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lity Improvement of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by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
1
作者 丁亚红 武军 +3 位作者 ZHANG Xianggang XU Ping NING Wei LI Yaj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623-631,共9页
Due to the presence of old mortar (OM) and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RCA) is inferior to natural aggregate (NA).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celerated ca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old mortar (OM) and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RCA) is inferior to natural aggregate (NA).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on the macro-properties and micro-properties of RCA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0.05,0.15,0.30 MPa).The macro-property tests included colour change,apparent density,water absorption,and crushing value of RCA.The micro-property tests includ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X-ray diffraction (XRD),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TG-DSC),and Vickers micro-hardness(VM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 trends of apparent density,water absorption,and crushing value of RCA displayed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s as pressure increasing,with the optimum pressure of 0.30 MPa.SEM images indicated that the calcite caused by the hydration products in RCA and the Ca(OH)_(2) derived from saturated lime water improved the properties of RCA;as the apparent density increased,the water absorption and crushing value decreased.The results of XRD and TG-DSC indicated that,as the pressure increased,the masses of Ca(OH)_(2) in carbonated RCA gradually decreased,while those of CaCO_(3) gradually increased,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carbonation degree gradually increased.Besides,ITZ-2 was the weakest phase in RCA,but its improvement degree of VMH by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M.However,RCA was not completely carbonated,but only carbonated in a certain depth after 24 h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treatment method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saturated lime water CALCITE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TZ Microstructur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Using Carbonate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被引量:6
2
作者 伍君勇 张云升 +2 位作者 ZHU Pinghua FENG Jincai 胡坤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3期648-653,共6页
The effect of carbonation treatment and mixing method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ITZ)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 was investigated.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 The effect of carbonation treatment and mixing method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ITZ)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 was investigated.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RCA) were tested firstly. Then, five types of concretes were made and slump of fresh concrete was measured immediately after mix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plitting tensile strength of hardened concrete were measured at 28 d. Meanwhile, the microstructure of RAC was analyzed by backscattered electron(BSE) ima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io of carbonated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CRCA) was much lower when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RCA. Comparatively, the apparent density of CRCA was not significantly modified. The concrete strengt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x CRAC-2 prepared with CRCA by adopting two-stage mixing approach shows the highest compressive strength value compared to the other mixes. The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the mix CRAC-2 has a much denser old ITZ than the untreated RAC because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between CO2 and the hydration products of RCA.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the ITZ microstructure of RAC can be efficiently modified by carbonation treatment of RCA and encourages broad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carbonation treatment two-stage mixing approach back scattered electron
下载PDF
骨料强化方法对再生混凝土多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昆林 刘建 +4 位作者 申景涛 刘宝举 谢友均 胡明文 王晓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09-3819,共11页
为研究骨料强化方法对再生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和背散射图像测试的方法,研究骨料整形,硅酸钠溶液浸泡,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和水泥-硅灰裹浆等骨料强化方法对再生混凝土中的旧骨料-新浆体、旧骨料-旧浆体... 为研究骨料强化方法对再生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和背散射图像测试的方法,研究骨料整形,硅酸钠溶液浸泡,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和水泥-硅灰裹浆等骨料强化方法对再生混凝土中的旧骨料-新浆体、旧骨料-旧浆体和新浆体-旧浆体之间的3种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界面宽度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骨料强化能够提高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降低界面过渡区的宽度,从而改善界面过渡区;骨料整形去除了再生骨料表面的旧浆体,增大了旧骨料与新浆体的接触面积;硅酸钠溶液浸泡通过水玻璃及其水解产物与旧浆体中水化产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提高了界面过渡区的密实度;火山灰材料的火山灰效应和填充效应填充了界面过渡区中的孔隙,提高了界面过渡区的密实度。相比于未处理组,水泥-硅灰组旧骨料-新浆体、旧骨料-旧浆体和新浆体-旧浆体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平均值分别增大了38.7%,63.1%和52.6%,宽度分别减少了40%,46.2%和45.5%。背散射分析表明,骨料强化后再生混凝土界面中的未水化水泥颗粒和孔隙减少,界面过渡区的宽度较低,界面过渡区变密实。研究成果可为再生骨料强化方法的优选,以及再生混凝土性能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强化 再生混凝土 界面过渡区 显微硬度
下载PDF
水泥浆-碳化协同增强再生混凝土骨料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春花 崔卜文 +2 位作者 郭晖 张文艳 朱建平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39-143,共5页
提高再生混凝土骨料(RCA)的性能对其在结构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利用水泥浆-碳化协同增强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骨料(RCA)进行强化处理,并与未强化、单一水泥浆增强、单一碳化增强处理RC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提高再生混凝土骨料(RCA)的性能对其在结构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利用水泥浆-碳化协同增强方法对再生混凝土骨料(RCA)进行强化处理,并与未强化、单一水泥浆增强、单一碳化增强处理RC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强化后RCA的基本性能明显改善,吸水率、压碎值、孔隙率较未处理RCA分别降低了16.04%、19.77%、36.29%;与单一强化相比,水泥水化与碳化的协同效应可以在加固RCA表面的同时,进一步利用碳化产物修补RCA的附着砂浆和界面过渡区(ITZ)。水泥浆-碳化协同强化是一种效果明显、环境友好且成本低的RCA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骨料 水泥浆-碳化协同强化 碳化增强 界面过渡区(ITZ)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康玉梅 魏梦琦 +1 位作者 宋雨航 谷今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107,112,共5页
为研究不同掺量的防水剂和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对再生混凝土进行自然条件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水渗透性能试验,并通过电镜扫描分析其抗渗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随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大而降低,且掺量... 为研究不同掺量的防水剂和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对再生混凝土进行自然条件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抗水渗透性能试验,并通过电镜扫描分析其抗渗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随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大而降低,且掺量为75%时,抗渗性最差;再生粗骨料掺量相同,再生混凝土抗渗性随防水剂掺量的增大而逐渐提升;再生粗骨料掺量为25%、防水剂掺量为1.5%时,再生混凝土抗渗性最好,相对渗透系数为4.92×10-9 cm/s,达到高抗渗性混凝土水平。掺入防水剂能生成紧密排列的针刺状结晶体,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可对裂缝进行填充,有效改善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抗渗性能 界面过渡区 防水剂
下载PDF
再生集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48
6
作者 水中和 潘智生 +1 位作者 朱文琪 詹必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99-102,共4页
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再生混凝土集料 ( RC集料 )和一种花岗岩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尤其是集料和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的某些结构细节。结果表明 ,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特征与集料的密实程度有关 ,过于密实 (天然集料 ... 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再生混凝土集料 ( RC集料 )和一种花岗岩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尤其是集料和水泥浆体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的某些结构细节。结果表明 ,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特征与集料的密实程度有关 ,过于密实 (天然集料 )和过于疏松 (低标号混凝土 )的集料可引起界面区的多孔性或聚集粗大颗粒的水化产物 ,而适中密实程度的集料可形成较为密实的界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集料 微观结构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32
7
作者 耿健 孙家瑛 +1 位作者 莫立伟 张国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和氮吸附等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是一种组成复杂的、具有一定水化活性的和高渗透性的人造骨料,其主要矿物相为SiO2、CaCO3以及...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和氮吸附等微观测试方法研究了再生细骨料及其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是一种组成复杂的、具有一定水化活性的和高渗透性的人造骨料,其主要矿物相为SiO2、CaCO3以及少量的C2S。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部水泥石孔隙较多,结构密实性较差,同时其与再生细骨料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界面过渡区,该界面过渡区宽度较大,且界面过渡区两侧的骨料和水泥石的显微硬度均较低。再生细骨料的多孔结构,以及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内部水泥石和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缺陷是导致其大孔增多的主要原因,大孔的增多会对混凝土抗渗性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细骨料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水化产物形貌 界面过渡区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纳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文贵 肖建庄 +2 位作者 黄靓 Surendra P.Shah P.Shah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39,共9页
对采用不同搅拌工艺的再生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和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纳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搅拌工艺的新界面过渡区的弹性模量随着与老砂浆表面距... 对采用不同搅拌工艺的再生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和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纳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搅拌工艺的新界面过渡区的弹性模量随着与老砂浆表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但是采用二次搅拌工艺的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老界面过渡区的弹性模量随着与天然骨料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加.采用二次搅拌工艺新的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较普通搅拌工艺的新界面过渡区更为致密,且孔隙率和氢氧化钙晶体含量较少.由再生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纳观力学性能和宏观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可知采用二次搅拌工艺可以改善界面过渡区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界面过渡区 纳米压痕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再生粗集料混凝土界面微观结构的发展规律 被引量:17
9
作者 耿欧 陈辞 +2 位作者 顾荣军 郑靖靖 柴博士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0-344,共5页
分别制作相同配合比的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件.在养护龄期为3,7,14,28d时,将再生粗集料混凝土试件切割,取样,然后对其内部不同界面微观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测;同时对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观察... 分别制作相同配合比的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件.在养护龄期为3,7,14,28d时,将再生粗集料混凝土试件切割,取样,然后对其内部不同界面微观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测;同时对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观察了加载后再生粗集料混凝土试件内部裂纹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各个界面过渡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天然粗集料新砂浆界面过渡区发展相对缓慢;再生粗集料中老砂浆新砂浆界面发展较快,老砂浆与新砂浆结合较好;再生粗集料中天然粗集料老砂浆界面为混凝土浇筑前已存在的界面,并且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微裂缝.再生粗集料混凝土3d抗压强度略高于普通混凝土,7,14,28d抗压强度则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当.荷载作用下,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内部裂纹主要分布在天然粗集料新砂浆界面以及天然粗集料老砂浆界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集料混凝土 界面微观结构 界面过渡区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再生集料及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0
作者 郭鹏 韦万峰 +1 位作者 杨帆 杨晓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80-2286,2292,共8页
再生集料及界面过渡区的性质对再生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再生集料性质与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对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再生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措施。根据再生混凝土现阶段存在问题... 再生集料及界面过渡区的性质对再生混凝土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再生集料性质与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对再生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再生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措施。根据再生混凝土现阶段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应注重再生集料加工工艺优化、再生集料分级评估、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及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集料 界面过渡区 再生混凝土
下载PDF
特种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云鹏 申培亮 +1 位作者 何永佳 王发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1-2855,共25页
骨料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随着水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场景的拓展,某些基本性能、表面状态与天然砂石骨料有较大差异的特种骨料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通过使用轻质/重骨料是满足高层与大跨结构、桥梁悬臂施工、建筑地基抗浮... 骨料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随着水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场景的拓展,某些基本性能、表面状态与天然砂石骨料有较大差异的特种骨料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通过使用轻质/重骨料是满足高层与大跨结构、桥梁悬臂施工、建筑地基抗浮等重大工程对混凝土特殊密度需求的主要手段。同时,利用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可有效解决天然砂石资源匮乏与废弃物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的问题。这些特种骨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共性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所配制混凝土的性能、界面过渡区结构、施工特性等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综述了轻骨料混凝土、重混凝土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三类特种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特种骨料的性质、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结构与混凝土施工性能等方面的技术现状,最后对上述特种骨料混凝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骨料 轻骨料混凝土 重混凝土 再生骨料混凝土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不同强度砂浆界面过渡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崔正龙 路沙沙 汪振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549,共5页
为了探明不同强度砂浆界面过渡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以再生骨料表面不同的砂浆强度以及附着率作为变量,配置了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性强度试验以及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原生混凝... 为了探明不同强度砂浆界面过渡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以再生骨料表面不同的砂浆强度以及附着率作为变量,配置了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性强度试验以及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原生混凝土经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低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即再生混凝土内部旧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比再生混凝土内部新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高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强度几乎相同,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以及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但碳化深度有所增大。当使用低强度原生混凝土经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高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也就是再生混凝土内部再生骨料与旧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比新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低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差较大,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以及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砂浆强度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模型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文贵 肖建庄 袁俊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6-913,共8页
根据再生混凝土各相材料的力学特性,对模型再生混凝土进行细观数值分析,获取模型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下内部应力分布特征.通过变参数分析,讨论不同天然骨料、界面过渡区和老硬化砂浆的力学参数对模型再生混凝土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 根据再生混凝土各相材料的力学特性,对模型再生混凝土进行细观数值分析,获取模型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下内部应力分布特征.通过变参数分析,讨论不同天然骨料、界面过渡区和老硬化砂浆的力学参数对模型再生混凝土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再生混凝土天然骨料之间的新老界面过渡区处存在拉应力和剪应力集中现象;天然骨料弹性模量增大,应力集中现象愈加明显,界面过渡区弹性模量增大,应力集中现象则逐渐减弱,老砂浆弹性模量增大应力集中特征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再生混凝土 细观 界面过渡区 老硬化砂浆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纳米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文贵 龙初 +1 位作者 罗智予 黄政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5-691,786,共8页
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进行了裂纹演变规律和不同掺量的纳米硅溶胶、纳米碳酸钙改性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仪实时观测了不同水灰比(mW/mC=0.4,0.5和0.6)和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下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单轴受压加载过程中的裂纹开展信息,对... 对再生骨料混凝土(RAC)进行了裂纹演变规律和不同掺量的纳米硅溶胶、纳米碳酸钙改性试验研究.采用高速摄像仪实时观测了不同水灰比(mW/mC=0.4,0.5和0.6)和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下再生骨料混凝土试块单轴受压加载过程中的裂纹开展信息,对不同纳米材料改性的RAC进行了扫描电镜和压汞测试,并对其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AC的受压破坏大多为新老界面过渡区破坏,裂纹往往最先由此处开展,具体开裂位置取决于新老砂浆的相对强度;裂纹围绕再生骨料周边逐步向四周扩展和贯通,最终导致试块纵向劈裂破坏;纳米硅溶胶能够很好地改善RAC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提高RAC抗压强度,而纳米碳酸钙难以进入RAC的界面过渡区,很难有效改善界面孔结构,因此未能明显提高RAC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纳米材料 破坏机理 裂纹演变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超声分散处理的纳米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延永东 徐鹏飞 +2 位作者 姚嘉诚 陆春华 袁天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31,共8页
为了充分发挥纳米材料在提升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方面的作用,分别采用SiO2,Al2O3,CaCO3和石墨烯(GNP)4种纳米材料与减水剂、水混合,经30 min超声分散后添加适量水泥制成纳米强化浆液,然后将再生骨料浸泡于浆液中30 min,筛分晾干后形成纳... 为了充分发挥纳米材料在提升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方面的作用,分别采用SiO2,Al2O3,CaCO3和石墨烯(GNP)4种纳米材料与减水剂、水混合,经30 min超声分散后添加适量水泥制成纳米强化浆液,然后将再生骨料浸泡于浆液中30 min,筛分晾干后形成纳米强化再生骨料。对采用此种骨料制备的混凝土进行抗压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超声分散后的纳米浆液能够有效包裹于再生骨料的表面,使其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得到改善;纳米强化浆液浸泡粗骨料的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中浸泡于0.2%纳米SiO2强化浆液、取代率为50%的纳米强化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分别比未强化的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提高24.3%,33.1%;纳米材料填充了混凝土内的部分孔隙,提高了再生混凝土的密实度。所得结果可为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骨料强化 纳米技术 超声分散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阻尼性能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超锋 何佳俊 +1 位作者 肖建庄 李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7-743,750,共8页
混凝土构件的阻尼性能与其混凝土骨料组分的特性密切相关.以不同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砂石,采用悬挂梁自由振动衰减法测试再生骨料混凝土梁弹性阶段一阶阻尼比,并探讨其与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间的关系;通过氮气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测试再生骨... 混凝土构件的阻尼性能与其混凝土骨料组分的特性密切相关.以不同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砂石,采用悬挂梁自由振动衰减法测试再生骨料混凝土梁弹性阶段一阶阻尼比,并探讨其与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间的关系;通过氮气吸附法和扫描电镜测试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与界面特征,分析其阻尼机理.结合文献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相比于天然骨料混凝土梁,再生骨料混凝土梁的阻尼比显著增大,阻尼比随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大,骨料特性尤其是骨料表面改性对混凝土阻尼性能影响显著.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砂石,增大了混凝土的总孔体积、平均孔径,增加了薄弱界面过渡区,界面过渡区的滑移摩擦及孔隙的柔性缓冲作用,是再生骨料混凝土梁阻尼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阻尼比 阻尼机理 孔隙结构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界面结构及耐久性综述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恒 郭庆军 +1 位作者 王家滨 张凯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050-13057,共8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废弃混凝土产量与日俱增,其处理方式以堆放、填埋为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推广使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并用于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再生混凝土已应用于城市新建结构中。再生混凝土界面结构...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废弃混凝土产量与日俱增,其处理方式以堆放、填埋为主,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推广使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并用于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再生混凝土已应用于城市新建结构中。再生混凝土界面结构具有高孔隙率,水分及侵蚀性离子的扩散作用会加剧界面结构劣化,使界面成为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限制相。近年来,众多学者通过改善再生混凝土内界面过渡区结构,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增强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相关学者分别从细、微观角度对界面结构展开深入研究,揭示了新、旧骨料砂浆间界面结构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并以再生骨料及界面结构的多孔性为切入点进行了诸多改善研究,包括骨料预浸、骨料裹浆、骨料碳化、掺加矿物掺合料、完善再生混凝土制备方法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降低了再生骨料性质和界面结构对再生混凝土的消极作用。在我国温差较大、盐渍土丰富的西北地区,再生混凝土结构主要面临抗冻融循环和抗盐侵蚀耐久性问题。目前,相关学者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已基本探明再生混凝土的冻融循环和盐侵蚀机理,关于盐侵蚀研究,建立了氯离子迁移模型以用于氯离子迁移评估,并对单一种类离子侵蚀界面结构进行了显微分析。另外,提出降低再生混凝土水灰比、选用高品质再生骨料、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和掺加剂,有助于减少界面过渡区生成,增强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本文归纳了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进展,对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结构、力学性能、抗冻融循环、抗盐侵蚀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梳理了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改善方法,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以期为今后我国西北地区废弃混凝土可循环利用及再生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界面结构 力学性能 冻融循环 盐侵蚀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恒 王家滨 +2 位作者 郭庆军 张凯峰 侯泽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08-2614,共7页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提升作用,本试验采用预湿-二次搅拌法制备再生混凝土,系统开展单、复掺矿物掺合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试验考虑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再生骨料取代率、矿物掺合料种类及取代率等因素,...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RAC)力学性能的提升作用,本试验采用预湿-二次搅拌法制备再生混凝土,系统开展单、复掺矿物掺合料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试验考虑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再生骨料取代率、矿物掺合料种类及取代率等因素,共设计23组试验配合比,研究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经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随强度等级升高而提升,随再生骨料取代率增大而下降。与未掺矿物掺合料的再生混凝土相比,单掺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效果较弱,单掺矿渣、硅灰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效果显著。养护龄期90 d时,矿渣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最高提升12.7%,硅灰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最高提升21.3%。粉煤灰-矿渣复掺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无提升效果,20%粉煤灰-10%矿渣复掺抗压强度甚至下降18.8%,粉煤灰-矿渣复掺对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略有提升,最高为5.9%。粉煤灰-硅灰复掺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提升效果较好,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高分别提升9.7%和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复掺矿物掺合料 复掺比例 力学性能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强化与再生混凝土界面结构的改善
19
作者 王倩 《建筑技术开发》 2008年第2期24-26,共3页
总结了再生骨料的强化措施,并基于再生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的特点,讨论了经强化的再生骨料可改善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结构性能。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骨料 强化措施 界面过渡区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下多重界面过渡区的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嘉 高嵩 +2 位作者 班顺莉 宫尧尧 孟书灵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445-3457,共13页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荷载下的破坏特性,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记录混凝土立方体在破坏过程中的应变变化规律,并结合显微硬度测试、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等观测手段对界面过渡区的宽度和孔隙率进行定量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分...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单轴受压荷载下的破坏特性,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记录混凝土立方体在破坏过程中的应变变化规律,并结合显微硬度测试、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等观测手段对界面过渡区的宽度和孔隙率进行定量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经骨料强化和砂浆强化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未处理试样提升了17.86%和35.55%,说明砂浆强化更有利于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骨料强化可以提升老砂浆显微硬度值,降低老骨料-老砂浆界面过渡区孔隙率;砂浆强化可以提升新砂浆显微硬度值,降低老骨料-新砂浆界面过渡区以及新-老砂浆界面过渡区的孔隙率。经强化处理后的特定界面产生贯通裂缝的概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破坏机理 界面过渡区 骨料强化 砂浆强化 显微硬度 孔隙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