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vs.conservation in limited urban sprawl: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resolving the urban boundary dilemma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SONG Xiangxiang ZHANG Zuo +1 位作者 WANG Zhe LIU Yanzho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7期1371-1393,共23页
The strategic deline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UDB)is an effective initiative for efficient l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or facilitating planned urban development.To align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b... The strategic deline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UDB)is an effective initiative for efficient l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or facilitating planned urban development.To align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bjectives,UDB definitions have evolved to reconcile urban development with ecological preservation.This study presents a UDB delineation framework from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that incorporates both demand-oriented and comprehensive constraints.Specifically,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area was estimated based on population projections,meanwhile,the ecological red line(ERL)was delineat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suitability.Subsequently,with the demand area as the simulation target and unsuitable areas as comprehensive constraints,the UDB was delineated by simulating future land use patterns.The proposed framework was applied to Wuhan,a rapidly urbanizing city in central China,where the delineation of the UDB serves the dual purpose of managing the rapid expansion of built-up land and achieving a harmonious balance between urban development imperative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goals.Moreover,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rational spatial planning of Wuhan were proposed,encompass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i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efficacy of adopting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in delineating UDB effectively reconciles the competing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The framework and the policy insights derived in this study could inform spatial planning efforts not only in Wuhan but also in other cities facing the dilemma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UDB) ecological red line(ERL) urban land suitability land use simulation integrated framework spatial decision-making
原文传递
“城中村”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
2
作者 颜超 《建筑施工》 2023年第12期2416-2418,2422,共4页
为了探究用地红线退界空间、周边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工期等对基坑支护体系方案的影响,基于上海用地红线退界相关政策,以上海某“城中村”改造项目基坑工程为背景,将基坑分为非保护区和保护区2个区域分别进行基坑支护体系设计,并进行了优... 为了探究用地红线退界空间、周边环境保护要求以及工期等对基坑支护体系方案的影响,基于上海用地红线退界相关政策,以上海某“城中村”改造项目基坑工程为背景,将基坑分为非保护区和保护区2个区域分别进行基坑支护体系设计,并进行了优化。从经济性和安全性2个方面对原、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优化方案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相较原方案有更大优势。相关结论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红线退界 “城中村”基坑 经济性分析 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中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13
3
作者 方利 姚敏 +4 位作者 于忠伟 颜世伟 王永 陈民 景宜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2-50,F0003,共10页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技术路线及布局优化原则,构建了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吉林省梅河口市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梅河口市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后面积为91 680.82 hm^(2),增加1 290.69 hm^(2);质量等别为10级的耕地面积增加3523.99hm^(2)、12级耕地面积减少2324.85hm^(2);耕地连片度提高,平均图斑面积由1.91hm^(2)增至2.61 hm^(2)。优化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相对稳定。2)生态保护红线内的20.74 hm^(2)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形式保留,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出1 388.47 hm^(2)(主要为零星破碎、生态质量较差、不稳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对仍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优质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使三条控制线无交叉无重叠。3)构建的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水环境风险指标作为生态功能评价二级指标,考虑了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兼顾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调节和保护功能。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兼顾城市发展思路,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得到统筹优化,可为新形势下科学开展“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布局优化 评价 永久基本农田 三区三线统筹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下载PDF
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在城市“三线”划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敬军 姜素 +5 位作者 花修权 贺怀振 崔龙玉 陆华 华明 武鑫 《地质学刊》 CAS 2018年第1期145-150,共6页
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线"(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的划定在我国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发展关键期,对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严... 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线"(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的划定在我国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发展关键期,对优化城乡空间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严守生态底线等至关重要。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基于地质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提出城市"三线"的调整建议,不仅可为构筑生产空间集约、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优美的城市空间格局提供地质依据,亦可为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提供工作转型和战略调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城市开发边界线 城市地质调查 江苏徐州
下载PDF
基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的钦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华艳 陆家赋 《大众科技》 2017年第10期10-12,16,共4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是新常态下编制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引导国土资源空间管控、研判未来国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新时期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工作迫不及待。以钦州市为例,研究基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是新常态下编制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引导国土资源空间管控、研判未来国土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新时期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工作迫不及待。以钦州市为例,研究基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需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新思路,为同期类似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土地资源承载力 钦州市
下载PDF
基于“三线”统筹划定的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格局优化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伍黎芝 江雪梅 +1 位作者 朱有法 孙泽祥 《小城镇建设》 2021年第11期29-34,共6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优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是夯实我国粮食安全资源基础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和阐释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演进背景与时代意蕴,辨析了三条控制线的逻辑关系与划定优先序,...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优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是夯实我国粮食安全资源基础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和阐释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演进背景与时代意蕴,辨析了三条控制线的逻辑关系与划定优先序,明晰了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格局优化的规划路径与策略,并针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思考,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安全 “三位一体” 永久基本农田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冲突识别与协调的“三线”划定方法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45
7
作者 冉娜 金晓斌 +4 位作者 范业婷 项晓敏 刘晶 周寅康 沈春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4-298,共15页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下,科学合理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对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等具有积极意...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下,科学合理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三线")对统筹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景观格局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对"三线"内涵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线"协同划定的分析框架和协调策略,选取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为案例区,通过构建"生态-耕作-建设"三种利益导向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分析了不同目标导向下各类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综合各适宜性评价结果识别土地利用冲突区,基于生态优先、集中紧凑、邻域和谐和空间识别的原则,对各类冲突区进行耦合协调,以期为"三线"划定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金坛区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主要包括西部的茅山片区、北部的天荒湖湿地以及钱资湖、长荡湖等区域,总面积260.63km^2;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茅山片区及低山丘陵的东侧,中部冲积湖积圩田平原和东部的高亢平原,总面积303.57km^2;城市开发边界圈定了中心城区可扩张的最大范围,总面积69.43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城市开发边界线 生态保护红线 土地利用冲突 耦合协调 常州市金坛区
原文传递
基于“在地性”与“协同性”的丘陵地区县域“双评价”模式探讨——以湖南辰溪县为例 被引量:21
8
作者 尹怡诚 成升魁 +5 位作者 马润田 沈清基 王亚琴 焦胜 邓世维 田长青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113,共12页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的科学基础,更是协调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抓手。文章首先回顾了目前"双评价"的研究基础,分析了当前"双评价"体系及方法上的不足。其次,提出了基于"在地性"... "双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开展的科学基础,更是协调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抓手。文章首先回顾了目前"双评价"的研究基础,分析了当前"双评价"体系及方法上的不足。其次,提出了基于"在地性"和"协同性"的丘陵地区县域"双评价"模式,梳理了两者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适应地区特点的"双评价"框架体系,并以湖南省辰溪县为例进行了实证演绎。最后,从开发潜力分析、三区三线优化、信息化平台建设等三个方面对"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的"应用性"进行了探索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地性 协同性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城镇开发边界 生态红线 基本农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