热器的㶲损失较大,但其自身改进潜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再热再压缩循环 常规㶲分析 高级㶲分析 参数优化
下载PDF
再压缩S-CO_(2)布雷顿循环性能分析及多目标优化
12
作者 李子扬 郑楠 +1 位作者 方嘉宾 魏进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3-2156,共14页
结合储热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输出稳定、调峰能力强,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可进一步提升热电转换效率。既有研究大多采用单一指标对S-CO_(2)循环进行性能评估,结果相对片面,因而有必要开展多指标综合性能评价以客观反... 结合储热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输出稳定、调峰能力强,引入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可进一步提升热电转换效率。既有研究大多采用单一指标对S-CO_(2)循环进行性能评估,结果相对片面,因而有必要开展多指标综合性能评价以客观反映循环性能状况。建立了35 MW再压缩式S-CO_(2)循环的热力学和经济性模型,考察了关键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BP-GA),对循环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回热器总热导率的增加可提升循环效率,但存在上限;透平入口温度、循环最低和最高压力、分流比与循环性能分别存在显著的非单调作用关系,优化后的设计值依次为639.14℃、8.10 MPa、29.74 MPa和0.70。与初始设计值下的循环性能相比,优化后的循环系统度电成本降低了11.1%,循环热效率和比功分别提高了5.1%和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再压缩布雷顿循环 遗传算法 整体优化 热力学
下载PDF
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
13
作者 公衍超 王子琳 +3 位作者 杨楷芳 刘颖 林庆帆 王富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5,共10页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频的色度域和亮度域维度分析并确定VVC视频码流中与压缩次数密切相关的基础码流特征;基础码流特征包括色度域和亮度域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的划分类型及预测模式;结合拉格朗日率失真优化技术分析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的变化;进一步确定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可以作为检测视频压缩次数的基础码流特征;接着考虑视频监控应用对重压缩取证方法低复杂度的需求,基于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构建低复杂度高级码流特征;将高级码流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完成监控视频的重压缩取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先进方法相比,CLF-SVRF方法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准确度平均提升了13.53%,同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重压缩取证耗时,重压缩取证时间平均减少了4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通用视频编码 重压缩取证 监控视频 色度域
下载PDF
强化混凝+气浮+臭氧催化氧化+膜分离+MVR蒸发工艺处理气田开发废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德敏 张烨 +2 位作者 袁建梅 廖新睿 阚涛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1,共4页
针对气田开发废水组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盐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强化混凝+气浮分离+臭氧催化氧化+膜分离+MVR蒸发工艺对气田开发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气田开发废水降解性能良好,处理效率高,... 针对气田开发废水组分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盐度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强化混凝+气浮分离+臭氧催化氧化+膜分离+MVR蒸发工艺对气田开发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气田开发废水降解性能良好,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处理出水COD、氯离子、SS、氨氮、石油类分别为20.5、10.8、9.0、1.5、0.7 mg/L,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9.77%、99.94%、99.68%、98.73%、99.75%,各项水质指标均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其中氯离子质量浓度优于《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190-93)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开发废水 强化混凝 臭氧催化氧化 超滤 反渗透 MVR
下载PDF
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处理兽药废水特性研究
15
作者 孙桂祥 侯超 +1 位作者 杨伊琳 张云 《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9期38-46,共9页
兽药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含盐高浓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难以满足生物处理进水要求。本文以典型兽用抗生素—泰妙菌素生产废水为处理物料,基于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系统开展实验研究,验证工艺可行性。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过程蒸... 兽药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含盐高浓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难以满足生物处理进水要求。本文以典型兽用抗生素—泰妙菌素生产废水为处理物料,基于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系统开展实验研究,验证工艺可行性。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过程蒸发冷凝液出水水质稳定,COD平均值为2795mg·L^(-1),达到生物处理进水要求;随着浓缩倍数增加,系统蒸发量降低、运行功率升高,运行经济性下降;当浓缩倍数为12倍时,采用“MVR蒸发+浓缩液滚筒刮板干燥”工艺处理成本最低,为70.1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药废水 泰妙菌素 机械蒸汽再压缩 蒸发浓缩
下载PDF
机械蒸汽再压缩耦合中空纤维真空膜蒸馏系统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龙 司泽田 +1 位作者 李卓豪 张永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155,共6页
为了解决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分离效率低、运行能耗高的问题,设计搭建了一套新型的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耦合中空纤维真空膜蒸馏系统,考察了耦合系统的运行特性,并开展了不同进料条件及长时间运行下系统对氯化铵溶液蒸发的试验研究。结果... 为了解决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分离效率低、运行能耗高的问题,设计搭建了一套新型的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耦合中空纤维真空膜蒸馏系统,考察了耦合系统的运行特性,并开展了不同进料条件及长时间运行下系统对氯化铵溶液蒸发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料液氯化铵质量分数、进料液温度、进料液流量和真空侧压力分别为5%、75℃、10 m^(3)/h和24 kPa时,产水速率和产水电导率基本稳定在45.9 kg/h和11.9μS/cm,分离效率为99.9%,单位加热能耗(SHEC)为118.5 kW·h/t。随着进料液氯化铵质量分数的增加,产水速率减小,SHEC增加;而随着进料液温度和进料液流量增加,产水速率增加,SHEC减小。经过240 h运行试验,膜污染并未明显影响产水水质,但降低了产水速率,经膜清洗后,产水速率可恢复至原来的96.1%,该系统能够高效分离氯化铵溶液,回收能源,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蒸汽再压缩 中空纤维 真空膜蒸馏 产水速率 分离效率 单位加热能耗
下载PDF
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焦化废水零排放工艺中浓盐水的效能
17
作者 沈俊伯 缪蔚 +2 位作者 胡楠 李恩超 李攀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0-1140,共11页
焦化废水的零排放工艺中使用蒸汽机械再压缩(MVR)蒸发结晶处理膜浓缩液,最终产生超高盐浓缩液废水,其难以通过传统氧化方法进行处理。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能够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增强臭氧氧化能力,可望用于处理MVR浓缩母液。为验证该技... 焦化废水的零排放工艺中使用蒸汽机械再压缩(MVR)蒸发结晶处理膜浓缩液,最终产生超高盐浓缩液废水,其难以通过传统氧化方法进行处理。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能够提高臭氧传质效率、增强臭氧氧化能力,可望用于处理MVR浓缩母液。为验证该技术的工程应用可行性,以MVR浓缩母液为研究对象,对比臭氧微纳米气泡和普通大气泡2种曝气方式下臭氧传质速率以及有机物的降解效能,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盐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对2种臭氧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以界定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处理高盐废水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从0.1 mol/L增加至1 mol/L,微纳米气泡和普通大气泡的臭氧传质系数分别提高0.13和0.09倍,臭氧自分解速率分别升高2.10和1.38倍。在处理高盐、高有机物废水(TOC浓度为57.2~587.6 mg/L,电导率为3.47~28.6 mS/cm)时,臭氧微纳米气泡较普通大气泡的TOC去除率提升0.50~3.76倍,吨水能耗最大可降低71%;处理超高盐、超高有机物废水(TOC浓度为5626 mg/L,电导率为164.3 mS/cm)时,臭氧微纳米气泡去除效果与普通大气泡趋于一致且吨水能耗更高。高盐废水的盐浓度和有机物浓度对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效能影响显著,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废水特性选择合适的臭氧曝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微纳米气泡 臭氧氧化 臭氧传质系数 降解 MVR浓缩母液
下载PDF
双效机械蒸汽再压缩污水脱盐工艺流程仿真
18
作者 王其玉 肖小龙 +1 位作者 王硕硕 白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9,共8页
该文基于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开展了基于双效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的采出水脱盐工艺流程模拟仿真,以及系统运行热力特性分析。在设计工况下经过系统处理的污水净水分离率达到90.0%,污水整体资源化利用率可达86.7%,系统能效比和... 该文基于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开展了基于双效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的采出水脱盐工艺流程模拟仿真,以及系统运行热力特性分析。在设计工况下经过系统处理的污水净水分离率达到90.0%,污水整体资源化利用率可达86.7%,系统能效比和污水处理比能耗分别为15.5和212.2 kJ/kg。结合系统变工况特性和运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可知,降低蒸发压力可提升污水资源回收量,减小压比将有利于提高系统能效、降低比能耗。通过MVR污水脱盐系统的仿真建模,探究了该工艺的能质转化特性,为优化含盐污水处理方案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脱盐 机械蒸汽再压缩 流程仿真 热力特性
下载PDF
RO-MVR资源化处理高含硫气田高盐采出水工程实例
19
作者 董佳佳 尚红超 +2 位作者 张三辉 肖雪莉 苏三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3-156,共4页
基于高含硫气田高盐采出水深度处理站现场装置,介绍了资源化处理工艺“反渗透膜浓缩”+“机械蒸汽再压缩”(RO+MVR)工程实例设计,评价了RO+MVR工程实例效果。结果显示,出水水中氯离子平均含量18.2 mg/L,平均去除率99.77%;COD和氨氮平均... 基于高含硫气田高盐采出水深度处理站现场装置,介绍了资源化处理工艺“反渗透膜浓缩”+“机械蒸汽再压缩”(RO+MVR)工程实例设计,评价了RO+MVR工程实例效果。结果显示,出水水中氯离子平均含量18.2 mg/L,平均去除率99.77%;COD和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8.6 mg/L和0.50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23%和75.49%;总硬度、浊度和石油类去除率分别达到99.91%、71.85%和98.52%;出水水质达到《GB/T 50050-201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要求。RO-MVR既可以高效去除氯离子,还能去除COD和氨氮,能够实现高含硫气田高盐采出水低成本高效资源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机械蒸汽再压缩 高盐采出水 资源化
下载PDF
核反应堆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优化研究
20
作者 侯胜亚 薛松松 杨其国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4-990,共7页
针对应用于第四代气冷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建立完善的热力学及㶲经济性模型,并根据核电模块化的需求引入空间紧凑性指标,从热力学性能、空间紧凑性、㶲经济性能等多个维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 针对应用于第四代气冷堆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建立完善的热力学及㶲经济性模型,并根据核电模块化的需求引入空间紧凑性指标,从热力学性能、空间紧凑性、㶲经济性能等多个维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开展研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开展了多目标优化以提高系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通过多目标优化研究,循环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多目标优化得到的最优点的㶲效率、单位功率成本率和单位功率换热面积分别为71.5%、3.11美分/(kW·h)和0.191 m^(2)/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利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 㶲经济性 再压缩循环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