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钒液流电池建模及SOC在线估计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爱芳 魏邦达 +8 位作者 李卓昊 杨洋 杨添强 姚俊 张杰 刘飞 李浩秒 王康丽 蒋凯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6-1049,共14页
全钒液流电池(VRFB)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的优势,在大规模电力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精度的电池模型及准确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是全钒液流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其规模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对全钒液流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VRFB)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的优势,在大规模电力储能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精度的电池模型及准确的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是全钒液流电池实际应用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其规模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对全钒液流电池仿真模型、模型参数辨识、SOC监测与在线估计,以及全钒液流电池特有的SOC估计影响因素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电化学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2类仿真模型,分析比较了几种用于VRFB的等效电路模型的原理及优缺点。重点综述了全钒液流电池荷电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电位滴定法、电导率法和光学分析法,以及更具工程应用前景的荷电状态在线估计方法。总结了全钒液流电池模型参数离线与在线辨识技术,介绍了基于滤波算法与数据驱动算法的荷电状态在线估计方法。在全钒液流电池SOC估计特异性影响因素方面,讨论了包括钒离子的跨膜迁移、负极氧化副反应、负极析氢反应和温度对参数辨识与荷电状态估计的影响规律,总结展望了全钒液流电池建模及SOC在线估计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仿真模型 模型参数辨识 荷电状态 在线估算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长时液流电池储能中的应用:性能优化和大模型
2
作者 刘子玉 姜泽坤 +4 位作者 邱伟 徐泉 牛迎春 徐春明 周天航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71-2883,共13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电池设计与优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液流电池的研究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液流电池因其低成本、大规模、长循环寿命及高安全性,成为新型电力储能系统的研究重点。然而,传统的实验与仿真方法在探索...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电池设计与优化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液流电池的研究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液流电池因其低成本、大规模、长循环寿命及高安全性,成为新型电力储能系统的研究重点。然而,传统的实验与仿真方法在探索液流电池设计空间方面效率较低,难以揭示其复杂的物理化学机制。本工作提出将计算机模拟与数据驱动的AI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具备高度可解释性的多物理场驱动模型,并通过机器学习辅助分析与优化液流电池设计。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在电压效率、库仑效率和容量预测方面表现优异,特别是梯度提升模型(gradient boosting,GB)在预测准确性上优于其他模型。通过SHAP分析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结合电化学反应机理进行解释,为液流电池性能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本工作还开发了一个专门针对液流电池领域的大语言模型,通过精细的提示工程和文本分析流程,尽可能最小化“幻觉”,有效提升了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本工作的研究表明,AI驱动的模拟与优化方法为液流电池的设计与性能提升提供了新途径,未来随着计算能力和算法的不断发展,AI在液流电池及其他储能技术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液流电池 机器学习 大语言模型
下载PDF
外源秸秆对污染土壤氧化还原过程水分散性胶体态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雨 汪家家 +4 位作者 夏冰 罗雪婷 胡鹏杰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土壤胶体尤其是水分散性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载体,在重金属吸附、迁移以及生物吸收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添加水稻秸秆在氧化还原波动条件下如何影响土壤液相中及水分散性胶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胶体尤其是水分散性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载体,在重金属吸附、迁移以及生物吸收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添加水稻秸秆在氧化还原波动条件下如何影响土壤液相中及水分散性胶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明,外源秸秆增加厌氧过程液相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砷(As)、铁(Fe)、锰(Mn)、钙(Ca)、钾(K)、硅(Si)、铝(Al)、镁(Mg)等浓度,降低了厌氧过程氧化还原电位(Eh)及铜(Cu)、铅(Pb)等浓度,提高了好氧过程Pb浓度。利用非对称流场流分馏-紫外可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AF4-UV-ICP-MS),测得水分散性胶体颗粒主要分布在0.3~3 kDa、3~40 kDa和130 kDa~450 nm三个粒径范围,各粒径颗粒的组成有所差异,主要含有机质、无机黏土矿物和铁矿物等。外源秸秆促进液相中Fe和As由胶体态向溶解态转化,促进镉(Cd)和Cu由溶解态向胶体态转化。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农业活动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有效性的界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胶体 重金属 水稻秸秆 氧化还原 水分散性胶体 场流分馏
下载PDF
储能电池建模与状态估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卓昊 杨添强 +1 位作者 石琼林 蒋凯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2期140-161,共22页
储能电池具有能够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应对电力需求峰谷等优势,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从而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目前市场主流的储能电池为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特性,同时新型储能电池也在蓬勃发... 储能电池具有能够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应对电力需求峰谷等优势,有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从而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目前市场主流的储能电池为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特性,同时新型储能电池也在蓬勃发展,其中全钒液流电池具有高安全性的优势,液态金属电池具有超长循环寿命,在电力储能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储能电池的建模和状态估计对提高储能电池系统性能,确保其安全性以及优化维护效率至关重要,因此文中对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和液态金属电池的建模和状态估计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储能电池状态估计的整体框架,对基于实验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进行整体介绍,并对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和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进行概括;然后,从原理出发,分别总结了不同储能电池体系的内部工作过程、模型构建、状态估计与电池管理过程;最后,对不同储能电池体系的主要工作特性进行横向对比和总结,旨在为储能电池选择和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 液态金属电池 电池管理系统 状态估计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用磺化聚芴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叶洲麟 熊雷 +1 位作者 林起浪 陈栋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8-357,380,共11页
首先,将9,9-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芴(DMBHF)、9,9-双(4-羟苯基)芴(BHF)和4,4’-二氟二苯甲酮(DFB)在高温下缩聚,得到聚芴醚酮(PFEK-x)(x=30、40、50,x为DMBHF含量,以DFB的物质的量计,下同);接着,利用溴代反应将PFEK-x的甲基功能化... 首先,将9,9-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芴(DMBHF)、9,9-双(4-羟苯基)芴(BHF)和4,4’-二氟二苯甲酮(DFB)在高温下缩聚,得到聚芴醚酮(PFEK-x)(x=30、40、50,x为DMBHF含量,以DFB的物质的量计,下同);接着,利用溴代反应将PFEK-x的甲基功能化为溴甲基;然后,通过4-羟基苯磺酸钠的SN2亲核取代制得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的磺化聚芴醚酮(SPFEK-x);最后,通过溶液浇铸法成膜并酸化,制得新型低成本质子交换膜(PEMs)。采用^(1)HNMR、FTIR、TGA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PFEK-40膜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及离子选择性、较低的钒离子渗透率及面电阻,综合性能优异。以SPFEK-40膜组装的全钒液流电池(VRFB)在电流密度为80 m A/cm^(2)时的能量效率为88.2%,高于以Nafion 212膜组装的VRFB的84.8%。此外,以SPFEK-40膜组装的VRFB在3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4.3%,远高于以Nafion 212膜组装的VRFB(66.1%)。该合成路线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不涉及危险的磺化反应,易于工业放大。制得的SPFEK-x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质子交换膜 聚芴醚酮 质子传导率 能量效率 功能材料
下载PDF
高离子选择性PI基两性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应用
6
作者 童隆志 刘鑫 王超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13-221,共9页
两性离子交换膜可以结合质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的优点,解决质子传输能力与钒离子渗透能力之间的权衡关系。针对许多报道中阴阳离子位于同一侧链而限制了调控其比例的问题,本文以5-氨基-2-(4-氨基苯基)苯并咪,4,4′-二氨基-2,2′-二... 两性离子交换膜可以结合质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的优点,解决质子传输能力与钒离子渗透能力之间的权衡关系。针对许多报道中阴阳离子位于同一侧链而限制了调控其比例的问题,本文以5-氨基-2-(4-氨基苯基)苯并咪,4,4′-二氨基-2,2′-二磺酸基-联苯和4,4′-二氨基二苯砜为二胺单体,以1,4,5,8-萘四甲酸酐为二酐单体,制备了含有苯并咪唑结构主链的磺化聚酰亚胺膜材料,利用苯并咪唑的易修饰性,制备了具有长功能基团侧链的两性聚酰亚胺膜材料,可灵活调控阴阳离子的比例。通过调控长侧链阳离子基团的含量制备了QBISPI-x(x=0,33,67,100)系列膜。QBISPI-0具有最高的质子传导率(27.4622 mS·cm^(−1))和离子选择性(6.598×10^(5)S·min·cm^(−3)),在VRFB的测试中表现出最佳性能,在高电流密度(200 mA·cm^(−2))下能量密度可达到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交换膜 聚酰亚胺 全钒液流电池 酸碱相互作用 苯并咪唑
下载PDF
基于固液氧化还原靶向反应的能量存储技术:材料、器件及动力学
7
作者 李云璇 刘新悦 +3 位作者 陈熙 刘文 周明月 蓝兴英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1240,共19页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存储技术成为解决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FB)是一种用于大规模储能的电化学器件,具有设计灵活、存储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然而受氧化还原...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存储技术成为解决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FB)是一种用于大规模储能的电化学器件,具有设计灵活、存储容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等特点。然而受氧化还原介质分子溶解度的限制,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同时可实用化的体系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固液氧化还原靶向反应的能量存储技术应运而生。氧化还原靶向液流电池(RTFB)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保持良好流动性,克服了传统RFB的限制。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材料、器件及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材料的特点、器件的设计及性能以及动力学过程的表征与建模。最后总结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氧化还原靶向反应 氧化还原靶向液流电池 电解液 液流电池 化学反应器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欢欢 江炜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15,I0003,共6页
阐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学术圈及产业界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堆、电解液和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系统所开展的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指出通过提高电堆电密和电解液短流程制备技术,可有效降低液流电池成本。电解液制... 阐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综述了学术圈及产业界针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堆、电解液和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系统所开展的技术研究最新进展,指出通过提高电堆电密和电解液短流程制备技术,可有效降低液流电池成本。电解液制备流程的改进和降本将是下一步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系统 电堆 电解液 电池管理系统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隔膜Nafion与SPEEK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恩瑞 谢小银 +3 位作者 朱昊天 刘冠辰 徐重阳 吴晟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Nafion是全钒液流电池(VRFB)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隔膜,其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但对金属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差且价格较高。作为Nafion隔膜的有力替代品,磺化聚醚醚酮膜(SPEEK)对金属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强,但其稳定性与质子电导率仍需改善,目前... Nafion是全钒液流电池(VRFB)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隔膜,其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但对金属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差且价格较高。作为Nafion隔膜的有力替代品,磺化聚醚醚酮膜(SPEEK)对金属钒离子的选择性较强,但其稳定性与质子电导率仍需改善,目前常通过改性的方式来提升电池隔膜的性能。Nafion隔膜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有机物改性、无机物改性和表面改性,SPEEK隔膜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有机物改性、无机物改性和交联改性。对各种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他常见的非氟类隔膜如磺化聚酰亚胺(SPI)、磺化聚醚砜(SPES)、磺化聚芳醚酮(SPAEK)等的改性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未来,隔膜研究可从成本、性能、技术可行性3个方面寻求突破,为我国全钒液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Nafion隔膜 SPEEK隔膜 改性方法 非氟类隔膜 选择性 质子电导率
下载PDF
液流电池堆分析与计算程序
10
作者 李昂 李晓蒙 +1 位作者 李京浩 张谨奕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892,共14页
液流电池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整合了电池堆内部电流分布、流体阻力、稳态自然对流散热、结构封装压力和螺柱选型。基本满足研发人员独立进行多学科计算的要求,能初步评估一款电池堆的性能。多分堆构型液流电池堆... 液流电池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整合了电池堆内部电流分布、流体阻力、稳态自然对流散热、结构封装压力和螺柱选型。基本满足研发人员独立进行多学科计算的要求,能初步评估一款电池堆的性能。多分堆构型液流电池堆的等效电路图采用网格法进行简化,并结合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求解恒流运行时的循环电流,并进一步计算出堆内逐节电池的实际通过电流、板框流道内的旁路电流,以及堆内主通道内汇总的旁路电流。电池堆流体阻力受板框流道设计、外接管路、电极参数和液位落差影响。矩形流道的达西摩擦系数采用经验方程计算,可将湍流阻力计算误差控制到10%,层流阻力计算误差极低,局部阻力系数采用达西3K参数式估算。电极流阻受电解液流经长度、电极渗透率和电解液黏度的影响。由于渗透率公式的计算结果偏离实验测量值较大,所以界面设定为实测值输入。电池堆按照有保温和无保温考虑在集装箱内的自然对流稳态散热,需要的输入参数包括电池堆的几何尺寸、保温层厚度、环境温度和堆内温度。封装力计算所用的单电池结构是板框配合内嵌盖板的形式。力主要用于找平板材翘曲、将密封垫压入密封槽、抵消内部液体压力和材料热膨胀,再以此进行螺柱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仿真 电流 流体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改性磺化聚醚醚酮膜的研究
11
作者 王体东 纪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23-227,233,共6页
制备了一种基于磺化聚醚醚酮的复合膜,通过聚多巴胺将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连接在复合膜表面进行改性。通过调控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质量分数获得了一种高性能改性磺化聚醚醚酮复合膜。结果表明,该改性复合膜具有优越的离子选择性、良好的... 制备了一种基于磺化聚醚醚酮的复合膜,通过聚多巴胺将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连接在复合膜表面进行改性。通过调控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质量分数获得了一种高性能改性磺化聚醚醚酮复合膜。结果表明,该改性复合膜具有优越的离子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在组装的全钒液流电池中,电流密度为100 mA/cm^(2)时电池的库仑效率和能量效率分别高达99.2%和85.6%。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对磺化聚醚醚酮膜的成功改性,证明其在全钒液流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醚醚酮 聚四氟乙烯纳米颗粒 复合膜 表面改性 全钒液流电池
下载PDF
杂原子掺杂电极用于全钒液流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徐冉 王宝冬 +3 位作者 王绍亮 张琦 张磊 冯子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9-1860,共12页
液流电池因其本质安全、超长寿命等特性,是大规模储能的关键技术之一。电极材料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其与电解液的界面特性会对液流电池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电极表面改性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其在高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活性提升... 液流电池因其本质安全、超长寿命等特性,是大规模储能的关键技术之一。电极材料作为全钒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其与电解液的界面特性会对液流电池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电极表面改性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其在高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活性提升,而电极表面杂原子掺杂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归纳了以石墨毡为基体的杂原子掺杂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碳骨架的原位掺杂和电极表面的杂原子催化剂两种掺杂策略,并总结了两种掺杂策略的掺杂类型和性能差异。其中,依据杂原子的电负性和原子尺寸,阐述了电极材料原位掺杂的机理,讨论了杂原子对碳纤维电子结构的影响方式;根据碳基材料催化剂的种类,介绍了多孔炭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三种碳基催化剂的杂原子掺杂对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综合分析表明,通过电极表面的原子掺杂不仅可以增加电极反应的活性位点,促进活性离子的迁移,还可以改善其亲水性,增大电极与电解液接触的有效面积。基于此,提出了采用调控电极表面电荷分布、官能团种类、构建缺陷位点等方法有效增强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并有望在实现高电流密度下电化学活性提高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极 原子掺杂 杂原子催化
下载PDF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碳基复合双极板材料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晓莹 张保华 +1 位作者 蓝叶滢 张玉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1398,共18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作为一种容量高、灵活性好、扩展性强和循环使用寿命长的可再生能源储存系统,备受行业关注。其中,双极板作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撑电极、传导电流、连接电池、支持...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作为一种容量高、灵活性好、扩展性强和循环使用寿命长的可再生能源储存系统,备受行业关注。其中,双极板作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支撑电极、传导电流、连接电池、支持电堆和分离正负极电解液等作用。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苛刻,双极板应同时具备导电性高、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好、渗透性低和化学稳定等特点。因此,开发低成本的高性能双极板,已经成为液流电池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碳基复合双极板近年来的发展现状,涵盖了不同流场设计、不同碳基材料和聚合物材料的选择等对双极板导电性能、机械性能、抗渗透性能、抗腐蚀性能和单电池性能的影响情况。最后,基于碳基复合双极板目前发展的需求及关键技术瓶颈做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双极板 碳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的容量恢复与保持
14
作者 王晓颖 杨霖霖 +1 位作者 李林德 魏冬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电解液的性能和充放电期间的行为会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和系统成本。电池运行时,正负极电解液穿过离子交换膜的迁移会导致电解液体积失衡,引起电解液容量损失,限制放电容量、削弱循环稳定性、减少寿命。通过实验探索电解液在充放电... 电解液的性能和充放电期间的行为会影响全钒液流电池的性能和系统成本。电池运行时,正负极电解液穿过离子交换膜的迁移会导致电解液体积失衡,引起电解液容量损失,限制放电容量、削弱循环稳定性、减少寿命。通过实验探索电解液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使用二水合草酸作为还原剂还原正极侧过量的VO_(2)^(+),将衰减失效电解液的容量恢复至初始容量的94.33%。改善储液罐设计,当电解液体积向正极侧偏移5%时,进行手动溢流操作,以100 mA/cm~2在1.0~1.7 V循环100次后,电池的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解液迁移 二水合草酸 容量恢复 溢流设计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15
作者 李振鹏 颜东梅 +1 位作者 李军 黄福川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26,共5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速提高,快速增长的储能需求使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逐渐成为行业的热点之一。虽然全钒液流电池存在能量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但是在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从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运行特点出发,分析和综述全钒...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迅速提高,快速增长的储能需求使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逐渐成为行业的热点之一。虽然全钒液流电池存在能量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但是在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从全钒液流电池的主要运行特点出发,分析和综述全钒液流电池运行中主要性能损失、经济性和环保性的研究现状,介绍全钒液流电池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为后续的工程应用研究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 储能 能量效率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和经济模型预测控制的全钒液流电池SOC/SOP联合估计方法
16
作者 张宇 姚尧 +4 位作者 刘睿 金雷 薛斐 周鹏 熊斌宇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89-4101,共13页
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峰值功率(state of peak power,SOP)的精确估计对保障电池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估计算法误差高、鲁棒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 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和峰值功率(state of peak power,SOP)的精确估计对保障电池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传统估计算法误差高、鲁棒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ing,AUKF)和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的全钒液流电池(all-vanadium redox batteries,VRB)SOC/SOP联合估计方法。首先,为了提高传统模型的建模精度,本文综合考虑了VRB的电化学场和流体力学场的耦合特性,建立了一个能够全面刻画VRB运行过程的综合等效电路模型,并采用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BC)对模型参数进行离线辨识。随后,考虑到传统的UKF算法无法适应系统噪声,收敛性差,且忽略电池参数变化等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AUKF的在线参数辨识和SOC估计算法,通过自适应调整UKF算法的参数来提高模型的精度。结合SOC的估计结果,采用EMPC算法估计VRB的SOP,并综合考虑了电压、电流、SOC和电解液流速等约束条件。最后,设计了多种实验工况验证了本文提出的SOC/SOP联合估计算法的精度。文章研究内容能够为液流电池不同运行状态下峰值功率预测和储能电站的精准调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荷电状态 峰值功率 在线参数辨识 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 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下载PDF
二维-三维杂化结构Ti_(3)C_(2)T_(x)/CF作为钒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17
作者 秦野 王硕 +2 位作者 韩松 刘畅 井明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72-2279,共8页
碳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钒电池电极材料,但其应用于钒电池负极时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严重制约了钒电池性能。针对该问题,采用湿法刻蚀制备了二维Ti_(3)C_(2)T_(x)材料,利用简单高效的物理浸渍工艺将其修饰在三维碳毡(CF)纤维表... 碳毡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钒电池电极材料,但其应用于钒电池负极时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严重制约了钒电池性能。针对该问题,采用湿法刻蚀制备了二维Ti_(3)C_(2)T_(x)材料,利用简单高效的物理浸渍工艺将其修饰在三维碳毡(CF)纤维表面,成功制备了高催化活性的二维-三维杂化Ti_(3)C_(2)T_(x)/CF负极材料。结果表明,负载了Ti_(3)C_(2)T_(x)的碳毡复合电极显示出更好的亲液性;比表面积达到7.8596 m^(2)/g,是空白碳毡的4.7倍;且表现出更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以Ti_(3)C_(2)T_(x)/CF复合材料为负极的电池在200和3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相比以空白碳毡为负极的电池,其能量效率分别提升了5.8%和7.3%,具有更高的电池效率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电池 负极 Ti_(3)C_(2)T_(x) 复合电极材料 二维材料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
18
作者 代仕豪 曾义凯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4期484-490,共7页
制定合理的热管理策略,是全钒液流电池长时、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中电化学反应热、过电位热、交叉反应热以及旁路电流热的特点,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热管理方案,对比了运行参数、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三种热管理方式的... 制定合理的热管理策略,是全钒液流电池长时、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中电化学反应热、过电位热、交叉反应热以及旁路电流热的特点,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热管理方案,对比了运行参数、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三种热管理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时电流、电解液流动状态和环境温度对电池产热的影响,阐述了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研究现状,对待机状态时电堆产热特点和热管理方案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热管理 运行参数 散热
下载PDF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力霞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6-82,共7页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简称钒电池)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大规模储能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钒电池电解液是钒电池的关键材料,电解液的体积和浓度决定了钒电池的储能容量。钒电池储能系统钒电解液成本占比最高。本文综述了H_(2)SO_(4)-HCl、...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简称钒电池)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大规模储能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钒电池电解液是钒电池的关键材料,电解液的体积和浓度决定了钒电池的储能容量。钒电池储能系统钒电解液成本占比最高。本文综述了H_(2)SO_(4)-HCl、H_(2)SO_(4)-H_(3)PO_(4)、H_(2)SO_(4)-CH_(3)SO_(3)H等混合酸用作支撑钒电解液体系及VRFB电解液性能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指出了各电解液的特性及存在的问题。混合酸体系可以扩大VRFB的使用温度范围、提高钒浓度和体系的稳定性。在相同的温度和电流密度下,H_(2)SO_(4)-HCl体系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和能量效率。H_(2)SO_(4)-CH_(3)SO_(3)H体系改善了钒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但增加了系统成本。钒在H_(2)SO_(4)-H_(3)PO_(4)体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部分大大加快,H_(3)PO_(4)的加入的阻止了沉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混合酸支撑电解液 储能设备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分析与实践应用
20
作者 刘素苹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71-3873,共3页
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不仅是新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通过对液流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发现,液流电池能量密度与电解液活性物质溶解度、电化学活动相关。而液流电池性能优化可通过构建多电子转移体系、提升活... 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不仅是新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核心技术。通过对液流电池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发现,液流电池能量密度与电解液活性物质溶解度、电化学活动相关。而液流电池性能优化可通过构建多电子转移体系、提升活性物质溶解度、增加电势差等实现。同时,对不同类型液流电池的性能、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液流电池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对液流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电池 储能技术 实践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