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erties of Rapid Hardening 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 Made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from Urban Red Brick Construction Waste
1
作者 Jin Ran Jinxi Zhang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In some cases of emergency backfill engineering projects, traditional backfill material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ast construction due to their long curing time. This study presents a new kind of rapid hardeni... In some cases of emergency backfill engineering projects, traditional backfill material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ast construction due to their long curing time. This study presents a new kind of rapid hardening 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 which utilizes both rapid hardening sulphoaluminate cement and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from urban red brick construction waste. Totally, sixteen mixtures were prepared for the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cement-to-sand ratios and water-to-solid ratios. The flowability and bleeding rate of fresh mixture were measured to evaluate its workability,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ardened mixture was tested to evaluate its rapid hardening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rapid hardening 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 containing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from urban red brick construction waste can achieve the desirable flowability, but the bleeding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lowability. In addition, 2-hour compressive strength can reach 0.08 - 0.12 MPa, and 4-hour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0.32 - 1.54 MPa,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mergency backfill construction. At last, based on the derived compressive strength, a fitting model for predict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evolution of this new rapid hardening backfill material is developed, which fits accurately with thes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OLLED LOW STRENGTH material Rapid Hardening SULPHOALUMINATE cement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struction Waste URBAN Red Brick Workabil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下载PDF
Calcium carbonate promotes the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soil macroaggregates in mining areas of China
2
作者 Junyu Xie Jianyong Gao +7 位作者 Hanbing Cao Jiahui Li Xiang Wang Jie Zhang Huisheng Meng Jianping Hong Tingliang Li Minggang X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34-1047,共14页
We studied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ggregate-cementing agents after different reclamation times and with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ggregates in reclaimed soil,to p... We studied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aggregate-cementing agents after different reclamation times and with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ggregates in reclaimed soil,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pid reclamation of soil fertility in the subsidence area of coal mines in Shanxi Province,China.In this study,soil samples of 0–20 cm depth were collected from fou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f a longterm experiment started in 2008:no fertilizer (CK),inorganic fertilizer (NPK),chicken manure compost (M),and50%inorganic fertilizer plus 50%chicken manure compost (MNPK).The concentrations of cementing agents and changes in soil aggregate size distribution and stability were analy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mation of>2 mm aggregates,the aggregate mean weight diameter (MWD),and the proportion of>0.25 mm water-stable aggregates (WR_(0.25))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6 and 11 years of reclama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cementing agents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reclamation time,whereas free iron oxide (Fed) and free aluminium oxide(Ald) concentrations initially increased but then decreased.In general,the MNPK treatment sign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cementing agents and CaCO_(3),and CaCO_(3) increased by 60.4%at 11 years after reclamation.Additionally,CaCO_(3)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aggregates,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0.25 mm aggregates and accounting for 54.4%of the variance in the propor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aggregates.It was concluded that long-term reclamation is bene?cial for improving soil structure.The MNPK treatment wa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for increasing maize grain yield and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cementing agents and CaC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lamation time manure combined with inorganic fertilizer soil aggregate stability cementing agents CaCO_(3)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水泥稳定RAP材料细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阳虎 单丽岩 李志伟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研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加对混合料组成与结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应用在路面结构层以及材料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区分新旧集料的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分析了RAP团粒、旧集料与... 研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加对混合料组成与结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应用在路面结构层以及材料参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X-ray CT与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区分新旧集料的冷再生混合料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分析了RAP团粒、旧集料与新集料的细观特征的差异,研究了RAP的掺加对水泥稳定材料细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细观结构识别方法可准确识别水泥稳定RAP材料断面图像中的空隙、砂浆、新集料与旧集料四类区域,完整地保留新旧集料的原始轮廓、大小与形状等信息;RAP团粒中分布较多初始微细裂缝,且旧集料扁平比与棱角性系数均大于新集料;RAP的掺加一方面增加了再生混合料中体积小于0.01 mm3的微空隙与大于100 mm3的大空隙数量,导致材料的密实度降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材料的沥青砂浆含量,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平均砂浆膜厚度,使混合料骨架内部力传导更均匀;提高水泥稳定RAP材料中石屑与碎石比例,可使材料的平均空隙体积减小、平均砂浆膜厚度增大,从而改善再生混合料的骨架填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水泥稳定材料 X-ray CT 细观结构 冷再生技术
下载PDF
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兰雪江 张翛 +1 位作者 王永宝 郝忠卿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6,共12页
再生集料的使用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其用于集料占比大而强度要求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及应用较少,缺乏系统总结。本文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 再生集料的使用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其用于集料占比大而强度要求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及应用较少,缺乏系统总结。本文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再生集料基本性能指标,总结了再生集料、水泥、龄期和外掺物等因素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再生集料性能较低,应进行表面处理并合理掺配,当掺量小于40%时,水泥稳定再生碎石各项性能降幅均较小,掺量较大时性能降低显著;再生集料替代粒径越大,干燥收缩性能越高,但强度、刚度和抗冲刷等性能降低;水泥掺量的增加提高了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强度、刚度、抗冲刷和疲劳等性能,但其收缩性能降低,因此在满足基层强度和刚度的基础上,应适当减少水泥掺量以有效降低收缩;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强度和收缩等均在28 d龄期达到稳定,因此其应进行适当龄期的养护,以满足后续面层施工要求;添加适当的外掺物虽然降低了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的强度和刚度,但提高了其收缩和疲劳性能,因此可缓解基层开裂。然而,不同粒径的再生集料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不明确,可将其作为今后研究的切入点,为其在路面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此外,不同来源的再生集料对水泥稳定再生碎石性能的影响不同,今后研究应以吸水率和压碎值等作为修正系数控制指标,对其掺量与水泥稳定再生碎石性能模型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 强度 刚度 收缩 抗冲刷 疲劳
下载PDF
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材料疲劳性能试验及预测模型
5
作者 杨涛 肖源杰 +4 位作者 陈宇亮 李昀博 何庆宇 周震 李鼎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66-2777,共12页
为探讨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在透水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和耐久性强化问题,以建筑固废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碎石制备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基于能量理论分析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 为探讨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在透水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应用和耐久性强化问题,以建筑固废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碎石制备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试样,开展无侧限抗压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基于能量理论分析透水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在疲劳加载过程中的耗散能变化规律,并建立基于耗散能的疲劳损伤预估模型,进而分析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碎石材料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碎石材料其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满足我国大多数公路基层的使用要求;试样累积耗散能随疲劳应力加载峰值的上升呈指数级增长,并且单次疲劳应力加卸载循环中产生的耗散能量与疲劳应力比具有较强关联,疲劳应力比为0.75和0.85的试样在每个疲劳加载循环中的耗散能相较于0.55的试样整体分别提高了50%和200%;随着试样中再生骨料占比的提升,试样在单次加载中产生的耗散能降低,试样疲劳损伤变量和疲劳损伤相对变化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基于疲劳应力峰值和损伤演化规律提出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可较好地预估不同疲劳应力水平下材料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在透水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高效应用及长期服役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型基层 建筑固废 再生水泥稳定材料 疲劳损伤 疲劳寿命
下载PDF
沥青路面全深式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6
作者 蒋承奎 王浩宇 +2 位作者 丛卓红 王昱鑫 高海伟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性养护设计中,将基层旧料和沥青路面旧料混合冷再生作为一种低碳工程技术。为探讨冷再生基层旧料和沥青路面旧料的不同比例混合料强度规律,本文以现场取回的沥青层RAP料和基层RBM料为原材料,在调查面层和基层... 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性养护设计中,将基层旧料和沥青路面旧料混合冷再生作为一种低碳工程技术。为探讨冷再生基层旧料和沥青路面旧料的不同比例混合料强度规律,本文以现场取回的沥青层RAP料和基层RBM料为原材料,在调查面层和基层料比例的基础上,就沥青混合料强度进行研究。选择了三种面层和基层混合料比例,以五种水泥掺量占比进行不同种类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了其抗压强度的规律。综合考虑混合料强度与稳定性、经济性,采用33∶67的面基层用料比例较优;水泥掺量在5%~8%时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增长较快,建议水泥掺量大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冷再生混合料 水泥稳定 RAP RBM 材料标准
下载PDF
掺再生砖集料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沛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6期143-146,共4页
为了改善掺再生砖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强化剂类型和掺量对再生砖集料的强化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掺再生砖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强度。结果表明:有机硅树脂在降低再生砖集料压碎值、吸水率和提高粘附性性能远远... 为了改善掺再生砖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强化剂类型和掺量对再生砖集料的强化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掺再生砖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强度。结果表明:有机硅树脂在降低再生砖集料压碎值、吸水率和提高粘附性性能远远优于硅烷偶联剂和水玻璃溶液;随着再生砖集料掺量的增加,掺再生砖集料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降低,而劈裂强度却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剂 再生砖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 力学强度 有机硅树脂
下载PDF
透水型建筑固废再生水稳材料抗压性能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孟凡威 杨涛 +5 位作者 郅晓 张迅 邓嫔 陈宇亮 周震 肖源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老旧建筑拆除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可作为生态化建材用于透水型再生水稳基层,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仍亟待深入研究。该文采用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碎石,将再生骨料、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组分掺量作为设计变量,基于正交试验理论... 老旧建筑拆除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可作为生态化建材用于透水型再生水稳基层,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仍亟待深入研究。该文采用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碎石,将再生骨料、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组分掺量作为设计变量,基于正交试验理论共设计了9种不同胶凝材料配比类型的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测试并分析了其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弯拉应力以及疲劳寿命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并构建了相应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使用要求,渗透系数也满足我国透水道路使用要求;其疲劳寿命值离散性较大,可用威布尔双参数分布模型较为准确地拟合,基于此分布模型建立了其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可较好地预测试样不同存活概率下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基层 建筑固废 透水型再生水稳材料 力学性能 透水性 疲劳寿命预测
下载PDF
砖混类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岩凌 王淼 +2 位作者 刘文才 柏松 陈向杰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1期71-76,共6页
利用砖混类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无机料,进行击实试验、强度试验及抗冻融性试验,开展全再生基层道路试验段的铺设及运行3年后的效果评估;利用冗余土制备流态回填材料,并介绍了工程应用情况。结果表明:4%~7%水泥掺量的砖混类再... 利用砖混类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无机料,进行击实试验、强度试验及抗冻融性试验,开展全再生基层道路试验段的铺设及运行3年后的效果评估;利用冗余土制备流态回填材料,并介绍了工程应用情况。结果表明:4%~7%水泥掺量的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无机料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3.0~5.5 MPa,而且28 d养护龄期5次冻融后强度保持率均大于90%;试验路运行3年后基层整体性较好,芯样强度及弹性模量满足设计要求。水泥对流态回填料强度起关键作用,粉煤灰能提高早期强度;除尘微粉可替代粉煤灰用于流态回填材料的制备,水泥用量50 kg/m^(3),微粉用量80 kg/m^(3)时,流态回填料泌水率小于8%,28 d抗压强度大于0.4 MPa,满足一般回填工程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混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无机料 抗冻融 流态回填材料 微粉
下载PDF
酸激发剂对固废材料活性激发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张会芳 龚琳洋 +6 位作者 陈洁 张玉栋 曹慧 刘哲颖 李玉宽 魏文博 刘凯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41-2951,共11页
为了探究酸激发剂种类和浓度对固体废弃物的活性激发效果,采用控制变量法,选用三种酸溶液作为激发剂对粉煤灰和矿渣进行活性激发,激发后的粉煤灰和矿渣混合作为胶凝材料取代30%(质量分数,下同)的水泥,选用全铁尾矿砂和全再生骨料两种材... 为了探究酸激发剂种类和浓度对固体废弃物的活性激发效果,采用控制变量法,选用三种酸溶液作为激发剂对粉煤灰和矿渣进行活性激发,激发后的粉煤灰和矿渣混合作为胶凝材料取代30%(质量分数,下同)的水泥,选用全铁尾矿砂和全再生骨料两种材料分别作为灌浆料试件的两种细骨料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适量浓度的酸激发剂浸泡激发的固废材料活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对比全铁尾矿砂试验组和全再生细骨料试验组的强度发现酸激发剂对再生骨料试验组的强度提升效果较好;对于同种细骨料的试验组,盐酸对试件强度提升效果较好。当酸溶液种类相同时,浓度为1%的草酸溶液、1%的醋酸溶液、2%的盐酸溶液对铁尾矿砂试验组的提升效果较好;浓度为1%的草酸溶液、3%的醋酸溶液、1.5%的盐酸溶液的再生骨料试验组提升效果较好。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使用酸激发胶凝材料,试件中石英和钙矾石相对含量上升,说明酸激发能够促进水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激发 固体废弃物 水泥基灌浆料 铁尾矿砂 再生细骨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欣炜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1-15,共5页
为改善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对再生骨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设计采用4种再生集料掺量(0%、25%、50%、75%),4种水泥掺量(3%、4%、5%、6%),分别进行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研究... 为改善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用性能,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对再生骨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设计采用4种再生集料掺量(0%、25%、50%、75%),4种水泥掺量(3%、4%、5%、6%),分别进行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研究结果得到,随着再生骨料掺量增加,最大干密度的降幅约为9.8%、9.7%、9.7%和9.6%,最佳含水率的增幅约为51.1%、48.9%、47.9%和46.9%;随水泥剂量增加,7d无侧限抗压强度由3.52MPa提升为6.10MPa,且90d劈裂强度为0.932MPa。再生水泥稳定碎石通过增强内部嵌挤力,提升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使用铣刨料替代部分再生骨料,既优化了材料性能,又促进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水泥稳定碎石 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再生集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韩明珍 《合成纤维》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为具体确定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各项性能参数的发展规律,通过设计室内试验,以玄武岩纤维掺量为变量,将天然集料作为对照组,分析了再生集料的抗冻性能、抗裂性能、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纤维掺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具体确定掺加玄武岩纤维后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各项性能参数的发展规律,通过设计室内试验,以玄武岩纤维掺量为变量,将天然集料作为对照组,分析了再生集料的抗冻性能、抗裂性能、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纤维掺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掺加玄武岩纤维能大幅改善再生集料的抗冻性能、抗裂性能,小幅度提升抗压强度。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建议工程实践中的玄武岩纤维最佳质量分数为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集料 水泥稳定 玄武岩纤维 性能改良
下载PDF
掺碱激发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分析
13
作者 张尔明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再生利用附加价值,研究了不同碱激发剂对再生集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强化效果,基于性能最佳原则比选了最佳碱激发剂类型和掺量,并研究了掺碱激发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碱激发剂通过改善破...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再生利用附加价值,研究了不同碱激发剂对再生集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强化效果,基于性能最佳原则比选了最佳碱激发剂类型和掺量,并研究了掺碱激发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碱激发剂通过改善破碎的砂浆层及填充孔隙和微裂纹的方式,对再生集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有机硅树脂在降低再生集料压碎值、吸水率和提高黏附性性能方面远远优于硅烷偶联剂和水玻璃溶液;掺加碱激发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不低于纯天然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可以满足规范中半刚性基层的最低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 再生集料 碱激发剂 水泥稳定碎石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分析
14
作者 李建燕 《江苏建材》 2024年第4期33-35,共3页
为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回收骨料资源化增值问题,研究碱性激发剂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增强效应,以综合性能优化为目标,优选出最优碱性激发剂种类及用量,并对其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碱性激发剂,可有效提高废弃骨料的强度、... 为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回收骨料资源化增值问题,研究碱性激发剂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增强效应,以综合性能优化为目标,优选出最优碱性激发剂种类及用量,并对其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碱性激发剂,可有效提高废弃骨料的强度、骨料的吸水率、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混凝土的孔隙和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综合强度。通过添加碱性回收骨料,使其达到了与天然骨料相同的性能,从而达到了现行标准对半刚性路面的最低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集料 碱激发剂 水泥稳定碎石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再生粘土砖集料在水泥稳定碎石中的应用
15
作者 孟良 马新飞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9期119-121,共3页
为了分析粘土砖再生集料在路面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再生砖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再生砖集料的最佳掺量,并研究了最佳掺量下掺砖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的增长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砖粉有助于水泥稳定碎石强... 为了分析粘土砖再生集料在路面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了再生砖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再生砖集料的最佳掺量,并研究了最佳掺量下掺砖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的增长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砖粉有助于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提升,随着0~4.75mm砖粉掺量的增大,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砖粉掺量为35%时强度最大,提升约23.9%;随着4.75~31.5mm再生砖集料掺量的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降低,掺量约为33%时,推荐再生砖集料最大掺量为68%,此时掺再生砖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与不掺建筑垃圾时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再生砖集料 力学强度 最佳掺量 建筑垃圾
下载PDF
再生水稳料在市政道路改造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维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4期129-132,共4页
面对市区市政道路改造存在产生的建筑垃圾多,同时因环境保护的要求和资源的开采导致碎石产量受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再生技术,利用既有道路改造产生的水稳废料进行破碎筛分,形成再生骨料,经处理增强后,部分代替新骨料用于水泥稳定... 面对市区市政道路改造存在产生的建筑垃圾多,同时因环境保护的要求和资源的开采导致碎石产量受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通过再生技术,利用既有道路改造产生的水稳废料进行破碎筛分,形成再生骨料,经处理增强后,部分代替新骨料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本工程应用中,采用方案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现场条件,选择了再生水稳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了质量问题的防治及成本的管控,所施工的水稳基层质量满足要求、成本可控、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拌再生水稳料 再生骨料的处理 经济效益 成本管控
下载PDF
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路用性能研究
17
作者 张英治 李娜 +2 位作者 崔伟 翟鹏辉 黄亚飞 《路基工程》 2024年第4期55-60,共6页
为研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路面基层适宜的材料配合比,开展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本技术性能试验,采用2种成型方式、4种水泥掺量、5种砖骨料掺配比例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集料的压碎值随混凝土骨料含量的提高线性降低;振... 为研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路面基层适宜的材料配合比,开展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本技术性能试验,采用2种成型方式、4种水泥掺量、5种砖骨料掺配比例进行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集料的压碎值随混凝土骨料含量的提高线性降低;振动压实法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重型击实法的1.5倍以上;再生集料基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随水泥掺量的提高线性增长,随砖骨料含量的提高线性下降;水泥掺量和砖骨料含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对劈裂强度影响相对较小,但水泥掺量的影响相对砖骨料更显著;随砖骨料含量的增加,再生集料基层的失水率增加,但其干缩系数降低,抗冻性能降低,骨架密实型结构的抗冻性能优于悬浮密实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集料 水泥稳定基层 成型方式 失水率 抗冻性 生态环保 经济性
下载PDF
废弃混凝土粗骨料对充填膏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8
作者 冯国瑞 贾学强 +7 位作者 郭育霞 戚庭野 李典 李振 冯佳瑞 刘国艳 宋凯歌 康立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0-1325,共6页
为解决废弃混凝土长期堆放占用土地资源,破坏周围生态环境的问题,利用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替代煤矸石制备充填膏体,分别测定了其初始坍落度与扩展度、流变性能,以及静置2 h后的坍落度与扩展度、泌水率及单轴立方体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废弃... 为解决废弃混凝土长期堆放占用土地资源,破坏周围生态环境的问题,利用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替代煤矸石制备充填膏体,分别测定了其初始坍落度与扩展度、流变性能,以及静置2 h后的坍落度与扩展度、泌水率及单轴立方体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粗骨料对初始流动性能的影响显著,随着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初始坍落度由25 cm逐渐减小到22 cm,而对充填膏体的静置流动性能影响较小;随着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屈服应力及塑性黏度均呈上升趋势;废弃混凝土粗骨料对充填膏体的泌水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随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泌水率由5.56%逐渐减小到4.61%;随着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替代膏体矸石量的增加,废弃混凝土充填膏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综合分析选取了废弃混凝土粗骨料替代矸石量的合理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充填材料 充填膏体
下载PDF
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胡忠辉 贾致荣 +2 位作者 张文刚 袁中玉 高磊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129,共4页
为研究再生集料应用于高等级道路基层的可行性,对比测试了天然集料与再生集料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再生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并铺筑了苏北地区某一级公路基层试验路。结果显示:再生集料满足路面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水泥剂量4.5%... 为研究再生集料应用于高等级道路基层的可行性,对比测试了天然集料与再生集料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再生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并铺筑了苏北地区某一级公路基层试验路。结果显示:再生集料满足路面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水泥剂量4.5%、全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干缩系数较大,工程中需注意早期养护;试验路通车3个月后调查,没有发现明显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基层 再生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
下载PDF
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在半刚性基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20
作者 张超 丁纪忠 郭金胜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水泥混凝土道路改建时形成的废弃混凝土块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的加工和性质的检测及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认为再生集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采用无机结合料进行稳定的半刚性基层完全能够满足... 水泥混凝土道路改建时形成的废弃混凝土块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的加工和性质的检测及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 ,认为再生集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采用无机结合料进行稳定的半刚性基层完全能够满足现行规范高等级公路基层的指标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水泥混凝土 再生集粒 半刚性基层 无机结合料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改建 道路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