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菌托中营养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常佳驹 庄永亮 +1 位作者 尚小丽 孙丽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8-410,共3页
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是竹荪中的珍品,已成为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主要经济菌种之一。红托竹荪中菌托约占全株鲜重的40%,被摘除废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该资源,测定了红托竹荪菌托的基本营养成分... 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是竹荪中的珍品,已成为云南、四川、贵州、福建等地主要经济菌种之一。红托竹荪中菌托约占全株鲜重的40%,被摘除废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该资源,测定了红托竹荪菌托的基本营养成分,分析了其氨基酸组成和蛋白质组分,从而评价了其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红托竹荪菌托中粗蛋白含量占干重的26.74%,真蛋白质占粗蛋白质的91.14%,蛋白功效比为2.8,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氨基酸评分为105,含硫氨基酸是其限制性氨基酸。另外,蛋白质组分分析显示菌托中清蛋白含量较高,约占粗蛋白的69.52%,显著高于其它常见食用菌。结果表明,红托竹荪菌托是优质蛋白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托 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组分
下载PDF
红托竹荪菌种快速分离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飞 韩冰 +3 位作者 于广峰 钟丽娟 柴林山 郭玲玲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4-61,共8页
通过对红托竹荪快速分离培养基优化,提高红托竹荪菌种分离与评价效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菌种生长速度为响应值拟合二次多元回归方程,确定培养基配方;测定优化培养基与PDA对照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直径,以菌丝形态、锁状联合和菌... 通过对红托竹荪快速分离培养基优化,提高红托竹荪菌种分离与评价效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菌种生长速度为响应值拟合二次多元回归方程,确定培养基配方;测定优化培养基与PDA对照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直径,以菌丝形态、锁状联合和菌落形态等指标评价优化培养基;测定优化培养基与PDA培养基培养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验证应用效果。通过试验,筛选出快速分离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71 g/L、全麦粉8.36 g/L、玉米粉8.07 g/L、琼脂粉18.00 g/L、木屑水1.06 L。快速分离培养基与PDA培养基对比,培养的菌落直径平均增加66.25%,快速分离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增加33.33%,木屑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增加44.22%。由于优化培养基中含有淀粉、纤维素等有效成分,其刺激了菌种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酶等,维持了胞外酶系的完整性。还可根据菌丝培养基过程形成的透明圈大小判定菌种胞外酶产生能力,达到快速评价菌种质量,保障菌种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快速分离培养基 透明圈 生长速度 菌丝直径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竹荪菌托多糖结构及抑菌性保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旋 杨玲 +2 位作者 王万坤 康超 曾维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8,共8页
目的:通过不同方法对红托竹荪菌托多糖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多糖结构特征、抑菌活性和保湿性能差异。方法:以热水浸提法(P_(WM))、超声辅助法(P_(UM))和酶辅助法(P_(EM))提取的竹荪菌托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扫... 目的:通过不同方法对红托竹荪菌托多糖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多糖结构特征、抑菌活性和保湿性能差异。方法:以热水浸提法(P_(WM))、超声辅助法(P_(UM))和酶辅助法(P_(EM))提取的竹荪菌托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表观形貌特征;通过牛津杯法试验,测定多糖抑菌效果;通过干燥器,测定其保湿性。结果:相较于P_(WM),P_(UM)和P_(EM)降低了高分子质量,增加了中小分子质量占比;3种方法的主要单糖组成相似(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甘露糖),且P_(UM)、P_(EM)中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的含量大于P_(WM);扫描电镜显示出不同的多糖形貌结构。3种方法提取的多糖对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性,其中P_(U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3.4mm,最小抑菌浓度为0.3125 mg/mL。10℃下,48 h时,P_(WM)的保湿率为74.73%,显著大于P_(UM)和P_(EM);20℃下,48 h时,P_(EM)的保湿率为78.67%,显著大于P_(WM)和P_(UM)。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红托竹荪菌托多糖在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表观形貌上具有一定差异,且其抑菌活性和保湿性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托 多糖结构 抑菌性 保湿性
原文传递
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降血糖活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玲 王万坤 +4 位作者 罗丽平 李冰晶 康超 曾维军 郑旋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8-429,共12页
为利用红托竹荪菌托,采用酶解法提取菌托多糖,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多糖分子量、单糖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法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2.5%、果胶酶0.4%、木瓜蛋白酶1.5%,50℃酶解1 h,料液比1:60、提取温度80℃、时... 为利用红托竹荪菌托,采用酶解法提取菌托多糖,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多糖分子量、单糖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法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2.5%、果胶酶0.4%、木瓜蛋白酶1.5%,50℃酶解1 h,料液比1:60、提取温度80℃、时间3 h,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15.37%,比热水浸提法提高39.60%。酶解法多糖分子量为3344 Da(Mn)、522208 Da(Mw)、2929 Da(Mp),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和岩藻糖等组成,葡萄糖占最高,达48.82%。菌托多糖为2.0 mg/mL时,DPPH·清除率为93.83%,Fe3+还原能力为0.1407,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为54.62%、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56.45%,与热水浸提法相比差异极显著或显著。酶解法提取红托竹荪菌托多糖,提取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降血糖活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菌托多糖 酶法提取 分子量 单糖组成 抗氧化 降血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