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1
作者 李猛 王天阳 +5 位作者 石铖 张国建 林林 赵晶 任鹏涛 闫庆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人直肠癌Colo 32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noncantharidin,NCTD)作用于人直肠癌Colo 320细胞24 h,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细胞生长周...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人直肠癌Colo 32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去甲斑蝥素(noncantharidin,NCTD)作用于人直肠癌Colo 320细胞24 h,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的方法检测细胞生长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Bag-1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人直肠癌Colo 320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经5μg/mL、10μg/mL和20μg/mL浓度NCTD处理人直肠癌Colo320细胞24 h后,G0/G1期和S期细胞逐渐减少,G2/M期细胞逐渐增多,呈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cl-2、Bag-1蛋白的表达均下降.结论 NCTD对人直肠癌Colo 320细胞具有促进凋亡、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将细胞阻滞于G2/M分裂期和抑制Bag-1及Bcl-2蛋白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人直肠癌Colo 320细胞 BAG-1 BCl-2
下载PDF
芪贞汤对人大肠癌细胞集团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孟静岩 应森林 +2 位作者 李侠 阚湘苓 赵骏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7,共2页
探讨扶正解毒活血法中药芪贞汤对人直肠癌高转移细胞株L-10细胞的集团移动的影响。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该方及其拆方对L-10细胞的集团移动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芪贞汤全方组对于L-10细胞的集团移动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活血化瘀组... 探讨扶正解毒活血法中药芪贞汤对人直肠癌高转移细胞株L-10细胞的集团移动的影响。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该方及其拆方对L-10细胞的集团移动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芪贞汤全方组对于L-10细胞的集团移动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活血化瘀组,再次为清热解毒组,扶助正气组几乎未见抑制作用;且芪贞汤组、活血化瘀组、清热解毒组与扶助正气组相比均显示了显著性差别(P<0.05)。提示,扶正解毒活血法中药芪贞汤对人直肠癌高转移细胞株L-10细胞具有明显的抗集团移动的作用,提示芪贞汤有抑制癌的浸润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贞汤 人直肠癌高转移细胞株l-10 细胞集团移动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ZO-1、Occludin、TNF-α、IFN-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威威 原娜 +3 位作者 陈安祺 张贤雨 张凡 张志林 《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分析110例Ⅰ~Ⅲ期直肠癌患者中HMGB-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HMGB-1...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分析110例Ⅰ~Ⅲ期直肠癌患者中HMGB-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HMGB-1与紧密连接蛋白(ZO-1)、闭合蛋白(Occlud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关系。[结果] 110例直肠癌患者中,HMGB-1阳性表达率为66.4%,阴性表达率为33.6%。HMGB-1表达与直肠癌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神经受侵无关(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HMGB-1 (HR=0.437,95%CI:0.202~0.947,P=0.036)和脉管癌栓(HR=0.461,95%CI:0.233~0.912,P=0.026)是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MGB-1阳性与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5.2%和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HMGB-1与ZO-1、Occlud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202,P=0.034;r=-0.287,P=0.003),与TNF-α、IFN-γ的表达呈正相关(r=0.232,P=0.015;r=0.327,P=0.001)。[结论 ]高表达HMGB-1的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可能与肠黏膜屏障的损害及炎性因子TNF-α、IFN-γ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高迁移率族蛋目B-1 肠黏膜屏障 闭合蛋白 紧密连接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原文传递
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丰硕 叶晖 +8 位作者 武颖超 陈国卫 吴涛 姜勇 刘涛 左帅 张学智 张峻岭 汪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3-960,共8页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单中心、有效性检验临床试验设计。2019年12月—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及中西医结合科收集110例因直肠癌接受低...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颗粒治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单中心、有效性检验临床试验设计。2019年12月—2022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及中西医结合科收集110例因直肠癌接受低位前切除手术,且术后出现LARS的患者。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原则,通过SAS 9.2软件生成随机表,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第10天开始治疗,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颗粒,对照组口服安慰剂颗粒,连续治疗30 d。患者服药前、服药第15天及停药后第1天进行中医症状分级、徐忠法评分、LARS评分。结果110例患者中107例纳入全分析集进行疗效分析,其中治疗组55例,脱落1例(违背方案1例);对照组55例,脱落2例(失访1例、违背方案1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LARS评分分别为33.0(31.0,36.0)和34.0(32.0,37.0),中医症状分级2~3级的患者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占92.73%和90.5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LARS评分分别为21.0(19.8,23.0)和26.0(22.0,28.0),中医症状分级2~3级的患者在治疗组占比下降至33.33%,对照组为66.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参苓白术颗粒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大便质地水样或稀溏症状起效最快,治疗30 d后,参苓白术颗粒能够明显改善直肠癌术后患者食欲、大便质地、腹胀腹痛及嗳气症状。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徐忠法评分分别为3.0(2.0,4.3)和4.0(2.0,4.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徐忠法评分分别为7.0(6.0,8.0)和6.0(5.0,7.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苓白术颗粒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的LARS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颗粒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中医症状分级 徐忠法评分
原文传递
血清相关指标与老年直肠癌患者疾病转归相关性
5
作者 李功 付月亚 赵耀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3期676-681,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黏蛋白-1(MUC-1)、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与年龄>60岁直肠癌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01-2021-06-30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FOLFIRI化疗方案,根... 目的研究血清黏蛋白-1(MUC-1)、胸苷激酶1(TK1)、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与年龄>60岁直肠癌患者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01-2021-06-30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FOLFIRI化疗方案,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71,生存患者)和预后不良组(n=55,病死患者),均检测血清TK1、MUC-1和CEA水平,分析血清TK1、MUC-1和CEA水平与老年直肠癌患者KPS评分及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预后良好组血清TK1水平为(1.76±0.76)pmol/L,低于预后不良组的(3.82±1.20)pmol/L,t=11.747,P<0.001;MUC-1为(19.42±6.07)U/mL,低于预后不良组的(26.24±7.50)U/mL,t=5.641,P<0.001;CEA为(7.16±2.72)μg/L,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3.47±3.16)μg/L,t=12.031,P<0.001。预后良好组肿瘤低分化16例(22.54%),低于预后不良组的25例(45.45%),χ^(2)=12.167,P=0.007;预后良好组临床分期Ⅲ期56例(78.87%),高于预后不良组的24例(43.64%),χ^(2)=16.601,P<0.001;预后良好组KPS评分为68.91±4.83,高于预后不良组的46.27±4.39,t=27.143,P<0.001;预后良好组36例(50.70%)淋巴结转移,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3例(78.18%),χ^(2)=10.005,P=0.00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直肠癌患者血清TK1(r=-0.472,P<0.001)、MUC-1(r=-0.528,P<0.001)和CEA(r=-0.596,P<0.001)水平与KPS评分均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高分化(OR=2.507,95%CI为1.293~4.861,P=0.033)、临床分期Ⅳ期(OR=3.753,95%CI为1.650~8.537,P=0.018)、KPS评分<57(OR=5.649,95%CI为1.964~16.248,P<0.001)、淋巴结转移(OR=4.595,95%CI为1.822~11.586,P=0.013)、TK1>2.7 pmol/L(OR=6.358,95%CI为1.852~21.824,P=0.001)、MUC-1>22 U/mL(OR=3.537,95%CI为1.736~7.208,P=0.020)、CEA>10μg/L(OR=2.823,95%CI为1.409~5.656,P=0.027)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TK1、MUC-1、CEA联合预测年龄>60岁直肠癌患者疾病转归的灵敏度为92.73%,特异度为87.32%,预测效能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KPS评分、淋巴结转移、TK1水平、MUC-1水平和CEA水平有关,血清MUC-1、TK1和CEA水平与年龄>60岁直肠癌患者KPS评分呈负相关,检测相关血清因子水平变化,对病情监测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黏蛋白-1 胸苷激酶1 癌胚抗原 疾病转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