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stainable Land Use in Hilly Red Soil Region of Sou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ZHANG TAO-LIN ZHAO QI-GUO +1 位作者 ZHAI YU-SHUN CHEN BIN-FEI and SUN BO(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P. O. Box 821, Nanjing 210008 (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10,共10页
SnstainableLandUseinHillyRedSoilRegionofSonth-easternChinaZHANGTAO-LIN;ZHAOQI-GUO;ZHAIYU-SHUN;CHENBIN-FEIand... SnstainableLandUseinHillyRedSoilRegionofSonth-easternChinaZHANGTAO-LIN;ZHAOQI-GUO;ZHAIYU-SHUN;CHENBIN-FEIandSUNBO(Institute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南地区 丘陵红壤区 土壤退化 可持续土地利用
下载PDF
Ecological Effects of Land Use Patterns in Red Soil HillyRegion 被引量:15
2
作者 WANGXIAO-JU GONGZI-T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EcologicalEffectsofLandUsePatternsinRedSoilHillyRegionWANGXIAO-JUandGONGZI-TONG(InstituteofSoilScience,Acade... EcologicalEffectsofLandUsePatternsinRedSoilHillyRegionWANGXIAO-JUandGONGZI-TONG(InstituteofSoilScience,AcademtaSinica,P.O.B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土地利用类型 生态效应
下载PDF
Effect of land use on microbial biomass-C, -N and -P in red soils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国潮 何振立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I CSCD 2003年第4期480-484,共5页
Eleven red soils varying in land use and fertility statu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land useon microbial biomass -C, -N and -P. Microbial biomass-C in the red soils ranged from about 68 rag C/kg to 225 mg C/... Eleven red soils varying in land use and fertility statu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land useon microbial biomass -C, -N and -P. Microbial biomass-C in the red soils ranged from about 68 rag C/kg to 225 mg C/kg, which is generally lower than that reported from other types of soil, probably because of low or-ganic matter and high acidity in the red soils. Land use had considerable effects on the amounts of soil Cmic.The Cmic was the lowest in eroded fallow land, followed by woodland, tea garden, citrus grove and fallow grassland, and the highest in vegetable and paddy fields.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mic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uggesting that the influence of land use on Cmie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input and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icrobial biomass-N in the soils ranged from 12.1 Nmg/kg to 31.7 Nmg/kg andwas also affected by land use. The change of Nmic with land us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mic. The microbial C/N ratio ranged from 5.2 to 9.9 and averaged 7.6. The Nmic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il total N and available N. Microbial biomass-P in the soils ranged from 4.5 mg P/kg to 52.3 rag P/kg. The microbial C/P ratio was in the range of 4-23. The Pmic was relatively less affected by land use due to differences in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for various land us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土壤微生物 土地利用 微生物量
下载PDF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in the Catchment Area with Intensive Management in Hilly Red Soil Regions,China
4
作者 HUANGDao-you WANGKe-lin +2 位作者 CHENGui-qiu HUANGMin PENGTing-bo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6-363,共8页
Taking an example of Majiayu Catchment Area (14.15 ha) in Taoyuan County of HunanProvince, the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dynamics, fertilit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land productivity changing situation were studie... Taking an example of Majiayu Catchment Area (14.15 ha) in Taoyuan County of HunanProvince, the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dynamics, fertilit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land productivity changing situation were studied. Fixed observation results from 1993to 2002 showed that pools covering about 15% of total area could store up 10% of surfacerunoff, keep 78.1% of eroded soil and 65.4% of lost nutrients. The yearly ratio ofintercep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 land, storage in pools and drainage was 7:2:1,which ensured the resources and nutrients equilibrium and a benign recycle in thecatchment area system, and benefited the aquatic culture and helped to resist seasonaldrought. Moreov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erosion modulu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equal to or lower than soil loss tolerance (≤500 tkm-2) in reddish yellow soil regions.Soil organic matter, total and available N content in sloping land, dryland and paddyfield increased steadily (>10%); water storage enhanced by more than 20% in sloping landand dryland in drought season; crop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more than 20%; and productionof trees, fruits, tea and fish as well as land productivity increased yea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chment area with intensive management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soil fertility land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Hilly red soil reg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year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in degraded lands in Changting County,China 被引量:5
5
作者 Yonghui Bai Xuan Zha Shifa Che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295-1308,共14页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years of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mass in degraded ecosystems.We investigat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by analyzing thei...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the number of years of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mass in degraded ecosystems.We investigat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by analyzing their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then examine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nitrogen by chloroform fumigation extraction of restoration soils over several years.The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highly degraded lands and native vegetation sit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uration of vegetation on the site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microbial biomass and shift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even after only 4 years.However,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biomass did not recover to the status of native vegetation even after 35 years of vegetation cover.A redundancy analysis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oil organic carbon,total nitrogen,available potassium,soil water content,silt content and soil hardness explained 98.4%of total variability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oil organic carbon,total nitrogen,available potassium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mass,whereas,soil hardness and silt content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mass.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biomass that influence organic carbon,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accumulation,and clay content in soil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microorganisms Environmental factors PLFA Degraded red soil lands
下载PDF
表层土壤结构对红壤坡耕地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
6
作者 张紫薇 赵文俊 +5 位作者 李奇 马一淳 田亮 杨广勇 李忠武 刘窑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4,共11页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 针对南方红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与表层结构退化的现状,采用室内模拟降雨的方法,分析表层土壤结构和雨强对降雨再分配、坡面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降雨的再分配过程,深耕作层可以降低地表径流比例,增加壤中流比例,60和90 mm·h^(-1)雨强下,随耕作层深度增加,地表径流平均比例依次为70.5%,62.9%和56.8%,壤中流平均比例依次提升为7.1%,12.3%和18.1%;(2)土壤流失率随雨强增加而增大,90 mm·h^(-1)雨强下土壤流失率为60 mm·h^(-1)雨强下的4.4倍,土壤流失率随耕作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小,依次为36.8、21.1和13.1 g·m^(-2) min^(-1);(3)雨强和表层土壤结构显著影响坡面侵蚀形态的演变,随耕作深度增加坡面侵蚀由细沟侵蚀逐渐转变为面蚀。表层土壤结构显著改变坡耕地降雨-径流关系和侵蚀过程,合理增加耕作层深度,对降低地表侵蚀、促进土壤水分的深层下渗、增加土壤深层持水量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结构 产流 产沙 壤中流 红壤坡耕地
下载PDF
坡耕地等高反坡阶整地措施对滇中典型流域土壤酸碱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杨佳乐 赵洋毅 +3 位作者 王克勤 段旭 赵露杨 刘晓微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413,共9页
【目的】探讨等高反坡阶整地措施对坡耕地酸化土壤改良效果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滇中迤者流域试验区已实施等高反坡阶的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原状坡耕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实验及经典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试验样地土... 【目的】探讨等高反坡阶整地措施对坡耕地酸化土壤改良效果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滇中迤者流域试验区已实施等高反坡阶的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原状坡耕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实验及经典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试验样地土壤pH、交换性阳离子(Ca^(2+)、Mg^(2+)、K^(+)、Na^(+)、H^(+)、Al^(3+)、Fe^(3+))、阳离子交换量(CEC)及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指标的变化规律,以探究土壤酸化及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坡耕地等高反坡阶措施可显著降低致酸阳离子(H^(+)、Al^(3+)、Fe^(3+))含量(P<0.05),使得交换性H+降低20.00%,交换性Al^(3+)和交换性Fe^(3+)含量分别减少25.64%和69.29%。提升土壤pH 9.46%~13.25%、增加交换性盐基离子(Ca^(2+)、Mg^(2+)、K^(+)、Na^(+))11.14%~39.31%、3.59%~8.96%、7.89%~17.14%、3.35%~7.99%及CEC含量(P<0.05)14.74%~21.33%。实施措施后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微生物量碳、氮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6.43%~15.28%、7.00%~31.70%、38.56%~73.71%、8.01%~21.20%、7.08%~11.14%和17.57%~31.48%,磷酸酶活性较原状坡耕地显著(P<0.05)下降38.00%~95.85%,且pH、交换性盐基离子和CEC含量均与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致酸阳离子与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整地措施、酸化影响指标(pH、交换性离子)及其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着酶活性(P<0.05),酸化影响指标对酶活性的贡献最大。【结论】布设等高反坡阶措施能改善土壤酸化环境,增强酶活性,这对于解决坡耕地土壤酸化问题,提高山区坡耕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反坡阶 红壤坡耕地 土壤酸化 土壤酶 交换性盐基离子
下载PDF
植被恢复花岗岩红壤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养分储量特征
8
作者 白永会 查轩 +1 位作者 吴伟成 周飞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6,共8页
[目的]探明植被恢复下花岗岩红壤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以及土壤养分储量特征,为植被恢复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选择5种植被恢复模式[乔灌草模式(ASG)、条沟草灌(GGH)、全坡面播草(FSG)、低效林改... [目的]探明植被恢复下花岗岩红壤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以及土壤养分储量特征,为植被恢复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选择5种植被恢复模式[乔灌草模式(ASG)、条沟草灌(GGH)、全坡面播草(FSG)、低效林改造(IFT)、封禁(CC)以及严重侵蚀退化地(HDL)和自然林(NV)]为对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方法,明晰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关系,土壤养分储量特征和识别植被恢复退化红壤养分恢复状况的指标。[结果]5种植被恢复模式改善了0—5 cm花岗岩退化地土壤颗粒组成,0—5 cm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养分指标的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黏粒和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5种植被恢复模式增加了0—5 cm花岗岩红壤退化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的养分含量和储量,0—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和0—60 cm土壤养分总储量顺序一致,均表现为乔灌草模式>条沟草灌>全坡面播草>低效林改造>封禁。[结论]土壤黏粒是提高0—5 cm土壤养分含量的关键因子,土壤有机质是识别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状况的直观指标,乔灌草模式是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储量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土壤颗粒组成 土壤养分储量 花岗岩红壤 侵蚀退化地
下载PDF
坡位与利用方式对红壤磷素储存容量的影响差异——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为例
9
作者 郑奕 王艳玲 刘卓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643,共8页
为明确坡位与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储存容量(SPSC)的影响差异,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坡耕地红壤磷的流失风险,本研究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不同坡位(坡顶、坡上、坡中、坡底)及不同利用方式(稻田、花生旱地、橘园)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 为明确坡位与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储存容量(SPSC)的影响差异,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坡耕地红壤磷的流失风险,本研究以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不同坡位(坡顶、坡上、坡中、坡底)及不同利用方式(稻田、花生旱地、橘园)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SPSC的变化规律与差异,探讨了土壤全碳、全氮、全磷、有效磷、铁铝氧化物含量等因子对SPSC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稻田、花生旱地与橘园的SPSC变化范围分别为-410.9~-137.8、-283.8~-128.0 mg·kg^(-1)及-280.6~-36.3 mg·kg^(-1);且随坡位的降低,稻田(坡底除外)与橘园SPSC显著降低,而花生旱地SPSC则增加。与稻田土壤相比,同一坡位花生旱地与橘园SPSC相对增加;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坡位的稻田、花生旱地及橘园SPSC与土壤非晶质铁铝氧化物、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极显著正相关,且游离态氧化铝的影响相对最大,而与有效磷、总碳、总氮则显著负相关。江西鹰潭孙家小流域内红壤坡耕地SPSC均为负值,意味着此时的土壤均为磷源,土壤磷均具有流失风险;坡底的稻田及橘园、坡顶花生旱地土壤磷的流失风险相对较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以有效降低土壤磷素的流失潜能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耕地 土壤磷储存容量 利用方式 磷流失风险 孙家小流域
下载PDF
基于ERT技术反演红壤剖面水分入渗过程
10
作者 田园 钟雪梅 +2 位作者 彭新华 汪亚及 高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726,共13页
水分运动是土壤中物质和能量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但是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轨迹复杂多变,难以直接捕捉。本研究以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电阻率成像技术(ERT),反演水分在林地和农地土壤中的入渗过程。研究发现,ERT技术能够... 水分运动是土壤中物质和能量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但是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轨迹复杂多变,难以直接捕捉。本研究以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电阻率成像技术(ERT),反演水分在林地和农地土壤中的入渗过程。研究发现,ERT技术能够实现水分在红壤包气带入渗过程的可视化,ERT测定的表观电阻率的变化量与烘干法测定的土壤水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林地的决定系数为0.72,农地为0.53。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水分入渗的范围和方式,在2 cm水头高度注水100 L的情况下,林地的入渗深度大于80 cm,而农地约为50 cm,在此基础上,继续注水200 min,林地和农地均出现明显的优先流现象。但是,林地的优先流较农地更为发育,林地是通过根系等大孔隙快速向下传输,而农地则以“指流”的方式,间断性向深层运动。在土壤层次复杂、背景含水量高、土壤黏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ERT技术依然能捕捉优先流在红壤中发生和发育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 土地利用类型 红黏土 土壤水分 优先流
下载PDF
水田改旱地和菜地后红壤酸度和养分变化特征
11
作者 邱海华 蒯磊鑫 +3 位作者 张璐 刘立生 文石林 蔡泽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38,共14页
【目的】以红壤区典型县域祁阳为例,分析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酸度和养分含量变化特征,为该区合理利用土地防治酸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8个点位,采集水田及相邻的旱地和菜地,分析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盐... 【目的】以红壤区典型县域祁阳为例,分析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酸度和养分含量变化特征,为该区合理利用土地防治酸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8个点位,采集水田及相邻的旱地和菜地,分析土壤pH、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碱性母质发育的土壤pH均显著高于酸性母质发育的土壤。酸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菜地后土壤pH降低了0.48个单位;碱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pH分别降低了0.74和0.53个单位。双直线模型拟合分析表明,当水田、旱地和菜地的土壤pH分别低于5.88、5.78和5.63时,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快速升高,且降低一个pH单位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分别增加1.09、2.33和2.93 cmol(+)·kg^(-1)。酸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1.06和0.42 g·kg^(-1),而菜地无显著变化;碱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3.88—17.28和0.57—0.71 g·kg^(-1)。碱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降低了47.66和42.34 mg·kg^(-1)。两种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菜地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0.41—0.48 g·kg^(-1)和26.79—28.69 mg·kg^(-1)。两种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变化;碱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有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36.69和65.76 mg·kg^(-1)。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与土壤交换性钙和镁、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交换性酸和铝与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交换性钙和镁、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酸性母质和碱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显著降低,而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酸性母质发育的水田只有改为菜地后土壤才酸化,而碱性母质发育的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均酸化;水田改为旱地和菜地后土壤硝化作用增强和盐基离子淋失增加可能是其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质 红壤 水田改旱地和菜地 土壤酸度 养分特征
下载PDF
改良剂对红壤水土流失恢复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袁华光 章仕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2期1-5,24,共6页
为探究不同改良剂对红壤恢复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差异,提高红壤恢复林地的土壤质量和水土保持效能,本研究以亚热带红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恢复林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原状林地(CK)和施加有机改良剂(OF)、生物炭(BF)... 为探究不同改良剂对红壤恢复林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差异,提高红壤恢复林地的土壤质量和水土保持效能,本研究以亚热带红壤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恢复林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原状林地(CK)和施加有机改良剂(OF)、生物炭(BF)、复合改良剂(CF)3种处理,研究其土壤化学性质、土壤细菌群落相对丰度与多样性,探讨红壤区侵蚀退化恢复林地土壤肥力与细菌群落结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土壤改良剂的响应,分析土壤化学性质与细菌群落结构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改良剂使土壤pH值与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4.20%~6.72%与40.20%~102.37%,有机改良剂使土壤全磷含量提高了56.98%(P<0.05),生物炭使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了73.09%(P<0.05),复合改良剂使土壤全磷与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64.57%与72.09%(P<0.05);(2)施加不同改良剂土壤细菌群落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与酸杆菌门,优势菌纲均为酸杆菌纲、α-变形菌纲与放线菌纲;(3)所有土壤改良剂均降低了细菌群落多样性,而施加生物炭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4)土壤全磷含量对细菌群落组成产生显著影响,有机碳含量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呈负相关;(5)施加复合改良剂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新陈代谢通路相对丰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提升红壤区恢复林地土壤肥力,合理调节细菌群落结构提供理论支撑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红壤 恢复林地 土壤改良剂 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的红壤丘陵区生态风险评价——以赣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志强 李沛鸿 周成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2期72-75,79,共5页
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合理评估红壤丘陵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以赣州市为例,基于2000—2020年4期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对该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从景观格局角度构建生态风险指数,结合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对景观... 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合理评估红壤丘陵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规律,以赣州市为例,基于2000—2020年4期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对该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从景观格局角度构建生态风险指数,结合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对景观生态评价分析。研究期内,林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000—2020年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由0.40上升至0.43,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结构向丰富多样化发展。各时期景观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显著,集聚效应明显,高风险区面积由32.75 km^(2)下降到12.00 km^(2)。研究区生态压力和生态响应在空间上分布差异明显,该区生态风险受多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区域加强生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景观格局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南亚热带赤红壤酸化特征
14
作者 文慧颖 吴华勇 +4 位作者 董岳 冯文娟 卢瑛 胡月明 张甘霖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2-378,共7页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赤红壤酸化特征可为缓解和治理赤红壤区土壤酸化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4种土地利用方式(菜地、果园、水田、林地)的赤红壤区土壤样品,测定了表层(0~20 cm)和表下层(20~40 ...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赤红壤酸化特征可为缓解和治理赤红壤区土壤酸化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4种土地利用方式(菜地、果园、水田、林地)的赤红壤区土壤样品,测定了表层(0~20 cm)和表下层(20~40 cm)土壤的理化性状,结合田间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酸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果园表层土壤pH显著低于林地,果园表下层土壤pH显著低于水田和林地;菜地、果园土壤交换性Al^(3+)含量显著高于水田和林地;果园表层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与阳离子交换量均显著低于自然林地,菜地表下层土壤盐基饱和度显著低于水田;与水田和林地相比,菜地和果园的酸化更严重,酸缓冲能力更低。不同土地利用下施肥、复种指数以及耕作方式上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气候与母质相似地区土壤酸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PH 赤红壤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宁都县不同整地方式下果园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雨晨 熊翱宇 +4 位作者 平原 澹腾辉 曾建辉 陈新 郭忠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2-350,共9页
为探究不同整地措施下梯田果园土壤质量的变化,以赣南宁都县小洋小流域脐橙果园开发示范区内的3种典型坡面(优化整地T y、传统整地T c、撂荒地CK)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最小数据集指标,对... 为探究不同整地措施下梯田果园土壤质量的变化,以赣南宁都县小洋小流域脐橙果园开发示范区内的3种典型坡面(优化整地T y、传统整地T c、撂荒地CK)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最小数据集指标,对该地区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由全量数据集(total data set,TDS)和最小数据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计算的土壤质量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2)=0.604,表明MDS可以代替TDS对宁都县脐橙果园开发示范区进行土壤质量评价;(2)3种典型坡面的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表现为优化整地(SQI=0.477)>撂荒地(SQI=0.436)>传统整地(SQI=0.220),其中T y与CK之间无显著差异,T y的SQI相较于T c提升1.16倍,表明优化整地措施下土壤质量有显著提升;(3)果园不同土层总体表现为表层(0—10 cm)土壤质量指数大于深层(10—20 cm)土壤,通过土壤质量指数分级发现,优化整地梯田和撂荒地土壤质量优于传统整地。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红壤丘陵区的坡地资源利用管理以及梯田修建后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整地措施 最小数据集 果园 南方红壤丘陵区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红壤坡地土壤性质改良效果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石芬芬 莫明浩 +1 位作者 胡皓 徐燕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选择红壤侵蚀劣地平直坡面、红壤侵蚀劣地竹节沟坡面、红壤坡地果园3种典型坡地土壤,以稻壳生物炭为土壤改良剂,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南方红壤坡地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侵蚀劣地平直坡面上施用1.0 kg/m^(2)生物炭或者在竹节沟内施... 选择红壤侵蚀劣地平直坡面、红壤侵蚀劣地竹节沟坡面、红壤坡地果园3种典型坡地土壤,以稻壳生物炭为土壤改良剂,研究了施用生物炭对南方红壤坡地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侵蚀劣地平直坡面上施用1.0 kg/m^(2)生物炭或者在竹节沟内施用0.5 kg/m^(2)生物炭均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的入渗性,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在甜柚坡地果园施用2.0 kg/m^(2)生物炭+减少施肥量0%~20%可以明显增加土壤的有效磷含量,并增加果树的产量。总之,施用适量的生物炭对于南方侵蚀劣地坡地和果园坡地的土壤均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红壤 坡地 土壤性质 改良效果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旱地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碳、氮、磷分布特征 被引量:80
17
作者 刘晓利 何园球 +2 位作者 李成亮 姜灿烂 陈平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62,共8页
针对江西红壤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质量和肥力的相应变化,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旱地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养分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荒地土壤中>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花生地和果园土壤则... 针对江西红壤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质量和肥力的相应变化,研究了不同肥力水平、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旱地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养分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荒地土壤中>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利用方式,花生地和果园土壤则以0.25~0.053 mm的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各肥力水平下,菜地土壤中除>5 mm水稳性团聚体外,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花生地、果园和荒地土壤。说明菜地土壤长期大量施肥,导致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均相对丰富。不同利用方式旱地红壤中,有机碳、全氮主要分布在>5 mm、5~2 mm和2~1 mm的较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说明随着团聚体粒径增大,其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全氮的消长趋势和有机碳一致。土壤全磷较均匀地分布在水稳性团聚体中,如高肥力菜地和荒地土壤各粒级团聚体中全磷含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利用方式旱地红壤中2~1 mm和1~0.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红壤 土地利用方式 肥力水平 水稳性团聚体 碳、氮、磷
下载PDF
南方红壤稻田与旱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李昌新 黄山 +2 位作者 彭现宪 黄欠如 张卫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611,共6页
大量研究证明稻田土壤比旱地土壤更具固碳潜力,但至今对稻田土壤固碳机制的认识尚不甚清楚。本研究于2007年利用两个开垦年代相似,近20多年分别一直种植双季稻和双季玉米的长期定位试验,来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异... 大量研究证明稻田土壤比旱地土壤更具固碳潜力,但至今对稻田土壤固碳机制的认识尚不甚清楚。本研究于2007年利用两个开垦年代相似,近20多年分别一直种植双季稻和双季玉米的长期定位试验,来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田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的浓度分别是旱地的2.2倍和2.5倍。与试验前相比,水稻种植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增幅达到30.8%,而旱地的前后差异不显著。在所有团聚体粒径水平上,水田有机碳的浓度均显著高于旱地。其中53~250μm微团聚体相差最大,水田是旱地的近3倍。水田微团聚体保护碳(iPOM_m)在土壤中的浓度是旱地的4.2倍,微团聚体保护碳在总有机碳中的比重也显著高于旱地,达到25.5%,是旱地的2倍。水田和旱地iPOM_m组分碳的差异能够解释其总有机碳差异的42.8%。上述结果可以增强我们对稻田土壤固碳机制的了解,为稻田土壤碳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土地利用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团聚体 全球变化
下载PDF
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8
19
作者 章明奎 何振立 +1 位作者 陈国潮 黄昌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9-366,共8页
本文研究了五种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林地>旱地>荒地>茶园>果园。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以及团聚的水稳定性均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红壤开垦后,有机质分解加快或补... 本文研究了五种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林地>旱地>荒地>茶园>果园。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以及团聚的水稳定性均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红壤开垦后,有机质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导致团聚体稳定性下降和水稳定团聚体减少的主要原因。同理,恢复和改良红壤结构性及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是增加有机质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利用方式 水稳定性团聚体 有机质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碳氮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海飞 贾兴永 +3 位作者 高兵 黄涛 苏芳 巨晓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2-1182,共11页
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产生机制及其CO2和CH4的排放,有助于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制定。本研究以长沙金井河流域酸性红壤上菜地、稻田、茶园和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控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采用静态培养-气相色谱法,研究4种利用... 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产生机制及其CO2和CH4的排放,有助于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的制定。本研究以长沙金井河流域酸性红壤上菜地、稻田、茶园和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控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采用静态培养-气相色谱法,研究4种利用方式土壤N2O、CO2和CH4的排放对不同碳氮和硝化抑制剂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由于土壤pH较低,酸性红壤外加氮源后仅有较小的N2O排放。葡萄糖能够促进尿素添加后N2O的排放及土壤反硝化作用N2O的排放。异养硝化作用可能是酸性红壤N2O产生的主要途径。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酸性红壤N2O减排无明显效果。碳氮添加后土壤N2O的总排放量表现为茶园>菜地>稻田>林地。外源有机碳能够显著促进4种利用方式土壤CO2的排放,表现为茶园、稻田>菜地、林地。但除稻田土壤CH4排放增加外,菜地、茶园和林地土壤CH4排放对外源有机碳无明显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红壤 土地利用方式 碳氮添加 N2O排放 CO2排放 CH4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