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orbital fracture with titanium implants 被引量:8
1
作者 Wen-Shu Yi, Xin-Rong 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2年第4期488-492,共5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omplex orbital fracture reconstruction with titanium impla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46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mplex orbital fractures reconstruction usi...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complex orbital fracture reconstruction with titanium impla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46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mplex orbital fractures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implants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8 was conducted. The following data were recorded: age, gender, mechanism of injury,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orbital CT, visual acuity, diplopia, ocular motility and Hertel exophthalmometer. RESULTS: The most common cause was motor vehicle accident (47.8%), followed by industrial injury (30.4%). All patients had improved appearance after operation and CT scan at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 showed the fracture defects of orbit and neighboring areas had been reconstructed. Forty-six cases had various degrees of enophthalmos before operation. Among them, 32 cases were completely corrected, 11 cases improved obviously and 3 cases had no improvement after operation. Thirty-six patients with visual acuity =20/60 revealed diplopia of various degrees, including 26 patients had diplopia in right ahead and/or reading positions. At the sixth month after operation, diplopia disappeared in five patients, 7 patients still had diplopia in right ahead and/or reading positions, 14 patients had diplopia in positions rather than right ahead and reading positions (<20 degrees) and ten patients had diplopia only at peripheral gazing (>20 degrees). All patients had various degrees of ocular motility disorders before operation. At the sixth month after operation, eyeball movement disorder disappeared in 9 patients, 31 patients showed improvement and 6 patients had no improvement. Complications of implant infection, rejection and displacement were not reported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itanium implants in the repair of complex orbital fractures greatly improves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al results, which is a favorable material for plastic surgery of complex orbital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orbital fractures TITANIUM 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A technique for enhancing tight oil recovery by multi-field reconstruction and combined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2
作者 LEI Zhengdong WANG Zhengmao +6 位作者 MU Lijun PENG Huanhuan LI Xin BAI Xiaohu TAO Zhen LI Hongchang PENG Yingf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152-163,共12页
A seepage-geomechanical coupled embedded fracture flow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multi-field coupled simulation in tight oil reservoirs,revealing the patterns of change in pressure field,seepage field,and stress ... A seepage-geomechanical coupled embedded fracture flow model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multi-field coupled simulation in tight oil reservoirs,revealing the patterns of change in pressure field,seepage field,and stress field after long-term water injection in tight oil reservoirs.Based on this,a technique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combining multi-field reconstru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has been proposed.The study shows that after long-term water flooding for tight oil development,the pressure diffusion range is limited,making it difficult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displacement system.The variation in geostress exhibits diversity,with the change in horizontal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being greater than that in horizontal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and the variation around the injection wells being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around the production wells.The deflection of geostress direction around injection wells is also large.The technology for EOR through multi-field reconstru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employs water injection wells converted to production and large-scale fracturing techniques to restructure the artificial fracture network system.Through a full lifecycle energy replenishment method of pre-fracturing energy supplementation,energy increase during fracturing,well soaking for energy storage,and combination of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it effectively addresses the issue of easy channeling of the injection medium and difficult energy replenishment after large-scale fracturing.By intensifying the imbibition effect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wells,it reconstructs the combined system of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under a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transitioning from avoiding fractures to utilizing them,thereby improving microscopic sweep and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ies.Field application in Block Yuan 284 of the Huaqing Oil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technology increases the recovery factor by 12 percentage points,enabling large scale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ight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oil complex fracture network energy increase by fracturing multi-field reconstruction displacement and imbibition combination EOR
下载PDF
致密油多场重构驱渗结合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雷征东 王正茂 +6 位作者 慕立俊 彭缓缓 李鑫 白晓虎 陶珍 李洪畅 彭颖锋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建立渗流-地质力学耦合的嵌入式裂缝流动模型,进行致密油多场耦合模拟,揭示致密油长期注水后压力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致密油多场重构驱渗结合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表明:致密油长期注水开发后,压力扩散范围小... 建立渗流-地质力学耦合的嵌入式裂缝流动模型,进行致密油多场耦合模拟,揭示致密油长期注水后压力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致密油多场重构驱渗结合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表明:致密油长期注水开发后,压力扩散范围小,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地应力的变化幅度呈现差异性,水平最小主应力变化幅度大于水平最大主应力,注水井地应力变化幅度大于生产井,注水井周围地应力转向幅度较大。多场重构驱渗结合提高采收率技术通过注水井转采和大规模压裂技术,重构人工体积缝网系统;通过压前补能、压中增能、焖井蓄能、驱渗结合的全生命周期能量补充方法,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压裂后注入介质易窜流、能量难补充的问题;通过多井联动强化渗吸效应,重构复杂缝网下驱替与渗吸结合体系,由避缝向利用裂缝转变,提高微观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元284区块现场应用实践表明,该技术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可实现致密油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复杂缝网 压裂增能 多场重构 驱渗结合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应用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谢海棠 刘俊传 刘宝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4期127-130,共4页
目的比较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前应用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瑞金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THA术前均实施CT三维重建扫... 目的比较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前应用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瑞金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THA术前均实施CT三维重建扫描、X线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三维重建、X线检查诊断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骨折类型[股骨头/颈骨折、粗隆间骨折、髋臼骨折、复合骨折]的准确度及关节内骨碎片情况的诊断效能。结果CT三维重建诊断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骨折类型的准确度为96.43%,高于X线检查的85.71%,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诊断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关节内骨碎片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三维重建诊断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关节内骨碎片的准确度、特异度(96.36%、94.05%)均高于X线检查(78.18%、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与金标准的Kappa值为0.867,X线检查与金标准的Kappa值为0.490。结论高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THA术前应用CT三维重建诊断其骨折类型和关节内骨碎片情况的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髋关节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CT三维重建 X线检查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胜才 李胜超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检查和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比较X线与CT三维重建技术对...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检查和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比较X线与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不同类型骨折诊断的总准确率、对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质量的评估效果。结果: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肘关节骨折、腕关节骨折、Colles骨折、髋关节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尺桡骨骨干双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及总体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折内固定质量的评估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折复位的评估效果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更好地评估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CT三维重建技术 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刘居上 李楠馨 李慧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78-79,92,共3页
目的对多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对2020.3-2021.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MSCT组与常规组,MSCT组实施... 目的对多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对2020.3-2021.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MSCT组与常规组,MSCT组实施术前计划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指导,而常规组则接受传统术前计划指导,对两组手术指标情况进行对比与记录;统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观察分析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Maieed骨盆量化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经对比,MSCT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术中透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均短于常规组(P<0.05);MSCT组与常规组出现不良事件概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对比,术后3个月MSCT组Maieed骨盆量化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两项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临床治疗中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可有效减少患者群体术中的出血量,有利于加速患者骨折端的愈合,更能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辅助3D 打印技术 复杂性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计超 宁宇 +4 位作者 王向前 崔冰 李奎 张冰 程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通过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内固定方案,并按照术前设计方案手术,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取常规术前检查...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通过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内固定方案,并按照术前设计方案手术,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取常规术前检查及手术治疗的22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性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HSS膝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HSS评分分别为(90.5±10.3)分钟、(532.6±254.3)m L、(3.2±0.5)个月、(86.7±10.4)分,较对照组的(153.4±30.8)分钟、(768.5±310.7)m L、(4.1±0.7)个月、(78.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4%,高于对照组的81.8%,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下模拟手术能明显缩短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际手术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有效提高手术效率,促进膝关节功能良好恢复,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三维重建
下载PDF
整复重建术治疗眼眶骨折对患者视力及眼球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洋 王彦荣 胡文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研究整复重建术治疗眼眶骨折对患者视力及眼球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6月1日来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眼眶骨折患者41例。治疗前检查并记录视力、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下行微型钛板塑形内固... 目的研究整复重建术治疗眼眶骨折对患者视力及眼球运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6月1日来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眼眶骨折患者41例。治疗前检查并记录视力、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下行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治疗后6个月复查,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经整复重建术后6个月,视力恢复在1.0~1.5范围者占21.95%、0.6~1.0范围者高达48.78%,与治疗前对比,视力好转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视0级由0.00%变为63.42%、Ⅰ级占17.07%,尤其Ⅲ级降为0.00%,相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球运动障碍0级高达53.66%,Ⅰ、Ⅱ、Ⅲ级改善的疗效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眶骨折患者经整复重建术,可明显提高视力,降低复视发生,避免眼球运动障碍,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复重建术 眼眶骨折 视力 眼球运动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为公 杨益民 王莹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2期4141-4143,共3页
目的研究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对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复杂踝关节骨折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采用3... 目的研究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对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复杂踝关节骨折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采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按传统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20/3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1.1±4.1)min比(47.1±5.1)min,(5.1±1.1)d比(8.1±0.9)d,(41.1±2.1)d比(49.2±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失败的可能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3D打印 数字化技术重建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数字化设计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时亮 段亮 +1 位作者 董向辉 刘宗智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0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联合数字化设计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就诊单双日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3D打印联合数字化设计辅...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联合数字化设计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就诊单双日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3D打印联合数字化设计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切开显露时间、复位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开显露时间及复位固定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0,t=4.519;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6,P<0.05);术后3 d,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3,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6,P<0.05)。结论:3D打印联合数字化设计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中,能够较好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质量,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数字化设计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后眶容积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殷学民 任晓旭 +1 位作者 刘啸 李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测量技术,精确测量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伴眼球内陷患者眶容积的改变量,为手术恢复眶容积及重建眼眶外形提供依据。方法 18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伴眼球内陷的患者,分别行64排三维螺旋CT扫描,利用Simp... 目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测量技术,精确测量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伴眼球内陷患者眶容积的改变量,为手术恢复眶容积及重建眼眶外形提供依据。方法 18例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伴眼球内陷的患者,分别行64排三维螺旋CT扫描,利用Simplant软件测量健侧与患侧眶容积并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例患者患侧眶容积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大,健侧与患侧眶容积差值为(1.83±0.75)cm3,双侧眶容积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男性健侧眶容积的平均值为(28.50±1.15)cm3,女性为(23.57±1.31)cm3,不同性别患者健侧眶容积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早期进行眶容积的测定有助于术者制定手术方案,准确恢复原有的眶容积,避免眼球内陷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上颌骨复合体骨折 眶容积 三维重建 计算机软件辅助测量
下载PDF
M型锁定重建钢板后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13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桢榕 陈淑强 +1 位作者 闫楷忠 史建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M型锁定重建钢板后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M型锁定重建钢板后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13例。骨折按Tile分型。骨折复位按Tornetta和Matta标准术后X线平片上骨折移位的最大距离。功能评... 目的探讨采用M型锁定重建钢板后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M型锁定重建钢板后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13例。骨折按Tile分型。骨折复位按Tornetta和Matta标准术后X线平片上骨折移位的最大距离。功能评估采用Majeed评分系统。结果 13例患者无骨折不愈合、骨折移位或脱位、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根据Tornetta和Matta标准评定优良率92.3%,按Majeed评分系统术后功能优良率84.6%。结论 M型重建锁定重建钢板后路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是一种较好的固定骨盆后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锁定重建钢板 骶髂关节复合体 内固定
下载PDF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增产理论与技术体系展望 被引量:48
13
作者 吴能友 李彦龙 +3 位作者 万义钊 孙建业 黄丽 毛佩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115,共16页
从量级尺度大幅度提高产能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产业化开采的关键,而水合物开采能否产业化又取决于原地可采储量能否支撑产业化开采所需要的基本开采周期,以及开采产能能否达到当前产业化开采的标准。为了给水合物开发技... 从量级尺度大幅度提高产能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产业化开采的关键,而水合物开采能否产业化又取决于原地可采储量能否支撑产业化开采所需要的基本开采周期,以及开采产能能否达到当前产业化开采的标准。为了给水合物开发技术研究提供参考,从海域水合物增产理论与技术学科体系建设的角度,结合国内外水合物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分析了潜在的水合物增产技术,提出了水合物开采增产的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及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研究结果表明:①复杂结构井、多井井网、新型开采方法、储层改造是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增产的主要途径,其增产机理可归纳为扩大泄流面积、提高分解效率、改善渗流条件等三个方面;②复杂结构井和井网是提高水合物产能的根本,基于复杂结构井和井网系统辅助加热或进行储层改造,能从量级尺度提高水合物的产能;③制样技术、储层监测技术和力学场耦合技术是目前水合物增产基础研究的主要技术瓶颈,建议“十四五”期间国家水合物应用基础研究的重点应关注上述技术瓶颈。结论认为,以水平井或多分支井为代表的复杂结构井、以多井簇群井开采为代表的井网开采模式、以降压辅助热激发为主的开采新方法、以水力造缝为代表的储层改造技术的联合应用等,是实现水合物产能量级提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产业化开采 增产理论和技术 复杂结构井 井网 降压辅助热激发 水力造缝 储集层改造
下载PDF
头皮冠状切口用于面中份复杂性骨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晓斌 徐志英 +1 位作者 杨宏宇 杨辉俊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16期18-20,共3页
目的:对面中份复杂性骨折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复位微型钛板固定的48例面中份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评价其... 目的:对面中份复杂性骨折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复位微型钛板固定的48例面中份复杂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术后1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全部病例中,有47例Ⅰ期愈合,术后复查X线提示骨折复位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咬合关系及张口亦恢复至正常状态,凹陷的颧骨及颧弓也完全复位。仅有1例患者因伤口感染较重,经多次换药后延期愈合。结论:头皮冠状切口用于面中份复杂性骨折的治疗具有切口隐蔽、视野暴露充分、恢复快的优势,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切口 面中份复杂性骨折 临床评价
下载PDF
X线、CT三维重建与MRI检查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15
作者 徐晓璐 单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58-461,共4页
目的比较X线、CT三维重建及MRI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月6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影像科接受治疗的55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X线、CT三维重建与MRI检查,... 目的比较X线、CT三维重建及MRI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月6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影像科接受治疗的55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X线、CT三维重建与MRI检查,并经内固定术证实,比较X线、CT三维重建与MRI的检查结果。结果 55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X线、三维CT重建及MRI检查后术前诊断分型与手术结果分型的相符率分别为8.18%(43/55)、90.91%(50/55)、85.45%(47/55);不同检查方式间诊断与手术结果的分型相符率差异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三维CT及MRI均能够为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提供有效资料,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互相结合、互相补充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三维CT重建 MRI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诊断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颌面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文革 王健 邢荣琴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8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颌面部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临床疑有复杂性颌面骨折患者(28例煤矿工外伤和22例交通事故外伤)于外伤后2~23(平均12)h内均经64层螺旋CT平扫和三维重建(SSD)成像。依据手术所见,对比...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颌面部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0例临床疑有复杂性颌面骨折患者(28例煤矿工外伤和22例交通事故外伤)于外伤后2~23(平均12)h内均经64层螺旋CT平扫和三维重建(SSD)成像。依据手术所见,对比性分析了CT平扫与三维重建像对骨折部位、伴发骨折及骨折线的显示能力。结果50例疑有颌面骨折患者中,上颌骨骨折伴颧骨、眶骨骨折26例,上颌骨骨折伴颧骨、眶骨、鼻骨、额骨骨折14例,颧骨、眶骨、鼻骨骨折6例,颧骨、眶骨骨折4例。三维重建(SSD)像清晰显示了部分患者中CT平扫未发现的横向、斜向骨折线。结论CT三维重建成像能立体地、直观地显示复杂性颌面骨折的部位及伴发骨折,尤其在显示隐匿性骨折线方面明显优于CT平扫,因此,它能为制定精细的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 复杂性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侨阁 牛军杰 刘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8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累及关节面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在采取多平面重建后均可清楚显示各类骨折;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可对骨折...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复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累及关节面复杂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32例患者在采取多平面重建后均可清楚显示各类骨折;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可对骨折劈裂以及塌陷情况进行评估;32例患者中29例均由容积重建确定手术路径,手术结果均证实了容积和多平面重建扫描显示的骨折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准确、直观和立体地显示患者关节面骨折情况,对选取合适手术入路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及关节面 复杂性骨折 多层螺旋三维重建
下载PDF
复杂颌面骨折重建修复37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文军 龚龙岗 +2 位作者 李巧玉 谭聪明 范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颌面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37例复杂颌面骨折患者,采用面部小切口、口内龈颊沟切口,充分显露所有骨折部位,按顺序行骨折复位、钛板内固定及各功能区域的修复。术后随访1年以上,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 目的探讨复杂颌面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37例复杂颌面骨折患者,采用面部小切口、口内龈颊沟切口,充分显露所有骨折部位,按顺序行骨折复位、钛板内固定及各功能区域的修复。术后随访1年以上,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下颌运动及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颜面部形态满意。除1例出现张口受限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案,实施精细的骨折复位和固定,可最大程度地改善复杂颌面骨折患者局部外形,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颌面骨折 手术重建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的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苗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AF)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骨科83例复杂A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行术前计划的38例为指导组,以传统方法行...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对复杂髋臼骨折(AF)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骨科83例复杂A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行术前计划的38例为指导组,以传统方法行术前计划的45例为常规组。记录各手术指标,评估骨盆和髋臼复位质量及骨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术后不良事件。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指导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骨盆复位优良率均超过80%,髋臼实现解剖复位、满意复位者占比均超过85%,但组间骨盆及髋臼复位质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Majeed骨盆量化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指导组术后3个月两项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而术后6个月未见明显差异(P>0.05)。指导组、常规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期间指导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常规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SCT三维重建辅助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指导,可使复杂AF手术更具个性化,继而缩短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及骨盆、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3D打印技术 复杂髋臼骨折 手术指导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骨盆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振刚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骨盆骨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患者先后实施X线平片和CT重建扫描,分析X线片和CT重建所显示的不同部位骨折的诊断率。结果本组30例患者,骨折部位存在于骶骨者16例,骶髂关节者20例,髋臼者1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骨盆骨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患者先后实施X线平片和CT重建扫描,分析X线片和CT重建所显示的不同部位骨折的诊断率。结果本组30例患者,骨折部位存在于骶骨者16例,骶髂关节者20例,髋臼者16例,耻骨联合者15例;本研究中,CT重建组对骶骨、骶髂关节、髋臼和耻骨联合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95.00%、100.00%和100.00%,而X线组仅分别为37.5%、15.0%、18.75%和73.3%。结论 CT三维重建诊断复杂骨盆骨折,能全面、精确地反映出骨盆的立体形态以及骨折部位的空间构象,对术前诊断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复杂骨盆骨折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