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Rectangular Wing Vortex Generators on the Thermal-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Louvered Fin and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 被引量:1
1
作者 ZHANG Jinglong HU Xingjun +3 位作者 LUO Yufei HUI Zheng WANG Jingyu YU Tianmi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628-642,共15页
In this paper,a novel composit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echnique comprised of louvered fins(LFs)and rectangular wing vortex generators(RWVGs)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LF side thermal-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louve... In this paper,a novel composit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echnique comprised of louvered fins(LFs)and rectangular wing vortex generators(RWVGs)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LF side thermal-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louvered fin and flat tube heat exchangers(LFHEs).After validation of the LF side pressure dropΔP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LFof the baseline by experiments,the numerical method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s of the RWVG parameters(the number N(7 to 15),attack angleβ(30°to 90°),height H_(VG)(0.8 mm to 2 mm)and width W_(VG)(0.8 mm to 1.2 mm))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FHE in the velocity range of 3 m/s to 10 m/s.Results show that thermal-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the LFHE i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by the RWVGs,and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a(PEC),the LFHE achieves its optimal thermal-hydraulic performance when N=7,β=45°,H_(VG)=1.8 mm and W_(VG)=1 mm.Compared to the baseline,the maximum,minimum and average increments of PEC for the optimal case are 13.85%,4.67%and 8.39%,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louvered fin rectangular wing vortex generat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rmal-hydraulic 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新型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流动与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闵春华 齐承英 +1 位作者 谢尚群 孔祥飞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矩形翼的侧面粘贴一个小矩形辅翼,构成一种新型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称为组合翼。在压力损失相等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比较了矩形通道内组合翼与原始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原始矩形翼,其最佳攻角为45°;... 在矩形翼的侧面粘贴一个小矩形辅翼,构成一种新型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称为组合翼。在压力损失相等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比较了矩形通道内组合翼与原始矩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原始矩形翼,其最佳攻角为45°;与矩形翼相比,组合翼的换热明显增强,且阻力系数减小,尤其当辅翼布置在矩形翼的上游时换热增强与阻力系数减小效果更加明显;研究范围内,辅翼攻角为30°时的流动与传热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涡发生器 矩形通道 强化传热 压力损失 组合翼 矩形翼
下载PDF
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纳米氧化镁颗粒污垢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志明 熊骞 +2 位作者 耿晓娅 王景涛 韩志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072-4079,共8页
为了探究开孔涡流发生器颗粒污垢机制,实验研究了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纳米氧化镁颗粒的污垢特性,考察了入口温度、浓度、流速、涡流发生器纵向间距以及不同攻角等参数污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具有较好... 为了探究开孔涡流发生器颗粒污垢机制,实验研究了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纳米氧化镁颗粒的污垢特性,考察了入口温度、浓度、流速、涡流发生器纵向间距以及不同攻角等参数污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具有较好的抑垢特性,抑垢能力随入口温度降低、浓度降低、流速增加以及纵向间距减小而增强。涡流发生器60°攻角布置下的抑垢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 氧化镁 污垢特性
下载PDF
矩形通道内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强化传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闵春华 孔祥飞 +1 位作者 董江峰 齐承英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07-611,共5页
在矩形翼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在矩形通道内,通过试验比较了矩形翼和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分别在Re相同和阻力损失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结果表明:与矩形翼相比... 在矩形翼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在矩形通道内,通过试验比较了矩形翼和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分别在Re相同和阻力损失相同的条件下,分析了不同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结果表明:与矩形翼相比,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效果更好,而阻力系数没有明显增加;在阻力损失相同的条件下,矩形翼和八边形翼纵向涡发生器的传热增强率小于在Re相同时的传热增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边形翼 矩形翼 纵向涡发生器 流动特性 强化传热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传热和流阻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志明 熊骞 +1 位作者 王景涛 韩志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3-2030,共8页
涡流发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被动强化传热元件,在换热器的换热壁面上以阵列形式布置。涡流发生器靠诱导和产生涡旋来削减或破坏壁面边界层从而达到强化换热。本文对安装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和未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以及圆孔矩形... 涡流发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被动强化传热元件,在换热器的换热壁面上以阵列形式布置。涡流发生器靠诱导和产生涡旋来削减或破坏壁面边界层从而达到强化换热。本文对安装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和未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以及圆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矩形通道进行了传热和流阻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雷诺数范围为Re=1000~4000。结果表明:在相同雷诺数下,安装有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矩形通道的换热效果和流阻特性优于未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和圆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综合换热性能最好。涡流发生器布置攻角和纵向间距对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传热和流阻有较大影响,对比不同涡流发生器布置攻角和纵向间距,得出90°攻角布置和纵向间距为80mm布置的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总和换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槽开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 强化换热 流阻 攻角 纵向间距
下载PDF
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氧化镁颗粒污垢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志明 耿晓娅 +3 位作者 常振宇 王景涛 朱新龙 杨苏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555-5563,5732,共9页
为探讨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颗粒污垢特性,选用粒径为50nm的氧化镁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对比了冲孔涡流发生器和未冲孔涡流发生器的污垢和流动阻力特性,考察了孔径、孔数及孔位置对颗粒污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 为探讨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颗粒污垢特性,选用粒径为50nm的氧化镁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对比了冲孔涡流发生器和未冲孔涡流发生器的污垢和流动阻力特性,考察了孔径、孔数及孔位置对颗粒污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况下,与未冲孔涡流发生器相比,冲孔涡流发生器具有良好的抑垢效果和较小的流动阻力损失;随着冲孔涡流发生器孔径的增大,污垢热阻渐近值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变小;污垢热阻渐近值随着冲孔涡流发生器孔数的增加而降低,但是二者并不成同比例变化;冲孔位于外侧位置的涡流发生器的抑垢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翼涡流发生器 冲孔 矩形通道 污垢特性 纳米氧化镁颗粒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纳米氧化镁颗粒污垢特性
7
作者 徐志明 耿晓娅 王景涛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5-380,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情况下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纳米氧化镁颗粒的污垢特性,通过实验对比了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和未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污垢特性,探讨了水浴温度、工质质量浓度及工质流速对颗粒污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情况下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纳米氧化镁颗粒的污垢特性,通过实验对比了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和未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的污垢特性,探讨了水浴温度、工质质量浓度及工质流速对颗粒污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冲孔矩形翼涡流发生器较未冲孔涡流发生器具有更优的抑垢效果;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污垢热阻渐近值增加,而且结垢速率也增大;污垢热阻渐近值随着工质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结垢速率有略微提升;随着工质流速的增大,污垢热阻渐近值和结垢速率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翼涡流发生器 冲孔 工况 污垢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