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病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庆富
武京国
张敏
张喜善
-
机构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
出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811-815,共5页
-
基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学术提升计划(2019QL017)。
-
文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病理机制。方法新鲜成年羊,摄X线正侧位片排除先天性畸形、肿瘤、骨折等,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每具标本的骨密度。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模型,清除椎体标本两旁的肌肉、软组织以及与胸椎相连的肋骨,T3~T9、T10~L4各为一组,各制备16组实验标本。每组中间一位椎体(T6或L1)造成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处理恢复压缩骨折椎体的高度。标本两端椎体固定,采用人工脊柱测试系统(Mini Bionix)和多通道脊柱测试系统,进行标本的屈曲、伸展、轴向载荷、旋转等运动,以及疲劳试验,获得静态和动态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椎体再骨折发生与强化椎体的关系。结果T10~L4组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松质骨最大von Mises应力和椎体皮质骨最大von Mises应力明显高于T3~T9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保持直立状态,T10~L4组的竖脊肌力会明显高于T3~T9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T10~L4组的椎间盘压力、终板最大von Mises应力与T3~T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T10~L4比T3~T9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再发骨折与承受的应力能力有关,可以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
-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再发骨折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
Keywords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recurrence of adjacent intervertebral bodies fracture
Biomechanic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