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Aflatoxigenic Fungi and Detection of Their Aflatoxin in Red Chilli (<i>Capsicum annuum</i>) Samples Using Direct Cultural Method and HPLC 被引量:1
1
作者 Md. Nur Hossain Asma Talukder +4 位作者 Farhana Afroze Md. Matiur Rahim Shamima Begum Md. Zahurul Haque Monzur Morshed Ahmed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8年第1期42-53,共12页
Aflatoxins are the potential lethal toxin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sp. important health hazard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26 Aspergillus sp.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50 samples of red chilli collected througho... Aflatoxins are the potential lethal toxin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sp. important health hazard throughout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26 Aspergillus sp.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50 samples of red chilli collect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se 26 isolates were grown primarily on agar media to identify the aflatoxin producing species.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A. flavus strains from other Aspergillus sp. developing orange colour on the reverse of the plates. The Coconut Cream Agar (CCA) is used to detect aflatoxin producer strains having blue fluorescence when exposed to a UV-light. Several other media were used fo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spergillus sp. Out of 26 isolates, four isolates were confirmed as Aspergillus sp. These isolates were subjected to cross contamination with freshly ground, sterile maize and after 15 days of incubation the contaminated maize were analyzed by HPLC and found aflatoxin in each of the sample containing 186 ppb (max.).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ay the ability to produce aflatoxins by the Aspergillus spp. isolated from red chilli (Capsicum annuum L. Solanaceae) availabl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he results found in the experiment are much more behind the acceptable limit according to som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s red chilli is a widely used spice in Bangladesh, the proper controlling measures may be taken for controlling the surveillance of aflatoxinic fungi like as use of bio-pesticides, proper drying method and storag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ATOXIN Aspergillus DETECTION HPLC red chilli
下载PDF
超临界CO_2精制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韩玉谦 隋晓 刘玉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7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精制常规有机溶剂方法生产的辣椒红色素的情况.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精制过的辣椒红色素,具有杂质少、溶残低、无异昧的特点,精制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超临界二氧化碳 提取 精制 仪器
下载PDF
辣椒素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浩明 高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报道了一种用有机溶剂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用吸附层析法纯化辣椒素的方法。该方法可结合现行的辣椒红色素生产工艺 ,具备一定的工业化可行性。由此法得到的样品可满足药用辣椒素的纯度要求。
关键词 辣椒素 辣椒红色素 纯化 提取工艺 药用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玉谦 隋晓 刘玉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传统溶剂萃取法得到的辣椒油树脂为原料,以无毒、易得、价廉的CO2为萃取剂,采用超临界萃取的方法提取辣椒红色素。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等条件的试验,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试验结... 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传统溶剂萃取法得到的辣椒油树脂为原料,以无毒、易得、价廉的CO2为萃取剂,采用超临界萃取的方法提取辣椒红色素。通过对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等条件的试验,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安全、产品质量好、萃取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食用色素 时间 CO2流量 工艺参数 压力 温度
下载PDF
色素辣椒品种资源色价评估及育种潜力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成刚 刘建萍 +2 位作者 易晓华 程斐 马荣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3-307,共5页
为了对现有色素辣椒品种资源进行色价的评估,以便于为其专用品种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类平均法对109份色素辣椒的色价聚类分析,依据遗传距离将其可划分为5类群:极高型、优型、较高型、普通型和极低型;109份辣椒的色价介于4.72~3... 为了对现有色素辣椒品种资源进行色价的评估,以便于为其专用品种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类平均法对109份色素辣椒的色价聚类分析,依据遗传距离将其可划分为5类群:极高型、优型、较高型、普通型和极低型;109份辣椒的色价介于4.72~33.34,当前主栽品种的色价均值近12;不同遗传型色价极差为5~23.95,变异系数13%~29%,表明品种资源中色价存在着丰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甜色素椒是高色价育种的优势类群;杂优利用中须重视筛选高特殊配合力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辣椒 色价 品种资源 育种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洁 陈庶来 +3 位作者 陆道礼 吴守一 卢铁军 郁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94,共6页
简介了超临界CO_2流体的基本特性及国外将该流体应用于萃取分离技术的概况。报道了作者应用超临界CO_2从红辣椒中萃取红色素的研究情况。试验表明,色素和辣味素可以全部萃取出来,并可获得基本分离。
关键词 辣椒 红色素 分离 二氧化碳
下载PDF
固体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清 隋晓 +3 位作者 李浩明 高兰 刘玉申 郭群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5年第1期5-7,共3页
本文研究了固体辣椒红色素在贮存过程中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耐氧化还原性等。结果表明,固体辣椒红色素宜于低温、避光、充氮下保存。
关键词 固体辣椒红色素 稳定性 天然色素
下载PDF
水分散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蓝 李浩明 +1 位作者 李建坤 刘玉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5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对水分散性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温度、氯化钠、柠檬酸、蔗糖、氧化剂、抗氧剂均不影响该色素乳状液的稳定性,仅在含酒精的水溶液中有破乳现象。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颜色保留率比酸性条件下高,一定浓... 本文对水分散性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温度、氯化钠、柠檬酸、蔗糖、氧化剂、抗氧剂均不影响该色素乳状液的稳定性,仅在含酒精的水溶液中有破乳现象。该色素在碱性条件下颜色保留率比酸性条件下高,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柠檬酸、蔗糖、酒精溶液中保留率较好,有抗氧剂存在时,保留率很高,为其颜色保存提供较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乳化 稳定性 水分散性 食品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精制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凯 程康华 毛连山 《化工时刊》 CAS 2004年第12期25-27,共3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有机溶剂萃取的辣椒红粗提物进行提纯、精制 ,制备高色价、高质量的辣椒红色素产品。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色价及收率的影响 ,添加夹带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有机溶剂萃取的辣椒红粗提物进行提纯、精制 ,制备高色价、高质量的辣椒红色素产品。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时间等因素对产品色价及收率的影响 ,添加夹带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 17MPa(添加夹带剂 )、14MPa(添加夹带剂 ) ,萃取时间 4h。结果 :未添加夹带剂产品色价由原来的 6 0提高到 15 0 ,产品收率为 93% ;加有夹带剂的产品比未加夹带剂的产品色价高出 2 0 ,产品收率高 2 % ;辣素含量更低 ,基本无法检出 :溶解性更好 ,无不溶物 :脱辣、脱臭效果好 ,不含任何异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带剂 色价 精制 产品收率 超临界二氧化碳 辣椒红色素 添加 萃取压力 脱臭 异味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云翔 王仁安 +1 位作者 许志明 苏桐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1997年第3期14-17,共4页
在自行开发的多功能超临界流体车取分馏装置上对辣椒红色素脱辣精制和天然鱼油提纯EPA和DH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物系采用不同溶剂和操作模式的超临界流体车取分烟方法可在较低压力下获得满意的分离结果.为使研究成果应用于实... 在自行开发的多功能超临界流体车取分馏装置上对辣椒红色素脱辣精制和天然鱼油提纯EPA和DH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物系采用不同溶剂和操作模式的超临界流体车取分烟方法可在较低压力下获得满意的分离结果.为使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一套350立升中试装置正在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 辣椒红色素 多不饱和脂肪酸 食品添加剂加工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精制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于志云 尹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1年第5期63-66,共4页
通过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溶剂萃取法制作的辣椒红色素进行脱残脱辣脱味精制 ,辣椒红色素的质量指标有了明显提高 ,满足了国外用户的需要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 辣椒红色素 精制工艺 脱残 脱辣 脱味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轮作、连作红干椒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瑞富 杨恒山 +1 位作者 白迎春 刘飞跃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1年第4期28-30,50,共4页
以北京红红干椒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轮作、连作红干椒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明显提高红干椒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提高幅度以高氮处理最大,同一施氮量下,以上3个指标均表现为轮作高于连作,但轮作与连... 以北京红红干椒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轮作、连作红干椒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明显提高红干椒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提高幅度以高氮处理最大,同一施氮量下,以上3个指标均表现为轮作高于连作,但轮作与连作之间的差异不大。有效产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中氮和低氮处理轮作和连作的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而高氮处理轮作和连作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加大施氮量是提高红干椒连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干椒 施氮量 连作 光合速率 有效产量
下载PDF
青辣椒、红辣椒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星彩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58-59,共2页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同一块地里的青辣椒、红辣椒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辣椒含有人体所必需的Fe、Cu、Zn、Mn、Ca、Na、Mg七种微量元素,但青辣椒、红辣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各不相同。
关键词 青辣椒 红辣椒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生产青椒酱的工艺研究
14
作者 何绪晓 丁筑红 +2 位作者 张永凤 俞露 谭书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8年第5期455-458,共4页
本文以青椒和红椒为原料,研究了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总酸、pH、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生产青椒酱的工艺可行,其发酵过程中的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化与红辣椒发酵的... 本文以青椒和红椒为原料,研究了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总酸、pH、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生产青椒酱的工艺可行,其发酵过程中的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化与红辣椒发酵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具有红椒发酵的发酵特性;因青椒中的糖含量较低,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糖或含糖量高的果蔬利于生产优质青椒酱;另青椒中的叶绿素易分解,控制发酵初期叶绿素的损失是解决青椒制品护色的最关键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 红椒 发酵
下载PDF
陕西省汉中地区千斤红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英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第1期37-39,共3页
辣椒是陕南地区最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辣椒。为了满足高效优质种植的标准化要求,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陕南辣椒栽培技术,加快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对此,文章详细地讨论高性能... 辣椒是陕南地区最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辣椒。为了满足高效优质种植的标准化要求,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陕南辣椒栽培技术,加快农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对此,文章详细地讨论高性能辣椒的栽培方法,并从品种选择、土壤整备和种植、定植、施肥、土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斤红辣椒 高产栽培 汉中地区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检测辣椒制品中8种非食用红色色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永红 李根容 +2 位作者 龚迎昆 周朝旭 李了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61,65,共5页
建立了凝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对位红、苏丹红G、苏丹红7B和苏丹红B等8种红色色素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或正己烷/丙酮提取,提取液经BioBeadsS-X3凝胶柱净化。净化后的样... 建立了凝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辣椒制品中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对位红、苏丹红G、苏丹红7B和苏丹红B等8种红色色素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或正己烷/丙酮提取,提取液经BioBeadsS-X3凝胶柱净化。净化后的样品采用ZorbaxSBC18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A)和含0.1%甲酸的甲醇丙酮(9∶1,V/V)溶液(B)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505nm。上述8种色素组分在其质量浓度为0.16~2.56mg/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测限为15~46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9%~118.2%,相对标准偏差为2.3%~4.8%。该方法灵敏可靠,适合于辣椒制品中多种脂溶性红色色素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位红 苏丹红 辣椒制品
下载PDF
固体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夏枫耿 姚朔影 +2 位作者 张素娟 李世琳 李超能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0年第4期5-7,共3页
将液体辣椒红色素制作成固体,并就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固体辣椒红色素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均优于液体辣椒红色素.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稳定性 固体 天然色素
下载PDF
用硅胶柱层析分离辣椒红色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袁庆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6期56-57,共2页
成熟的干辣椒经酶处理后用乙醇和石油醚混合溶剂提取。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无辣味的红色色素。再经真空浓缩成粘稠状。
关键词 辣椒 红色素 硅胶柱层析 提取 分离
下载PDF
早晚霜冻对开鲁县红干椒种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秀萍 周光会 +4 位作者 王丽娟 黄金福 廖世刚 张钰 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1946-1947,2008,共3页
[目的]探讨霜冻灾害对开鲁县红干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鲁县基准气候站1961~2010年地面最低温度资料及2005~2011年红干椒田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年霜冻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对红干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开鲁县无霜... [目的]探讨霜冻灾害对开鲁县红干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鲁县基准气候站1961~2010年地面最低温度资料及2005~2011年红干椒田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年霜冻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对红干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开鲁县无霜冻期的延长基本来自于终霜冻日提前的因素,春季终霜冻对红干椒种植造成的灾害概率较小,而秋季初霜冻给红干椒产业造成的损失巨大;秋季初霜冻的致灾频率要大于春季终霜冻。针对早晚霜冻对红干椒生长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结论]为开鲁县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红干椒损失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霜冻 晚霜冻 红干椒 影响 防御措施 开鲁县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辣椒油中对位红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穗兴 郭新东 +3 位作者 郭茂章 陈晓珍 吴钟玲 吴玉銮 《广州化工》 CAS 2006年第1期59-59,67,共2页
研究了固相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辣椒油中对位红的分析方法。用Strata-X小柱进行辣椒油样品的前处理,用气质联用法对对位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位红方法的检出限为2.0μg/L,平均回收率为93.8%,RSD为1.3~3.5%。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质联用 对位红 辣椒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