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eleg Bending in Blue Foxes (<i>Vulpes lagopus</i>) as Evaluated by Radiography
1
作者 Hannu T. Korhonen Pekka Eskeli +1 位作者 Hanna Huuki Juhani Sepponen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5年第3期61-67,共7页
The aim was to compare radiographic X-ray data to foreleg bending, moving difficulties and body size in juvenile blue foxes.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1) restricted feeding, Ca:P ratio 1.5:1 (R 1);2) restricted feedin... The aim was to compare radiographic X-ray data to foreleg bending, moving difficulties and body size in juvenile blue foxes. Experimental groups were: 1) restricted feeding, Ca:P ratio 1.5:1 (R 1);2) restricted feeding, Ca:P ratio 2.9:1 (R 2);3) restricted feeding Ca:P ratio 2.0:1 control level (R 3);4) ad libitum feeding, Ca:P ratio 1.5:1 (AL 1);5) ad libitum feeding, Ca:P ratio 2.9:1 (AL 2);6) ad libitum feeding Ca:P ratio 2.0:1 control level (AL 3). Moving difficulties and foreleg bending were evaluated in live animals. At pelting, left foreleg was removed. X-ray pictures were taken from lateral views. Dimensions of ulna and radius were measured from the X-ray pictures. Conditions of carpal joint and elbow joint were visually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nal body weight was affected by feeding intensity (P = 0.001). Ad libitum fed animals had more moving difficulties compared to restricted ones (P = 0.001). The Ca:P ratio tended (P = 0.06) to have an effect on feet bending. Bending was greatest in low Ca:P ratio (1.5:1) and, correspondingly, least in high Ca:P ratio (2.9:1). Moving difficulties were most common in heaviest animals. The moving difficulties tended (P = 0.07) to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feet bending. Maximum width of ulna was lowest in low Ca:P ratio diet (1.5:1). Bend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maximum width of ulna.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ow Ca:P ratio in the diet (1.5:1) increases foreleg bending in juveniles. Moving difficulties are related to foreleg bending and high body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lpes lagopus Foot WELFARE Moving Difficulties FEET BENDING Blue fox
下载PDF
三种犬科动物春季洞穴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洪海 窦华山 +1 位作者 翟红昌 吴牧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80-3988,共9页
2004年4月-2005年6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20个狼穴、27个赤狐洞穴、33个沙狐洞穴进行测量调查,结果如下:3种犬科动物洞穴的洞口朝向无显著差异,赤狐和沙狐洞穴在洞口倾角、洞口直径、第一洞道长度3个特征上无显著差异... 2004年4月-2005年6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20个狼穴、27个赤狐洞穴、33个沙狐洞穴进行测量调查,结果如下:3种犬科动物洞穴的洞口朝向无显著差异,赤狐和沙狐洞穴在洞口倾角、洞口直径、第一洞道长度3个特征上无显著差异,洞口直径可作为判别狼穴与其它两者洞穴的依据。影响狼春季洞穴选择的前3位主要因子是隐蔽、人为干扰和水源。影响赤狐春季洞穴选择的前3位主要因子是地形、水源、和人为干扰。影响沙狐春季洞穴选择的前3位主要因子是微气候、人为干扰和食物。通过对3种犬科动物春季洞穴生境选择的比较发现:3种动物洞穴都有远离人为干扰,提高隐蔽性的趋势;不同的是赤狐和狼的洞址都靠近水源,沙狐洞址则远离水源;3种动物在地形及坡位选择上也存在差异,赤狐和狼的洞穴多位于平地。而沙狐洞穴多位于坡地的坡顶,且洞穴周围啮齿类数量显著大于赤狐洞穴和狼穴。柳灌丛、干旱苇塘、高草坡地分别是赤狐、狼、沙狐偏爱的生境类型。3种犬科动物中洞穴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狼(0.5051),其次为赤狐(0.4292),最小为沙狐(0.2591)。其中狼与赤狐洞穴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达到了0.4692,沙狐与赤狐洞穴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最低,只有0.2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沙狐 洞穴 生境选择 空间生态位
下载PDF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4种小型食肉目动物的食性构成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逦嘉 王安梦 +3 位作者 袁梨 鲍伟东 杨永昕 巴特尔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了解同域分布动物的食物竞争关系,采用样线法收集粪便样品,依据残遗物鉴别物种的方法,于2007年8~12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狐、狗獾、香鼬和豹猫的食物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狐取食所有15类食物,并捕食小型鼬类;在赤... 为了解同域分布动物的食物竞争关系,采用样线法收集粪便样品,依据残遗物鉴别物种的方法,于2007年8~12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狐、狗獾、香鼬和豹猫的食物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狐取食所有15类食物,并捕食小型鼬类;在赤狐粪样(n=70)中出现率较大的植物(32.6%)以重量比率计算时其贡献极大下降(0.02%),而出现率较低的草兔和鸟类重量比率较高(草兔65.4%,鸟类22.9%),相对重要值的计算表示,赤狐的食物构成均一。狗獾(n=64)以取食昆虫和植物果实为主(出现率29.3%和57.8%)。香鼬(n=14)集中取食鼠类(出现率73.7%,相对重量99.8%),豹猫(n=11)则以鸟类居多(出现率27.8%,相对重量69.0%)。食物生态位的宽度以赤狐最大(0.2),其次为豹猫(0.07)。根据食物生态位的重叠度分析,赤狐与狗獾(O=0.99)和豹猫(O=0.7)以及狗獾与豹猫(O=0.6)的种间竞争较强,但在主要食物上出现分离,实现捕食者之间的共存。赤狐对香鼬的捕食可能限制了其种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狗獾 香鼬 豹猫 食物生态位 同类相食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草原沙狐春季洞穴选择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明海 高中信 +2 位作者 龚世平 王文 张衍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6-291,共6页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草原 64个沙狐洞穴的观测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沙狐洞穴选择作了初步的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沙狐春季洞穴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有 7种 ,依次为 :坡位因子 (随坡度、坡高的变化而变化 ) ,水源因子 ,植被因子 ,...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草原 64个沙狐洞穴的观测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沙狐洞穴选择作了初步的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沙狐春季洞穴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有 7种 ,依次为 :坡位因子 (随坡度、坡高的变化而变化 ) ,水源因子 ,植被因子 ,微气候因子 ,食物因子 ,人为干扰因子和微生境因子。而坡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草原 沙狐 春季 洞穴选择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藏狐昼间行为特征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正寰 王小明 鲁庆斌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7-360,共4页
Daytime behaviour and activity rhythm of Tibetan fox were observed in Shiq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from July to October in 2003. While doing line transect, Tibetan foxes were observed 83 times totally by ran... Daytime behaviour and activity rhythm of Tibetan fox were observed in Shiq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from July to October in 2003. While doing line transect, Tibetan foxes were observed 83 times totally by random sampling. Among these 83 times observed, 79 times were valid for statistics. Daytime was divided into 6 even groups (07:00 - 09:00, 09: 01 - 11:00, 11: 01 - 13:00, 13:01 - 15:00, 15:01 - 17: 00,18:00 - 20:00), and daytime behaviour was defined as 3 patterns: running, hunting and resting. Behaviour in different patterns observed in every period was recorded. The Kruskal-Wallis test was used to exam the difference of the accumulated observed individuals of each time group. Observed times in different behaviour patterns in each time group were also compared by Friedman ANOVA with Kandall’s concordan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rhythm in daytim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time groups (Kruskal-Wallis test: H( 5, N= 131)=5.081, P=0.4060). By using behaviour pattern and time group as factors respectively, the 3 kinds of behaviour distribution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uring daytime(P< 0.580;P<0 .447). In addition, all the times observed were recorded in sunny days. 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reasons of activity in daytime in Tibetan fox cannot only be hunting, but also the demands of sunshine. Though behaviour and activity rhythm of Tibetan fox in daytime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elemetry on the same topic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compare with our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石渠县 藏狐 昼间活动节律 动物行为学
下载PDF
固定核空间法和最小凸多边形法估计藏狐家域的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晓庆 王小明 +2 位作者 王正寰 刘群秀 马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70,共8页
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固定核空间法(FKE)是目前最常用的家域计算方法,但受空间自相关性、偏远位点等问题的影响,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根据2006年和2007年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都兰县的7只藏狐352个活动位点数据,分析MCP... 最小凸多边形法(MCP)和固定核空间法(FKE)是目前最常用的家域计算方法,但受空间自相关性、偏远位点等问题的影响,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根据2006年和2007年在四川省石渠县和青海省都兰县的7只藏狐352个活动位点数据,分析MCP和FKE家域估计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1)利用概率百分比≤95%时,MCP计算结果和FKE没有显著差异;(2)极端点对高百分比(85%~100%)下MCP影响显著,而FKE对极端点影响控制较好;(3)FKE家域外形复杂,计算结果受平滑度系数设置影响显著。因此,研究领域行为时,应同时使用FKE和95%MCP两种方法。当数据分布较理想时,FKE能够给出更为准确的面积估计,而MCP则因其通用性,使得研究数据与其他研究的结果更具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狐 家域 利用概率百分比 最小凸多边形法 固定核空间法
下载PDF
赤狐的活动节律与产仔洞穴的选择 被引量:21
7
作者 周文扬 魏万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7-272,共6页
本文对赤狐(Vulpesvulpes)的产仔洞穴、活动节律和巢区大小进行了研究。赤狐产仔洞穴全部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umalayana)的居住洞,一般洞口数较多(平均4.8个),分布于高寒灌丛(71%),... 本文对赤狐(Vulpesvulpes)的产仔洞穴、活动节律和巢区大小进行了研究。赤狐产仔洞穴全部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umalayana)的居住洞,一般洞口数较多(平均4.8个),分布于高寒灌丛(71%),距干扰因素较远(大于1.5km),常位于坡中部(71%).影响其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隐蔽性和安全性。赤狐的产仔洞穴相对稳定,平均利用时间为3.3年,利用时间的长短与环境条件的稳定性有关。赤狐通常在夜间活动,主要是觅食,而白天有时成体携幼体在洞穴附近进行短时间的非觅食活动,活动的高峰期为1800一0800时。雌雄成体共同哺育幼体,活动范围相同而多单独活动。成体赤狐的巢区面积平均为7.9k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产仔洞穴 活动节律 巢区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赤狐繁殖期对洞穴的选择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洪海 张明海 +3 位作者 王秀辉 王文 章黎 高中信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6-182,共7页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赤狐的25个洞穴观测,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赤狐繁殖期的洞穴选择。结果表明,影响赤狐繁殖期洞穴选择的主要因子是水源,其次是坡向、坡位和坡度,人为干扰、隐蔽程度及洞口朝向等因子对其影响作...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赤狐的25个洞穴观测,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赤狐繁殖期的洞穴选择。结果表明,影响赤狐繁殖期洞穴选择的主要因子是水源,其次是坡向、坡位和坡度,人为干扰、隐蔽程度及洞口朝向等因子对其影响作用不明显。繁殖期赤狐的最适洞穴选择为:阳坡或半阴半阳坡、下坡位、坡度5°~25°、距水源500~1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洞穴选择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银狐气味对根田鼠繁殖和觅食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振龙 刘季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9,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 ,主要测定银狐的气味对根田鼠社会行为、觅食、繁殖特征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并探讨银狐气味使根田鼠产生繁殖迟滞的机制。结果表明 ,银狐气味对 82 %的配对根田鼠产生显著的繁殖迟滞 ,对根田鼠一般动作、探究、自我修... 在实验室条件下 ,主要测定银狐的气味对根田鼠社会行为、觅食、繁殖特征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并探讨银狐气味使根田鼠产生繁殖迟滞的机制。结果表明 ,银狐气味对 82 %的配对根田鼠产生显著的繁殖迟滞 ,对根田鼠一般动作、探究、自我修饰及婚配行为的频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5 )。对各种行为累积时间的作用则产生明显的性别差异 ,银狐气味可提高雄体及雌体一般动作及雌体亲密行为的累积时间 ;对雄体自我修饰行为 ,以及雌体攻击、探究及自我修饰行为的累积时间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P <0 0 5 )。雄体附睾精子计数、雌体卵巢指数及胚胎重量极显著地减低 (P <0 0 1 ) ,相应地 ,雌体血清孕酮显著地提高 (P<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狐 根田鼠 繁殖 觅食 捕食风险 气味
下载PDF
赤狐气味对高原鼠兔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万红 曹伊凡 +2 位作者 张堰铭 殷宝法 王金龙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赤狐的粪尿气味增加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研究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衡量高原鼠兔繁殖投入大小的定量指标,成体高原鼠兔的体重变化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与对照样方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繁殖期... 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赤狐的粪尿气味增加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研究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衡量高原鼠兔繁殖投入大小的定量指标,成体高原鼠兔的体重变化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与对照样方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随着繁殖期的延长,两样方内雌雄个体的体重均显著减少,说明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的繁殖投入无明显影响,因此,捕食风险对幼体的生长、发育也无明显的作用。捕食风险增加后,高原鼠兔平均每个雌性成体拥有的后代数目、性比和居留率与对照样方比较均无明显不同,但是由于扩散等原因使每个雄性成体拥有的后代数、繁殖期结束后幼体的性比有明显的差异。以上结果并未显示出捕食者气味作为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的繁殖产生抑制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捕食风险的类型不同和研究期间高原鼠兔本身承受的捕食风险较大,高原鼠兔可能通过行为变化调节捕食风险增加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气味 高原鼠兔 繁殖 捕食风险 抑制
下载PDF
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离与体外培养 被引量:3
11
作者 鲍加荣 刘学庆 +1 位作者 岳志刚 杨福合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体系,为研究毛色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必要载体。【方法】采集赤狐的皮肤样品,经DispaseⅡ和胰酶两步消化,以添加有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十四烷酰佛波醇...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体系,为研究毛色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必要载体。【方法】采集赤狐的皮肤样品,经DispaseⅡ和胰酶两步消化,以添加有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 13-acetate,TPA)和牛垂体提取物(Bovine pituitary extract,BPE)的K-SFM培养基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再通过形态观察、用酶标仪测定黑色素含量、多巴染色结合透射电镜观察、毛色基因RT-PCR检测等方法对体外培养获得的黑色素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获得的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有2或3个树突,胞质内含有大量的黑色素小体,经测定第3、4和5代细胞的黑色素含量分别为0.0283、0.0276和0.0265 ng/cell,黑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从第4代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总RNA中能RT-PCR扩增出MITF、TYR、TYRP1、MITF等毛色基因特异条带,说明培养获得的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生物学状态良好。【结论】以K-SFM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添加EGF、TPA和BPE等成分,可体外培养获得赤狐皮肤黑色素细胞,且能有效回避添加CT培养细胞的潜在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黑色素细胞 多巴染色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对赤狐洞穴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贾竞波 萧前柱 +1 位作者 徐利 马海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6-269,共4页
作者在黑龙江省虎林县、哈尔滨市西郊和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的5种不同环境,对赤狐(Vulpes vulpes)的83个洞穴120个洞口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环境中的主洞穴和临时洞穴之间不存在地区差别;主洞穴洞口一般2个,临时洞穴洞口一般... 作者在黑龙江省虎林县、哈尔滨市西郊和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的5种不同环境,对赤狐(Vulpes vulpes)的83个洞穴120个洞口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环境中的主洞穴和临时洞穴之间不存在地区差别;主洞穴洞口一般2个,临时洞穴洞口一般为1个。洞口平均宽度为26.48±1.03厘米,高26.35±1.24厘米;第1通道长117.86±8.38厘米;洞口朝阳(占46.67%)或半朝阳(占24.17%);狐穴大多筑于坡顶(6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洞穴 环境
下载PDF
四川省石渠县藏狐洞穴的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正寰 王小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了解藏狐(Vulpes ferrilata)的洞穴特征,探讨洞穴结构和藏狐的生存环境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于2001年7至8月、2002年7至8月、2003年8至11月和2004年3至4月于四川省石渠县,选定在230km^2的调查区域内共设样线4条,总长度40km,采... 为了解藏狐(Vulpes ferrilata)的洞穴特征,探讨洞穴结构和藏狐的生存环境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于2001年7至8月、2002年7至8月、2003年8至11月和2004年3至4月于四川省石渠县,选定在230km^2的调查区域内共设样线4条,总长度40km,采用不定宽样线法,调查藏狐洞穴结果发现:①洞口数量平均为(1.8±1.8,n=156)个,以单口穴为主(n=109,71.2%),多口穴较单口穴具有较高的坡位分布(U=1417,P〈0.001);洞道细深,洞穴质地以土质洞穴为主(74.7%),而石质洞穴有显著高的坡位分布(χ^2=10.227,df=2,P=0.006)。②共发现4个繁殖洞穴,均为土质多洞口洞穴,坡向分布在220-320°之间。③洞口朝向无显著聚集性(Z=0.898,n=201,P〉0.05),坡向分布却显著地聚向其平均值(249.9±77.1)°(Z=7.907.n=201,P〈0.05),洞口朝向和坡向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F1.400=5.365,P〈0.05);洞道的挖掘角度和坡势之间存在一致性(t=0.350,n=116,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狐 洞穴 洞穴特征 生境选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荒漠区赤狐的食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宣龙 吴克凡 时磊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6-350,共5页
赤狐(Vulpes vulpes)隶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狐属,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北部和北美大陆,在我国也广布各地(高耀亭等,1987;马世来等,2001)。国内外有关赤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洞穴结构(Nakazono and Ono,1987;贾竞波和萧前... 赤狐(Vulpes vulpes)隶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狐属,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北部和北美大陆,在我国也广布各地(高耀亭等,1987;马世来等,2001)。国内外有关赤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洞穴结构(Nakazono and Ono,1987;贾竞波和萧前柱,1990;贾竞波等,1991;贾竞波和马建章,1992;周文扬和魏万红,1995;张洪海等,1999)和巢域选择等方面(Nakazono and Ono,1987;周文扬和魏万红,1995;张洪海等,1999;Frey and Conover,2006;Keith et al.,2007),而针对赤狐食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草原或苔原环境,如瑞典(Elmhagen et al.,2002)、立陶宛(Laima,2002)及匈牙利(Lanszki et al.,2006,200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食性 食物生态位宽度 准噶尔盆地 荒漠
下载PDF
四川西北高原藏狐的夏季微生境选择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明昊 胡锦矗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6-269,共4页
This study on microhabitat selecti on of Tibetan fox( Vulpes ferrilata )was conducted in July 1999 at Shiqu,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It se t 10 factors in 97 sample spots and collected them every 10 days,the Vande r... This study on microhabitat selecti on of Tibetan fox( Vulpes ferrilata )was conducted in July 1999 at Shiqu,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It se t 10 factors in 97 sample spots and collected them every 10 days,the Vande rloeg Scavia′s index was chosen as the discrimination index for the microhabit at select ion of Tibetan fox to analyse the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n that fox prefer to select those habitats, in which, the base diameter of shrub is bet ween 50 cm and 100 cm and the height range is between 30 cm and 50 cm.Furthermore, the slope range is between 20 o and 30 o and the relative altitude range is between 100 m and 200 m.Our researches demonstrated that, for Tibetan fox, the main threat comes from human activity.The local people should pay more care on fox and protect the shrubs i n itDK’s habit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西北高原 藏狐 夏季 微生境选择
下载PDF
狐狸在两型包虫病传播途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正寰 王小明 丁由中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5-260,共6页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全球范围内对两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结合对狐狸与寄生虫病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成果,探讨狐狸与两型包虫病传播之间的关系...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全球范围内对两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结合对狐狸与寄生虫病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成果,探讨狐狸与两型包虫病传播之间的关系,全文总结了世界各重要地区两型包虫病的流行与狐狸之间的关系,叙述了我国对于两型包虫病的生态学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分布的三种狐狸均为该病的终末宿主,同时强调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狐狸的野生动物包虫病生态学研究几乎空白。本文指出,犬科等野生动物以及一些家兽对于寄生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就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导致濒危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的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关于对包虫病易感的珍稀物种的保护的生物学的研究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狸 传播途径 包虫病 细粒棘球蚴病 多房棘球蚴病 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病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狐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倩 李路云 +1 位作者 刘振生 滕丽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7,共13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境相关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赤狐生境选择存在差异性。赤狐冬季偏好选择农田和岛状林、郁闭度高的生境;春季赤狐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喜欢距水源距离远的生境;夏季偏好选择岛状林、农田,避免选择隐蔽级一般及食物丰富度低的生境,秋季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郁闭度低,食物丰富度高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各季节 生境选择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沙狐洞穴的结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崑 廖志冬 高中信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3-406,共4页
At present it is lack of the ecological data about corsac forx(Vulpes corsac)in China.Nine non-breeding corsac fox’dens were dug and measured in Hulunbeier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of which six have one tunnel an... At present it is lack of the ecological data about corsac forx(Vulpes corsac)in China.Nine non-breeding corsac fox’dens were dug and measured in Hulunbeier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of which six have one tunnel and one entrance for their own and another three have two tunnels and two entrances for each. The mean width of den entrance is 27.3 cm and the mean height of entrance is 22.7 cm. The mean length of the dens is 207.3 cm and the mean distance is 54.7 cm from the ground to the deepest point of the dens. Although corsac fox used to expand rodent’s dens as its own dens, which i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dens, sometimes it digs dens by itself too. Corsac fox’ dens are very narrow and long corresponding with its stature. In the measured twelve dens’ tunnels, there are nine with a bend. Corsac fox’dens are generally distributed in open grasslands, riverine gentle incline or steep h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狐 洞穴 结构
下载PDF
黑龙江省赤狐年数量趋势波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竞波 马建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本文根据毛皮收购数据对赤狐在黑龙江省13年(1971~1983)的年数量趋势波动做了分析。以全省数据分析时,此期间赤狐数量趋势共有4个波动周期,平均间隔为3年,变异系数为23.57%;继而以该省八个地区联合周期分析共得26个周期,平均间隔为3.4... 本文根据毛皮收购数据对赤狐在黑龙江省13年(1971~1983)的年数量趋势波动做了分析。以全省数据分析时,此期间赤狐数量趋势共有4个波动周期,平均间隔为3年,变异系数为23.57%;继而以该省八个地区联合周期分析共得26个周期,平均间隔为3.42年,变异系数为39.78%。两次分析皆表明:赤狐数量趋势的波动为随机波动,波动中赤狐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年数量趋势 随机波动
下载PDF
狐β-防御素基因的组织分布及表达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陶林 张宜宸 +4 位作者 何季竺 罗陵琳 张含煜 刘志平 田丽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研究狐β-防御素(vBDs)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集健康蓝狐和赤狐的气管、肠淋巴结、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十二指肠、回肠、睾丸以及附睾10种组织,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10种β防御素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 为研究狐β-防御素(vBDs)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集健康蓝狐和赤狐的气管、肠淋巴结、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十二指肠、回肠、睾丸以及附睾10种组织,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10种β防御素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对蓝狐vBD1、vBD2组织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vBDs基因在狐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vBD1和vBD2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稳定表达,vBD3、vBD108和vBD 122于睾丸和附睾组织中稳定表达。蓝狐vBD1 mRNA在肾脏和肝脏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vBD2(P<0.0001),vBD1和vBD2 mRNA在肾脏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肝脏中的表达量(P<0.01和P<0.0001)。各β-防御素在特定组织中的稳定表达提示其不仅在抵御外界微生物感染中发挥作用,在其他生理活动中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分布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