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郡县制国家的社会治理逻辑——清代基层社会的“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曹正汉 张晓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6-227,共12页
中国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模式,所谓"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在清代,这种模式体现为保甲体系与乡绅和宗族自治系统同时并存;在当代,体现为网格化管理与村民(社区)自治同时并存。此种治理模式之形成原因,是... 中国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模式,所谓"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在清代,这种模式体现为保甲体系与乡绅和宗族自治系统同时并存;在当代,体现为网格化管理与村民(社区)自治同时并存。此种治理模式之形成原因,是现有的理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逻辑的两种主要理论——"官治能力受限论"和"社会风险论"——所不能完全解释的。我们认为,"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之形成,是政府在治理基层社会上,既需要降低官民冲突的风险,同时,也致力于控制和消除社会中的威胁因素,所导致的结果。通过考察清代基层社会的"控制与自治相结合模式"的形成原因,并与当代基层社会的治理模式相比较,为这种观点提供了经验支持;并且,把这种观点发展成解释基层社会治理逻辑的更一般化的风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县制国家 社会风险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下载PDF
治国贤才脱颖而出的逻辑理路——基于孔子人才思想的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4,共10页
孔子人才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和先秦相关著作中,通过探究其所蕴含的人才事务的一般性规律,碎片化形态分布实则动态一体的孔子人才思想逻辑得以呈现,即:言行是参透人才心智的窗口,洞察人言复杂表象的内在实质,特别是观"过"... 孔子人才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和先秦相关著作中,通过探究其所蕴含的人才事务的一般性规律,碎片化形态分布实则动态一体的孔子人才思想逻辑得以呈现,即:言行是参透人才心智的窗口,洞察人言复杂表象的内在实质,特别是观"过"知人是诊断考察对象的可靠根据;举贤注重的是公悦善聚,所举之人要公正、正直,聚仁、智、勇、孝、信、忠等诸"善"于一身;任贤之要在适才适所,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合理配置,按照人才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岗位,使每一个人才都能获得有效发挥其最大潜能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治理能力 举贤任贤 孔子人才思想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辟召制度述略
3
作者 张旭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44-50,共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辟召制度分为公府辟召和州郡辟召,凡公府长官、州郡长官均可自行辟任僚属。魏晋时期随着门阀制度的确立,公府辟召为门阀士族所把持,州郡辟召则地位下降,成为寒人的入仕途径。南朝高门子弟多由吏部铨选直接入仕,公府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辟召制度分为公府辟召和州郡辟召,凡公府长官、州郡长官均可自行辟任僚属。魏晋时期随着门阀制度的确立,公府辟召为门阀士族所把持,州郡辟召则地位下降,成为寒人的入仕途径。南朝高门子弟多由吏部铨选直接入仕,公府辟召稍显沉寂,州郡辟召则出现了士族化趋向。北魏太和改制后,公府辟召与“资荫制”合流。齐后主时州郡辟召发生变化,州郡佐吏由君主敕用,地方大族势力开始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公府辟召 州郡辟召 九品中正制
下载PDF
战国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周书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统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各国的普遍推行,各诸侯国国君通过郡、县地方行政区及乡、亭、里等基层地域组织,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统治网络,层层控制着整个国家。新的官僚制度的建立,便利了国君对地方官员的任免、选拔...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统县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各国的普遍推行,各诸侯国国君通过郡、县地方行政区及乡、亭、里等基层地域组织,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统治网络,层层控制着整个国家。新的官僚制度的建立,便利了国君对地方官员的任免、选拔与考核权的掌握。中央对地方的视察制度的建立,具有考核地方民政、选拔人才并对施政方针征求意见等作用。与此同时,行县之制在加强中央、各级政权与基层之间的政治联系,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行政管辖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监察制度的初步建立则是封建王朝加强专制统治的重要表现。国君对立法与司法权的垄断,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必然要求。户口的登记和赋役的摊派,内史、少府等国家财政机构的创设,标志着新型分立的单一制国家对地方经济的控制得到空前加强。发兵用符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央及地方军队的调遣权全部集中于国君一人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郡县 中央 地方 立法 司法 户籍制度
下载PDF
鄂、豫、陕、渝交际区域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浅述
5
作者 王一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4-40,共7页
鄂、豫、陕、渝交际区域有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历代统治者先后在这里设置的郡、州、府一级官署至少七十次,县级官署至少一百七十七次。本文一一陈述以上官署的时间、方位和所属政权,旨在说明该地区历史开发时间的先后,以及封建割据的频... 鄂、豫、陕、渝交际区域有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历代统治者先后在这里设置的郡、州、府一级官署至少七十次,县级官署至少一百七十七次。本文一一陈述以上官署的时间、方位和所属政权,旨在说明该地区历史开发时间的先后,以及封建割据的频繁和文明进程的不平衡,以作为该地区人文历史研究者和新时期建设者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治 州治 府治 县治
下载PDF
唐代渤海国“二元”地方制度下羁縻统辖研究
6
作者 王万志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0,213,共12页
文王大钦茂时,渤海开始征服南黑水靺鞨诸部,并模仿唐朝建构羁縻府州体系。大嵩璘时已出现个别羁縻府州建置,至宣王大仁秀厘定全境府州县体制,羁縻府州制度最终完备。与渤海统治中心地区的府州建置相比,黑水靺鞨地区的府州表现出明显的... 文王大钦茂时,渤海开始征服南黑水靺鞨诸部,并模仿唐朝建构羁縻府州体系。大嵩璘时已出现个别羁縻府州建置,至宣王大仁秀厘定全境府州县体制,羁縻府州制度最终完备。与渤海统治中心地区的府州建置相比,黑水靺鞨地区的府州表现出明显的羁縻统治特征。在这种“二元”地方制度的框架下,统治中心地区的首领势力逐渐被中原式的基层统辖取代。此时出现于日本文献中的首领实为黑水靺鞨地区羁縻府州下的首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国 “二元”地方制度 羁縻府州 首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